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谬的时代没有正确的生活 - 标记
A Little Book of Language 豆瓣
作者: David Crystal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0 - 6
With a language disappearing every two weeks and neologisms springing up almost daily,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s and currency of language has never seemed more relevant. In this charming volume, a narrative history written explicitly for a young audience, expert linguist David Crystal proves why the story of language deserves retelling. From the first words of an infant to text messaging, "A Little Book of Language" ranges widely, revealing language's myriad intricacies and quirks. In animated fashion, Crystal sheds light on the development of unique linguistic styles, the origins of obscure accents, and the search for the first written word. He discusses the plight of endangered languages, as well as successful cases of linguistic revitalization. Much more than a history, Crystal's guide looks forward to the future of language, exploring the effect of technology on our day-to-day reading, writing, and speech. Through enlightening tables, diagrams, and quizzes, as well as Crystal's avuncular and entertaining style, "A Little Book of Language" reveals the story of language to be a captivating tale for all ages.
2019年4月18日 想读
万物有灵且美 豆瓣
All Things Bright and Beautiful
8.8 (100 个评分) 作者: [英] 吉米·哈利 译者: 种衍伦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0 - 1
“活泼的生命完全无须借助魔法,便能对我们述说至美至真的故事。大自然的真实面貌,比起诗人所能描摹的境界,更要美上千百倍。”
把追车当做一门艺术的狗,策划群猫暴动的精灵古怪的老猫……动物们的温馨感人喜剧在轮番上演着。大自然怀抱中的乡野风情,多姿多彩的人和动物,构成了一幅芸芸众生的绚烂画卷。
年轻的乡村兽医哈利,每天开着一辆冒黑烟的老爷车“南征北战”。和恶犬贴身肉搏,随时准备应对母马的“无影脚”……,各种让人哭笑不得的“惨痛”遭遇层出不穷。在这里他遇上有生以来最困窘的时刻,也享受到最温暖动人的真情。作者以轻松幽默的笔触,记录乡间行医的点点滴滴,满溢着兽医生活的笑与泪,朴实的人情和土地的智慧。
动物行为学的开山祖师,197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劳伦兹说过“为了能够确切描写动物的故事,一个人必须对所有的生命,都怀有一份发自内心的真感情。”发自内心的真感情,也许这正是这本书能够打动亿万读者的真正原因吧。哈利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他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并赞颂着生命的奇迹。他善于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中发掘美好,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把他的热爱以近乎完美的方式,传递给读者。让我们能够同样感受到生命、爱与欢笑。
2019年4月15日 想读 多抓鱼买了好久还没看。
一本杂志和一个时代的体温 豆瓣
7.7 (7 个评分) 作者: 《新周刊》杂志社 漓江出版社 2007 - 9
每年都有新锐涌现——最有新意和富有冲击力的人和事。新面孔,新创意,锐精神,锐时代。每年,《新周刊》以“传媒观点、专家意见、新锐视角”,颁布“中国年度新锐榜”。以新锐的视角发现更多新锐,是当下中国所需要的一种精神气质。新锐并不是挑战主流,而是引领主流并成为主流的一分子。本书集合了十年精华,让你通览十年中国的巨变,重新审视身边的巨细。
这是一本有态度的杂志。从“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新’一点”,到“观点供应商”和“时代前沿观察家”,它始终以“新锐”的旗帜励志奋进,为当下的中国生活注入了一种全新的精神气质,并在引领主流的过程中,使自己成长为主流的一分子。 这是一本有温度的杂志。它敏感的神经连接着这个十年里人民奔流不息的情感冷暖,一个时代的情绪心态凝结在这本杂志当中,化为血液的粘稠度和身体的温度,历史也因此成为有生命的活的历史。
2019年4月14日 想读 已买纸书。
Writing for IELTS 豆瓣
作者: Anneli Williams Collins 2011 - 6
If your writing is preventing you from getting the score you need in IELTS, Collins Writing for IELTS can help. Don't let one skill hold you back. Collins Writing for IELTS has been specially created for learners of English who plan to take the Academic IELTS exam to demonstrate that they have the required ability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English at university. It is ideal for learners with band score 5 - 5.5 who are aiming for band score 6 or higher on the IELTS test (CEF level B1 and above). What is IELTS? The 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 (IELTS) is sat by over 1.4 million candidates around the world every year. It is the most common test used by universities for foreign students to prove their language level. IELTS is also increasingly used for immigration purposes, with Australia, New Zealand and Canada all requiring visa applicants whose first language is not English to submit an IELTS grade. The system tests candidates' Reading, Writ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in four separate papers. Usually, students must gain a good mark in all four skills in order to gain entry to the course, job, or country of their choice. For this reason, candidates will often sit the exam numerous times to secure the score that they need. There are two IELTS Writing papers: General and Academic. Collins Writing for IELTS concentrates on the Academic paper. Powered by COBUILD The 4-billion-word Collins corpus is the world's largest databas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It is updated every month and has been at the heart of Collins COBUILD for over 20 years.
2019年4月14日 想读
变形记 豆瓣
8.4 (9 个评分) 作者: 奥维德 译者: 杨周翰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 5
《变形记》一般公认是奥维德最好的作品。全诗共十卷,包括较长故事约五下个,短故事或略一提到的故事约有二百,故事中的人物可以依次分为神话中的神和男女英雄,和所谓的历史人物这三类。《变形记。的总的美学价值在于它给予读者以新鲜活泼的感觉。诗人以充沛的、豪不费力的想象力使许多古老的传说重新获得生命。
2019年4月14日 想读
紫木槿 豆瓣
Purple Hibiscus
作者: [尼日利亚] 奇玛曼达·恩戈兹·阿迪契 译者: 文静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1
《紫木槿》通过一个十五岁少女康比丽的视角,讲述了一个表面和谐、敬虔的尼日利亚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压抑和纷乱,也勾勒了尼日利亚政变背景下社会的困顿和躁动。
康比利和哥哥扎扎、以及他们的母亲终日受制于父亲极度苛刻、狂热的宗教戒律。这一切终止于他们对伊菲欧玛姑妈一家的拜访——受自由、果敢的表兄妹的激励,康比利和扎扎逐渐敢于寻求个人的独立和自由。当这对兄妹逐渐意识到父亲对于信仰的专制和暴力性的沉迷,和国家的政治暴力是同质的,这个家庭也必然走向了分崩离析的悲剧……
一曲亲情和信仰的挽歌
当信仰走向偏执 当爱变成专制 当国家崇尚暴力
美国呼声最高的黑人女作家阿迪契 震撼文坛处女作
《紫木槿》呈现了一种悲剧性的美,而剧烈的冲突亦贯穿其中。主人公如此鲜明有力,几乎可以挣脱文本,潜入我们的生活。一部不朽的杰作,一曲对尼日利亚的衷心祷告。
——杰维•特瓦伦,《大地上的死亡》《理解》作者
一部惊人的处女作,令人欲罢不能,温柔,真实……是自阿兰达蒂•洛伊的《微物之神》后我读到的最好的处女作。这部作品微妙地探索了家庭生活和尼日利亚的复杂政治,一部别有魔力、非常特别的小说。
——《泰晤士报》
《紫木槿》优美地记录了一个少女面临暴力熟悉的残忍时的内心激荡。阿迪契是非洲的新鲜声音。
——《每日电讯报》
2019年4月14日 想读
“边缘人”纪事 豆瓣 谷歌图书
8.4 (48 个评分) 作者: 杨奎松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6 - 3
成功改造的旧警察 | 身败名裂的团支书 | 提心吊胆的大夫 | 疗养院里的“反革命”
自甘“堕落”的青年教师 | 爱讲怪话的文化教员 | “搞关系”的业务员 | “特嫌”缠身的技师
本书关注的是让人印象深刻的“边缘人”群体,他们很普通,人数很多,经历大多坎坷而复杂。杨奎松教授以八个出身、地域、职业、经历各不相同的“问题人物”为个案,重构他们的人生经历,从最贴近的距离,观察和体验那个时代的政治生态对普通人的影响。
2019年4月14日 想读
甘南纪事 豆瓣
8.0 (37 个评分) 作者: 杨显惠 花城出版社 2011 - 9
由传统转向现代的藏区,如何负载着文化转型的重负,经历时代的遽变。
本书是著名作家杨显惠先生最新的一部作品,也是关于甘肃的系列短篇小说集的第三部。
甘肃南部和北部的自然环境差异大,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作者近年4次踏进甘南,进行文学采风活动,收集了丰富的文学素材,终以书中的12个故事记录了在甘南藏区的所见所闻,展现了当地悠久而灿烂的文化、牧民特有的生活形态,以及他们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身影。
2019年4月13日 想读
定西孤儿院纪事 豆瓣
9.4 (76 个评分) 作者: 杨显惠 花城出版社 2007 - 3
定西专区是甘肃省1958年到1960年饥荒的重灾区,灾难的三年过去,定西专区紧急成立了一个专署儿童福利院,接纳了几百孤儿。同期,定西专区的各县、镇、重灾县的各人民公社都成立了儿童福利院或是“幼儿园”。这些大大小小的儿童福利院收容了大约五千左右的孤儿。 杨显惠在本书中以忠实史料事实和当事人陈述事实的基础上,创作出一个个具有高度典型性和独特性的作品。完全是白描的手法,纪实性的语言,平实的语调,将一幕幕饥饿与死亡的惨烈情境撕裂在人们眼前。
2019年4月13日 想读
小说课 豆瓣
8.3 (116 个评分) 作者: 毕飞宇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2
►关于阅读,他们这样说:
通过认真阅读小说,我在年轻的时候学会了认真对待生活——[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
不管多忙,生活多困苦,读书和听音乐,对我来说始终都是不变的巨大喜悦。唯有那喜悦是任何人都无法夺走的。——[日本] 村上春树
在青少年时代,每一次阅读跟每一次经验一样,都会产生独特的滋味和意义;而在成熟的年龄,一个人会欣赏更多的细节、层次和含义。——[意大利] 伊塔洛·卡尔维诺
►毕飞宇这样说:
有时候我把小说看得很重,足可比拟生命。有时候我也会把小说看得非常轻,它就是玩具,一个手把件,我的重点不在看,而在摩挲,一遍又一遍。
对许多人来说,因为有了足够的生活积累,他拿起了笔。我正好相反,我的人生极度苍白,我是依仗着阅读和写作才弄明白一些事情的。
集结万千读者的热情期待,网络阅读量超千万,2016腾讯书院文学奖获奖作品!
广受好评,最不一样的阅读范本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毕飞宇带你进入最妙不可言的小说世界
你,真的读懂小说了吗?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渴望我的这本书可以抵达文学的千分之一。——毕飞宇
经典不仅仅是文学史上那些德高望重的作品,经典首要的意义是作者与读者的沟通
别具一格的阅读体验,与众不同的毕氏解读
以小说家的眼光读小说!
以普通人的姿态读人性 !
经典,原来可以这样读!
本书辑录了作家毕飞宇在南京大学等高校课堂上与学生谈小说的讲稿,所谈论的小说皆为古今中外名著经典,既有《聊斋志异》《水浒传》《红楼梦》,也有哈代、海明威、奈保尔、乃至霍金等人的作品,讲稿曾发表于《钟山》杂志,广为流传,特结集以飨读者。
2019年4月13日 想读
新知•学习的革命(精华版) 豆瓣
作者: 新知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2013 - 7
无论你想学点什么,总能找到学习的资源,也总能找到跟你趣味相投的人。但是,一旦网络取代书本和课堂,成为知识最主要的来源,将意味着什么?人类大脑的神奇之处在于,一旦一个基本的新工具出现,它就会围绕这一工具重新塑造自己。本期《新知》的封面故事将帮助您理解学习的本质,找到更合理的学习内容和途径。
2019年4月5日 想读
安娜·卡列尼娜 豆瓣
Anna karenina
9.2 (66 个评分) 作者: [俄] 列夫·托尔斯泰 译者: 草婴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7 - 8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 1873—1877年。作品由两条既平行又相互联系的线索构成:一条是安娜与卡列宁、伏伦斯基之间的家庭、婚姻和爱情纠葛;一条是列文和吉娣的爱情生活及列文进行的庄园改革。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 ”。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人物。在相继失去儿子和精神上最后一根支柱 ——伏伦斯基后,经过一次和伏伦斯基的口角,安娜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在这个虚伪的社会中生活下去,绝望之余,她选择了卧轨自杀。小说揭露了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丑恶与虚伪,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处在社会转型期时所进行的复杂的道德探索和思想探索。
2019年4月4日 想读
五号屠场 豆瓣
Slaughterhouse-Five
8.6 (88 个评分) 作者: [美] 库尔特·冯内古特 译者: 虞建华 译林出版社 2018 - 7
德累斯顿的空袭,大火后的绝处逢生,外星人的探访,一场自由穿梭时空的冒险之旅……
四度空间里,五号屠场中的幸存者毕利,透视了生命与死亡,在平行时空里扮演命运的预言者。
所有骇人的屠杀和人世的无常:大轰炸,战俘时期,岳父的空难,妻子的死亡,全都用一句“事情就是这样”来诠释,以黑色幽默反击天地的不仁。
《五号屠场》因一场战争而起,却终止了另一场战争:美国退出越战。冯内古特撼动了60、70世代的美国年轻人,点燃了新世代的观念之火,被奉为一代人的精神领袖。
1945年,德累斯顿遭到大轰炸时,冯内古特本人正巧身在德国。他和其他战俘一起,在“五号屠场”地下贮存兽肉的地窖里捱过了一夜,逃避了头顶上的一场狂轰滥炸。二次大战的亲身经验,衍生出了这部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反战小说。
冯内古特运用科幻小说的技巧,让毕利在德累斯顿一场因空袭而起的大火中九死一生后,之后展开了一场自由穿梭时空的冒险之旅。在《五号屠场》里,无论战场上或时空旅行中,冯内古特描述许多面临生死边缘或受苦受难的人所采取的方式皆是冷静超然——把自己掩埋在池底下、地底下或是宇宙底层,人类可以无视时间与空间的存在,任凭自己的心灵自由飘荡,八方驰骋。
2019年4月2日 想读
一间自己的房间 豆瓣
作者: [英]弗吉尼亚•吴尔夫 译者: 贾辉丰 商务印书馆 2019 - 4
知名译者贾辉丰译本。
·吴尔夫是20世纪英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一间自己的房间》堪称其随笔的代表作。
·她从现实社会男女不平等的角度,揭示了人类走向现代文明的艰难。她希望社会的进步与改善和人类的进步与改善,是男女两性共同努力的方向。女性在科学和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注定要扮演一只重要的力量,这篇随笔由此而具有永恒的价值。
2019年3月27日 想读 汉英对照的几十年前的版本,扉页盖着西师图书馆的章。
坎特伯雷故事 豆瓣 谷歌图书
The Canterbury Tales
作者: [英国] 杰弗里·乔叟 译者: 黄杲炘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 6
《坎特伯雷故事》是一部诗体故事集,大部分以韵诗形式写成。全书收有一篇总引和二十三篇故事,其中散文两篇,其余都是诗体。讲述了一群香客到坎特伯雷城去朝圣的路上,为解闷而各人所说的奇异故事。这群人来自社会各阶层,有教士、武士、修女、大学生、工匠等等,他们的故事也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作品和幽默和讽刺为基调,刻画了不同阶层的人物,讽刺封建社会的丑恶,揭露社会的腐朽,反对禁欲主义,宣扬世俗享乐。其间以短小的戏剧场面串连,故事的内容和文体各异,并符合每一个讲述者的身份。作品生动地描绘了十四世纪英国的社会生活,体现了反封建倾向和人文主义思想。
2019年3月11日 想读
JOJO的奇妙冒險(01) 豆瓣
8.2 (67 个评分) 作者: 荒木飛呂彥 東立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3 - 10
西元12─16世紀,墨西哥中央峽谷地區有個繁榮的王國阿茲特克,其中有一個部族心懷制霸世界的野心。
但是有一天,他們突然失蹤了,只留下一具謎般的石假面…
19世紀末-英國貴族‧喬斯達,收容救命恩人的兒子迪奧為養子,並且大力地栽培他,但是迪奧卻暗中計畫奪取喬斯達家的財產,他決定在大學畢業前進行陰謀,讓老喬斯達先生喝下毒葯!
喬斯達的親生兒子喬納森(喬喬)發現迪奧的陰謀時,為了尋找解毒劑,而跑到倫敦的食屍鬼街去…
2019年3月4日 想读 比喻神奇。
星辰的繼承者 豆瓣
9.0 (8 个评分) 作者: 詹姆斯.雷根 译者: 歸也光 獨步
這就是那具屍體。在你們開始提問之前,我會先回答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首先,不,我們不知道他是誰或生前是什麼來歷,所以我們先稱他為查理。第二,不,我們不確定他的死因。第三,不,我們不知道從何而來他來自哪裡。我可以這樣說,根據我們目前為止確實知道的極少數事實,有一、兩件事相當明確。首先,查理並不來自目前為止建立於月球上的任何一個基地。其次──他並不來自我們所知這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事實上,完全無法斷定他來自地球!
請注意,查理死於五萬年前!
在建造中的月球基地上,發現了一具穿著紅色太空衣的屍體。
經過地球上眾多頂尖的科學家齊心研究後,發現這具眾人稱為查理的屍體,
不光是已經死亡超過五萬年,他的太空衣、私人物品上的文字和曆法也都不是當今的人類所創造,
然而查理在生理上卻又的的確確是個人類。
究竟查理從哪裡,又為了什麼來到月球?他又要打算去哪裡?
就在查理的謎團愈來愈深的同時,前往木星的衛星甘尼米德的探險隊在那裡有了重大卻也令人不解的發現。
這個發現是否和查理有關?
隨著調查繼續深入,也逐漸揭開了人類的由來……
我們從哪裡來,又將往何處去?
這個人類對自身永恆的探問,
一切的答案都在那看似遙不可及的閃耀星辰之間。
2019年3月2日 想读 via幻协安利。
蝴蝶梦 豆瓣
REBECCA
8.2 (16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达芙妮·杜穆里埃 译者: 方华文 花山文艺出版社 2016 - 3
大陆唯一合法授权
全球公认,20世纪伟大的爱情经典
——————————
“我错了,我曾以为付出自己就是爱你。”
我们都曾为了爱情奋不顾身,关心另一个人的命运,胜过关心自己。
——————————
“昨夜我又一次梦游曼德利。”
这个故事始于蒙特卡洛。
女主人公对于时髦的鳏夫迈克西姆一见倾心,很快便答应了他突如其来的求婚。孤身一人的她长久以来都是别人的侍伴,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运气。直到她来到迈克西姆宏伟的乡间庄园曼德利,才意识到,他们新生活的每个角落都仍然笼罩在迈克西姆故去妻子的阴影之中,仿佛这个来意不善的魂灵会爬出坟墓,威胁并摧毁他们的婚姻。
——————————
◆“20世纪最佳小说”——悬疑小说最高殊荣安东尼奖
◆BBC百部英国人最爱的文学作品
◆20世纪百部推理经典
◆荣获1938年美国国家图书奖
◆希区柯克唯一奥斯卡获奖电影原著
◆“《蝴蝶梦》是关于嫉妒的一项研究。”——达芙妮•杜穆里埃
——————————
媒体及名人推荐:

《蝴蝶梦》既机敏又充满令人不安的浪漫氛围,在1938年出版时便立即成为了畅销书。杜穆里埃构建了一把衡量当代女性情感的比例尺。
——斯蒂芬•金

英国小说家中,没有一个能够做到像杜穆里埃这样,打破通俗小说与纯文学的界限,让自己的作品同时满足这两种文学的共同要求。
——E. M. 福斯特

作为20世纪影响力颇为广泛的小说之一,《蝴蝶梦》中关于谎言与梦的叫人不安的力量,已经成为了我们文化的一部分。这本书令人赞叹不已。
——萨拉•沃特斯(《荆棘之城》《轻舔丝绒》作者)

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出版物中,这是绝好的也是绝对有存在价值的作品之一。
——阿莉•史密斯(英国当代畅销作家)

是达芙妮的《蝴蝶梦》,让我懂得如何去热爱文学。
——约翰•克雷斯(《卫报》专栏主笔)

《蝴蝶梦》这个故事充满了无限的智慧与才能,文笔优雅、主题明确又充满了悬念。
——《华盛顿邮报》

从第一页开始,读者就被迅速带进了《蝴蝶梦》中曾呈现出来的阴森压抑的氛围中。
——《纽约时报》
2019年3月1日 想读
光明王 豆瓣
Lord of Light
8.6 (5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罗杰·泽拉兹尼 译者: 胡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 3
他们称佛陀为弥勒,意思是光明王,还有人继续叫他无量萨姆大神,说他是位神祗,但他仍旧宁愿去掉“无量”和“大神”而自称萨姆。他从未宣称自己是神,不过,他当然也从未否认过这点。情势如此,承认和否认都毫无益处。
死亡与光明永远无处不在。它们开始、终结、相伴、相克,它们进入无名的梦境,附着在那梦境之上,在轮回中将言语焚烧,也许正是为了创造一点点美。而这无名,就是我们的世界。
《光明王》是泽拉兹尼最富盛名的科幻史诗,一经问世便引起轰动,曾获雨果奖最佳小说奖,并获得星云奖的最佳小说奖提名。在这篇小说中,泽拉兹尼开创性地将神话传说与心理学及社会学的概念引入科幻的领域,以瑰丽的文字、宏大的设定和磅礴的故事情节,为科幻文学打开了一片全新的天地。
完美典藏版!附《冰与火之歌》作者乔治•R.R.马丁撰写的前言,《三体》作者刘慈欣撰写的解读。
2019年2月27日 想读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豆瓣
Oranges Are Not the Only Fruit
7.4 (133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珍妮特·温特森 译者: 于是 新星出版社 2010 - 7
1985年惠特布莱德奖获奖作品
英国英语系学生必读的经典读物
入选《卫报》死前必读的1000本小说
改编成BBC热门剧集,荣获戛纳最佳剧本等多项大奖
讲述每个人都会有的爱、悲伤和愤怒
一部温暖、机智、有趣的成长小说
张悦然作序推荐 《鲤》杂志首次参与策划
————————————————————
二十年来我读到的最有意思的作家。
——戈尔•维达尔(美国作家)
珍妮特•温特森是这类题材的大师,一个极具天赋的作家。
——穆里尔•斯帕克(英国作家)
她不会装腔作势,只想坦诚地书写她想写的,我认为这很有启发性。
——萨拉•沃特斯(英国作家)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无疑是温特森小说世界的入口,故事从这里开始。而所有的故事,其实也都在这里了。与她的其他小说一样,这是本聪明而有趣的小说。
——张悦然(作家)
2019年2月27日 想读 “我宁可凝望一轮崭新的冰河纪,也不愿目睹这些司空见惯的场面生生不息。”(单向历2019.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