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Petedogs 豆瓣
8.3 (33 个评分) Sleeping Dogs / nehcetep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21年5月13日 出版发行: Eating Music
Sleeping Dogs, a band wins the reputation by almost word of mouth. They appear to be sloppy while indeed put the most earnest effort to make music, always presenting what's beyond expectations.
nehcetep, a rather shy producer, whose image has been dimmed by too many aliases, left only with his work including some lo-fi cassettes and vinyl records. It's hard to tell if anyone really knows him.

The collaboration of the EP "Petedogs" was urged by Eating Music back in 2019. By then Sleeping Dogs was only recognized by few listeners on streaming platform Xiami and fRUITYSPACE in Beijing, having several demos recorded. Eating Music suggested nehcetep to make remix tracks for them, hoping to bring the band out in that summer. Being put off till now, while with no harm, tracks "Spring of Rio", "Kweichow", and "Homeless Dog" have been improved for better recording and making with growing experiences. ahmooow, friend of nehcetep's, was invited to play saxophone for remix / edit tracks. The record label needs no worry about the sales anymore to release vinyl records, thriving for everyone.

The record design achieves excellence by the delay. Releasing specially designed 10" vinyl records and pressing six tracks to be small but... sophisticated.

All the effort is finally paid back in full, and the spring is being joyful.
The Making of EP:
In the summer of 2019, band members squeezed in the tiny basement for rehearsal. A Yong from Future Orients recorded and roughly mixed track 1-3 for Sleeping Dogs. After moving, a few more audio tracks were added. These three tracks should be the very first studio recordings by Sleeping Dogs. nehcetep made remix for tracks 4-6, took over a year to finish while those should be done in 2019.

Artists:
Sleeping Dogs is an instrumental band from Beijing. Influenced by all kinds of grooving styles, blending different elements into their instrumental performance.

nehcetep, mysterious + decadent + inconspicuous, living causally but hoping to turn better.
ahmooow, a 24-year-old boy who learns saxophone himself and takes Wayne Shorter, Pharoah Sanders as models.
Sleeping Dogs,一支不加修饰仅凭口耳相传而存在的好乐队,常以自由散漫的形象掩盖认真搞一些作品的事实,成果总能高出大家的期待一点点。
nehcetep,一个羞涩又自我的制作人,太多的化名让他的形象一次次模糊在创作里,留下了一些值得考古研究的低保真小卡带和响度总是不够大的黑胶,很难说有谁真正认识他。
《Petedogs》EP 的合作由宜听音乐在 2019 年撺掇发起,当时的睡狗只有几个粉丝在虾米和北京的水果空间现场,有几首还过得去的 demo,在宜听的建议下,凑上了小有口碑的 nehcetep 来为这几首作品加码 remix,想着作为一个不入流的制作人厂牌也许能借此机会在当年的夏天捧红什么乐队一脚飞天。当然拖延是有好处的,现在的“Spring of Rio”、“Kweichow”、“Homeless Dog”成品随着乐队经费水平的提升有了更好的录音版本和后期,几个 remix / edit 版本还请到了 nehcetep 的好友 ahmooow 加入萨克斯演奏,厂牌也不再担心销量可以大胆发黑胶,均展示出了欣欣向荣的气息。
这张等一等更优质的 EP 封面和唱片设计也丝毫不含糊,随 EP 发布的十寸黑胶以开放式装帧传递六首作品本身追求自由又小具精良的风格。
总之等待是有收获的,春天是值得享受的。
关于创作:
2019 年夏天,睡狗还挤在炎热潮湿的地下室里排练,邻居 Future Orients 的阿勇为睡狗录制和粗混了 Track 1-3,之后睡狗搬家,又补录了一部分音轨,这三首歌算是睡狗最早的正经录音。nehcetep 为这几首歌做了 Remix(Track 4-6)。本来19年底就该做好的三首 remix tracks 足足做了一年多,做好睡狗都搬排练室了,原因是太能拖了,现在正在接受电击治疗。
关于音乐人:
睡狗 Sleeping Dogs 是一支来自北京的器乐乐队。受各种律动型音乐影响,将不同的音乐成分混合到器乐之中。
nehcetep ,神秘破败糜烂低调,做事情随随便便,但希望变好。
ahmooow,97年生,一个以 Wayne Shorter,Pharoah Sanders 为榜样,自律自学的萨克斯少年。
If I'm in Love with You 豆瓣
7.7 (21 个评分) TOW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21年5月19日 出版发行: Maybe Mars
《If I am in Love with You》像一剂黯淡的香水,它能舒缓地融入你的一呼一吸之间,在不经意间使周围充满迷幻异香。如果你稍加留意,它便将你从现实中抽离,进入余音袅袅的冷调幻境。
半念白式的唱腔透过层层雾气,仿佛诗人醉倒在月光沙漠上说的梦话;吉他时而冰冷地绘下画龙点睛之精彩乐句,时而化作充满荒诞美学的Riff娓娓道来;萦绕于半空的合成器为整个幻境勾勒出金色边框,反射出的泛光迷了双眼;简易设置的老式模拟鼓机声响则展示着稳扎稳打的神经脉络,在 TOW 所描绘的光怪陆离世界中,事物围绕着它婉转有机地生长。
2016年,TOW 成立于北京,成员为杨帆和刘舸。
从北京朋克时期的挂在盒子上和哎吆乐队,到 D-22 时期的 Ourself Beside Me 与 The Molds,二人的多年的音乐生涯和审美转变是如此的接近。从2006年就相互结识并成为“琴友”的他们,经过十年的漫长时光才组成 TOW,但这份无间的默契早在十余年前就深埋在二人之间了。对他们来说,TOW 是二人对于乐队组成形式的最新探索,也是二人将彼此多年音乐经验进行提纯,凝聚精华所汇成的联合精酿。
两个以旋律为主导的乐队核心人物碰到一起,代表着 TOW 的作品从来都不会缺失美妙的旋律,这从专辑同名开篇曲目就不折不扣的展露出来。不过,可别急着沉迷于那略有俏皮意味的开篇曲,它在曲目结尾处已经预示了接下来阴雨绵绵的景象。或是一部留下疤痕的悲剧,或是一场气数已尽的游戏,或是醉倒在被虚度的明天,又或是对往事残影的爱恨交织,它们是一扇灰暗的大门,TOW 用手中的乐器为它涂上了色彩,等你去开启。
专辑《If I am in Love with You》的创作/录制/混音均于杨帆的家中完成,由来自大洋彼岸 The Brian Jonestown Massacre 乐队的吉他手 Ricky Maymi 担任制作人,母带制作依然是来自杨帆个人专辑《What Happened After 1,001 Nights?》的母带师 Garrett Haines。
在创作角度上,杨帆在此专辑中首次尝试先用音色去创作动机,而非根据内容框架寻找音色。吉他、鼓机、合成器,虽然杨帆在专辑中使用的乐器都是再平常不过的、在家中随手拿起的设备,但从她独特的语境所道出,这些声音便被赋予了不可名状的神秘气息。而刘舸随后加入创作后,歌曲更是被调和出了颇具张力的浪人气质,在曼妙的旋律中注入了更加阴沉的色彩。
对杨帆来说,《If I am in Love with You》是对自己目前音乐生涯的一次小结,专辑中收录的7首歌曲分别隐秘地记录了她与刘舸共同经历的七个不同时期,每首歌不同的情绪气质则作为线索串联起了整张专辑。
给迷幻音乐增添冷艳的想象力,将冲浪摇滚用舒缓的方式展开,把情歌注入浓郁的 Cult 色彩……当今敏的《红辣椒》交到了昆汀手上,我们便得到了 TOW。
多米力高威威维利星 豆瓣
8.1 (133 个评分) 脏手指 Oh! Dirty Fingers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21年4月28日 出版发行: 独立发行
《多米力高威威维利星》由脏手指乐队于2021年独立发行。
专辑中的12首歌曲,多数是脏手指乐队在2018-2020年间创作的。参与创作的成员包括管啸天、邴晓海、张海明、赵子龙、李子超。
专辑录制于2020年末,北京百花录音棚。参与录制的乐手有:管啸天、邴晓海、张海明、李子超、沈帜 、邬雨杰。录音师:尹冲。
《多米力高威威维利星》在脏手指原本三大件的音乐基础上,极大地丰富了编曲,律动与和声,同时也保留了乐队一贯以来粗糙的赤裸裸的特点,
专辑后期制作于鸡笼山,制作人沈帜;专辑母带制作于匹兹堡Treelady Studio,母带师Garret Haines。
统筹:脏手指乐队
运营:王靓、章江南、管啸天
封面插画:Peiyun Chen
封面设计:王靓
制作执行:王靓、管啸天、Elsa Bouillot
特别感谢:郭震、李平、兵马司唱片、Daily Vinyl、赵凯、PNPRESS版画工作室、Elsa Bouillot、曼透录音棚和阿炳。
epic Ten 豆瓣
7.2 (5 个评分) Sharon Van Etten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21年4月16日 出版发行: Ba Da Bing Records
Sharon Van Etten invites a handful of artists to cover songs from her 2010 album epic. These new versions—played by Fiona Apple, Lucinda Williams, and more—reveal the music’s healing power and complexity.
UNEASY 豆瓣
8.4 (15 个评分) Vijay Iyer / Linda May Han Oh 类型: 爵士
发布日期 2021年4月9日 出版发行: ECM
Even as they negotiate complex parameters of rhythm and harmony, the trio’s expertly attuned playing evokes the openness of improvisation and the urgency of justice.
无畏重录版 豆瓣
8.5 (75 个评分) Taylor Swift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1年4月9日 出版发行: Taylor Swift
Taylor Swift’s project to re-record her albums to reclaim legal ownership of the music begins with 2008’s Fearless, an almost identical, polished, and somewhat melancholy version of it.
死不回头 豆瓣
8.0 (39 个评分) 海龟先生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21年5月18日 出版发行: 北京摩登天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这也许是一张古典专辑。
我恰巧认识一群活在现在的古典人,
并试着将他们的认知,聚散和分合,
在这张专辑里稍微表达出来。
而在一个古典的世界,
创作,很多时候是一个归属的过程,
为了集结而不是分散,向着一个共同体。
据我所知:
这群人理解的爱,
有些时候,是做自己的仇敌。
有些时候,纯洁啊,就是烈火,
是恨恶,是窄路,是小格局。
爱总归要把平和与安稳还给石头,
把激情和燃烧还给人。
在这条路上,一路到黑,死不回头。
很多时候,恨是一个天生的瞎子和哑巴。
爱却不断地催促:
如果说不出话,你就唱首歌吧。
李红旗
2021.05.17
2021年5月21日 听过
第一首特别好。有些间奏简直神来之笔啊🎉🎉皮肤高潮值(鸡皮疙瘩)75%👻
2021 Indie Reggae Rock 中国
呼吸之野 豆瓣
7.2 (36 个评分) 许嵩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1年5月14日 出版发行: 太合音乐
2021许嵩最新作品《呼吸之野》,许嵩第8张词曲全创作专辑。
人生不过一场呼吸。呼吸不停,则生命与思考不止。当人们习惯于蒙上口罩生活,畅快呼吸日渐成为一种奢侈。比这更为奢侈的,是袒露真心的酣畅对谈,是呼吸于野,吐纳心声。
《呼吸之野》从冷色调里起笔,以自如沉着的笔触,描摹情感与境遇。十首音乐,如十场呼吸冥想般令人全神贯注。许嵩在想象与写实的互照里,在温柔与凛冽的交汇处,在浪漫与生猛的切换中,记述着生活与思考。
在《呼吸之野》里,古典气质与当代元素浑然一体。许嵩构建了有别于其过往作品的音乐语汇,有承接亦有创新。《呼吸之野》是赤诚、饱满且充满细节的,它能够让人在专注聆听时回归内心深处。
为拍摄专辑平面相片及音乐录影带,许嵩与二十余人拍摄团队进驻高原上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帐篷帘幕外,旷野篝火,雪山江河,独行旅人,构成一幅冷暖交汇的静谧画卷。
呼,向外输出,吸,向内滋长,一呼一吸间,许嵩始终坚持用作品与听众进行交互。自2009年发行首张专辑至今12年里,许嵩已一人作词、作曲、演唱、制作、策划8张个人专辑以及近50首原创单曲,佳作不断。2019年举办“寻宝游戏”巡回演唱会大获好评后,许嵩折返到潜心创作的生活状态,以新作《呼吸之野》再一次展现了强大的创作能量。
第二支曲目《假摔》5月10日正式发行
暴雪天的十字街头,车来人往川流不息,却如临旷野。
歌里的故事也许是真实发生的生活影像,也许是虚构的文本创作,但究竟是实是虚,就像歌里的“真摔”与“假摔”一样,真假虚实在裁判们心里有自己的答案。而切换到故事里主人公的角度来看,摔过的跟头吃过的苦,只有自己知道,很难期待无关人士的理解。
《假摔》是印有许嵩独特标记的叙事性写作,极短的篇幅寥寥数笔就勾勒出故事轮廓。如同一个诚恳而又情绪饱满的目击者,把你带去故事里的现场,却不直接留下他的主观评价,只由你自行体会。故事现场的“假摔”与球场、与人生赛场上的“假摔”互为映照,有着极大的玩味空间。
音乐方面,电子音色铺陈出冰天雪地氛围,生猛鼓点像钝器般无情敲击,副歌的短旋律乐句不断往复,以及电子摇滚曲风经典的节奏型,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极寒雪地的麻木感。后半段步步推进至顶点,直到一声放肆呼喊与一声沉闷的“砰”,猛地击中人心后戛然而止。《假摔》既有关怀的温度,也有反思的冷峻,它在冷暖交汇处,不断引发着心里的强降雪。
第三支曲目《冰柜》5月11日正式发行
许嵩+黄龄
当深情与决绝相互碰撞
既是窜动的电光石火
也是致命的寒气冰霜
《冰柜》以惊悚悬疑电影为灵感原点,推演至情感关系的探讨。表层是充满戏剧张力的冷峻叙事,内里是丰富饱满的寓意,内外同步推进。与「惊鸿一面」的黄龄在七年之后再度合唱,默契诠释歌中角色与情感。
《冰柜》由许嵩创作及制作。迷离的电子乐音色营造出扑朔迷离的诡谲气氛,影像感十足,引人入胜。歌曲在幽微的呼吸声中起始,随后二人交替着不疾不徐地抛出意象,到副歌时揭开面纱,接着以奇诡的Bridge段落,一步步将气氛推至高潮。
劳动之余 豆瓣 Spotify
8.1 (125 个评分) 声音玩具乐队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21年5月1日 出版发行: 草台回声
劳动之余 何以解乏 很久以前做过一次西南巡演 当时的巡演主题名就叫劳动之余 ,那还是更早些年的一首歌 ,到今天也没能完成它,记忆深刻的是歌词的第一句 《回家的路上我有些疲倦 毕竟辛勤工作了一天 才挣回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 ,该怎么花?》现在还能不时会闪回黄昏回家的小路上的饭菜的香味,安全帽,臭水沟,小茶馆,那里离市中心也就几公里,后来的快二十年 ,城市就像一个不断膨胀的迷宫。可笑的是那时的我虽然还是会感到迷茫和孤独,但依然觉得自己有花不完的时间,而且还不上班,所以接下来的矫情和纠结就这样粗糙青涩的留在了硬盘上。 这次的专辑里最后完成的那首歌是临了倒计时才定稿了最后一版歌词,反复的斟酌也许是因为只有自己能懂和喜欢已经不重要了 ,就像做菜,如何能和别人分享才是我最想要的 ,用了二十年方才明白音乐于我的意义,如同烈日下耕作的农夫,土地已然是他唯一的救赎,而我局限于自己的世界,差一点忘记了仰望星空。
悬崖之上 豆瓣
8.5 (11 个评分) 周深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2021年4月28日 出版发行: TME × 超乎凡响
电影《悬崖之上》主题曲

词:火星电台
曲:火星电台
编曲:火星电台
制作人:火星电台
吉他:黄少峰
口风琴:黄少峰
配唱及人声录音师:徐威
人声录音室:52Hz Studio(Shanghai)
乐器录音师:耿潇微
乐器录音室:MDD Studio
混音工程师:李游(小骷髅)
混音工作室:55TEC Studio Beijing
母带工程师:李游(小骷髅)
母带工作室:55TEC Studio Beijing
监制:李静楠@TME
特别鸣谢:周深工作室
音乐出品: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
悬崖之上 (2021)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悬崖之上
6.8 (908 个评分) 导演: 张艺谋 演员: 张译 / 于和伟
其它标题: Impasse / Cliff Walkers
上世纪三十年代,四位曾在苏联接受特训的共产党特工组成任务小队,回国执行代号为“乌特拉”的秘密行动。由于叛徒的出卖,他们从跳伞降落的第一刻起, 就已置身于敌人布下的罗网之中。同志能否脱身,任务能否完成,雪一直下,立于“悬崖之上”的行动小组面临严峻考验。
2021年5月15日 看过
能看。在大礼堂看电影,效果拉满,笑点出现的时候全场都在笑,那铺天盖地,直接梦回世纪初😂不过选角未免有点刻意了,于和伟这样的浓眉大眼的,一看就是老共产党了😅余皑磊这样的也是一看就不像好人啊👀另外刘浩存可爱是可爱,但她实在是太出戏了🆘
2021 中国大陆 于和伟 刘浩存 剧情
切尔诺贝利的午夜 豆瓣 Goodreads 博客來
Midnight in Chernobyl: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World's Greatest Nuclear 所属 作品: 切尔诺贝利的午夜
8.9 (26 个评分) 作者: [英] 亚当·希金博特姆 译者: 鲁伊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 3 其它标题: 切爾諾貝利的午夜
【编辑推荐】
★著名读书网站Goodreads近30000人打出4.38高分,盛赞“《切尔诺贝利的午夜》是你能读到的最好的非虚构书籍之一”。
.
★普利策奖得主、《古拉格:一部历史》作者安妮·艾普尔鲍姆等欧美一流作家、学者倾情推荐;
HBO名剧《切尔诺贝利》主创Craig Mazin:开拍之前没能看过这部书,我感到十分遗憾。
.
栩栩如生地讲述了这场历史上最严重的灾难,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苏联最后的岁月中那些每天都在发生的令人迷惑不解的真实事件。
——安妮·艾普尔鲍姆(普利策奖得主)
.
本书对历史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关于切尔诺贝利这样一个让世人瞩目的故事,它讲述得极为出色。
—— 沙希利·浦洛基
.
★切尔诺贝利,人类文明史上的永恒噩梦:权威记者十数年深度调查,数百小时采访录音,大量档案、书信、回忆录首次曝光,全景式展现了这场我们时代毁灭性核灾难的整个过程:
作者亚当·希金博特姆是《纽约客》的资深记者,驾驭故事与挖掘运用材料的能力皆为一流。全书精注详解 ,仅注释就一百余页,使用材料扎实严谨堪比学术著作,可读性之强又堪比惊悚小说。
.
★在一个狂妄自大和注定要失败的故事中,捕捉到科学与人性;这里没有无名英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脸孔:
书中有大量人物刻画,这是作者花费十几年时间走访灾难亲历者所得到的故事。这些人早已经被他们的国家和同胞所遗忘,其中,有苏联的各色高官,有“吹哨”人,有救援英雄,有医疗人员,有事故清理者,也有日后站在审判席上的人。
作者将焦点放在被卷入其中的人们以及他们面对突发灾难如何做出种种艰难抉择,它代表了苏联社会的一个横截面,暴露了人类个体的懦弱和勇敢,最终得到的,是一个比苏联传奇更复杂、更人性,也更恐怖的故事。
.
★比任何一部恐怖电影更令人痛心,比任何一本惊险小说更惊心动魄;
尽管提供了海量信息,但本书并不令人望而生畏,作者视野广阔,构思精巧,对细节的精确把握,使得故事推进的每一步都充满张力,如惊险小说般的叙事风格,使这本书可读性极强。
.
★包揽欧美多家一线媒体年度榜单:《柯克斯书评》年度最佳非虚构,《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年度图书,2020年安德鲁•卡内基奖;
.
【内容简介】
亚当·希金博特姆耗费多年心血,终于完成这部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权威力作。书中充分有力的调查,揭示了这场二十世纪最大灾难之一的真相是如何在政治鼓吹、重重保密和谣言四散的共同作用下被掩盖起来的。
.
1986年4月26日凌晨,切尔诺贝利原子能电站的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由此引发了历史上最恶劣的一起核灾难。自那以后的三十年里,切尔诺贝利逐渐成为整个世界挥之不去的噩梦:阴魂不散的辐射中毒的恐怖威胁,一种危险技术脱缰失控的巨大风险,生态系统的脆弱,以及对其国民和整个世界造成的伤害。然而,这场事故的真相,却从一开始便被掩盖起来,长久以来一直众说纷纭。
.
十多年中,亚当·希金博特姆进行了数百小时的采访,以此为依托,辅之以往来书信、未发表的回忆录和新近解密的档案文件,他将那些灾难亲历者所目睹的一切,化成客观、冷静而又发人深省的叙述。由此得到的,是一本惊心动魄的非虚构杰作,一个比苏联传奇更复杂、更人性,也更恐怖的故事。
声誉 豆瓣
所属 作品: 声誉
8.4 (8 个评分) 作者: 唐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 3
人们在本雅明死后多年才一拥而来的那些赞誉和崇拜,要是能够分一点到他生前,本雅明就不必如此狼狈一生,也不用四十几岁就绝望自杀于法西边界的比利牛斯山区。当然,能救援他的不直接是声誉,而是声誉带来的可换得的东西:一些钱,或一本护照。诸如此类的故事还能想到许多,比方梵高,还有爱伦·坡。
声誉只是一根绳子,它本身也许毫无价值还带点做张做致,但它系着很多有价值的人和东西。唐诺全新作品《声誉》,这一趟有关声誉、财富和权势的简单思索,真正关怀的是声誉如今的模样和处境而已——由财富统治的世界和由权势统治的世界,哪一个是声誉比较困难的当下处境?
认定这是本小册子,把自己限制在一般常识层面上,用常识性材料工作。这回引述的书,像《瓦尔登湖》《基督山伯爵》《高老头》《环游世界八十天》等一般读者尽可能有印象的书。唐诺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努力把一个个四下散落的常识试着聚拢、连缀起来,填补其间的空白,尽可能夯打结实,并希望它们各自“回到”自己较恰当的位置上。
【编辑推荐】
★“我们时代少有的职业读书人”唐诺全新作品——我有关声誉、财富和权势的简单思索。极限的阅读,抵达思维尽头的自由漫谈。声誉、财富和权势,现实人生的三朵雨云,哪个离幸福最近?命盘上熠熠闪光的三个点(科、禄、权)是如何运作的?三者对应的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向度,如何在当代社会冷热消长?读书人唐诺的十七万字“小册子”,谈自由,谈常识,谈货币,谈民主,谈失去的技艺……
★博学清明的智识书写,漫游在交叉小径的阅读密林,把四下散落的常识一一聚拢连缀。颜渊、亚当·斯密、巴尔扎克、梭罗、海明威、博尔赫斯、汉娜·阿伦特、列维–斯特劳斯……身处声誉、财富和权势交错纵横的世界,个人如何辨识、理解与抉择?契诃夫25岁的小说认清声誉活着时的真实模样;《瓦尔登湖》和《高老头》是19世纪关于财富的两个极端实验;马尔克斯以无限封笔展开一次声誉与权势的正面决斗……由财富统治的世界和由权势统治的世界,哪一个是声誉比较困难的当下处境?
★朱天文、杨照推荐,一本在后声誉时代洞察秋毫、拳拳到位的箴言。
认识世界:古代与中世纪哲学 豆瓣
Erkenne die Welt: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1 所属 作品: 认识世界:古代与中世纪哲学
9.6 (5 个评分) 作者: [德]理查德·大卫·普莱希特 译者: 王俊 等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 4
“现象级”公共哲学家、畅销作家普莱希特
写给所有关心世界与自己的人
让哲学回归生活,带你清醒看世界
陈嘉映、刘擎、许知远推荐
~~~~~~~~~~~~~~~~~~~~~~~~~~~~~~~~~~~~~~~~~~~~~~~~~~~~~~~~~
从西方哲学的发源地美丽的小亚细亚海岸,一直到中世纪后期的修道院和书斋、教堂和大学,一代代著名哲学家轮番登上历史舞台,对世界、对自我、对生活进行着探寻与思考。《认识世界:古代与中世纪哲学》,德国当红哲学家普莱希特,专门为大众读者所写的哲学史第一卷,如连载小说一般,将一位位哲学家带到我们眼前,将他们的哲学思考融入故事之中,在轻松的阅读中,帮助我们理解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充满人情味的故事讲述,连载小说一样好读
《认识世界》让哲学面向大众,避免过于专业,以生动、流畅的文风承载思想,为所有关心世界与自己的读者而作
◆再现时代现场,社会、经济生活的变革与新的思考持续互动
哲学思想绝不是凭空产生的。它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是什么?
《认识世界》不是哲学理论的堆砌,而是讲述立体、充实而鲜活的哲学史
◆贯通古代与当下的大问题,呈现“图景”而非专业知识
《认识世界》并非专业研究,而是关注与我们密切相关的问题:什么是好的生活?什么是真理?是否有正义?如果有,它如何可能?生命是否有意义?人在自然和宇宙中居于何种地位?……
~~~~~~~~~~~~~~~~~~~~~~~~~~~~~~~~~~~~~~~~~~~~~~~~~~~~~~~~~~
◆普莱希特哲学史,一部哲学史首先要立足于扎实的史实,然后各逞所长。普莱希特哲学史的长处是思想水准高,论述连贯,译文流畅,格外值得推荐给广大读者。
——陈嘉映
◆在难以计数的哲学史著作中,普莱希特的写作不是“又一部”而是“另一种”。它像是一部“连载小说”:在故事与反思交织的线索中,将哲学先贤的思想置于广阔的人类活动领域,那些永恒的大问题贯穿始终,在不同时代呈现出特有的面貌,最终沉积于当代的视野。这是一部精彩生动的哲学故事,延续在我们对世界与自我的关切与追问之中。
——刘擎
◆普莱希特的分析位于时代与科学研究的高点,他的问题总是处于社会发展的前沿,哲学基础牢固,政治上明晰而敏锐。
——德国电视一台
◆《认识世界》以极为出色的方式讲授哲学,令人振奋。我真希望15岁时就能遇到这本书。
——DenisScheck(德国顶级评论家)
地球改变之年 (2021)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The Year Earth Changed
8.9 (325 个评分) 导演: Tom Beard 演员: 大卫·爱登堡 / Bhashkar Bara
其它标题: The Year Earth Changed / 这一年,地球变得不一样(台)
为庆祝 2021 年世界地球日 ,Apple TV+ 将首播原创纪录片特辑《这一年,地球变得不一样》,由获得艾美奖及 BAFTA 奖项的 David Attenborough 担任旁白。
《这一年,地球变得不一样》展示世界各地历经史无前例的一年之后所拍摄的独家影片,这部贴近时事的纪录片,不但以全新手法描绘全球大封锁的局面,也带大家看见许多由此而生的正向故事。沉寂的城市传来鸟鸣、鲸鱼有了新沟通方式、水豚出没于南美洲郊区,世界各地的人都有机会以前所未见的方式接触大自然。在一小时的特辑中,观众将看见人类的行为改变可为大自然带来实实在在的影响。诸如减少邮轮交通、每年关闭沙滩数日、找出人类和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方法等,都是影响因素。这部由 David Attenborough 讲述旁白的纪录片,是一封献给地球的暖心情书,著重呈现大自然的复甦能为未来带来光明希望。《这一年,地球变得不一样》由 BBC Studios Natural History Unit 製作,Tom Beard 执导,Mike Gunton 及 Alice Keens-Soper 担任执行製作。
10 1/2章世界史 豆瓣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 1/2 Chapters 所属 作品: 10½章世界史
作者: [英] 朱利安·巴恩斯 译者: 林本椿 / 宋东升 译林出版社 2021 - 3
◆布克奖得主朱利安·巴恩斯颠覆既有世界史:虚构,戏仿,演绎,这才是人类历史的主题;爱,是我们最后的挪亚方舟!毕飞宇、马伯庸、苗炜私藏书单力荐
◆你熟知的历史一定真实吗?
大洪水时代,在方舟上度过这么多日子的挪亚一家吃些什么?浪漫的“梅杜萨之筏”上发生了食人事件?这个男人 如何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事件中生还?阿勒山上的挪亚遗骨为何是个女性?……一则则故事中,巴恩斯在告诉我们,人类历史的关键时刻,似乎都有别的可能性。
◆用10½章写成一部世界史,只有巴恩斯可以做到
当以历史的名义来建构小说时,巴恩斯已经暗示,他只是和历史开了一个玩笑。在他的版本中,方舟在人类历史的不同时期一再出现,但原本衔接着方舟与救赎意义的铁链却在不同的叙述者口中滑脱,历史学家精心编织的人类历史自此开始驶入未知之地。巴恩斯说,“我特别希望能有历史学家来评论,但是没有。”
◆读完书的你99%会疑惑,这是一部小说吗?
巴恩斯说:“我现在的底线是,我是一个小说家,我说它是一部长篇小说,那么它就是。”
巴恩斯或戏说《圣经》,或品评名画,或演义历史,或虚构未来,将宗教传说、故事新编、历史记载、个人叙述等都拼贴于小说之中。
◆特邀著名平面设计师马仕睿整体打造
“太阳底下,无新事。”历史不过是在不停地重演,像圆一样,周而复始。整体设计以“圆”和“三角”的意象呈现主题,封面以“圆”象征历史的“循环”与“复归”,内文以“三角”象征不断啃噬人类历史的叙事者木蠹,内外相映,呼应历史主题。‘
设计师全文排版,版式疏朗,独具匠心,并于《插曲》一章另作主题变奏;字体清朗挺劲,字号大小得当,易于阅读。封面选用艺术纸,搭配烫金和击凸工艺,极具层级感,手感精致。内文选用胶版书纸,微泛米黄,既满足了阅读舒适感,又益于永久收藏。
-------------------------------------------------------------
【内容简介】
历史在不停地重演,“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闹剧”。
上次世界末日,一只木蠹混进挪亚的方舟中。它目睹挪亚的所作所为和书中记载大相径庭。方舟在人类历史上反复重现,它或是遭劫游船,或是泰坦尼克,或是核恐慌中的海上孤舟……这个偷渡客也并未离去,它冷眼看着历史如何被歪曲,歪曲的又如何成为“真实”历史;它附身于巴恩斯的妙笔,教他以篇篇奇文拼贴出一部看似荒诞,但振聋发聩的世界史。
-------------------------------------------------------------
【名人评价】
处处闪现着才华、风趣和深刻的思想,给人以阅读之乐。巴恩斯如同中世纪的圣典注家转世,带给我们这部小说。它是历史的注脚,是对已知的颠覆。
——萨尔曼·拉什迪
他的作品与其他任何人所做的保持着复杂的距离。
——马丁·艾米斯
我看到《10½章世界史》的时候,立刻喜欢上了巴恩斯。
——苗炜
这部小说是巴恩斯被研究和讨论得zui多的作品。
——马伯庸
中国叙事 豆瓣
Chinese Narrative: Critical and Theoretical Essays 所属 作品: 中国叙事
作者: 浦安迪 译者: 吴文权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21 - 4
★ 12位知名汉学家的集大成之作
★ 致力于中国传统叙事脉络之发现和比照
★ 深入探寻中国小说的诞生与兴起
★ 首次正式授权大陆简体版本
《中国叙事:批评与理论》由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和比较文学系教授浦安迪(AndrewH. Plaks)主编,召集了高友工、芮效卫、欧阳桢、何谷理等(包括他本人)十二位欧美代表性的汉学家,系统考察了中国从《左传》、六朝志怪,到《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的叙事作品,用叙事学中的各种概念、理论、视角来考察与剖析中国叙事文学的结构特点、视角特点与深层的中国审美精神与宇宙观的内在联系,读来既令人时时有豁然之感,也令人深觉文学研究的乐趣所在。浦安迪同时也意在为中国传统叙事文学建立一种属于中国小说美学的叙事方法论。
------------------------------------------------
名人推荐
浦安迪:
公认的最为优秀的汉学家。——钱钟书
一位罕逢的博通中华文化的学者,尤其他能以汉语文撰写高层次的学术论著,窃以为这是一个奇迹。——周汝昌
韩南:
欧美汉学界明清小说研究第一人。——王德威
夏志清:
文笔之雅,识力之定,迥异点鬼簿、户口册之论,足以开拓心胸,澡雪精神,不特名世,亦必传世。——钱钟书
是什么让我们难以领略音乐的艺术? 豆瓣
作者: 钱浩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21 - 3
抛开玄虚概念,直面艺术本身,是全新视角的赏乐理论,也是透彻诚恳的入门之书。
——————————————————————
长久以来,非专业听众在面对古典音乐时,总会习惯性地认为感人和悦耳就是作者们的创作目标,也常以为了解到作品的意象、背景、“思想内涵”,便有了欣赏的钥匙,或者会把古典音乐看作一种超凡脱俗的象征和修养身心的良药,而一旦无法把握这些要素,听者就会感到迷茫,觉得古典音乐很难。
本书从艺术与自然状态的区分出发,逻辑清晰地破除了上述固有观念,帮助赏乐者抓住古典音乐的实质,认识其价值所在,对于入门者是实用而有效的指引,对于深思音乐之美的人亦可提供新的视角和启发。
——————————————————————
著名作家、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格非作序
著名诗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西渡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大提琴家 张博
著名钢琴家、天津音乐学院教授 吕晓亮
《读书》资深编辑 曾诚
著名青年作家 唐洬
专业荐读
空间、知识与权力 豆瓣
Space, Knowledge and Power: Foucault and Geography 所属 作品: 空间、知识和权力
作者: [英]杰里米·克莱普顿 / [英]斯图亚特·埃尔顿 译者: 莫伟民 / 周轩宇 商务印书馆 2021 - 1
本书是一部研究福柯与地理学关系的论文集, 包括十几位作者的作品。 福柯曾对地方、空间、城乡规划发表了大量论述,并对地理学可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但是并没有形成一本这方面的专著。本书则将福柯在这些方面的研究结集并加以评论, 是目前为止我们总览福柯地理学思想的*好的参考材料。
米歇尔• 福柯曾经说过,地理学位于他关切的核心之处。如果你想了解福柯地理学思想的深处,了解福柯研究者们对他的批评性探索,那么这本论文集就是一个无法绕过的、令人振奋的指南。
——德雷克• 格利高里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本书以富有吸引力的形式详尽阐述了福柯关于地理学和空间的思想,福柯的研究者们将会为看到福柯的另一面而感到兴奋甚至惊讶!对于所有的地理学者来说,并且对于所有对福柯的空间思想及其在社会科学和文化理论方面产生的广泛影响感兴趣的学者来说,本书将很快成为一个重要文本。
——约翰• 皮克斯 美国北卡罗林纳州立大学国际研究中心杰出教授—约翰• 皮克
人潮汹涌 (2021)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人潮汹涌
6.0 (433 个评分) 导演: 饶晓志 演员: 刘德华 / 肖央
其它标题: End Game / Endgame
陈小萌(肖央 饰)一直渴望成为一名演员,但残酷的现实令他至今扔在龙套的位置上苦苦挣扎。没钱没工作没恋人没朋友还欠了一大笔钱的陈小萌想到了死,可是就连死神都抛弃了他,他数次自杀都以失败告终。
一天,陈小萌去澡堂泡澡,意外邂逅了一位神秘且富有的男子(刘德华 饰),该男子在澡堂里意外摔倒昏迷被送进了医院,拾得了他的储物室手环的陈小萌决定顶替他的身份,享受一下富人的生活。头部的撞击令男子失忆了,凭借着零星的线索,他认定自己是陈小萌,并且顺藤摸瓜来到了陈小萌的出租屋,希望熟悉的环境能够令他更快的恢复记忆。在此过程中,男子邂逅了名为李想(万茜 饰)的自媒体人,两人之间碰撞出了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