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
部落时代 豆瓣
Le temps des tribus: Le déclin de l’individualisme dans les sociétés postmodernes
作者: [法] 米歇尔·马费索利 译者: 许轶冰 2022 - 3
人,无法独居。
能让我们抱团取暖、共度此生的,只有部落。
购物狂欢、八卦群聊、拼车合租……
我,因部落中的你们才得以存在。
我们,正在回到欢乐的部落时代!
法兰西学院人文科学大奖得主,后现代社会奠基之作!
著名社会思想家鲍德里亚、鲍曼鼎力推荐!
——关于本书
☆享誉世界的后现代理论经典
☆名列DK社会学百科的经典书目
☆一场承继过去、通往未来的阅读冒险
☆一本指引当代碎片化生活意义的指南
☆一首献给当代庸常生活的赞歌
——关于作者米歇尔·马费索利
☆法国当代明星学者
☆一位醉心于日常生活的社会学家
☆鲍德里亚、鲍曼推心置腹的亲密战友
☆利奥塔×鲍德里亚×马费索利=法国后现代社会思想三剑客
— 内容简介 —
为了使社会学能更好地描述后现代社会,马费索利提出了“新部落主义”的概念。他认为,相比于现代、理性的社会,当代社会恰恰位于看似稀疏平常的日常生活表面之中,位于由个人组成的转瞬即逝的小部落之中,位于它们散发出的感性、温暖、亲密、强烈的生命本能之中。
此时此地,重要的不再是“我”,而是抱团取暖、互助共生的“我们”。我们,因他人才得以存在。
部落是人类千万年来的集体梦想,更是在当下生活中承继过去、通往未来的方式。
— 编辑推荐 —
这本书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也是一场语言的冒险。
我们跟随导师马费索利,在人类浩如烟海的记事中,在深邃的自然界生命当中,在一个个我们不能更熟悉的词语的本义中,找寻我们今天部落式的生存方式的痕迹和证明。
我们跟随导师马费索利,从深海一块美丽的珊瑚、澳大利亚土著的狂欢舞蹈、文艺复兴时的佛罗伦萨,走到当代法国街头的酒馆、巴西喧闹的海滩、意大利的散步大道、大都市中的“城中村”,聆听街头“脏衣服要在家里洗”的俚语,细细体验各种生命在此时此地迸射出的美丽光辉。
这一切都告诉我们:我们当今以碎片般的身体组成的众多细小部落,早在千万年前的远古就已存在;我们在当代庸常生活中放射出的光芒,正是千年来流传不息的美丽生命本能。
— 学者评论 —
米歇尔·马费索利用一个极具暗示性的“新部落主义”概念来描述我们的世界,其特征包含着对共同体的执着追寻。马费索利认为,我们的世界是一个部落的世界,一个只承认部落的真理和对错美丑观念的世界。然而,这也是一个新的部落世界,一个在大多数重要方面不同于古代原始部落的世界。——齐格蒙·鲍曼,当代著名社会思想家
这是对正在进行的根本社会变革的一种极好的前瞻性方法。这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它将成为当代社会学的经典之作。——埃德加·莫兰,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
米歇尔·马费索利以部落原型为例提醒我们:任何文明只有牢记其根源才能够存续下去。这是对当代想象物的睿智分析。——吉尔贝·迪朗,法国人类学家
后现代部落,正如马费索利的分析,迫使我们重新思考涂尔干的社会学所描述的、已完全过时的有机团结。“螺旋”,作为并非在同一层面上的回归,很好地表明了马费索利话语的确切性。——朱利安·弗罗因德,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
《部落时代》是对当代社会复杂性进行的实证、哲学的分析。可以说,它反映出了后现代性的“基本形式”。——乔治·巴朗迪耶,法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
《部落时代》以回归原始的方式,前瞻性地精准刻画了我们时代正在涌现的根本特征。不难预料,这部已然成为经典的著作,在元宇宙时代也将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毕竟,部落是人类社会存在样态不断迭代中恒久的隐喻性意象。
尤为难得的是,中译者乃马费索利的入室弟子,既得其师思想神髓,又精心推敲文字,读来让人兴味盎然!——成伯清,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当代政治哲学十论 豆瓣
作者: 应奇 2022 - 2
知道应奇的阅读面之广的人很多,知道他阅读量之大的人也不少;在《当代政治哲学十论》出版以后,知道应奇的文本诠释之细和概念分析之精的人,也会很多。读者同时还会知道,源自国外的那些文本和概念,是可以以中文进入严谨而清晰的哲学思考的。
——童世骏(上海纽约大学校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以参与者兼观察者的视角,刻画当代政治哲学的诸种面相,折射当代中文政治哲学的发展轨迹。
自由、人类尊严、古今中西之争……
康德、阿伦特、哈贝马斯,社群主义、共和主义、新法兰克福学派……
深度呈现当代政治哲学之“然”与“所以然”
民主新论 豆瓣
The Theory of Democracy Revisited. Part One: The Contemporary Debate
8.4 (5 个评分) 作者: [美]乔万尼·萨托利 译者: 冯克利 / 阎克文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 8
我们生活在民主观混乱的时代,错误的民主观将导致民主的错误
当代最清澈犀利的民主理论著作,开启政治反思旅程的权威首选
~~~~~~~~~~~~~~~~~~~~~~~~~~~~~~~~~~~~~~~~~~~~~~~~~~~~~~~~~~
每个真正对民主理论感兴趣的人都会欢迎《民主新论》一书的问世。它会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对读者保持清新与活力。
——罗伯特•A. 达尔
萨托利重新检视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民主理论,并对其中的突出议题进行了机敏且细致的考察。他那尖锐犀利且抽丝剥茧的论证,巧妙地出入于各种竞争性的思想派别之间。这部博学多识的著作以其清晰性和惊人的力量足可成为大学本科生的入门佳作。
——威廉•T. 布卢姆
这是一部对政治学研究有重要贡献的杰作,可以说是“二战”以来关于民主最为重要的理论分析。作者以尖锐的妙语和讽刺感出色地营造出一种写作风格,清晰的洞察不时闪现。就学术书准而言,这样一位对政治科学的实证结果与政治哲学的经典文献同样熟稔的作者实属罕见,他将哲学分析与历史视角完美地结合起来。
——塞缪尔•S. 芬纳
~~~~~~~~~~~~~~~~~~~~~~~~~~~~~~~~~~~~~~~~~~~~~~~~~~~~~~~~~~~~~
《民主新论》是美国当代著名政治思想家萨托利耗费十年心血撰写而成的经典之作,一经问世便得到了广泛赞誉。学术界盛赞萨托利在民主学说上“堪称我们时代最为强大的头脑”,“他的论证没有真正的对手”。该书至今仍是民主理论研究的权威著作。萨托利希望以西方传统政治理论为基础,恢复其所谓的“主流民主学说”。
在上卷“当代论争”中,萨托利回顾了当代重要的民主理论,并以清晰的思路彻底检视了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由此综合而成他向读者提出的所谓一种新的主流观点,其犀利的论说与敏捷的思维巧妙地穿梭于不同的思想派别之间。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萨托利认为,规范性(理想的)理论与描述性(现实的)理论必须被结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在民主可能的理论中行之有效。这部博识之作的清晰和生动,对于大学本科生而言,非常具有可读性。
民主新论 豆瓣
The Theory of Democracy Revisited
作者: [美] 乔万尼·萨托利 译者: 冯克利 / 阎克文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1
本书是美国著名政治思想家萨托利耗费十年心血撰写而成的经典之作,一经问世便得到了广泛赞誉。学术界盛赞萨托利在民主学说上“堪称我们时代最为强大的头脑”,“他的论证没有真正的对手”。该书至今仍是民主理论研究的权威著作。萨托利希望以西方传统政治理论为基础,恢复其所谓的“主流民主学说”。书中对民主观念作了抽丝剥茧的说明,不但阐明了西方古代民主同及断奶民主的区别,而且论证了自由主义民主通非自由主义民主的重要区别。
生命权力、生命形式与共同体 豆瓣
作者: 刘黎 2021
如果说福柯的生命政治概念引发了政治哲学逻辑走向了一条异于往常的革命道路,那么让其迈向激进话语圈并在各领域异彩纷呈的展现其深刻内涵的则要归因于来自意大利的哲学家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阿甘本已成为了哲学、政治理论界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对文学作品,文学理论,大陆哲学,政治思想,宗教研究和艺术的独特解读,使他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创新精神的思想家之一当回到生命政治的理论语境时,阿甘本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福柯生命政治思想的启发,然而,他想要做的并不是像其他大多数理论家那样,执着于对福柯生命政治思想的文本研究与考证,而是试图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自身理论特色和研究范式的生命政治理论。
自由的新生 豆瓣
A New Birth of Freedom
作者: (美)雅法 译者: 谭安奎译 / 赵雪纲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 5
本书(《自由的新生》)是继《分裂之家危机》之后的又一力作。本书与《分裂之家》一样,都以美国内战为背景,可以说是它的姊妹篇。不过本书的目的在于评注《葛底斯堡演说》,它以美国内战为背景,以林肯为主要人物,以奴隶制的废除与否为主要问题,以坚持自然权利为思想核心,以林肯与道格拉斯、卡尔霍恩的论战为论述主线,逐层递进、抽丝剥茧地展开了作者的叙述。《葛底斯堡演说》篇幅很短,简单的三段话概括了自美国独立战争以来就确立的原则,那就是坚持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的原则。而这项原则也是本书的作者Harry V. Jaffa所坚持的核心理念。作者正是以这个核心理念为武器,坚持天赋权利,批判那些具有历史主义、实证主义、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等思想特征的言论。进而在解读评注《葛底斯堡演说》过程中,作者解析、捍卫了林肯的立场和观点。在美国内战这场波澜壮阔的历史剧中,人们可以看到其中所涉及的问题的复杂性。在是否废除奴隶制,是否给予黑人以自由和平等权利的问题上,美国的南方和北方表现出了极大的对立性和不可调和性。而在面对不可避免的分裂的情况下,林肯一直想避免流血冲突,避免分裂,保持联邦的完整统一,希望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解决问题,然而他一直坚持天赋自然权利,坚持人人自由平等的原则,反对奴隶制,因为这是自《独立宣言》以来美国的立国原则,而且《独立宣言》也是林肯一直坚持他的理念的力量源泉。站在林肯背后支持他的是北方的多数自由州。然而站在南方蓄奴州一边的道格拉斯、卡尔霍恩等人,通过对宪法的不同解读,对《独立宣言》的不同理解,他们不同意赋予黑奴以自由平等权利,坚持认为黑奴是低于白人的物种,此外他们阐述了南方各蓄奴州脱离联邦的权利,并表达了成立南部联邦的愿望,后来则由南方各蓄奴州加以付诸实施,成立了南部联邦,并选出了南部联邦总统。随后,萨姆特要塞传来了枪声,内战开始了。
本书饱含渊博的历史学识和精细的哲学批判,对《独立宣言》和宪法的法理学的分析和解读见解独到,透彻明晰。并且它从西方政治传统的角度出发,并以美国革命的宪政原则为背景,对联邦危机作了原创性分析。总之,本书专业而又博学,是一部精彩之作,值得期待和阅读。
政治神學:關於拆卸神聖權力的思考 豆瓣
作者: 陈家富 台湾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2022 - 8
政治權力是一種偽神聖權利,無須以神聖為其奠基且令人著迷又難以撕破!近代世界的政治生態逐漸轉向威權主義、民族主義等民粹主義,不斷地挑戰昔日自由主義開放、寬容的價值,以致自由主義和民主似乎正經歷一種撕裂狀態,「主權」似乎成為神聖超越的法則創造者,成為另一宗教。本書跳脫基督教神學及基督教世界觀的政治與神學的探討,著眼於現代自由主義當道的社會下,政治權力結構及其正當性的問題。
本书以義大利思想家阿甘本的政治思考為主軸,透過貫穿施米特-班雅明-陶伯斯的政治神學路線;追溯霍布斯和康托洛維茨的中世紀和現代政治的解魅與再魅之間的糾結;研究傅柯對現代管治術的分析配以神聖經世譜系學,說明政治神學是一種追操作中的神聖內核的學問,是追問現代社會權力的超越性根基和正當性的問題。政治神學並不關心神學之於政治領域的合法性,反倒要不斷檢視政治權力內部的神學論述,並試圖思考如何終斷政治和神聖之間的結連。
政治神學是思考神學與政治在相互分離中如何相互綑縛、如何在神聖權威與俗世政治權力糾結中拆解雙方的紐帶、如何在宗教象徵和符碼與政治操作的轉譯裡中斷兩者的過渡、如何在鋪天蓋地的主權暴力中尋找逃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