Ż - 标记
梦之囚徒:无限循环 豆瓣
Julius Corentin Acquefacques, La Décalage
9.6 (21 个评分) 作者: [法] 马克-安托万·马修 译者: 蒯佳 后浪 |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0
☆鬼才漫画家马克-安托万·马修的成名之作
☆打破漫画的创作规则、颠覆纸书的呈现形式
☆欧洲漫画界卡夫卡的先锋艺术实验
☆令人无比焦虑的荒诞世界,究竟是梦境还是现实?
☆倘若真有造物主,“我”又为何而存在?
撕毁的书页、丢失的第一章,失去主人公的故事如何讲述下去?
▼编辑 推荐
“一切 都看似合乎逻辑,即使是在最荒诞的情况下。这就是梦的本性。”
——马克-安托万·马修
◎欧洲漫画界最具实验性的概念型奇才成名之作
从悬念重重的《画的秘密》到不着一字的《方向》,从一镜到底的《3秒》到话痨烧脑的《全民审判》,再到命题创作的《卢浮地宫》,马克-安托万·马修的每一部作品都令漫画爱好者耳目一新,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带给读者强大的震撼和非凡的体验。
1985年,马修与朋友成立 Lucie Lom 工作室,开始进入舞台设计领域,业余着手创作自己的第一本自编自绘的漫画——《梦之囚徒:起源》,凭借该书极具创意的实验性而在漫画界一鸣惊人,并斩获1991年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初露锋芒奖。在接下来的23年里,马修用《梦之囚徒》系列完成了他一连串的漫画实验,使其成为被研究得最多的漫画系列之一。《梦之囚徒:无限循环》是《梦之囚徒》系列的第六册,也是最后一册。
◎在虚构中影射现实,黑色幽默风格描绘一个卡夫卡式的荒诞世界
马修在《梦之囚徒》系列中塑造了一个经典角色:尤里乌斯·科朗坦·阿克法克(阿克法克是“卡夫卡”的法语倒过来念)。这个勤勤恳恳的小人物是幽默部的一名普通职员。他一点也不虚荣、不自负,对于他所生活的世界没有任何观点。他只是一张面具,读者可以戴着这张面具亲自进入他的世界。这是一个真正的卡夫卡式的世界:荒谬和极权的行政管理、住房危机、交通堵塞、强迫性的准时……马修以一种夸张的黑色幽默描绘了这个世界的荒诞之极,让人在忍俊不禁间窥见一个个似曾相识的场景。
◎“戏中戏”的套层结构叙事手法,创造一段如坠梦境的探索之旅
读者手上拿的这本漫画,从封面到某些内页都重复出现在本书的画格中,成为推动故事情节的关键元素。不仅叙事手法如此,马修还采用了“画中画”无限循环的递归视觉形式,给人一种无限下坠的眩晕感。故事的开场总是阿克法克的一段似是而非的梦境,随后,伴随着某种形式的“坠落”,现实与梦境的界限变得模糊,随着世界观逐步被颠覆,主角开始带领读者经历一段谵妄的解密之旅。
◎上帝视角,引发思考关于存在的问题
如果人生只是一场戏,那“我”又扮演了什么角色?《梦之囚徒》系列是马克-安托万· 马修构建的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宇宙。他不仅为角色搭建了舞台,还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似乎身在戏台,幕后更有位一手导演他们人生的“造物主”。这导致他们不断质疑所处世界的真实性,思考自己存在的理由。在《梦之囚徒:无限循环》中,主人公意外穿越了时空,在自己担任主角的故事中缺席了。这导致故事完全进行不下去,配角们不得不一边寻找他,一边忍受“全程无事发生”的僵局。这群意识到自己是造物主所造之物的人引领读者思考我们所在世界的真实性。
◎奇诡的想象力和实验性,将漫画这一载体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在该系列中,马修创造性地颠覆了封面、画格、色彩、维度等各个方面的常态,用六个创意,一次次打破漫画的创作规则。这一点在《梦之囚徒:无限循环》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书的中间有6页被 “撕毁”了,而残留图文既能与左侧页连起来读,又能与右侧页连起来读。这还是一本封面藏在内文里的书,就像整本书从中间翻开后向后对折,瓤在外,壳在内。这些形式是对时空的彻底打破,是一切周而复始、无始无终的隐喻。在一次采访中,马修自我评价道:“这些形式上的颠覆性改变会让人产生对载体的疑惑,也就是思考我们与世界的关系。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在其中学到他的生存之道。”
◎以故事为主导的极简主义画风,只保留恰到好处的细节
马克-安托万·马修说:“我不需要成为伟大的画家才能讲好故事。” 当马修在画一张画稿的时候,总是极力消除细节,比如说,把一些区域整个涂黑。他非常注重让每一页的画面都极度清晰易读,以便让读者首先被故事情节吸引。在昂热美术学校就读的最后三年,马修开始专注于研究光线对雕塑形状的影响。在开始画漫画以后,他自然而然地将这个问题搬到了黑与白的强烈对比中。这种非黑即白的画风,给人一种强烈的舞台照明效果,简洁却不失张力,成为他独有的图像语言。
▼内容简介
故事的主人公阿克法克是幽默部的一名普通职员。一天,他来到蜗居用品店,正当店员给他介绍各种床的功能时,他不小心坐上了“赛床”,穿越时间之墙消失了。由此导致他和故事中的次要人物产生时空错位,整个故事无法按原定情节发生。没了主心骨的次要人物们只好一边寻找主人公,一边穿越虚无的荒漠,企图展开故事情节。
当他们与主人公再次重逢时,却走回了故事的开头,进入了一场无限循环中……
▼名人推荐
我将自己从现实抽离,和叙事密码周旋,重新创造自己的梦境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就是造物者。——马克-安托万·马修
与卡夫卡和大卫·林奇水平相符的继承人。一部成功引起幻觉的漫画,您将完全沉浸于其曲折的情节之中。就连萨尔瓦多·达利本人都会赞不绝口的变幻之术。您将拥有独一无二的体验,并深受其影响。——Fnac书店评论
一部想象之门大开的漫画。一本关于漫画的漫画,关于它的创作过程,每一本都充满了独特的创造性,作者将载体的优势发挥到极致。——Fnac书店评论
该系列在20世纪90年代的漫画界打下了马克-安托万•马修的烙印,成为新生一代作者的灵感来源。荒诞、无意义和悖论闪耀其中,是书中的主宰,却丝毫不会影响故事的结构。马修巧妙地将我们的真实世界改编成一个有点错位的世界。他用他特有的语言构建他的宇宙。——sceneario.com
马克-安托万·马修是一位高贵的演奏家,一位玩转漫画叙事手法的杂技演员,一位善于发挥漫画这一媒介的一切潜能的高级玩家。别再看我写的文字了:去读他的书吧!——Actualitte.com
如果所有的漫画书中只能保留一本,那只能是这一本!一个超级棒的画中画,表达出角色对他所处的世界、他的起源和他存在的理由的思考。——亚马逊读者
《梦之囚徒》适合作为礼物送给不了解漫画或对漫画有偏见的人。这是一部既滑稽又聪明的漫画,图像富有表现力,而且玩弄的是漫画本身的创作规则。我们无法将其划归为现有的任何一个漫画种类。——亚马逊读者
2020年11月24日 想读
偏见的本质 豆瓣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8.5 (17 个评分) 作者: [美]戈登·奥尔波特 译者: 凌晨 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2020 - 10
舒适圈、鄙视链、地图炮、替罪羊……打破偏见从了解偏见开始;《社会性动物》阿伦森推荐的“偏见百科全书”;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戈登•奥尔波特写就;偏见是“大脑偷懒”的常态,也是社会习俗对个人价值的侵害,消除偏见不仅要改变个人的行为态度,也要改变导致不平等的社会机构和制度;偏见研究领域的奠基性著作;社会心理学入门必读
▋编辑推荐
▶畅销六十余年的社会心理学名作,截至1979年,全球销量就已突破50万册
▶有层次地从个人心理、社会、传媒、教育、政策等各个方面对偏见的成因和形态做了分析,让读者充分理解这个现象的顽固和复杂。
▶为偏见研究这个学术领域规划了路线图,激发了此后一代代学者的研究灵感。美国心理学会(APA)的网站显示,这本书总共被引用了37676次
▶中文全本首次引进,现任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理查•克拉克•卡波特社会伦理学讲席教授马扎林•贝纳基作序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洞察了人类经验复杂性的核心话题“偏见与歧视”,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当代社会心理学奠基人之一、人格心理学之父戈登•奥尔波特里程碑式的著作。
在本书出版之前,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偏见”只是个别的,品德有缺陷的个体所持有的恶劣信念,只要大多数善良的好公民与这些“害群之马”划清界限,就可以把偏见的影响降到最低。而奥尔波特以雄辩的论述和大量来自实证研究的数据证明了,偏见要比人们想象得普遍很多;它是人类认知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的必然产物,而想要解决偏见造成的问题,就需要探究和改变其深层根源。
奥尔波特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揭示了“偏见”这一由来已久的问题的方方面面:它在个人身上的根源是什么,社会心理学层面的根源又在哪里;它的表现形式都有哪些;它对个体和群体又有着哪些影响,等等。奥尔波特探究了偏见与不同社会环境和社会变量之间关系的类型,并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如何减少歧视和偏见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建议。
自1954年在美国首次出版以来,《偏见的本质》就一直是这个领域奠基性的权威著作,即使是数十年后的今天,虽然关于偏见的细化研究比起当时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但奥尔波特这本经典著作仍然不减其魅力,始终是所有社会心理学研究者的案头必读之书。
▋媒体赞誉
很可能是所有出版过的关于这个问题各个方面的研究著作中最出色的一部。
——《人格研究期刊》
一本深刻的著作……作为研究资料来源,这本书本身就堪称一个图书馆。
——《基督教先驱报》
▋名人推荐
《偏见的本质》是严谨的学术讨论和人文价值的惊人结合体……这本书影响了整整一代社会心理学家。
——埃利奥特•阿伦森,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社会性动物》作者
众所周知,《偏见的本质》是一部经典之作。它的目录为人们讨论和理解偏见这个复杂的人类问题建立了社会科学的学术取径。
——肯尼思•克拉克,纽约城市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社会改革家
这部书的目录在实质上组织了对偏见这一重要概念的学术研究。《偏见的本质》勾画出了研究的领域,确立了其中的基本类别和问题,并将其置于一个广泛的、折衷的框架中,这一框架一直到今天还在使用。
——托马斯•佩蒂格鲁,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心理学教授
当下, 新冠病毒疫情引起不少群际间关系紧张,这本书及时地给读者提供了对偏见的科学分析,是关心社会共融及世界和平的必读天书。
——康萤仪,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卓敏市场学教授
2020年11月20日 想读
城境之雨 豆瓣
作者: 既晴 皇冠 2020 - 9
沉默,是絕望中最溫柔的吶喊!
公視人生劇展《沉默之槍》原著小說
這場大雨洗淨一切,
也將所有的秘密盡皆抹去。
然而風吹不乾的是眼淚,
滴落城境,化入人間……
【沉默之槍】
宋采珮顫抖地從提包中拿出一把貝瑞塔九二FS手槍,這把槍是在兒子家豪的房間裡找到的。她不敢想像為何兒子會有這種東西,家豪就像所有母親眼中的乖兒子,聽話、懂事,從不讓人操心。而這把槍的出現,就像上天對她開的一個惡劣的玩笑……
【疫魔之火】
自疫情爆發以來,這座城市彷彿瞬間失去了控制,而一場在饒河街引燃的無名火不僅燒出了人命,也讓夜市店家的生計更是雪上加霜。但即便情勢已經如此迫切,朱宜映仍放不下葬身火窟的哥哥,她絕不相信「電線走火」這種千篇一律的說法,因為她知道,這起大火必定出於人禍!
【泡沫之梯】
為了揪出害死弟弟的肇逃兇手,黃佳慈早已破釜沉舟,不留退路,但車禍現場少之又少的線索,讓真相如同被黑幕籠罩般陷入膠著。她就像攀爬著一座只存在剎那的泡沫之梯,一旦泡沫消失,便立刻直墜深淵……
【蠶繭之家】
顏心依從未想過這個家竟有破滅的一天,父親失業,母親出軌,然而她的絕望還未止於此。一份偶然發現的失智診斷報告,讓她對父親的身心狀況備感焦慮,但一切卻為時已晚,父親早就行蹤成謎,而她也像被困在蠶繭裡,動彈不得……
從學生犯罪到肺炎疫情,從車禍肇逃到失業問題,台灣第一神探張鈞見最新短篇連作,洞穿深邃的謎團,扣緊社會的脈動,讀完之後你將恍然明白:真相雖然冷冽如雨,卻也蘊含著深深的愛與救贖!
名人推薦
【金鐘編劇】王卉竺 專文推薦
【金曲歌王】黃文星、【演員】林真亦 強力好評!
2020年11月19日 想读
鯨頭鸛之王 豆瓣
クジラアタマの王様
作者: 伊坂幸太郎 译者: 李彥樺 獨步文化 2020 - 10
以《死神的精確度》風靡文壇影壇
愛與和平好青年──伊坂幸太郎
企劃十年,打造全新閱讀體驗
文字小說 ╳ 漫畫RPG
王牌客服╳國會議員╳偶像明星
現實中毫無交集的三人
卻在夢裡結成所向無敵的超級團隊?
日本亞馬遜書店★★★★熱烈回響
書評網站「讀書METER」近200 0筆感想
◎伊坂幸太郎簽繪印刷扉頁,首刷限定!
◎書末送上作家專訪,暢談企劃靈感&創作祕辛
——驚喜推薦!
【作者的話】
這次的作品雖然加入漫畫的新要素,但請把小說和漫畫當成同一部作品欣賞。在故事上,這可說是一部正統的娛樂作品,也沒有任何稀奇古怪的機關。啊,那個漫畫除外(笑)。這是一部讀了心情舒暢的作品,也是一部寫實又單純的娛樂作品,希望大家會喜歡。──伊坂幸太郎
【故事介紹】
我的夢中有一隻鳥,總是一臉不爽地發號施令。
但每當出任務打敗怪獸,醒來後現實的難關也會迎刃而解。
牠,只是我心靈的安慰劑?還是貨真價實的幸運之神?
在老牌零食製造商上班的小職員岸,由於新產品接到客訴「棉花糖裡居然有圖釘」,被緊急調派到客服中心,協助處理公關危機。好不容易平息風波,國會議員池野內卻突然登門造訪。原來那通客訴電話是議員夫人打的!岸仍在震驚,議員又冒出一句:「你不記得了嗎?這是因為我們在夢裡的戰鬥輸了。」
跟議員並肩作戰的夥伴,除了岸之外,另一個竟是當紅偶像小澤聖!半信半疑下,岸前去參加小澤的演唱會。不料,遇上附近馬戲團的猛獸逃脫,岸不得不和小澤挺身保護眾人……
從此,三人產生了特殊的羈絆。然而,現實中的嚴峻考驗並未停歇。平步青雲的池野內遭到襲擊,新型流感又大肆蔓延,岸的女兒和小澤都沒能倖免。面對這場全國性的災難,三人能否再次平安度過?難不成,只能冀望那隻在夢中指引他們的鳥?
2020年11月19日 想读
鲁迅作品十五讲 豆瓣
9.3 (12 个评分) 作者: 钱理群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 9
本书是“大学素质教育通识课系列教材”之一。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鲁迅的作品是应该终生阅读的,本书所起的是一个“导读”的作用,即引导年轻朋友去读鲁迅作品。每一讲都会对鲁迅的某篇或某几篇作品做详细的文本分析,同时引发开去,谈鲁迅思想与文学某一方面的问题,并连带一批作品;而每一讲后面,都开列“阅读篇目”,便于读者自学。
2020年11月16日 想读
机兔星球 豆瓣
作者: [日]shichigor 译者: 结印兔 湖南美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020 - 9
和平的机兔世界!
机械与生物的巧妙融合超可爱的机兔们,还有颇具艺术气息的机兔世界,本画集为你展现这些美妙的事物!
《机兔星球 shichigoro-shingo画集》是日本画师shichigoro-shingo的个人画集。本书并非寻常的杂图集锦画集,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绘画风格,同时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奇妙世界——混合了钢铁无机物与生命有机物的幻想世界。作者采用了偏灰暗的色调,以“兔子”这一人畜无害的小动物为主体,将“机械”和“生物”这一对矛盾体绝妙地结合起来,通过一幅幅插画向读者呈现了“机械生物”混合体的美感,逐步诠释了一个看似压抑却充满了勃勃生机的星球。表面上对立的事物实则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这本画集其实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2020年11月16日 想读
什么是数学 豆瓣 Eggplant.place Goodreads
What is Mathematics
9.5 (19 个评分) 作者: [美] R·柯朗 H·罗宾 著 / I·斯图尔特 修订 译者: 左平 / 张饴慈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 5
《什么是数学》既是为初学者也是为专家,既是为学生也是为教师,既是为哲学家也是为工程师而写的。它是一本世界著名的数学科普读物。书中搜集了许多经典的数学珍品,给出了数学世界的一组有趣的、深入浅出的图画,对整个数学领域中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做了精深而生动的阐述。
I·斯图尔特增写了新的一章,以新的观点阐述了数学的最新进展,叙述了四色定理和费马大定理的证明等。这些问题是在柯朗与罗宾写书的年代尚未解决,但现在已被解决了的。
2020年11月16日 想读
不存在的骑士 Goodreads 豆瓣
Il Cavaliere Inesistente
8.8 (203 个评分)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吴正仪 译林出版社 2012 - 4
《卡尔维诺经典:不存在的骑士》是卡尔维诺 “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之一。“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包括:《不存在的骑士》《分成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这三个故事代表通向自由的三个阶段,关于人如何实现自我的经验:在《不存在的骑士》中争取生存,在《分成两半的子爵》中追求不受社会摧残的完整人生,在《树上的男爵》中有一条通向完整的道路——这是通过对个人的自我抉择矢志不移的努力而达到的非个人主义的完整。
模范军人阿季卢尔福,存在于一具空空的盔甲之中,却是完美骑士的化身,唯有他使铠甲具有意义。当他名扬天下的业绩被挑战、被质疑、将被抹杀的时候,他的存在还能成立吗?
2020年11月16日 想读
纸神 豆瓣
8.0 (21 个评分) 作者: [日] 大平一枝 / [日] 小林纪雄 译者: 杨玲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6
日本作家大平一枝抱着“纸这一介质是否会消失会被替代”的疑问,深入与“纸”相关的各行各业,采访各类设计师、收藏家、民艺家,满含深情写下的与纸有关的人生百味。全书由日本百年品牌竹尾的六种特种纸打造,既是内容精良的图书,又是视觉与触感兼美的艺术品。
近三十位日本重量级艺术家×六种竹尾特种纸打造全书!
有多少种纸,就有多少种与纸相关的情感与信念,
就有多少爱纸之人在这个乏味时代的有趣生活。
★殿堂级设计师、资生堂设计总监仲条正义;开启日本一整个装帧时代的平野甲贺;享誉国际的日式庭园设计师枡野俊明;种树抄纸的和纸艺术家 森田千晶……近三十位艺术家、设计师讲述的人与纸的深情故事。纸业大国写给纸与爱纸之人的一封情书。
★日本百年品牌竹尾,六种特种纸打造全书。不同观感,不同手感;从里到外都奢侈,中文版限量发售。
★每一种纸,都是一种真真切切生活过的痕迹。
这里有各种形态的纸,明信片、包装袋、书、名片、纸币、广告海报……
这里也有各种形态的人生,儿子悄悄写给父亲的信;平民生活区里的活字印刷所;徘徊于人生低谷的画家在冷清画材店偶遇的人生导师;平野甲贺的独创字体;仲条正义引领的资生堂设计革新……
纸的尊严,就是人的尊严。
2020年11月16日 想读
仿制药的真相 豆瓣 Goodreads
Bottle of Lies: The Inside Story of the Generic Drug Boom
8.3 (33 个评分) 作者: [美] 凯瑟琳·埃班 译者: 高天羽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0 - 10
仿制药是在品牌药专利到期之后,合法仿制出来的廉价版本。据称它的成分、效果与品牌药几乎一样。仿制药的广泛应用被誉为“21世纪公共卫生领域最伟大的进步”。
如今,仿制药占据了药品市场近90%的份额。但这个行业的真实状况究竟如何?它是充斥着不守信用的造假者,还是不乏确保品质的折扣商?
凯瑟琳·埃班对仿制药覆盖全球的产业链进行了历时十年的调查,揭示了其背后的安全隐患及其给全球公众健康带来的可怕风险。通过采访举报人、调查员、医务人员,梳理美国药监局数千页机密文件中的海量信息,埃班曝光了一个欺诈猖獗、伪造数据的行业。企业管理者为降低成本和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惜规避几乎每一条安全生产原则。而病人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服用这些药物,会产生难以预测的后果,有时甚至危及生命。
这一切的发生并不是孤立的,仿制药产业可谓是全球化的终极试金石。凯瑟琳·埃班这本惊心动魄的纪实文学将引领读者见证一项公共卫生领域的创举如何一步步发展成为一场骇人骗局。
2020年11月14日 想读
Heuristics and Biases 豆瓣
作者: Thomas Gilovich (EDT) / Dale W. Griffin (ED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 7
Is our case strong enough to go to trial? Will interest rates go up? Can I trust this person? Such questions - and the judgments required to answer them - are woven into the fabric of everyday experience. This 2002 book examines how people make such judgments. The study of human judgment was transformed in the 1970s, when Kahneman and Tversky introduced their 'heuristics and biases' approach and challenged the dominance of strictly rational models. Their work highlighted the reflexive mental operations used to make complex problems manageable and illuminated how the same processes can lead to both accurate and dangerously flawed judgments. The heuristics and biases framework generated a torrent of influential research in psychology - research that reverberated widely and affected scholarship in economics, law, medicine, management, and political science. This book compiles the most influential research in the heuristics and biases tradition since the initial collection of 1982 (by Kahneman, Slovic, and Tversky).
2020年11月13日 想读
巴黎隐士 豆瓣
7.3 (6 个评分)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倪安宇 译林出版社 2009 - 7
《巴黎隐士》是意大利当代著名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去世后,其遗孀埃斯特·卡尔维诺从他的遗文中整理出一些涉及其生平、成长、创作经历、思想形成等方面的文字,编辑成卡尔维诺的自述。其中收录了卡尔维诺未发表的一篇《美国日记》,还有一篇在意大利未发表过、在瑞士卢卡诺区限量出版的《巴黎隐士》,并以此标题作为全书的书名。本书有助于读者了解卡尔维诺的生活阅历和创作道路。
2020年11月13日 想读 I don’t believe in anything that is easy, quick, spontaneous, improvised, rough and ready. I believe in the strength of what is slow, calm, obstinate, devoid of fanaticisms and enthusiasms. I do not believe in any liberation either individual or collective that can be obtained without the cost of self-discipline, of self-construction, of effort.
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卷1 豆瓣
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Vol 1: Fundamental Algorithms
作者: Donald E. Knuth 译者: 李伯民 / 范明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 - 1
《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系列是公认的计算机科学领域经典之作,深入阐述了程序设计理论,对计算机领域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本书是该系列的第 1 卷,讲解基本算法,其中包含了其他各卷都需用到的基本内容。本卷从基本概念开始,然后讲述信息结构,并辅以大量的习题及答案。
2020年11月12日 想读
导读德勒兹与加塔利《千高原》 豆瓣 Goodreads
Deleuze and Guattari's 'A Thousand Plateaus': A Reader's Guide
7.7 (23 个评分) 作者: [美] 尤金·W.霍兰德 译者: 周兮吟 拜德雅丨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6
《千高原》是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和菲利克斯·加塔利合著的作品,也是二位作者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本书即是对此一经典著作的导读。
在书中,尤金·W. 霍兰德首先概述了《千高原》的成书背景,并对《千高原》的主题作了深入浅出地介绍;在本书最重要的部分“文 本阅读”中,作者将《千高原》中的十五座高原所提出的“问题”分解为五类,并逐一对之进行了详细阐述,书中不时穿插对原书段落的引用,展现了作者对此的独到解读。
德勒兹与加塔利声称,构成《千高原》的诸多高原可依任意顺序阅读。任何一次对全书的阅读都可能产生某种线性阅读,正如每一次依和弦表所做的即兴演奏都会带来诸多可能的演绎中的一个线性的演绎。因此,让我们跟随本书作者的指引,开始即兴阅读《千高原》。请记住,这一阅读只是众多可能的阅读中的“一种”,不是意在提炼出《千高原》的意义,而是要表现并阐明它的某些潜质。
《千高原》是一部非凡之作。按德勒兹与加塔利的话说,它是如根茎般写就的。《千高原》中的十五座高原所提出的“问题”可以分解成五类:
1 认识论问题。思想该如何运作才能与宇宙共思,而不是去思考宇宙,因而就能加速我们栖居之所的相对解域,有时足够幸运的话,甚至达到绝对解域的无限速率,或者“纯粹的内在性”?“根茎”高原、“ 平滑与纹理”高原最直接地处理这一“问题”,“游牧学”高原的一些部分处理皇家科学与游牧科学以及公理体系和问题体系之间的差异。其目的是要发展出一种最适合通过生成来把握存在,通过潜在来把握现实的思想图像。
2 本体论问题。宇宙以及其中的生命如何能够以这样一种方式存在:它们既是变化的结果,同时又总是对未来的变化敞开怀抱。 我们怎样才能依据生成来理解存在,依据差异而不是同一,来将存在理解为开放系统的一个动态的功能?最重要的是,如此这般地理解世界到底有什么好处?它怎样给我们的社会变化带来更好的前景?最直接而又全方位地处理这个“问题”的是“道德地质学”高原与“迭奏”高原——前者主要处理无机层的问题,而后者则主要处理异质成形层的问题。
3 人类学问题。第三类问题可以被称作人类学问题,但仅仅在结构主义(反人文主义)的意义上关涉“ 象征秩序”:人类的生命形式是怎样以象征的方式占据异质成形层的;人类的社会自我组织是如何通过符号来实现并在符号中获得反映——怎样通过语言、货币与图像来实现的? 在此,相关的高原是“ 语言学公设”、“符号的机制”、“颜貌”和“捕获装置”高原。
4 伦理问题。人类个体要如何自我组织,才能与他人一道尽可能地实现既有成效又愉悦的去层化? 这里最切题的显然是“怎样使自己成为无器官的身体?”高原; 但“一匹狼还是一些狼”、“三则短篇小说”和“生成”高原也同样处理伦理“问题”。
5 政治问题。我们要如何把人类生命形态理解为社会性的自我组织,才能使它既能解释畜群行为又能解释集群(猎群)行为,既能解释压抑的专制暴政又能解释外向扩张的经济帝国主义,既能解释严苛层化的约束又能解释去层化的逃逸?“游牧学”、“微观政治与节段性”高原最为直接地处理这个“问题”,当然其他许多高原也会处理这个“ 问题”,只是不那么显而易见罢了。
2020年11月12日 想读
埃涅阿斯纪 特洛亚妇女 豆瓣 Goodreads
8.5 (11 个评分) 作者: [古罗马]维吉尔 / [古罗马]塞内加 译者: 杨周翰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 4
◆ 《埃涅阿斯纪》:古罗马文学家维吉尔经典之作;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创作的史诗;代表整个罗马文学的巅峰。
◆ 《特洛亚妇女》:塞内加传世十部悲剧之一;极大影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以及17世纪的新古典主义。它在形式上模仿希腊的悲剧,从希腊神话中选取悲剧题材,影射罗马 的社会现实,反映当时贵族反对派对罗马皇帝的暴虐和专制的不满情绪。
-----------------------------------------------------------------------------------------------------------
《埃涅阿斯纪》全书共分12个卷,叙述英雄埃涅阿斯在特洛伊城被希腊军队攻陷后离开故土,历尽艰辛,到达意大利建立新的城邦的故事(其后代建立罗马),以当地部落首领图尔努斯与埃涅阿斯决斗被杀结束。
《特洛亚妇女》共分五幕,讲述的是希腊人用木马计攻入特洛亚城后,把丰富的战利品聚集在海滨,战利品中有特洛亚妇女。她们遭受着亡国妇女通常遭受的悲惨命运,她们在等候希腊人抽签分配,然后她们就将分手各随新主,分往敌国的各个城邦去了。诸事都已齐备。忽然,阿基琉斯的阴魂显灵,要求把波吕克塞娜祭献给他,才准希腊人起航。神巫卡尔卡斯也请求把阿斯提阿那克斯杀死,以免再度引起特洛亚战争。因此,特洛亚的女俘们在忍受了战争的无穷灾难之后,还得忍受这双重的悲运。
2020年11月12日 想读
大师与玛格丽特 豆瓣
Мастер и Маргарита
9.1 (43 个评分) 作者: 米·阿·布尔加科夫 译者: 白桦熊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7 - 5
《大师与玛格丽特》为俄罗斯作家布尔加科夫最重要的作品,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是世界级的艺术瑰宝。法国的《理想藏书》对它推崇备至,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百年孤独》的作者)称它“精妙绝伦”。作家曾八易其稿,将现实与魔幻融为一体,揭示了人性、爱情、公正、善恶有报等主题。
长篇小说《大师与玛格丽特》中有三条主线:魔鬼撒旦造访莫斯科,做了为期两天的逗留,并施展法术大闹了莫斯科;大师与玛格丽特的爱情故事,历经劫难的情侣以特殊的方式终成眷属下令杀害基督耶稣的罗马总督本丢•彼拉多两千年的忏悔。这三条线索彼此穿插交替,通过巧妙的架构和时空的切换,为读者呈现了社会阴暗、丑恶和不合理的本质,同时也讴歌了勇于追求自由和幸福的人性。这部小说此前已有多个中文译本,国内的读者也通常以这三条主线为基础,将小说的中心思想理解为撒旦的惩恶扬善、玛格丽特对爱情的忠贞和罗马总督对怯懦人性的反省。本书译者结合近年来俄罗斯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重新翻译了这部经典名著,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35000余字的译注,尝试对这部“旷世奇书”进行全方位的解读。
编辑推荐
1. 本书作为一部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被誉为20世纪非常伟大的小说之一,展示了一个复杂的道德与政治寓言,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对于反观一个具有压制性的现实社会,具有深刻的价值。
2. 文本具有极为瑰丽的想象,故事结构和叙述有着极其独特的魅力,能够让首次阅读它的读者爱上这个作品和它的作者,吸引一批文学爱好者。
3. 此前虽有几个译本,但本书译者结合近年来俄罗斯学者的全新研究成果,重新翻译了这部经典名著,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35000余字的译注,尝试对这部“旷世奇书”进行全方位的解读。
名人推荐
在卡夫卡之后,布尔加科夫成为二十世纪又一位现实的敌人,不同的是卡夫卡对现实的仇恨来源于自己的内心,而布尔加科夫则有切肤之痛,并且伤痕累累。因此,当他开始发出一生中zui后的声音时,《大师与玛格丽特》就成为道路,把他带到了现实面前,让他的遗嘱得到了发言的机会。
——中国作家 余华
布尔加科夫的创作达到了讽刺文学、幻想文学和严谨的现实主义小说的主峰,并且还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和影响了当代的文学倾向——即对文学综合发展的愿望。
——苏联作家 西蒙诺夫
一场超现实主义狂欢……天马行空,肆无忌惮。
——美国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才华横溢,幽默有趣,但又深刻严肃、变幻莫测……《大师与玛格丽特》是一部激情四射的社会与政治讽刺杰作,一个复杂的道德与政治寓言……是精彩的英雄主义艺术表现,想象力的狂欢。
——英国剑桥大学斯拉夫语系教授西蒙•富兰克林
2020年11月11日 想读
黃金神威(1) 豆瓣 谷歌图书
9.3 (43 个评分) 作者: 野田サトル 译者: 賴思宇 尖端出版有限公司 2016 - 1
★日本亚马逊众多读者评分5颗星的超话题热作!!
★生存、寻宝,为了黄金的战斗在神祕的古北海道大地正式展开--
被称为『不死身的杉元』、在日俄战争中有如鬼神般的杀敌,
被世人如此熟知的杉元佐一,为了得到大量的黄金,
来到了昔日淘金热潮盛行的北海道。
于某次机遇下,他得知了隐藏著爱奴人庞大财宝的线索!?
在充满威严的大自然中,
和许多凶恶的死刑犯、以及爱奴少女相遇,
『寻找黄金的生存竞争』正式开幕!!!
2020年11月9日 想读
東京結合人間 豆瓣
7.8 (17 个评分) 作者: 白井 智之 KADOKAWA 2015 - 9
グロテスクな世界観と緻密な論理的推理に彩られる、異色の本格ミステリ。
“一切嘘がつけない”障害をもつ結合人間“オネストマン”だけが集う孤島で、殺人事件が起こる。容疑者たちは“嘘をつけない”はずだが、全員が犯行を否定。事件に巻き込まれた圷は殺人犯を追うが――。
2020年11月7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