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
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 豆瓣
7.2 (5 个评分) 作者: 朱鸿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7
本书选择日常生活的角度,用知识考古学的方式,就延安时期的某些历史关键问题或趣味敏感话题,作溯流探源与疏浚河道的工作,描述延安生活中的历史真实,借以考察改造塑造我们几代人精神人格的革命集体生活规则,探讨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革命精神。作者用严肃认真的学术态度,在查阅大量文献档案资料,多方采访延安革命老人,深入延安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展开对延安历史生活的研究。题材新颖,资料丰富,文情并茂,既是大众话题,又是学术研究,堪称近年来该学科领域的翘楚之作。
总裁的日记 豆瓣
作者: 《经理人》杂志 2017 - 4
本书精选了《经理人》杂志中对各大知名集团当家管理者独家一手口述+笔录。分别从互联网企业和实体企业向读者讲解小微企业以及世界500强企业总裁们的独家管理技巧和对现代商业模式的权威见解。其中包括乐视网、携程网、汇付天下、赶集网、拍拍贷、百度公司、东软集团及幕后投行当家管理者。
2019年12月8日 已读
值得一看的只有其中两三篇而已,开篇质疑乐视的还算是敢写,林正刚的那一篇有点干货,其余几乎都是软文广告自卖自夸。
2019 上图 管理 自助机
上课记2 豆瓣
8.1 (14 个评分) 作者: 王小妮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3 - 5
《上课记2》内容简介:2012年末,王小妮辞去教职,离开讲台。《上课记2》是她2011和2012两年的“教后感”结集,也是《上课记》唯一的续集。《上课记》倾向于记录和感受,在执教初期,王小妮对她的教师身份还有诸多新奇和困惑,这些情绪真实地呈现在她的文字中,是《上课记》打动人心的重要原因之一。《上课记2》比前作更为成熟,她对教师身份和学生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更为冷静和内敛,惊讶渐少而悲悯之情愈多。
2019年11月25日 已读
自我认知和自我觉醒,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在逆风的环境中,这个过程更加艰难。只有少数强者,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向。
上图 教育 纪实
棺材舞者 豆瓣
The Coffin Dancer
8.2 (9 个评分) 作者: [美] 杰夫里·迪弗 译者: 杨孟哲 新星出版社 2013 - 10
随着一架飞机在空中轰然爆炸,刑事鉴定学家林肯•莱姆和他美丽的同伴阿米莉亚•萨克斯接到了一个新的挑战——追踪制造这起事件神秘杀手,此人变装的速度甚至超过了下一个受害者出现的速度。他们手上唯一的线索,是一个描绘着死神与美女在棺材上共舞图案的文身。时间只剩四十八小时,他们需要制止两起谋杀。执意冲在前面的阿米莉亚险些步入死亡陷阱,连林肯•莱姆也似乎掉进了另一个更大的圈套……
Machine, Platform, Crowd 豆瓣
作者: Andrew McAfee / Erik Brynjolfsson W. W. Norton & Company 2017 - 6
From the authors of the best-selling The Second Machine Age, a leader’s guide to success in a rapidly changing economy.
We live in strange times. A machine plays the strategy game Go better than any human; upstarts like Apple and Google destroy industry stalwarts such as Nokia; ideas from the crowd are repeatedly more innovative than corporate research labs.
In The Second Machine Age, Andrew McAfee and Erik Brynjolfsson predicted some of the far-reaching effects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on our lives and businesses. Now they’ve written a guide to help readers make the most of our collective future. Machine, Platform, Crowd outline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herent in the science fiction-worthy technologies that have come to life in recent years, like self-driving cars and 3D printers, online platforms for renting outfits and scheduling workouts, or crowd-sourced medical research and financial instruments.
首相号 豆瓣
作者: 儒勒·凡尔纳 译者: 朱良 / 胡龙春
“首相”号是一艘漂亮的重达九百吨的全桅帆船,往返于南卡罗来纳州的查尔斯与英格兰的利物浦之间。航行途中,船长临时变更航线,决定向百慕大方向航行。然而,这个不祥之地,给“首相”号带来了一系列的航行灾难——先是船舱里的棉花发生自燃;紧接着,船舱里突然发现了烈性炸药;再后来,船只触礁搁浅。而这一切,仅仅只是“首相”号灾难的开始……
灾难接踵而至,“首相”号在“魔鬼百慕大”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
2019年8月19日 已读
凡尔纳和柯南道尔的小说到今天再看,会觉得过于直白简单,只适合18岁以前的人了。文学和讲故事的技术,竟然也是在发展进步越来越复杂的。
2019 上图 凡尔纳 小说
哈佛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营销课 豆瓣
Different: Escaping the Competitive Herd
作者: [美]扬米·穆恩 译者: 王旭 中信出版社 2018 - 5
企业如何从嘈杂混乱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哈佛商学院教授扬米•穆恩认为,要想赢得消费者的忠诚,不应在不足的方面追赶其他品牌,而要做相反的事情——加强优势,勇于做减法,不需要迎合所有消费者或者客户。这不仅对于企业品牌至关重要,每个人的进步也离不开这一点。这不仅是差异化的标志,更是优秀的标志。
本书作者通过对谷歌、宜家、MINI Cooper(迷你库珀)、红牛、捷蓝航空等品牌成功案例的研究,总结出品牌营销的三大核心战略,告诉我们如何在“相同”中寻找“不同”,实现差异化。这三个核心战略是:
“逆向品牌”战略:减少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
“超越行业品牌”战略:彻底忽视既有的类别定义,把消费者从习惯性的消费节奏中拉出来。
“敌意品牌”战略:欲擒故纵,不以传统方式进行营销,甚至有一点儿反营销,拒绝使用吸引顾客的传统理念。
秦汉历史的教训 豆瓣
作者: 张荫麟 / 吕思勉 2018
秦汉如何在四百年间奠定了中国古代两千年的历史走向?看梁启超、陈寅恪、吴晗、钱穆、易中天、黄仁宇、高晓松推崇的史学大师,中国史纲作者张荫麟、中国通史作者吕思勉联袂为你解读风云变幻的秦汉历史!
本书取自张荫麟、吕思勉两位先生的作品。由于张先生的著作《中国史纲》没有完成,因此本书选择了张荫麟先生所写的秦朝至西汉史,并以吕思勉先生所写的东汉史为补充。两位史学大师依据自己的历史观对秦汉时期的中国史实做了严格的选择和取舍,不做繁冗的考据,不做深奥的论述,只用讲故事的方式写出秦汉时王朝的更迭、社会的变迁、思想的碰撞及历史进程中若干重大人物的活动。章节安排简要得当,文字运用简洁活泼,思想表述透彻通达,随时流露出作者的才情与用心。
投机时代 豆瓣
作者: (美)勞倫斯‧米切爾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18
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与其进步时代之后的金融崛起密切相关。其时,现代大型公司诞生,普通股为公众接受而成为财富的主要形式,证券市场从为公司兼并浪潮期间设立新企业提供工具,发展为驾驭企业的一种力量,经济发展由此从实业主导转向金融主导,迈入投机时代。这段时期的历史错综复杂,牵涉到行业的发展、金融的创新,乃至观念的更新与联邦政府的监管努力,最终体现为法制的演进。本书展示了美国公司资本主义构建的进路,尤其是联邦政府为制衡现代大型公司与证券市场的努力,介绍了重要的公司与证券立法议案的背景,提供了多面向、多层次的材料,是一部融会贯通的综合性著作。
独家新闻 豆瓣
Scoop
7.2 (5 个评分) 作者: [英国]伊夫林·沃 译者: 陈笑黎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 1
一位在汉语文学界被严重低估的作家
一本充满讽刺和戏谑的现实主义力作
——————
本书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伊夫林•沃在阿尔巴尼亚担任战地记者时的工作经历。
小说的男主人公威廉•布特是《野兽日报》的一名专栏作家,远离伦敦,隐居乡间,过着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报纸的老板科珀勋爵将威廉•布特误当成了急于逃离伦敦生活的当红小说家约翰•布特,威廉在阴差阳错之下被派往 了虚构的东非国家以实马利亚,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去报道那里一触即发的内战。
尽管威廉•布特对新闻工作一窍不通,但幸运的他却总是能够因祸得福,他质朴的个性和大智若愚的处事方式,使他能够游刃有余地周旋于同行记者、初恋女友、各国领事馆、以实马利亚总统、新闻局、当地名流等各方势力之间,巧妙地在第一时间获得“独家新闻”。最终顺利完成了任务的威廉,将一切功劳都转到叔叔西奥多的头上,重返自己的田园生活。
——————
伊夫林•沃是我这一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格雷厄姆•格林
自萧伯纳以来英国出现的唯一一位第一流的喜剧天才。
——爱德蒙•威尔逊
故事叙述如羽毛般轻盈、柔软、充满朝气……新闻报道的各种规矩和道德观念是这本书反复涉及的主题,《独家新闻》之所以能经久不衰,正在于它是一部冷峻的现实主义作品,极其讽刺地捕捉到了记者工作中丑陋的一面。
——英国作家 克里斯托弗•希钦斯
2019年5月20日 已读
搁现在的话,差不多就是个爽文,善良淳朴的男猪脚误打误撞成了人生赢家。插在段子中间的一些景物描写,还是能看见作者的功力的。
2019 上图 小说 英国
波士顿画记 豆瓣
The Silent Traveller in Boston
作者: [美] 蒋彝 译者: 胡凌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 1
我出生在一个最早使用茶叶制作饮料的国家,又多年习惯于英国的下午茶和茶会,当别人向我提起波士顿“茶会”(Boston Tea Party)的时候,我的回应就是我想参加。次日早晨,《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出现了一个小头条:“我们的中国来访者来参加波士顿茶会,晚了一百六十八年。”
侨居英伦二十余年后,蒋彝应邀来到大西洋的另一端——美国。
波士顿,这座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独立与自由精神的摇篮,
令他发现这个年轻的国家持久繁荣的秘密。
在波士顿月光的陪伴下,
他用画笔勾勒灯塔山的每一条街道,诗文抒写查尔斯河的每一个表情。
顺便报名参加波士顿“茶会”。
在旅途中,他更乐意看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而不是区别。
是为《波士顿画记》。
--------------------------------------
扁脸;鼻子没有什么鼻梁;头发乌黑,夹着几丝白发;双眼微微地斜着,往下而不是朝上;身穿英国五十先令定制的灰色外套;走路不像英国人;兴许是个白痴,因为他两眼不眨地久久盯着一棵小枫树,盯着湖上的三只白鸭,看的时间更长;漫步而行,仿佛大病住院了多年似的。 ——蒋彝“自画像”
--------------------------------------
他是中国文化的国际使者,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美国科学院艺术学院院士。
他是饮誉国际的散文家、画家、诗人、书法家,受到西方学界和艺术界的高度评价,贡布里希盛赞他“才华洋溢又迷人”。
他交游广阔,朋友圈里有杨联陞、徐悲鸿、刘海粟、梅兰芳、熊式一、萧乾、叶君健、吴世昌、铃木大拙、华兹生……
他在旅行中喜欢沉默不语,抛开政治、战争等因素描绘异乡的风景人文,一系列隽永的画记却成功打通中西文化成为经典,经久不衰。
今天我们重读他这些出版于上世纪中叶的作品,不仅仅是为了解一个遥远国度的文化历史背景,更在于享受那份行走观察中淡然的快乐,体悟文化与人生的心境,重新认识周遭的世界,感受生命的美好。
The Vanishing American Corporation 豆瓣
作者: Gerald F. Davis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 2016
It may be hard to believe in an era of Walmart, Citizens United, and the Koch brothers, but corporations are on the decline. The number of American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stock market dropped by half between 1996 and 2012. In recent years we've seen some of the most storied corporations go bankrupt (General Motors, Chrysler, Eastman Kodak) or disappear entirely (Bethlehem Steel, Lehman Brothers, Borders).
Gerald Davis argues this is a root cause of the income inequality and social instability we face today. Corporations were once an integral part of building the middle class. He points out that in their heyday they offered millions of people lifetime employment, a stable career path, health insurance, and retirement pensions. They were like small private welfare states.
The businesses that are replacing them will not fill the same role. For one thing, they employ far fewer people the combined global workforces of Facebook, Yelp, Zynga, LinkedIn, Zillow, Tableau, Zulily, and Box are smaller than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lost their jobs when Circuit City was liquidated in 2009. And in the sharing economy, companies have no obligation to most of the people who work for them at the end of 2014 Uber had over 160,000 driver-partn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but recognized only about 2,000 people as actual employees.
Davis tracks the rise of the large American corporation and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that have led to its decline. The future could see either increasing economic polarization, as careers turn into jobs and jobs turn into tasks, or a more democratic economy built from the grass roots. It's up to us.
2019年5月10日 已读
Careers turn to jobs and jobs turn to tasks...哀悼了美国大公司的衰亡,以及给个人,社会和国家带来的变化。本质上说,目前发生的变化,是每次技术革命都会发生的对于旧的经济制度和生产体系的冲击。上次大变局发生在一百年前,早已成为遥远的回忆。当下的切肤之痛让当代人觉得天崩地裂,惶惶不可终日。从历史尺度上看,却是再正常不过的“变革阵痛”。
2019 上图 经济 美国 英文
人间须尽欢 豆瓣
9.2 (8 个评分) 作者: 高军 青橙文化/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8 - 4
★我们活在世上,不过想生活更有趣些
★《世间的盐》作者全新作品集
★高军(@风行水上)豆瓣网近十年倍受欢迎的作者
★广受推崇的生活家,读者自己选出来的小品文大家
★比梁实秋有趣一点,比汪曾琪辛辣一些
★行走见识、家长里短、吃喝玩乐、礼俗掌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人间须尽欢》精选作者四十余篇文章,均为近几年被文友和读者广为推崇的口碑作品。高军的文,简洁酣畅,小生活中见大道理,犀利深刻却幽默有趣,调侃间却情致动人。他的作品给人的感受,似乎无论生活在何种年代何种环境,他总能发现与感受到生活的真美意趣。
———————
【名人推荐】
把厚重的生活写出轻松幽默感……你甚至可以读一段给你的孩子,别以为他不懂,笑点和泪点没有太大年龄差别,这就是美的力量。
——张泉灵
风行水上的一脉可以追溯到远至魏晋时期《世说新语》的“人物品藻”,近可到汪曾祺的民间志这一脉。写人注重其“奇”、“怪”,看起来非常地有意思。
——浮尘录(邓安庆)
高军的文字不是咯噔咯噔敲出来的,是连描带刷画出来的,可见长袖飞舞、东张西望的兴致。所以说,这是本很道地的纸书。
——张佳玮
2019年4月6日 已读
很好奇风老师为何对大城市生活和80后的心态描摹如此深刻准确。能写会画又热爱美食,确实有汪曾祺之风范。
2019 上图 散文 高军
飞剪号奇航 豆瓣
Night Over Water
8.0 (7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肯·福莱特 译者: 张慧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8 - 1
1939年,一架极尽奢华的“空中东方快车”——波音B-314 “飞剪号”水上飞机将要进行一次终结生涯的跨大西洋飞行。在这场历时33小时的越洋航行中,机上原本素不相识的19位乘客却莫名其妙被卷入一场精心策划的“绑架勒索案”中。原本浪漫的旅程正一步步变成一场难以想象的灾难。到底是谁在幕后操作了这场蛛网般的迷局,背景各异的19个人将会遭遇到怎样的命运考验……
2019年3月31日 已读
没有必要的性描写是不是太多了点
2019 上图 小说
Fortress Russia 豆瓣
作者: Ilya Yablokov Polity 2018 - 8
Allegations of Russian conspiracies meddling in the affairs of Western countries have been a persistent feature of Western politics since the Cold War – allegations of Russian interference in the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are only the most recent in a long series of conspiracy allegations that mark the history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But Russian politics is rife with conspiracies about the West too. Everything bad that happens in Russia is traced back by some to an anti-Russian plot that is hatched in the West. Even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 this crucial turning point in world politics that left the USA as the only remaining superpower – was, according to some Russian conspiracy theorists, planned and executed by Russia’s enemies in the West.
This book is the first-ever study of Russian conspiracy theories in the post-Soviet period. It examines why these conspiracy theories have emerged and gained currency in Russia and what role intellectuals have played in this process. The book shows how, in the new millennium, the image of the ‘dangerous, conspiring West’ provides national unity and has helped legitimize Russia’s rapid turn to authoritarianism under Vladimir Putin.
白洋淀纪事 豆瓣
作者: 孙犁 2017 - 9
2019年3月25日 已读
开篇便是高潮,几乎浓缩了全部的精华。后续的故事,放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大概还是很感动人的。70年后回头看,感觉又不一样了。
2019 上图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