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
艺术:让人成为人 豆瓣
The Art of Being Human
作者:
[美] 理查德·加纳罗
/
特尔玛·阿特休勒
译者:
舒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 1
《艺术:让人成为人》旨在向那些没有或者没有多少文科背景的学生介绍人文学带给我们的喜悦。一直以来,我们的目标就是交流我们对于作为心智与情感体验的人文学所怀有的热情。学生藉由学习审慎的思考,以及对于创造性艺术的认知,也将会更好地了解自身。
《艺术:让人成为人》叙述的历史上人文学取得的杰出成就。尽管我们的方法是主题式,而不是编年史式的,但是历史语境仍然作为了解特定作品发挥着,并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感激过去了所取得的成就,这是因为我们非常相近的人过去并存在过,他们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今天。我们会继续发现新的原因去体验喜悦,并在过去的、现在的、西方的、非西方的、男人的、女人的,以及在不同种族文化的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感受力中得到的激励。
本版特色:本书的版本次数已经达到第7版,这是因为人文学是活着的,并将永远活着。同时,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必须要生长和变化。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现在的这一版作出了一些重要的修订,它们对于我们特殊的方式走进人文学是非常必要的。
《艺术:让人成为人》叙述的历史上人文学取得的杰出成就。尽管我们的方法是主题式,而不是编年史式的,但是历史语境仍然作为了解特定作品发挥着,并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感激过去了所取得的成就,这是因为我们非常相近的人过去并存在过,他们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今天。我们会继续发现新的原因去体验喜悦,并在过去的、现在的、西方的、非西方的、男人的、女人的,以及在不同种族文化的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感受力中得到的激励。
本版特色:本书的版本次数已经达到第7版,这是因为人文学是活着的,并将永远活着。同时,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必须要生长和变化。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现在的这一版作出了一些重要的修订,它们对于我们特殊的方式走进人文学是非常必要的。
我与这个世界的距离 豆瓣
Vivian Maier: Self-Portraits
作者:
[美]薇薇安·迈尔
/
[美]约翰·马卢夫
译者:
oneone
九州出版社
2018
- 5
谁是薇薇安·迈尔?这个隐没于公众视野之外近60年的神秘摄影师,自曝光以来,总被人们这样问起。
这本自拍摄影集《我与这个世界的距离》,精选近100张薇薇安·迈尔的黑白和彩色自拍照片,拍摄年代从20世纪50年代到1986年,记录了迈尔从20多岁到60岁的年华。这些自拍里的她,常常 出现在反光物体表面或者玻璃上,大多形单影只,寥寥几张里,和孩子在一起,想必是她在工作时拍下的。看这些自拍,她眼中的自己,你会全面深入地认识一个更丰满的薇薇安·迈尔。
本摄影集首次以精装大开本形式呈现,全方位还原了原版摄影集全貌。
这本自拍摄影集《我与这个世界的距离》,精选近100张薇薇安·迈尔的黑白和彩色自拍照片,拍摄年代从20世纪50年代到1986年,记录了迈尔从20多岁到60岁的年华。这些自拍里的她,常常 出现在反光物体表面或者玻璃上,大多形单影只,寥寥几张里,和孩子在一起,想必是她在工作时拍下的。看这些自拍,她眼中的自己,你会全面深入地认识一个更丰满的薇薇安·迈尔。
本摄影集首次以精装大开本形式呈现,全方位还原了原版摄影集全貌。
西文字体 豆瓣 谷歌图书
9.2 (34 个评分)
作者:
[日] 小林章
译者:
刘庆
中信出版社
2014
- 5
在日本被誉为西文字体第一人的小林章先生,是日本和西方两个世界的字体大师,他通晓东西方文化、历史、近代书法和字体设计。常被聘请为国际字体设计大赛的评委,发现很多亚洲人不懂得如何正确使用西文字体,更不懂得如何将亚洲文字与西文组合在一起。
本书分为六章,分别从“字母的形成”、 “认识西文字体”、“西文字体的选择”、“玩味西文字体”、“西文字体制作”、“致立志要学习西文的朋友”等几个方面,细致讲解了西文字体的发展背景,拉丁字母的构造,如何理解不同字形,以及西文字体的鉴别方式。书中还以图片的方式展示了很多正确使用西文字体的范例,以及不成功的设计效果,使读者能对西文字体有一个既感性又生动的认识。
本书分为六章,分别从“字母的形成”、 “认识西文字体”、“西文字体的选择”、“玩味西文字体”、“西文字体制作”、“致立志要学习西文的朋友”等几个方面,细致讲解了西文字体的发展背景,拉丁字母的构造,如何理解不同字形,以及西文字体的鉴别方式。书中还以图片的方式展示了很多正确使用西文字体的范例,以及不成功的设计效果,使读者能对西文字体有一个既感性又生动的认识。
遥望南方的童年 (2007) TMDB 豆瓣
遥望南方的童年
9.1 (71 个评分)
导演:
易寒
演员:
易志兵
/
何伟欣
…
其它标题:
The Rising Star Kindergarten
由于父母大都去南方城市打工,村中剩下的全是老人和儿童,小学教师易明堂(易志兵 饰)不忍这些孩子重蹈父辈的路,决定开办一所家庭幼儿园,教孩子们学文化,下岗的妻子(何伟欣 饰)当园长,初中生李响(谢媛 饰)当了老师。由于条件简陋,易明堂腾出家中祖宅做孩子们的活动场所。幼儿园开班后,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接踵而至,有的家庭连低廉的学费都交不起。陀陀因李响教育失当离园出走,李响很是内疚,她想报考师范学校系统地学习。秀秀的妈妈打工回来,女儿竟不认她,加之丈夫有了外遇,她伤心地离开了家乡。由于易明堂没有办学资质,乡里勒令他把幼儿园关闭。令易明堂心酸的是,这些留守儿童将来怎么办......
昙曜五窟 豆瓣
作者:
阿城
中华书局
2019
- 1
《昙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是作者接续《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讲述中国文化脉络的著作,来源于作者在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的讲座“文明的造型探源”课程。
开始部分接续《洛书河图》,继续讲关于北极星崇拜在周代和汉代的造型变化。重点在“宅兹中国”部分,通过造型分析,深入明确解释了“中”的造型来源于“建鼓”,而建鼓是天地沟通的重要工具与仪式。同时,证明了中国古代城市(都城)的中轴线的北端,是指向北极星。接续下去,以《千里江山图》分析了中国山水画的起源是表达“仰观垂象”,也就是按照星象来安排山川的结构。
之后是汉代部分,分析解释了汉代的造型原则是“气韵生动”。
叙述清楚了中国传统造型的纵轴之后,这时中国造型遇到横轴传来的佛教文化。这一部分,引用、导读佛教经典,以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昙曜五窟”为具体例证,清楚地揭示出佛教造像的依据。
从此,中国造型,就一直呈现上述两个轴向的交汇,成为传统,影响一直到今天的中国。
开始部分接续《洛书河图》,继续讲关于北极星崇拜在周代和汉代的造型变化。重点在“宅兹中国”部分,通过造型分析,深入明确解释了“中”的造型来源于“建鼓”,而建鼓是天地沟通的重要工具与仪式。同时,证明了中国古代城市(都城)的中轴线的北端,是指向北极星。接续下去,以《千里江山图》分析了中国山水画的起源是表达“仰观垂象”,也就是按照星象来安排山川的结构。
之后是汉代部分,分析解释了汉代的造型原则是“气韵生动”。
叙述清楚了中国传统造型的纵轴之后,这时中国造型遇到横轴传来的佛教文化。这一部分,引用、导读佛教经典,以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昙曜五窟”为具体例证,清楚地揭示出佛教造像的依据。
从此,中国造型,就一直呈现上述两个轴向的交汇,成为传统,影响一直到今天的中国。
古琴 豆瓣
Qin: En berättelse om det kinesiska instrumentet qin och dess betydelse i den bildade klassens liv
作者:
[瑞典] 林西莉
译者:
许岚
/
熊彪
中华书局
2017
- 1
《古琴》是一本优美、好读、丰富的书。它从林西莉学琴的经历和进入古琴文化世界的体悟写起,不仅详尽地描述了古琴这件乐器本身,更是深入古琴与中国文人、与诗歌音乐乃至与人的生活方式及命运的关系,打开了通往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世界的一扇大门。令人感慨的是,如此通俗易懂、清晰详尽却又优雅从容地讲述古琴故事的一本书,却不是出自中国人--古琴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拥有者的手笔。
1961年,28岁的林西莉第一次见到中国古琴。那时她偕夫婿定居北京两年,并到北大继续学习中文。与此同时,林西莉在中国音乐学院开始学习古琴。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林西莉师从古琴大师王迪。两人亦师亦友的融洽关系,使得林西莉对古琴的掌握和理解都有了质的提高。
《古琴》几十年的古琴生涯,让林西莉对古琴的了解深入其中。直到现在,林西莉每周都会在家用六十年代老师们赠她的明代古琴"鹤鸣秋月"弹上一曲。
林西莉结合她几十年学琴的经历和对中国文化的体悟,写成了《古琴》一书。2006年书甫一出版,即获得当年瑞典最高文学奖--奥古斯特文学奖,在瑞典又掀起一股中国热、古琴热。
1961年,28岁的林西莉第一次见到中国古琴。那时她偕夫婿定居北京两年,并到北大继续学习中文。与此同时,林西莉在中国音乐学院开始学习古琴。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林西莉师从古琴大师王迪。两人亦师亦友的融洽关系,使得林西莉对古琴的掌握和理解都有了质的提高。
《古琴》几十年的古琴生涯,让林西莉对古琴的了解深入其中。直到现在,林西莉每周都会在家用六十年代老师们赠她的明代古琴"鹤鸣秋月"弹上一曲。
林西莉结合她几十年学琴的经历和对中国文化的体悟,写成了《古琴》一书。2006年书甫一出版,即获得当年瑞典最高文学奖--奥古斯特文学奖,在瑞典又掀起一股中国热、古琴热。
美好社会与美美与共 豆瓣
作者:
费孝通
/
麻国庆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2019
- 1
【内容简介】
费孝通先生是我国老一代的著名人类学、社会学和民族学家,世人对其青年时代创造的经典著作早已耳熟能详。同样值得世人重视的是,费先生自20世纪70年代末获得第二次学术生命之后,面对现时代中国及世界的新态势,从实求知、孜孜不倦,延续并将其一生所做的三部主题“文章”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本书从乡村与城镇发展、民族与社会发展、全球化与文化自觉、学术反思与展望四个方面,分别收录了费孝通先生第二次学术生命中形成的代表性作品,汇成文集,既是立此存照、缅怀学界的先行者,也是梳理学脉,便于后学者续写新的“篇章”。
【编辑推荐】
《美好社会与美美与共:费孝通对现时代的思考》,收录费孝通先生改革开放之后获得“二次学术生命”之后,在学术界和知识界获得广泛关注和深远影响的学术文章,这些文章已经成为新的经典。从这些经典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先生晚年对文化的反思,已经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考,升华到天下大同的全球社会,也关注我们今天强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先生认为,他所吁求的“美好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共相,是世界性总体社会中人与人相处的规范,是主观意识和客观律令的内外统一。因此,文化自觉是对自身之美和他者之美的双重自觉,目标是创建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
费老70多年的学术生涯,其研究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然其一直没有脱离社会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费老的笔下,微视研究和巨视研究一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先生的社会人类学思想在两者间应用得游刃有余,并不时地产生新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对中国社会中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思考,如何上升到全球视野,这是先生晚年的大智慧,在某种意义上先生晚年的思考,已经从一位“从实求知”的以田野经验为基础的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学家,上升为超越所处时代、关注未来、具有普遍人类关怀的一位哲学家。而费老的研究和实践已经证明,他非常出色地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论特色。他对于本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已经成为非西方学者研究本土社会的典范。
费孝通先生是我国老一代的著名人类学、社会学和民族学家,世人对其青年时代创造的经典著作早已耳熟能详。同样值得世人重视的是,费先生自20世纪70年代末获得第二次学术生命之后,面对现时代中国及世界的新态势,从实求知、孜孜不倦,延续并将其一生所做的三部主题“文章”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本书从乡村与城镇发展、民族与社会发展、全球化与文化自觉、学术反思与展望四个方面,分别收录了费孝通先生第二次学术生命中形成的代表性作品,汇成文集,既是立此存照、缅怀学界的先行者,也是梳理学脉,便于后学者续写新的“篇章”。
【编辑推荐】
《美好社会与美美与共:费孝通对现时代的思考》,收录费孝通先生改革开放之后获得“二次学术生命”之后,在学术界和知识界获得广泛关注和深远影响的学术文章,这些文章已经成为新的经典。从这些经典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先生晚年对文化的反思,已经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考,升华到天下大同的全球社会,也关注我们今天强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先生认为,他所吁求的“美好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共相,是世界性总体社会中人与人相处的规范,是主观意识和客观律令的内外统一。因此,文化自觉是对自身之美和他者之美的双重自觉,目标是创建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
费老70多年的学术生涯,其研究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然其一直没有脱离社会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费老的笔下,微视研究和巨视研究一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先生的社会人类学思想在两者间应用得游刃有余,并不时地产生新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对中国社会中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思考,如何上升到全球视野,这是先生晚年的大智慧,在某种意义上先生晚年的思考,已经从一位“从实求知”的以田野经验为基础的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学家,上升为超越所处时代、关注未来、具有普遍人类关怀的一位哲学家。而费老的研究和实践已经证明,他非常出色地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论特色。他对于本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已经成为非西方学者研究本土社会的典范。
人文精神的伟大冒险 豆瓣
Adventures in the Human Spirit, 7th Edition
作者:
[美] 菲利普·E. 毕肖普
译者:
陈永国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3
★《人文精神的伟大冒险:人文艺术通史》是一部全面的、可读性强的人文艺术通识图书,是全美近百所高校采用的通识教材,也是深受大众读者喜爱的人文艺术经典入门书。拥有极高的口碑和赞誉,是一部独特的全面的人文艺术史,让你一书在手,古今人文尽在掌握中!
★知名文化人刘苏里大力推介,赞本书为“最佳人文艺术入门书,应该人手一册”;著名学者汪民安盛赞本书“每一页都蕴含着人文精神的精髓”。
★全书涵盖音乐艺术、建筑艺术、文学艺术、表演艺术、图像艺术、造型艺术和人体艺术等门类,跨越从远古到当代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内容的广度,思想的深度,为同类书之中的佼佼者。
★作者菲利普·E. 毕肖普是深受读者欢迎的教授和专栏作家。她有长达25年的人文学科研究、教学和写作经验,语言犀利、文笔优美、逻辑严密,发人深省。其著作是人文学科研究者和爱好者的收藏经典。
★本书采用经典16开大开本,精装全彩印刷,多幅高清跨页图,营造“掌上美术馆效果”,让你在家如同亲临美术馆。封面专色印金工艺,高质感法莎纸封面印刷,柏辽兹《狂想曲》独特压凹工艺精美内封,绝美呈现人文艺术深邃意蕴!
《人文精神的伟大冒险:人文艺术通史》旨在全面介绍人文艺术带给我们的启迪与感动。作为启发心智和健全人格的人文艺术,通过各种创造性形式,引领我们更好地了解自身及所生活的世界。全书以时间为线索,按章节讨论不同时代的人文精神,其中包括古代世界、古代希腊的古典精神、古罗马的帝国精神、一神教精神、中世纪的封建精神和哥特风格、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巴洛克精神、启蒙运动的精神、革命和浪漫主义、工业时代的物质主义精神、现代主义精神和当代精神,运用大量文献揭示历史人物的生活画面,全面呈现人文艺术深邃意蕴。新增的日常生活窗口,有如电影镜头,带我们回溯、还原人类历史的生动细节,从而帮助我们思考自身内在意义和精神所在。
★知名文化人刘苏里大力推介,赞本书为“最佳人文艺术入门书,应该人手一册”;著名学者汪民安盛赞本书“每一页都蕴含着人文精神的精髓”。
★全书涵盖音乐艺术、建筑艺术、文学艺术、表演艺术、图像艺术、造型艺术和人体艺术等门类,跨越从远古到当代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内容的广度,思想的深度,为同类书之中的佼佼者。
★作者菲利普·E. 毕肖普是深受读者欢迎的教授和专栏作家。她有长达25年的人文学科研究、教学和写作经验,语言犀利、文笔优美、逻辑严密,发人深省。其著作是人文学科研究者和爱好者的收藏经典。
★本书采用经典16开大开本,精装全彩印刷,多幅高清跨页图,营造“掌上美术馆效果”,让你在家如同亲临美术馆。封面专色印金工艺,高质感法莎纸封面印刷,柏辽兹《狂想曲》独特压凹工艺精美内封,绝美呈现人文艺术深邃意蕴!
《人文精神的伟大冒险:人文艺术通史》旨在全面介绍人文艺术带给我们的启迪与感动。作为启发心智和健全人格的人文艺术,通过各种创造性形式,引领我们更好地了解自身及所生活的世界。全书以时间为线索,按章节讨论不同时代的人文精神,其中包括古代世界、古代希腊的古典精神、古罗马的帝国精神、一神教精神、中世纪的封建精神和哥特风格、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巴洛克精神、启蒙运动的精神、革命和浪漫主义、工业时代的物质主义精神、现代主义精神和当代精神,运用大量文献揭示历史人物的生活画面,全面呈现人文艺术深邃意蕴。新增的日常生活窗口,有如电影镜头,带我们回溯、还原人类历史的生动细节,从而帮助我们思考自身内在意义和精神所在。
茶的真实历史 豆瓣
The True History of Tea
作者:
梅维恒( Victor Mair )
/
郝也麟(Erling Hoh )
译者:
高文海
/
徐文堪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
- 1
《茶的真实历史》,以时间变迁为经线,以全球的地域传布为纬线,展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茶史全图。既有中国茶饮的历史,中国茶叶向外传布的不同途径,亦涉及日本、印度、锡兰(斯里兰卡)等东方各国的茶饮历史,以及茶叶在西方世界的轨迹。作者梅维恒、郝也麟以社会、宗教、文化、历史、经济、文学、科学、语言等多种视角,串联起散落在历史长河中、遍及地球上各个角落的与茶相关的大小事件,解读茶在人类社会中具有的真实面貌,讲述一个关于茶的真实的故事。即使你未必全部接受作者的观点,但仍可从中扩展视野,汲取或许你未曾留意过的信息和见解。
小镇喧嚣 豆瓣 Goodreads
9.1 (22 个评分)
作者:
吴毅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
- 2
基层迎检、开发纷争、征收税费、产业调整、征地“种房”、维权争利……“喧嚣”一词,释尽乡镇日常政治种种人事与结构交织碰撞的众声嘈杂。本书以后现代叙事策略,围绕基层政权、村级组织和农民在复杂的乡村权力场域中博弈共生的过程和状况,深度阐释了21世纪初中国中部地区某乡镇“乡域政治”的运作实践与支配逻辑。
本书出版十年来,获得学术界内外的广泛好评,被权威专家和普通读者誉为数十年来少见的以“抵近现场”“深度描写”的方式、以“比小说还精彩”的叙述来“复杂化理解”中国基层社会的作品。重读此书,不难发现,虽然它研究的是十多年前的乡镇,但是,对于“故事”背后种种复杂因素的颇有见地的理论探讨,让它在今天仍然极具启示。
本书出版十年来,获得学术界内外的广泛好评,被权威专家和普通读者誉为数十年来少见的以“抵近现场”“深度描写”的方式、以“比小说还精彩”的叙述来“复杂化理解”中国基层社会的作品。重读此书,不难发现,虽然它研究的是十多年前的乡镇,但是,对于“故事”背后种种复杂因素的颇有见地的理论探讨,让它在今天仍然极具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