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晨 - 标记
慢船去中国 豆瓣
8.4 (11 个评分)
作者:
陈丹燕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3
- 9
小说借上海滩一个显赫世家的沦落为背景,怀旧气氛与当代生活的冷峻交相辉映,通过女孩范妮的命运变幻,演绎了一部撼动人心的悲剧。
范妮的祖上靠做买办发迹,跟外国人有过不光彩的鸦片和人口贩卖生意,鼎盛时期在上海滩红极一时,但时代的风云突变,使这个家族渐次没落,虽然他们在最落泊的时候,仍保持着一丝上等人的体面和倨傲,毕竟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他们于是把仅有的希望寄托在范妮身上,费尽心机送她出国。范妮就在整个家族重振家道的期望中跨出国门,以一颗高傲又孤独的心圆她的美国梦。在美国的学习生涯让范妮备尝艰辛,巨大的空虚感使她陷入一场猝不及防的恋爱,然后同样在猝不及防中有了身孕,恰恰是这个意外事故,就轻易击碎了范妮孤傲的外表下敏感柔弱的心灵,她疯了,疯在异国他乡,疯在整个家族落在她瘦弱肩上的不堪重负下,疯在这场没有结果的爱情轻若鸿羽的飘渺中……
范妮的故事完结了,但这个家族的故事没有完,妹妹简妮替代了范妮的使命,再赴美国,几年后,她获得了成功。她的角色是一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代理,她似乎在新的时代里,那么不经意,又那么执拗地重温了她的家族古老的梦想,就像历史的某种巧合,有那么一点欣然,却不无凄凉辛酸。
范妮的祖上靠做买办发迹,跟外国人有过不光彩的鸦片和人口贩卖生意,鼎盛时期在上海滩红极一时,但时代的风云突变,使这个家族渐次没落,虽然他们在最落泊的时候,仍保持着一丝上等人的体面和倨傲,毕竟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他们于是把仅有的希望寄托在范妮身上,费尽心机送她出国。范妮就在整个家族重振家道的期望中跨出国门,以一颗高傲又孤独的心圆她的美国梦。在美国的学习生涯让范妮备尝艰辛,巨大的空虚感使她陷入一场猝不及防的恋爱,然后同样在猝不及防中有了身孕,恰恰是这个意外事故,就轻易击碎了范妮孤傲的外表下敏感柔弱的心灵,她疯了,疯在异国他乡,疯在整个家族落在她瘦弱肩上的不堪重负下,疯在这场没有结果的爱情轻若鸿羽的飘渺中……
范妮的故事完结了,但这个家族的故事没有完,妹妹简妮替代了范妮的使命,再赴美国,几年后,她获得了成功。她的角色是一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代理,她似乎在新的时代里,那么不经意,又那么执拗地重温了她的家族古老的梦想,就像历史的某种巧合,有那么一点欣然,却不无凄凉辛酸。
世界因你不同 豆瓣
7.9 (55 个评分)
作者:
李开复
/
范海涛
中信出版社
2009
- 9
这是李开复唯一的一本自传,字里行间,是岁月流逝中沉淀下来的宝贵的人生智慧和职场经验。捣蛋的“小皇帝”,11岁的“留学生”,奥巴马的大学同学,26岁的副教授,33岁的苹果副总裁,谷歌中国的创始人,他有着太多传奇的经历,为了他,两家最大的IT公司对簿公堂。而他的每一次人生选择,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
透过这本自传,李开复真诚讲述了他鲜为人知的成长史、风雨兼程的成功史和烛照人生的心灵史,也首次全面披露了他亲历的苹果、微软、谷歌等IT巨头风云变幻的内幕。娓娓道来,字字珠玑。
抓住一切去探寻生命的意义,总有一天,世界将因你不同。
透过这本自传,李开复真诚讲述了他鲜为人知的成长史、风雨兼程的成功史和烛照人生的心灵史,也首次全面披露了他亲历的苹果、微软、谷歌等IT巨头风云变幻的内幕。娓娓道来,字字珠玑。
抓住一切去探寻生命的意义,总有一天,世界将因你不同。
杨澜访谈录2007 豆瓣
作者:
杨澜
2007
记录精英的文字,倾听时代的声音——可珍藏一世的访谈。
《杨澜流谈录》2007 Ⅱ,功力最高的“帮主”金庸;斗志昂扬的女人和演员Nicole Kidman;真心英雄成龙;麻辣先生易中天;其实很传统的韩寒;“我不是一个俗人”冯小刚;刘翔的光荣与梦想……
本书为大型电视访谈节目《杨澜访谈录》实体书,分Ⅰ、Ⅱ两辑出版。Ⅰ辑主要选择政经类人物;Ⅱ辑则侧重择文化、艺术界明星入册。
第Ⅱ辑文化、艺术界明星篇精选最具代表性的对谈编辑成书,受访嘉宾有著名的尼可·基德曼,看这个斗志昂扬的女人和演员是怎样生活的;有音乐剧第一夫人忆莲·佩姬;还有华人世界的骄傲——功夫明星成龙;有80后作家韩寒、郭敬明;集光荣与梦想于一身的飞人刘翔;有号称“烂片之王”的香港影星黄秋生,还有麻辣先生易中天、周国平等等。
每一访谈均十分生动有趣、深入浅出,涵盖嘉宾其人及其眩目作为的方方面面,揭示出每一嘉宾的财富人生及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读之有如与众嘉宾面对面聊天,有身临其境的无声感动。
采访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华彩片断,为使声音、图像与文字相得益彰,特为本书量身剪辑了珍藏版光盘一张,图文并茂相信能够更加让每位读者受益良多,且于阅读之外使本书极具珍藏价值。
目录
尼可·基德曼:斗志昂扬的女人和演员
忆莲·佩姬:音乐剧第一夫人的悲喜人生
休·杰克曼:最性感的男人
莎拉·布莱曼:月光女神
陈冲:不安与幸福
陈凯哥:他的“无极世界”
成龙:我当“大哥”许多年
冯小刚:我不是一个俗人
韩寒:其实我很传统
郭敬明:不一样的女人
海岩:我的黑夜与白天
梁家辉:好男人是怎样炼成的
刘翔:光荣与梦想
杨紫琼、章子怡:电影《艺伎回忆录》背后的故事
叶锦添:繁花世界的寂寥
黄秋生:烂片之王
周迅:一边演戏,一边长大
金庸:“帮主”的心事谁人知
易中天:这样一位“麻辣先生”
周国平:哲学家不能解决的问题
《杨澜流谈录》2007 Ⅱ,功力最高的“帮主”金庸;斗志昂扬的女人和演员Nicole Kidman;真心英雄成龙;麻辣先生易中天;其实很传统的韩寒;“我不是一个俗人”冯小刚;刘翔的光荣与梦想……
本书为大型电视访谈节目《杨澜访谈录》实体书,分Ⅰ、Ⅱ两辑出版。Ⅰ辑主要选择政经类人物;Ⅱ辑则侧重择文化、艺术界明星入册。
第Ⅱ辑文化、艺术界明星篇精选最具代表性的对谈编辑成书,受访嘉宾有著名的尼可·基德曼,看这个斗志昂扬的女人和演员是怎样生活的;有音乐剧第一夫人忆莲·佩姬;还有华人世界的骄傲——功夫明星成龙;有80后作家韩寒、郭敬明;集光荣与梦想于一身的飞人刘翔;有号称“烂片之王”的香港影星黄秋生,还有麻辣先生易中天、周国平等等。
每一访谈均十分生动有趣、深入浅出,涵盖嘉宾其人及其眩目作为的方方面面,揭示出每一嘉宾的财富人生及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读之有如与众嘉宾面对面聊天,有身临其境的无声感动。
采访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华彩片断,为使声音、图像与文字相得益彰,特为本书量身剪辑了珍藏版光盘一张,图文并茂相信能够更加让每位读者受益良多,且于阅读之外使本书极具珍藏价值。
目录
尼可·基德曼:斗志昂扬的女人和演员
忆莲·佩姬:音乐剧第一夫人的悲喜人生
休·杰克曼:最性感的男人
莎拉·布莱曼:月光女神
陈冲:不安与幸福
陈凯哥:他的“无极世界”
成龙:我当“大哥”许多年
冯小刚:我不是一个俗人
韩寒:其实我很传统
郭敬明:不一样的女人
海岩:我的黑夜与白天
梁家辉:好男人是怎样炼成的
刘翔:光荣与梦想
杨紫琼、章子怡:电影《艺伎回忆录》背后的故事
叶锦添:繁花世界的寂寥
黄秋生:烂片之王
周迅:一边演戏,一边长大
金庸:“帮主”的心事谁人知
易中天:这样一位“麻辣先生”
周国平:哲学家不能解决的问题
杨澜访谈录 豆瓣
作者:
杨澜
2007
- 3
本书为大型电视访谈节目《杨澜访谈录》实体书,分Ⅰ,Ⅱ两辑出版。Ⅰ辑主要选择政经类人物;Ⅱ辑则侧重择文化艺术界明星入册。
第一辑政经人物篇精选最具代表性的嘉宾对谈编辑成书。受访嘉宾有英国的安妮公主,她献身儿童基金会及慈善事业且大有作为;IT业顶尖人物李彦宏,看他经历过多少不寻常事;YAHOO!创始人杨致远,脚踏实地的作风让人心折;更多IT高手也尽囊括其中,马云、江南春、陈天桥……还有被无数女孩子喜欢的ANNA SUI等等。每一访谈均十分生动有趣、深入浅出,涵盖嘉宾其人及其眩目作为的方方面面,揭示出每一嘉宾的财富人生及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读之有如与众嘉宾面对面聊天,有身临其境的无声感动。
访谈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华彩片断,为使声音、图像与文字相得益彰,特为本书量身剪辑了珍藏版光盘,图文并茂相信能够更加让每位读者受益良多,且于阅读之外使本书极具珍藏价值。
第一辑政经人物篇精选最具代表性的嘉宾对谈编辑成书。受访嘉宾有英国的安妮公主,她献身儿童基金会及慈善事业且大有作为;IT业顶尖人物李彦宏,看他经历过多少不寻常事;YAHOO!创始人杨致远,脚踏实地的作风让人心折;更多IT高手也尽囊括其中,马云、江南春、陈天桥……还有被无数女孩子喜欢的ANNA SUI等等。每一访谈均十分生动有趣、深入浅出,涵盖嘉宾其人及其眩目作为的方方面面,揭示出每一嘉宾的财富人生及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读之有如与众嘉宾面对面聊天,有身临其境的无声感动。
访谈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华彩片断,为使声音、图像与文字相得益彰,特为本书量身剪辑了珍藏版光盘,图文并茂相信能够更加让每位读者受益良多,且于阅读之外使本书极具珍藏价值。
小牲口 豆瓣
8.2 (9 个评分)
作者:
丁丁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8
- 1
《小牲口》故事背景发生在北京的一所普通中学,主人公耿穗穗是个普通的十二岁女孩,作者用近乎残酷的写实笔法,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初中生的成长轨迹。 耿穗穗是个简单的女孩子,她有着十二岁小女生常有的小毛病,比如爱虚荣、好幻想之类。耿穗穗又是一个敏感脆弱的女孩子,非常容易受到伤害。她曾满怀热情,掏心掏肺地希望成为大家的朋友,但事与愿违,她被朋友出卖,被同学孤立,并经历了残酷的校园暴力事件。在校园暴力中,耿穗穗是受害者,但也无意中伤害了别人。 在那个欢乐的雨夜,耿穗穗仰望深蓝的夜空,她的内心因为美丽而欢呼雀跃。她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在这个神秘的夜空下像花炮一样一起变得漂亮美好,然后原谅彼此……
我与父辈 豆瓣
8.0 (11 个评分)
作者:
阎连科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9
- 5
《我与父辈》在赤贫之境中挣扎的父辈们 却以亲情哺育儿女的善良感恩。亲情是养育善良的土壤、阳光和细雨。直到今天忆起大伯那次自杀的事,忆起父亲、大伯、和叔叔间的兄弟情,忆起他们各自为了最普通的生存和人生中最普通的得失与过错,我都深刻的体会到,一个人的成长,最重要的需求不是物质的吃穿和花费,不是精神上大起大落的恩爱和慈悲,而是物质和精神混合在一起的那种细雨无声的温情与滋润。正如需要成长的草和树一样,缺光少雨当然不可以,可暴雨暴日的轮流与交替,似乎不缺水,不缺光,但最终迎来的却是不成材的疯生和疯长。而只有那种细雨无声的滋润和给养,只有那种光线充足却非暴晒暴烫的阳光和灼目的明亮,才可以让草成草,树成树,让人的心灵成为未来充满善与温情的一颗心。
我是在充满贫穷与温情的家庭长大的。
我的那些叔伯兄弟和姐妹们,也都是在充满贫穷与温情的家庭与家族中长大起来的。我们叔伯兄弟姐妹十五个,堂叔伯兄弟姐妹二十几个人,包括我,没有成才做官的,没有暴富到流金流油的,但没有一个不是善良的。没有一个不是把善良做为人生的底色后,再说在这底色之上去涂着别的色彩颜料,让人生尽可能的有些丰富、充满情谊和活着时多一些人间烟火的快乐与温暖。
善良,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基和原本。
而家庭和家族中世代酝酿的亲情与温情,则是养育善良的土壤、阳光和细雨。
——《我与父辈》精华摘录
我是在充满贫穷与温情的家庭长大的。
我的那些叔伯兄弟和姐妹们,也都是在充满贫穷与温情的家庭与家族中长大起来的。我们叔伯兄弟姐妹十五个,堂叔伯兄弟姐妹二十几个人,包括我,没有成才做官的,没有暴富到流金流油的,但没有一个不是善良的。没有一个不是把善良做为人生的底色后,再说在这底色之上去涂着别的色彩颜料,让人生尽可能的有些丰富、充满情谊和活着时多一些人间烟火的快乐与温暖。
善良,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基和原本。
而家庭和家族中世代酝酿的亲情与温情,则是养育善良的土壤、阳光和细雨。
——《我与父辈》精华摘录
三杯茶 豆瓣
Three Cups of Tea
7.5 (38 个评分)
作者:
[美] 葛瑞格·摩顿森
/
[美] 大卫·奥利佛·瑞林
译者:
黄玉华
/
严冬冬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9
- 1
在巴基斯坦的世界中,“三杯茶”,是巴尔蒂人交朋友的方式。
第一杯茶,你是陌生人;
第二杯茶,你是我们的宾客;
第三杯茶,你是我们的家人,我们愿意为你做任何事,甚至是死。
当摩森顿于攀登K2峰迷路,科尔飞村居民拯救了他的生命。当地的居民生活艰困,糖是如此稀少珍贵,他们却为他煮了甜茶,让他恢复力气。此后,从第一杯茶到第三杯茶,从陌生人到愿意以生命守护彼此,“三杯茶”代表的是他们之间珍贵的信任,更是一生的承诺,也是一个旅人,改变世界的开始。
摩顿森原来是个登山家,1993为了纪念早逝的妹妹,展开了攀登世界第二高峰K2的旅程,却发生意外,与 队友们失去联络,只留下他一人,没有水也没有食物。十分幸运地,他在巴基斯坦山区的一个偏僻小村落被救起,而且在村民的细心照护下,他的身体得以康复。
那里景色如画,看似有如香格里拉般的人间仙境,但,却不是想象中的伊甸园。村民的善良所感动的摩顿森发现,村落里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活不过一岁生日,最近的医院得走上一星期的路,孩子们最大的愿望,是一间有屋顶的学校。在寒风里,当地小孩只能跪在户外霜冻的土地上,或坐在脏污的泥地上上课。村民穷到没钱聘请老师。摩顿森于是承诺,他一定会回来为他们办所学校……
在过去的十二年,巴基斯坦、阿富汗及西藏山区,六十所学校陆续成立,最特别的是,这些学校让原本无法上学的女孩开始接受教育。摩顿森守护妹妹的信念,改变了一群女孩的生命,是她们不再藏匿于面纱之后,有勇气面对世界,甚至拥有改变世界的能力。
当我们怀疑,一个人的力量是否真的能改变世界时,摩顿森做到了。为了坚持理想,即使受到恋人的遗弃、社会的漠视、巴提人的拐骗,即使与妻儿分隔两地、被军阀囚禁,即使遭逢美国911事件、美国轰炸阿富汗,在悲伤、沮丧、孤独与滨临死亡之时,他从来没有遗忘他的承诺,他愿意用生命去化解世界上最大的仇恨。
第一杯茶,你是陌生人;
第二杯茶,你是我们的宾客;
第三杯茶,你是我们的家人,我们愿意为你做任何事,甚至是死。
当摩森顿于攀登K2峰迷路,科尔飞村居民拯救了他的生命。当地的居民生活艰困,糖是如此稀少珍贵,他们却为他煮了甜茶,让他恢复力气。此后,从第一杯茶到第三杯茶,从陌生人到愿意以生命守护彼此,“三杯茶”代表的是他们之间珍贵的信任,更是一生的承诺,也是一个旅人,改变世界的开始。
摩顿森原来是个登山家,1993为了纪念早逝的妹妹,展开了攀登世界第二高峰K2的旅程,却发生意外,与 队友们失去联络,只留下他一人,没有水也没有食物。十分幸运地,他在巴基斯坦山区的一个偏僻小村落被救起,而且在村民的细心照护下,他的身体得以康复。
那里景色如画,看似有如香格里拉般的人间仙境,但,却不是想象中的伊甸园。村民的善良所感动的摩顿森发现,村落里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活不过一岁生日,最近的医院得走上一星期的路,孩子们最大的愿望,是一间有屋顶的学校。在寒风里,当地小孩只能跪在户外霜冻的土地上,或坐在脏污的泥地上上课。村民穷到没钱聘请老师。摩顿森于是承诺,他一定会回来为他们办所学校……
在过去的十二年,巴基斯坦、阿富汗及西藏山区,六十所学校陆续成立,最特别的是,这些学校让原本无法上学的女孩开始接受教育。摩顿森守护妹妹的信念,改变了一群女孩的生命,是她们不再藏匿于面纱之后,有勇气面对世界,甚至拥有改变世界的能力。
当我们怀疑,一个人的力量是否真的能改变世界时,摩顿森做到了。为了坚持理想,即使受到恋人的遗弃、社会的漠视、巴提人的拐骗,即使与妻儿分隔两地、被军阀囚禁,即使遭逢美国911事件、美国轰炸阿富汗,在悲伤、沮丧、孤独与滨临死亡之时,他从来没有遗忘他的承诺,他愿意用生命去化解世界上最大的仇恨。
悲观主义的花朵 豆瓣
7.8 (8 个评分)
作者:
廖一梅
作家出版社
2003
- 10
花朵语录:我们一生中总要遭遇到离开心爱人的痛苦,那可能是分手,也可能是死亡,对此即使我们早有准备也无力承当。人类惟一应该接受的教育就是如何对这种痛苦,但是从来没有人教给过我,我们都是独个地默默忍受,默默摸索,默默绝望。
说得简单化一点,这部长篇还是一个“始乱终弃”的故事,一部现代版的《莺莺传》。但从它感人的程度而言,却几可与《一封陌生女子的来信》相比,只是茨威格的小说带有更多男性立场的美妙幻想,而这部新作则有着更多现代女性的悲切思考。它通过她凝重的笔墨和充满哲理的叙说,呼唤着一种在现代社会已属罕见的爱情——书中称此为“吸血鬼的爱情”。
说得简单化一点,这部长篇还是一个“始乱终弃”的故事,一部现代版的《莺莺传》。但从它感人的程度而言,却几可与《一封陌生女子的来信》相比,只是茨威格的小说带有更多男性立场的美妙幻想,而这部新作则有着更多现代女性的悲切思考。它通过她凝重的笔墨和充满哲理的叙说,呼唤着一种在现代社会已属罕见的爱情——书中称此为“吸血鬼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