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atosin - 标记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 I 政府是人民的主人還是僕人?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Passerelles : philosophie terminales L.ES.S
9.4 (16 个评分) 作者: 侯貝(Blanche Robert)等 译者: 廖健苡 大家 2016 - 5
本書帶領你發現問題,提出政治哲學的各種命題;從一般看法開始,陪伴讀者逐步反思。看不同時代的哲學家,如何回應相同問題,由現實生活中的事件或作品(時事、文學、戲劇、電影、藝術等),進一步反思政治帶給人民的正反效益。
從「社會」的定義和功能、從人類社會中「交換」的本質和優劣、從「國家」的目的和運作、從「正義與法律」的攻防,全面了解政治的本質。
我們需要這本書,將這塊土地上簡化、情緒化、挑起對立的政治意見,導入具備思辨和對話能力的政治素養。這是一套連結哲學思考與現實處境的哲學思想讀本,讓你全面了解法國人探討政治、道德、主體、文化和真實的哲學之路!
【看歷代哲學家如何回應相同問題】
◆政治必然涉及權力鬥爭嗎?若然,權力的競爭是否應有更高目的?
馬基維利認為,作為政治,只要目的正確,可以不擇手段。盧梭認為,政治行動必須以公共普遍利益為目標。柏拉圖認為,政治必須經權力分配,才有辦法為公共利益服務。
◆政治作為眾人之事,該用什麼方式選出什麼樣的人,才最適合管理眾人?
西塞羅認為,必須由最優秀的人來治理;龔斯德認為,需由公民委託來制定法律的權力;托克維爾更提醒,必須讓公民對政治感興趣。
◆「表演」若是政治的要素,目的是什麼?
傅柯認為,公開懲罰,是為了展現王權的戲劇性安排;漢娜.鄂蘭認為,政治行動之所以要讓所有人看見,是為了使人記住;德布雷則提醒,科技演變改變了權力的運作。
【哲學教育QA】
◆哲學教育的目的為何?
培養出思考不受綁架、情緒不受操弄的人。
◆培養出這樣的人有什麼好處?
避免國家透過教育進行缺乏反思的道德規訓,以免教育淪為馴化人民的意識型態灌輸工具。
◆台灣的義務教育沒有這樣的功能嗎?
台灣一直以來都只有道德教育,沒有哲學教育。近十年來雖逐漸有哲學教育,卻仍是零散的選修科目,沒有系統性的必修科目。
◆法國高中哲學教育的特點在哪裡?
開放性。儘管有既定範圍,卻沒有明定內容,也沒有特定的課程組織與規定的進度。
◆其範圍是?
系統性探討主體、文化、理性與實在、政治、道德這五大主題,並且由古希臘、中世紀、現代以及當代哲學家的作品來回應這些主題。
◆這本哲學教材的特色是?
納入時事、電影、小說、藝術作品提出的哲學意見,提供生動切身的思考素材。
2021年3月14日 想读
契诃夫小说选 豆瓣
作者: [俄] 契诃夫 译者: 汝龙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 - 4
《契诃夫小说选》收入契诃夫脍炙人口的短篇佳作,如《变色龙》《套中人》《一个文官的死》等等,集中体现了作者的艺术风格。契诃夫的小说紧凑精炼,言简意赅,给读者以独立思考的余地,展现出高超的语言技术和讽刺才华。
2021年3月7日 想读
良好生活操作指南 豆瓣
Aristotle’s Way: How Ancient Wisdom Can Change Your Life
作者: [英] 伊迪丝·霍尔 译者: 孙萌 后浪丨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1 - 2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嘉映推荐
☆选择变得幸福是大多数人力所能及的重大责任
☆进入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一本良好入门书
▎编辑推荐
你是否辨别出自己独特的潜能,并且实现了它们?你是否渴望用生命去做一些事情,但却苦于缺乏天赋或自然气质?请诚实面对自己,这是永不嫌迟的;
你是否是一位“选择困难症患者”,不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选择?你是否面临着人生重大的机运却又不知如何把握和承担其责任?实践智慧需要点滴积累,请让亚里士多德告诉你如何培养筹划的技艺,应对生命的不确定性;
你是否正为一次演讲、工作汇报或工作面试焦虑不已?你是否正在寻找有效的沟通法则以说服对方接受你的观点?请让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为你提供若干有效论证和进行说服性演讲的建议;
你是否时常后悔某件事,它们本应该更好?你是否时常嫉妒比自己富有、美貌或更幸运的人?人不是生来就具备亚里士多德诸德性所要求的技艺,认识你自己,在不同情境中坚持德性的中道;
你是否正面临人生的重大课题:朋友的告别、亲人的离世?亚里士多德洞见人世的无常,体察人情的变迁,为你带来人生的慰藉。
★媒体推荐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博大且精深,初学者难窥门径。《良好生活操作指南》在亚氏哲学中选取普通人也会关心的内容,平易阐论,是普通读者进入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一本良好入门书。
——陈嘉映,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该书为读者开辟了一条非常好的,追求幸福的中道。这本书仔细地描绘了德性生活的弧线。这条弧线从富有朝气的天赋中生发,在负责的决定和自省中生长,在成熟的关系中找到表达方式,在充满乐趣的退休生活和令人敬畏的死亡中安眠。说来容易做来难,但霍尔解释说亚里士多德总在那里帮助我们。
——《纽约时报》
霍尔以平易近人的方式解释了这位哲学家最复杂的一些想法,其内容涵盖了这位哲学家关于许多事情的笔记,从共同体力量、理解你的目标到为什么做决定总要咨询第三方意见……谈到幸福这个话题,也许是时候吐故纳新了。
——《时代周刊》
作者对亚里士多德做出了广泛而实用的评价……她以节制而清晰的散文笔调处理了许多沉重而艰难的话题,诸如抑郁症以及为重要会议或工作面试做准备等日常任务……这本书以引人入胜的方式介绍了亚里士多德的实用思想,对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位哲学家的思想做出了实用的介绍。
——《出版人周刊》
◎内容简介
本书借助亚里士多德实践伦理学中围绕“幸福”展开的哲思为现代伦理生活提供建议和启示 。“幸福”和“快乐”这两个词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在亚里士多德的实践伦理学中,幸福不是客观的福祉,而是持续一生的主观状态;不是生活的享乐,而是实践的智慧。不管每个人所处环境如何,选择变得更幸福是大多数人力所能及的重大责任。通过实现潜能、正确做出选择、产生有效沟通、获得自我知识等实践建议,你能感受到古代智慧为现代生活带来的慰藉。作为仍在延续的人类共同体的一份子,你能感到一种超越了人类死亡和时间的支持和帮助。
2021年3月7日 想读
人类的性存在(第8版) 豆瓣
Understanding Human Sexuality(Eighth Edition)
9.6 (5 个评分) 作者: [美] 珍妮特·S·海德 / 约翰·D·德拉马特 译者: 贺岭峰 / 李强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 - 9
《人类的性存在》(第8版)是人类性行为研究方面的经典著作。美国200多所大学/学院采用《人类的性存在》(第8版)作为教材,其中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戴维斯分校/圣芭芭拉分校、西北大学、密歇根大学、约翰·霍普金斯等大学。《人类的性存在》(第8版)从心理学、生物学及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视角来审视人类的性存在,依据国际最前沿研究、整事各种理论方法,一直是该领域的权威著作。
《人类的性存在》(第8版)是导论性质的性教材,注重调查,以引人入胜的笔触提供了日常生活所需的广泛的实用信息。
1 提供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性知识和处理性机能问题等方面的实用信息;
2 帮助你在思考和讨论性的话题时感到更加舒适,把苦恼减少到最低程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方面做出决定时更负责任。
3 让你熟悉在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尤其是这些方法中固有的问题,以便能够理智和批判地阅读研究报告。
《人类的性存在》(第8版)在它所覆盖的范围内是平衡的。适合医学、心理、教育、法律、社工、管理等领域的从业人员。在看完这《人类的性存在》(第8版)后,你会把它保存起来,作为快乐生活的必备手册。
2021年3月6日 想读
性别是条毛毛虫 豆瓣
7.7 (21 个评分) 作者: (美)凯特·伯恩斯坦 译者: 廖爱晚 新星出版社 2013 - 11
“我知道我不是个男人,渐渐地我明白我很可能也不是个女人。问题是,我们生活在一个要求我们非男即女的世界里。”凯特·伯恩斯坦如是说。在本书中,伯恩斯坦引领读者踏上一段穿越性别与身份之边界的美妙旅程,风光绮丽,妙趣横生,充满洞见。一方面,本书是对伯恩斯坦从一个异性恋男人到一个 同性恋女人、从一个IBM推销员到一位戏剧作家和表演艺术家之转变历程的叙述。但这一传奇经历同时也是一场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的追根究底,追问我们的男女观念,追问文化的性别迷思,追问对那些打破性别樊篱者的惩罚,追问那些盲从性别成规者所付出的代价。
作者以幽默、坦诚而极富文采的笔触,讲述了一个跨性别女人的故事,她从未停止对我们文化的核心假设的质疑。无论当她详述自己变性手术的点滴细节,还是当她揭露流行文化中暗藏的性别玄机,伯恩斯坦都优雅却深刻地将读者推向了性别版图上最遥远的边界。
2021年3月1日 想读
大师与玛格丽特 豆瓣
Мастер и Маргарита
9.1 (43 个评分) 作者: 米·阿·布尔加科夫 译者: 白桦熊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7 - 5
《大师与玛格丽特》为俄罗斯作家布尔加科夫最重要的作品,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是世界级的艺术瑰宝。法国的《理想藏书》对它推崇备至,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百年孤独》的作者)称它“精妙绝伦”。作家曾八易其稿,将现实与魔幻融为一体,揭示了人性、爱情、公正、善恶有报等主题。
长篇小说《大师与玛格丽特》中有三条主线:魔鬼撒旦造访莫斯科,做了为期两天的逗留,并施展法术大闹了莫斯科;大师与玛格丽特的爱情故事,历经劫难的情侣以特殊的方式终成眷属下令杀害基督耶稣的罗马总督本丢•彼拉多两千年的忏悔。这三条线索彼此穿插交替,通过巧妙的架构和时空的切换,为读者呈现了社会阴暗、丑恶和不合理的本质,同时也讴歌了勇于追求自由和幸福的人性。这部小说此前已有多个中文译本,国内的读者也通常以这三条主线为基础,将小说的中心思想理解为撒旦的惩恶扬善、玛格丽特对爱情的忠贞和罗马总督对怯懦人性的反省。本书译者结合近年来俄罗斯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重新翻译了这部经典名著,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35000余字的译注,尝试对这部“旷世奇书”进行全方位的解读。
编辑推荐
1. 本书作为一部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被誉为20世纪非常伟大的小说之一,展示了一个复杂的道德与政治寓言,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对于反观一个具有压制性的现实社会,具有深刻的价值。
2. 文本具有极为瑰丽的想象,故事结构和叙述有着极其独特的魅力,能够让首次阅读它的读者爱上这个作品和它的作者,吸引一批文学爱好者。
3. 此前虽有几个译本,但本书译者结合近年来俄罗斯学者的全新研究成果,重新翻译了这部经典名著,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35000余字的译注,尝试对这部“旷世奇书”进行全方位的解读。
名人推荐
在卡夫卡之后,布尔加科夫成为二十世纪又一位现实的敌人,不同的是卡夫卡对现实的仇恨来源于自己的内心,而布尔加科夫则有切肤之痛,并且伤痕累累。因此,当他开始发出一生中zui后的声音时,《大师与玛格丽特》就成为道路,把他带到了现实面前,让他的遗嘱得到了发言的机会。
——中国作家 余华
布尔加科夫的创作达到了讽刺文学、幻想文学和严谨的现实主义小说的主峰,并且还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和影响了当代的文学倾向——即对文学综合发展的愿望。
——苏联作家 西蒙诺夫
一场超现实主义狂欢……天马行空,肆无忌惮。
——美国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才华横溢,幽默有趣,但又深刻严肃、变幻莫测……《大师与玛格丽特》是一部激情四射的社会与政治讽刺杰作,一个复杂的道德与政治寓言……是精彩的英雄主义艺术表现,想象力的狂欢。
——英国剑桥大学斯拉夫语系教授西蒙•富兰克林
2021年2月27日 想读
猎魔人1 豆瓣 Goodreads
8.5 (81 个评分) 作者: 安德烈·斯帕克沃斯基 译者: 小龙 重庆出版社 2015 - 1
他骑马从北方来,一头白发,满面风霜;他是异乡客,也是猎魔人,以斩妖除魔为己任,行走在现实与传说的迷雾之间。
脖子粗短,白牙锋利,以人类为食的“睡美人”;头发参差,剑术超群,带领七个小矮人抢劫商贩的“白雪公主”;眼球巨大,唇似鸟喙,将愿望变为死亡契约的“灯神”……救世之旅遍布荆棘,诅咒、谎言、背叛,步步紧逼,只在逃到梦中才有片刻喘息。待回首时,猎魔人猛然惊觉——自己也只不过是别人掌中的猎物!
魔物的鲜血终有洗净之日,人类的罪孽如何才有终结之时?
现在,你听到远处响起的马蹄声了吗?
2021年2月24日 想读
绝对笑喷之弃业医生日志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THIS IS GOING TO HURT
8.2 (236 个评分) 作者: [英] 亚当·凯 译者: 胡逍扬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9 - 5
☞ 不读不是英国人!每个英国人都读过的现象级畅销书!半年狂销100万册,出版当天英国亚马逊全网瘫痪3小时!6年221篇男妇科大夫的私密日记,风靡33国的爆笑妇科段子集锦!3句话1个笑点,脸红心跳到根本停不下来!这次可是真的读懂女人了!
☞ 史上更好看、更好笑、更有人气的医生日记!自出版以来任性霸占各畅销书单和亚马逊图书畅销榜榜首!收获亚马逊5000条读者好评,Goodreads口碑榜50000条读者好评!拿奖拿到手软,荣获“国家图书奖”三项大奖(年度新人奖、年度最受欢迎作品、年度图书俱乐部作品)、“《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幽默图书”、“The Books Are My Bag”两项大奖(年度图书奖、读者奖)、“Blackwell 年度处女作奖”、“年度电子书奖”、“Slightly Foxed 最佳传记处女作奖”等多项大奖!
☞ 超越老牌喜剧《是,大臣》《IT狂人》的英式幽默,笑到歪腰肚疼都停不下来!BBC重金砸下剧集版权,2019火热登场!《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每日快报》《每日电讯报》《独立报》《金融时报》《观察者报》联袂推荐!英国皇家全科医生协会前任主席克莱尔•杰拉达、英国著名喜剧演员斯蒂芬•弗雷赞不绝口!
☞ 轰炸英国医疗体系,掀翻整个英国卫生部的爆笑核武!针对2015年英国政府对初级医生所颁布的新合同法,以及同年出现的大规模初级医生罢工浪潮,亚当•凯在书中发表《致卫生部长的一封公开信》,大胆揭露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存在的各种问题,出版当日就被部长喊去谈话了!
☞ 每个病人都想要这样的“冷面笑匠”医生!再也没有人能像亚当•凯一样,在哭笑之余将年轻医生的滑稽、心碎与勇气描述得如此走心!更重要的是,他让人感受到幽默外壳下柔软坚强的医者之心,教人珍惜生命、有勇气面对苦痛人生!
☞ 已得到拥有550万专业用户、200万医生用户的国内权威互联网医疗服务提供商丁香园特别推荐!
【内容简介】
-----欢迎来到实习医生亚当 • 凯的爆笑日常!------
◆ 凯医生之工作糟心篇
• 想了解每周工作97小时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吗?——买不起房的可怜时薪、被怀疑出轨的高负荷工作、浑身沾满海啸般喷发的各种人体体液、得不到夸赞的救人日常、极易产生的心理问题……
001:这是本周我第三次被别人的鲜血浸湿内裤了,有什么办法呢?我只能扔掉内裤,继续回去工作。这可是CK的,15英镑一条,我感觉自己是越工作越穷啊。
002:我告诉一位病人,他得等到下周才能做上核磁共振,他听后威胁说要打断我的腿。我的第一个想法居然是“太好了,这样就能歇几周病假了”。
◆ 凯医生之呵呵呵篇
• 你想象过男妇科医生每天要面对哪些“奇葩”吗?——对妇科常识无知到让人抓狂、上演各种“小孔塞大物”的闹剧(你可能再也无法直视腌小黄瓜、遥控器、马桶刷、健达奇趣蛋和肯德基全家桶了)、产前宣布要吃掉自己的胎盘……
001:在急诊室给病人开了事后避孕药,然后她问我:“昨晚我跟三个人睡了,只吃一粒够吗?”
002:是的,夫人,产妇在生孩子过程中确实会不小心拉出大便。不过假如你昨天问我这个问题的话,我会建议你不要吃那一大盘“助产”的咖喱,对你担心的这件事一点儿好处都没有。
◆ 凯医生之掏心窝子篇
• 医生是手握母亲和婴儿生死大权的人——一名伟大的医生得有颗肥大的心脏和扩张的主动脉,才能不断把涌溢的同情心和善意泵出给这个世界。因为无论多么谨慎,悲剧总有一天会重演。你无处可逃,你拼尽全力,却还是要接受一个无力挽回的悲伤结局……
• 当选择成为一名妇产科医生,意味着……——他说:“妇产科是唯一一个让我兴奋,并且真的有所期待的地方。”
2021年2月20日 想读
耶稣传 豆瓣
作者: (法) 欧内斯特·勒南 译者: 梁工 商务印书馆 2010 - 10
《耶稣传》内容包括:耶稣在世界史上的地位、耶稣的童年和青年——他最初的印记、耶稣所受的教育、耶稣成长的思想环境、耶稣的初期教训,圣父和纯粹宗教的观念,初期门徒、施洗者约翰——耶稣对约翰的请求,他在犹底亚沙漠中的住所——约翰为耶稣施洗、耶稣“上帝之国”观念的发展、耶稣在迦百农、耶稣的门徒、湖畔讲道、接纳穷人的上帝之国、约翰在狱中的重任——约翰之死——约翰派与耶稣派的关系、在耶路撒冷的最初尝试……
2021年2月19日 想读
如何不喜欢一个人 豆瓣
Psychopath Free
7.8 (27 个评分) 作者: 杰克森·麦肯锡 译者: 高娃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4
★谈恋爱的时候,你时常难过吗?
你会经常担心分手吗?
他常常会对你不满吗?
常常说你的不对吗?
会故意冷淡你吗?
会让你感到没有安全感吗?
会经常提起前任吗?
会践踏你的尊严吗?
你认为他爱你更多还是爱自己更多?
你会经常哭泣吗?
会失眠吗?
三十种辨认恶情人的方法,教你如何不再喜欢一个人,迎接心的重生。
★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教你辨认有毒型人格的恶情人,细数这些人怎么运用语言、心理暗示,甚至性爱将你打造成他游戏棋盘上的棋子;侵蚀你的人格,让你逐渐失去主体性,利用搞暧昧处罚“不受控制”的你;并在*后因为你逐渐开始情绪不稳定,让他感到担心害怕,而华丽丽地与你分手。
★恶情人退散!
不要幻想可以把恶情人改造好,
恶情人的属性就是:无法被改造。
2021年2月19日 想读
雾都孤儿 豆瓣
查尔斯•狄更斯
作者: [英国] 查尔斯·狄更斯 译者: 黄水乞 作家出版社 2015 - 9
《雾都孤儿》是英国作家狄更斯第一部社会批判小说。它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孤儿奥利弗悲惨的身世和遭遇。奥利弗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年仅九岁就在殡仪馆做学徒,因不堪忍受虐待,孤身逃到伦敦,又被窃贼诱骗成为他们的同伙。后来遇到好心人的帮助,加上奥利弗自己追求幸福生活的努力,最终奥利弗查明了身世并过上了快乐幸福的生活。
2021年1月28日 想读
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 豆瓣 Goodreads
What If?: Serious Scientific Answers to Absurd Hypothetical Questions
8.8 (33 个评分) 作者: [美] 兰道尔·门罗 译者: 朱君玺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 6
★ 比尔•盖茨2015年夏季推荐图书!2015年中国、2014年全美畅销趣味科普书,入选2014年度全美优选图书,上市后横扫《纽约时报》《出版人周刊》《华尔街时报》等各大图书榜,迄今稳居各大排行榜前列!中文平装版入选豆瓣读书、《出版人》杂志、百道网2015年度好书等奖项,广受好评。
★ 精装珍藏版隆重上市,内容全面升级更新,全新装帧设计,完整收录更多有趣细节,更多隐藏内容亟待发现,科普粉丝收藏必备!
★ 随书附送作者新书《万物解释者》大幅豪华海报,一页纸的复杂问题的极简说明书。
★ 天才作者,三部出版物均获盖茨推荐。前NASA员工、网络最火科普专栏What If合集:作者曾在NASA制造机器人,后来成为科普漫画家,玩转物理、天文、生物、化学、数学各学科知识,轻松接招粉丝们提出的脑洞大开的问题,配上xkcd风格的火柴人漫画,幽默机智的答案让人拍案叫绝!
★ 国内外人气爆棚,粉丝众多:国外诸多一线媒体、TED演讲人、天文学家、科普作家联手点赞。
「what if」是美国“国宝级”科普漫画家兰道尔·门罗开设的科学问答专栏,每周用数学、科学和漫画形式来回答数百万粉丝向他提出的各种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
2021年1月21日 想读
为何,以及如何谋划一场火灾 豆瓣
How to Set A Fire And Why
8.2 (10 个评分) 作者: [美]杰西·鲍尔(Jesse Ball) 译者: 钱进 中信出版集团 2019 - 4
露西娅的父亲死了,
母亲进了精神病院,
她和姑妈住在别人的车库里。
她又一次被学校勒令退学。
她揣着一本书、一只打火机,
还有满口袋偷来的甘草糖和满脑袋刻薄想法。
她不想让周围人知道自己的想法,
她每周要去精神病院看望母亲。
露西娅来到新的学校,
她在这里沉默寡言,朋友不多,麻烦不断。
她认为任何事情都没有意义,虚无主义也是。
但这里有一个神秘组织,
一群可以给枯燥生活带来变化的人,
她愿意做任何事,
只要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青年人的困惑与迷茫,《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青春困惑,《搏击俱乐部》的反抗内核,《龙纹身的女孩》走进《美国众神》的平行世界。
★一部叛逆少女的吐槽日记,一本改造世界的说明书……颠覆式的阅读体验--日记、独白、报道、手册,完全代入角色视角的沉浸式阅读!独特的装帧形制,让阅读和思考更具行动力。
★美国新锐作家领军人物,未来炙手可热的小说大师。六天写完作品,入选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重磅评论家詹姆斯·伍德撰长文推荐。当代美国作家中最接近卡尔维诺的那一位。
2021年1月13日 想读
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 豆瓣 Goodreads
First Love, Last Rites
8.2 (203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伊恩·麦克尤恩 译者: 潘帕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 2
全书由八个短篇组成,分别从八个位于童年、青春期和青年等不同阶段的男性视角出发,以意识和潜意识交接地带的经验为揭示对象,有时荒唐,有时伤感,有时温柔,有时骇人,有时魔幻,却都无限接近真实,接近每个人的内心。
麦克尤恩素来擅长以冷静细腻的笔触打磨幽暗题材,赋予其精妙无双的质感。八个故事各如黑晶棱镜之一面,折射出日常生活中平凡人性所可能误陷的种种魔怔与梦魇。平地与深渊,生与死,真实与玄幻,伦常与变态之间的界限恍若蛛丝般轻薄,看后令人或怅然或倒吸凉气,同时又觉得其魔力不可抗拒。
以如此短薄篇幅,麦克尤恩却惊才遽现,征服了文坛。所录每一篇都可谓杰作,令人过目难忘。此书是阅读和了解这位天才作家的最佳切入点。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是麦克尤恩的处女作与成名作。
2021年1月7日 想读
艺术与视知觉 豆瓣
作者: [美国] 阿恩海姆 译者: 滕守尧 / 朱疆源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 3
《艺术与视知觉》看起来,艺术似乎正面临着被大肆泛滥的空头理论扼杀的危险,近年来,真正堪称为艺术的作品已不多见了。它们似乎在大量书籍、文章、学术演讲、报告会、发言和指导等——这一切都是想要帮助我们弄清楚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创造了什么作品,他为什么或为了谁才创造了这些作品等等——组成的洪流中淹没了。在我们眼前出现的是一具被大批急于求成的外科医生和外行的化验员们合力解剖开的小小的尸体。由于这批人总是喜欢用思考和推理的方式去谈论艺术,就不可避免地给人造成这样一种印象:艺术是一种使人无法捉摸的东西。
2021年1月5日 想读
吃鲷鱼让我打嗝 豆瓣
Bream Gives me Hiccups
7.6 (8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杰西·艾森伯格 译者: 吴文忠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4
演员×剧作家×小说家、导演×制片×编剧
杰西•艾森伯格
首部短篇小说集、同名美剧拍摄中
《吃鲷鱼让我打嗝》是杰西•艾森伯格创作的首部短篇小说集。全书以“吃鲷鱼让我打嗝”系列开篇,后承“家人”、“历史”、“室友偷走了我的拉面” 系列、“约会”等八个部分。故事背景既有当代美国的各种实景,也有庞贝古城和“电话之父”贝尔的电话空间。既采用常规的短篇小说体,也大胆使用书信体、短信体、邮件体等多种形式。
作品中,人物个性和虚构场景融为一体,柔情和潜藏在滑稽幽默之后的悲情相互交织,极致诠释了艾森伯格式喜剧,探索了现代世界的疯狂与光怪陆离。
书中漫画由法国获奖插画师让•朱利安创作, “为巴黎祈福”是他的作品。
《今日美国》:杰西•艾森伯格在文坛的前途就跟他在影坛一样,不可限量。
《泰晤士报》:你还没听过杰西•艾森伯格这位有才华的年轻人?那快了!
《周六夜现场》最年轻编剧 西蒙•里奇:《吃鲷鱼让我打嗝》令人捧腹,又令人心酸,有时还使劲儿自嘲,搞得我都想给杰西一个拥抱。他这多年的神经质性格终于炼成了这块喜剧真金。
波士顿公共电台:读《吃鲷鱼让我打嗝》的时候,我简直笑得不能自已!写得太好了!
《人物》杂志:伍迪•艾伦的粉丝们会喜欢这部由演员兼剧作家杰西•艾森伯格创作的滑稽大作。
2020年12月12日 想读
杀死一只知更鸟 豆瓣
To Kill a Mocking Bird
9.0 (26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哈珀·李 译者: 高红梅 译林出版社 2012 - 9
成长总是个让人烦恼的命题。成长有时会很缓慢,如小溪般唱着叮咚的歌曲趟过,有时却如此突如其来,如暴雨般劈头盖脸……三个孩子因为小镇上的几桩冤案经历了猝不及防的成长——痛苦与迷惑,悲伤与愤怒,也有温情与感动。这是爱与真知的成长经典。
《杀死一只知更鸟》获1961年普利策奖。
美国图书馆借阅率最高的书,英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小说之一。
美国中学推荐课外读物。
由小说改编的电影获第25届奥斯卡三项大奖。
美国电影协会评选的“100名银幕英雄与恶人”中,派克主演的芬奇律师名列英雄第一位。
作为史上最受喜爱的小说之一,《杀死一只知更鸟》已获得显赫声誉。它赢得过普利策奖,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售出超过三千万册,并曾被拍成,备受欢迎的电影。
——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
斯塔尔六月对北卡罗来纳州律师协会发表演说时,自比为《杀死一只知更鸟》中勇敢的南方白人律师阿蒂克斯•芬奇。斯塔尔凭着他的道德优越感,不把规则、秩序和正直放在眼里,这样一个人居然自比为芬奇,实在令我和比尔难以忍受。
——希拉里•克林顿
年轻时看过《梅岗城故事》(即《杀死一只知更鸟》),对片中法律人为弱势者争取权益奋斗,为恶法非法或恶法亦法辩论的故事感到澎湃不已,更加确定要成为法律人的心愿。
——许宗力(台大法学院院长)
2020年10月26日 想读
我的二本学生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7.1 (186 个评分) 作者: 黄灯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 - 8
作者黄灯在一所二本院校从教,长期的课堂教学以及课后的师生交流,使她成为这群学生成长变化的见证者。《我的二本学生》相当于她的教学札记,这里面有她15年一线教学经验的分享,对4500个学生的长期观察和长达10年的跟踪走访,也有两届班主任工作的总结思考,更有近100名学生的现身说法,是黄灯向读者描摹一群年轻人生活剪影的尝试。
截至2020年6月,全国有3005所高等学府,其中本科院校1258所,人们熟知的985和211院校只占100多席,二本及以下学生面目是有点模糊的。为了让读者真切了解二本学生这一群体的社会性现实,在书中,黄灯做了跨越时间的、空间的、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对比,借以考察时代变化、生源地、家庭流动情况对学生就业去向和人生目标设定的影响。
书中最真切动人的,是一个个具体学生的采访日志。在这些用学生名字命名的章节中,访谈个体向读者倾吐着他们对于高考的回望、对于城市生活的生疏、对于毕业的迷茫以及就业的慌张。在这些倾诉中,你将了解他们彼此之间的社交距离、他们和这个社会的认识过程;他们与父母兄妹之间交流的阻畅、与故园乡土的亲疏;他们对于网络文学和游戏的认识、对于新媒体时代的适应和迷失;他们对于考公务员和考研之间的权衡,对于安稳和漂泊的抉择。还有他们对自己人生还有父母、乃至国家责任的担当与跋涉。这每一个被当事人讲述出来的故事,都带着看得见的呼吸、烟尘、脚步还有凝视。在这些极为细致和具体的生命切片中,我们看到的已经不再是二本学生,而是八五后、九零后这一批年轻人,他们所有人。他们所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并没有将他们彼此区分很开,反而,成为他们共享的课题。
2020年10月25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