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
苦炼 豆瓣 谷歌图书
L'Oeuvre Au Noir
9.2 (44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译者: 段映虹 上海三联书店 2012 - 4
《苦炼》以16世纪动荡不安的欧洲社会为背景,但透过岁月的多棱镜,却折射出了人类命运始终面临的一些根本问题。整个小说里,火是泽农化身,泽农与火之间是一种内在的、天然的、持久的联系。在众多火的意象中,智慧之火、知识之火很早就唤起了他的强烈的求知欲以及永不满足的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好奇心。普罗米修斯神话的第二个陷喻形象即具有锤炼和再造功能的冶炼之火。对于炼丹师泽农而言,火是主宰物质的手段和形式,也是统治世界的工具;同时,火改造物质的功能加速了物质的变革和自然界的时间节奏。冶炼之火赋予人以破坏时间规律的神圣权力。这种超越人类条件并拥有神圣力量的愿望和梦想与泽农在所有领域的反叛精神是相辅相成的。
2021年9月29日 已读
历史与哲思完美融合的小说。一个人到底能走多远?泽农将佩索阿式的异名用真实的步伐走了一遍。人类正在缓慢摆脱过去,往令人向往而又不安的未来行进,走吧,像泽农一样。
法国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女人韻事 (1988) 豆瓣 TMDB
Une affaire de femmes
8.5 (131 个评分) 导演: 克洛德·夏布洛尔 演员: 伊莎贝尔·于佩尔 / 弗朗索瓦·克鲁塞
其它标题: Une affaire de femmes / 女人情事
尽管玛丽(伊莎贝尔·于佩尔 Isabelle Huppert 饰)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可是从小没有接受过什么正规教育的她在心智上依旧犹如一个懵懂的孩童。玛丽的丈夫保罗(弗朗索瓦·克鲁塞 François Cluzet 饰)是一名士兵,在动荡的局势下,他被派往前线参加战争,至今未归,留下妻儿过着贫穷又困苦的生活。
玛丽帮助一个女人进行了堕胎手术并从中发现了商机,在那个年代,堕胎是违法行为,协助堕胎更是死罪一条,可迫于生活的压力,面对金钱的诱惑,玛丽还是干起了这违法又危险的工作。一次偶然中,玛丽结识了名叫卢锡安(尼尔斯·塔维涅 Nils Tavernier 饰)的男子,两人一见钟情,遂即展开了一段背德的爱情。没想到归来后的保罗识破了二人的奸情,愤怒的他向警方告发了玛丽的全部行径,玛丽将要面对的,是死亡的判决。
白日美人 (1967) 豆瓣 TMDB
Belle de jour
7.6 (300 个评分) 导演: 路易斯·布努埃尔 演员: 凯瑟琳·德纳芙 / 让·索雷尔
其它标题: Belle de jour / 青楼红杏(港)
美丽的中产阶级女子塞芙丽娜(凯瑟琳•德纳芙 Catherine Deneuve 饰)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身为外科医生的丈夫皮埃尔(让•索尔 Jean Sorel 饰)英俊温柔,收入颇丰,但他却始终无法令妻子得到肉欲上的满足。碍于身份,塞芙丽娜只得通过幻想自己受人虐待和欺凌,并从中得到欢愉。
无可忍耐之下,她跑到妓院卖身,因为只能在丈夫出诊的这段时间(下午2点到5点)出卖身体,因此她得到了“白日美人”的称号。从最初的抗拒到完全的解放,塞芙丽娜得到莫大的满足与快感。在此期间,她结识了职业杀手马塞尔(皮埃尔•克莱蒙迪 Pierre Clémenti 饰),后者为白日美人的美艳与神秘所吸引,却也将彼此带入现实与虚幻交错的混乱之中……
2021年9月11日 看过
中产阶级真的连性幻想也是这样的规规矩矩…
情色 法国
魔术师 (2010) Bangumi 豆瓣 TMDB
L'illusionniste
8.7 (373 个评分) 导演: 希尔万·肖默 演员: Jean-Claude Donda / Eilidh Rankin
其它标题: L'illusionniste / 幻术家
20世纪50年代末期,曾经风靡一时的剧场风云变幻,人们迷恋电视、迷恋摇滚,对于曾经伴随他们长大的各种杂耍则不再关注。他是一个经验丰富的魔术师,舞台上得体从容,现实中却不得不为了可怜的生活费而流转于各个表演场所,上至华贵的音乐厅,下至破落偏僻的小酒馆,不变的是他对魔术的执着。在苏格兰某个乡间逗留时,魔术师结识了一个小女孩,她感叹于那些神奇的魔法,于是偷偷离开故乡,转而追随魔术师的脚步。他们辗转来至爱丁堡,生活变得愈加艰辛,而为了满足女孩对魔法的信任和对繁华世界的向往,魔术师不得不想各种办法去赚钱……
本片荣获2010年欧洲电影节最佳动画片奖、2010年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动画片奖。
2021年9月10日 看过
对童话的天真相信拯救了他,也摧毁了他。
动画 法国
祖与占 (1962) 豆瓣 IMDb TMDB
Jules et Jim
8.4 (506 个评分) 导演: 弗朗索瓦·特吕弗 演员: 让娜·莫罗 / 奥斯卡·威内尔
其它标题: Jules et Jim / 朱尔与吉姆
一战前,德国人祖(奥斯卡·威内尔 Oskar Werner 饰)和法国人占(亨利·赛尔 Henri Serre饰)在巴黎结识。他们意趣相投,对诗歌和小说都有强烈而共同的兴趣,甚至二人为着同一个雕塑也着迷。顺理成章地,祖与占都爱上了同一个女子:聪明貌美的凯瑟琳(让娜·莫罗 Jeanne Moreau饰)。
在这样的关系中,占选择了成全温柔单纯的祖。他们一起到乡间度假,度过了美妙时光。然而一战的爆发,却让他们失去了联系,在自己国家服役期间,他们多么担心会在战场上杀死自己的好友。而祖,从不间断地给妻子凯瑟琳写信。
战争结束,祖与占再次相遇,占觉察到祖和凯瑟琳的关系很糟糕——她对婚姻以外的感情从没停止过追逐,喜欢在各种爱情关系中享受自由。占在祖家中住下,凯瑟琳毫不掩饰对占的爱,这段三角关系平衡而快乐的维系着,旁人完全看不透。当占要离去时,凯瑟琳直率锐利的性格让事情起了变化……
2021年9月8日 看过
堪称最妙的三角关系呈现。开头快乐得以为在看戈达尔,但爱总是会出现来尝试破坏。
弗朗索瓦·特吕弗 法国
扒手 (1959) 豆瓣 TMDB
Pickpocket
8.2 (235 个评分) 导演: 罗伯特·布列松 演员: 马丁·拉萨尔 / 玛莉卡·格林
其它标题: Pickpocket
无所事事的年轻人米歇尔(马丁·拉萨尔 Martin LaSalle 饰)是个蹩脚的小偷,某日在地铁上目睹了一场艺高人胆大的行窃全过程,他被扒手那自信优雅的手法所吸引,开始沉迷于修炼高超的行窃手法。爱读书,坚持虚无主义的米歇尔坚信偷窃是一种手指的芭蕾,一场完美的行窃就像一场精彩的行为艺术。米歇尔与他病重的母亲久未见面,在探望的时候结识了一直照顾着他母亲的邻居珍妮(玛莉卡·格林 Marika Green 饰),漂亮的珍妮唤醒了米歇尔心中沉睡已久的感情。米歇尔被警察盯住了,警长虽然三番五次的给了他改过自新的机会,但米歇尔依旧沉迷于他的“艺术”中无法自拔,很快,米歇尔被捕了。
珍妮来狱中探望米歇尔,她向他袒露了自己的真情,米歇尔在泪水中猛然醒悟,当生命中还有所爱的人存在,生活就不会是一片虚无。
顽皮鬼 (1957) 豆瓣
Les mistons
7.4 (35 个评分) 导演: 弗朗索瓦·特吕弗 演员: 热拉尔·布兰 / 贝纳德特·拉封
其它标题: Les mistons / The Brats
特吕弗刚出道时拍摄的第二部短片,描述夏日假期里一群衣着邋遢的未成年人在巴黎街道上的日常琐事,他们游戏、争辩、向大人们宣泄心中怒火,也得到各种各样的性启蒙体验。
安妮特 (2021) 豆瓣 TMDB
Annette
6.8 (225 个评分) 导演: 莱奥·卡拉克斯 演员: 亚当·德赖弗 / 玛丽昂·歌迪亚
其它标题: Annette
讲述一对好莱坞夫妇和他们的女儿安妮特的故事:丈夫亨利(亚当·德赖弗 Adam Driver 饰)是一位单口喜剧演员,妻子安则是一名歌剧明星(玛丽昂·歌迪亚 Marion Cotillard 饰),而他们神秘的女儿安妮特,又拥有怎样不同寻常的人生呢?
2021年8月22日 看过
救命啊为什么连做爱都在唱歌,印度人民看了都说服。本身就对歌舞片接受度比较低,关键是歌真的很难听啊……
法国 莱奥·卡拉克斯
神圣车行 (2012) IMDb TMDB 豆瓣
Holy Motors
8.2 (255 个评分) 导演: 莱奥·卡拉克斯 演员: 德尼·拉旺 / 爱迪丝·斯考博
其它标题: Holy Motors / 花都魅影(台)
黎明到夜晚,再从夜晚到黎明,奥斯卡先生在自己的生命中总是在不断地变换着角色。他时而是大老板、时而是杀手、时而是女乞丐、时而又是怪物或者是居家男人。就好像是旅途一般,他总是在这些人物中间乐此不疲。
看上去他是在表演、拍电影、演话剧——但是,摄像机却总是缺席。他很孤单,只有赛丽娜陪伴他。赛丽娜是位身材修长的金发女郎,总是在轮胎和引擎的背后,从不现身。她开着巨大的汽车在巴黎和巴黎周边到处转悠。看上去,他就是像是一个杀手,完成着一个又一个目标,从不停歇。
为了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为了寻找奥斯卡背后的动机,这个女人的背后似乎隐藏了太多的玄机。有人知道他的家在哪里么?有人知道他的家人么?有人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停下来么?
2021年8月19日 看过
一切加了“元”元素的东西都让我着迷万分。边界的模糊,虚实的交融,人生如戏的完美阐释。
看完又回头看了一边手风琴。
法国 莱奥·卡拉克斯
艾格妮捡风景:两年后 (2002) 豆瓣
Les glaneurs et la glaneuse... deux ans après
8.7 (28 个评分)
其它标题: Les glaneurs et la glaneuse... deux ans après / The Gleaners and I: Two Years Later
法國人周街執垃圾吃的人,當中還有碩士生,吃了八年所謂的垃圾,其實是大型超市棄掉的過期食物,他是富裕城市裡的另類分子,不工作一樣可以活得好長命,吃別人不吃的食物,一樣行得企得。有位老人喜歡收藏塑膠公仔,他創作的公仔城堡絶對是藝術品。最欣賞是八十幾歲的女導演,生鬼有趣,靈感處處。
拾穗者 (2000) 豆瓣 IMDb Eggplant.place TMDB
Les glaneurs et la glaneuse
9.2 (171 个评分) 导演: 阿涅斯·瓦尔达 演员: Bodan Litnanski / 阿涅斯·瓦尔达
其它标题: La vita è un raccolto / Les Glaneurs et la Glaneuse
1998年12月至1999年4月,年过七旬的阿涅斯·瓦尔达带着数码摄像机在法国的城市和乡村“闲逛”的过程中,拍摄了一些关于当今时代法国拾荒者们的影像:流浪汉和生活贫困的人为维持生计拣拾各种生活必需品,艺术家们从废铜烂铁堆里寻找创造艺术作品的原料,喜欢拾荒的人的动机是出于反对浪费的品德。除了拾荒,影片还有一条游离于主线之外的副线,表现了一些表面看来与拾荒毫不相干、其实关系密切的人和事,比如采访一位兼做心理医生的葡萄园主,与发明电影的先驱者之一马莱的后代谈论电影问题。此外,本片还是一幅影片作者的自画像,瓦尔达不时从镜头后面走到镜头前面,即使当她在镜头后面时也有意地适度表现自己,而且有些镜头是她亲自拍摄的。
这部受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的名画《拾穗者》启发而拍摄的纪录片,描绘了法国当今时代的拾荒者形象。在瓦尔达看来,形形色色的拾荒者大致分为三类:“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被生活所迫,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是艺术家,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喜欢拾荒。”本片的完整片名是“拾荒者们和女拾荒者”,其中“女拾荒者”是指瓦尔达本人。影片中的所有人都在拾荒,瓦尔达本人也是拾荒,她在拣拾被人遗忘的记忆。本片的艺术成就不仅表现在瓦尔达创作了一部以第一人称叙事的实验性数码纪录片,而且表现在影片作者巧妙地把握了“唯我”与“主观”以及电影作者的“自我”与被拍摄的社会现实中的“别人”之间的细微界限。这部影片是用DV拍摄的,然后扩转成35毫米电影胶片发行,曾经在30个月的时间里获得过30个奖。(
六大导演看巴黎 (1965) 豆瓣
Paris vu par...
7.4 (38 个评分) 导演: 克洛德·夏布洛尔 / 让·杜歇 演员: 让-皮埃尔·安德烈尼 / 斯特凡·奥德朗
其它标题: Paris vu par... / 巴黎见闻
1964年,正是法国电影新浪潮风起云涌的年代。六位电影大师有了个念头--要拍一拍发生在身边巴黎的故事。在很多电影找不到赞助商的时候,他们想出了个便宜的办法:先用16毫米的胶片拍,再放大到35毫米以作商业发行。这部电影就是《...眼中的巴黎》(Paris Vu Par...) 电影由六个小故事组成,充分反映了六位导演的技巧,但毕竟是短片,所以并未引起广大的关注。
Saint-German-des-Près
Jean Douchet 导演
第一个故事比较一般。一个美国少女爱上了一位英俊男子。一夜缠绵之后,男子便赶她离开。其实,这套不错的公寓是他的一个朋友借他暂住的,而他的朋友,今天就将回来。若干天后,少女在一节人体写生课上偶遇了他的朋友,于是他们一起回到那套公寓,她说出了自己的猜想。
Gare du Nord (北火车站)
Jean Rouch 导演
Jean Rouch原本是个人类学的研究者,后来开始拍摄纪录片,并逐渐转行拍电影。所以,他的电影在人类生存处境和心理刻画方面十分成功。北火车站讲述了一对夫妻,由于妻子不堪附近工地上杂音的干扰,一天早晨,两人陷入了争吵。接着的一个长镜头非常精彩,我们跟随着她走过长长的走廊,老式电梯,出门,过马路。突然,一辆汽车杀将出来,她邂逅了一个陌生人。陌生人为她的美貌所倾倒,要求她随他而去,两人走到了北火车站的天桥上,镜头从起初的尾随,一段侧面晃动的近镜头逐渐转向了正面。我们看到他绝望的脸。他们谈论爱,她相信爱在最初的诱惑和逐渐的熟悉过后必然逝去,他则给她一个新鲜的幻想,用一个完全不同的未来诱惑着她,而她坚称一切诱惑终将逝去,最初的神秘感无法永存。他开始从一数到十,说如果她不答应就跳桥自杀。一,二,三,四。。。故事的结尾是他纵身的一跃,她大声呼叫着,可为时已晚,铁路上的尸体在一个俯视的镜头里越来越渺小。
Rue Saint-Denis (圣-丹尼路)
Jean-Daniel Pollet 导演
圣-丹尼路讲述了一个洗碟子的工人里昂和一个妓女的故事。里昂西装革履,眼神犹疑,既不象一个嫖客,也不象一个洗碟子的工人。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他们一起去一家廉价餐馆午餐,妓女甚至付了饭钱,而里昂或许是第一次的缘故,显得有点害怕。最后,这一时刻终于到来。屏幕上一片漆黑。只听见妓女的声音:在黑暗里做没有什么不习惯吧?
Place de l’Etoile (埃托瓦勒广场)
Eric Rohmer 导演
埃托瓦勒广场在凯旋门附近。每天早上九点二十分,鞋店老板让马克总会准时穿过这个广场。有一天,因为在地铁里被一位红衣女子踩了一脚,所以在穿过广场的时候神情有些恍惚,撞到了一个寻衅闹事的男子身上。两人在扭打之中让-马克用伞将那个男子刺伤在地。随后让-马克陷入了惊慌中,他不顾穿梭的车辆一阵狂奔,并想象着那个男子已经死于他的伞下。他买来了当天所有的报纸,寻找莫须有的新闻。。。从此以后,他上班的时候总是刻意地避开埃托瓦勒广场。
Montparnasse et Levallois
Jean-Luc Gordard 导演
戈达尔的这部短片改编自Jean-Paul Belmondo的小说《女人就是女人》 (Une femme est une femme) ,这是一个戏剧化的故事。莫尼卡是个脚踩两只船的少女,一天,她同时给两位情人伊万和罗杰寄出了情书。可是,信进了邮桶她才发现信装错了,于是她赶到了伊万那里,解释说她并不真爱罗杰,给罗杰写情书只是骗骗他而已,真正爱的还是他。谁知伊万把她赶了出来。她只好又到了罗杰那里重复了刚才的故事。结果得到了同样的下场。最后罗杰扔出了她的情书,原来信并没有装错信封。值得一提的是,据说戈达尔未向这部短片的摄影师Albert Maysles 透露任何剧情,以求电影呈现一种原本的“偶然”。
La Muette (耳塞)
Claude Charbrol 导演
耳塞也许是六部短片里最简单但最具有震撼力的一节。故事发生在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由于父母整天吵架,小男孩弄来了一付耳塞,有意思的是每当小男孩戴上耳塞的时候,电影也一样陷入了一片静默之中。一天,在一次剧烈的争吵中,母亲被父亲推下楼梯,血流不止。母亲大声求救,但男孩戴着耳塞,什么也听不见,兀自出了门去。。。
虽然这六部短片都不是六位大师的顶尖之作,但它们具备了新浪潮电影的基本特点:游离于传统的拍摄规则,用手提的摄像机,街头摄影,主题以年轻人为主,不涉及严肃的政治内容等。而且,这部电影完全以巴黎为场景,可称一部巴黎的另类写真。
2021年8月8日 看过
2真的太不按套路走了,他不是为了撩妹随口说的吗?草草草;3妓女和洗碗工还挺有意思;4侯麦这部挺一般的;5戈达尔这个故事在《女人就是女人》长篇里讲过,妙;16无感。
法国
零用钱 (1976) 豆瓣
L'argent de poche
8.5 (30 个评分) 导演: 弗朗索瓦·特吕弗 演员: Nicole Félix / Chantal Mercier
其它标题: L'argent de poche / 童年趣事
在法国的日尔斯小镇上,街道旁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他们都处理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事情。他们发现生活也并不是那么容易。饥饿的孩子拿着喇叭对着邻居大喊。孤独的孩子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到处制造麻烦。一个小女孩从高楼的窗口摔下来,街上的人都吓坏了,蜂拥过去,可小女孩笑呵呵地从草地上站起来说:“哈哈,我摔下来了。”她的母亲则当场晕倒。当一个严重的家庭暴力事件发生后,人们才发现孩子们的真实需求。
2021年8月7日 看过
轻松的调子讲着不同成长环境的孩子们。他们会偷东西,会偷看女人洗澡,会爱上朋友的母亲,会把自己反锁在屋子里大声广播,会在电影院轻吻女孩子,会在高楼摔下而毫发无伤。
弗朗索瓦·特吕弗 法国
女人就是女人 (1961) TMDB Eggplant.place 豆瓣
Une femme est une femme
8.0 (144 个评分) 导演: 让-吕克·戈达尔 演员: 让-克洛德·布里亚利 / 安娜·卡里娜
其它标题: Une femme est une femme / A Woman Is a Woman
美艳性感的脱衣舞娘安吉拉(安娜·卡里娜 Anna Karina 饰)与男友埃米尔(让-克劳德·布里亚利 Jean-Claude Brialy 饰)同居很久。安吉拉非常想要一个孩子与埃米尔长相厮守,可埃米尔非常享受二人世界的自由,不想结婚更不用说生儿育女,争吵在所难免。在屡次遭到埃米尔的拒绝后,安吉拉一气之下找到了埃米尔的好友阿尔弗雷德(让-保罗·贝尔蒙多 Jean Paul Belmondo 饰)并与之发生了关系。
由法国新浪潮奠基者之一让-吕克·戈达尔执导编剧的彩色宽银幕电影《女人就是女人》,是他向好莱坞音乐歌舞片的致敬之作。影片颠覆传统歌舞片模式,是一部“新现实主义歌舞片”。本片荣获1961年第1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女演员和特别奖两项殊荣,并入围金熊奖。
2021年8月5日 看过
太可爱了,算你歌舞片也没问题,脱衣舞不也是舞?需要藏一本科恩传以备将来用书名吵架!
法国 让-吕克·戈达尔
法外之徒 (1964) IMDb 豆瓣 TMDB
Bande à part
8.5 (303 个评分) 导演: 让-吕克·戈达尔 演员: 安娜·卡里娜 / 达妮埃尔·吉拉尔
其它标题: Bande à part / 另外一帮
在一个英语学习班上,法国姑娘奥迪尔(安娜·卡里娜 Anna Karina 饰)认识了两名男子阿瑟和弗朗茨,他们是两个着迷于美式文化的年轻人,向往着惊险的传奇故事。奥迪尔很快就被风流的阿瑟吸引,渐渐地爱上他,他们三人开始常常混在一起,坐在敞篷跑车里兜风。
奥迪尔寄宿在一所豪华大宅里,她告诉弗朗茨,这所屋子里存放着巨额现金。阿瑟和弗朗茨便策划着要入屋行窃,后来奥迪尔想要退缩,然而阿瑟他们坚持要行动,并计划好了具体时间。到了那一天,事情却进行得并不顺利,奥迪尔一而再地要求他们取消行动,但是阿瑟表示明天再来,甚至动手打了奥迪尔。第二次的行动,会带来怎么样的灾难性后果?
随心所欲 (1962) TMDB 豆瓣
Vivre sa vie: Film en douze tableaux
8.5 (287 个评分) 导演: 让-吕克·戈达尔 演员: 安娜·卡里娜 / 萨德·里波特
其它标题: Vivre sa vie: Film en douze tableaux / 她的一生(港)
影片讲述了女主人公娜娜(安娜·卡里娜 Anna Karina饰)如何从一名普通售货员走上卖淫道路的悲情一生。娜娜厌倦了售货员的生活,想要成为一名演员,可命运却让她陷入了出卖肉体的色情深渊。她越是深入生命的深刻意义,越是怀疑生活的本来面目。命运辗转,就在她终于遇见她的爱人 时,命运又再一次跟她开了场玩笑,死在了皮条客的枪下。看似凌乱毫无关联的章节,充满哲理如呓语般的台词,为了“拯救灵魂而出卖肉体”么?影片抛掷给我们的又岂止是这一个问题。
八美图 (2002) 豆瓣 Min reol TMDB
8 femmes
7.6 (336 个评分) 导演: 弗朗索瓦·欧容 演员: 达尼埃尔·达里约 / 凯瑟琳·德纳芙
其它标题: 8 femmes / 8美千娇(港)
圣诞节前夕,一个富裕人家正在忙着筹备圣诞。窗外白雪皑皑,屋里迎来了女儿大学归来。一家人沉浸在圣诞前团聚的气氛。
此时,大家以为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还没有睡醒,谁知打开房门一开,他竟死在了睡床上,背后插着一把刀。众人惊慌失措,想报警之时却发现电话线早以被剪断;车已被蓄意破坏,无法开到警局。明显地,凶手就在这8人中间。彼此的猜忌和指控开始了,各人不为人知的秘密一一曝光,伦理道德的颠覆,贪婪自私的本性,令这个圣诞前夕特别混乱。讽刺的是,最后谁是凶手已经不重要了……
2021年7月25日 看过
草欧容也来拍暴风雪了,各种狗血巧合反转多得令人咋舌,加上歌舞显得尤为cult,于佩尔阿姨居然演了个疯婆子……
弗朗索瓦·欧容 法国
北京的星期天 (1956) 豆瓣 TMDB
Dimanche à Pekin
8.1 (173 个评分) 导演: 克里斯·马克 演员: Gilles Quéant
其它标题: Dimanche à Pekin / Sunday in Peking
《北京的星期天》是1956年上映的法国纪录短片,由克里斯·马克执导。
《北京的星期天》讲述了社会主义改造刚完成后的北京面貌,将时空浓缩到一天中,多角度地展现了共和国诞生之初首都北京的朝气蓬勃的面貌。
更多外文片名: Sunday in Peking.....(undefined)
导演: 克利斯·马克 Chris Marker ....克里斯·马克
编剧: 克利斯·马克 Chris Marker
主演: Gilles Quéant ....Récitant/Narrator (voice)
摄影 Cinematography:克利斯·马克Chris Marker
影片类型: 短片 / 纪录片
片长:USA:22 分钟
国家/地区: 法国
摄影 Cinematography:克利斯·马克 Chris Marker
上映:1956年
《北京的星期天》是才华横溢的导演克里斯·马克于1956年制作的纪录短片。影片在20分钟的篇幅里,将时空浓缩到一天中,多角度地展现了共和国诞生之初首都北京的朝气蓬勃的面貌。
《堤》、《美好的五月》的导演克利斯·马克于1956年到中国就拍摄拍摄短片《北京的星期天》。影片拍摄了社会主义改造刚完成后的北京面貌:街头处处可见老式的人力车,也出现了一些自行车,民众的体育健身气氛相当浓厚,老人击剑打太极,小伙子和小姑娘玩单杠和高低杠,小孩子们认真地做着气象分析实验,偶尔还能看到街头卖艺的人,舞刀弄枪一字步,洋洋精通;亭榭楼台等古建筑,中国水墨山水画,京戏木偶戏,还有盛大的集体演出,出游的人们闲情逸致地泛舟湖面,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民众生活角度,都给导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许老北京们看到此片会发出无限的感慨,新中国的首都那个时候就是这个样子,而我们年轻一代看了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导演在片中许多地方都加了中文注释,虽然有些地方用法古怪,简繁结合,但大致意思还是知道的。特别是片尾标志"Fin"也被翻译成了“在”,可能是通“再见”的“再”吧。
才华横溢的导演克里斯·马克
才华横溢的导演克里斯·马克
街道上老式的人力车和马车,天桥耍着大刀的艺人,天真活泼的孩子以及热闹的国庆游行,这些镜头是那个年代的珍贵历史写照。影片的中文顾问是被誉为“新浪潮祖母”的法国著名导演阿涅斯·瓦尔达。充满浓郁中国情调的北京传统文化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给这两位大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一切都反映在影片《北京的星期天》之中。
狂人皮埃罗 (1965) 豆瓣 TMDB Min reol
Pierrot le fou
8.5 (359 个评分) 导演: 让-吕克·戈达尔 演员: 让-保罗·贝尔蒙多 / 安娜·卡里娜
其它标题: Pierrot le fou / 狂人彼埃洛(港)
费迪南德(让-保罗·贝尔蒙多 Jean Paul Belmondo 饰)经受着一段糟糕的婚姻,又不幸被公司开除。他在一个无趣的聚会上遇见前女友玛丽安娜(安娜·卡里娜 Anna Karina 饰),重燃旧情。厌烦一切的他决定抛妻弃子同她一起逃离。他跟着玛丽安娜去了她的公寓 ,发现一具尸体,接着很快发现她正在被黑帮追杀。在相处期间,玛丽安娜给费迪南德取了个昵称:皮埃罗。他们开车奔向南方,一路上疯狂抢杀。当他们到了法国,两人关系开始紧张。皮埃罗不再读书、思考、写日记,玛丽安娜也厌倦了这种生活,坚持要回城里。他们在一个夜店里遇到黑帮,混乱中两人失散了。皮埃罗疯狂寻找玛丽安娜,两人最终重聚。玛丽安娜利用皮埃罗得到一箱钱,之后逃走去找自己真正的男友——之前她多次提到的哥哥。皮埃罗开枪打死玛丽安娜和她的男友,将自己的脸涂成蓝色,身上绑上炸药。最后一秒,他后悔了,试图摁灭导火索,但是失败了,炸药砰地一声爆炸了。
本片获得1965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
穆谢特 (1967) 豆瓣 TMDB
Mouchette
8.3 (113 个评分) 导演: 罗伯特·布列松 演员: 娜丁·诺蒂尔 / Jean-Claude Guilbert
其它标题: Mouchette / 少女莫夏特
14岁的少女穆谢特(Nadine Nortier 饰)生活在法国的乡间,她的童年暗淡无味,充满艰辛。父亲(Paul Hebert 饰)是一个贩卖私酒的贪杯酒鬼,对家务不管不顾;母亲(Marie Cardinal 饰)病入膏肓,终日躺在床上等待死神的莅临;尚在襁褓中的弟弟整天哭闹不止,令人心烦气躁。家庭的磨难让这个小女孩过早成熟,她打工赚来的钱被父亲抢走,还经常遭到殴打。她在学校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欺负,倔强的穆谢特只能通过在放学时向同学丢土块宣泄心中的不满。原本应该充满快乐的花季童年,就这样过早地凋谢了……
本片荣获1967年戛纳电影节OCIC奖、1968年法国电影评论协会奖最佳影片奖、1969年意大利电影新闻记者协会银兔奖最佳外语片导演奖、1967年威尼斯电影节Pasinetti最佳影片奖。
2021年7月20日 看过
布列松太残忍了,带着所有人冷冷地旁观,你只能感觉无尽的难受俯视感。最后一幕原来就是戏梦巴黎里看过的那一段。
法国 罗伯特·布列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