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浮光 豆瓣
7.3 (9 个评分) 作者: 吴明益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6
台湾知名作家吴明益摄影散文著作,以摄影史和摄影史上的关键人物为脉络,书写通过摄影之眼捕捉的自然之美,以及影像带给人类的自我反观和重新发现。
从大学起就梦想成为摄影师的吴明益,并没有埋首于书桌,而是拿起相机,回归山林、街头和社会生活,通过自己的摄影实践,以影像和文字思索,探寻摄影的意义和人性的希望。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 豆瓣
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People
8.4 (10 个评分) 作者: [英]约翰·汤姆逊 译者: 徐家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11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衰腐的晚清帝国在喘气的间隙开始洋务运动,西学东渐,改变悄然发生。纪实摄影的先驱约翰•汤姆逊恰逢其时来到中国,223幅照片以强烈的纪实风格,记录下落后腐朽与求变图强并存的中国。因此有了这部中国最早的全景式影像记录,也是第一部通过直观的照片而不止是抽象的描述,多层 面地介绍中国的皇皇巨著。
1867—1872年间,约翰•汤姆逊足迹遍布中国南北各地,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海南、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南京、镇江、厦门、福州、宜昌、九江、烟台、宁波……镜头下既有达官显贵与贩夫走卒,也有山川河流和民生时局,显要人物如恭亲王奕、晚清重臣李鸿章、两广总督瑞麟、军机大臣宝鋆、兵部尚书沈桂芬、工部尚书毛昶熙、户部尚书董恂、数学家李善兰等,都有珍贵的影像呈现;又如烟客、媒婆、马快、兵卒、囚犯、纤夫、乞丐、僧尼、商贩、艺伎及识银、缫丝、制茶、葬礼等等社会百态都有生动的记录,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初建时的上海外滩,以及铁路、轮船等新的气息,也是书中重点观照的对象。
汤姆逊不仅仅是一名摄影大师,更是一位带着自己的思考行走的观察者,他对中国社会的解析涉及方方面面,无论镜头或是文字,视角都颇为科学、严谨,至今仍觉新鲜、生动。我们看到的人物、风光、建筑、物什,不仅仅是1870 年代中国的面貌,也是更长的时间跨度内、甚至在某些方面数千年都鲜有改变的中国的侧写。因而很多时候,文字并不是照片的附注,而照片却可视为文字的说明。
汤姆逊出版此书的初衷,是为西方提供有关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影像资料,而在当下中国,透过西方人探寻的目光,我们看到了一个近150年前真实存在的中国,看到了今天的中国从哪里走来。
全球最美的自然景观 豆瓣
作者: Robert J. Moore 译者: 张华侨 / 杨心鸽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
《全球最美的自然景观》是一本绝美的图文集。
精美的照片和文字展示了这个世界上独特而生气勃勃的自然风貌。这本书带领读者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旅程,所到之处遍布世界上七个大洲的所有奇景,还囊括了太平洋、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岛屿。文字部分详细介绍了这些自然美景的形成,以及它们对人类的意义。每一处景点都配有壮美的照片,有全貌,也有细微的景致。
无论是照片还是文字,本书都能让读者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这是一次真正意义的书斋旅行。地球上,自然环境区域逐渐缩小,那难以言述的沙漠、丛林、冰川、海滩、火山、瀑布和书中所提到的其他奇景,大部分都未曾遭受到人类的破坏,本书将对这些景观进行一次深度探索。
本书的照片和文字都为读者奉献了一次视觉盛宴,将自然之美尽览无疑。
在我们的星球上,有着无数异常美丽的自然奇观:壮观的维多利亚大瀑布,无穷无尽的撒哈拉沙漠,蜿蜒的密西西比河,终年冰雪覆盖的喜马拉雅山脉,神奇的大堡礁,亚马逊流域美丽的热带雨林,崎岖美丽的挪威峡湾……
本书用614幅令人称奇的照片,59张地图,清晰明了的文字,使读者从地质学、生物学以及美学角度,包揽了大自然所凝塑的最为瑰丽的奇景,其图片的震撼性和视觉冲击力超越了其他媒体。
这是自然之力的尽情宣泄,是摄影大师与优秀作家共同缔造的永恒印记。
关于他人的痛苦 豆瓣
8.2 (4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苏珊·桑塔格 译者: 黄灿然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6
《关于他人的痛苦》是苏珊·桑塔格继《论摄影》之后又一本关于摄影的专著,也是她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这本书聚焦于战争摄影,探讨影像反映出的人的痛苦与观者之间的关系。惨不忍睹的影像尽管能唤起观者的悲悯之心,但人们的无能为力感更让这些在生活中无孔不入,又格格不入的影像显得多余而荒诞。若不经思考而直接相信影像之内容,我们的道德判断力只会愈来愈弱。桑塔格以纯文字书写影像,为观者提供思考空间以正视“他人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