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年🛏天天躺 - 标记
爱神之泪 豆瓣
Les Larmes d'Eros
7.3 (23 个评分) 作者: [法] 乔治·巴塔耶 译者: 尉光吉 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 2020 - 3
【编辑推荐】
奥瑞纳雕像、拉斯科壁画、希腊瓶绘、丢勒、提香、马奈、雷诺阿、毕加索、安德烈•马松……延续《色情》《艺术的诞生:拉斯科奇迹》的主题,重现艺术进程中色情观念的变迁与兴衰。
-----------------------------------------
★ “爱欲与死亡的大师”乔治•巴塔耶临终之作,继《色情》《色情史》后乔治•巴塔耶关于色情的又一力作,一部另类“色情史”。
★在诗性的沉醉和神圣的迷狂中,探索欲望的真谛;借艺术之光,揭露爱欲背后隐藏的死神面容。
-----------------------------------------
★ 配200余幅图片,图文并茂,异趣纷呈。
★装帧由屡获“最美的书”殊荣的知名设计师周伟伟精心打造,极具收藏价值;内文正文双色印刷(象征爱欲的红色+象征死亡的黑色),辅文精选柔情粉色纸,给人绝妙的阅读体验。
=======================
【内容简介】
作为“爱欲与死亡的大师”(苏珊•桑塔格语),欲望与死亡是乔治•巴塔耶一生探寻和追问的两大母题。除了《眼睛的故事》《爱德华妲夫人》《我的母亲》等色情小说外,巴塔耶先后出版了三部探讨色情的专著:《色情史》《色情》《爱神之泪》。这本《爱神之泪》是巴塔耶的最后一部作品,可以算是一部另类“色情史”。
本书延续了巴塔耶《色情》《艺术的诞生:拉斯科奇迹》的主题,试图重现艺术进程中色情观念的变迁与兴衰。本书共配有200余幅图片,向我们展示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图像:从史前的拉斯科壁画到现代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从原始部落的献祭到封建社会的酷刑,爱欲的乐园与死亡的炼狱构成了人类激情的两极。作者在诗性的沉醉和神圣的迷狂中探索欲望的真谛,并借艺术之光,揭露出爱欲背后隐藏的死神面容。
巴塔耶一生都在不懈地追寻爱神,同时又不断地迈向泪水并迷失于泪水。正如书名“爱神之泪”暗示的,象征欢愉的爱神也会陷入悲伤,对于巴塔耶来说,爱与死、色与苦、笑与泪,原本就是一体。这本《爱神之泪》是巴塔耶的最后之书,亦是他的最后之泪。
2020年7月2日 已读
内容零散图更乱,这么好的封面却连优秀“图”书都没做到。
巴塔耶 法国
小镇喧嚣 豆瓣 Goodreads
9.1 (23 个评分) 作者: 吴毅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 - 2
基层迎检、开发纷争、征收税费、产业调整、征地“种房”、维权争利……“喧嚣”一词,释尽乡镇日常政治种种人事与结构交织碰撞的众声嘈杂。本书以后现代叙事策略,围绕基层政权、村级组织和农民在复杂的乡村权力场域中博弈共生的过程和状况,深度阐释了21世纪初中国中部地区某乡镇“乡域政治”的运作实践与支配逻辑。
本书出版十年来,获得学术界内外的广泛好评,被权威专家和普通读者誉为数十年来少见的以“抵近现场”“深度描写”的方式、以“比小说还精彩”的叙述来“复杂化理解”中国基层社会的作品。重读此书,不难发现,虽然它研究的是十多年前的乡镇,但是,对于“故事”背后种种复杂因素的颇有见地的理论探讨,让它在今天仍然极具启示。
2020年6月30日 已读
非常非常详尽的小镇调查,但是也过于细了,倒也不必把主任讲话、政策全给贴出来。村政府夹在乡镇和村民之间的难处从小有所见,一边受压一边又要做坏人,还得好声好气做坏人,受压的层面要学会适度顶回去,给自己也给村民争取空间,做坏人的层面又得给糖吃顺便借力打力。到具体的实施政策,抽象的理念只是辅导,基于乡村生活的实践分析才能给予最大的支持,同时理清利益主体,多方周旋方能维持长远发展。
“这样搞符合经济规律吗?”
“这是政治,要讲政治规律。”
吃透政策,用好“媒”的技术,博弈其中。
社会学
六个道德故事 豆瓣
Six contes moraux
8.4 (17 个评分) 作者: [法] 埃里克·侯麦 译者: 胡小跃 雅众文化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5
☆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得主、法国新浪潮电影大师埃里克·侯麦经典作品
☆六篇小说透视法式浪漫的后街,诉说现代爱情的智性伤痕
【编辑推荐】
1.《六个道德故事》是法国电影大师埃里克·侯麦的代表作品,收入其最经典的六部作品,在世界范围内都有极高的声誉。
2.作为侯麦最经典的作品系列之一,《六个道德故事》以类似变奏曲的形式精准描摹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心灵处境。
【内容简介】
《六个道德故事》是法国电影大师埃里克·侯麦的成名作,奠定了他在世界影坛的地位。作品通过戏剧化的情节设计和文学性的对白,揶揄了知识分子 在夸夸其谈和理性外表之下隐秘的情欲煎熬。
本书收录的六个故事的主题可以归结为,当叙事者在追寻某位女人时,他又遇到了另一位吸引了其注意力的女人,然而一旦叙事者寻到了最初那位女人,后一位女人则失去了对他的吸引力。《六个道德故事》一书就类似这同一主题的六种变奏,在这一不断变形、反转的中心主题之上,各种消隐或重现着的动机据此相互组合,交织为平淡而深刻的叙述与反思。
【名人推荐】
侯麦是目前最好的法国导演。相比我们之中的其他人,他成名很晚,但其实在十五年的时间里,他一直站在我们的背后。很久以来,他一直默默地影响着我们。
——弗朗索瓦•特吕弗
侯麦是一名伟大的导演,他的作品经典而浪漫,睿智而不传统,光明而又严肃,富有情感和道德,他创造了‘侯麦’风格,这将永远被铭记。
——尼古拉·萨科齐
2020年6月26日 已读
侯麦的文字和电影很接近,观感也和电影类似,比较喜欢《午后的爱情》《面包店的女孩》《慕德家的一夜》
埃里克·侯麦 法国
英格力士 豆瓣
8.4 (11 个评分) 作者: 王刚 作家出版社 2016 - 6
小说描写了在那个物质和精神双重匮乏的特殊年代,天山脚下的乌鲁木齐,少男少女们遇上了像殉教士一样的英语老师,他的仁慈及优雅感染了那个叫刘爱的十几岁的男孩儿,使他对“英格力士”(English)情有独衷。他梦寐以求能够拥有一本厚厚的英语词典,渴望能够像自己的英语老师一样说一口纯正的“英格力士”。自此英语老师和男孩儿开始共同经历了一段动人曲折并令人心酸的人生。当文明因为稀有而徒增了虚幻的意义的时候,成年人将对文明的向往努力压抑在蓝绿的统一色之下,而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却执着地追求着心目中神圣的优雅与真诚,在他敏锐躁动而又无所顾及的目光下,一串串隐蔽的事件,一个个复杂的心灵一一呈现。这篇作品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折射出那个疯狂年代里对人性的扭曲及对灵魂的摧残,语言优美、洗炼、亦庄亦谐,富有节奏感,对文明和现代化的渴望表现虽然有些变形,但其内涵都是比较厚重和深刻的,也确属近年难得一见的长篇小说
2020年6月26日 已读
一些性的想象“过于”粗暴,但这是真实的刘爱想象,平铺直叙的故事亮点不就是那些不单调、丑陋又可爱的人物么?
“爸爸是机会主义者,爸爸任何时候都想为你好。”可是,塑造扭曲的价值观也是为孩子好吗?
王刚
雪后庵夜话 豆瓣
作者: [日] 谷崎润一郎 译者: 陈德文 花城出版社 2019 - 1
本书主要收入《幼少时代》和《雪后庵夜话》两部长篇自传体散文。《幼少时代》记叙作者幼少年时代家族亲友往来、求学经历以及逐步走上文学道路的过程;《雪后庵夜话》,作者满含深情地叙述了他和松子夫人热恋以及婚后生活的全过程,是谷崎文学瑰丽晚景的回览,作家波澜生涯的总结。
2020年6月23日 已读
《幼少时代》可读可不读,没鸟意思。《雪后庵夜话》比较有意思,最后一任妻子松子三姐妹以及根津家的八卦纠葛,《细雪》的灵感来源。
日本 谷崎润一郎
神探福迩,字摩斯 豆瓣 Goodreads
8.4 (10 个评分) 作者: 莫理斯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20 - 3
神探福迩,字摩斯,满族镶蓝旗,咸丰四年(1854年)出生,卒年不祥,主要活跃于光绪年间,其事迹由生平挚友华笙大夫记载,以白话小说形式出版,清末民初时期曾风靡一时,可惜在抗战后逐渐被遗忘。如今由莫理斯博士重新整理校对及注释,把已绝版的福迩探案传奇再次发行,介绍给新一代的读者。
本书收录六篇发生于1881年至1885年之间的案件,每篇都是独立单元故事;既可分开来读,亦可由头到尾一气呵成看完,当作一部融合侦探、武侠及近代历史等元素的长篇小说来欣赏,实为趣味盎然、不可多得。
2020年6月20日 已读
将福尔摩斯本土化成这样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晚清史的融入毫无违和。非常期待作者可以跳开福尔摩斯创造新的福迩故事!
作者居然是莫文蔚哥哥,真是次元壁破了……最后一篇还是何东的委托,对,就是何鸿燊的河东家族那个何东
推理
龙彦之国绮谭集 豆瓣
ドラコニア綺譚集
7.3 (19 个评分) 作者: [日] 涩泽龙彦 译者: 王子豪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0 - 4
暗黑美学大师、西欧异端文化传道者、日本幻想文学大师——涩泽龙彦,以己之名划地称王,将其妖艳绚烂的独特世界观浓缩为十二篇精巧随笔!
涩泽风格最为浓烈的《龙彦之国绮谭集》简体中文版终于面世。
“拥有少女面貌的恶魔主义者,听起来不是很让人心旌摇曳吗?”
◎ 编辑推荐
☆ 暗黑美学大师涩泽龙彦个人风格极其浓烈的作品
这位异色名家拥有三岛由纪夫亲自盖章的博学与才气,以己之名划地称王,将其妖艳绚烂的独特世界观浓缩为十二篇精巧随笔。
☆ 异端故事与幻想文学的趣味与畅快
从典出《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的中国仙人朱橘,到或许是“唐璜”原型的西班牙浪荡子马纳拉,从《本草纲目》中记载的食用则可得道成仙的衣鱼,到拿破仑在加冕典礼中所穿长袍上绘制的金黄色蜜蜂……
本书不仅网罗和洋古今的怪奇意象,还有着探究历史文化谜题的阅读快感和虚实转换的自由行文,充满了建立在博学与坦率之上的有趣。
☆ 旁征博引与易读有趣并行不悖的名家名作
博识、炫学、猎奇、甚至是重口味……这本在宗教、文学、民俗和艺术等诸多领域知识中悠然漫步的随笔集并不艰深晦涩,反而有着能让人一翻到底的新颖与轻快。
◎ 内容简介
西欧异端文化传道者、幻想文学旗手、以妖艳绚烂的世界观著称的暗黑美学大师 —— 涩泽龙彦,将自己那一方小小的书房天地命名为“龙彦之国”。
在这片国土之中,他以没有双脚而必须不断飞行直至死亡的极乐鸟和睡梦中头颅脱离身体飞往茫茫夜空的飞头蛮等十二个奇闻异话为主题,以自由自在的笔法编织出横跨宗教、文学、民俗和艺术等领域的有趣篇章,构成了这部充满异端乐趣和奇思妙想的随笔集。
◎ 名人推荐
涩泽龙彦至今仍被称为异端文学,但他的文学作品建立在惊人的博学之上,如鲜艳强烈的光遍及人心不可思议的幽深之处,此谓文学的本道。
—— 埴谷雄高,《死灵》作者
涩泽龙彦曾说现代是“所谓的异端幻想文学取得正统地位”的时代。这是只有察觉到正统文学的可疑之处的作家才能说出的话,或者说,文学不是屡屡被视为异端吗?涩泽龙彦用炫学解构了所谓的“异端故事”。他告诉我们,无论在任何时代,在异端中寻求快乐的法则,也即是将文学变为“正统文学”的愉悦。
—— 筒井康隆,《超越时空的少女》作者
2020年6月16日 已读
《镜与影》《飞头蛮》《桃鸠图》。斩首情节妙极。
日本 涩泽龙彦
乌暗暝 豆瓣 Goodreads
烏暗暝
8.6 (38 个评分) 作者: 黄锦树 后浪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 - 1
调度不同的时间刻度,重新把灰烬还原为火
北京大学“世界华文文学奖”获奖作品《雨》作者
马华文学重量级作家黄锦树 早期代表作品全收录
※内容简介※
《乌暗暝》为黄锦树两本早期短篇小说集的合集。故事多发生在南洋的胶林小镇:移居南洋的华人处在野兽环伺、种族压迫、殖民侵略、认同焦虑的环境中,面临各种形式的离散、失踪,及死亡。黄锦树积极运用后设(元小说)、嘲讽、拼贴等手法与历史的沉疴对话,将马华文学、大马华人的处境以“附魔”的方式展演。在一篇篇黑色文字的背后,是作者对族群记忆缺失的修补、重构,也是对南洋华人集体命运的反省、思索。
※编辑推荐※
☆《乌暗暝》为黄锦树两本出道作品的短篇小说合集,为黄锦树早期作品首次完整引进大陆。其中收录《落雨的小镇》《说故事者》《M的失踪》《鱼骸》等多篇得奖作品。
☆在这二十一篇重量级作品中,读者可以读到充满热带原乡风情的景物描摹、一触即发犹如惊悚电影的悬疑氛围,黏腻溽热雨声不间断的边远小镇印象。人对于家、对于故乡最深层的复杂情感,在黄锦树的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家将南洋沉重的历史串在多篇小说里,不只是作为一个背景设定,而是要借着这种书写方式,重新诠释一些逐渐遭人遗忘的历史,反抗主流的解释,反抗人们对某些故事的刻意遗忘。黄锦树用的不是传统的写实笔法正经地写某个事件:他笔下的场景四分五裂、人物的情绪和记忆分崩离析。正如马华文学研究者张景云所指出:“他通过一种新的叙事艺术,一种不像小说的小说,来建构一个霸权毫无专制话语权的‘虚构的真实’”。
☆在黄锦树小说中,对于“马来西亚华文文学如何成立?”“马华文学经典缺席”的叩问作为隐藏在小说背后的主题不时浮现。早在二十多年前,他就针对当时马来西亚华文文坛的腐朽做出尖锐批判,著名文学学者王德威曾评论他是中文学界的“坏孩子”、南洋的摩罗(鲁迅语,摩罗精神指勇于反抗传统压迫的叛逆精神)。这样关于华文文学的大哉问,作为一面镜子,很能引发人们对于本地文学现状的思想激荡,从而反思过去、追寻未来。
☆特别收录2017年新序、两篇初版自序,以及张惠思、杨照、张锦忠、张贵兴的评论文章。
※名人推荐※
黄锦树回首家乡人事,爬梳历史伤痕,前辈的垦殖经验,日军蹂躏马华村庄的血泪(《色魇》《说故事者》),马共兴衰始末(《鱼骸》),以及八十年代印尼非法移民所造成的治安恐怖(《非法移民》),都是笔下素材。胶林小镇总是他构思的始原场景。潮湿凝腻的氛围,简陋质朴的市井人物,阴鸷凄迷,而且时泛凶机。黄锦树是忧郁的,但他“非写不可”。
——哈佛大学讲座教授 王德威
“我们”即使不懂“马华”内心那伤害史时钟、层层累聚之离散者考古地层学的,那么艰难晦涩的整幅二十世纪“史的现场”,也能“魂兮归来”,将之“聊斋化”、福克纳“南方化”、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化”的阅读:一种异史与无河之流、鬼影幢幢,符号大矩阵快闪纷繁的神话学式挤压与狂欢。
——作家 骆以军
台湾读者很难理解一个从小受华语教育的大马华人的尴尬矛盾乃至维系甚或扯断这条来自华语母体供给自己养分的脐带时的柔肠寸断和鲜血淋漓。如果说锦树的作品仅仅提供了这种经验显然过度单纯。锦树最大的优点就在陷阱处处,容易误读,如步入一座处女森林。
——作家 张贵兴
黄锦树的小说里多次出现“附魔”的情节,作者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支使,写作出似熟悉却又陌生的作品。我们可以把他自己的小说看成是在文学史沉重魅影附魔下的产物。强烈的文学史意识使他的作品具有异于其他新人习作的熟练技巧、明确的创意动机以及可供多方解读的文本厚度。
——作家 杨照
他高明之处,在于没有宗法马华文学现实主义老前辈们的努力,提供族人或读者一盏指路明灯。书中诸篇小说着重的,毋宁是如《血崩》中做“马来西亚史”田野调查的叙述者召唤逝者亡魂般,重新召唤被抑制的族群记忆或失忆,彰显再现的不可能及其政治意义
——文学研究者 张锦忠
通过小说书写,黄锦树一直在为马华文学与近现代文学、甚至是世界文学,细密地做一种内部的勾连。例如其中几篇明显地散发马尔克斯味道的小说,失踪、消散、梦境中故乡的潮湿感、文稿上的蚂蚁,这些熟悉的符号皆反复出现。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高级讲师 张惠思
※获奖记录※
☆第七届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短篇小说推荐奖(《落雨的小镇》)
☆第二届客联小说奖第一名(《郑增寿》)
☆第十七届联合报文学奖短篇小说佳作(《说故事者》)
☆台大文学奖小说次奖(《伤逝》)
☆第三届乡青小说奖特优奖(《M的失踪》)
☆第六届大马旅台文学奖小说主奖(《大卷宗》)
☆第一届《幼狮文艺》 “世界华文成长小说奖”首奖(《貘》)
☆第十八届时报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鱼骸》)
☆第十四届洪醒夫小说奖(《鱼骸》)
2020年6月11日 已读
《死在南方》《梦与猪与黎明》《少女病》《M的失踪》
四篇都太好了,乃至一时竟排不出先后。二十几岁的作品肆意张狂,却沾染强烈的文学史气息。我大概是很难抵抗这种虚实交杂后的新故事,郁达夫和川端康成都再次鲜活起来。
马来西亚 黄锦树
小說家的旅行 豆瓣
外遊日記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吳季倫 馬可孛羅 2016 - 2
三島由紀夫是知名的小說家、劇作家、評論家,而繁忙的他同 時也是相當活躍的旅行家。在當年出國十分不自由的年代,他積極尋找機會飛往海外、環遊世界各地,自戰後1951年至60年間竟三度環遊世界,美洲、歐洲、印度、埃及、香港等地均留下其尋訪足跡,包括《潮騷》等重要著作,皆是他自 海外獲得靈感返國後揮筆寫成的作品。
他運用作家特權,精心規畫出一套任性妄為的「三島式旅遊計畫」:前往海地親身參與巫毒教儀式、在百老匯的窮人餐廳大快朵頤;他同時也是個追星粉絲:朝聖托馬斯.曼熱愛的酒吧、坐在詹姆士.迪恩常去餐館中習慣的角落緬懷;旅行途中不方便上健身房時,他用厚重的《紐約時報》週日版練習舉重;但也免不了旅途上的種種意外:被偽裝成遊客的妓女扒了錢包、被尼克森競選總部趕離飯店… 三島在本書中難得流露出勤勉文學家之外的怠惰文人形象。
而身為一位已環遊世界三趟的旅行老手,三島更試圖以一位旅人的文學之眼,在沿途眾多美景之外邂逅屬於「美的反面」的物事:在前往舊金山的三等船艙中親眼目睹「亞洲人的慘狀」、與香港九龍城寨中瞳孔黃濁的鴉片成癮者擦身而過,他緩緩踱步於貧民窟小屋中流洩出的杏黃色燈光下,開展出一場專屬於小說家的思索之旅。
2020年6月9日 已读
比简体阿波罗之杯多了几篇,即使游记依然疯狂想输出私货,真诚。但流水内容过多,随便看看吧,粉丝滤镜四星。
三岛由纪夫 日本
什么是民粹主义? 豆瓣 Goodreads
What is Populism?
7.9 (57 个评分) 作者: [德]扬—维尔纳·米勒(Jan-Werner Müller) 译者: 钱静远 译林出版社 2020 - 5
一切权力都来自人民。但人民去了哪里?——贝尔托·布莱希特
★★民粹主义诊断之作:仇视精英、反对多元、垄断人民★★
☆紧扣国际政治新趋势,教你看懂现代社会的民粹危机☆
☆民粹主义不仅事关政治,更事关人性的弱点☆
☆普林斯顿教授精到解读,国内知名政治学者刘擎作序推荐☆
“米 勒这本小书……对澄清“什么是民粹主义”做出了富有启发性的阐 释,并针对当下的政治现象提出许多敏锐而深邃的批判分析。”——刘擎
在过去的几年里,世界见证了玛丽娜•勒庞等民粹主义者的崛起。他们宣扬自己代表真正的普罗大众,借助“平民政治”和“沉默的大多数”等口号,对精英包揽的政治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是,到底什么是民粹主义?它真的是对民主的纠错和补充吗?
在本书中,米勒定义了民粹主义的核心要素:它反对多元主义,垄断对人民的定义,剥夺持反对意见者的人民资格;民粹主义并非民主政治的正当组成部分,而是它挥之不去的永恒阴影。
在米勒看来,危险和误解都源于概念的模糊不清。只有明确了民粹主义的本质,我们才能在民主政治的实践中更好地应对它的挑战。
2020年6月2日 已读
民粹主义者总是喜欢主张只有他们能代表人民。想到了什么,想到了不转不是墙国人,来世还是忠华魂,把国家、民族、政党三合一的洗脑过于强大。而民粹主义者执政的失败总是可以归咎于反人民的精英,反正国内外的敌人都是取之不尽的。
是吧,完美的民粹主义土壤了。
政治学 社会学
亚洲家族物语 豆瓣 Goodreads
7.6 (5 个评分) 作者: [日]濑户正人 译者: 林叶 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0 - 3
《亚洲家族物语》是日本摄影协会奖、木村伊兵卫奖获得者,日本摄影家濑户正人的自传性质图文随笔,也是其家族的变迁史。
作者出生于泰国越南社群,父亲是日本人,母亲是越南人,九岁开始回到日本生活,二十九岁又以摄影家身份回到泰国,追问自我身份。
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叙事的时间跨度约半个多世纪,叙事空间则随着作者人生的足迹在泰国乌隆、曼谷,日本福岛、东京,以及越南河内之间徘徊。
本书文字内容曾获新潮学艺奖。另收录私藏家族相册及50多幅代表性摄影作品。
2020年6月2日 已读
就这?照片不错
日本
抚顺故事集 豆瓣
7.5 (15 个评分) 作者: 赵松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5 - 3
“有时候,某些理想,对于某些人来说,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悲剧的结果。”
精心结构的短篇小说集,在虚构与非虚构间取得了巧妙平衡。赵松从自己的回忆出发,对抚顺——这座沧桑的东北工业老城的地理和物事,对亲人、小伙伴、师傅、同事……进行了细腻而克制的叙述。他解释了身边的人们,某种程度上也解释了自己,解释着这个时代。虽然结构上是短篇小说集,但可以被视为一部别样的长篇,并纳入悠久的成长小说传统。
2020年5月31日 已读
比双雪涛一批人大不了几岁,但文风差别很大,平淡、真实。
赵松
单行道 豆瓣 Goodreads
Einbahnstrasse
8.9 (20 个评分) 作者: [德] 瓦尔特·本雅明 译者: 姜雪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 1
对本雅明所处社会生活独具一格的细节“近察”,由六十篇小品文组成,“超乎寻常”,尽管是轻松的格言、随感,短小精悍,却都语言晦涩,思维诡谲。作者坦承,本书“表现出很独特的组织或结构,它是一条街道,从极其陡峭的深度——不要从引申义来理解这个词!——凿开一副街景的缩略图, 就像维琴察著名的由帕拉第奥设计的舞台背景一样:街道”,“它是不匀质的,甚至是极端对立的,这种张力下迸射出的火花有些可能过于刺眼,有些可能过于轰鸣。”
2020年5月30日 已读
这个译本确实值得一推。对于这些脑力过剩文思狂涌的天才杂想我实在毫无抵抗力,还有类似加缪手记。
夏天,引人注目的是胖子。本雅明如是说。
德国 本雅明
鯨吞億萬 豆瓣
Billion Dollar Whale: The Man Who Fooled Wall Street, Hollywood, and the World
8.8 (5 个评分) 作者: Tom Wright / Bradley Hope 译者: 林旭英 早安財經 2019 - 10
一個來自馬來西亞檳城的年輕華人,
如何用無數空殼公司,騙過金融界的頂尖高手?
如何一步步買通政要,設局掏空國家?
為什麼買下EMI? 為什麼要拍《華爾街之狼》?
還有,為什麼他高調追求蕭亞軒?
為什麼連李奧納多、芭莉絲希爾頓、馬丁史柯西斯、勞勃狄利諾、
小甜甜布蘭妮、江南大叔,都參加了他的生日派對?
精彩推薦
非常好看的一本書,太驚人了!—比爾‧蓋茲
如果你喜歡看金融犯罪、有錢人的荒淫,這本書正適合你閱讀。—The New Yorker
這本書揭發一馬公司醜聞,以及高盛如何涉入其中。書中有好萊塢明星如李奧納多、Jamie Foxx,有沙烏地王子、豪華遊艇及一筆又一筆巨款在世界各地空殼公司洗來洗去,怎麼能不愛這本書?—Yahoo! Finance
一本現代金融詐欺教科書。—The New York Times
就像《老千騙局》、《惡血》,本書將會是一部經典。—Financial Times
真實故事,讀起來像一部好萊塢電影。—Ben Mezrich
一本必讀的書。—The Edge
強力推薦這本書!—FORTUNE
研究深入、資料豐富……一本必讀的書!—Booklist
一個關於貪婪的驚人故事……非常好看,充滿娛樂性。—Library Journal
一起不可思議的金融弊案調查……一個世界級白領犯罪經典故事!—Publishers Weekly
非常不可思議的故事!—Knowledge@Wharton
2020年5月27日 已读
现实比小说更精彩,虽然叙述碎片流水,但依然吸引人。身为一个白手套,刘无疑是足够成功的,但是贪欲和虚荣的无底洞又注定是破灭。为什么很多人持续做坏事?因为他们不必负责,但马来人让某些人负责了,我们呢?
最后几章在我们读来更显无奈和气愤,也注定不会有简体版了。
传记 金融
新婚之夜 豆瓣 Goodreads
7.7 (65 个评分) 作者: 辽京 中信出版集团 2019 - 11
【编辑推荐】
◆ 每个女人普通的情绪波动,都胜过一场战争!
21岁—37岁,纠结和迷茫奇多。恋爱难题、人际压力、代际冲突、女性贫困、育儿烦恼、精神危机……突然走到转折点,必须自己做决定。你不是独自一人,看似自由,实被规则、秘密和欲望束缚着。
◆ 迟来的讲故事高手辽京, 令中短篇故事也能承载命运感
有卡佛的俭省叙事,麦克尤恩的刁钻视角,索尔·贝娄的以小见大。辽京写城市里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试图透过故事里个人的境遇和选择来表达整个社会的现实。
◆ 用5种都市日常,3个不同人生阶段,抖出人生这条华丽被单里的跳蚤
◆ 关照平凡生活,涉及的话题却十分严肃:
《我要告诉我妈妈》:单亲家庭;代际冲突;躁郁症
《模特》:婚内出轨;情欲炸弹;孤独的根源
《看不见的高墙》:北漂的迷惘;阶级壁垒;童年阴影
《一个人的罗生门》:全职妈妈;儿童安全;中年危机
《新婚之夜》:校园霸凌;婚内强奸;自我意识的觉醒
◆ 当大家都在轰隆隆地向前,辽京关心那些留在原地的人,疑问和自嘲
辽京擅长从生活中揪出故事的线头,发现我们普通日子里的重大时刻。在讲述女性隐含悲剧的平常生活时,紧凑地展现女孩和女人们暗涌的内心、自我意识的觉醒。觉醒后的生活则充分留白,任读者想象。
◆豆瓣阅读累计162244次(2019年10月),当代中国女性的困境启示录
-----------------------------------------------
【内容提要】
==生活的偶然和无序里,总有些微不足道却又不容忽视的东西==
《我要告诉我妈妈》:3架钢琴,4个家庭,1个妈妈突然崩溃了
《模特》:他的情人因车祸丧生的那天,他的妻子向他坦白了外遇
《看不见的高墙》:她太习惯独自承受,连找他分担秘密都只讲一半
《一个人的罗生门》:我是全职妈妈,也是小区女童失踪案的唯一目击证人
《新婚之夜》:她放弃了抵抗,否认自己的感受,相信只要从心理上说服自己,她就不必被强奸
用5种都市日常,3个不同人生阶段,抖出人生这条华丽被单里的跳蚤
关于生命中不得不经历的种种驯服,以及那些失败与反抗
-----------------------------------------------
辽京有一种特别的能力,她能把生活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地掀开,当你被她的过程吸引住的时候,悄然弥漫在四周的洋葱汁却熏下了你的眼泪。也许生活从来就不是美好的,在平静的表层之下,其实暗流涌动,惊险万状。她出色地写下了人的无奈、挣扎和奔突。
——楚尘(著名出版人)
辽京的小说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尤其对当代城市女性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的书写,准确、深入、意味深长。《新婚之夜》是一部值得关注的作品。
——杨庆祥(诗人、批评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辽京的小说,尤其关注都市场域中人的境遇,特别是青年男女的情感剖面,呈现出丰富真实的纹理,同时也为城市文学注入活力和新的尝试,即真实与虚构如何在幽闭、狭窄的空间里达到奇妙的平衡。
——赵志明(小说家)
从《新婚之夜》可以看到辽京不同的叙述方式。或许没有确定的风格就是一种风格。
——小二(传奇译者)
2020年5月25日 已读
后两篇非常棒,《一个人的罗生门》窒息的阅读快感,《新婚之夜》美妙的转承,结尾的戛然而止处理,相当成熟又切近生活的作品。但前两篇稍显浅又过于直白,第三篇的长度也没驾驭好。
辽京
焦虑星球笔记 豆瓣 Goodreads
Notes on a Nervous Planet
6.7 (19 个评分) 作者: [英] 马特·海格 译者: 李亚萍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9 - 7
超载的星球,住满了迷失的心灵
生活看似选择无限,但拥有再多,心灵却依然脆弱
一切都来不及、不够多、不够好。我们困在焦虑里
世界失速,我们活着,该如何不跟着疯狂?
关于时间不够
我们被时钟奴役,被发光的智能型手机宰制。不再是时间辅助我们,而是我们为时间发愁。明明电子邮件比寄信快,想买什么一键就可下单,显然问题不是时间不够,而是我们被刺激去做的事情超载了。
关于惶惶不安
感觉自己很丑,不代表你真的丑;感觉焦虑,不代表你一定要焦虑;感觉少了什么,不代表你不完整。问题出在你的感受。不在你的外表。别再透过不安的镜片看着自己。
关于孤单
按赞评价取代了真实互动。算法把我们关进小小的数位同温层,但我们可以选择不与别人的在线精采人生比较、可以当个算法无法预测的异数、可以让不断跳出的通知与讯息等一下。走出门,与真实世界的朋友喝一杯。
关于焦虑
接受自己正处于接受不了的状态。接受不自在的感觉,接受我没有主导权。接受自己。
接受痛苦的时刻,才能释放痛苦,让痛苦缓缓的回到他原本的世界。你不接受此时此刻,就到不了你想去的地方。
编辑推荐:
◆畅销书《活下去的理由》续篇,献给每一颗疲惫心灵的柔声鼓励。
◆《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榜TOP 1 英国亚马逊心理学畅销排行榜TOP 1。
◆风行33个国家和地区,被百万读者赞誉为抚慰心灵的奇迹之书。
◆作者马特·海格凭借本书与J.K.罗琳共同入围2018年英国国家图书奖年度作家决选。
◆BBC、《纽约时报》《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电讯报》《观察家报》《赫芬顿邮报》等五十余家媒体争相报道,珍妮特•温特森、尼尔•盖曼、S·J·沃森、乔安妮·哈里斯等知名作家击节赞赏。
2020年5月23日 已读
道理大家都懂吧,做起来就另一回事了。
心理学
历史三调 豆瓣 谷歌图书
History in Three Keys: The Boxers as Event, Experience, and Myth
9.6 (3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柯文 译者: 杜继东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 8
《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典藏版)》荣获1997年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东亚历史学奖、荣获1997年新英格兰历史学会图书奖。书中以义和团为例向人们解说了认识历史的三条不同途径,即历史的三调:事件、经历和神话。本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讲述义和团的历史,而在于探讨与历史撰述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义和团只是这项工作的‘配角’。”因此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历史的方法。
2020年5月22日 已读
以义和团为例,阐释了历史真相上的事件、经历和神话三调。历史学家应该研究历史的复杂性、细微性和模糊性,而不是着力于片面的观点,带着观点去历史中寻找个别特性和模式,当作历史的本质。治学如此,读者又何尝不是呢?无论学者研究里的事件,还是当事人的经历,抑或后人的神话,历史的真相是不存在的,但这不确定性不正是历史的迷人之处么。
第二部分写法和叫魂好像,但比叫魂更精彩。
历史 柯文 海外中国研究
麦田里的守望者 豆瓣 Goodreads
The Catcher in the Rye
8.5 (46 个评分) 作者: [美] J. D. 塞林格 译者: 孙仲旭 译林出版社 2018 - 10
如果青春需要一部圣经,那它只能是《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传奇作家塞林格成名作和代表作,让青少年的质问、怀疑和逃避得到应有的承认和发泄,一经问世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至今影响不衰,被评为20世纪百本英文小说,《时代》杂志推荐的百部文学经典之一。《麦田里的守望者》主题也深受学者重视,每一个人都能在“麦田”里找到自己青春的痕迹,在美国,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像毕业要获得导师的首肯一样重要。无数中学和高等院校指定《麦田里的守望者》为课外读物。塞林格是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名字,也影响了国内国外一大批作家,菲利普•罗斯、约翰•厄普代克、纳博科夫、苏童、马原、苗炜都对塞林格赞誉有加,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也是塞林格的拥趸,并且翻译了日语版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和《弗兰妮与祖伊》。此中文版《麦田里的守望者》为著名翻译家孙仲旭呕心译作,校订重版。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是十六岁的中学生霍尔顿,他出身于纽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老师要他好好读书以便将来出人头地,而学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论酒精和女人。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无心学习,老是挨罚。第四次被开除时,霍尔顿没有回家,只身在纽约游荡了一天两夜,终于彻底崩溃,躺倒在精神病院里。
2020年5月20日 已读
“你永远找不到一个不错而且安静的地方,因为不存在。可能你以为有,但是你到了那里后,趁你不注意,有人会溜进来,在你眼皮底下写上操你两个字。”
塞林格 美国
Mondo电影海报艺术典藏 豆瓣
The Art of Mondo
9.2 (40 个评分) 作者: [美]Mondo公司 译者: 江汇 / 孙宝库 四川美术出版社 2019
全世界导演都想请Mondo公司做海报
一秒售罄,绝不重印,高概念设计
迪士尼、吉卜力、漫威、DC、乐高争相合作
昆汀倒贴官方盖章的「同人厂牌」
让《水形物语》导演、甲方德尔托罗惊呼OMG「买它」
震撼!超值!美晕了!300张绝版海报大公开
收藏级画册,中文世界首发!
完美复刻,颜值炸裂,钜惠上市
特8大尺寸全画幅开本+长幅宽银幕拉页,展现动人细节
高精度真实色彩还原,每一页皆享有护色防磨光油的精心保护
📖 编辑推荐
什么!?传说中的Mondo限量海报,出!书!了?
这家“靠海报成名”的文创公司,是迪士尼、吉卜力、漫威、DC、乐高争相“倒贴”合作的对象。Mondo出品的艺术海报,令奥斯卡金奖导演德尔托罗兴奋惊呼OMG,国会图书馆、奥斯卡学院竟然也破天荒收藏存档!
随便哪一张Mondo海报,都太上头了。
每有新款海报上架,一秒就能售罄。
影迷抹泪哭诉——好难买!!!
可无论IP巨头们如何大抛橄榄枝,Mondo仍坚持走限量路线:一旦售完,绝不重印!
上架那一刻,能不能抢到,只能靠人品了:(
海外粉丝纷纷拼手速,国内抢购更是难上加难……怎么办呢?
机会来了,现在,人人都想要、人人买不到的Mondo限量海报,出!书!了!
* * *
◎ Mondo出品海报与经典电影的关系——“不是一时,而是一世”
你爱的那部电影,在Mondo海报里总会展露别样魅力:
《复仇者联盟》《钢铁侠》《银河护卫队》《指环王》《银翼杀手》《星际迷航》《异形》《侏罗纪公园》《蝙蝠侠》《星球大战》《黑客帝国》……好莱坞大片海报不再堆砌明星头像,华丽变身契合影片核心内容与形式的「高概念」风格!
《飞屋环游记》《狮子王》《龙猫》……合家欢动画也可能拥有“邪典”风情?
《教父》《低俗小说》《2001太空漫游》《地心引力》《天使爱美丽》《E.T.外星人》……影史经典的“作者灵魂”全部浓缩到一幅画中!
美剧《汉尼拔》和游戏《最后的生还者》也有份!
◎ 同人艺术巅峰,华丽、颠覆的高概念邪典海报,定格情感体验,与导演产生精神共振
《地心引力》:爆炸的混乱,宇宙的空旷,坠入彻底孤独前的无声一瞬,同伴不得不松开紧握的手……
《E. T.外星人》:黝黑茂密的树林中,外星飞船发出摄人的幽光,小E.T.临别前,站在黑暗和冷光的交界处……
《后窗》:镜面反射&镜片重叠,窥视VS被窥视,直击《后窗》的灵魂
……
◎ 超值!一举收获满满300张海报收藏界的「绝版」代表作——不用存美金,不必Fan墙,无需熬夜,不再担心海关!
国内影迷想抢购「一张」正版Mondo海报步骤如下:
①准备好Paypal账户
②盯着Mondo官推狂刷(官方从不发布新海报上架具体时间)
③打开Mondo官网加购物车
④在北京时间凌晨1点左右,跟美国网友拼网速
注意:一定要在1分钟内为你心爱的“那张纸”付款,因为Mondo海报每款只有几百张绝不重印,黄牛们早已死死盯住热门款。
⑤熬过数月的海外邮寄周期,直到快要忘记还有这么个包裹时,你终于收到了它,如果你的海报没有因暴力物流而受伤,恭(辛)喜(苦)了!
(鸣谢豆友@达斯佛™ 分享上述心累历程)
来算算性价比吧,小伙伴们~
◎ 高规格工艺,完美复刻版,可反复赏味亦可永久传家的收藏级画册
特8大尺寸「全画幅」开本,6张「宽银幕」长幅拉页,展现动人细节;128g太空梭哑粉,高精度印刷,真实还原艺术珍品的色彩,每张图均覆高品质透明树脂油,护色、耐磨、防污渍,经得起光照考验,持久保存!
◎ 前卫设计界传奇的幕后故事,揭开创意内容开发的奥秘
Mondo 8位核心成员撰文,讲述品牌历史、创意内容开发的幕后故事,破解激情、前卫、艺术与商业完美结合的终极秘密。
📖 名人推荐
“我快乐到不知所措!我是Mondo海报的铁粉!他们让我审核设计的每个环节,但我只能说‘哇哦!’”——吉列尔莫·德尔托罗,好莱坞著名的宅男、怪咖、全才导演,擅长美术设计、特效模型、奇异妆发,痴迷手办模型及漫画收藏,代表作有《潘神的迷宫》《环太平洋》《水形物语》,将威尼斯、奥斯卡金奖齐齐收入囊中
“流行文化之插画的绝美作品集!”
“我是买来送人的,但太爱了,就自个儿留着了……”
“我买来送礼的,包礼物纸之前忍不住撕掉塑料膜翻开瞅了一眼。我的妈呀!我要留着!对喜欢电影和画册的人来说,这书赞爆。制作得很豪气,235×325的画有300多张呢!以定价来说,这书太豪华了。我送礼就再订另一本吧。”
“美昏了!这作品集是当今艺术家们整的zui高超zui出色的海报。”
“这书好漂亮!比我想象的大多了!内页大,还有那么多折页!封面适合放在咖啡桌上!惊艳~”
“作为一个收藏者和印刷宅,喜欢把这本书一摸再摸、一读再读。Mondo团队搞的书,品质真扎实!”
“我给老公买了一本。2017年在圣地亚哥漫展我们遇见了书里一些艺术家,我老公被他们的作品惊艳到。这本是超好的咖啡桌读物。”
“对电影爱好者来说,这本书堪称精华。你随便翻开哪页,看到的都是难以置信的精彩海报。Mondo邀请的是最出色的平面设计艺术家。超推荐!”
“我孙子说这礼物太棒棒了。”
——亚马逊读者
📖 内容简介
这本电影海报集是全球知名文创公司Mondo的“代表作大赏”:精选九年间策划制作、力邀国际新锐艺术家设计的300多款绝版海报,辅以8位核心成员结缘团队的经历,揭开品牌影响力的秘密。
为了深入捕捉影片背后的核心灵魂,释放其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Mondo公司强硬捍卫邀请设计师的权力,并豁免于甲方电影公司的层层审核,全力保护艺术家们放手创作的自由。显然,比起基于商业诉求的官方海报,影迷们更倾心于Mondo出品的、充满激情的视觉表达。
2020年5月13日 已读
真就一个爽字,享受。
画集 美国
卡夫卡与少女们 豆瓣
Kafka et les jeunes filles
7.2 (17 个评分) 作者: [法] 达尼埃尔 · 德马尔凯 译者: 管筱明 一頁folio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 9
“他知道少女具有一种堪称决定性的力量。
他从她眼睛里、嘴唇上和皮肤上得到的东西,
不仅是一种幸福的允诺。”
.
卡夫卡,文学史中最著名的名字之一, “卡夫卡就是文学本身,正如莫扎特就是音乐”。诗人勒内·夏尔说,他是“我们的金字塔”。而一座金字塔就是一座陵墓:“在它黑暗的墓穴里,埋藏着一个谜,一个吞吃人的谜。”
本书正是关于卡夫卡的谜题。对于卡夫卡的文学创作而言,少女不仅是灵感,是素材,更是力量。对于卡夫卡的命运来说,少女则是一种危险的征兆,其中展现了疯狂和死亡,而他把它们都发展到了极致:跟着姑娘走,就是去受刑。她是一种劝说,劝他接受心里经常惧怕的命运。
而对姑娘来说,遇到和爱上作家卡夫卡,就无异于把自己交给了魔鬼。她们属于写作的仪式:卡夫卡蘸着她们的血泪来开笔。因此,尽管少女们不愿意,尽管她们在爱情上不忠,却能够促使一些书籍诞生,给另一些少女在美好夏日充当精神食粮。
在本书中,我们把作家的面孔还给他,只留下他的孤独和秘密:这些秘密使我们关注卡夫卡,并且把少女们像尺蛾一样留住。要走近他,做梦是最可靠的路径。现在,就让我们去逐一唤醒卡夫卡的少女们吧。
............................
★危险与战栗,深情与辜负,肉身与孤独,狂喜与受难,记忆的花影与肉体的芬芳,致命的诱惑与永恒的逃亡……一切悖论统一都可形容这本独特的传记:关于少女与文学,关于爱、死亡、卡夫卡。
.
★荣获法国重量级文学奖美第奇非虚构首奖,英国国民作家朱利安·巴恩斯、美国著名作家琼·狄迪恩、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均得过此奖;
.
★诗性的语言,悬疑小说式叙述,爱与恐惧的永恒命题:我们注定被那些毁灭性力量所俘获。
.
★恋爱、写作、阅读:青春期的三位一体——给所有热爱卡夫卡、在青春中追寻爱情和文学的读者。
.
★写作是宿命。而少女
是他的文学水妖,
他的爱欲之火,他的生命之光,
他生命中一连串的失败与灵感。
通过这部传记,我们得以窥见卡夫卡的另一重秘密生活,
在他广为人知的文学创作之外,在生命的暗影中,
我们听到一颗孤独的、得不到慰藉的心在跳动。
2020年5月12日 已读
少女饥渴症患者卡夫卡。
卡夫卡还是非常柏拉图式的爱少女,通信联系、交换照片私下欣赏,以此获得慰藉,对于性欲他似乎总是选择妓女,而对少女选择远观。用现代话语描述就是个社恐,一接近异性就惶恐,对于能推脱的见面尽量推掉,订婚好几次最后又都逃脱。
一个通过折磨别人来折磨自己、用别人的痛苦来缓解自己痛苦的疾病患者、也借此汲取创作灵感的病人。
角度新奇,以围绕卡夫卡的少女们讲述他的一生,但不可避免的有明显美化和过度臆想,兼听则明。
传记 卡夫卡 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