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野蓮出庄 豆瓣
9.2 (99 个评分) 生祥樂隊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20年11月28日 出版发行: 山下民謠
【野蓮出庄序】
菸草沒落,人出庄。
2000年代中我在嘉義的海產攤初遇破布子炒水蓮、山蘇又蒸魚,記憶被撞開了裂縫。除了靜素躺在飯桌上與母親相對眼,沒想到對面烏尚可如此靈活!更納悶:我們不常吃的野蓮,何以出庄且易名?困惑中,我夾一顆對面烏入嘴,兒時的澀苦在舌根處轉甘甜,令我不禁揣想:難道離家夠久、吃苦夠多,才得品嚐對面烏?
那滋味引我再度回家。
我回返母親獨自採收、製作對面烏,以及每餐一碟的場景,試圖探究她的心境。我跟著她走出除草後的第一期稻田,腰夾的臉盆上擠滿挑好的野菜。她疲憊,但幾絲愜意流露。我領會水田的賞賜,不再排斥連吃一週斛菜或冇筒梗炒黃豆醬。七月半,我安靜看她備料,蒸芋頭粄,不再質疑家裡人愈少、粄卻愈厚,明瞭那是對外出子女的召喚與祝福。年三十下午,我忍住玩興,盯著屋後的大鋁鍋,乖乖掌火。母親在灶下忙進忙出,姊姊們已催緊手腳,仍不免招念。我面前這一鍋大封,不只是我對食物的至高期待,更是家族團聚的圓心,以及長媳的年終考評。我不能失手啊!必須把火餵好、餵穩。
社造牽線,去阿里山拜訪鄒族,主人留客午飯。村長端出我本以為客家地道的樹豆湯,食物地域觀隨被破解,提醒我穿越鄉愁之必要。我拜會本土種黃豆的復育者,探訪幾位回鄉開設豆腐坊的朋友。他們難忘豆腐郎吆喝,以及植物蛋白質之於社區的重要;他們倡議的保種運動,連接了母親掛曬在窗櫺上的各種蔬果種子。幾位原住民採集文化的研究者解開我的野菜邊界,放打烏子流浪。期間,美濃愛鄉協進會的朋友呼應創作計畫,廣泛訪談,證實了食物傳統的堅韌延續力。他們關注後菸草時代,農民尋找另類經濟作物的歷程,理解野蓮產業的在地意義,及其全球化機會與困境。
食物的部首是「女」--她們是食物的主要採集者、製作者、保存者與教育者。但面帕粄連繫父親:考試、繳菸得意,他帶去粄仔店;稿賞工人,叫我去包回來。凡此,面帕粄總造成米食最高級感。工作至嘉義,必吃火雞肉飯;看各家以自製雞油淋飯,亦予我同樣印象。
生祥讀詞,聯想日本的「B級美食」比賽,主角是非主流的鄉土菜肴。我們的食物場景若有配樂,亦當是在地流行音樂:流動攤車的叫賣聲與隨取音樂、婚宴場上的中西混種音樂,以及李文古笑科劇、金光布袋戲、神明生日晚會中的戲仿音樂等等,生祥總稱為「B級音樂」。
那麼,就請乘著B級音樂,聽我們唱這些食物與人的流浪故事。
生祥樂隊
主唱、月琴│林生祥
口白│鍾永豐
貝斯│早川徹
吉他│大竹研
鼓│福島紀明
打撃樂器│吳政君
嗩吶│黃博裕
红色的河 豆瓣 Spotify
8.6 (68 个评分) 旅行团 The LifeJourney / 吴青峰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23日 出版发行: StreetVoice
河流燃烧起来了。
红色的河或许此刻正流过身边,而你和我却并没有意识到。
面对红色的河,我们怀抱着只属于自己的心绪。曾经被同一簇野火燃烧,但我们可能再也不会航向同一处地方。
旅行团乐队成员之外,吴青峰是这首作品的第一听众。唱过后,青峰在没有标准解答的音乐中,得到了不可名状的安慰。
在寂静中燃烧,在炙热中浸润,红色的河倒映出五位音乐人各不相同的故事。
旅行团X吴青峰合作单曲,开启2020年创作专辑的新世界。
踏入《红色的河》,你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色?
Real Love Is... 豆瓣
7.4 (103 个评分) 椅子乐团 The Chairs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0年10月16日 出版发行: Sound of Tomorrow Ltd.
告别天马行空的《Lovely Sunday》,获得金曲奖的椅子乐团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美好缘分,感受著身边单纯真挚的情感,带着珍惜的心情——第三张专辑《Real Love Is…》缓缓降落地表... 写给伙伴,写给家人,也写给追逐你的那个自己。一切奔跑的过程,都是爱呀。
不正义的多重面孔 豆瓣 Goodreads
The Faces of Injustice 所属 作品: 不正义的多重面孔
8.4 (11 个评分) 作者: [美]朱迪丝·N.施克莱 译者: 钱一栋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4
本书是作者耶鲁大学法学院斯托尔斯法理学讲座的成果,施克莱在这本小册子中,对时常为学术界尤其是哲学研究忽略的重要概念“不正义”进行了阐释。在此书中,作者以她所处的美国社会作为背景,对相关问题作了思考,她区分了积极和消极的不正义,认为不正义不仅包括有意为之的残忍或不公行为,对此类行为不闻不问也是不正义的表现,并指出,相比于追究责任,更重要的也许是积极行动,努力减轻受害者的苦难。
画外之意 豆瓣
所属 作品: 画外之意
作者: 邢义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0 - 6
孔子见老子和孔子以七岁的项橐为师是两个大家熟知的故事,在文献中流传不绝,也留存在汉墓的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上。本书旨在结合文献与图像,通过分析七十余幅孔子见老子画像,一窥汉儒和地方官员的内心世界。下编“画像石过眼录”,详细记述了作者近三十年对此类画像的田野考察经过,并特意多附同一画像的多种资料图片,希望能为读者呈现更多细节和线索。
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 豆瓣
Life and Times of Post-Modernity 所属 作品: 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
9.4 (20 个评分) 作者: [英]基思·特斯特 译者: 李康 梯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 - 6
《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是社会学家基思·特斯特反思后现代性、后现代性研究的一部力作。他在其中关注的是一些境况,是后现代性得以存在的利害关键和可能条件,而他主要取材于“世界的写作”,关注有关我们世界的神话/迷思,去探寻人们都靠着哪些故事,来做出妥协,为实际活动提供理据,并使挫败可以接受。
或许可以把后现代性看作是人类历史的巅峰,不仅如此,还像是自哲学诞生以来被人们不顾一切、满怀期冀地表达的所有那些希望和雄心的终极实现。只要毫不理会前历史性人群和历史性人群破败不堪的残余,任他们隐约闪现着后现代性金碧辉煌的拱廊街外,这时候,仿佛这个世界已经最终获得了完满清晰 的呈现。
人们不再有需要,不再有不适,但同时那也意味着,不再有希望。
过一种后现代的日子,就是要活在一种无视之中,无视现代性的教益,尤其是卡夫卡的教益:希望的前提条件就在于,所希望的东西必然是无法抵达的。活出后现代的生命,就是要活在一种真理之中:其实,唯一比未能实现希望还要糟糕的事情,就是实现希望。
门阙、轴线与道路 豆瓣
作者: 曾磊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 5
【内容简介】
《门阙、轴线与道路:秦汉政治理想的空间表达》立足于传世典籍和出土文献,利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从个案分析入手,探讨秦汉王朝国家如何通过人为规划、设计,贯彻自身的观念和意图,从而将自然地理空间成功地塑造为政治空间、文化空间。全书详细分析了门阙等人工建筑营造的政治空间的象征意义;秦代以咸阳为中心、朐县秦东门和高阙为端点的东西、南北两条轴线。又通过对汉代博士群体籍贯及活动地域的分析,讨论了汉代文化空间的流变等具体问题。
【编辑推荐】
本书积极探索秦汉帝国统治者如何通过对政治空间的营造,直观展现其礼仪秩序与权力等级;如何通过对自然空间的改造将自然山川融入人间秩序,又如何通过对文化空间的整合传达统治理念,实现政治理想。本书立意新颖,大量运用一手简帛资料,具有学术价值 。
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 豆瓣
所属 作品: 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
作者: 杨念群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0 - 11
本书为对当代历史研的全面反思与阐释,以及反映出西方各种史学思潮在中国史学界的应用状况。本书不仅是作者近二十年对此一问题的持续思考的精粹集结,作者所提出的拓展史学进境的新思路需从跨学科的角度借鉴社会学的“中层理论”,更是史学界努力建立新研究范式的一次卓见成效的尝试。作者借对当代历史研究的反思与阐释,向更多学人分享了兼具全球视野的研究素养、剖析事物动态性和复杂性的研究思路和超越学科专业壁垒的研究方法,具体体现在宏观上要思考当代思潮变动下的政治动态与社会发展,微观上要带着问题意识深入社会观察生活,以此锤炼史学工作者通达的问题意识及超越局部事件的洞察力。
层累的图像 豆瓣
作者: 耿朔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20 - 4
《层累的图像》是耿朔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的补充和延续。
拼砌砖画是南朝陵墓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从设计构想到稿本到制作工艺再到拼合过程,承载的不仅是装饰上的功能,更反映出工艺技术、图像系统背后的社会文化及制度。本书采用美术史与考古学、文献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近年新发掘的数座重要墓葬的详细分析,是目前对这类文物最深入和最全面的一次研究。
本书分为四部分,序章包括对墓葬材料介绍与基础分析、对南朝大型拼砌砖画的学术史回顾以及介绍本书的主旨与结构;第一章汇集作者所作的几项个案研究以及由此引出的综合讨论,特别是对近年新出土散乱画像砖进行了细致的拼合、比对和复原;第二章讨论的是拼砌砖画制作过程研究,认为从画稿到模具再到墓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设计和制作过程,是集体性和历时性的产物,看似平面化的图像实际上是层累形成的结果;第三章则讨论的是技术背后所反映的南朝社会与艺术问题。附录文章研究了南朝陵墓石刻设置的背景,与砖画一样,这两者都是艺术进入南朝丧葬制度的突出表现。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认
识南朝时期艺术创作与政治制度的联系。
土星之环 豆瓣
Die Ringe des Saturn 所属 作品: 土星之环
8.6 (60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译者: 闵志荣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 8
☀内容简介
悼念上升的幻觉
悼念瓦解于尘的秩序
这是一场举行过无数次的葬礼
我们终将在沉降中汇合
本书是塞巴尔德继《移民》之后又一享誉国际的作品,记录了叙事者“我”一段穿越英格兰东海岸的徒步旅行以及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思所感。他行经古老的英国庄园、已故作家的宅邸、破败的海滨度假胜地、被遗弃的岛屿,回忆讲述各种奇异的故事,如托马斯·布朗的头颅、伦勃朗的解剖课、鲱鱼的自然史、康拉德的非洲之行、中国的宫廷火车、糖与艺术的历史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轰炸、耶路撒冷神庙的模型、诺维奇的蚕桑业,等等。
这是一段真正的文学之旅,这些穿杂在旅程中的事件涉及文学、艺术、社会历史、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集体与个人回忆交织,图片与文本相辅,梦境与现实共生。读者受邀进入这座回忆博物馆,与塞巴尔德一同观察生存与记忆、变化与遗忘。
☀媒体推荐
塞巴尔德的书写具有道德重量和忧倦智慧,它超越了文学,进入了神谕般的境界。
在现代文学中他的声音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存在,也许还需要十年才能完全领会其言语的重量和精细。
——《纽约客》
这本书就像一个你想永远做下去的梦。
塞巴尔德完成了每个作家梦寐以求的工作。《土星之环》闪耀着人类心灵的光辉和坚韧。
——《纽约时报书评》
塞巴尔德就是这样罕有的存在:一个无法效仿的创作者,他创造的不同凡响的句子像水晶一般,同时折射并放大了它们的意义。
——《书单杂志》
立体的历史 豆瓣
所属 作品: 立体的历史
作者: 邢义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0 - 9
所谓立体的历史,是三度空间整体的历史画面,由(1)文字和非文字的材料,经(2)历史研究和写作者的手,传递给(3)读者,三者互动而后产生。历史学家是画面的生产者,也是传递者。读者心中能有怎样的画面,是否生动立体,一方面取决于读者自己,一方面也取决于传递者的喜好、能力、训练、眼光以及据以建构的画面。希望读者们阅读本书时,能够看到一些不同于过去、富于纵深的历史画面,尽情遨游于“立体的历史”中。
全书以古代中国与域外文化交流为主题,将古代中国置于整个欧亚大陆的历史画卷中,利用文献、考古和图像资料,分四讲由近而远进行讲述。增订本新增了《再论“中原制造”》一文,并增补图片七十余张。
《立体的历史:从图象看古代中国与域外文化(增订本)》是改写增补自二〇一二年应上海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之邀,担任“光华杰出人文讲座”的四次演讲。这四讲是:
一讲“图像与历史研究”之孙悟空篇
第二讲想象中的“胡人”:从左衽孔子说起
第三讲希腊大力士流浪到中国?
第四讲他山之石:古希腊陶片流放制与罗马帝国禁卫军
原本的演讲是以“古代中国与域外文化”关系为主轴,综合若干自己过去的研究,作一次简单的报告。演讲虽曾增补了一些材料和想法,但基本上是旧说的重述。这回利用改写的机会,进一步作了思考和修补,甚至稍稍挪移了重点和扩大了范围,尤其是头两讲。
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 豆瓣
所属 作品: 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
6.8 (8 个评分) 作者: [美] 赵鼎新 译者: 夏江旗 一頁folio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8
中国历史的特殊性何在?奠定于何时?
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赵鼎新以社会学的方法切入中国历史研究,从五百年的东周纷乱历史中,提炼出此后两千年中国政治的基本模式,试图回答:中国何以成为中国。
本书堪称当代历史研究中罕见的具有大历史视野的著作,拣选的虽是春秋战国的历史,注目的却是整个中国古代的历史性格和社会结构,并由此推断儒法国家产生的渊源与性质及对后世社会的影响。
作者以形塑中国历史模型的关键时期——东周至西汉前叶为研究对象,分析此一时期诸侯国之间频繁爆发的战争如何驱动国家集权化进程,此后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郡县制、科层制、强国家等特征,皆起源于这个关键时期。
在东周的尽头,一个儒法帝国冉冉升起,至今仍然笼罩着我们对历史的认知。
----------------------
1、大历史观的回归
中国为何是所谓的儒法国家而不是简单的儒学国家?
两千年的中国帝制史中,为何基本历史模式始终稳固不变?
本书堪称当代历史研究中罕见的具有大历史视野的著作
从五百年的东周纷乱历史中,提炼出此后两千年中国政治的基本模式,从起源出剖析中国帝制的政治基因。
2、开辟中国历史转型的动力机制
为何中国逐步转型为一个以儒士为主导的科层制帝国?
强国家、弱社会的格局究竟如何形成?
以社会学家的视角切入历史,将战争作为推动中国历史转型的基本动力。
3、建立透视东周历史的新框架
打破传统的春秋—战国二分法,首次提出将东周政治进程分解为三段:霸主期,转型期,全民战争期。
霸主时期(前770—前546年)
转型期(前546—前419年)
全民战争期(前419—前211年)
大山里的小诗人 豆瓣
8.5 (43 个评分) 作者: “是光”的孩子们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0 - 4
【内容简介】
·
《大山里的小诗人》是由公益组织“是光诗歌”发起,果麦文化编辑制作的乡村儿童配图诗集,全书共收录了120首儿童手抄诗,配有73幅随书插画,由来自世界各地的31位画家分工完成。诗集中的作品,均出自7~15岁的留守儿童或乡村儿童。
·
这些作品有些字字感人、惹人落泪,表达了孩子对父母家人的思念和爱;有些古灵精怪、天马行空,表现了孩子眼中充满童趣的世界。“是光诗歌”的故事在《人民日报》、央视网等众多媒体的推荐下,已逐渐被更多人了解、熟悉。相信这本书中的诗歌可以唤起人心中最纯粹、最原始的感动,同时也能呼吁更多人关注乡村儿童的情感世界。
·
编辑推荐:
 山里的孩子缺乏关爱,当他用诗歌说出心里话,却打动了所有人
 有眼泪,有温存,有爆笑,有脑洞……孩子心里的世界,比宇宙更大
 公益组织“是光诗歌”4年68020多孩子诗歌课的成果,从中精选120首小诗
 来自全世界500多位画家投稿,遴选出31位画家,为小朋友的诗“量身定制”
 人民日报、央视网、北京卫视、凤凰公益、腾讯大学……纷纷报道,百万网友转赞评
 给每位读者的“爱心天使证”,用公益诗集唤起社会关注,用购书捐款为更多孩子带来改变
·
据统计,中国有6100万留守儿童,其中近1/6一年也见不到父母一面。
他们缺乏教育资源和物质保障,但他们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和关爱。
由于缺乏关爱,他们心中的喜怒哀乐不会表达,一些孩子误入歧途,更有一些孩子受到伤害却只会沉默。
·
公益组织“是光诗歌”发现,写诗可以打开孩子们封闭的内心,让他们学会表达,学会爱与温暖。
截至目前,他们已经为全国823所乡村学校,68020个山里孩子带去诗歌课,很多孩子发生了明显改变,有些甚至考上了很好的高中。
而即使永远走不出大山的孩子,他们也可以将诗意代代相传,温暖他们的孩子。
120首诗,73张画。用一首诗改变一个孩子,用一个孩子改变一个未来。因为他们什么样,中国的未来就什么样。
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修订本) 豆瓣
所属 作品: 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
作者: 李零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0 - 7
本书是李零先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讲课时的讲稿,上编是简帛古书的基础知识,下编是简帛古书的分类导读;前一半学生上课听讲时使用,后一半大家下课看书时使用。李零先生力求“把道理讲清楚,用材料来摆事实”,并融汇学术界出土文献研究的最新成果,力图打通出土古书与传世古书的连接,重新认识并建构起古代知识系统和人们的思想文化心理。
拆弹专家2 (2020) TMDB IMDb 豆瓣 维基数据
拆彈專家2
7.4 (872 个评分) 导演: 邱礼涛 演员: 刘德华 / 刘青云
其它标题: 拆彈專家2 / Shock Wave 2
香港某处发生爆炸案,前拆弹专家潘乘风(刘德华 饰)因昏迷于现场,被警方怀疑牵涉其中。苏醒后的潘乘风只能一边逃亡一边查明真相,然而,他的好友董卓文(刘青云 饰)和他的前女友庞玲(倪妮 饰)却给他讲述了两段截然不同的经历。有计划的爆炸案接二连三发生,真相却越来越扑朔迷离……
2020年12月27日 看过
非常成熟的港式流水线警匪片作品,不得不感叹华仔真的太敬业了(连主题曲都要自己唱)。不过“无政府主义者=恐怖分子”这样的刻画未免带了太重的政治宣传倾向(无政府主义者风评被害😅),俩人小时候的兄弟情那段戏也加得非常生硬…植入记忆重建叙事那段在我看来可以是电影在历史和记忆理论层面的升华,在这个角度再深入挖掘一下或许就更有意思了,现代科技+心理学研究+吉普赛式催眠术=赛博巫术?简直不能更酷😂
2020 中国大陆 剧情 动作 华语
Microphones in 2020 豆瓣
9.7 (15 个评分) The Microphones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20年8月7日 出版发行: P.W. Elverum & Sun
one long song
recorded nowhere
between May 2019 and May 2020
released Aug. 7th, 2020
as a 2xLP by
P.W. Elverum & Sun
box 1561
Anacortes, Wash.
U.S.A. 98221
get one:
想见你 电视原声带 豆瓣
9.1 (37 个评分) Various Artists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2020年5月6日 出版发行: 滾石唱片
只有你想見我的時候 我們的相遇才有意義
年度燒腦神劇TOP1 《想見你電視原聲帶》限量收藏盒
復刻《愛情的盡頭》絕版卡帶X歌詞海報X雙CDX隱藏版彩蛋
1998。2019
為了每一次的想見,進行無數次的穿越
《想見你電視原聲帶》 值得擁有的真愛!
雙CD 22首歌曲配樂 解構時間軸裡的情真意切
《愛情的盡頭》復刻卡帶 重溫伍佰老師的深情澎湃
雙面折頁歌詞海報 將幸福牢牢擁抱
懂你,用你需要的方式去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