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海错图笔记(贰) 豆瓣
7.7 (17 个评分) 作者: 张辰亮 中信出版集团 2017 - 10
本书是继《海错图笔记》之后,《博物》杂志编辑张辰亮对《海错图》继续深入解读的又一次心得分享。第二册收集了作者最新的24篇考察、论证笔记。较第一册相比,第二册考证了40余幅《海错图》中的原图,内容更丰富。此外,在第二册中,减少了现代照片的比例,增加了古代日本、欧洲的博物学手绘,用图风格更偏古韵。
《海错图》是清朝康熙年间,由画家聂璜绘制的一组海洋生物图谱。他用生动的图片和文字描绘了300多种生物,涵盖大部分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主要类群,还记载了不少海滨植物以及他在中国沿海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各种奇闻异事和风土人情,雍正、乾隆、嘉庆、宣统等清代皇帝都很喜爱这部图谱。
受时代所限,书中记述虽妙趣横生,但时有夸张,亦真亦假。作者自2015年7月起通过考证、分析、比对……抽丝剥茧地鉴定、解读书中所绘的海洋生物。他的加工让现代博物爱好者更容易阅读这本清代奇书。作者对书中每种物种的描述,既有观察记录,又有文献考证,并沿袭了他科学考据一贯的高冷严谨又有接地气的趣味调侃。全书采用清代《海错图》的故宫授权原版图,现代照片大多为作者或其好友实景拍摄,共同为读者带来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终极飨宴。
素数之恋 豆瓣
Prime Obsession: Bernhard Riemann and the Greatest Unsolved Problem in Mathematics
作者: (美)约翰·德比希尔 译者: 陈为蓬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4 - 11
1859年8月,没什么名气的32岁数学家黎曼向柏林科学院提交了一篇论文,题为“论小于一个给定值 的素数的个数”。在这篇论文的中间部分,黎曼作了一个附带的备注——一个猜测,一个假设。他向那天被召集来审查论文的数学家们抛出的这个问题,结果在随后的年代里给无数的学者产生了近乎残酷的压力。时至今日。在经历了150年的认真研究和极力探索后,这个问题仍然悬而未决。这个假设成立还是不成立? 已经越来越清楚,黎曼假设掌握着打开各种科学和数学研究之大门的钥匙,但它的解答仍诱人地悬在那里,正好让我们伸手够不着。依赖于素数特性的现代密码编制术和破译术,其根基就在于这个假设。在1970年代的一系列非凡性进展中,显示出甚至原子物理学也以尚未被完全了解的方式与这个奇怪难题扯上了关系。 在约翰·德比希尔编著的《素数之恋:黎曼和数学中最大的未解之谜》中,极其明晰的数学阐释文字与行文优雅的传记和历史篇章交替出现,它对一个史诗般的数学之谜作了迷人而流畅的叙述,而这个谜还将继续挑战和刺激着世人。
2018年10月16日 已读
恰逢阿迪亚爵士宣称证明了黎曼猜想,打算找点资料看看,分奇偶数的章节分别讲述理论与故事,对无论抱着哪种目的的读者都很友善。有些地方可能有点啰嗦,不过达到了真正的深入浅出。推荐。
数学 科普
啊哈,灵机一动 豆瓣
Aha! Insight
9.3 (6 个评分) 作者: [美] 马丁·伽德纳 译者: 李建臣 / 刘正新 科学出版社 2007 - 8
20世纪科普经典特藏。瞬间闪光的妙想称为“啊哈反应”。《啊哈,灵机一动 (中文版)》精选了貌似复杂,实际若循规蹈矩去做也确实很困难,但要是能放开思路,跳出常规解题的模式,或许能蓦然发现问题的答案何其简单。《啊哈,灵机一动 (中文版)》谈到的奇思妙想,与科学、艺术、商业、政治及其他人类所从事的各项活动的创造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啊哈,灵机一动 (中文版)》包括“组合:关于排列的谜题”、“几何:关于图形的谜题”、“数字:关于算术的谜题”、“逻辑:关于推理的谜题”、“程序:关于操作设计的谜题”和“文字:关于字、词、句的谜题”。
2018年9月30日 已读
浅显易懂,又不缺乏深度解说。
文字那部分还是不翻译得好……
数学 科普
从一到无穷大 Goodreads 豆瓣
One Two Three... Infinity
9.3 (9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乔治·伽莫夫 / 校注 吴伯泽 译者: 暴永宁 译 / 吴伯泽 校 科学出版社 2002 - 11
《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科普经典名著之一,1970年代末由科学出版社引进出版后,曾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直接影响了众多的科普工作者。
作品以生动的语言介绍了20世纪以来科学中的一些重大进展。先漫谈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然后用一些有趣的比喻,阐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四维时空结构,并讨论了人类在认识微观世界(如基本粒子、基因)和宏观世界(如太阳系、星系等)方面的成就。
思维魔方:让哲学家和数学家纠结的悖论 豆瓣
作者: 陈波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 6
悖论是英语词paradox的中译,指的是与公认的信念相左的“道理”,或是让人陷入两难、无所适从的命题。它虽然看似荒谬,违反常理,但却似乎论证缜密、无从反驳。
悖论起源很早,如古希腊的“说谎者悖论”、中国的“白马非马”之说。历史上,众多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对悖论进行了奇妙而艰苦的探索,带给他们成功的快乐和失败的苦痛,并且不断推进了人类智慧的进展,引发哲学和数学的革命。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全面系统地介绍悖论问题的著作,作者将从古至今五花八门的悖论分成十二类,详细介绍每一类悖论的历史原型、各种变体、逻辑学家的解决方案、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等等。作为国内著名的逻辑学家,作者大匠运斤、游刃有余,又能深入浅出、别开生面。
悖论是有趣的,也是恼人的,它的难与美都是它永不褪色的魔力。
由于人类思维中固有的矛盾和裂隙,我们或许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悖论;但徜徉于智慧的迷宫,看奇峰竞出不也是美好的体验吗?
---------------------------------------------------------
1. 悖论是逻辑学中最有趣的分支,也是众多哲学家逻辑学家孜孜不倦进行探索的领域。该书是国内第一本关于悖论的逻辑科普,
2. 本书作者为国内著名的逻辑学家,学术上是目前国内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最多的学者,同时也是在国内撰写逻辑类图书最多的人,《逻辑学十五讲》和《逻辑学是什么》都是畅销的逻辑通俗著作。
3. 本书用通俗流畅的语言,介绍了150多个经典的悖论,让人们了解这些悖论的来龙去脉,探讨了解决的办法;
4. 四十多幅荷兰著名视觉悖论画家 埃舍尔的作品作为插图,作者对这些作品的精妙解读。
5 作者此前在人大、南开、中国政法、北师大、首都师大,中央财经、上海逻辑学会、上海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大学、四川大学、四川财经大学、华南师大、上海交通大学、台湾大学做了几十场讲座,学生有上万名大学生。
2018年4月17日 已读
很有意思的科普,感觉内容重复性有点高。
大量使用埃舍尔的画作为插图,虽然也算悖论吧…不过感觉和内容关系不大。
悖论 科普
超越时空 豆瓣
Hyperspace
9.1 (3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加来道雄 译者: 刘玉玺 / 曹志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9 - 6
当代物理学中一些非常重要而又艰深的思想,往往因为难以形象浅显地解说而不易为公众了解。本书作者不畏艰辛,用很生动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现代物理前沿之一——超空间理论。全书15章分为4篇,分别描述了超空间的研究历史,超空间理论通往爱因斯坦梦寐以求的“物理学圣杯”统一场论的可能性,通过超空间穿越时空的可能性的理论探讨,以及何时方能实际利用超空间理论所具有的潜在威力。详尽而又如此通俗地讲述这种理论,在本书之前尚未见先例。
解码数学 (2011) 豆瓣
The Code
8.3 (6 个评分) 导演: 斯蒂芬·库特 演员: 马库斯·杜·桑托伊 / Jennifer Basil
我们一直在探寻人类最古老的一个疑问:为什么世界是这个样子的?从宏伟的大教堂到北美的周期蝉,从多佛比目鱼到蜿蜒的海岸线,从海洋深处的鹦鹉螺,到美妙的音乐,从繁忙的机场,到浩瀚的星空,正是他们,一起构成了密码世界—— 一个充满了数字的抽象的世界,一个可以把我们的世界最细致地描述出来的领域。这些数字密码给与我们对于宇宙的无以伦比的理解力,它和自然世界的交织,不仅仅是密码存在的有力证据,而且表明了数字间有着令人迷惑的奇妙的联系。只有通过这些密码我们才能了解掌控着整个宇宙的法则,从而揭开这个世界的真相。
数学规律、几何定律,影响了生物的繁衍,影响了星体的运行,支撑着教堂的穹顶 这是一个神奇而迷人的世界,它与我们真实生活的世界大不相同,然而它给予我们无穷无尽的理解力,拂去表面的浮云,剩下的只有终极密码……
生命的历程是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数学为什么吸引我们?因为她就是真善美的化身,是生命真谛的呈现。2011年BBC播出的数学科普纪录片《THE CODE》用震撼的视觉语言,从点滴的生命现象阐释了数学的真善美。
数学科普纪录片《终极密码 The Code》共3集,分别从“数字、形状、预测”三个方向来探寻隐藏在宗教、建筑、艺术、生物等大自然和人类生活中的终极密码——数学。
在2011年发行的关于密码的纪录片,这次的解说是无眉毛白发叫兽马库斯,没错,这位就是UP主之前投稿的《数学的故事》 里的解说,本次的密码系列依旧是跟数学有关
2018年3月19日 看过
和以前看到纪录片比这个显得太浅显简单了,而且给人一种强行解释,把万物都往数学上靠的感觉,这让我很反感。第二集的肥皂泡倒是个亮点。
BBC 数学 科普 纪录片
混沌 (2013) 豆瓣
Chaos
9.3 (14 个评分) 导演: Jos Leys / Étienne Ghys
继维度数学漫步后第二部,混沌是一部由九章数学13分钟。这是一部有关公共动力系统,蝴蝶效应和混沌理论。
2018年3月19日 看过
完美的图形直观解释,让我对混沌有了初步的了解,尽管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入门的绝佳钥匙。
数学 科普 纪录片
加油!向未来 第一季 (2016) 豆瓣
8.2 (5 个评分) 导演: 王宁 演员: 撒贝宁 / 张腾岳
《加油!向未来》是央视综合频道在2016年暑期档推出的科学实验节目。节目中将物理、化学、生物等大型室内外科学实验转为益智答题,每期会有两位经过甄选并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普通人和明星组队答题比拼,并与主持人共同参与实验验证,通过科学实验来让观众看到视觉奇观,呈现出科学之美。
2018年1月10日 看过
很有意思的科普综艺,问题的解决通过实验的验证。节目综艺效果太多,内容大多比较浅显…觉得参赛的没有常识…
面向大众的综艺可能就只能这样吧。
中国 科普 综艺
寻找隐秘的维度 (2008) 豆瓣
Hunting the Hidden Dimension
8.9 (16 个评分) 导演: Michael Schwarz / Bill Jersey 演员: Ralph Abraham / Loren Carpenter
其它标题: Hunting the Hidden Dimension
什么是电影特效,股票市场,和心脏病的共同点?它们连接了一个革命性的新的数学分支,改变了我们看世界,开辟了广阔的新领域,以科学的分析和理解。数学家们开发不规则碎片形是从单纯的好奇心到接触几乎每一个分科的理解,包括我们宇宙的命运。
神秘的混沌理论 (2009) TMDB 豆瓣
The Secret Life of Chaos
8.8 (73 个评分) 导演: Nic Stacey 演员: Jim Al-Khalili
其它标题: The Secret Life of Chaos / BBC 神秘的混沌理论
混沌理论,一直是困扰人类数千年的一个迷。这种在动态系统中无法用单一的数据关系解释和预测的神秘理论,在科学界只有初步的了解。在本部纪录片中,吉姆·奥卡利里教授将带领我们探索这神秘的混沌理论,试图揭开这层归因于神奇或者上帝力量的神秘面纱。
吉姆教授带着宇宙是如何由从尘埃中诞生,又是如何孕育出智慧生命的难题,开始了他的探秘旅程。混沌中的数学可以解释宇宙中从无序中产生有序的神奇景象,他揭示出大自然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美丽和结构中隐藏的科学规律,它是物理定律的固有的组成。看过本片之后,你眼中的世界会变得与众不同。
七堂极简物理课 豆瓣 谷歌图书
Sette Brevi Lezioni di Fisica
8.2 (109 个评分) 作者: [意] 卡洛·罗韦利 译者: 文铮 / 陶慧慧 博集天卷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 5
在本书中,意大利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用诗一般简洁优美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了20世纪以来现代物理学的伟大理论发现。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的结构、空间的颗粒、时间的本质……在这七堂简单明了的物理课里,作者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奇妙的物理学世界,也带我们轻盈地飞过重重障碍,窥见科学 的深刻与美丽。没有繁琐的方程,只有诗意的讲述,即使没有科学背景的人也能轻松读懂。
《时间简史》后再度引发科普阅读热潮,意大利一年热销30万册,销量超越《五十度灰》,被译为34种语言,以无法抗拒的优美,引领你了解我们所栖居世界的真相。
1.亚马逊众多门类榜单雄踞首位。
《纽约时报》畅销类排行榜第二名。
《卫报》《经济学人》《独立报》《新科学家》《每日电讯报》2015年度好书,《自然》《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出版人周刊》一致好评。
3. 语言优美如诗,内容简洁易懂,短短100页让你掌握20世纪物理学的重要理论
4. 特邀“意大利骑士之星”勋章获得者,卡尔维诺、艾柯等意大利国宝级作家作品的译者文铮直接从意大利语译为中文,最大程度保留原文之美
5. 英国顶级封面设计师创作封面星空图,英国获奖插画作者创作内文插画,精美装帧,工艺考究,充分呈现设计原貌
6. 中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李淼推荐的现象级畅销书。
极简宇宙史 豆瓣
8.7 (40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克里斯托弗·加尔法德 译者: 童文煦 上海三联书店 2016 - 3
我们的存在的确让太阳系与众不同。夏夜,你躺在沙滩上,仰望夜空。一颗小小的流星安静滑过,还来不及许愿,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你一下子穿越五十亿年,走进时光的旅行……
霍金亲传弟子、物理学博士克里斯托弗·加尔法德带领我们踏上一场关于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惊奇之旅。不需要图表和方程式,只需凭着奇诡的想象,我们就可走向衰亡的太阳表面,飞越遥远的星系,感受来自黑洞的死亡魅力……你可以轻松读懂时至今日的宇宙神奇,继续探究关于上帝的存在、时间的起源以及人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