Ż - 标记
死屋 豆瓣 谷歌图书
The House of the Dead: Siberian Exile Under the Tsars
9.1 (40 个评分) 作者: [英]丹尼尔·比尔 译者: 孔俐颖 后浪丨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9 - 6
《古拉格群岛》前传,俄国流放制度的溯源之作!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丹尼尔·比尔运用19世纪的新闻报道、官方报告和俄国小说,为读者呈现出了西伯利亚流放制度的残酷性及其囚犯悲剧性又鼓舞人心的命运。
☆近代俄国史上诸多大人物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宁都有流放西伯利亚经历,流放制度如何塑造近代俄罗斯民族的心灵以及影响俄国历史的命运?
☆2017年英国坎迪尔历史奖大奖作品,入围2017年沃尔夫森历史奖、2017年普希金俄语图书奖和2017年朗曼-今日历史图书奖,被评为《泰晤士报》、《旁观者》、《BBC历史》和《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年度图书。
⊙内容简介
西伯利亚被称为“没有屋顶的大监狱”。从19世纪初到俄国革命,沙皇政权将超过100万名囚犯及其家人流放到乌拉尔山以东的西伯利亚。本书生动刻画了普通罪犯和政治激进分子、农奴制和村庄政治的受害者、追随丈夫和父亲的妻子与孩子的历史,以及逃犯和赏金猎人的历史。
本书启用了俄罗斯欧洲部分和西伯利亚档案馆中大量此前不为人知的一手资料,讲述了沙皇俄国奋力管理其可怕的刑罚殖民地的故事,以及西伯利亚对现代世界的政治力量的重大影响。
⊙媒体&名人推荐
☆表述精湛,扣人心弦……全书生动描述了种种关于罪与罚、赎罪、爱和可怖暴力的惊人与悲伤故事。书中人物包括专制者、杀人者、卖淫者、英雄。这是一部绝妙的佳作。
——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奥里
☆我们很难去想象这个在沙皇统治时期地狱般的西伯利亚刑罚殖民地。这部历史著作描绘了一幅生动、恐怖的图景……该书极其引人入胜,富于真实事例和逸闻轶事。
——大卫·阿罗诺维奇,《泰晤士报》
☆关于沙皇统治时期西伯利亚流放制度的杰出新历史著作……令人信服地将西伯利亚置于19世纪俄国乃至欧洲历史的中心。
——《经济学人》
☆采用了大量资料……这些丰富的材料,造就了这部有着细微细节的历史著作……它把“西伯利亚”这个名字的可怕之处变得如此生动、如此清晰。
——《纽约时报书评》
2021年1月7日 想读
新神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邱常婷 聯經出版事業(股)公司 2019 - 6
一個時代的逝去,意味著某些神靈的消散……在這信仰式微的時代,我們需要另一種「信仰的可能」!
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瀚邦文學獎、金車奇幻小說獎得主──邱常婷,從「怪物之鄉」到「新神」,跨越奇幻、兒童、類型、文學書寫,對台灣社會百態的著墨、 對環境議題的關注、對文化現象的體悟。
張亦絢(作家):常婷或許就是未來二十年裡,將帶來最強刺激與最大可能性的台灣小說家之一。」
蕞爾小島在各種族裔、文化與信仰間相互震盪下,處處充滿微小信仰、流動各種信念,舊的鬼魅形貌已隨著時代隱沒,新的神靈意涵於焉而生。
邱常婷的中篇小說集《新神》,收入五則中篇小說,集現實與奇幻於一體,各自獨立卻又巧妙串接:
〈千萬傷疤〉中阿麗莎與小麥的水火邂逅,融道教乩童文化╱BDSM密教儀式的肉身苦痛,開啟另一扇長大成人的門扉;
〈花〉爬梳家族生命記憶的酒店女子,在現實生活與記憶朦朧間,一步步接近外婆口中「花精」的真相;
〈火夢〉描繪出身東部的戴姨,為抽絲剝繭女兒遭逢的意外,再度喚起童年與部落火神首次連結的命定時刻;
〈殺死香蕉樹〉敘說車禍意外撞來的謎樣女子品琴和大學生透露的家族祕密、是非矛盾,都將被砍殺如香蕉樹塊莖,在死亡前懺悔;
〈群山白且冷〉遭逢風災的小鎮,死傷、失蹤未知,鎮警巴布與老神父盧卡欲追索失蹤的孩童,在亡魂鬼魅徘迴的山林間,意外地發現了濕漉漉的祖靈之境……
《新神》五則中篇小說,角色間微妙連結,以不同的面相照見人們生活中微小的信仰,或有歷史文化的脈絡可循,或純然只是他們自己的幻想,這些面貌不清的嶄新神靈,都將引領眾人前往未知遠方。
2021年1月6日 想读
七河之地 豆瓣
Land of the Seven Rivers: A Brief History of India’s Geography
作者: 桑吉夫·桑亞爾(Sanjeev Sanyal) 译者: 拉妮 廣場 2019 - 4
作者在書裡一再強調,說這是一部獨特的印度地理史。這話基本上不錯,因為它從印度次大陸的形成講到眼下遍及全國的城鎮化建設,從喜馬拉雅山的高度測量講到保克海峽(Palk Straits)的長堤,內容涉及到了地理、歷史、民俗,以及幾乎所有的重要歷史人物、傳說中人物和神仙。這麼大一個題目僅用三百頁文字完成,並且做到了有條不紊引人入勝,如果沒有貫通一切的脈絡是很難做到的。那麼,這條主線是什麼呢?
大家知道,但凡涉及印度歷史必定會提到西元前1500年的雅利安人入侵。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印度文明被看成了入侵者征服土著的產物。我手頭這幾本有名的印度歷史書就都是這麼寫的,就連這些年倍受推崇的那套全球通史也不例外。
然而,自上世紀二十年代起逐漸挖掘出來的規模宏大的印度河文明一直在挑戰這種理論,因為那些古城的年代比所謂的雅利安人入侵至少要早一千年,並且,在那些遺址上也沒有發現外族入侵的痕跡。不過,如果我沒弄錯的話,首先發難的並不是歷史學家,而是一個名叫蜜雪兒•達尼諾(Michel Danino)的年輕人。小夥子出生在法國,老家在摩洛哥,完成大學學業以後他選擇了在印度定居,開始翻譯、編輯和出版印度精神領袖奧羅賓多(Sri Aurobindo,1872~1950)的著作,儘管在大學裡他學的是自然科學。
1996年,蜜雪兒•達尼諾用英文寫了一本小冊子,« The Invasion that Never Was(從未發生過的入侵)»,指出史學界歷來就有的‘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說法是子虛烏有。十年後,他又把這本書的內容加以擴充,用法文寫了一本四百多頁的專著, «l'Inde et l'Invasion de Nulle Part:le Dernier Repaire du Mythe Aryan(印度與無從談起的入侵:雅利安神話的最後巢穴)»。這兩本書好像都沒受到重視,於是達尼諾又寫了第三本 :«The Lost River:On the Trail of the Sarasvati(消失了的河流:尋蹤薩拉斯瓦蒂河»(2010年)。後來,這本書在普通讀者中引起了很大反響。我猜想,桑吉夫•桑亞爾之所以寫《七河之地》或多或少也是受了他這位朋友的影響。達尼諾的《消失了的河流》我只讀了一半,因為它學術性比較強,有很多細緻的考證,不知不覺就放下了。相對來說,《七河之地》更適合普通讀者,它更像是作者在某個沙龍裡跟什麼人臉紅脖子粗地辯論,也許出言不夠審慎,可是感情和氣勢卻很足。那麼,這種情緒又是從何而來呢?
幾千年來,在印度這塊土地上,不但文化被看成是泊來品,就連居民也說不清來路。曾經有初到印度的人問我:「印度人,不黑也不白,他們算哪個人種?」事實上,絕大多數印度人對此會含糊其辭,因為說不清楚。「雜種」這個詞在漢語裡,大家都知道,是罵人的話。印度人是否有過自卑我不知道,但是,《七河之地》一書的作者所表現出來的自豪感,因哈拉帕文明的發現而產生的自豪感,的確如烈火般熾烈,就好比一個生來受人欺辱的窮孩子,忽然得悉自己原本是一個非常顯赫的古老家族的後裔,自身的血統不但純正而且十分高貴,他們的快樂和驕傲無疑會是爆發式的,如果不是這樣那倒奇怪了。哈拉帕文明,照目前普遍接受的說法,最早可以上溯到西元前3500至前3000年,也就是說,與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和克里特島上的古文明差不多同時期,更比黃河流域的商文化要早一千年。同時,現代人類學基因分析也逐漸傾向於這樣一種看法,即印度人口的主體源自印度次大陸上的原始種群,而非「來自中亞的雅利安人」。由此得到的推論便是:印度文化的精髓,吠陀文化,完全是土生土長的印度人自己的精神創造。有人在印度走過一遭以後得出結論說,印度人是世界上最「自戀」的民族。我以為這些人很膚淺。印度文化的確有著驚人的凝聚力,但也只有古老的印度河文明才能夠解釋這種凝聚力。事實上,自中世紀起,包括殖民時期,但凡有些學養的外國人只要一踏上這片土地無不受到這個古老民族的吸引,他們熱烈地讚揚她的文化,有不少人甘願傾盡畢生精力去研究它。
2021年1月4日 想读
天使降临之塔 豆瓣
8.0 (6 个评分) 作者: 里卡多 新星出版社 2021 - 3
◎神秘的乡野信仰,嗜血的高塔祭祀
迷惑众人的天使究竟是什么?
◎推理新锐 里卡多 长篇力作
见证罪恶神迹与哀愁真相的漫长坠落
------------------------------------------------
★内容介绍
自由撰稿人叶深在一次田野调查过程中迷了路,误入深山中的神秘村庄,见到了一座破败的高塔。村子内的奇妙风俗令她颇为好奇,在亲历了献祭活动之后,她才发现,这竟然是向塔身中栖息的群鸦献祭活人的仪式!
避世的山谷,诡异的信仰,嗜血的建筑,叶深不知不觉间已深陷迷案的旋涡……
2021年1月4日 想读
社会历史学文集 豆瓣
作者: 李世瑜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7 - 1
本书是“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之一,该书收集了作者百余篇论文,主要介绍了作者的治学道路、社会历史学之理论与实践讲稿、1947、1948年万全、宜化庙宇普查之方法论等,具体内容包括《民间秘密宗教研究之方法论琐议》《给郭沫若院长的信》《民间秘密宗教史发凡》《一贯道调查报告(1940-1948年)》《混混儿·脚行·青帮》等。
2021年1月4日 想读
荒潮 豆瓣 Goodreads
荒潮
7.2 (33 个评分) 作者: 陈楸帆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3 - 1
如果并非只有人类拥有灵魂?
如果并非只有生物才能进化?
如果我们的未来必须穿过地狱之门?
进步浪潮席卷之处,人的灵魂一片荒芜。
故事发生在近未来的硅屿——一座被进步浪潮抛弃的垃圾之岛,对生态灾难习以为常的麻木岛民迎来了不可预知的变化:宣称要用环保技术造福硅屿的外来资本精英;在底层苦苦挣扎沉湎于电子毒品的垃圾少女;为拯救受未知病毒感染的爱子而不惜代价的宗族老大……在人与机器交相辉映的共生时代,个体的灵魂与命运如同风暴中的苇草,彼此交织缠绕,在人类文明飞升前夜谱出一首恢弘、繁复、迷幻、黑暗的荒潮狂想曲。
陈楸帆的《荒潮》以罕见力度刻画出一个我们在有生之年就可能身处其中的近未来时代。资本入侵对生态的破坏、人机融合、族群冲突,这些现已开始的进程将塑造一个超出想象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类和机器同时开始升华与堕落,创造出邪恶与希望并存的史诗。复杂而充满张力的故事、真实而富有质感的细节,密集的信息量和精准的技术描写,汇聚为一体,如飓风般旋转升腾,带来前所未有的惊悚和迷茫,尽显科幻现实主义的震撼。实属近未来科幻的巅峰之作!
——中国科幻代表人物,《三体》作者刘慈欣
2021年1月3日 想读
ヘヴンズドア 豆瓣
作者: 小池 桂一 エンターブレイン 2003 - 3
収録作品内訳
巻頭ポスター(2000年『error』Vol.00)5頁。
KNOCKIN'ON HEAVEN'S DOOR(原題『2001年度就職の旅』1984年『ビックリハウス』10月号)8頁。
母をたずねて三千里(1985年『コミックスコラ』No.1)24頁。
ラザロ・フランコの午前4時(1話のみ掲載)(1985年『コミックスコラ』No.2)32頁。
浪人と海(1985年『THE BOOK OF RONIN』)6頁。
ルーパ(1992年『コミックトム』12月号)32頁。
ケンボー日記(1994年『ラビットクラブ』Vol.3〜6)16頁。
スポンジ・ジェネレイション(2001年『error』Vol.2 )8頁。
空路(1996年『コミックビーム』10月号)32頁。
HORIZON(1998年映画『グラン・ブルー』10周年記念リバイバル上映パンフレット)7頁。
LANDED(1983年『Epic Illustrated』Marvel Comics Group・10月号)8頁。
2021年1月2日 想读
但丁 豆瓣
Dante : the poetics of conversion
作者: [美]弗里切罗 译者: 朱振宇 华夏出版社 2014
在思想史上,《但丁:皈依的诗学》作者弗里切罗给我们的启迪在于,他立足于奥古斯丁传统,发现了基督教精神与“诗”在本质上的某种类似,从弗里切罗的立足点或许可以推出,在某种程度上,文艺复兴“诗”的复活恰恰是基督教的一种精神向度“世俗化”后的必然结果——换言之,基督教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现代性的产生。无论我们对于弗里切罗的结论是认同还是反对,我们都能从他的论证过程受到启发、并进而对“诗与哲学之争”、“启示与理性”等问题有更为深入和全面的思考。
2021年1月1日 想读
無能力者娜娜 1 豆瓣
作者: るーすぼーい / 古屋庵 译者: 夏德爾 臺灣角川 2020 - 8
★學園╳智謀╳懸疑!
★學園孤島生存戰,少年少女們的使命是殺死「人類之敵」──
★日本2020年決定TV動畫化!
這是一所位在汪洋孤島中的學園。
在那裡,為了對抗人類之敵,
年輕的能力者們正日以繼夜地進行訓練。
而身為轉學生的主角也同樣懷抱
「消滅人類之敵」的理想展開行動……
一而再、再而三顛覆你的想像,
正義與邪惡的智謀懸疑故事,就此開幕!!
2020年12月29日 想读
数理逻辑 豆瓣
作者: 汪芳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10 - 9
《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数理逻辑(第2版)》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属数理逻辑基础,包含命题演算与谓词演算的基本知识。第二部分为形式算术与Godel不完备性定理。《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数理逻辑(第2版)》对Godel第一不完备性定理、Godel-Rosser定理、Tarski定理及形式算术的不可判定性定理等都提供了完整的证明。结合对Church论题与Turing论题的介绍,对这些定理的意义进行了讨论。书中还提出了Godel第二不完备性定理的一种易证形式。
《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数理逻辑(第2版)》可用作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教材,并可供数学、哲学、逻辑等专业研究及教学人员参考。
2020年12月25日 想读
啊哈,灵机一动 豆瓣
Aha! Insight
9.3 (6 个评分) 作者: [美] 马丁·伽德纳 译者: 李建臣 / 刘正新 科学出版社 2007 - 8
20世纪科普经典特藏。瞬间闪光的妙想称为“啊哈反应”。《啊哈,灵机一动 (中文版)》精选了貌似复杂,实际若循规蹈矩去做也确实很困难,但要是能放开思路,跳出常规解题的模式,或许能蓦然发现问题的答案何其简单。《啊哈,灵机一动 (中文版)》谈到的奇思妙想,与科学、艺术、商业、政治及其他人类所从事的各项活动的创造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啊哈,灵机一动 (中文版)》包括“组合:关于排列的谜题”、“几何:关于图形的谜题”、“数字:关于算术的谜题”、“逻辑:关于推理的谜题”、“程序:关于操作设计的谜题”和“文字:关于字、词、句的谜题”。
2020年12月25日 想读
烧纸 豆瓣 Goodreads
소지
8.6 (230 个评分) 作者: [韩] 李沧东 译者: 金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20 - 5
♦韩国电影大师、作家型导演李沧东小说代表作。
♦心怀悲悯的现实主义写作,李沧东的一切电影创作的源头。
♦琐碎的生活暗藏汹涌洪流,直指生命深处的被掩藏、遗忘的一切。
"生命的意义不在天上,而是在现实当中,虽然它很丑陋。"
“我所有的希望,就是能有一点点的改变。这就像是用一 根 蜡烛在传递火种,手递手,点燃别人手里的蜡烛。”——李沧东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录了李沧东的小说处女作《战利品》及其他短篇小说共十一篇。这些作品都是以城市边缘人和小人物为关注点,聚焦于两类题材,一类是朝鲜战争及南北分裂、光州事件等社会现实所造成的伤痛,一类是韩国社会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社会问题。他的小说不以大事件为线索,而往往围绕着生活的细节,如两代人之间的鸿沟、夫妻之间或婆媳之间的家庭矛盾、大巴车上的风波等等,他拙朴的笔触下隐藏的是这些细小的事件背后巨大的悲剧感。他的作品有一种逼真的写实感,如同他的电影那样深刻地刻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寻找被生活隐藏的真实。
无论是电影叙事,还是小说叙事,李沧东手中都握着一把极为锐利的手术刀,他深层剖开韩国现代社会中普通人的生存困境,将其经受的历史创伤、人性的残酷、个体命运遭受侵害等问题连根拔起。在这部小说集里,他不止是人文主义的电影导演,还是一位心怀悲悯的作家。
2020年12月22日 想读
頭蓋骨の中の楽園 豆瓣
作者: 浦賀和宏 講談社 1999 - 4
首無し死体となって発見された美人女子大生、菅野香織。彼女の死と殺害方法は、ミステリ小説の中で、何故か予告されていた。首は見つからぬままに、再び発見される女子大生の首無し死体。異常なる連続殺人の背後には、密室の中で首を切断して自殺した作家の存在があるという。事件と対峙するのは、笑わぬ男、安藤直樹。安藤が最後に微笑むとき、明らかになる「世界の謎」、そして驚愕の「切断の理由」。若き才能が、ミステリ・ルネッサンスの先を見つめ、自らの存在を賭けて挑む超絶の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
2020年12月22日 想读
立体主义 豆瓣
Cubism
作者: [英]尼尔 考克斯 译者: 张微伟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2020
费顿权威专著手把手地教你读懂迷之绘画
全面再现毕加索及同僚们的珍贵图文资料
夹叙夹议,多侧面解读现代艺术反叛源头
◎ 编辑推荐
离经叛道 闪亮艺术新星横空出世
锋芒毕露 激进先锋作品不拘一格
追根溯源 现代艺术嬗变异彩纷呈
☆ 研习20世纪艺术脉络,检视艺术珍品细节及其历史地位
立体主义从不是一种门槛较低的艺术,人们至今仍然难以对其下一个简单的定义。毕加索和布拉克两位创始人与沙龙立体主义团体有何关系?立体主义是怎样从“非主流”的异类上升成为引领所有现代艺术运动的“排头兵”?1912年为什么被看作立体主义历史上重要的一年?而拼贴画又是如何以融入异质元素来挑战传统绘画的?解答了这些问题,您就能在脑海中为纷繁复杂的现代艺术发展描绘出一张清晰的脉络图。
☆ 梦回一百年前的世界,打开大师级艺术家的神秘朋友圈
从立体主义鼻祖布拉克到诗人阿波利奈尔和画商康维勒,从野兽派画家马蒂斯、印象派代表塞尚再到沙龙立体主义者格列兹、梅青格尔和杜尚三兄弟等等,作者对毕加索周围一个个闪亮人物的史料信手拈来。从个性特点、心路历程到事业追求、艺术成就的全方位记述,恰似一幅先锋派圈的众生相。您将在历史的光影中与他们一起经历若干重要事件,仿佛踏上一次前往当时世界艺术中心、探索现代艺术史细节的“深度游”。
☆ 感受深邃的哲学理念,解析现代艺术起源并非浮泛无根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未来主义的“宇宙动态主义”、德劳内的“共时性”、沙龙立体主义的“移动的视角”以及伯格森理论等等,都与现代艺术的诞生、发展、成熟和迭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梳理众多思想线索和探讨当下艺术史中的争论话题,本书准确又易懂地摘下立体主义的神秘面纱,图文并茂地带领您穿越这片复杂难辨的旷野。日本进口纸张完美呈现的256幅全彩插图,涵盖了油画、拼贴画、建筑和家具等领域中的杰作。绝对不枉此“行”。
◎ 内容简介
立体主义是20世纪初艺术中最为重要的一场革命。这场激进的新运动是两位艺术家的发明创造——法国人乔治·布拉克和西班牙人巴勃罗·毕加索。本书详尽地回顾和介绍了立体主义在艺术史夹缝中生长起来的过程,并且在哲学和思想层面上从新的视角来看待与阐释这个艺术流派的成就和影响。
2020年12月22日 想读
王二的经济学故事 豆瓣
8.2 (23 个评分) 作者: 郭凯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2 - 7
王二是谁?
是你,是我,是他
王二的经济学故事,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
王二是虚构的人物,在书里,他一会儿是佃农,一会儿是进城的打工仔,一会儿又成了小企业老板或写字楼里的小白领,他是中国普通大众中的一员。王二买火车票,卖粮,盖房子,装修,记账,打工,开公司,上三险一金,去香港打酱油……通过王二有趣的故事,作者把中国重大的经济问题信手拈来,把本来深奥的经济学原理活灵活现地呈现给普通读者。
小到超市购物,大到买房置业,我们每天都在做出经济决策,朦胧中也都感觉到自己的决策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但究竟是如何受到影响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比如,人民币升值让普通人的财富增加还是缩水?中国外汇储备越来越大,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这样的问题,经济学家也未必全搞得清楚,更别提给普通老百姓说明白了。郭凯却用王二的故事轻松地说清楚了,他具备那种洞穿池底的本事。
本书平实、有趣、清晰、简洁、深刻,对于大众和经济学界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高质量的经济学通俗读物,在大众读者、财经圈、媒体界、知识圈都能取得广泛的影响和认可。
【名家推荐】
郭凯是我最喜爱的经济学作者。与很多经济学作者不同,他不立场先行,讲道理总是娓娓道来,既不意图取悦政府,也不意图谄媚民众。他善于引用家常事例来讲解经济学知识,但浅显的语言后面又隐藏着严密的逻辑和深厚的功底。在他的作品中,观点的说服力恰恰来自于对知识的审慎,思想的自由又恰恰来自于对立场的节制。阅读郭凯让我再次确信,掌握知识可能令人变得傲慢,但掌握更多的知识总是令人变得更加谦逊。
——《民主的细节》《送你一颗子弹》作者刘瑜
王二的经济行为,就是张三、李四,还有你、我、他的经济行为。所以,关于王二的经济学,也就是关于张三、李四,还有你、我、他的经济学。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
很多经济的问题,经济学家也未必全搞得清楚答案,更别说给普通老百姓说明白了。郭凯却用王二的故事,轻松地说清楚了。……郭凯具备那种洞穿池底的本事。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 姚洋
郭凯是愿意与大众对话并知道如何与大众对话的经济学者。通过发生在王二身上的生活故事,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郭凯如庖丁解牛般揭开了经济现象的神秘面纱。文章风趣幽默、逻辑清晰、环环相扣,有助于门外汉了解经济学的分析逻辑和方法。
——《华尔街日报》中文版总编 袁莉
2020年12月21日 想读
わざわざゾンビを殺す人間なんていない。 豆瓣
作者: 小林 泰三 一迅社 2017 - 6
全人類がウイルスに侵され、死ねば誰もが活性化遺体になる世界。家畜ゾンビが施設で管理され、野良ゾンビが徘徊する日常のなか、とある細胞活性化研究者が、密室の中で突然ゾンビ化してしまう。彼はいつ死んだのか?どうやってゾンビになったのか?生者と死者の境目はどこだったのか?騒然とする現場にあらわれたのは、謎の探偵・八つ頭瑠璃。彼女とともに、物語は衝撃の真相が待ち受けるラストへと加速していく。世界もキャラクターもトリックも真相も予測不可!極上のゾンビ×ミステリー、開幕。
2020年12月21日 想读
人类简史 豆瓣
La p'tite encyclo de l'histoire du monde
作者: (法) 贝特朗·菲舒 著 / (法) 迪迪埃·巴利赛维克 绘 译者: 时征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2
这是关于我们人类祖先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人们相信地球像一块大饼,而天空像顶盖子一样罩在上方;后来,工具、技术、宗教、艺术一一被创造出来。我们的祖先也已在地球上演化了数百万年,留下了讲不完的故事。
史前时期的智人为了生存要掌握哪些日常技能?庞贝古城在被火山灰覆盖前是什么样?处于河水泛滥期和干旱期的古埃及人都会做些什么?中世纪的维京海盗如何横扫欧洲……从史前时代到21世纪,7个重要历史时期,28幅全景图画,270张手绘插图,上千个卡通人物形象,讲述人类发展的大大小小事,展现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场景细节。现在,你想去看中世纪的城堡攻防战?还是十七世纪的巴黎街头?
手绘卡通——通过亲切可爱的卡通人物形象和幽默有趣的图画,上演人类祖先的故事
儿童视角——贴近日常生活经验的内容,专注于孩子感兴趣的问题
历史细节——丰富图画还原当时代生活,展示更多真实、有趣的历史细节
启迪思维——多角度系统讲述历史,培养孩子的思维意识,激发想象
2020年12月21日 想读
宪法学导论 豆瓣
9.9 (30 个评分) 作者: 张千帆 法律出版社 2014 - 4
《宪法学导论》第二版自2008年出版以来,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绩,社会反响与经济效益卓越。近年来,我国宪法学理论与法治建设实践取得了诸多进展,作者根据学科最新成果与实务典型案例,保持第二版多元、立体式写作风格,融合理论讲述、评注、案例、探讨、动态、图表等多种形式于一书,修订为第三版,在内容与形式上对全书进行了创新与完善,使本书更显卓越,堪称学习宪法不可不读的优秀教材。
本书把宪法严格作为一门法律来对待,因此它在风格上和民法、刑法或行政法没有根本区别。本书具有普通法律教科书的特点。由于本书把宪法严格作为一门法律来对待,因此它在风格上和民法、刑法或行政法没有根本区别。全书将宪法学原理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介绍与比较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宪法制度。
在内容上,本书分三大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是概论,其中包括宪法学的基本概念,宪法的形成、发展及其思想渊源,以及宪法审查机制三章。之所以将审查机制作为概论部分,是因为发达国家的宪政经验普遍表明,宪政审查是宪法效力的必要保障;没有某种形式的宪政审查,宪法就失去了实际效力,宪法学也就成为没有意义的空头理论。因此,和前两章一样,这部分内容具有基本与普遍意义。第二与第三部分是关于宪法学实体理论。第二部分介绍国家机构,包括国家权力结构的划分,政府组织结构以及政府产生的方式三章。第三部分讨论公民权利,包括权利的基本概念和宪法保障两章。之所以把公民权利放在国家机构的后面,部分是出于循序渐进的考虑,因为“宪法”(constitution)的原始含义毕竟是指政府的组织法;部分则是因为国家权力的合理分配是保障公民权利的前提——我们所说的宪法保障,实际上是指通过政府有关部门依据宪法对公民权利实施的保障。
2020年12月21日 想读
建筑的故事 豆瓣
The story of buildings
8.2 (12 个评分) 作者: [英] 帕特里克·狄龙 著 / [英] 斯蒂芬·比斯蒂 绘 译者: 姜南菲 / 吴婧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1
一部手绘全球建筑史:普利策奖获奖作者为你讲述建筑的前世今生;
剖面图大师图解16座传世建筑。
◎ 编辑推荐
☆ 普利策奖获奖作者与剖面图大师联袂创作
该书作者帕特里克·狄龙是英国建筑师与历史学家,曾获得过普利策奖。绘者斯蒂芬·比斯蒂是英国知名手绘插画家,享誉国际的剖面图大师,DK御用插画师。
☆ 俯瞰建筑3000年,了解人类磅礴历史的另一面
建筑的故事纵向追溯了人类建筑3000年,从原始人寄居洞穴躲避野兽袭击开始,到21世纪英国建筑师修筑草砖房以求与自然和谐共处结尾,而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暗含了建筑史与人类史相伴随的命运。
金字塔、帕特农神庙、万神庙、巴黎圣母院、水晶宫等16座传世建筑宛如群星闪耀在古典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哥特式、巴洛克、包豪斯等建筑流派的银河里。每座传世建筑背后不同寻常的故事,再次将读者拉入波谲云诡的大时代,俯瞰建筑流派的演化、时代变迁。
☆ 宽幅全彩剖面图图解建筑,用建筑的语言去读懂建筑
16座传世建筑,16张全彩宽幅剖面图,16次深入建筑肌理的抽丝剥茧,16次全程私人导览。等比例绘制的建筑剖面图让建筑结构纤毫毕现,精心插入的图例解密建筑语言,让读者身临其境体会到建造者的天才灵感。
建筑是凝固的时代音符,掌握建筑的语言,去读懂我们生活的世界。
☆ 在宏观视角中穿针引线,呈现关于建筑和建筑史的惊人细节
书中既有气势磅礴的宏观叙事:波谲云诡的大时代背景、建筑流派的螺旋式演化、16座传世建筑的前世今生、文艺复兴、美学革命和工业革命对建筑影响,也有微观细节的铺陈。技术的进步:砌砖方式、罗马时代的空调地暖、下水道系统、拱券、混凝土、电梯、网壳结构等,影响建筑流派的关键人物:伊姆霍特普、莫里斯主教、安得烈亚·帕拉第奥等,几次影响巨大的文化变革运动等等,所有这些细节都将带领读者进入熟悉而又陌生的建筑世界。
☆ 人类缔造了建筑,同时建筑也改变了人类
每一座建筑都寄托了建造者的梦想和希望。人类既是建筑的缔造者,同时也为建筑所改变。建筑一经建造,便拥有了自己的命运。它们承接了人类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见证了历史的纵横捭阖、帝王将相成王败寇。读懂建筑的故事,读懂我们人类从哪来,又将到哪里去。
◎ 内容简介
从稻草屋到摩天大楼,从宫殿到艺术中心,《建筑的故事》带我们进行了横穿世界大洲穿越数十世纪的建筑之旅。帕特里克·狄龙(Patrick Dillon)选择了世界上16座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包括帕帕特农神庙,巴黎圣母院,泰姬陵,紫禁城,包豪斯学校,水晶宫,悉尼歌剧院和蓬皮杜中心等,并讲述了每栋建筑背后非凡的故事。
斯蒂芬·比斯蒂(Stephen Biesty)细致微观的剖面图让我们看到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建筑结构,并欣赏建筑的创作者的天才灵感。图例和拉页中还详细解释了结构名称和建筑术语,本书末尾还附有一个索引与建筑大事记时间表。
这是一部真正具备全球化视野的建筑史,展出来自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亚的经典建筑。
◎ 媒体评价
该书既有基本建筑概念的清晰解释,例如拱券、拱门、圆顶、钢筋混凝土等等,也有对称、几何、建筑模式等抽象原理的阐述。斯蒂芬·比斯蒂精心描绘、图例清晰的剖面图将每个章节做出划分,剖面图让读者有了一个如万花筒但又紧密集成的视觉维度,为读者进行了知名建筑的翻译解读。——《美国图书馆期刊》(School Library Journal)星级评鉴
世界上16座传世建筑的高光时刻……斯蒂芬·比斯蒂用彩铅画出了更细腻的线条,丰富的细节。如果愿意的话,读者甚至可以精确数出紫禁城太和殿的阶梯数。每张剖面图都有详尽但丝毫不破坏构图的图例解释……文本部分讲述了建筑营建过程中的故事,将读者重新带回了那些遥远的时代。引人入胜的剖面图和明晰的章节划分让读者可以从任何一个喜欢的部分开始阅读。图书末尾还附有索引和建筑大事记时间表。——《号角杂志》(The Horn Book) 星级评鉴
这本书对世界建筑进行了入门介绍,非常适合有志成为建筑师的孩子,书里还有比斯蒂引人注目的剖面图。——《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
这本大开本、美观、内容丰富的图书用历史逸闻和精美的剖面图,将从古代到现代的重要建筑完美呈现。剖面图大师斯蒂芬·比斯蒂的彩色铅笔图为读者提供了良好的比例感,完美在纸上再现建筑的宏伟壮观。通过他标志性的剖面图,还可以看到室内和建筑的细节。——《书单杂志》(Booklist)
最经典的建筑从来不仅仅是粗糙建筑结构的总和,它们满足着建造者的实用需求,更承载着建造者的想象和梦想。斯蒂芬·比斯蒂精准地捕捉到了这些建筑物所具备的难以捉摸的特点,用精美的插图再现了这些传世建筑的辉煌。在精心绘制的页面上,10~16岁的读者(以及他们的父母)可以沿着从古代到现代的时间线探索著名建筑。这本书是献给与人类史相伴随的建筑颂歌,极具可读性。——《华尔街日报》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20年12月21日 想读
“医学大神”文库本系列 豆瓣
9.7 (6 个评分) 作者: 朱石生 新星出版社 2020 - 1
“医学大神”系列以十四册、九十万字的体量,忠实再现四百年现代医学史,精细描摹十四位业界传奇大神,并穿插解说医学科普知识,是一套集传记、历史、科普于一身的大众读物。
2020年12月21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