Ż - 标记
心智探奇 豆瓣
How the Mind Works
作者: [加拿大] 史蒂芬·平克 译者: 郝耀伟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6 - 3
【内容简介】
权威解答“什么是智能”这一深刻问题,破解机器人难题。
详细剖析心智的四大能力,权威解读“心智如何工作”。
一扇窥视人类心智活动神奇与奥秘的窗户。
一场探索心智本质的奇幻之旅。
【编辑推荐】
当代最伟大思想家、TED演讲人、世界顶尖语言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经典力作;
认知神经科学领域颠覆性著作,凝聚认知神经学、人工智能和进化心理学等多项研究成果;
观点独到精辟,立论严谨周密,论证新颖犀利,例证丰富新鲜,行文汪洋恣肆。
湛庐文化出品。
【各方评价】
20年前,当麻省理工学院平克教授来我当时所在的伦敦大学实验室访问时,我就被他爆炸式的发型和不凡的谈吐所吸引。其时,平克教授已因《语言本能》一书而成为世界知识界的传奇人物。虽然平克教授在这20年间也出版了其他几本脍炙人口的畅销书,但《心智探奇》尤其值得期待,因为正如作者所说,感知、推理、情感、社会关系,外加语言,就构成了人类心智的主要功能,而前者正是本书论述的主体。本书体现了平克教授著作的一贯风格,旁征博引,娓娓道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为他的论点所折服。虽然“心智即计算”的观点不一定被每个学者接受,但本书所谈及的内容却能成为思想的源泉。《心智探奇》应成为任何对心智、对人类自身感兴趣的人必读之书。
周晓林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北京大学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
“道可道非常道”!虽然“我们并不了解心智如何工作”,但《心智探奇》还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得以一览人类心智活动的神奇与奥秘。《心智探奇》精彩纷呈,开卷有益。
傅小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认知心理学研究员
平克是一颗明星,有他实乃科学界的运气。
理查德•道金斯
著名生物学家,畅销书《自私的基因》作者
《心智探奇》是一部了不起的杰作!生动有趣的文字,蕴含着非凡的智慧。这样的好书,值得一读再读,更值得我们深入去研究和讨论。看似轻松自在的笔触,实际传达的是极有深度的思想。
迈克尔•加扎尼加
认知神经科学之父、畅销书《谁说了算》《双脑记》作者
能写出如此伟大作品的恐怕只有史蒂芬•平克了!他的论述既游刃有余,又不失权威。他的幽默写作风格,几乎让人们忘记了他原本是一位成就卓著的认知科学家!他在《心智探奇》一书中得出的众多结论,恰似黑暗中的一盏明灯。
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
“心流”之父、畅销书《创造力》作者
读《心智探奇》这本书,我折服于史蒂芬•平克的博学与睿智。他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在心理学、生物学、语言学、神经科学、人类学和人工智能这些领域之间纵横捭阖、来去自如。其观点独到精辟,立论严谨周密,论证新颖犀利,例证丰富新鲜,行文汪洋恣肆。浅学陋识的我不得不放慢脚步,常常需要回过头再读一遍,细细地咀嚼,慢慢地消化。平克善用比喻,能以我们所了解和熟悉的内容,阐释我们所不了解的陌生理论,使之清晰明了。此外,很多看起来似是而非的理论,到了他的手里,三两下间就被拆解得原形毕露。
一位中国读者的心声
2021年6月24日 想读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 豆瓣 豆瓣
8.8 (5 个评分) 作者: 邱锡鹏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 - 4
本书主要介绍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中的基础知识、主要模型(卷积神经网络、递归神经网络等)以及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应用。
2021年6月23日 想读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原书第3版) 豆瓣 Goodreads
Computer Systems: A Programmer's Perspective (3rd Edition)
9.5 (21 个评分) 作者: Randal E.Bryant / David O'Hallaron 译者: 龚奕利 / 贺莲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 - 11
和第2版相比,本版内容上*大的变化是,从以IA32和x86-64为基础转变为完全以x86-64为基础。主要更新如下:
基于x86-64,大量地重写代码,首次介绍对处理浮点数据的程序的机器级支持。
处理器体系结构修改为支持64位字和操作的设计。
引入更多的功能单元和更复杂的控制逻辑,使基于程序数据流表示的程序性能模型预测更加可靠。
扩充关于用GOT和PLT创建与位置无关代码的讨论,描述了更加强大的链接技术(比如库打桩)。
增加了对信号处理程序更细致的描述,包括异步信号安全的函数等。
采用新函数,更新了与协议无关和线程安全的网络编程。
2021年6月22日 想读
生命通史 豆瓣
作者: 朱钦士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 6
生命现象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复杂、最有趣的自然现象,关乎我们人类对自身的终极认识。
本书不同于以前中外作者习惯采用的主要从外部形态、生物种类等宏观层面描述生物演化史的书写模式,而是以生物的各种功能的演化作为主要线索,揭示了能量摄取、信息传递、结构形成、运动、繁殖、感觉、摄食、防卫、意识……等各种功能的起源和演化历程。
本书不仅仅描述了生物体各种功能的演化史,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呈现了功能演化的深层机制,即包括基因在内的种种分子层面上的不断演化,从“内部”揭示了生物演化的脉络,以及地球上如此复杂多样、缤纷绚丽的生物界在分子层面所具有的惊人的一致性。
生物在分子机制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但其宏观结构和行为上又具有高度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这是几十亿年来地球生物旺盛的生命力和顽强适应能力的明证,也是用分子、原子作为文字而书写的地球生命的宏大史诗。
本书是生物演化的一部“内史”,所凭借的是20世纪后半期以来分子生物学迅猛发展的诸多成果,本书将这些有趣的发现从26000多篇前沿专业文献内筛选出来,通过较为生动简易的方式呈现给普通知识读者。
2021年6月21日 想读
宏观经济学二十五讲 豆瓣
9.4 (5 个评分) 作者: 徐高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9 - 2
本书由作者在北大国发院上课的讲稿整理而成。书中以问题为导向,既系统介绍了宏观经济理论,也给出了理解中国经济运行的完整框架。中国的经济结构失衡、次贷危机、欧债危机、中国的债务问题、中国的金融乱象等鲜活经济现象在统一框架下得到了深度解释。
本书是一本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共分24讲,每讲对应一次授课,包括“通过GDP认识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增长的供给侧分解”、“经济中消费与储蓄的决定”、“中国的消费不足”等章节,既有宏观经济学理论,又结合中国现实经济问题。
本书以本科生能接受数学水平介绍了均衡宏观经济学,可以与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内容无缝衔接,因而是同学们进入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便捷进路。这本书也紧跟中国经济实践,对重要现实问题给出了解释,从而可以帮助实务工作者形成对中国经济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书中的内容也能为中国经济的研究者提供灵感。
2021年6月20日 想读
经济学原理 豆瓣
作者: 张维迎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15 - 9
《经济学原理》是北京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经济学原理”的配套教材。作者将经济学定义为研究人类如何通过合作而发展的科学,将市场看作动态的、演化的、带有不确定性的世界,尤其强调了企业和企业家的价值,并系统介绍了奥地利学派理论,改变了传统经济学教材的静态均衡、完全理性的市场观念和缺少人文精神纯事计算等缺陷。本书全面介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又不失独到的见解和鲜活而贴近中国读者的案例,使读者一览经济学全貌之余,获得全新的启发。为方便课堂教学及学生自学,本书设有“课堂讨论”“延伸阅读”“思考与练习”等内容。
2021年6月20日 想读
费曼统计力学讲义 豆瓣
Statistical Mechanics: A Set of Lectures
作者: R. P. 费曼 译者: 戴越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1 - 6
本书根据理查德·费曼于1961年在美国加州马利布 (Malibu) 的休斯研究实验室 (Hugh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所作的一系列讲座整理而成,内容涵盖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
全书共11章。从配分函数出发,首先阐述了统计力学的基本原理,随后讲述了密度矩阵和路径积分方法。作为应用,详细讨论了N个粒子组成的经典系统和晶格体系。接着介绍了算符表示形式,并以此为基础,具体讨论了自旋波、极化子问题、金属中的电子气、超导和超流等凝聚态物理学的重要课题。
费曼是一位顶尖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一名出色的教师。和费曼的其他讲义一样,本书有着非常鲜明的“费曼风格”,注重物理思维,对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都有着独到而清晰的阐述,反映出费曼对于这一领域的深刻思考和深邃洞察力。本书对于统计力学的教与学两方面均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具备统计力学基础知识的学生可利用本书更为深入地探索这一领域,此外本书亦可供相关专业科研人员和教师参考。
2021年6月17日 想读
超智遊戲(01) 豆瓣
9.3 (15 个评分) 作者: 甲斐谷忍 天下出版(國際)有限公司 2008 - 3
因為自覺『缺少了某種取勝元素』,跑到沖繩去的『不幸天才擊球手』兒島弘道,
期望通過自我特訓將那『元素』找出來。
在那裡,他遇到直球平均時速高達120公里,
『ONE OUTS』賭博棒球的長勝將軍 —— 渡久地東亞。
2021年6月17日 想读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 豆瓣
10.0 (5 个评分) 作者: 吴相钰 / 陈守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 8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共分7篇39章,涉及细胞、动物的形态与功能、植物的形态与功能、遗传与变异、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的进化、生态学与动物行为等内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具有较好的广度和深度,深入浅出,可读性强,可作为生命科学类各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教材,也可供中学生物学教师及相关科研人员参考。
2021年6月16日 想读
普通生物学 豆瓣 Goodreads
8.7 (12 个评分) 作者: 陈阅增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 7
已故著名生物学家陈阅增教授认为,生命现象在高度的多样性后面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生物界是一个整体,在分子和细胞的功能与结构、有机体的稳态、发育、遗传、适应与进化等方面存在着对生物界普遍适用的规律。生命科学丰富多彩而又是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他主张生物系的学生在生物学课程方面首先要学好普通生物学,掌握有关生物学的全貌和普遍规律的知识。本书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由陈阅增教授亲自主持编写的。
2021年6月16日 想读
系统生物学 豆瓣
作者: 雷锦誌 2010 - 9
系统生物学是综合了生物、物理和数学等学科在内的交叉学科。本书是系统生物学的入门教材,结合作者近年的研究工作和国外一些新的研究进展,介绍系统生物学这门新兴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尽量去繁就简,重点介绍对复杂的生物过程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并介绍相关的分析和模拟方法,涉及基因表达、基因调控、生物振荡、状态切换、形态发生素梯度浓度、造血系统和霍奇金-赫胥黎方程(Hodgkin-Huxley equation)等生物学知识和随机过程、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时滞微分方程、随机微分方程、分岔分析等数学内容。
适用于生物、医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生物物理学等方向的学生、教师和相关研究人员。
2021年6月16日 想读
系统生物学导论 豆瓣
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s Biology Design Principles of Biological Circuits
作者: U.阿隆(Uri Alon) 译者: 王翼飞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 4
《系统生物学导论:生物回路的设计原理》首次对系统生物学研究工作的核心和细节进行深入阐述,为直观理解生物学中一般原理建立了基础。全书内容编排体现了下列特色:对网络模体等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做了细致深入的阐述,指出了系统生物学的核心内容和实践方法;阐明了转录调控、信号转导、发育网络中的基本回路;
检测了鲁棒性原理;
清晰地说明了如何用进化优化来理解最优回路设计;
仔细考虑了动力学校正和其他机制是如何使生物信息处理中的误差减到最少的;
包括了习题、问题的解答以及关于背景材料的附录。
《系统生物学导论:生物回路的设计原理》对于初涉系统生物学研究的读者理解和领会这门学科的内涵会有很大帮助,可以作为系统生物学研究的热门参考书,更可作为相关学科的高年级本科和研究生教材
序言
很高兴《系统生物学导论——生物回路的设计原理》中译本跟大家见面了。
系统生物学(Systems Biologyr)是一门诞生不久又急速成长的交叉学科,它涵盖了生物学、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系统科学等学科的核心知识,是一门知识高度集成、在理论和应用两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的新兴学科。虽然距2000年11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一次系统生物学国际会议还不到10年,但系统生物学的研究却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在我国得到重视和开展。中国科学院和许多高校均相继成立了系统生物学研究机构。系统生物学几乎成了最热门的科技词汇之一。但是,系统生物学研究到底如何开展,如何实践,国内外都还是处于探索阶段。2001年,Hiroaki Kitano(北野宏明)出版了“FoLmdations of Systems Biology”(系统生物学基础)一书(此书中译本已于2007年出版),这是系统生物学领域的第一本专著。此书虽对系统生物学做了较全面的基础性介绍,但大部分内容仅停留于宏观的描述,对研究工作的细节和核心部分都没有作深入的展开。这也正反映出当时系统生物学还处于萌芽状态,其全貌一时还无法精细地刻画。但这是一个急速发展的领域,近年来相关的书籍纷纷面世,这些著作都以特定的视角介绍系统生物学。
2007年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的Uri Alon(尤拉·阿隆)依据他的团队的科研实践撰写了“An Introduction To systeros Biology”(系统生物学导论),则为系统生物学研究的实践提供了一本非常有用的指南书。作者依据自己的科研实践对相关的知识做了精心的梳理和选择,特别是对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如网络模体等,更是做了细致深入的阐述,指出了系统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和实践方法。全书层次清晰,重点突出,内容自成一体,读者通过本书的学习,即可进入系统生物学的研究前沿。加之作者又为全书添加了相应的习题,这对初涉系统生物学研究的读者理解和领会系统生物学的内涵将会有极大的帮助。因此,本书不仅可作为系统生物学研究的入门参考书,更可作为相关学科大学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材。
上海大学数学系生物信息学实验室的研究生彭新俊、周文、刘祥、沈称意、李冯、冯铁男、阎正楼、张玉滨、孟炜、张亮生、刘焕、王飞飞、赵洁苑、吕玉龙、沈青松、江浩、王晶、高松、龚云路、茅嘉、秦殿刚、薛晓怡、林合同、金鼎立、李建华、王群群等参加了本书的研讨和翻译,全书最后由王翼飞统稿并校订。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的丁达夫、李亦学、赵慕钧研究员,李载平院士,上海大学数学系史定华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郭本瑜教授,以及化学工业出版社的编辑等对本书的翻译出版都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鼓励,并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文摘
插图:
=-=-=-=-=-=
当我第一次阅读生物学教科书时,好似在看一本惊险读物,它的每一页都会带来新的震惊。作为一名物理学家,我习惯于研究那些遵循精确数学法则的事物,然而细胞是一类不断变化着的物体,其结构自发地组装,以执行精细的生物化学功能,并且在功能实现后能够容易地分解。生物分子在编码及执行信息时几乎不会出现差错,尽管它们事实上是处于很强的热噪声下,而且被包埋在浓厚的分子汤中。这是如何做到的?是否在这些生物系统中存在一些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之问区别的特殊的自然法则?
我们渴望知道自然法则以及简化的原理,然而生物学是如此的复杂以致难以实现。每个生物化学相互作用都是异常地精确,而且细胞中存在着包含成千上万个这种相互作用的网络。此类网络是进化的结果,而进化则是通过产生随机变化、并选择能够生存下来的有机体来实现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进化得到的结构依赖于历史上的偶然性,同时也满载着在每种情形中都需要特别说明的生物化学细节。
尽管存在这样的复杂性,科学家们也已经在试图辨明那些贯穿于整个生物学史的一般化原理。对于这类原理的探索正在进行之中,而且还远远没有完成。然而,随着生物学实验技术的进步,通过实验手段已可以获得关于生物学意义上相互作用网络的详细的、可以理解的信息,从而使得这样的研究成为可能。
事实上,随着此类研究的开展,我们将会发现一些可应用于生物网络的一般规律。生物网络在进化中出现是为了实现各种功能,所以生物回路并非是随机或偶然形成的。它具有确定的形态,系统的这种形态必须实现功能。尽管进化是通过随机调整来起作用的,但是通过一次次的进化它将收敛到一个确定的回路元件的集合,这种集合遵循一般的设计原理。
本书的目的是突出生物系统的一些设计原理,同时提供一个数学框架,使得在这个数学框架中,这些原理可用来理解生物网络。重要的信息是,生物系统包含着固有的简单性(simpIicity)。虽然细胞的进化是为了实现功能,而不是为了便于理解,但是简化的原理却使得生物学设计更易于为人们所理解。
本书的读者需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为了阐述一些重要的原理,书中虽然给出了几个已经有较好研究的生物系统的详细描述,但我们还是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基因名。本书展现了一条以数学原理为基础的学习系统生物学的途径,其中很少强调实验技术。书中的一些示例都是作者非常熟悉的。在每章结尾处列出的资源以及本书最后给出的扩展读物中可以找到其他的指导说明。
2021年6月16日 想读
遗传的革命 豆瓣
The epigenetics revolution: how modern biology is rewrit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genetics, disease, and inheritance
作者: [英]内莎.凯里 译者: 贾乙 / 王亚菲 重庆出版社 2015
《遗传的革命》对遗传学领域中具革命性的表观遗传学进行了抽丝剥茧般的讲解。用例子为引导,将教科书般严谨的内容用平易近人的方式娓娓道来。本书的科学性和新颖性奠定了其在遗传学界的重要地位,可作为生物学、医学和遗传学等学科的学生及科研人员拓展知识的学习材料。
《遗传的革命》,全书共分16章。第1章:丑陋的蟾蜍和优雅的男人;第2章:我们如何学会把球推上山;第3章:我们以前所了解的生命;第4章:我们现在所了解的生命;第5章:为何同卵双胞胎会不完全一样;第6章:父亲们的原罪;第7章:生殖游戏;第8章:性别战争;第9章:X染色体的后代;第10章:信使不代表全部;第11章:与内部的敌人战斗;第12章:全在头脑中;第13章:走下斜坡;第14章:女王万岁;第15章:绿色革命;第16章:前方的路。
《遗传的革命》重点研究了非编码DNA,表观遗传修饰,如基因甲基化、乙酰化等是如何影响人类遗传的;通过荷兰饥饿冬天事件、小鼠实验、蜜蜂雌雄遗传、果蝇突变,分析了与人类相关的肥胖、衰老、癌症等诸多问题;提出表观遗传用药可与基因治疗互补,更好地保护人类身体健康。
2021年6月16日 想读
人类的演化 豆瓣
Human Evolution
8.8 (8 个评分) 作者: [英] 罗宾·顿巴 译者: 余彬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6 - 8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人类?
我们怎么发展出了语言、思维和文化?
为什么我们存活下来,而其他的人科物种却灭绝了?
人类演化的故事,比任何其他故事都更让我们着迷。我们的好奇心永不满足,总是不断在问:我们是谁?来自哪里?本书对人类演化历程提出了全新的疑问,也给出了崭新的研究方式和回答。
“这是一个侦查的过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由考古学记录组成的犯罪现场。和通常的犯罪现场一样,证据很不完善,让人激动,也让人抓狂,我们的任务就是试图推演出在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以及背后的动机。”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著名的“邓巴数字”提出者,以社会大脑假说和时间分配模型为侦破工具,犹如最敏锐的侦探,一步一步拼接出人类演化的完整图像。
“一部必读之书!强悍地向我们展示了极富想象力的大脑的运作过程,同时又留下了自由思考的空间。”——《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
2021年6月16日 想读
神经信息学——神经系统的理论和模型 豆瓣
作者: 汪云九/国别: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 6
《神经信息学(神经系统的理论和模型)》把半个世纪以来有实验依据的神经系统(脑)中的主要理论和模型集中起来,给研究生们提供理论训练。这些理论和模型中有重要基础理论意义的,大都取材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工作(Hodgkin、Huxley、Hartline、Gabor、Bekesy、Eccles、Crick、Edelmen、Sperry……),也包括对信息科学、工程应用有重大影响的假设、理论和算法(Hebb学习律、平行分布式理论框架……)。
《神经信息学(神经系统的理论和模型)》共分三篇:第一篇包括固定结构的神经系统的理论模型,涵盖神经元模型、感受器的数学描述、节律产生和视觉信息加工等;第二篇是关于学习和记忆的理论模型,包括}tebb学习律、平行分布式理论框架、Hopfield模型以及短时程的突触修正规律,清晰讲述了神经系统的理论研究对人工智能、信息科学工程应用的意义;第三篇介绍神经科学和脑科学中当前的几个热点,包括神经编码、功能柱的结构和功能、脑的非线性和意识问题。
《神经信息学(神经系统的理论和模型)》可作为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等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人工视觉、神经假肢、人工智能、信息科学专业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2021年6月16日 想读
译者编程入门指南 豆瓣
译者编程入门指南
作者: 韩林涛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0 - 5
高等外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文科”建设过程中,高等外语教育如何积极迎接 新科技革命挑战、新技术如何融入文科类课程、外语专业学生如何开展综合性跨学科学习?本书是回答 这一系列问题的一次实验性探索。 本教材共九章,定位为翻译专业本科、翻译专业硕士、职业译者、翻译爱好者的编程入门学习指 南,旨在以浅显易懂、层次清晰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小工具开发实例,循序渐进讲解基础编程知识,进而 提升“新文科”背景下翻译学习者、翻译实践者的信息素养,助其更好地应对人工智能浪潮给翻译职业 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本教材从编程环境搭建过程入手,图文结合、步骤清晰完整,利于零基础文科背景学习者学习编程 入门。在工具开发实例部分,本书选例兼顾技术背景解读和开发流程详解,在线术语管理工具开发、在 线翻译记忆库开发、字数统计工具开发、译前准备中正则表达式应用、百度和有道机器翻译引擎接入等 案例均与译者真实工作场景息息相关,紧密结合。本书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与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 构建立体式学习环境,提升读者学习体验。
2021年6月12日 想读
经济解释 豆瓣
作者: 张五常 中信出版社 2015 - 9
1982年,张五常教授在港大的就职演说中倡导:让我们做经济解释的弄潮儿。这套经济解释系列图书,正是这一思想的贯彻,也开拓了经济解释方法的先河,被公认为是集张五常平生学术功力之大成,也是具有深远影响的经济学经典著作。[2]
这套系列图书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融入了“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即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行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书中清晰地阐释了需求的本质、缺乏与竞争的关系、价与量的关系等需求定律的重要观点和概念准则。并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生活案例阐释了重要的经济理论和概念,如收入、投资、财富、利润、租值、交易费用、利息理论、成本、盈利等。作者学术逻辑严密,由浅入深地以一个经济学人客观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论述了市场和非市场环境下的供需关系、价格控制理论,并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对解释现实世界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2]
本次推出四卷增订本,不仅是四卷本的合集,还对卷一进行了大修,卷二、卷三、卷四均有小修,并增加了合订本序言,以及单加一章专门讲述《经济解释》的创作历程和这几十年来经济学研究的历程和感悟。
2021年6月12日 想读
经济学原理 豆瓣
9.1 (61 个评分) 作者: [美] N·格里高利·曼昆 译者: 梁小民 / 梁砾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 4
《经济学原理(第5版):微观经济学分册》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经济学教材!其英文原版现已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美国600余所大学用作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材迄今为止它已被翻译成20种语言在全世界销售100多万册!《经济学原理(第5版):微观经济学分册》前四版的中译本自1999年出版以来也一直是国内选用最多、最受欢迎的经济学教材!在继续保持条理清晰、易于理解的写作风格基础上,曼昆教授在第5版中对全书36章都做了精心修订;同时也更新了大部分“新闻摘录”和部分“案例研究”;此外,为帮助教师进行课堂设计和课堂讲解,本版还极大地丰富了教辅资源。
2021年6月12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