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年🛏天天躺 - 标记
文学或者音乐 豆瓣
7.2 (5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译林出版社 2017 - 11
余华将这部《文学或者音乐》称作他的个人阅读之书,和声之书。所收录的28篇文章,记录了余华三十年的个人阅听史,他对经典巨作的一次次沉潜,一遍遍重读与回响,都被浓缩在330页的字里行间。在这里,他以“写小说者”的敏锐和同感力,反复叩问,引领我们走近博尔赫斯、福克纳、卡夫卡 、契诃夫、马尔克斯、肖斯塔科维奇、柴可夫斯基等巨匠大师,条分缕析他们的叙事技巧,抵达他们创作中的秘密所在,而这些经典作品也正是在不懈的阅读和解读中,焕发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无论共鸣也好,反驳也好,这些缤纷时刻的来临,都激荡出阅读和原典之间的应力。打开书,一趟文学与音乐经典的启蒙之旅由此启程。
2017年12月8日 已读 挺私人化的读书随笔,谈的基本也都是名家名作。
余华 随笔
无缘社会 豆瓣 Goodreads
無縁社会
8.1 (191 个评分) 作者: 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译者: 高培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3
本书系NHK电视台资深采访记者作品合集。采访主题是“现代人的孤独老死”。高龄、少子、失业、不婚、城市化,造就了这样一批人,他们活着,没有人和他们联系,他们没有工作,没有配偶,没有儿女,也不回家乡;他们死了,没有人知道,即使被发现,也没有人认领他们的尸体,甚至无法知道他们姓甚名谁,他们的人生被总结为寥寥几个字的遗骨认领布告,他们被称为“无缘死者”,他们所在的社会也会渐渐从“有缘社会”变成“无缘社会”。日本每年3万2千人走上“无缘死”的道路。他们中间,有在公司20年没有迟到请假,可是一夜之间变成街头流浪汉的工薪阶层,有一个人旅行的旅者,有一生未婚的女性,有儿女远离自己的空巢老人,有从来只在网络上交友的年轻人,社会联系日益脆弱,连一般家庭的30-40岁的人也感受到了孤独死去的阴云笼罩。日本NHK电视台特别节目录制组,节目热播后将记者的真实采访手记合成此书,将当今社会中那些不受关注的人们的临终惨景呈现到大家面前,呼吁社会的警醒和反思。
2017年12月4日 已读
很明显,这就是在一二线打工的我们的未来。
恐慌也是没有用的,选择了多样的生活,没人打扰的生活,那么自然就要承受这孤独。
日本 社会学 纪实
高智商犯罪3 豆瓣
谋杀官员III
6.4 (22 个评分) 作者: 紫金陈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17
如果法律有性别,那它一定是母的,因为它不公。
当了半辈子警察的老好人叶援朝做梦也想不到,退休前会沦落到家破人亡。
一年前,叶援朝的独生女叶晴与县纪委书记儿子交往不久,提出分手,双方发生争执,这位公子哥一怒之下,开车把叶晴当场撞死。后经公安、交警联合认定属于交通事故,因为本案事实清楚,所以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检察院不以刑事罪名公诉,最后仅赔钱了事。
为此事,叶援朝妻子一直要上访,但都被这位委曲求全的老好人劝阻,本着息事宁人,死者不能复生的态度,劝慰妻子。妻子与他争吵不断,患上严重抑郁症,最后跳楼自尽。
瞬间,叶援朝幸福的小家就剩他孤零零一人。在妻子七七忌日的晚上,他喝着闷酒,悲伤大哭。一阵宣泄之后,他掏出了那把多年来从未扳动过的手枪。
这时,一双年轻温厚的手握住了他的肩,告诉他,就让一切,都交给我来处理吧。
大国大城 豆瓣 Goodreads
8.9 (87 个评分) 作者: 陆铭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 7
★限制户籍解决不了城市病,让农民工返乡治愈不了乡村隐痛!
★基于本土实证,以经济视角谏言社会问题,著名经济学家的反成见、聚共识之作。
房价陡升、雾霾遮天、交通拥堵;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的窘境……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刚刚过半,但大城市的病状和乡村的隐痛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限制大城市人口流入,让农民工返乡,问题就能解决吗?不!去往城市,来谈乡愁。社会经济学家陆铭比较全球经验,立足本土现状,基于实证,力倡中国发展大城市的重要性。社会问题宜疏不宜堵,只有让市场本身充分发挥对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的调节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下棘手的社会问题。政府的功能不是与市场博弈,而是在市场失语的地方,以长远眼光,布局科学的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供给。《大国大城》将告诉你,只有在聚集中经济发展才能走向均衡,地理的因素不容忽视,只有以追求人均GDP的均衡取代追求区域GDP的均衡,才能充分发挥出大国的国家竞争力,最终提升全体人民的公共利益。
2017年11月28日 已读
“作为一个“职业读书人”,我和我的同行们除了文字,没有其他的力量。我相信,每一点努力都能够改变一些,哪怕只是改变一个人,让他能够拆除心里的那些樊篱。但愿有一天,在我们的国家,歧视的言论和行为会被认为是可耻的。“
写得足够通俗了,但也足够明朗了。
社会学 陆铭
不成问题的问题 豆瓣
8.9 (31 个评分) 作者: 老舍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7 - 4
【内容简介】
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原载1943年《大公报》,故事发生在抗战重庆树华农场,农场管理者丁场长管理能力不行,但哄人能力一流,精通人情世故,在他治理下,大家整日偷鸡打牌,混日子。树华农场颓势一片,冒牌青年艺术家秦妙斋也掺和进来。留学归来尤主任接管农场后,开始整治作风,大家感到了自律和科学带来的愉悦……
全书收录《不成问题的问题》、《微神》、《断魂枪》、《月牙儿》、《我这一辈子》五篇,篇篇皆为经典中的经典。
【编辑推荐】
中国老舍研究会推荐
改编电影斩获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主角,北京电影学院青年制片厂官方授权合作
【名人推荐】
我发现老舍小说中的深度、激情和幽默都是世界性的、超越国界的。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
据我接触到的文学情报,目前全世界得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家也只有沈从文与老舍。
——朱光潜
老舍是市民文学的代表,独特的下层生活经验,使得老舍对北京市民的性格和生活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体会,老舍作品中的爱与恨同市民社会中的爱与恨是一致的。
——陈思和
老舍显然已经认定,在一个病态社会里,要改善无产阶级的处境就得要集体行动;如果这个阶级有人要用自己的力量来求发展,只突然加速他自己的灭亡而已……毫无疑问,老舍是把社会批判当做小说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夏志清
老舍与钱钟书,沈从文不同,49年后他以自己的民间性,底层性,世俗性与主流意识形态达成默契。现在还有谁,具有老舍那极端的笔墨情趣呢?——章诒和
江湖人怎么说话,看看老舍的《断魂枪》就知道了。——宁财神(编剧)
毫无疑问,老舍的《断魂枪》,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武侠短篇小说——严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读老舍《月牙儿》,写得真好。老舍还就是老舍啊。尽管后来有些御用之作,他的写作才能还是不容小觑。——李银河
完全是被书里贯彻的那种温柔敦厚打动:那种乱世里,明知道个人完全无能为力,明明看透了人性里所有的坏和脏,却仍然温柔凝视,不舍不弃,肃穆庄严。——绿妖(作家)
(《月牙儿》)这是老舍最有新意的创造之一,至少这个小说整体叙事话语充分践行了德勒兹和米勒所谓的“重复与差异”战术,比诸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有过之而无不及。——肖涛(文学评论家)
2017年11月24日 已读
闻《断魂枪》之名很久,今日一读果然名不虚传。《不成问题的问题》改编的戏份加得很好,故事圆润很多,丁务源以外的角色也立体了起来,只是看完电影再读原著,满脑子的范伟挥之不去,演得实在是精髓了。
老舍
霧影莊殺人事件 豆瓣
作者: 林斯諺 要有光 2014 - 1
花蓮天河大學哲學系教授林若平,平時是位戴著銀框眼鏡,舉止斯文、惜字如金的彬彬學者;一遇到犯罪案件,卻彷彿脫胎換骨,眼睛彷如注入活力、分析起案情來井井有條、滔滔不絕。他是個在理性與感性中掙扎的人,看待世界充滿感性,但同時卻又被理智的邏輯所支配。
某次偶然機會,林若平受邀至霧影莊參加推裡有獎徵答活動,不料當晚山莊主人成為槍下亡魂!對外交通中斷的霧影莊,究竟誰才是殺人兇手?!(〈霧影莊殺人事件〉)。而林若平順利抓出兇手後,自此接受不少來自警方的辦案委託或者一般民眾的私人委託,更陸續偵破不少謎案……(〈羽球場的亡靈〉、〈向日葵輓歌〉、〈霧林村的慘劇〉)
本書特色
1. 本書集結林斯諺擅長的本格推理小說四篇,創造了「林若平」這個類似探長的腳色,並為台灣推理迷津津樂道
2. 收錄的〈羽球場的亡靈〉,獲世界權威《艾勒里‧昆恩推理雜誌》(EQMM)刊登肯定,為台灣第一人。
名人推薦
知名推理作家 既晴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會長 冷言
知名推理作家 呂仁
推理評論家 喬齊安
暨南大學推理同好會顧問 余小芳
──好評推薦──
2017年11月19日 已读
四篇分别五四三二星吧,尽管文笔略糙,侦探形象也令人厌恶,但光雾影庄一篇便值四星
推理 林斯谚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豆瓣 Goodreads
8.1 (57 个评分) 作者: 郭建龙 鹭江出版社 2017 - 4
“国富”一定“民强”?帝国“盛极而衰”背后的历史逻辑到底是什么?
以故事的方式诠释中国历代财政制度之得失,拨开两千余年帝国制度的迷雾,把握王侯将相之外更深层的历史脉络。
本书作者以中国历代王朝为经,以现代经济学理论为纬,上至秦汉,下至晚清,详细梳理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央帝国的财政制度之流变,分析历代财政制度之得失,力图从田赋制度、货币制度、官营经济三方面说明中国传统政治之兴衰与帝国财政状况密切相关。
本书分为三部分,以中国历史上三次社会与财政的重建为划分阶段的标准。第一部分聚焦于秦汉到南朝时期,以汉武帝建立的国有体制,汉武帝、王莽的金融垄断,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土地和户籍制度为线索,解读这段时期的财政现象;第二部分以北魏的土地国有制改革为始,论及唐代土地国有制所引起的巨大混乱,以宋代金融改革引起的大崩溃收场;第三部分自元代政府试验性的财政政策起,随后论述明清时期的保守财政,以晚清财政近代化的努力和惰性为终。
2017年11月14日 已读
观点比较不错,但因为太局限于财政这一面有些地方过于偏颇,写得也有点乱,其实可以精简一点。后记倒是挺不错。
历史 经济
构造另一个宇宙 豆瓣
桃源郷の機械学
作者: [日]武田雅哉 译者: 任钧华 中华书局 2017 - 5
这是一本带你穿梭另一个宇宙的“旅游指南”!
•《山海经》明明是怪物志,为什么写得像食物志一样?
•昆仑、浑沌、葫芦……这些发音相似的词语里,藏着宇宙的源头?
•《西游记》里的火焰山真的存在吗?
•猪八戒怎样经历了从黑猪变白猪的漂白之旅?
地理、文学、建筑、盆栽、金鱼、食品、 怪物传说……
种种乍看不合常理的故事和图像背后,
隐藏着中国人世代累积的世界观与时空思维。
对中国人来说,内藏无限大宇宙的葫芦,也是通往异界的传送装置。
一座庭园、一幅画、一头犀牛、一张地图……都是一道任意门,
炼丹术、壶中天、宇宙文、永动机……中式奇谈怪论,可真惊人!
翻开书页,且让我们穿过月洞门,进入充满奇思异想的桃源乡,
看看中国人的葫芦里,到底藏着怎样的宇宙?
这趟旅程没有目的地;重要的是,沿途景致迷人。
这本书所涉及的学问,从地理学、天文学、妖怪学、神话学,一直到植物学、历史学、文学……无所不至。看他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乃让人不得不好奇:这样古灵精怪的学者,到底是如何炼成的?
——台湾作家、出版人 傅月庵
本书延续了武田雅哉对怪物的一贯热情,对古往今来的中国奇异幻想如数家珍:从猪八戒惊人的食量到传说中的“昆仑”,从桃源乡的不死药到脑电,从地生羊到江青、彼得大帝对永动机的迷恋……经他的友情提示,我们中国读者也许会惊叹:我们原来是这样一个可以若无其事地讲述种种不可思议故事的有趣民族啊!
——书评人 飞氘
2017年11月12日 已读
这作者真的是有毒,第三卷怪物的午后真是让我笑得眼睛疼
日本 武田雅哉
知日:这就是三岛由纪夫 豆瓣
5.5 (11 个评分) 作者: 茶乌龙 中信出版集团 2017 - 8
专门关注日系内容的超人气品牌「知日 ZHIJAPAN」推出《知日》特集第45弹 《知日·这就是三岛由纪夫》特集!
“你在放荡的孤独中闪光。”——三岛由纪夫
*三岛由纪夫人生轨迹与人物关系,三岛爱慕的四大名伶,带你了解三岛的传奇人生;
*三岛由纪夫珍贵手稿,土门拳、筱山纪信镜头下的三岛由纪夫,与川端康成的书信往来,为你展现最真实的三岛由纪夫;
*从《金阁寺》到《潮骚》《春雪》《近代能乐集》,与被遗忘的《青色时代》,带你感受三岛作品中独特的美学观,古典主义与悲剧性,肉体与精神的永恒对抗;
*好友横尾忠则、三岛由纪夫文学馆馆长佐藤秀明、译者许金龙将带来他们对三岛的解读;
*三岛由纪夫文学散步,人生最后的晚餐,一览那些不可错过的三岛地景。
一本《这就是三岛由纪夫》,带你洞悉最具才气与争议性的三岛由纪夫,走进这位日本“海明威”的奇妙世界。
编辑推荐
他拥有毋庸置疑的才华,人生中三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与夏目漱石、川端康成、安部公房、太宰治、芥川龙之介等一起构建了日本现代文学的大厦。他作品中的古典主义与悲剧性、肉体与精神的对抗、“美”的炙热与精致,令无数读者沉醉。
他拥有不可估量的国际影响力,是海外知名度最高的日本近现代作家,被誉为日本的“海明威”。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语种持续再版,《萨德侯爵夫人》《鹿鸣馆》以及《近代能乐集》中的诸多作品被搬上戏剧舞台,另有十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人们一次次地对他进行解读、分析与研究。
他至今仍被一些人唾弃,而被另一些人奉上神坛,也被更多的年轻人们所不解。困惑的是,他究竟是谁?或是爱之深而无法用言语传达,或是恨之深而不屑一提,或是被错误地认为不过是耍耍笔杆子的一介文人,或是被错误地认为是思想扭曲、极度变态的恶人。1970年那场精心谋划的自杀,不仅令整个日本瞠目结舌,让世界文坛为之错愕,更是成为了正确认识并推广三岛文学的绊脚石。
而超越了生与死、政治与派别之争、文学的边境之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艺术家三岛由纪夫。一位将文学才能发挥到极致、将“美的学问”视为毕生所求、将自己的喜恶毫不掩饰而不放过任何一个展示机会的艺术家三岛由纪夫,一位不可复制的、也几乎不可一世的艺术家三岛由纪夫。这位被很多人们深爱的艺术家三岛,被认为是纯粹的,是值得推崇的,而这种所谓精神上的“纯粹”,也许只是后人施于他的一种美好幻想,抑或确是褪去所有虚名后的唯一的真相。关键是,当初,是以什么样的方式与他相遇?
不必过多解读,也无法面面俱到地展现,他的人生际遇之奇妙,他的作品之多、涉猎范围之广,怕是即使是专门研究三岛的人,也要用很多年的时间才能消化完。我们也不谈政治,艺术本身就代表了艺术家眼中的政治。
废墟中的少女侦探 豆瓣
マツリカ・マジョルカ
6.6 (17 个评分) 作者: 相泽沙呼 译者: 林千早 新星出版社 2017 - 10
性格忧郁的高一学生柴山祐希在命运的安排下认识了一名少女,叫茉莉花。少女穿着学生制服,美丽却阴暗,她声称自己住在已成废墟的大楼里,终日坐在窗边,用望远镜观察对面的校园。
柴山甘心成为茉莉花的“柴犬”,随时听命。主要任务是去调查流传于校园的古老怪谈,原始人、栏杆女、蟑螂男……茉莉花总能轻松地解开柴山带到废墟的离奇事件,却从不诉说环绕自身的谜。
她到底是谁?真的住在废墟之中吗?平日里她也过着普通的校园生活吗?习惯了逃避的柴山终于决定为她奋力狂奔……
2017年11月2日 已读
废柴色男主的日常抖M游戏,最后一章突然…………相泽老师必然是个严重的腿控
推理 日本 相泽沙呼
政治的人生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7.8 (30 个评分) 作者: 王沪宁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 - 1
《政治的人生》是王沪宁的个人日记,如王沪宁所说:政治的人生,并非指一种政治的经历,而是说,作为一名政治学的学者,我的大部分时间均用来做我的专业学问了,以致这一学问占据了我绝大部分的生命。
2017年10月26日 已读
前几年朋友推荐我的时候因为没有好的电子版未读作罢,最近……嗯拿出来看看。非常有意思的一个人,94年的王沪宁,无疑是一个带着不少理想主义的知识分子,白天是专业范围的阅读、写作、思考,深夜是交给“低俗”小说和新潮电影的,活脱脱一个豆瓣青年。深夜的我也是这样,白天的我还是需要学习啊……
日记 王沪宁
虚舟 豆瓣
うつろ舟
8.2 (28 个评分) 作者: [日] 涩泽龙彦 译者: 黄洁萍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5
《虚舟》为涩泽龙彦的怪谈作品集,内收录有涩泽龙彦在不同时期发表过的8个短篇怪谈故事,探讨了生死、善恶、人性向阳与背阴面等主题。有在日本江户时代关于不明物体的传说基础上发展而来、讨论生死观念的《虚舟》,反映善恶轮回辩证思想的《骷髅杯》,等等。
本书在日本传统怪谈的基础上,杂糅进真实的历史和丰富的知识,在创作上手法上则延续了涩泽龙彦暗黑美学的风格,亦真亦幻,是涩泽龙彦的重要作品。
2017年10月22日 已读
宛若一个色眯眯的老爷爷喝多了絮絮叨叨讲着一个又重口味怪谈
日本 涩泽龙彦
六朝清羽記 1 豆瓣
作者: 紫狂 / 罗森 河圖文化 2009 - 8
一個景氣差遇上裁員的不得志小子程宗揚,與一天到晚想要穿越時空的好朋友段強,一起坐上了往上海的班機。兩人正在機上開著穿越的玩笑,忽然機身微微一抖,像是遇到氣流。倏地一道強烈的紫色雷電閃過,正看到段強驚訝的目光,接著那電光像細針一樣刺在程宗揚的太陽穴上。於是,兩人憑空從飛機上消失了。當兩人清醒後,遇到了荒誕離奇的事,明明是秦朝的軍隊背景,卻正攻打著半獸人。而段強也在這一次半獸人的襲擊死於非命。後來程宗揚也更了解原來,岳飛的口令是:日出東方,唯我不敗……
2017年10月18日 已读 好想看个贫乳H戏啊……
文学少女侦探 豆瓣
伞叔异闻录
8.0 (6 个评分) 作者: 梁清散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5 - 10
伞叔这个三十出头的新晋美大叔,患了“类伞症”,它的病状就是存在感极低,让人难以感觉到该患者的存在。而伞叔偏偏是它的重症患者。
但伞叔并不寂寞,他的身边有高深莫测的社会精英邱倪,还有把伞叔家当自己后花园的美少女刘苏。
伞叔其实有一个秘密身份:他是一个叫作“文学乐园”的神奇空间管理员。在这个空间中,管理员可以借由有历史价值的原物来还原小说中的真实场景。但他首先要做的是收集有历史价值的“原物”美少女对伞叔的怪异举止进行了推理,事实却让她跌破眼镜——伞叔、刘苏还有邱倪开始了奇异之旅。
2017年10月9日 已读
惊了…如此中二死宅向又京味十足
梁清散 科幻
芳华 豆瓣 豆瓣
你触摸了我
7.8 (11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严歌苓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4
从军经历伴随了严歌苓整个的青春年华。当她后来成为了一个作家,这段经历成了她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一个女兵的悄悄话》《雌性的草地》《灰舞鞋》《白麻雀》《爱犬颗勒》,都以部队生活为题材,但多是以一个作家的客观视角来为那个时代的军人塑像。而她*创作的长篇小说《芳华》则具有浓厚的个人自传色彩,是以*人称描写她当年亲历的部队文工团生活:隐藏在西南部都城的一座旧红楼里、某部队文工团的内景中发生的军版“才子佳人”的故事。
《芳华》涵盖了严歌苓的青春与成长期,她在四十余年后回望这段经历,笔端蕴含了饱满的情感。青春荷尔蒙冲动下的少男少女的懵懂激情,由激情犯下的过错,由过错生出的懊悔,还有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种种,构成了《芳华》对一段历史、一群人以及潮流更替、境遇变迁的复杂感怀。今天的作者严歌苓与当时的小女兵萧穗子在作品里构成了理性与感性的对话关系,重新呈现了当时年代里青春的混沌、感性与蒙昧。生命的恣肆与人性的层次以及时代的的特征构成了《芳华》繁复的调性,它向读者打开了多层面的认识路径。
2017年10月7日 已读
一个太过完美的人是不真实的,我们都期待着ta出洋相露出瑕疵。
严歌苓
寓言集 豆瓣
Confabulario
7.1 (15 个评分) 作者: [墨西哥] 胡安·何塞·阿雷奥拉 译者: 梁倩如 / 刘京胜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 - 7
《寓言集》是阿雷奥拉的代表作,如书名所示,这是一部短篇寓言故事集,它将诸多文学影响及表现手法融和一体,是一个化繁为简、浓缩精华的过程。本书中的故事寓意丰富,多样的表现方式中隐藏着苦涩的现实。对于同一个故事,不同的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即便是同一位读者,多次阅读一个故事时也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感悟。每一篇文章既是在讲故事的主人公,也是在说作者,有时读者甚至还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寂寞的游戏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8.3 (369 个评分) 作者: 袁哲生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9
☆ 新京报·腾讯2017年度十大好书
☆ 豆瓣2017年度读书榜单 中国文学(小说类)TOP1
☆ 第一届做書奖 年度原创小说
用纯真的双眼捕捉孤独的角落
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的两位作家之一
台湾吴浊流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时报文学奖得主
………………
※编辑推荐※
☆ 袁哲生以冷静节制的短篇小说风格和骆以军并列为台湾1960年代最优秀的小说家,也是 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 ”的两位作家之一,还影响童伟格、甘耀明、高翊峰、王聪威等一批台湾年轻作者,如果,袁哲生继续写下去,或许他会是当今台湾最杰出的小说家……
☆ 美国小说家海明威曾提出著名的冰山理论,写作者在书写上只留下八分之一给读者,另外八分之七则隐匿其踪。向来崇拜海明威冰山理论的袁哲生,也在这本《寂寞的游戏》展现出一种专属于他自己的冰山书写。通过一贯冷静的文字、简约的结构,他留下十分之一的部分;字里行间的处处留白,则隐藏十分之九的深邃意涵让读者自行摸索。当读者感受到那十分之九时,袁哲生的文字意义才真正展现出来。
………………
※内容简介※
在这一本由七篇短篇小说组成的《寂寞的游戏》中,袁哲生通过各种不同的人际情感,例如父母与儿子之间的亲情,年少时同学之间的友情,或是两人结婚多年的夫妻之情,一再地去捕捉寂寞这种“生而为人必定面临的困境感”,字里行间处处散发孤独的感觉。寂寞、孤独一直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基调,也是许多作家竭力描述的情感,但是,当我们在《寂寞的游戏》中仔细品味袁哲生冷静节制的文字后,终将会发现一种袁哲生独有的寂寞书写。
………………
※名人推荐※
在袁哲生最好的作品里,他显然不满足于白描人生片段而已,而要借叙述的形式,表达更复杂的看法。这使他得以超越写实模拟的限制,曾获大奖的《送行》正是如此。故事中的父亲带著小儿子坐火车,为落网逃兵的大儿子送行;之后小儿子再到海港送别父亲。如是辗转,人物关系渐行渐远,叙事力量也越来越淡。一篇讲亲情的小说,竟反衬出天地不仁,何以为寄的孤绝感。亲如骨肉,又能如何?
——文学评论学者 王德威
《送行》的作者对文字有极其精到的控制力,使读者一直处于某种“距离”之外的冷静状态。刻意压低抹淡的腔调反而令港式小镇里浮来游去的小人物因面目模糊而益显卑微、落寞。作者大量使用的白描笔触非但不会由于“没有刻画出人物的心理变化”而流于空疏,反倒经由人物错身而逝的际遇、彼此不相连缀的动作、遭遇来交叠衬显出作者尤深的关切——人类存在的断片性和疏离性。
——当代华文作家 张大春
他用强烈的表达意愿,代替节制和省略。他想把个人的感受和社会的现状融合在一起,成为文学的一体。但是,他并未忘却隐藏的工夫。他想在表露和隐含之间,求取平衡。他用丰富而正确的现实描述,来建立他的作品的架构。他也了解,要进入社会的深处,才能追求到他的目标。
——台湾小说家 郑清文
2017年9月20日 已读
无比平淡的词句中,一股股若隐若现的寂寥。
台湾 袁哲生
三岛由纪夫追记 豆瓣
8.9 (22 个评分) 作者: [日] 涩泽龙彦 译者: 邹双双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9
1957年1月的某天,涩泽龙彦带着自己的译作《萨德选集》第三卷来到三岛由纪夫家,昭和时代日本文坛上两颗耀眼彗星的轨迹由此汇合。
相交十余年,既是知己,又是知音。
涩泽龙彦曾在发表的文章中坦承:
“我二十、三十多岁期间能够一直孜孜不倦地翻译谷克多、萨德、于斯曼、热内及比亚兹莱,为的就是让三岛氏读到。可惜我没能在三岛氏有生之年将巴塔耶的《情色论》翻译出来,懊悔不已。”
三岛由纪夫也曾在涩泽走入人生低谷时表现出极大的支持:
“这次的事件后,如果您被判刑,那么小生就将成为被判刑之人的朋友,这是无比光荣之事。”
世间并不缺少文人相轻和文人相惜的故事,但文人间这种至深至浅、至亲至疏的友谊,真是可遇而不可求。
1970年,三岛由纪夫辞世。其后某天,涩泽龙彦的朋友矶田光一这样对他说:
“自从三岛去世后,涩泽先生您的文章是不是有些变化呀?”
变化,当然是有的。在这本三百余页的小书中,两人间的轶事,涩泽对三岛文学的精彩评论,点滴文字顺着时间轴流淌而出。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看到三岛时代的波澜与平静,以及在这个时代里最为珍贵的一段文人情谊。
2017年9月19日 已读
“毫不过分地说,我二十、三十岁期间能够孜孜不倦地翻译谷克多、萨德、于斯曼、热内及比亚兹莱,为的就是让三岛氏读到。可惜我没能在三岛有生之年将巴塔耶的《情色论》翻译出来,懊悔不已。”望一眼一边的《色情史》,难受。
三岛由纪夫 日本 涩泽龙彦
敲响密室之门 豆瓣
ノッキンオン・ロックドドア
7.2 (63 个评分) 作者: 青崎有吾 译者: 丁灵 新星出版社 2017 - 4
请问哪位才是侦探?
不好意思,我们两位都是。
没有门铃只凭敲门拜访的侦探事务所,既是搭档又是对手的两位年轻侦探,兼职做饭打扫的美少女高中生,零食不离口的女警,还有定期出现在旧书店的神秘人……一群看似古怪的人,却让狡猾的凶手无处遁形。专攻动机分析的片无冰雨与专注研究作案手法的御殿场倒理,哪怕是让人毫无头绪的案件,两位分工明确的侦探也能通过天衣无缝的合作和默契来解决!
女神 豆瓣
女神
6.6 (13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陈德文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 - 8
【内容简介】
《女神》是三岛由纪夫的长篇小说。
在丈夫木宮周伍的精心栽培下,妻子依子成为社交界名媛。依子四十五岁时,在空袭中烧伤了一半面颊。从丈夫那儿饱受“女人不美就毫无价值”思想熏陶的依子痛苦绝望,对丈夫心生恨意。丈夫则将自己对女人美的追求转向女儿朝子。
一次交通事故让年轻美丽的朝子遇见了画家斑鸠,对他难以忘怀。因那次事故,斑鸠肢体残疾且性格愈加孤僻阴沉。而朝子则在父亲周伍的介绍下与帅气的俊二结识。一方面,周伍逐渐开始嫉妒俊二能让女儿愈来愈有“女性美”;另一方面,依子亦对女儿产生复杂感情,是不安更是嫉妒。
朝子还是会不时去见斑鸠。在朝子与俊二确定恋爱关系后,斑鸠恼羞成怒,翻查出俊二已有一私生子。斑鸠与朝子的母亲依子合谋,将俊二的经历告诉了朝子的父亲周伍。周伍无法忍受这种亵渎而晕倒。最后朝子回归单身,与父亲二人先后意味深长地说出“又回归到只有我们两个人的生活中了……”
书中另收入同作者的十篇短篇小说,三岛由纪夫以其独到的眼光和语言手法洞悉着人间的情感与爱欲。每篇都是可以品味出三岛的想象力及其才气的力作。
【编辑推荐】
《女神》这部作品初看通俗易懂,但其深处隐藏着与三岛文学整体相关的要素。
当时的报纸针对这篇文章,评论说:作者的想象力与才气是谁也都无法否认的。日本文学评论家奥也健男指出“与日本式的湿润完全隔离,这样一种干燥的气氛与理论使三岛作为新时代的先驱者卓绝群伦”,他说这部作品可以非常清楚地反映出作者的长处与短处。
同为文学评论家的十返肇认为《女神》的主题是“将美作为一种物质般坚固的存在进行确认的一种尝试”,认为它“只存在于作者的观念之中”。十返又作出如下的解说:三岛认为‘美’不是存在于凋萎的生命中,而是存在于不断生长的生命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作品可以凸显三岛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