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
雅纳切克 小交响曲 塔拉斯 布尔巴 豆瓣
马克拉斯(麦克拉斯) Sir Charles Mackerras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7年10月14日 出版发行: Decca
这套雅纳切克(Janacek)的管弦乐作品集中收录了他的代表作《小交响曲》和《塔拉斯?布尔巴》,这是他最著名,也是被演奏得最多的两首曲目。同时还收入了雅纳切可的另几首管弦乐曲,如《拉什舞曲》、《弦乐队主曲》、管乐六重奏《青春》、钢琴和乐队的《随想曲》和《小协奏曲》。这套唱片由马克拉斯指挥,获得了“企鹅”三星评鉴,可想而知这套录音的发烧质量。
马克拉斯(Sir Charles Mackerras)使当代人认识到了雅纳切克音乐的出众之处,对此的证明,首先可以从听这张唱片开始。马克拉斯可以说始终使人受到一种强烈之情的感染。在这些作品的演绎中,雅纳切克简直是默默无闻地耕耘于他的土地上,难以在他身上找到学院式的教条,作曲家身上的难以自抑的激情被马克拉斯从容地表现了出来,这种激情能够征服所有听过雅纳切克这部作品的人。
《小交响曲》有五个短小的乐章,演奏历时约24分钟。这是个独具匠心的管弦乐精品,音响辉煌不凡。首乐章中小号、大管和鼓交织在一段豪放而宽广的森林狩猎景象的曲调里,造成鼓角相闻之势,令我们感觉上的视野十分开阔。我敢说铜管乐器在这里的辉煌表现是空前绝后的。此后的慢乐章稍长,抒情中又夹带着诙谐的成分。第三乐章的一段长笛极为激烈、短促的吹奏给人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接着是一个乡村舞蹈的场面,那优美而活泼的情调又被带入了末乐章的开头。在逛够了这么一大圈之后,乐曲的结尾又再度出现首乐章那金鼓齐鸣的壮丽景象。据我所知,不少喜欢交响乐的朋友忽略了这个曲子,这是很可惜的。交响诗《塔拉斯?布尔巴》取材于俄国作家果戈里描写哥萨克人和波兰人战争的同名小说。乐曲的情致徘徊于炙热的生命情感和死亡的阴影之间,很有些耐人寻味。
马克拉斯认为,他对雅纳切克的推广是他对音乐事业的最大贡献。他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的雅纳切克作品录音被认为是最具权威性的。马克拉斯说:“我擅长的东西很多,总希望自己是改变人们对巴洛克作曲家和古典作曲家,比如亨德尔、莫扎特甚至贝多芬的理解和诠释的人。但是每个人都知道他们是伟大的作曲家,人们不需要我告诉他们那些,但雅纳切克就不一样了。”
从中世纪到贝多芬 豆瓣
作者: 夏滟洲 2013 - 9
本书探讨了西方作曲家的社会地位。主要围绕与作曲家所从事的活动中的几个方面如物质回馈、精神回馈及社会影响等要素而展开,以个案研究阐述作曲家的社会身份。论文采取观察、比较等社会学方法,美学-历史双向研究方法,从音乐创作与作曲家的社会间关系,从作品概念的历史形成与音乐形式因素之发展等方面着手,分层次、多角度地论述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之形成。
Beethoven: Symphony No.3 'Eroica' etc. 豆瓣
Otto Klemperer / Philharmonia Orchestra of London , Philharmonia Orchestra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2年4月9日 出版发行: EMI Classics
这张唱片是克勒姆佩勒与爱乐管弦乐团首次录制贝多芬曲子的一部分,虽是单声道,但数位化的版本,效果明显比前次的人工化身历声要好得多了;细节丰富,低频也更厚实。白热化的“英雄”,加上权威、媚人的序曲,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胜于稍后的身历声版(指演奏方面)。
贝多芬:第五(命运)、七交响曲 豆瓣 Spotify
9.7 (105 个评分) Carlos Kleiber / Wiener Philharmoniker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5年2月20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历史上只有一张唱片同时登上企鹅三星带花、日本唱片艺术名曲三百、《留声机》百大、DG 100(英国的Gramophone杂志为纪念Deutsche Grammophon的百岁生日,特别评选出的榜单,名为「DG百年历史最伟大的百张唱片」),Classic CD百大(由台湾著名古典音乐杂志《CD Hi》推出)五份权威榜单!这张唱片就是由卡洛斯克莱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录制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七交响曲。
当录音技术发展到本世纪中期以后,在那么多伟大指挥家都一再与一流乐团录过贝多芬的交响曲之后,几乎没有人相信还有谁能在这些音乐中找出更多令人振奋的新素材,可是一九七五年,克莱巴的第五、七号交响曲录音出现了,这是一份真正伟大的录音!这张是唱片史上不朽的经典之作,是经典中的经典。
如果你的唱片架只允许一张唱片,那么留下的一定是这一张!
音乐与情感 豆瓣
Music and sentiment
10.0 (5 个评分) 作者: [美] 查尔斯·罗森 译者: 罗逍然 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2017 - 7
本书是著名钢琴家、文艺批评家查尔斯•罗森谈音乐何以动人心弦的一本书。罗森从乐理出发,结合自身丰富的演奏经验,清晰、有条理地解释了音乐怎样对人的情感带来波动,什么样的音乐是激发人类情感的音乐。
* * * * * * * * *
罗森的文字一如其演奏:巧妙、精确、极富洞察力,时刻准备迎接挑战……他的分析既清晰又具有说服力,直指问题的核心。倘若你做好准备听罗森讲课,毫无疑问会被他外科医生一般精确的分析风格影响。《音乐与情感》不只改变了我们理解音乐的方式,更涉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艺术本身。——《卫报》
作为一位可敬的钢琴家,也作为《古典风格》的作者,罗森的声音总是值得倾听。他在本书中选取的范例与所作的细节分析有技巧地解释了音乐究竟如何表达情感。——《星期日泰晤士报》
力度的变化、速度的不同、连音符的长短—— 罗森切入的方式如此直截了当却又那样特殊,灵巧地带领我们靠近音乐的内涵……罗森之所以如此特别,正在于分析音乐中那些激昂、漫无边际又充满对抗意识的情感时,他所展现的整体审美图景。
——《音乐时报》
2017年12月21日 已读
非常厉害的关于音乐的著作,很少见能够把音乐文本解析得如此深入浅出,虽然有些地方还是不能看懂……配合罗森的《古典风格》来读,更加享受。
古典音乐 文化研究 查尔斯·罗森 音乐 音乐学
乐之本事 豆瓣
8.1 (65 个评分) 作者: 焦元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9
如果你对古典音乐有兴趣,或准备想要进一步了解它,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协助;如果你对古典音乐没有兴趣,这本书有丰富的故事和知识,翻翻看看,或许也能触类旁通;如果你已经浸淫或学习古典音乐多年,那么,愿这本书能让你记起那个喜爱音乐的自己,想起每一个与美好感动相逢的当下。无论人生可以多荒谬,世界可以多歪斜,有些事,永远值得你放在心上,用自己最坚定顽强的意志,温柔又执拗地守护。
——焦元溥
台湾著名古典乐评家焦元溥写给普通大众的古典音乐入门书,没有五线谱,没有专业术语,以有趣的故事和丰富的聆听经验讲述古典乐的聆听之道,音乐很难懂吗?不。人人都可欣赏古典乐吗?是的。本书涉及古典乐的定义和讨论、品味乐曲的态度与方法、录音与现场演出的差别、不可不知的音乐小常识、古典音乐简史,以及无比实用的音乐会注意事项、选座参考乃至聆赏进阶之道,另附作曲家年代表、焦元溥精选曲目及详细解说,库克音乐免费正版在线聆听。
Prokofiev: Violin Concertos Nos. 1 & 2 / Violin Sonata No. 2 ~ Oistrakh 豆瓣
9.3 (6 个评分) David Oistrakh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4年9月7日 出版发行: EMI Classics
01 Violin Concerto No. 1 in D Major, Op. 19 (2004 Digital Remaster): Andantino 9:47
02 Violin Concerto No. 1 in D Major, Op. 19 (2004 Digital Remaster): Scherzo (Vivacissimo) 3:50
03 Violin Concerto No. 1 in D Major, Op. 19 (2004 Digital Remaster): Moderato 7:47
04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No. 2 Op. 63 (2004 Digital Remaster): Allegro moderato 11:01
05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No. 2 Op. 63 (2004 Digital Remaster): Andante assai 10:27
06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No. 2 Op. 63 (2004 Digital Remaster): Allegro, ben moderato 6:24
07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No. 2 in D Op. 94 (2004 Digital Remaster): Moderato 7:41
08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No. 2 in D Op. 94 (2004 Digital Remaster): Presto 4:43
09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No. 2 in D Op. 94 (2004 Digital Remaster): Andante 3:52
10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No. 2 in D Op. 94 (2004 Digital Remaster): Allegro con brio 7:16
Mozart: Eine kleine Nachtmusik 豆瓣
10.0 (6 个评分) Herbert von Karajan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82年12月15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诞生在萨尔兹堡,是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伤口中洋溢着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迸发出在巨大社会压力下的明快、乐观情绪。莫扎特广泛采用各种乐曲形式,成功的把德、奥、意等国的民族音乐和欧洲的传统音乐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为德国民族歌剧奠立了基础,创造出一种现实主义音乐剧的新体裁。莫扎特在创作上以其不倦的努力和探寻,把18世纪的音乐艺术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为西方音乐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对后世音乐创作产生极大的影响。
诺贝尔奖得主罗曼·罗兰曾说:他的音乐是生活的画像,但那是美化了的生活。旋律尽管是精神的反映,但它必须取悦于精神,而不伤及肉体或损害听觉。所以在莫扎特那里,音乐是生活的和谐表达。不仅是他的歌剧,而且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如此。他的音乐,无论看起来如何,总是指向心灵面非智力,并且始终在表达情感或激情,但绝无令人不快或唐突的激情。
G大调弦乐小夜曲是18世纪中叶器乐小夜曲的典范,最早为弦乐合奏,后被改编为弦乐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是莫扎特所作十多首组曲型小夜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
Anton Bruckner: Symphonie No. 8 豆瓣
8.7 (9 个评分) Herbert von Karajan / Wiener Philharmoniker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89年9月13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Prizes
- 1990: MRA Award, London
- 1990: Penguin Rosette Award


Press Quotes:

Recorded the year before he died, this might stand as a spiritual testament to Karajan's relationship with this work.
Record Review / James Jolly, Gramophone (London) / 01 December 2005
穿T恤听古典音乐 豆瓣
6.3 (14 个评分) 作者: 田艺苗 理想国 | 台海出版社 2017 - 1
《穿T恤听古典音乐》由田艺苗同名系列讲座的十七篇演讲稿整理而成。从怎么听古典音乐,到古典音乐的礼仪、知识、背后的故事,既有针对音乐作品的评论,也生动刻画了音乐家的个性和生活。听古典音乐,穿什么并不要紧。你可以穿T恤、穿牛仔、穿西装、穿睡袍……古典音乐不是老古董,不是装饰品,也不是奢侈品,它没有那么高不可攀,也无需附庸风雅,艺术本身就是为了质疑一切规则与繁文缛节而生。
Neujahrskonzert 2010 / New Year's Concert 2010 / 2010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豆瓣
Georges Prêtre / Wiener Philharmoniker
发布日期 2010年1月4日 出版发行: Decca
Wenn am ersten Tag eines jeden neuen Jahres der Goldene Saal des Wiener Musikvereins mit zehntausenden Blüten aus San Remo geschmückt wird und die Kameras postiert werden, dann ist es wieder soweit für die „Liebeserklärung an die ganze Welt": das Wiener Neujahrskonzert, Österreichs prominentester musikalischer Markenartikel und unter Dirigenten sehr begehrt. Diesmal stand der 85-jährige französische Dirigent Georges Prêtre am Pult, der bereits am Neujahrstag 2008 die Ehre hatte. 1,135 Millionen Zuschauer allein in Österreich verfolgten das Konzert, das erstmals in HDTV ausgestrahlt wurde, doch auf der Welt dürften es Milliarden sein, schließlich hatten sich diesmal 74 TV-Stationen aus 72 Ländern eingeschaltet. Das Programm wie jedes Jahr recht sorgfältig ausgewählt: Strauß, Strauß und ein bisschen Offenbach, dem französischen Dirigenten zuliebe. Prêtre wusste auch diesmal: Diplomatie im Dreivierteltakt funktioniert auf der ganzen Welt, der Operettenhimmel ist für alle da und in einem solchen wähnten sich auch alle an diesem Tag unter Prêtre klangzarter wenn auch keineswegs altersmüder Führung: Ob bei der Ouvertüre zur "Fledermaus", dem lieblich komischen "Krapfenwaldl" (Johann Strauß op. 336), den süßen "Wiener Bonbons" (op. 307) oder der berauschenden "Champagner-Polka" (op. 211) - um nur einige Musiknummern zu nennen. Mit Otto Nicolais Ouvertüre zu "Die lustigen Weiber von Windsor" ehrten die Wiener Philharmoniker ihren Gründer, schließlich hatte Nikolai das Weltklasseorchester vor 150 Jahren ins Leben gerufen. Jacques Offenbachs zarte Ouvertüre "Die Rheinnixen" - besser bekannt: die darin enthaltene "Barcarole"-Melodie - rundete das Programm ab. Und natürlich auch der "Radetzkymarsch" von Strauß Vater, der in keinem Jahr fehlen darf. Für die Kostüme des Ballettcorps der Wiener Staatsoper und der Volksoper, das zur Polka "Ein Herz, ein Sinn" und zum "Morgenblätterwalzer" tanzte, zeichnete der italienische Meister der Haute Couture, Valentino verantwortlich, die Coreographie besorgte Renato Zanella. 2011 wird Franz Welser Möst das Konzert dirigieren. - Teresa Pieschacón Rapha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