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ical
Beethoven: Symphony No.3 'Eroica', Overtures: Leonore 2 & 3 豆瓣
10.0 (5 个评分) Beethoven / Klemperer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1年8月16日 出版发行: Capitol
Klemperer“克伦佩勒”。1885年5月14日出生于布雷斯劳(Breslau, 现属波兰)一个犹太家庭。16岁进入法兰克福音乐学院随克诺尔(Ivan Knorr)学习。后转入柏林的克林德沃特·沙尔文卡音乐学院(Klindworth Scharwenka Conservatory),随普菲茨纳(H.E.Pfitzner)学习作曲和指挥。1905年担任指挥家弗里德(Oskar Fried)的助手。1907年,在马勒的推荐下,出任布拉格的德国歌剧院(Deutsches Landestheater)指挥。随后在汉堡(1910-1912)、巴门(1913-1914)、斯特拉斯堡(1914-1917)、科隆(1917-1924)、威斯巴登(1924-1927)等地歌剧院担任指挥。1927年出任柏林克罗尔(Kroll)歌剧院音乐总监兼指挥,不久便确立了剧院先锋派文化据点的地位。1931年,克罗尔歌剧院因政治压力和经济拮据被迫关闭,克伦佩雷尔加盟柏林国家歌剧院。两年后纳粹执政,他被迫流亡国外,举家逃往奥地利、瑞士。后移居美国,出任洛杉矶爱乐乐团指挥,短短六年使乐团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二战期间加入美国籍。1947-1950年就任布达佩斯歌剧院音乐总监兼指挥。后回到伦敦,加盟 EMI 唱片公司的爱乐乐团,并与 EMI 签约录制了大量优秀唱片,这使他晚年终于跻身本世纪指挥大师的行列。1960年代,他还在伦敦皇家歌剧院指挥演出过《费德利奥》(1961) 、《魔笛》(1962) 、《罗恩格林》(1963)等歌剧。1970年移居耶路撒冷,并加入以色列国籍。1973年7月6日病逝于瑞士苏黎世。
克伦佩雷尔一生历尽苦难。1933年被纳粹驱逐前不久,在一次排练中不慎跌倒,头部严重撞伤,留下后遗症,曾一度离开乐坛;1939年他作了脑瘤切除手术,导致半身瘫痪,暂停指挥活动;1951年蒙特利尔机场飞机失事,他右腿严重骨折,四年康复后,坐轮椅指挥;1958年一场火灾,他全身严重灼伤,几乎丧命。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不幸,重新站立在指挥台上。
克伦佩雷尔的指挥以严格遵守音乐文本而着称,从不哗众取宠。人们给予他这样评论:“希腊式的古典,犹太传统,中世纪基督教精神,德国浪漫主义,我们时代的现实主义,总合成为克伦佩雷尔这个艺术现象。”
克伦佩雷尔一生留下了大量的录音。在1998年他逝世25周年之际,EMI 公司陆续推出了“克伦佩雷尔传奇”系列(The Klemperer Legacy),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指挥家。迄今已出版了数十个品种。
除指挥之外,他还作有6部交响曲、9部弦乐4重奏、1部小提琴协奏曲、5部歌剧、100多首歌曲,并着有《回忆马勒》(1960年)等着作。(from very cd)
2012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New Year's Concert 2012 豆瓣
10.0 (6 个评分) 马里斯·杨松斯 Mariss Jansons / 维也纳爱乐乐团 Wiener Philharmoniker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1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SONY
2012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指挥,由马里斯·扬颂斯担任,本届音乐会,是杨颂斯继2006年以23首打破演出曲目总数记录后再度“发力”——2012年的曲目总数将再上新高,达到24首之多。
在曲目单中,最大亮点当属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作品首次登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舞台。值得玩味的是,2012年并非老柴生卒纪念逢十的年份,演出其作品似乎并无特别背景;而杨松斯对于柴可夫斯基的演绎却一直为人所称道,可能是促成这一合作的主因。从近几年的选曲看来,乐团方面也显然希望通过拓宽曲目范围来增加新年音乐会的吸引力。
指挥和乐团也在积极拓展施特劳斯家族的生僻曲目,从节目单上看,开场的三首作品均为新年音乐会首演,令人耳目一新;加上之后汉斯·克里斯蒂安·伦拜的《哥本哈根的蒸汽机车加洛普》以及柴可夫斯基《睡美人》中的两个选段,首演曲目共计六首。此外,继1998年之后,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将时隔14年后再度登上新年音乐会的舞台,演唱《闲聊波尔卡》和《打铁法兰西波尔卡》。
2012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总计有24首演出曲目,除了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之外,还有约瑟夫·赫尔梅斯伯格、伦拜、齐雷尔的作品,更值得一提的是,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两首经典之作将首次出现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此外,阔别新年音乐会13年的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也将再度亮相这次音乐会,用《闲聊波尔卡》作为献给全世界的新年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