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猴杯 豆瓣
所属 作品: 猴杯
8.2 (59 个评分) 作者: 张贵兴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0 - 7
华语文学魔幻现实经典 新结局增修版
时报文学奖、开卷十大好书得奖作品
马华文学超重量级作家张贵兴代表作 初次引进
▼编辑推荐
张贵兴是堪与李永平相提并论的马华文学重量级作家,他的文字密实华丽、浸淫漫漶,在港台及海外华文严肃文学创作者中,像他一样对于文本细节极致雕琢,又能 驾驭一整个宏大长篇故事的华文小说写作者,屈指可数。
《猴杯》是张贵兴继《赛莲之歌》《群象》两部小说之后,“雨林三部曲”(黄锦树语)的终章,也是他的生涯代表作。他以故乡风物为背景、以魔幻现实的笔调书写家族史,在极尽曲折的四代情仇之下,《猴杯》令人惊艳的,应是他笔下浓墨重彩描绘的雨林意象,华丽文字将暴力、情欲投射在犀牛、蜥蜴、猴子、猪笼草、丝绵树……种种野兽草木之中,超越历史与现实,打造出了一个狂野暴虐的传奇舞台。
《猴杯》故事的时空背景位于二十世纪的马来西亚砂拉越,涉及到华人离开故土、身处“异国”的离散情绪。但在张贵兴笔下,汉字的运用不拘于“中州正韵”的规范,而能将故乡的“贫乏”,幻化转写成奇诡魔性的一片天地,与身处“中心”的大陆、台湾华文书写相对照,相映成趣,颇能开拓读者对于华文创作的眼界。
▼内容简介
被开除教职的雉从台湾回到故乡马来西亚砂拉越,追踪抱着刚生下婴儿不知去向的妹妹丽妹进入雨林,受到当地土著达雅克人的热情款待,并与达雅克女孩亚妮妮之间产生了情感纠葛……在作者华丽奇诡的文字下,一段段牵涉到殖民者、开拓者、侵略者、土著,持续了家族四代,血腥阴暗、摄人心魄的恩怨情仇逐渐浮现。
▼名人推荐
他(张贵兴)与同样出身于婆罗洲的李永平之对出生地之戒慎恐惧不同,却和出身高密东北的莫言类似,持续地淬炼一己的故乡梦土,全心全意扑向婆罗洲热带雨林……张的梦土织锦却更上层楼,这回相当充分地开展了那在台湾尚未被充分展开却被表演者虚耗糟蹋掉的魔幻现实主义……相对于莫言之“食草家族”而描绘状写出一则“猪笼草家族”的传奇。
——作家 黄锦树
《猴杯》追溯华人垦殖者的罪与罚,时间跨度都延伸到当代……则从国族认同转移到人种与人/性的辩证,借着进出雨林演绎杂种与乱伦的威胁。
——哈佛大学讲座教授 王德威
《猴杯》对我辈小说选手而言可说是一本“鼎天之书” ,某部分张贵兴其实也深深影响了我。张贵兴的小说写得非常鬼气,写刀写到出神入化,藏身各处细节的鸟雀、犬、蛇、鳄鱼,万物生死互缠的运镜,其灵性、解析度皆不可思议。
——作家 骆以军
阅读《猴杯》,让我们经历了雨林魔幻的残酷美学,也仿佛目睹掠食性的热带人文,它也让我们逼问自己潜藏的兽是否就要苏醒,因之,也是读者心灵溯源之旅,经由殖民情欲的挑动。
——作家 瓦历斯·诺干
到了《猴杯》,张贵兴极尽夸张之所能,以砂拉越华人的垦荒史为轴,再密实地编织出生命力极旺盛又充斥颓败衰亡的婆罗洲热带雨林。
——作家 李宣春
▼获奖记录
☆ 2001年时报文学奖小说推荐奖
☆ 2001年开卷十大好书奖
☆ 2001 年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
作者曾获:
☆ 2019 年台湾文学金典奖年度大奖
☆ 第 43 届金鼎奖文学图书奖
☆ 2019 年台北书展大奖
☆ 第 15 届花踪文学奖马华文学大奖
☆ 时报文学百万小说奖决选读者票选奖
☆ 时报文学奖小说优等奖、中篇小说奖
☆ 博客来年度选书
☆ OPENBOOK 年度好书
☆ 亚洲周刊十大小说
☆ 第七届联合报文学大奖
寻找莹颖 (2020) 维基数据 IMDb TMDB 豆瓣
Finding Yingying
8.3 (19 个评分) 导演: 施佳妍
其它标题: 파인딩 잉잉 / Finding Yingying
  聚焦一桩曾牵动许多人心的失踪和凶杀案,主角是在美国遇害的中国留学生章莹颖。该片由与她同校的学生施佳妍执导,展现在章莹颖失踪后寻找她和凶手(此后认定为布伦特·克里斯滕森)的过程,包括其男友和家人的努力,也展现她生前是怎样一个人。
纸蜘蛛 (2020) 豆瓣
Paper Spiders
导演: Inon Shampanier 演员: 佩顿·李斯特 / 马克斯·凯塞拉
其它标题: Paper Spiders
与一般母女不同,道恩与女儿梅兰妮的相处更像是能彼此互开玩笑的亲密好友。父亲的离世更让这对母女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密。然而,刚刚搬入隔壁房屋的新邻居似乎在疯狂地跟踪并骚扰道恩,因此也打破了母女俩平静的生活。然而,不论是警察还是道恩雇佣的私家侦探,都找不到任何能证明邻居跟踪的证据。梅兰妮试图帮母亲抓住跟踪者,但她也不禁偷偷怀疑:这一切究竟是真实发生的,还是仅仅是母亲的幻想?
Mayor (2020)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Mayor
导演: David Osit 演员: Musa Hadid / Mahmoud Abbas
其它标题: 메이어 / 巴勒斯坦市长
David Osit’s thought-provoking documentary is a real-life political saga following Musa Hadid, the Christian mayor of Ramallah, during his second term in office.
艾达,怎么了? (2020)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Quo Vadis, Aida?
8.1 (90 个评分) 导演: 亚斯米拉·日巴尼奇 演员: 贾丝娜·德尤里奇克 / 伊兹丁·巴乔维奇
其它标题: Quo Vadis, Aida? / 突袭安全区(港)
1995年7月,斯雷布雷尼察。艾达是联合国的一名翻译。当塞尔维亚军队入侵波什尼亚克飞地并接管那里的权力时,她和她的家人和其他成千上万的人一样,在联合国营地寻求保护。激烈的政治谈判开始了,阿伊达不得不进行翻译,通过翻译她得知了致命而残酷的信息。但尽管信息的爆炸性极强,她还是坚持着逃脱迫在眉睫的命运的希望。
76天 (2020) 豆瓣
76 Days
7.6 (102 个评分) 导演: 吴皓 / 陈玮曦
其它标题: 76 Days
影片深入武汉医院重症监护室,以极近距离展现了患者和医护人员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拯救拍立得 (2020)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An Impossible Project
7.2 (19 个评分) 导演: Jens Meurer 演员: David Bohnett
其它标题: An Impossible Project / 不可能计划
这部影片摄于35mm胶片,是一张来自真实世界的邀请函,准备为沉浸于电子设备的现代观众解毒。一位特立独行的科学家,就在史蒂夫·乔布斯推出第一台iPhone的时候,拯救了世界上最后一家宝丽来工厂,重新发现了拍立得的配方。这也是一个有趣的失败者故事,像极了现代版的堂吉诃德。
我可以毁掉你 (2020) 豆瓣 TMDB Eggplant.place
I May Destroy You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我可以毁掉你
8.9 (30 个评分) 导演: 萨姆·米勒 / 米凯拉·科尔 演员: 米凯拉·科尔 / 韦鲁切·欧皮亚
Arabella Essiedu本是一位无忧无虑、自信开朗的伦敦女孩,她的文章在互联网上广受好评,被称赞为“她那一代的声音”。正当Arabella的写作事业蒸蒸日上时,她在一家夜店里被人下药性侵,这让她的生活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Arabella不得不努力地去面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她重新审视起自己的事业、朋友和家人,开始了一场自我发现之旅。
摩加迪沙 (2021)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모가디슈
7.5 (345 个评分) 导演: 柳昇完 演员: 金允石 / 赵寅成
其它标题: 모가디슈 / 绝路狂逃(港)
1991年,在韩国为加入联合国而疲于奔走之时,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爆发了内战。当地成为一片废墟,几乎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韩国驻当地大使馆的职员及其家属也均陷入枪林弹雨,生死攸关。在这千钧一发之时,朝鲜大使馆相关人员敲响了韩国使馆的门,以寻求帮助。此时,南北的共同目标仅有一个——逃出摩加迪沙…
2021年10月28日 看过
节奏掌握得不错,那天晚上🇰🇷🇰🇵吃饭的细节令人动容。谁能想到意大利🇮🇹在索马里还成了真正的战狼呢😅
2020 动作 悬疑 真实改编 赵寅成
后翼弃兵 (2020) 豆瓣 TMDB Eggplant.place
The Queen's Gambit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后翼弃兵
8.4 (1489 个评分) 导演: 斯科特·弗兰克 演员: 安雅·泰勒-乔伊 / 伊斯拉·约翰斯顿
根据沃尔特·特维斯的小说改编,这个成长故事探索了天才背后真正的代价。20 世纪 50 年代末,年幼的贝丝·哈蒙(安雅·泰勒-乔伊饰)被遗弃并托付给肯塔基州的一家孤儿院。她具有惊人的国际象棋天赋,同时对政府提供给孩童的镇静剂上瘾。贝丝被自己心中的恶魔所困扰,在药物和痴迷的双重作用下,她变成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技艺高超且富有魅力的弃儿,并决心打破男性主导的国际象棋界建立的传统界限。
兹山鱼谱 (2021)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자산어보
8.5 (403 个评分) 导演: 李濬益 演员: 薛景求 / 卞约汉
其它标题: 자산어보 / The Book of Fish
纯祖一年,丁若铨(薛景求饰)因受辛酉迫害事件影响被发配到遥远的黑山岛。来到岛上后,丁若铨对这里的海洋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决定写一本关于海洋生物的书籍。他向在这里土生土长、熟识各种海洋生物的青年渔夫昌大(卞耀汉饰)寻求帮助,但最初昌大因丁若铨是戴罪之身而拒绝。后丁若铨了解到昌大在自学识字的过程中常遇到困难,于是提议将各自擅长的知识教授对方,昌大最终同意,两人也在相互碰撞中成为了彼此的良师益友。然而,丁若铨在得知昌大学习的目的是为仕途后大失所望,昌大也明白两人各有志向,亦师亦友的二人决定分道扬镳……
2021年10月14日 看过
《兹山鱼谱》旧学与新学(西学)的冲突是叙事表面的矛盾,影片的内核在于借助这一对形成强烈对比的师徒而抛出一个关于知识与价值的宏大命题——知识对日常生活的介入到底有何作用?知识和权力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拉扯?毫无疑问,稍有常识的影迷在看到丁若铨初尝斑鳐鲜美之时都会想到苏东坡在初食生蚝后写下的“无令朝中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被流放的文人被剥离了一种从外部赋予价值的体系,所以一切的观察都被迫回到自身。好在知识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意义的支点,《兹山鱼谱》的撰写就体现出“格物”带来的价值,在琐碎踏实的具体中安置生命的意义。当然“从山间流出淡水”等等感慨远远比不上“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的格局,这也让中国观众们感到无尽遗憾。ps因为经费不足选择了黑白,反而有种旷达静谧的水墨气质
2020 2021 剧情 卞约汉 卞耀汉
花束般的恋爱 (2021) Bangumi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花束みたいな恋をした
7.9 (1621 个评分) 导演: 土井裕泰 演员: 菅田将晖 / 有村架纯
其它标题: 花束みたいな恋をした / 她和他的恋爱花期(港)
山音麦 (菅田将晖 饰) 和八谷绢 (有村架纯 饰) 因错过末班电车而相遇,在深夜咖啡馆聊起文学、电影和音乐,喜好竟奇迹般地相似,二人瞬间坠入爱河。他们毕业后开始一边兼职工作,一边开始同居生活,更一起养捡来的小黑猫,最大的目标就是维持这样幸福的普通生活。 但时光流逝,即使不想改变,生活也在慢慢变化。他开始失约于《牯岭街》, 她也开始独赏郭利斯马基黑色幽默。五年盛放,世上唯一的花未必结果,爱情若只如初见……
《垫底辣妹》《借着雨点说爱你》导演土井裕泰联同《东京爱的故事》神级编剧坂元裕二,强调真实生活感的浪漫,菅田将晖和有村架纯衬到绝合演,谱出这代最揪心的爱的故事。
2021年9月20日 看过
两个人的相似性会在恋爱的前期阶段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之后却需要不断涌现的差异性来创造亲密关系中的新鲜感。这部电影证明想和“世另我”谈恋爱是需要非常谨慎的😅结尾虽然刻意安排了一个“轮回”的桥段,但也不影响看的时候为之动容😥
2020 坂元裕二 日影 日本 日本电影
南货店 豆瓣
所属 作品: 南货店
7.4 (47 个评分) 作者: 张忌 中信出版集团 2020 - 7
用一家南货店,盛放下整个世界与时代。
甜点。腌货。干果。海味。
窗棂。灯笼。招牌。算盘。
泛着光泽的旧物之下,是我们曾以为 牢固的生活。
“写《出家》是见自己,写《南货店》是见众生。”
————
【内容简介】
小说用干净素朴的南方方言,以南货店为背景,勾勒出20世纪70年 代末到90年代初极具烟火气的江南城镇生活图景:美食器物与俗世日常、世风升降与人性明暗……是乡愁般的“古典中国叙事”在当代的回响。作品以中心人物南货店店员秋林的生活展开,串联起供销社系统中的人物故事。老师傅的生意经,卖豆腐老倌的人情温暖,男女间的荒唐情事,父子之间的冷漠关系……生生死死和命运沉浮。时代激荡,人们轻声慰藉,柔弱却坚持着价值的底线,坚持不可或缺的爱与尊严。
————
【名人推荐】
他喜欢观察人与人之间各种各样的关系,他的写作不是用非常狂躁的节奏来推进小说,而是非常平静,里面又别有慧心,给人感觉这个作家既聪明又耐得住性子,人物性格都很鲜明。一个好的作家,无论写恶棍还是流氓,是写底层还是高层,首先得把心交出来,要完完全全地贴着人物走才能写好。张忌在这方面完成得非常好。
——施战军 (《人民文学》主编)
小津安二郎如果动手写小说,大概就是张忌这样吧。
—— 毛尖(作家、学者)
世情便是如此,空荡荡的,却依然需要隐忍的笔触去展开、延续和终结,这是《南货店》最为动人之处。小说开篇用极为细致的白描呈现出一个物的世界,点货、打酒、吃面、洗衣,人生琐细而丰盈,时间是缓慢的,甚至仿佛是静止的。然而,在许多人物纷纷离开南货店之后,整部小说就开始疾风骤雨一般流动起来。一开始的物的充盈,换成了人的命运的空洞。
——胡桑 (诗人,学者)
《南货店》看似由消失一匹布的悬念来开场,其实张忌开门见山。小说中各色人物登场,每人的心志、旨求各不同,就好比风从四面八方吹来,万状而无形;然而风行草偃,作家希望从草迹、麦浪、 波纹里看出大致齐整的风的姿态,那就是由马师傅体现的、流贯于民间大地、务实低调而又灵活多变的实践智慧,这是《南货店》的根基。
——金理(评论家)
张忌小说里面可贵的是,并不是说小说中有一个主要的人物是秋林,其他人就是为秋林服务的。《南货店》中的每一个人,哪怕是属于他的时间和空间很小,但是他们都是有他个人的命运史。每个人他都有每个人的一个世界,这些世界彼此发生关系,彼此呼吸,彼此照亮,也有可能彼此伤害。
——何平 (评论家)
南货店那种小的、琐碎的、日常的乃至贫贱的物质聚散地,也许正能落实张忌对世界的理解。他并不关注轰轰烈烈的事物,世界在他眼里,不过是由那些无数的小物事、小日子构成的,那才是张忌眼中世界的本质。用一家南货店盛放下整个世界与时代。
——弋舟(作家)
这部书可以说是造就了一个舌尖上的宁波,给我们本土作家如何写文学中的家乡,如何让生活的土地拥有文学指向的路径,做出了一种礼堂式的实践。
——荣荣 (诗人)
张忌用犀利的笔法,从容的叙述,勾勒出了一幕幕俗世生活的场景,将一群普通人窘迫的生存方式、情感纠结和现实困境,做了生动的由表及里的描画。
——《人民日报》,“人民文学奖”授奖词
秋园 Goodreads 豆瓣
所属 作品: 秋园
8.8 (396 个评分) 作者: 杨本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6
听八旬奶奶讲述她和妈妈的故事。
1914年,世上有了“秋园”这个人。1918年,汉语有了“她”这个字。秋园,她来过,挣扎过,绝望过,幸福过。今天,她80岁的女儿,把普普通通的她,讲给世界听。
“我写了一位普通中国女性一生的故事,写了我们一家人如何像水中的浮木般挣扎求生,写了中南腹地那些乡间人物的生生死死。我知道自己写出的故事如同一滴水,最终将汇入人类历史的长河。”
2021年8月17日 已读
一个沉重的故事,真实永远有其万钧之力。但明显有十几年的时间被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力量抹掉了…希望这样的历史不要再重演了
2020 20世纪 个人传记 中国 历史
夺冠 (2020)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夺冠
6.5 (667 个评分) 导演: 陈可辛 演员: 巩俐 / 黄渤
其它标题: 中国女排 / Leap
2008年8月15日,北京奥运会女排比赛,中国VS美国。戴着金丝框眼镜的郎平(巩俐 饰)坐在美国队教练席上,大气沉稳,目光如电;中国队教练(黄渤 饰)站在场边,全神贯注,面带笑容。中国队教练望向郎平,目光充满深意,不断经过的人影遮蔽了他的视线,中国女排三十余年的沉浮图景被缓缓打开……
信条 (2020) TMDB Eggplant.place 豆瓣 IMDb Min reol 维基数据
Tenet
7.3 (2043 个评分) 导演: 克里斯托弗·诺兰 演员: 约翰·大卫·华盛顿 / 罗伯特·帕丁森
其它标题: Tenet / TENET天能(港/台)
乌克兰基辅国家歌剧院,一伙蒙面歹徒突然闯入演出大厅,挟持在场数百名音乐家和观众。未过多久,乌克兰特警部队迅速赶到,并按照既定战术突入进去。与此同时,几名神秘之人换上特警部队肩章,趁乱潜入歌剧院,救出被困的美国大使。神秘人之一的男主(约翰·大卫·华盛顿 John David Washington 饰)虽然一度顺利完成任务,却身不由己置身死地。当他再度醒来,则被告知失去原有身份,此后将加入一个名为“信条”的秘密组织,去执行一项阻止世界毁灭的重大任务。早在歌剧院时,他便见识了一次逆转子弹的奇怪现象。而如今着手的任务,似乎正与逆转的子弹乃至逆转的时间息息相关。注定发生的必然会发生,所种何因,便结何果……
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2021) 豆瓣
Summer Olympic Games Season 32
8.1 (76 个评分) 演员: 马龙 / 刘诗雯
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原定于2020年7月24日至8月9日在日本东京举行。受COVID-19疫情影响,推迟至2021年7月23日至8月8日,但仍采用“2020年奥运会”的名称。
2021年8月9日 看过
日本能顶住国内国外的疫情、经济、政治形势等各种压力,整体来说较为顺利地举办了这场奥运会,这就已经是功德无量了。虽然说开幕式以及比赛中的一些判罚的确是不尽如人意,但在评论区打出一星的人,大概是完全没有被奥林匹克精神感染到吧。在这个分裂、敌视、对立的现代世界里,试问还有什么活动能把全世界这么多国家的人们团结在一起?当然,希望三年后的巴黎会更好😃
2020 2021 CCTV奥运 体育 奥运会
chinatown (feat. Bruce Springsteen) 豆瓣
Bleachers / Bruce Springteen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0年11月16日 出版发行: RCA Records
Bleachers have returned with fellow New Jerseyan Bruce Springsteen for the new single “Chinatown.”
Directed by Carlotta Kohl, the video for the song features Antonoff wearing a shirt that says “Welcome to New Jersey, now go home.” Springsteen appears near the three-minute mark as the duo ride off in a Cadillac down the highway. “I wanna find tomorrow/Yeah I wanna find tomorrow with you baby,” they sing in unison.
In addition, the band also dropped the single “45.” Both songs will be included on an upcoming album slated for 2021.
“‘Chinatown’ starts in NYC and travels to New Jersey,” Antonoff said in a statement. “That pull back to the place I am from mixed with terror of falling in love again. Having to show your cards to someone and the shock when you see them for yourself. Thinking you know yourself and where you are from ….having to see yourself through somebody who you want to stay.”
“I started to write this song with these ideas ringing in my head,” he continued. “To further understand who you are pushes you to further understand where you are from and what that looks and sounds like. There are pieces in that that are worth carrying forever and pieces worth letting die. ‘Chinatown’ and ’45’ are both the story of this — ‘Chinatown’ through someone else, ’45’ through the mirror. As for Bruce, it’s the honor of a lifetime to be joined by him. He is the artist who showed me that the sound of the place I am from has value and that there is a spirit here that needs to be taken all over the world.”
Bleachers’ new album follows 2017’s Gone Now. Antonoff has spent the last few years as a producer, contributing to Taylor Swift’s Folklore and the Chicks’ Gaslighter. He produced Lana Del Rey’s Norman Fucking Rockwell! as well as her upcoming LP Chemtrails Over the Country Club.
文化失忆 豆瓣
Cultural Amnesia: Notes in the Margin of My Time 所属 作品: 文化失忆
8.1 (18 个评分) 作者: [澳] 克莱夫·詹姆斯 译者: 丁骏 / 张楠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0 - 10
我们生活的世纪脱胎于二十世纪,正如一道黑烟从石油大火中升起。
如果不能记住所有的事情,我们至少应该知道自己忘记了什么。
.
克莱夫·詹姆斯用了四十年时间完成《文化失忆》,一部介绍自由人文主义传统“独出机杼的核心纲要”,由百篇历史人物评论组成,除了那些醒目的路标式人物,更多的是被留存在遗忘边缘的名字。二十世纪几次大灾难历尽生死存亡,无数人消失在晦暗的断裂中,更多不合时宜的事实经过筛选淬炼,重组为我们所知的历史。詹姆斯提醒人们,使文明成其为文明的人文主义若要在新世纪得以留存,继承者们就不能放弃对过去的记忆。本书试图召回、感知和审视二十世纪动荡的精神生活,捕捉“一场盛大对话的边角”,以此抵抗遗忘,并重新建立联结。
詹姆斯通晓七种语言,贯通哲学、历史、政治和艺术,打磨出一份警句频出的现代文明回忆清单。从阿赫玛托娃(A)到茨威格(Z),作者写的不仅仅是闪耀的群星,还有人类一切创造力之间错综复杂的勾连及其周围环绕的黑暗,它们共同构成时间之海上一道明灭相间的星辉:或许会黯淡,但永不消逝。作为一名真正的人文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詹姆斯热诚的书写让历史回到当下的脉搏之中,并获得回应当下的能力:对于一切削弱人文主义联结的势力,任何创造性的活动都是必要的抗争。
.
充满格言警句、极具启发的文明史速成课程。——J. M. 库切(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一颗惊人的星星迸发出炽烈的光辉。——西蒙·沙玛(英国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讲师)
詹姆斯获得“折衷高眉与浅俗的大师”这一声誉,当之无愧。——《洛杉矶时报》
詹姆斯证明了自己不仅拥有卓越的才智,而且还拥有非凡的能力来传达自己的激情。——《观察家报》
当英国失去克莱夫·詹姆斯,就好像一架有五六名最优秀的作家乘坐的飞机坠毁了。——德怀特·加纳(评论家)
诙谐、深刻、博学,关于二十世纪文化与政治丰富驳杂的一流文集。——《星期日泰晤士报》
极具天赋,博学多才到令人嫉妒,他慷慨的书写包罗万象。——约翰·班维尔,《纽约书评》
再也没有人能够像他这样博识地,用这样幽默、精简的文字去写出他所见证过的这个逝去的世纪……他对于古典自由人文主义的信仰,使得他能够获得更大的动力,在晚年经历了许多病痛的阶段,仍然持续创作。这部书虽然是在他得悉自己生病之前就开始的,但你仍然可以看到,在这些看来非常轻简的文字,有时候非常有趣的段落之外,背后持续关注、持续投入的热情,那种不可能失去焦点、不可能转移视线的洞察的持续。我想这就是克莱夫·詹姆斯留给我们最大的一个教益。我们在《文化失忆》这部书里面读到的,是前几个世纪持续的声音跟倾向的一种回响。——梁文道
虽然需要相当知识储备,但本书极具可读性:不仅构思颇为用心,文辞(因为翻译)亦美轮美奂,几乎可以说 ,从头至尾洒满了警句、金句。可惜作者去年11月底在伦敦去世,否则我差不多敢说,这本《文化失忆》,是在世作家写出的不朽经典。——刘苏里
作者推崇古罗马的塔西佗,他说塔西佗是他这本书写作的源头,正是这位古罗马的历史书写者,在一个专制恐怖的时代,发展出一种新的文体,来容纳他的绝望,一种坩埚般熔化一切的文体。这种文体会在专制恐怖的时代之后依旧长久地存活下去。他说,自己这本书里写到的这些现代和前现代的英雄们,从孟德斯鸠到戈洛·曼,正是以塔西佗凝练的表达能力作为标杆,来衡量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了任务。我想,克莱夫·詹姆斯本人,在这本书中也完成了这个任务。——张定浩
克莱夫对于知识分子、政治家、文化名人有一个评价的尺度,那就是面对权力和恐怖时表现的勇敢、独立和良知。他深知我们时代的健忘并不是因为大脑记忆能力的退化,而是因为文化的话语权从来都是在隐而不显地将一些东西秘密排除到我们的记忆之外。打败文化失忆症,当然最好要有克莱夫·詹姆斯那种百科全书式的博学,但如果你和我一样无法在智识和阅读面上效仿他的这种才子风格,那起码可以认真抱起这本他花了四十年写的书,让他带我们去进入一个有着无数秘密分岔的花园。——但汉松
这是我最向往的一种读者跟书籍、跟文字、跟思想相处的方式:分心与专注之间的悖论。首先他是贪得无厌的,任何形式的才华都能吸引他,不顾一切地扑上去尽情纠缠;更为重要的是,在享受这种脆弱的才华的时候,时刻担心着毁坏它的力量。克莱夫·詹姆斯在这本书里展现出来的自我教育是如此的迷人,以至于我以后看到不是这样看书、这样写作的人,总觉得有什么缺憾。——陈以侃
回归故里 豆瓣 Goodreads
Retour à Reims 所属 作品: 回归故里
9.0 (321 个评分) 作者: [法]迪迪埃·埃里蓬 译者: 王献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0 - 7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命运是否早已被宣判?”
.
当代著名思想家、《米歇尔·福柯传》作者
迪迪埃·埃里蓬切身之作
出版后即在《世界报》《自由报》等知名报刊引发热议
.
一部引发强烈共鸣的自我剖析之作
一部探讨底层民众成长困境的社会批判之作
.
著名知识分子如何与原生阶层 和解?
不再将问题归咎于家人与心理创伤
而在教育制度、阶级差异中反思社会对人的塑造
.
这是“一场自己改变自己的劳作”
却在为更多贫困者寻找反抗的可能
🐜 编辑推荐
◎享誉国际的当代著名思想家,反思自身出身背景和成长轨迹
作者为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社会学家迪迪埃·埃里蓬,已出版十几种著作,多部作品被认可为经典,也包括此书。这本书介于坦白和反思之间,既是一部个性化的学术著作,也是作者结合自己的出身背景和成长经历讲述的故事,在研究者眼中是学术讨论,在普通读者眼中,是深入浅出、令人共鸣的回忆录。目前该书已由德国著名导演托马斯·奥斯玛雅(Thomas Ostermeier)改编为同名戏剧。
◎关注阶级固化问题和边缘群体,以实际案例为依据为努力生活而奋力抗争的人发声
父亲死后,作者回到阔别三十年的家乡兰斯(Reims),并重新反思了自身过往经历、家乡及其周边地区的境况。从家人、家乡工人阶级民众的生活,女性长辈被剥夺的权利,到兰斯这一区域的被边缘化,相对主流文化而存在的“亚文化”……迪迪埃·埃里蓬关注的是阶级壁垒中下平民阶层的生活,是“被侮辱和损害的人”,是使他们获得“启蒙”的可能。
◎反思学校教育在社会对人的塑造中扮演的角色,致力于审视教育系统施加的社会指令
从父辈的教育经历到自己的教育经历,埃里蓬致力于冷静反观学校教育与社会秩序的“合谋”。从大批辍学的孩子,到无法融入校园文化而反叛、加入“亚文化”群体的孩子,埃里蓬说:“教师们已经尽其所能!……他们能改变的东西太少了。”学校是社会的战场之一,阶级的壁垒也存在于校园文化之中,埃里蓬致力于打破隔阂,探寻新的可能。
◎从“小家庭”到“大世界”,剖析了权力与抵抗的多种形式
从因无法完成学业而懊怒一生的母亲,有暴力倾向、总是大喊大叫的父亲,到把孩子们丢给孤儿院的外祖母,作者重新理解了家人的处境和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的原因。由此,他也看到了家乡误入犯罪歧途的青少年、在阶层固化中放弃学业的工人们……社会如何塑造着底层民众,底层民众又是如何屈从的?作者试图剖析塑造和屈从的机制,重新理解他曾厌恶和逃离的人。
◎结合现实,深入浅出地消化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的理论和思想
喜欢让-保罗·萨特、皮埃尔·布尔迪厄、米歇尔·福柯的读者将会深感亲切,因为作者会满怀激情地讲述自己是如何被他们鼓舞的,他们的理论也将与作者所经历的社会现实融合在一起,产生新的生发点。
.
🐜 内容简介
《回归故里》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迪迪埃·埃里蓬结合自身经历创作的一部反思性社会学著作。父亲去世后,作者迪迪埃·埃里蓬决定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兰斯,重新了解他最初诞生的社会阶层和那群他已经告别三十年的人。他重返过去,回顾家族的历史,回忆童年时身处的工人阶级阶层,回溯了他如何从工人家庭的穷孩子成为法国著名的知识分子……
在这场极为内在又颠覆的心灵之旅中,作者思考了社会阶层、学校教育、身份建立等一系列主题,通过梳理集体决定论中不同个体的命运轨迹,剖析了不同社会环境下,人的“个人选择”是如何被影响、被决定的。
.
🐜 名人和媒体推荐
《回归故里》是一部引人入胜、充满勇气的作品,讲述一位法国著名作家如何使复杂的、时常冲突的社会身份与精神身份交汇在一起。
——利奥·贝尔萨尼(Leo Bersani)
这是一本扣人心弦的书,关于压抑,关于抛弃自己的出身,关于重获平衡。
——《美国艺术》
埃里蓬总是会回到他所说的发现心灵生命的“奇迹”中。“毕竟,”他指出,“人们应该学习,阅读令人愉快,书是你能够热爱的东西——这些态度并不是普遍的,实际上与社会条件以及你的出身背景密切相关。”我们这些足够幸运,从小时候开始就能拥有这些的人只能向他致敬。
——《卫报》
“我曾经以为,”迪迪埃·埃里蓬说,“人们可以远离家庭独自生活,可以忘却个人历史以及那些生养自己的人,重新创造自己”——在回顾了那段逝去的历史,并心怀敬畏地对那些他曾经背离的人们致以敬意之后,作者用这段颇具美感的文字陈述着这样一个事实:背离家庭与过去是永远无法彻底实现的。或许真正的“回归故里”并不存在,但至少让我们努力“与自己,以及那个被我们抛下的世界和解”。
——《世界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