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
平诺克:帕海贝尔 卡农 和 赋格 豆瓣
9.8 (13 个评分) The English Concert / Trevor Pinnock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85年10月1日 出版发行: Universal
帕海贝尔·卡农·巴洛克
约翰·帕海贝尔(Johann Pachelbel,1653-1706),德国管风琴家、作曲家。从海因里希·施韦默学习,1674年起从维也纳的克尔为师。1677年任爱森纳赫宫廷管风琴师,与巴赫之父相识。先后在埃尔富特(1678)、斯图加特(1690)、戈塔和纽伦堡(1692)的圣塞巴尔杜斯大教堂供职。在羽管键琴组曲与小赋格曲风格的管风琴众赞歌前奏曲的领域中,他是巴赫的重要先驱者。
《卡农》原意是指教规,宗教法规或者经典之意,在音乐上是指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它的特点是:各个声部有规则地互相模仿。也就是后面的声部按一定的时间距离依次模仿前一声部的旋律。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叫做“卡农曲”。我们平时经常听到的轮唱曲就是卡农曲的一种。字面上是"轮唱"的意思。简单说,就是有好几个声部的旋律重複出现,交织着演奏,互相追随,让人有无限延伸的感觉。《卡农》虽然是一首精美的小品,却让帕海贝尔一辈子名留古今,如果他还在世的话,那可能是全世界版税收入最高的音乐家。《卡农》旋律简单朴实,可是具备精密完美的音乐结构,十足表现出对位法的严谨与平衡。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低音部只有八个音符组成同一组旋律,从头到尾重複了28次,不但是一首男女老少雅俗共赏的曲子,也是初次接触古典音乐的最佳入门曲。
除了《卡农》以外,这张唱片还共收录了亨德尔的《示巴女王莅临》以及阿尔比诺尼、维瓦尔第、普赛尔、阿维森、海顿等作曲家的巴洛克名曲作精华。大约从十六世纪末到1750年间的音乐,被人们称为巴洛克音乐。巴洛克(Baroque),原指形状不整的珍珠,最初被用来表现一种建筑艺术形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是以希腊、罗马的形式美为第一性的;相对而言,巴洛克风格则是一种全新的形式,它促成了后来的洛可可(Rococo)艺术的兴起。巴洛克时代的欧洲音乐以德、意、法等几个国家为代表,音乐艺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
在《卡农》众多版本中,特雷沃·平诺克指挥的这一版可能是最古色古香、原汁原味的。
平诺克
特雷沃·平诺克(Trevor Pinnock)1946年生于英国坎特伯雷。自幼进入坎特伯雷教堂唱诗班,饱受音乐传统熏陶。1963-1967年间入皇家音乐学院深造,主修羽管键琴和管风琴,均以优异成绩获得奖学金。1966-1972年间他自组了Galliard三重奏团(包括长笛、大提琴和大键琴三件乐器),这个以17、18世纪欧洲宫廷舞蹈命名的团体的演奏也以那一时期的作品为主。此后的平诺克,迅速在大键琴领域崛起,他频频登台,或独奏或重奏或与大乐队交相辉映,还随著名的圣马丁学院管弦乐团到欧洲各地演出。其精湛的琴技远近闻名,很快便跃居英国大键琴界的第一把交椅。
七十年代初期,英国的古乐器演奏风潮正兴,平诺克看准这一契机,于1973年联合一群有志从事古乐器演奏的年轻乐手组建了英国协奏团,自任指挥兼羽管键琴手,仍然以演绎17、18世纪的巴罗克音乐和早期古典时期音乐作品为主。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得到伦敦著名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支持,得以使用这两家博物馆多年珍藏的古乐器。适逢这一年英国隆重举办巴赫音乐节,平诺克和他的乐团在音乐街上崭露头角,即使是苛刻的英国乐评界也给给予他们相当的好评,从此逐渐奠定了平诺克和英国音乐会乐团在巴罗克音乐演绎方面的权威地位。作为一名羽管键琴家,他经常通过键盘指挥他的乐队(这种方式对于早期音乐的演绎是常见的),使他能够运用精密的低音线条把乐队的演奏紧紧凝聚在一起,显示出严整的构筑力。
和当代其它的古乐器演奏团不同,平诺克手下的这支古乐团只演奏18世纪以前、特别是巴罗克时代的作品,追求的是旧瓶老旧式的原汁原味。而同样是古乐团,加迪纳的革命与浪漫管弦乐团不仅回朔前古典的拉莫、巴赫、亨德尔,还观瞻晚近的柏辽兹、马勒、德沃夏克,这旧瓶里面新旧兼收,也就多了几种不同的颜色。至于诺灵顿的伦敦古典演奏家乐团,则主要演奏贝多芬以后的作品,这又该是“旧瓶装新酒”的音乐风味。
作为英国协奏团的灵魂和指挥,平诺克坚持"原本"的真实和演奏风格的纯正。对所演奏的每部作品,从乐谱到与其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认真的研究和考证,以求揭开尘封,获得其音乐上的真髓。20多年来,这支古乐团从小到大、不断发展,除每年定期到欧美及亚洲等地举行的音乐会外,还经常在许多世界著名的音乐节上登台。像雪斯维格—霍斯坦音乐节、圣西西里亚音乐节、爱丁堡音乐节等。1988年,乐团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演出亨德尔的《弥赛亚》,受到好评。此后,便成为该音乐节的常客。而平诺克本人除主盟自己的古乐团之外,也涉足歌剧或客座于其它的乐团。1988年,他首次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指挥亨德乐的《弥赛亚》。近年,与英美各大交响乐团也多有合作。1991年,他又出任加拿大国家艺术中心的音乐总监和首席指挥。
1978年开始,他与德国Archiv唱片公司长期签约,至今已录制出版了近百张早期音乐作品唱片,并多次荣奖。譬如分别获1988年和1989年Gramophoneug唱片大奖的海顿《纳尔逊弥撒曲》,柯莱里的《十二首大协奏曲》,获1990年日本唱片艺术大奖的普塞尔的《颂歌》,获1990年法国唱片大奖的海顿《圣母悼歌》等等。
总而言之,平诺克的指挥和演奏既具有德国式的严谨,又具有英国式的清新和优雅。作为深受60、70年代风行欧洲的古乐运动影响的一员,平诺克在组建英国音乐会乐团之初就确立了仿古乐器在乐团中的主导地位。除了使用仿古乐器,他们还尽可能使用古代的演奏方式(例如很少使用跳弓等近代弓法),追求一种真实而质朴的演奏效果。和哈农库特一样,平诺克认为仿古不是为历史服务而是为音乐和艺术本身服务。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历史是有趣的,但在舞台上历史几乎没有它的一席之地,而对于我们音乐家而言,古乐器已经超越了历史而成为音乐表情的有机成分。当被人问及为什么他坚持使用仿古乐器时他回答:"原因是很简单的.我们需要找到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我们的任务。古乐器对巴赫来说是最合适的,对演奏巴赫音乐的我们来说当然也就是最合适的。同时我们还需要重新发掘那些失传的演奏技法,来展现古乐器特有的色彩和感情。当仿古乐器的秘密大白于世之时,我们就会对被近代乐器和演奏方法掩盖起来的古乐精髓产生新的认识。"
皋鸣钧天 豆瓣
王鹏
发布日期 2009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龙音唱片
《皋鸣钧天》为著名斫琴家王鹏先生演奏的古琴音乐作品集,由香港龙音制作有限公司制作,上海海文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上碟收录了王鹏先生演奏的经典古曲八首,下碟内容为王鹏先生即兴演奏的古琴音乐作品,特别是其中的“天下三大行书之唐·颜真卿《祭侄文稿》印象”,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充分体现出王鹏先生“雄浑古朴、严谨细腻”的演奏艺术风格。
另外,唱片中随碟还配置了一本近百页的文字资料册,其中对王鹏先生及其演奏艺术风格等详细系统的进行了研究分析,是了解王鹏先生及其艺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此碟装帧精美,设计典雅,读者观赏时能赏心悦目、神清气爽;聆听音乐时能神随音游、震颤心灵;品位文字时能洗心净目、感悟人生。持一册在手,可得到多方面享受,是近年来古琴唱片中的优秀代表,被专家誉为“古琴界的唱片坐标”。
演奏用琴:王鹏手斲霹靂式“钧天”琴(钢弦)、王鹏手斲宣和式无名琴(丝弦)。
Beethoven: Symphonies Nos. 5 & 6 "Pastoral" 豆瓣 Spotify
9.8 (8 个评分)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Herbert von Karajan
发布日期 1993年10月12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贝多芬:第五第六交响曲》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即《命运交响曲》,第六交响曲即《田园交响曲》。贝多芬将音乐刚开始那猛烈的三连音解释为"命运之神在敲门",这部交响曲又约定俗成地被称为《命运交响曲》。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可能是作者最为抒情优美的作品了。在音乐中体现出来的博大爱心、对大自然的亲切和感恩、在大自然中无忧无虑的恬静等,都已成为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溶的理想写照。

曲目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 - 1827)
Symphony No.5 in C minor, Op.67
Track 1 1. Allegro con brio 7:18
Track 2 2. Andante con moto 9:14
Track 3 3. Allegro 4:48
Track 4 4. Allegro 8:40

Symphony No.6 in F, Op.68 -"Pastoral"
Track 5 1. Erwachen heiterer Empfindungen bei der Ankunft auf dem Lande: Allegro ma non troppo 9:04
Track 6 2. Szene am Bach: (Andante molto mosso) 10:17
Track 7 3. Lustiges Zusammensein der Landleute (Allegro) 3:07
Track 8 4. Gewitter, Sturm (Allegro) 3:24
Track 9 5. Hirtengesang. Frohe und dankbare Gefühle nach dem Sturm: Allegretto 8:23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Herbert von Karajan
Total Playing Time: 1:04:54
贝多芬:第五(命运)、七交响曲 豆瓣 Spotify
9.7 (105 个评分) Carlos Kleiber / Wiener Philharmoniker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5年2月20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历史上只有一张唱片同时登上企鹅三星带花、日本唱片艺术名曲三百、《留声机》百大、DG 100(英国的Gramophone杂志为纪念Deutsche Grammophon的百岁生日,特别评选出的榜单,名为「DG百年历史最伟大的百张唱片」),Classic CD百大(由台湾著名古典音乐杂志《CD Hi》推出)五份权威榜单!这张唱片就是由卡洛斯克莱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录制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七交响曲。
当录音技术发展到本世纪中期以后,在那么多伟大指挥家都一再与一流乐团录过贝多芬的交响曲之后,几乎没有人相信还有谁能在这些音乐中找出更多令人振奋的新素材,可是一九七五年,克莱巴的第五、七号交响曲录音出现了,这是一份真正伟大的录音!这张是唱片史上不朽的经典之作,是经典中的经典。
如果你的唱片架只允许一张唱片,那么留下的一定是这一张!
198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419 616-2) 豆瓣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7年12月13日
《8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蝙蝠序曲;安娜波尔卡;拨弦波尔卡;游览列车波尔卡;蓝色多瑙河;春之声圆舞曲;可爱的安娜;无忧无虑;拉德斯基进行曲等/卡拉扬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春之声”由巴特演唱。“企鹅”评价三星带花
传习录注疏 豆瓣
所属 作品: 传习录注疏
作者: [明] 王阳明 撰 / 邓艾民 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上世纪八十年代关于《传习录》研究有两部重要著作,因各种原因,今天仍未有超过他们的著作问世,一部是陈荣捷的《传习录详注集评》,另一部就是邓艾民的《传习录注疏》。
陈著长于考证,详于介绍历代各主要《传习录》的评注,但对《阳明全书》所收的阳明其他文字与《传习录》中的思想观点有何关联,却未免有所疏略,即陈著的着力点在评注而不在于义理阐发。
邓著在《传习录》版本的把握以及在文字出典的注释方面虽然稍逊于陈著,但最大特色在于将《传习录》与《阳明全书》作了严密的对照比勘,同时将《传习录》上中下三卷打通,对其中互有思想关联的条目作了统一之观察和考辨,这就为从整体上把握阳明思想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邓著的另一个重要特色在于其视野从阳明学扩展到了阳明后学,也就是说,他通过对王门各主要弟子的著作及其思想的了解,进而观察王门弟子对《传习录》有何评论或新的阐发,由此向人们“立体”地展示出阳明学的思想展开之进程。
编辑推荐:
邓艾民先生的王阳明研究是80年代大陆王阳明研究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其《传习录注疏》即是放在今天,仍然是阳明学研究的一流著作。
邓艾民是著名学者陈来先生的硕士导师,是其朱子、阳明研究的领路人。
Prokofiev: Violin Concertos Nos. 1 & 2 / Violin Sonata No. 2 ~ Oistrakh 豆瓣
9.3 (6 个评分) David Oistrakh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4年9月7日 出版发行: EMI Classics
01 Violin Concerto No. 1 in D Major, Op. 19 (2004 Digital Remaster): Andantino 9:47
02 Violin Concerto No. 1 in D Major, Op. 19 (2004 Digital Remaster): Scherzo (Vivacissimo) 3:50
03 Violin Concerto No. 1 in D Major, Op. 19 (2004 Digital Remaster): Moderato 7:47
04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No. 2 Op. 63 (2004 Digital Remaster): Allegro moderato 11:01
05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No. 2 Op. 63 (2004 Digital Remaster): Andante assai 10:27
06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No. 2 Op. 63 (2004 Digital Remaster): Allegro, ben moderato 6:24
07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No. 2 in D Op. 94 (2004 Digital Remaster): Moderato 7:41
08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No. 2 in D Op. 94 (2004 Digital Remaster): Presto 4:43
09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No. 2 in D Op. 94 (2004 Digital Remaster): Andante 3:52
10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No. 2 in D Op. 94 (2004 Digital Remaster): Allegro con brio 7:16
里赫特: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豆瓣
9.5 (66 个评分) Sergey Rachmaninov /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6年2月13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柴科夫斯基一共有三首钢琴协奏曲,当然就是属第一号最有名了。在这首钢琴中,作者深深情地、热情洋溢地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光明的渴望,钢琴与乐队的协奏成功地实现习了真挚的感情抒发与强烈的、激动人心的交响化效果的高度和谐与协调,从而使产生极其巨大的音乐感染力。

1963年由卡拉杨指挥维也维交响乐团、闻名世界、脾气怪异的前苏联钢琴大师演奏钢琴的"大禾花"版被众多乐评称为无出其右。李希特+卡拉扬+维也纳爱乐,这样的组合,精彩绝对可期。

而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可以算是20世纪音乐家创作的钢琴协奏曲中最受欢迎的。这一乐曲被公认为拉赫玛尼诺夫的“最高杰作”,广受世人的喜爱和欢迎。在所有俄罗斯作曲家所作的钢琴协奏曲中,本曲为首屈一指的名作。

里赫特的这一版本充满梦幻色彩,可以说是最接近拉氏原意的演绎,当然成为“拉二”的首选版本!
宋词辑壹 豆瓣
7.5 (11 个评分) 幻境工场童声合唱团 / 李健 Jian Li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7年8月15日 出版发行: 百度音乐
当文字变成歌声,那些原先在泛黄的故纸中,安静的诗句插上了音乐的翅膀,用另一种方式再次飞入我们的内心世界。也许你会发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绵延千年的悲欢离合早已被预演,它们一脉相承。
制作名单
策划、出品:DAO MUSIC纛音乐
演唱:幻境工场童声合唱团(一期:北京市广渠门中学)
合唱艺术指导:高伟
童声声乐指导、指挥:张静
制作:高旗
录音、混音:颜仲坤
母带处理:王秉煌Ben Wang(洋活母带处理 Studio de la Mer Mastering)
音乐创意总监:黄少峰
幻境工场童声合唱团总监: 张强
宣传统筹:陈南
封面美术工程:皓皓黄
录音助理:窦如意
工作统筹:王博
Anton Bruckner: Symphonie No. 8 豆瓣
8.7 (9 个评分) Herbert von Karajan / Wiener Philharmoniker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89年9月13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Prizes
- 1990: MRA Award, London
- 1990: Penguin Rosette Award


Press Quotes:

Recorded the year before he died, this might stand as a spiritual testament to Karajan's relationship with this work.
Record Review / James Jolly, Gramophone (London) / 01 December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