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
Beethoven: Symphony No.3 'Eroica', Overtures: Leonore 2 & 3 豆瓣
10.0 (5 个评分) Beethoven / Klemperer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1年8月16日 出版发行: Capitol
Klemperer“克伦佩勒”。1885年5月14日出生于布雷斯劳(Breslau, 现属波兰)一个犹太家庭。16岁进入法兰克福音乐学院随克诺尔(Ivan Knorr)学习。后转入柏林的克林德沃特·沙尔文卡音乐学院(Klindworth Scharwenka Conservatory),随普菲茨纳(H.E.Pfitzner)学习作曲和指挥。1905年担任指挥家弗里德(Oskar Fried)的助手。1907年,在马勒的推荐下,出任布拉格的德国歌剧院(Deutsches Landestheater)指挥。随后在汉堡(1910-1912)、巴门(1913-1914)、斯特拉斯堡(1914-1917)、科隆(1917-1924)、威斯巴登(1924-1927)等地歌剧院担任指挥。1927年出任柏林克罗尔(Kroll)歌剧院音乐总监兼指挥,不久便确立了剧院先锋派文化据点的地位。1931年,克罗尔歌剧院因政治压力和经济拮据被迫关闭,克伦佩雷尔加盟柏林国家歌剧院。两年后纳粹执政,他被迫流亡国外,举家逃往奥地利、瑞士。后移居美国,出任洛杉矶爱乐乐团指挥,短短六年使乐团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二战期间加入美国籍。1947-1950年就任布达佩斯歌剧院音乐总监兼指挥。后回到伦敦,加盟 EMI 唱片公司的爱乐乐团,并与 EMI 签约录制了大量优秀唱片,这使他晚年终于跻身本世纪指挥大师的行列。1960年代,他还在伦敦皇家歌剧院指挥演出过《费德利奥》(1961) 、《魔笛》(1962) 、《罗恩格林》(1963)等歌剧。1970年移居耶路撒冷,并加入以色列国籍。1973年7月6日病逝于瑞士苏黎世。
克伦佩雷尔一生历尽苦难。1933年被纳粹驱逐前不久,在一次排练中不慎跌倒,头部严重撞伤,留下后遗症,曾一度离开乐坛;1939年他作了脑瘤切除手术,导致半身瘫痪,暂停指挥活动;1951年蒙特利尔机场飞机失事,他右腿严重骨折,四年康复后,坐轮椅指挥;1958年一场火灾,他全身严重灼伤,几乎丧命。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不幸,重新站立在指挥台上。
克伦佩雷尔的指挥以严格遵守音乐文本而着称,从不哗众取宠。人们给予他这样评论:“希腊式的古典,犹太传统,中世纪基督教精神,德国浪漫主义,我们时代的现实主义,总合成为克伦佩雷尔这个艺术现象。”
克伦佩雷尔一生留下了大量的录音。在1998年他逝世25周年之际,EMI 公司陆续推出了“克伦佩雷尔传奇”系列(The Klemperer Legacy),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指挥家。迄今已出版了数十个品种。
除指挥之外,他还作有6部交响曲、9部弦乐4重奏、1部小提琴协奏曲、5部歌剧、100多首歌曲,并着有《回忆马勒》(1960年)等着作。(from very cd)
2014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豆瓣
Daniel Barenboim / Wiener Philharmoniker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14年1月13日 出版发行: Imports
2014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由来自以色列的指挥大师丹尼尔·巴伦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担任指挥。这是巴伦博伊姆继2009年之后再度亮相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指挥台。2009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开创了这场音乐会的一个新的纪元,从那一年开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便在每一年都上演一到两位新的作曲家的作品。而在2014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将迎来克莱芒·莱奥·德里布和理查德·施特劳斯两位新作曲家的作品,继续为这场音乐会注入新鲜的血液。值得一提的是,理查德·施特劳斯的那部《随想曲》是他的最后一部歌剧,而剧本的创作人之一正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首位指挥家克莱门斯·克劳斯。同时我们还发现,在这一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爱德华·施特劳斯的一首四对舞将作为开场曲目,这也是近几十年来绝无仅有的一次开场选曲。同时,约翰·施特劳斯的《百万富翁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等经典圆舞曲将重返舞台。
本次音乐会曲目共计二十一首,其中有八部作品是首度出现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二十一首曲目分别出自于八位作曲家之手:除了施特劳斯家族的四位成员(老约翰、小约翰、约瑟夫、爱德华)以及经常露脸的小约瑟夫·赫尔梅斯伯格以及约瑟夫·兰纳之外,2014年将有两张“新面孔”登陆这台历史悠久的音乐盛会,他们是1864年出生、在2014年将迎来诞辰150周年纪念的德国人Richard Strauss[理查·斯特劳斯]以及法国著名歌剧及芭蕾舞剧作曲家Clément Philibert Léo Delibes (克莱芒·菲利贝·里奥·德利布)。
The New Year’s Concert live from Vienna is one of the world’s most famous and spectacular classical music events. It is broadcast on TV and radio in almost 80 countries with more than 40 million viewers. The annual New Years Day Concert in Vienna has been a major event for more than seven decades. The resulting recordings with works from the Strauss dynasty and their contemporaries are among the classical markets most important releases. In 2014 The Vienna Philharmonic invited Daniel Barenboim to conduct the New Years Concert.
The programme traditionally revolves around waltzes and polkas by the Strauss family (Johann father and son, as well as Josef and Eduard Strauss), and includes works by other composers of that era. The proven formula blends well-known classics with premieres of works that have never been recorded or are rarely heard – and the result is invariably both joyful and moving.
The Vienna New Year’s Concert can trace back its origins to 31 December 1939. The concert initially took place on the last day of the year. By 1941, however, it was being held on 1 January, when the Vienna Philharmonic established a tradition that continues to flourish to this day. The list of names of leading conductors who have led the Vienna Philharmonic’s New Year’s Concerts includes great maestros such as Herbert von Karajan, Lorin Maazel, Claudio Abbado, Carlos Kleiber, Zubin Mehta, Riccardo Muti, Nikolaus Harnoncourt, Seiji Ozawa, Mariss Jansons, and Franz Welser-Möst.
It continues to be works by members of the Strauss family – Johann Strauss Father and Son as well as Eduard and Josef Strauss – that are central to this media event. Old favourites from their output are heard alongside others that have never been recorded or are only rarely heard; all of them programmed around two fixed points in the concert: the Blue Danube Waltz and the Radetzky March.
Daniel Barenboim was born in Buenos Aires to parents of Russian-Jewish descent. He began piano lessons at the age of five with his mother, continued musical studies with his father, and gave his first official concert in Buenos Aires when he was seven. In 1952, the family moved to Israel, and two years later his parents took Daniel to Salzburg to take part in Igor Markevitch’s conducting classes. In 1955 and 1956, he studied harmony and composition with Nadia Boulanger in Paris.
From the mid-1960s, Barenboim began to devote more time to conducting. From 1975 to 1989 he was chief conductor of the Orchestre de Paris, with whom he often performed contemporary works by composers such as Lutoslawski, Berio, Boulez, Henze, Dutilleux and Takemitsu. In 1973 he made his opera debut at the Edinburgh Festival and in 1981 his debut at the Bayreuth Festival, where over 18 consecutive summers he conducted Tristan und Isolde, The Ring, Parsifal and Die Meistersinger.
In 1991, he succeeded Solti as music director of the Chicago Symphony and in 2006 was named “honorary conductor for life”. In 1992, he became general music director of Berlin’s Deutsche Staatsoper and in 2000, the Berlin Staatskapelle appointed him “chief conductor for life”. He also appears regularly with the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and the Wiener Philharmoniker. In 2007 he began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Teatro alla Scala in Milan, where he conducts opera and concerts as well as playing chamber music. In 2011 he was appointed music director of the legendary Milan institution.
In 1999, together with the late Palestinian-born writer and Columbia University professor Edward Said, Barenboim founded the West-Eastern Divan workshop and orchestra. For his efforts towards reconciliation in the Middle East as well as his musical achievements, Barenboim has been the recipient of many prizes and honours. He previously conducted the New Year’s Concert in 2009.
2012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New Year's Concert 2012 豆瓣
10.0 (6 个评分) 马里斯·杨松斯 Mariss Jansons / 维也纳爱乐乐团 Wiener Philharmoniker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1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SONY
2012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指挥,由马里斯·扬颂斯担任,本届音乐会,是杨颂斯继2006年以23首打破演出曲目总数记录后再度“发力”——2012年的曲目总数将再上新高,达到24首之多。
在曲目单中,最大亮点当属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作品首次登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舞台。值得玩味的是,2012年并非老柴生卒纪念逢十的年份,演出其作品似乎并无特别背景;而杨松斯对于柴可夫斯基的演绎却一直为人所称道,可能是促成这一合作的主因。从近几年的选曲看来,乐团方面也显然希望通过拓宽曲目范围来增加新年音乐会的吸引力。
指挥和乐团也在积极拓展施特劳斯家族的生僻曲目,从节目单上看,开场的三首作品均为新年音乐会首演,令人耳目一新;加上之后汉斯·克里斯蒂安·伦拜的《哥本哈根的蒸汽机车加洛普》以及柴可夫斯基《睡美人》中的两个选段,首演曲目共计六首。此外,继1998年之后,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将时隔14年后再度登上新年音乐会的舞台,演唱《闲聊波尔卡》和《打铁法兰西波尔卡》。
2012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总计有24首演出曲目,除了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之外,还有约瑟夫·赫尔梅斯伯格、伦拜、齐雷尔的作品,更值得一提的是,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两首经典之作将首次出现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此外,阔别新年音乐会13年的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也将再度亮相这次音乐会,用《闲聊波尔卡》作为献给全世界的新年礼物。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 豆瓣 谷歌图书
所属 作品: 道德经
9.3 (13 个评分) 作者: [魏]王弼注 / 楼宇烈校释 中华书局 2008 其它标题: 老子道德經注校釋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是以比较古老的《老子》文本为底本,注文同時保存了某些老子古意,并代表三国魏晋玄学思想,因此是《老子》一书最重要的注释之一,也是研究王弼思想的重要著作。楼宇烈先生以浙江书局刻明华亭张之象本为底本,参校数十种重要版本及相关徵引著述,是目前唯一,也是最精审的有关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校勘注释本。
周易译注 豆瓣
所属 作品: 周易译注
作者: 黄寿祺 / 张善文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 7
《周易译注》为《十三经译注丛书》之一种,将《周易》全文译成现代汉语,并加以详细的注释、解说,对《周易》的历史、读易的方法,每爻爻辞内在含水量义等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作了介绍,贯穿了作者多年来研究《周易》的见解,是一本雅俗共赏的译注本。本书以“详细”见长,对卦辞、爻辞、彖传、象传等逐句详加注释,翻译成现代汉语,并且作深入而明白的讲解,每卦还有系统的总论,全书前有长篇导读,后附读易要例,兼具研究性与普及性,一编在手,尽览古今易学的精华。
老子注译及评介 豆瓣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老子注译及评介
9.3 (23 个评分) 作者: Lao Tzu / 陈鼓应 中华书局 2009 - 2
著名学者陈鼓应的这部《老子注译及评介》自198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大陆版本以来,一直不断印行。本书不但是文献整理的杰作,也是中国哲学和哲学史研究的重要著作。作者吸取历代研究“老子”的成果,尤其是帛书《老子》出土以来的诸家成果,参以己见,从而成为新时期诸子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古文观止 豆瓣
所属 作品: 古文观止
9.0 (14 个评分) 作者: 吴楚材 / 吴调候 中华书局 1959 - 9
《古文观止》是清初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候两人编选的一部古文选本,上起东周,下迄明末,共选辑文章二百二十篇,分为十二卷。这个选本所选入的文章,在过去有一定的代表性,编者的选材比较广阔,能照顾到各种文章体裁和多方面的艺术。其中有一部分文章,表现出了极端维护封建统治,即使在它们当时也是落后的思想,但其中的大部分还是可读的。这个选本,对于我们了解我国古代散文的大致面貌欣赏其中的一些优秀作品,仍然有所帮助。本书据“映雪堂”本断句,并校正了个别显著的错字。(辽宁人民出版社1978年3月重印)
唐顿庄园 第三季 (2012) 豆瓣 Eggplant.place TMDB
Downton Abbey Season 3 所属 电视剧集: 唐顿庄园
8.7 (363 个评分) 导演: 布莱恩·派西维尔 演员: 休·博纳维尔 / 玛吉·史密斯
时代在向前行进,唐顿庄园则依然维持它表面的平静和不变。大表哥 Matthew 继圣诞夜求婚成功后,开始和 Mary 筹划着婚礼。Edith 依然在为自己的幸福拼搏着。Sybil 怀着身孕和小司机 Branson 回到唐顿准备参加 Mary 的婚礼。看似顺利的唐顿庄园,也潜伏着令人不安的因素。老爷被告知投资失败,唐顿庄园可能将没有资金维持。另一方面,Matthew 成了前未婚妻 Lavinia 父亲的遗产继承候选人,顺位在他前面的二人因为各种原因都丧失了继承的条件,Matthew 意外获得了一笔巨额财富,但他出于良心上的不安,不准备接受。而 Bates 依然深陷狱中,等待出头之日。围绕着“变革”二字,唐顿庄园的转型不可避免。
诗词格律 豆瓣
所属 作品: 诗词格律
9.0 (8 个评分) 作者: 王力 中华书局 2012 - 8
本书是王力先生讲解中国古典诗词格律的名作,自出版以来,已售出几十万册。因作者的初衷便是将诗词格律作为一种基本知识来告诉读者,故而简明扼要、深入浅出、便于学习是其最大的特点,也是本书长期受到读者好评的原因。全书共四章:第一章介绍诗词格律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韵、四声、平仄、对仗等;第二章分别讲解律诗、绝句、古体诗的诗律;第三章讲词律,分为词的种类、词谱以及词韵、词的平仄与对仗三小节; 第四章讲诗词的节奏及其语法特点。书后附录《诗韵举要》、《词谱举要》。此次再版又增加了一篇《诗律余论》,是本书出版后,作者对诗律部分内容的补充。
唐人轶事汇编(全二册) 豆瓣
所属 作品: 唐人轶事汇编
作者: 周勋初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 4
本书所收入人物,上起自隋入唐而主要事迹在唐代者,下至五代十国入宋而主要事迹在入宋以前者。全书收入近二千七百人。
本书人物编排次序,首列唐代诸帝及后妃、宗室、五子、公主,次列唐代各朝人物,再列五代诸帝及家人、五代人物、十国人物,均以动时代先后为序;末列不易确定具体时代者,则以所出资料之年代为序。
本书以人为目,每一条目均加以人编号,主要事迹依时间先后为序排列,年代不详者则大体按类编排。
本书所收资料,一事而涉及数人者,悉列于主要人物名下,其它人物处则酌情以参见法提示。
本书不录正史,搜采范围以唐宋人撰杂史、传记、故事、小说为主。与正史记载类同之资料,其成书在正史之前者则录入,以见正史来源;其成书在正史之后而显系采自正史者则不收。明清以来资料,除真实可信、未见更早记载者外,一般不再收入。类书从严。
唐宋诗举要 豆瓣
所属 作品: 唐宋诗举要(上下)
作者: 高步瀛 中國書店 2011 - 4
《(全本)唐宋诗举要(繁体竖排版)(套装全2册)》内容简介:唐宋诗歌,向被世人所推崇,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学的经典。但如何解读唐宋诗人寄寓于诗歌中的情怀和意境,常常为后人所困惑,更是我们今天诸多读者所迷惑的。民国时期,著名古典文学家、教育家高步瀛先生以其对古文义理、考据、辞章的深厚功底,遴选唐宋两代最具代表性的诗歌作品,结集成书,选注了《唐宋诗举要》一书。《(全本)唐宋诗举要(繁体竖排版)(套装全2册)》以集注方式将历代文人对唐宋诗的评述以及唐宋诗歌作品中涉及的典章制度、名物训诂、历史掌故和地理沿革的考订二汇辑,让后人能够更为准确的赏析唐宋诗歌所具有的深邃的艺术底蕴,成为现当代读者学习和诵习唐宋诗歌的普适性选本,被视为民国以来赏析唐宋诗歌的经典之作。《唐宋诗举要》刊行以来,曾有过若干版本,但后期诸本对原书均有删节。此次整理出版的《全本唐宋诗举要》,将作者原创的全部内容悉数恢复,并将作者对诗句击节赞叹的圈点也全部重新排录,为当代读者提供了一本最具特色的唐宋诗歌鉴赏选集。
全唐诗(全二十五册) 豆瓣
所属 作品: 全唐诗(全二十五册)
作者: [清] 彭定求 編 中华书局 1960 - 4
《全唐诗(套装共25册)》共收录整个唐五代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作者二千二百余人,是迄今为止古典诗歌总集中篇幅最多、影响最大的一种,它对于研究我国唐代的历史、文化和文学,无疑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但是,这部卷帙浩繁的大书在编纂上还是存在着诸如误收、漏收、作家作品重出、编次不当、文字舛误等问题。为满足读者阅读与研究的需要,对《全唐诗(套装共25册)》做一定的修订增补,加以重印,是十分必要的。
世说新语校释 豆瓣
所属 作品: 世说新语校释(上中下)
作者: [南朝宋] 刘义庆 撰 / [梁] 刘孝标 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
南朝宋人刘义庆所著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采撷魏晋清谈余韵,描述雅士容仪,鲁迅说它“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精确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风云,习尚仪制,文化精神。本书校释者集前贤精华。补苴罅漏,特别是能从政治、文学、美学、宗教、风俗、语言等多角度对文本作出阐释,引书之多,突破闪人,实在是一部集大成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