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
天真的人类学家 豆瓣 Goodreads
The Innocent Anthropologist
8.8 (204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奈吉尔·巴利
译者:
何颖怡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7
本书诚实但又不失风趣地记录了作为人类学家的作者在非洲喀麦隆多瓦悠人村落两次进行田野工作的经历,将人类学家如何克服乏味、灾难、生病与敌意的真实田野生活拍案叫绝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不同于一般的人类学研究报告,这是一部令人捧腹不止的人类学笔记,透过幽默的笔调,读者看到了人类学者如何与研究对象进行互动,在互动中如何调整他的学术成见,以及田野工作上的琐事如何影响后来研究结果、研究的盲点与反思。因此不管是严肃的读者、无聊地只想打发时间或者是向往非洲原始部落的异国情调而蠢蠢欲动的旅人,巴利这本书绝对是一个有趣的选择。
不同于一般的人类学研究报告,这是一部令人捧腹不止的人类学笔记,透过幽默的笔调,读者看到了人类学者如何与研究对象进行互动,在互动中如何调整他的学术成见,以及田野工作上的琐事如何影响后来研究结果、研究的盲点与反思。因此不管是严肃的读者、无聊地只想打发时间或者是向往非洲原始部落的异国情调而蠢蠢欲动的旅人,巴利这本书绝对是一个有趣的选择。
裸猿 豆瓣 Goodreads
The Naked Ape: A Zoologist's Study of the Human Animal
8.1 (32 个评分)
作者:
德斯蒙德·莫利斯
译者:
何道宽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 3
德斯蒙德•莫利斯说,在193种猿猴中,只有一种猿猴全身赤裸,他们自诩为“智人”,实际却是“裸猿”。
莫利斯写的每个字都成为争论的对象——《裸猿》成为禁书,地下流通的书被没收,教会将其付之一炬;人类进化的思想遭到讥笑——却让《裸猿》系列卖了20 000 000册。三十年后,当“裸猿三部曲”修订再版时,莫里斯依然倔强,他在序言中声称一字不改。
为什么会这样?如果人类的行为真的被莫里斯言中,我们该怎么办?
莫利斯给出的答案未必是最好的、却可能是唯一的选择:你是旷世无双、无与伦比的物种里的一员。请理解你的动物本性并予以接受。
莫利斯写的每个字都成为争论的对象——《裸猿》成为禁书,地下流通的书被没收,教会将其付之一炬;人类进化的思想遭到讥笑——却让《裸猿》系列卖了20 000 000册。三十年后,当“裸猿三部曲”修订再版时,莫里斯依然倔强,他在序言中声称一字不改。
为什么会这样?如果人类的行为真的被莫里斯言中,我们该怎么办?
莫利斯给出的答案未必是最好的、却可能是唯一的选择:你是旷世无双、无与伦比的物种里的一员。请理解你的动物本性并予以接受。
在他们消失以前 豆瓣
Before They Pass Away
9.4 (10 个评分)
作者:
(英)吉米·纳尔逊(Jimmy Nelson)
译者:
张卉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
- 3
在这本书中,英国摄影师吉米•纳尔逊用他的镜头带领我们,去寻找地球上最后未经污染的原始人性之美,为“他们”的存在留下最后的影像记录。
生活在后工业时代的我们,往往会忽略很多自然与人性中最宝贵的东西,比如人类如何与身边的自然万物和谐相处,比如人与人之间发自天性的爱与真诚,比如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死亡的理解……吉米相信,在这些关于生命和生存的鲜明案例中,我们能找回那些在所谓的文明世界里已经被遗忘的人性中至纯至美的东西。土著人在生活中所体现的乐观与希望、团结与友谊,会召唤着我们为更多的和谐与和平付出努力,从而找到一种与世界和解的可能性。
本书共收录了吉米•纳尔逊深入深山密林、极地冰原、沙漠腹地所拍摄的300余幅高清照片,记录了部落中最鲜活的人物形象与最生动的生活场景,恢弘壮丽,震撼人心,向我们展示了人类身上留存的原汁原味、经久不衰的美。此外,书中还附有作者实地走访获得的第一手文字资料,详细介绍了每个部落的起源、习俗、信仰和饮食等,展现他们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共6万余字,真实且珍贵,满足我们对原始部落的好奇心。
生活在后工业时代的我们,往往会忽略很多自然与人性中最宝贵的东西,比如人类如何与身边的自然万物和谐相处,比如人与人之间发自天性的爱与真诚,比如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死亡的理解……吉米相信,在这些关于生命和生存的鲜明案例中,我们能找回那些在所谓的文明世界里已经被遗忘的人性中至纯至美的东西。土著人在生活中所体现的乐观与希望、团结与友谊,会召唤着我们为更多的和谐与和平付出努力,从而找到一种与世界和解的可能性。
本书共收录了吉米•纳尔逊深入深山密林、极地冰原、沙漠腹地所拍摄的300余幅高清照片,记录了部落中最鲜活的人物形象与最生动的生活场景,恢弘壮丽,震撼人心,向我们展示了人类身上留存的原汁原味、经久不衰的美。此外,书中还附有作者实地走访获得的第一手文字资料,详细介绍了每个部落的起源、习俗、信仰和饮食等,展现他们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共6万余字,真实且珍贵,满足我们对原始部落的好奇心。
优雅地老去 豆瓣
Aging with Grace
作者:
[美]大卫•斯诺登
译者:
李淑珺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4
- 5
老年如何过得优雅?经过一生的学习和打拼,到了岁月将尽之时,究竟是以清醒的神智安享天年,还是目光呆滞、记忆丧失,成为家人的负担?
为了探索人类有史以来最剥夺人性尊严的阿尔茨海默病,大卫•斯诺登博士主持了以678位修女为对象的修女研究。通过每年对修女进行一次脑力测试和健康检查,以及研究修女死后捐出的大脑,他发现了一些能够延缓衰老,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坚持规律的运动、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防止衰老,接受高等教育、从事脑力劳动有助于保持大脑健康,而服用适量叶酸、防止中风和头部受伤能够有效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优雅地老去》有助于帮助大家了解如何保健自身和照顾长辈,是献给所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相关医疗工作者以及关爱这个病患群体的人们最好的礼物。
为了探索人类有史以来最剥夺人性尊严的阿尔茨海默病,大卫•斯诺登博士主持了以678位修女为对象的修女研究。通过每年对修女进行一次脑力测试和健康检查,以及研究修女死后捐出的大脑,他发现了一些能够延缓衰老,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坚持规律的运动、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防止衰老,接受高等教育、从事脑力劳动有助于保持大脑健康,而服用适量叶酸、防止中风和头部受伤能够有效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优雅地老去》有助于帮助大家了解如何保健自身和照顾长辈,是献给所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相关医疗工作者以及关爱这个病患群体的人们最好的礼物。
人论 豆瓣
An Essay on Man
作者:
[德]恩斯特·卡西尔
译者:
李荣
2020
- 1
★ 文化哲学创始人卡西尔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浓缩其毕生理论精华,从文化层面探究人类本质,独树一帜地提出“人是符号动物”这一洞见。西方学界公认的不可不读的经典,深刻影响苏珊·朗格、波兹曼等一代思想大家。
★ 哲学史上罕见的宽广视野,用二十万字的篇幅通览人类文化各个形态:神话、宗教、 语言、艺术、历史、科学……这不仅是一本对“人是什么”的解答之书,更是一本关于人类文化的百科全书
★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入中国以来,已再版数十次,销量超二十五万册;至今仍被各大高校人文学科列入推荐书单,论文引用率居高不下
★ 全新翻译,完整无删节,精编精校,经典收藏
———————————————————————————————————
《人论》是文化哲学创始人卡西尔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是其毕生理论的浓缩,在其著作中是最为著名、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一本。全书围绕“人是什么”这一问题,旁征博引,高屋建瓴,独树一帜地提出了“人是符号动物”这一观点,指出“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物质宇宙中,还生活在符号宇宙中”的事实。
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人是什么”着力探讨了人与动物的分野以及人的符号创造性特点;下篇“人与文化”则对人类文化各个形态与现象,如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科学等,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探索,自“符号”出发解读人类与人类文化的关系。
★ 哲学史上罕见的宽广视野,用二十万字的篇幅通览人类文化各个形态:神话、宗教、 语言、艺术、历史、科学……这不仅是一本对“人是什么”的解答之书,更是一本关于人类文化的百科全书
★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入中国以来,已再版数十次,销量超二十五万册;至今仍被各大高校人文学科列入推荐书单,论文引用率居高不下
★ 全新翻译,完整无删节,精编精校,经典收藏
———————————————————————————————————
《人论》是文化哲学创始人卡西尔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是其毕生理论的浓缩,在其著作中是最为著名、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一本。全书围绕“人是什么”这一问题,旁征博引,高屋建瓴,独树一帜地提出了“人是符号动物”这一观点,指出“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物质宇宙中,还生活在符号宇宙中”的事实。
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人是什么”着力探讨了人与动物的分野以及人的符号创造性特点;下篇“人与文化”则对人类文化各个形态与现象,如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科学等,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探索,自“符号”出发解读人类与人类文化的关系。
生命的尋路人 豆瓣
The Wayfinders: Why Ancient Wisdom Matters in the Modern World
作者:
WADE DAVIS
译者:
高偉豪
大家出版社
2012
- 10
「人生在世,究竟有什麼意義?」
這是生而為人最大的叩問。
世上有各種文化以七千種聲音回應了這個問題,共同彙整成一套人類的劇目,
讓我們得以共同面對人類此一物種在未來的各種挑戰。
世界不應該是平的,因為生命不應該只有一種出路。當未來越艱難,我們越需要多樣的智慧,幫助我們找出生存的答案,這便是我們保存瀕絕文明的理由。
《生命的尋路人》引領我們展開一趟與生存智慧碰撞的旅程。作者深入消失中的文化,傾聽冰冷的河水從英屬哥倫比亞流到阿拉斯加,足跡從海洋延伸到沙漠,從一朵雲的色澤或一道彎曲的水流中,讀出人類複雜的生存智慧:
◎尼泊爾的石子路
隱居四十五年的比丘尼,希冀眾生達到解脫,並且花費一生去準備迎接我們用盡大多數時間假裝它不存在的一刻,也就是死亡。
◎隨著犀鳥潛入婆羅洲的雨林
本南族沒有「謝謝」一詞,因為分享是義務,沒人知道誰會是下一個帶回食物的人。在他們的文化裡,最大的罪過是「無法分享」。
◎太平洋群島
玻里尼西亞年輕世代的偶像不是足球員,而是海上尋路人。航海大師光是聆聽海浪拍打獨木舟的回聲,就能知道海平面的何方有座環礁島。他們的故事讓世人看到貨真價實的探險所展現的十足勇氣,以及人類可以擁有多麼卓越的適應力。
◎澳洲的白千層森林
木棉樹開花就代表袋鼠寶寶能在媽媽死後繼續生存、樹上開出黃紅色的花讓獵人知道獵捕長頸龜的時間……先民的智識匯聚在「歌之路」中,未來的後人亦依此生存。
當移動的民族定居下來,大自然的子民成了工業文明的後代……
學校的氛圍與教育教導他們蔑視自己的父親和傳統。年輕人被困在兩個世界之間,無法回頭,前方也沒有明確的道路。而本南族人正在用吹箭筒對抗推土機,樹木全被壓倒在森林地上。
《生命的尋路人》為我們尋回一條嶄新而古老的道路,說明新的時代已然來臨。十多年前,「生物多樣性」是少數科學家的術語,現在則成了學童的字彙。瑞秋?卡森寫作《寂靜的春天》之時,大眾尚未開始關注環境,但今日我們已經注意到文化多樣性的危機,更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核心議題。
當人類不再將科學奉為唯一的準則,這是文化優先次序的重新洗牌,不僅在歷史上有重大意義,也為地球的未來帶來樂觀的希望。
這是生而為人最大的叩問。
世上有各種文化以七千種聲音回應了這個問題,共同彙整成一套人類的劇目,
讓我們得以共同面對人類此一物種在未來的各種挑戰。
世界不應該是平的,因為生命不應該只有一種出路。當未來越艱難,我們越需要多樣的智慧,幫助我們找出生存的答案,這便是我們保存瀕絕文明的理由。
《生命的尋路人》引領我們展開一趟與生存智慧碰撞的旅程。作者深入消失中的文化,傾聽冰冷的河水從英屬哥倫比亞流到阿拉斯加,足跡從海洋延伸到沙漠,從一朵雲的色澤或一道彎曲的水流中,讀出人類複雜的生存智慧:
◎尼泊爾的石子路
隱居四十五年的比丘尼,希冀眾生達到解脫,並且花費一生去準備迎接我們用盡大多數時間假裝它不存在的一刻,也就是死亡。
◎隨著犀鳥潛入婆羅洲的雨林
本南族沒有「謝謝」一詞,因為分享是義務,沒人知道誰會是下一個帶回食物的人。在他們的文化裡,最大的罪過是「無法分享」。
◎太平洋群島
玻里尼西亞年輕世代的偶像不是足球員,而是海上尋路人。航海大師光是聆聽海浪拍打獨木舟的回聲,就能知道海平面的何方有座環礁島。他們的故事讓世人看到貨真價實的探險所展現的十足勇氣,以及人類可以擁有多麼卓越的適應力。
◎澳洲的白千層森林
木棉樹開花就代表袋鼠寶寶能在媽媽死後繼續生存、樹上開出黃紅色的花讓獵人知道獵捕長頸龜的時間……先民的智識匯聚在「歌之路」中,未來的後人亦依此生存。
當移動的民族定居下來,大自然的子民成了工業文明的後代……
學校的氛圍與教育教導他們蔑視自己的父親和傳統。年輕人被困在兩個世界之間,無法回頭,前方也沒有明確的道路。而本南族人正在用吹箭筒對抗推土機,樹木全被壓倒在森林地上。
《生命的尋路人》為我們尋回一條嶄新而古老的道路,說明新的時代已然來臨。十多年前,「生物多樣性」是少數科學家的術語,現在則成了學童的字彙。瑞秋?卡森寫作《寂靜的春天》之時,大眾尚未開始關注環境,但今日我們已經注意到文化多樣性的危機,更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核心議題。
當人類不再將科學奉為唯一的準則,這是文化優先次序的重新洗牌,不僅在歷史上有重大意義,也為地球的未來帶來樂觀的希望。
结构人类学(套装全2册) 豆瓣
Anthropologie structurale
作者: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译者:
张祖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所发表的文章的合辑,代表了作者在人类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成就。这些文
章的选取和安排都是为了让不熟悉人类学的读者能够对这门学科的问题获得一个框架式的认识。本书讨论了民族学与历史学的关系,人类学与语言学及心理学的关系,考察了人类学在社会科学
整体中的地位以及人类学的教学问题。此外还阐释了这个学科的过去和将来,界定了人类学的工
作领域,描绘了它所提出的问题的前景。
章的选取和安排都是为了让不熟悉人类学的读者能够对这门学科的问题获得一个框架式的认识。本书讨论了民族学与历史学的关系,人类学与语言学及心理学的关系,考察了人类学在社会科学
整体中的地位以及人类学的教学问题。此外还阐释了这个学科的过去和将来,界定了人类学的工
作领域,描绘了它所提出的问题的前景。
忧郁的热带 豆瓣
9.1 (7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译者:
王志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 9
《忧郁的热带》是结构人类学宗师列维-斯特劳斯的著名的思想自传,更是人类学历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青年时代,列维-斯特劳斯亲访亚马逊河流域和巴西高地森林,在丛林深处寻找保持最原始形态的人类社会。本书记述了他在卡都卫欧、波洛洛、南比克瓦拉等几个最原始部落里情趣盎然、寓意深远的思考历程与生活体验。
列维-斯特劳斯以全新的路径、开放的眼光,根据敏锐的洞察力,辅以生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这些部落放在了整个人类发展的脉络之中,提出了引人入胜的相互印证和比较研究。
《忧郁的热带》是一部对促进人类自我了解具有罕见贡献的人类学、文学及人类思想的杰作。
列维-斯特劳斯以全新的路径、开放的眼光,根据敏锐的洞察力,辅以生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这些部落放在了整个人类发展的脉络之中,提出了引人入胜的相互印证和比较研究。
《忧郁的热带》是一部对促进人类自我了解具有罕见贡献的人类学、文学及人类思想的杰作。
妮萨 豆瓣
NISA : The Life and Words of a Kung Woman
8.2 (8 个评分)
作者:
[美] 玛乔丽·肖斯塔克
译者:
杨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
- 1
1969年,婚后的玛乔丽跟随丈夫前往非洲喀拉哈里沙漠对昆人进行一系列跨学科的田野研究。在20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她学习昆人语言,入乡随俗。在调查中,能说会道的昆人女性妮萨向玛乔丽清楚、生动地讲述了她生活中的一些具有情感意义的事件:幼年时的断奶记忆,与其他孩童的第一次性游戏,新婚之夜的事情,母亲和子女的亡故,几段婚姻和数位情人的故事,对逐渐变老的感受,等等。此外,妮萨还坦率地披露了性行为的细节,以及受新情人所吸引的方式和原因等更为私密的事情。
由于妮萨丰富的人生经历及讲故事的天分,我们获悉了昆人个体间的互动方式及昆人社会的组织方式,了解了许多关于昆人童年、青少年和成年经验的新材料。与妮萨的15次录音深访,成就了《妮萨》这部几乎与玛格丽特•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相提并论的佳作,在人类学界内外产生了轰动效应。
由于妮萨丰富的人生经历及讲故事的天分,我们获悉了昆人个体间的互动方式及昆人社会的组织方式,了解了许多关于昆人童年、青少年和成年经验的新材料。与妮萨的15次录音深访,成就了《妮萨》这部几乎与玛格丽特•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相提并论的佳作,在人类学界内外产生了轰动效应。
麻風醫生與巨變中國 豆瓣
8.7 (6 个评分)
作者:
劉紹華
春山出版
2018
- 10
我不僅從麻風患者身上學到生命的韌性,也從醫師與救助者身上學到可貴的人性。在漫長的研究與書寫過程中,我發展出了一種信仰,我不知道它與宗教是否相似。我將自己當成一座橋梁,練習彎腰、承擔與跨越,因緣際會扮演起連結過去與現在、隱微與清晰、底層與公眾之間的研究書寫者角色。我有幸被人接納、聽其述說、見識歷史、體驗生活。既然幸運如我,無論有再多困難,我都得負重盡責地把這本書寫出來。
──摘自本書〈跋:黑暗中的熒熒燭光〉
人類學者劉紹華繼《我的涼山兄弟》,再次以廣受歧視誤解的疾病為鑿,敲開一段被遮蔽的歷史。
一般人聽到麻風,少有不覺駭然,此疾在患者外觀上造成的損害,有時令人怵目驚心,因此即使傳染力很低,卻仍長期背負沉重汙名。
一九四九年中共建政前,中國原是麻風流行之地,卻在三十年後達成世界衛生組織的防治標準,擺脫疫情威脅。這項成就得來不易,彼時苦難叢生的社會主義中國,究竟是如何辦到?這是作者試圖解開的謎團。
劉紹華的漫長解謎旅程,始自二○○三年,她在四川進行《我的涼山兄弟》時,第一次踏入麻風村。此後十餘年,她走訪中國各地的麻風聚落和防治機構,一共正式訪問四十五位不同世代的麻風醫生。麻風醫生的身影穿梭全書,如同當年他們奔忙於國家政治與底層苦痛之間。他們的生命故事,交織出社會主義中國麻風防疫運動的後臺樣貌、乃至人道理想與革命現實難以兩全的矛盾掙扎。
單數、大寫的歷史敘事,往往充滿虛構和流失真相。何況,從一九五○年代毛澤東展開極權統治,到一九八○年代鄧小平實施改革開放,其間巨變中國傷痕累累,官方對這段過往諱莫如深,更是緊控論述的詮釋權。本書以人類學民族誌方法為主,文獻爬梳為輔,勉力將歷史還諸沉默眾人,為時代留下複數的重要證言。
──摘自本書〈跋:黑暗中的熒熒燭光〉
人類學者劉紹華繼《我的涼山兄弟》,再次以廣受歧視誤解的疾病為鑿,敲開一段被遮蔽的歷史。
一般人聽到麻風,少有不覺駭然,此疾在患者外觀上造成的損害,有時令人怵目驚心,因此即使傳染力很低,卻仍長期背負沉重汙名。
一九四九年中共建政前,中國原是麻風流行之地,卻在三十年後達成世界衛生組織的防治標準,擺脫疫情威脅。這項成就得來不易,彼時苦難叢生的社會主義中國,究竟是如何辦到?這是作者試圖解開的謎團。
劉紹華的漫長解謎旅程,始自二○○三年,她在四川進行《我的涼山兄弟》時,第一次踏入麻風村。此後十餘年,她走訪中國各地的麻風聚落和防治機構,一共正式訪問四十五位不同世代的麻風醫生。麻風醫生的身影穿梭全書,如同當年他們奔忙於國家政治與底層苦痛之間。他們的生命故事,交織出社會主義中國麻風防疫運動的後臺樣貌、乃至人道理想與革命現實難以兩全的矛盾掙扎。
單數、大寫的歷史敘事,往往充滿虛構和流失真相。何況,從一九五○年代毛澤東展開極權統治,到一九八○年代鄧小平實施改革開放,其間巨變中國傷痕累累,官方對這段過往諱莫如深,更是緊控論述的詮釋權。本書以人類學民族誌方法為主,文獻爬梳為輔,勉力將歷史還諸沉默眾人,為時代留下複數的重要證言。
社会分工论 豆瓣
De la division du travail social
作者:
[法] 埃米尔·涂尔干
译者:
渠敬东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
- 1
作为与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思•韦伯的齐头比肩者,埃米尔•涂尔干同样被誉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之一,其特殊的理论地位和思想影响是不言而喻和不容置疑的。本书发表于1893年,它不仅仅是一篇涂尔干为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而提交的论文,更是他最初确立其思想理论的开山之作,其重要性是无需赘述的。在这部著作中,涂尔干既提出了“社会团结”“集体意识”“功能”“社会容量”“道德密度”以及“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这些后来一直为社会学界所沿用、修正和争论的概念,也通过对“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环节社会”与“分化社会”以及“压制性制裁”与“恢复性制裁”的纵向二元划分,探讨了历史演进的基本规律。概言之,涂尔干的社会学主义之基本立场在本书已初现端倪:一切存在与现象的根源,皆为“社会”。
阶序人 豆瓣
Homo Hierarchicus: Essai sur le système des castes
作者:
[法] 路易·杜蒙
译者:
王志明
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2017
- 4
这是人类学研究史上对于印度种姓制度进行研究的最为重要的一本书。作为人类学经典名著,杜蒙的在这本书中综合了前人对印度研究的成果,提出了“阶序”的理念,一方面揭示了印度这个古老文明的基本理念,一方面则暗指西方近代“平等”理念的局限。这是一本超越了印度研究领域,而对各种比较文 化研究都有着重要参考价值的著作。
就印度社会研究而言,这是一本到目前为止依然可以称为做出了最显著贡献和最深入研究的著作。《阶序人》涵盖了这一领域的几乎所有理论,它为作者赢得广泛声誉,这使得杜蒙的重要地位不仅局限于印度学研究,更扩展到整个人类学研究范围。—— 哈佛大学人类学教授 努尔·亚曼
就印度社会研究而言,这是一本到目前为止依然可以称为做出了最显著贡献和最深入研究的著作。《阶序人》涵盖了这一领域的几乎所有理论,它为作者赢得广泛声誉,这使得杜蒙的重要地位不仅局限于印度学研究,更扩展到整个人类学研究范围。—— 哈佛大学人类学教授 努尔·亚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