电子书
先锋诗歌档案 豆瓣
作者: 西渡等编 2004 - 2
本书用文字、图片全方位记录了朦胧诗之后活跃于我国诗坛的10位顶尖诗人的生存状态,除了收入诗作,制作他们的朗诵录音外,还收入了他们的小传,资料照片,访谈录,各方面对他们及其作品的评论,以便通过形象、声音、文本全方位、立体地展现诗人在我们这个时代的生存状态。本书可以说是第一部近距离记录当代诗人生活、写作状态的文献,读者由此可以一种直接的方式介入诗人的生活,感受他们的思考和写作,他们的激情和失落……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不仅图文并茂,而且声文交辉;不令有诗人关于生活和写作的娓娓评说,而且节要摘录了各方面对诗人及其作品的评论,由此读者可以通过图文和声音深入到诗人生活的细节方面,从而使其言说和歌唱变得备加感人。
本书(附CD光盘)用文字、图片、声音全方位记录了朦胧诗之后活跃于我国诗坛的10位面尖诗人的生存状态,让读者了解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写作和思考,体验他们的激情和失落。这是第一次为先锋诗歌建立多媒体档案。
也斯看香港 豆瓣
7.8 (5 个评分) 作者: 也斯 花城出版社 2011 - 7
本书是也斯眼中的香港,将他看到的香港和心中的香港呈现给读者,有别于一些介绍香港的书籍,也斯的文字和照片都比较“现代”,他着重描写香港这个国际大都会的“多元”和不同凡响,在书中他注意的是香港一些典型或不典型的人物和地方,以独特的角度传达时间的过往和城市的演
備忘錄 豆瓣
8.4 (28 个评分) 作者: 夏宇 科华图书出版公司 1987
诗人的第一本诗集,往往是诗迷们眼中的极度梦幻书籍。夏宇的《备忘录》也让多少诗迷望眼欲穿,恨不早出生几年,把初版仅500本的《备忘录》一口气全买下来。
坦白说,这自费出版的诗集,是以极简单的方式印制,从书本装祯来看实在谈不上特别,但由于是第一本诗集,以及日后媒体的加持,一本《备忘录》居然有万元的天价,网路拍卖也常可标至四、五千元,对于爱夏宇的诗却又没有足够财力的人而言,想要《备忘录》大概也只能从旧书店碰运气了。
然而在《备忘录》出版之前,夏宇的诗已然引起诗坛的注意,被选录于《春华与秋实》中。《春华与秋实》是文化大学出版的「华冈文丛第二辑」,为七十年代作家创作选中的诗卷,收了〈爱情〉、〈蛀牙记〉、〈甜蜜的复仇〉、〈考古学〉四首,而且在每一位选录作者的作品之前,有一页附上相片的作者简介。于是企图低调的诗人,在成名以前便被公诸于世了。
给青年诗人的信 豆瓣
Briefe an einen jungen Dichter
9.4 (22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译者: 冯至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2
《给青年诗人的信》,辑录里尔克在1903至1908年间写给渴望成为诗人的青年卡卜斯的十封信。这些信是里尔克对创作的思考,更是对艰难、寂寞、爱等人生问题的解答,是给予青年人的真正的精神指导。
“我们必须认定艰难;凡是生存者都认定,自然界中一切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长,防御,表现出来自己,无论如何都要生存,抵抗一切反对的力量。”
“寂寞在生长;它的生长是痛苦的,像是男孩的发育,是悲哀的,像是春的开始。你不要为此而迷惑。我们最需要却只是:寂寞,广大的内心的寂寞。‘走向内心’,长期不遇一人——这我们必须能够做到。”
“爱,很好;因为爱是艰难的。以人去爱人:这也许是给与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实验与考试,是最高的工作,别的工作都不过是为此而做的准备。”
这本书附录译者随笔《里尔克》及其选译里尔克斯文《论“山水”》、小说片段《马尔特·劳利兹·布里格随笔》和诗歌等,是诗人创作的独特展示。
内在体验 豆瓣
作者: [法] 乔治·巴塔耶 译者: 尉光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 6
此书为巴塔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为其 “无神学大全”三部曲的第一部。该书出版于二战期间,是巴塔耶治疗肺病期间智力劳作的产物,他的主要哲学概念——耗费、逾越、祝祭、神圣情色,他有关生命、死亡与内在体验的沉思,均赖此书得以深刻展示。其观点振聋发聩,曾令萨特大为惊愕,著文批判。在《内在体验》中,巴塔耶的行文方式深受尼采及克尔凯郭尔影响,他以哲理名言、思考札记形式构建全书,用饱含激情的方式表达他对生命、死亡和内在体验的思考,妙笔生花,富于哲理。
奥克诺斯 豆瓣
Ocnos
8.5 (61 个评分) 作者: [西班牙] 路易斯·塞尔努达 译者: 汪天艾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 - 1
《奥克诺斯》是西班牙诗人塞尔努达的散文诗集。流亡国外的诗人追忆童年、秋日和故乡小城,在文字中重构一个透明的世界,达成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对永恒的渴望。
在西班牙诗坛,塞尔努达的影响足以媲美安东尼奥·马查多和希梅内斯;而本书在《理想藏书》的西班牙文学书单中名列第二位。
“ 西班牙语诗人中最伟大的一个,也是最神秘、最不为人知的一个。”
——《理想藏书》
“诗歌艺术的圣人。”
——哈罗德• 布鲁姆
如果你的母语是西班牙语,那么我向你推荐安东尼奥•马查多、洛尔迦、塞尔努达……
——布罗茨基
很少有这样的现代诗人,无论何种语言,能给我们带来这样不寒而栗的体验,当我们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说出真理的人。
——奥克塔维奥•帕斯
地粮 豆瓣 谷歌图书
9.1 (21 个评分) 作者: [法]安德烈·纪德 / André Gide 译者: 盛澄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6 其它标题: 地粮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自觉日益干涸却仍羡望着甘美清泉的心灵,以及所有在生命旅途中渐感疲倦而等待生命的更新与第二次怀春的不安灵魂——
“我将教给你热诚。”
----------------
《地粮》是纪德游历北非和意大利之后,以抒情方式,揉合传统的短诗、颂歌、旋曲等形式写成的一连串富有诗意的断想。他以炽热的灵魂感应生命的花果,并将这赤诚之爱整个地化作颂歌、凝成诗语。此书可谓纪德本人最激越的精神独白,被奉为“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经》”。
跃动而充满灵性的文字描绘出路途中飘忽随想的意象:摩苏尔的花园,都古耳的舞蹈,瑞士牧人之歌,冰冻的湖沼,抛起雪花的雪车,无际的沙漠,风情万种的女郎……而正凭着这种对于“眼前”、对于“当下”始终热烈的投入和全然尽兴的感受,我们生命的每一瞬间才能集中起某种特殊的不可追忆的幸福,并时时赋予生命以新的惊奇。“让一切事物在我面前放出虹彩;让一切美,闪烁着我的爱。”
而今,这一切境物在路旁等待着的,是你,亲爱的读者!起程吧!敞开身心,去感受,去接纳,而毋须理解:因为纪德所要给你的,不是智慧,不是同情,而是爱!这份半神秘性的觉醒与本能的冲动,恰是呼吸本身所需要的。更愿你读完这书后,离开它,忘怀它,去探寻属于你的快乐——那绮丽如夏日之晨曦的满足!
背德者 豆瓣
L'immoraliste
7.1 (14 个评分) 作者: 纪德 译者: 桂裕芳 / 郑永慧 国际文化 2006 - 3
《背德者》宣扬了纪德所主张的一种背德主义,即小说主人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大胆藐视一切既定的道德观念,冲破宗教和家庭的桎梏,尽情地满足人的自然本性,追求个人主义的人生理想。在艺术上,小说打破了19世纪传统的小说模式,以法国古典文学的完美形式表现了现代人的复杂思想感情,为传统的小说模式重铸了新典范。1947年,纪德因《背德者》等作品“以对真理的大无畏的热爱和敏锐的心理洞察力表现了人类的问题和处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背德者》是法国作家纪德的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记述一名违背传统习俗、企图遵循他个人癖好的男子的故事。故事中主角米歇尔偕其妻玛丝琳娜前往北非旅游,不幸染上肺结核,玛丝琳娜照顾他时,发现他对她并没有爱情且具有同性恋倾向。返回法国后,米歇尔遇见超乎道德的梅纳尔克,后者劝他忘掉过去,尽情享受肉欲。不久玛丝琳娜染病而亡,完全自由的米歇尔决定放纵自己的欲望。
美国现代诗选 豆瓣
9.3 (6 个评分) 作者: 埃兹拉·庞德 / T.S.艾略特 译者: 赵毅衡 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5
本诗集分上下两卷,上卷包括诗歌创作最活跃阶段处于新诗运动到第二次战争爆发这段时间的诗人。进入上卷的诗人,全都已谢世。
进入下卷的诗人,是诗歌创作最活跃阶段在第二次大战之间或之后的诗人,但他们入选的诗也可能作于三十年代。
此诗集的编排次序大致以诗人成熟风格的诗集问世的年代为次序,或以流派倾向在诗坛涌现的时间为次序。上集大致采取前一标准,但将意象派,哈莱姆文艺复兴和南方“逃亡者”诗派集中在一起;下集基本上采取后一标准,其次序为:“中间代”诗人----黑山派-------垮掉派-----自白派----新超现实派------纽约派----“学院派”-------派外诗人------当代黑人诗人。
现实与欲望 豆瓣
LA REALIDAD Y EL DESEO
8.2 (37 个评分) 作者: [西班牙] 路易斯·塞尔努达 译者: 汪天艾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6 - 1
塞尔努达的作品是一条通向我们自己的路。……很少有这样的现代诗人,无论何种语言,能给我们带来这样不寒而栗的体验,当我们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说出真理的人。他击中了我们每个个体的内心,那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真理。—— 奥克塔维奥·帕斯

自上世纪20年代起,塞尔努达的诗歌作品漫步涉足二十世纪欧洲和西班牙诗歌几乎所有的风格、音调和抒情领域:一方面,是纯诗、超现实主义、新浪漫主义和反抒情主义(或可称为无韵主义);另一方面,是歌诗传统、哀歌、颂歌、牧歌、戏剧诗歌、叙事诗歌、冥思短诗和亚历山大体律诗(或可称为文化主义诗歌)。这种创作风格上的多元化与诗人的生命轨迹完全相应,使塞尔努达在“二七年代”众多伟大诗人中独树一帜、被西班牙尤其是1960年后涌现的诗人尊崇为典范的根源。他屹立于传记记录与形而上冥思的交汇点上,每个个体的体验与一个至高的同一体验在他的诗里相遇。——何塞·特鲁埃尔·贝纳文特
另一个,同一个 豆瓣
9.2 (16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豪·路·博尔赫斯 译者: 王永年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8 - 2
《另一个,同一个》是诗歌集,是博尔赫斯的诗歌代表作,也是他本人偏爱的集子。
孤独者之歌 豆瓣
Musik des Einsamen
作者: [德] 赫尔曼·黑塞 译者: 蔡伸章 上海三联书店 2013 - 8
这部《孤独者之歌》( 又名《黑塞自传》)共收十二章,包括《一个魔术师的同年》《 学校生活记趣》《 我的外祖父》《 往事追忆》《 忆印度之旅》《 纽伦堡之旅》等,可以说是了解、认识黑塞那颗炽热又复冷静的心魂最佳的告白。黑塞曾于一九四六年荣获歌德奖,同年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殊荣,罗曼·罗兰称誉:“黑塞的人生态度是歌德似的,新德意志精神的复兴基础即奠基于此。”
林徽因诗文集 豆瓣
作者: 林徽因 上海三联书店 2006 - 8
林徽因,我国二十世纪第一位杰出的女建筑学家及作家,曾被胡适誉为“旷世才情、风华绝代”,在她身上所透出的才气、美质与她的作品一样,都为当世仰叹。本书精选林徽因最有代表的的诗歌、散文、小说、书信若干合为一集,以飨读者对这位才女才情的仰慕。本书版本典雅、素朴,内文排版大方,是阅读、收藏不错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