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豆瓣 Eggplant.place 谷歌图书
Bluets
6.8 (14 个评分) 作者: [美]玛吉·尼尔森 译者: 翁海贞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 - 5
◎240段关于蓝的诗意哲思 镌刻爱与失落的异色经典
◎21世纪的《恋人絮语》
◎麦克阿瑟“天才奖”、美国国家书评奖得主 玛吉·尼尔森 首部中文作品
◎被翻译为10种语言 《卫报》《观察者报》《纽约时报》好评推荐
◎入选Bookforum“过去20年最好的10本书”
—— ————
【编辑推荐】
※玛吉·尼尔森是美国著名散文家、评论家、诗人,被誉为“美国当代最令人振奋的作家之一”。曾获麦克阿瑟“天才奖”、美国国家书评奖等多个大奖。卡尔·奥韦·克瑙斯高、阮清越、奥利维娅·莱恩等诸多当代名家都十分推崇她。
※玛吉·尼尔森被认为是当代最杰出的散文家之一,她的写作颠覆了常见的文学分类,融合了学术、散文、诗歌等多种体裁风格。《蓝》是她最为畅销和最被广泛阅读的作品,被视为“21世纪的《恋人絮语》”,曾被入选Bookforum“过去20年最好的10本书”。
※《蓝》是玛吉·尼尔森的作品首次译介到国内,由资深文学译者翁海贞担纲翻译,译文流畅、充满诗意,完美还原玛吉·尼尔森独特的语言风格。
——————
【内容简介】
《蓝》是一部哲思性的散文作品,由240段关于蓝色的随笔组成。玛吉·尼尔森通过诗一样的语言,以及对文学史、文化史、艺术史的旁征博引,对蓝色,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多人喜爱的颜色进行了思考。她不仅仅将蓝色与文学、艺术相连,更将其与自身的个人磨难、爱与欲望进行勾连,完成了一部奇妙又无法定义的蓝色之书。
本书是玛吉·尼尔森最为畅销和最被广泛阅读的作品。凭借这部作品,她跻身当代最杰出的抒情散文家的行列。
——————
【名人推荐】
“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玛吉·尼尔森比我读到的任何东西都要好。”——卡尔·奥韦·克瑙斯高
“玛吉·尼尔森是美国当代最令人振奋的作家之一。”——奥利维娅·莱恩
2022年9月2日 已读
一些妙语,抒情>哲思,相比起来还是作者自己提到的《色》比较精彩。
成为蓝色(blau sein,德语,指喝醉了酒)!
美国
壮志凌云:独行侠 (2022) Eggplant.place 豆瓣 IMDb Min reol TMDB
Top Gun: Maverick
7.7 (435 个评分) 导演: 约瑟夫·科辛斯基 演员: 汤姆·克鲁斯 / 詹妮弗·康纳利
其它标题: Top Gun: Maverick / 捍卫战士:独行侠(台)
作为海军顶尖飞行员服役30多年后,代号为“独行侠”的皮特·米歇尔(汤姆·克鲁斯 饰)决定打破体制的限制成为一名试飞员,接受更大的挑战。当他接到命令,为一项高难度特殊任务训练一群“高空利剑”项目的毕业生时,他遇到了已故的好友兼雷达截获官,代号“笨鹅”的尼克·布拉德肖中尉之子布莱德利·布拉德肖中尉(代号:公鸡)。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和难以释怀的心魔,独行侠必须战胜内心深处的恐惧。因此,他参与了一项需要巨大牺牲才能完成的任务。
2022年8月19日 看过
抛开前面大段冗长的固执己见被放逐又因无可替代被召回再和解顺便再续前缘的老套戏码,上天执行任务开始的半小时还是非常精彩的。
美国
壮志凌云 (1986) IMDb 豆瓣 Min reol TMDB
Top Gun
6.9 (395 个评分) 导演: 托尼·斯科特 演员: 汤姆·克鲁斯 / 凯莉·麦吉利斯
其它标题: Top Gun / 捍卫战士(台)
“独行侠”皮特·米切尔(汤姆•克鲁斯 Tom Cruise 饰)的父亲是个战功显赫的老飞行员,他决心也要成为父亲那样的英雄。终于机会来了,他与军官“笨鹅”尼克·布拉德肖(安东尼•爱德华兹 Anthony Edwards 饰)一起被派到了Top Gun训练基地接受最严格的飞行训练。可是,“独行侠”的训练并不像预想中顺利,他的成绩一直不令人满意,一起训练的”冰人”汤姆·卡赞斯基(方·基默 Val Kilmer 饰)也对他也颇有微词。与此同时,“独行侠”遇到了美丽的女教官查莉(凯莉•麦吉利斯 Kelly McGillis 饰),两人对彼此暗生情愫,这令本来有些心灰意冷的“独行侠”重拾信心。在毕业前的一次训练中,“独行侠”搭档“笨鹅”再次同驾一机,但由于马达发生故障,“独行侠”与“笨鹅”被迫跳海,结果“笨鹅”不幸身亡。这次事件给“独行侠”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本来因学业不顺就郁郁寡欢的他更加消沉了,甚至想要彻底放弃成为飞行员的梦想。“独行侠”最终能否克服心障重回蓝天?
地球之夜 (1991) 豆瓣 IMDb TMDB
Night on Earth
8.1 (384 个评分) 导演: 吉姆·贾木许 演员: 吉娜·罗兰兹 / 薇诺娜·瑞德
其它标题: 지상의 밤 / ナイト・オン・ザ・プラネット
  本片由五个发生在同一时间,不同国家地区的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描述了的士司机与乘客的一次短暂遭遇。
  洛杉矶晚上7:07,假小子司机柯基(薇诺娜·瑞德 Winona Ryder 饰)载着她的客人维多利亚(吉娜·罗兰兹 Gena Rowlands 饰)回酒店,恰巧负责电影选角的维多利亚看中了柯基,然而柯基却告诉她自己想成为一名机械师……
  纽约晚上10:07,黑人青年尤尤终于拦到了一辆的士,却发现司机是一名根本不会开车且语言不通的外国老人赫尔穆特(阿明·缪勒-斯塔尔 Armin Mueller-Stahl 饰),尤尤只好主动提出由他来开车……
  巴黎凌晨4:07,年轻的黑人司机把两名出言侮辱他的非洲乘客撵下车后,上来了一位美貌的盲女(碧翠斯·黛尔 Béatrice Dalle 饰),他立即对她产生了好奇与怜悯,却发现她比自己更能在这世界上辨明方向。
  ……
  本片由贾木许自编、自导、自制而成,他在大约八天内完成了剧本创作,各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则根据他想合作的演员而定。电影原声带则来自于他的老拍档民谣大师Tom Waits。
2022年8月6日 看过
城市特色表现得好棒!贝尼尼太救命了,最喜欢的还是盲女故事,芬兰的收尾跌得太快,情绪一时半会儿转不过来。
吉姆·贾木许 美国
小黄人大眼萌:神偷奶爸前传 (2022) TMDB 豆瓣 IMDb
Minions: The Rise of Gru
6.6 (273 个评分) 导演: 凯尔·巴尔达 / 布拉德·埃布尔森 演员: 史蒂夫·卡瑞尔 / 皮埃尔·柯芬
其它标题: Minions: The Rise of Gru / 小黄人大眼萌2:格鲁的崛起
影片是2015年推出的小黄人独立电影《小黄人大眼萌》的直接前传。作为《神偷奶爸》的衍生作品,讲述了小黄人们在“前格鲁”时代为其他主人服务的经历,不过少年格鲁曾经出现在这部衍生电影里,续集将围绕他与小黄人们结缘的过程展开。
2022年8月4日 看过
那些鸡肋的剧情不如专注于让小黄人卖萌…
动画 美国
四万万顾客 豆瓣
400 Million Customers
8.2 (17 个评分) 作者: [美] 卡尔·克劳 译者: 徐阳 2022 - 4
★“中国通”在民国的逸闻趣事
西方广告大亨传授的老上海生意经
透过民国的市井街巷、柴米油盐
窥见我们习以为常的文化和与今相通的人性
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
《午夜北平》作者保罗·法兰奇倾情推荐
★编辑推荐
◎外国人看中国,负有盛名的“中国通”经典
《四万万顾客》 是负有盛名的“外国人看中国”著述之一,作者卡尔·克劳在中国生活了25年,是老资格的“中国通”,他以丰富的经历、灵动的文笔,淋漓尽致地书写了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本书自1937年初版后,获得英美报刊各种好评,更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被译成法文、德文等多种语言,多次重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来到上海的盟军士兵往往人手一本袖珍版的《四万万顾客》,他们对于中国的了解大多来自于这本书。
◎广告大亨的生意经,别有参考价值的商业思维
克劳创办的广告公司是20世纪初上海四大外资广告企业之一,它在多个领域首开先河,如成功使用“摩登女郎”形象,引领民国广告业风潮;推出与商品相关的出版物,促进国人对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灵活调整促销方式使赠品适应中国市场等。丰富的案例及对顾客心理的精准研究,不仅在当时向外国人澄清了对中国的种种误解,而且在全民带货的今天,对中国卖家及买家也具有别样的启发和参考。
◎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缩影,普通人的百态生活
用战火宣泄彼此仇恨的军阀,晴天随处可见的方寸地摊,突出身材曲线的时尚旗袍,俱乐部门口候客的黄包车夫……克劳将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融入本书,避开了刻板印象书写方式和自以为是的西方优越感,字里行间充满对中国和对中国人的热爱,使我们能直面民国的市井街巷、普通人的百态生活,一窥当时的社会情况和风土文化。
◎数百年来未曾变迁的人性,至今你我仍浸染其间的文化潜流
永远在你眼前忙碌的家庭苦力,总是能找到漏洞来加价的轿夫,无论产自何地必须从汉堡发货才能被认可的马掌,将每一处包装材料都能利用到的店员……克劳以记者独有的敏锐眼光,洞悉了纷纭商品交易背后折射出的林林总总。国人的心理模式、生活理念、处事文化,在经历了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仍未过时,读者回望过去,审视自己,将会感同身受。
◎轻松诙谐的描述+惟妙惟肖的漫画,走进你所未知的民国
全书行文轻松诙谐,语言幽默风趣,读来常让人捧腹。特别收录俄国画家萨巴乔为本书英文初版所绘的42幅插图,采用奥地利漫画家许福关于老上海的画作为封面图,惟妙惟肖,与内文相映成趣。文后附有《“临城大劫案”中的克劳》一文、克劳小传等,为正文未尽的背景做了补充,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克劳和他所讲述的那个时代。
★内容介绍
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上海街头,克劳公司的广告牌随处可见。公司创办人卡尔·克劳是上海滩较早开始从事广告和商品推销业务的外国商人,他将四万万中国人全都看作潜在的顾客,研究了与他们相关的方方面面。
本书中,克劳以记者独有的敏锐眼光和诙谐精准的文字,描绘了他所经历的一系列逸闻趣事:“汉堡马掌”并不都来自德国汉堡,一包十二枚规格不同的缝衣针就算作为赠品在中国也没有市场,买钱塘江的鱼付的钱可能并不包括拴鱼绳的费用,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国菜”炒杂碎在中国却并不存在……背后折射出的一些中国文化和在中国做生意的思维方式,至今仍未过时。
★媒体推荐
任何一个想在中国做生意的人都不能抱着侥幸心理绕开它。
——《泰晤士报》(The Times)
对中国人生活最具有说服力、最生动的描述之一。
——《每月之书俱乐部新闻》(Book of the Month Club News)
几乎适合各类读者享用的人性盛宴。
——《波士顿先驱报》(Boston Herald)
这本书充满轻松的逸闻趣事,通俗易懂,令人愉快且大长见识。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名人推荐
◎《四万万顾客》中呈现的洞见来自一位对自己第二故乡有着深刻了解和理解的中国通,也避开了(那个时代)极为常见的刻板印象书写方式以及自以为是的西方优越感。20世纪30年代晚期,它在讨论中国的众多出版物中跻身为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并迅速成为我们喜欢的滥用表达——“经典”,如今它依然还是。
——《午夜北平》与克劳传记的作者 保罗·法兰奇(Paul French)
◎在该书中,没有一页是枯燥无味的……该书以令人愉快的饭后闲聊的语气,轻松地叙述日常经商事实的表象。读者决不会丧失对现实或生活的感觉。
——作家、学者 林语堂
★获奖记录
1937年 美国国家图书奖(非小说类最佳原创书籍)
2022年7月28日 已读
从赚中国人钱的角度看确实观察甚微,鲜活真实。一百年了,中国人的消费喜好还是没怎么变……
美国
千万别抬头 (2021) 豆瓣 Eggplant.place IMDb TMDB
Don't Look Up
7.3 (1419 个评分) 导演: 亚当·麦凯 演员: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 詹妮弗·劳伦斯
其它标题: Don't Look Up / 别往天上看
两名天文学家发现一颗具有毁灭性的彗星将与地球相撞。他们借助媒体来警告社会大众,不料大家并不在意。
2022年7月9日 看过 把现实搬上银幕就是足够的讽刺,也说不上什么新意,但结局好棒!把苹果黑出翔了。
亚当·麦凯 美国
我們的金髮藍眼父親(台) (2022) TMDB 豆瓣
Our Father
7.5 (29 个评分) 导演: Lucie Jourdan 演员: Donald Cline / Jacoba Ballard
其它标题: Our Father
一名女子在家做的DNA测试显示她有多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之后她发现了令人震惊的阴谋,涉及捐献的精子以及一名受欢迎的生殖科医生。
2022年6月29日 看过
繁殖癌真他妈的傻逼恶心。奈飞制作纪录片越来越流水了。
纪录片 美国
奇异博士2:疯狂多元宇宙 (2022) TMDB 豆瓣 Min reol Eggplant.place
Doctor Strange in the Multiverse of Madness
6.1 (676 个评分) 导演: 山姆·雷米 演员: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 伊丽莎白·奥尔森
其它标题: Doctor Strange in the Multiverse of Madness / Doctor Strange in the Multiverse of Madness
充满无限未知的疯狂多元宇宙即将展开,一切皆有可能。
厭女的資格 豆瓣
Entitled: How Male Privilege Hurts Women
作者: 凱特.曼恩(Kate Manne) 译者: 巫靜文 麥田 2021 - 5
最難解的父權模式從不在檯面上進行,
它是一套關於男性特權的潛規則,叫「我有資格」。

醫療研究內的性別不正義|照護體系內的性別不正義|家務勞動裡的性別不正義
政治場域中的性別不正義|知識資格感的性別不正義|身體自主權的性別不正義

被譽為「21世紀的西蒙‧波娃」、康乃爾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凱特‧曼恩
繼近年最具突破性的女性主義經典論著《不只是厭女》後,又一重磅新作
犀利剖析「男性資格」如何作為社會潛規則,全面打壓女性的應有權利!
陸品妃(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與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副教授)│審訂
劉亞蘭(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副教授)│專文導讀
尤美女(前立委、人權律師)、王曉丹(政治大學法律系特聘教授)、成令方(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退休教授)、陳宜倩(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康庭瑜(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游美惠(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教授)、楊婉瑩(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一致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在《不只是厭女》中,道德哲學家凱特‧曼恩大刀闊斧地為厭女情結給出了一個前人未曾明確定義過的分析框架。而在新作《厭女的資格》裡,她則延續前書的論述骨幹,將觸角探入女人日常,不僅深入前作尚未提及的多重面向,並更進一步清晰描繪出厭女情結與其他壓迫體系交織運作的內在邏輯。透過不同領域的案例分析,曼恩犀利地指出在家務勞動、男人說教、性暴力與身體自主權等議題上,父權機制如何暗中運作,並造成實際壓迫。
關於醫療研究內的性別不正義▶▶▶醫藥實驗與醫學教育往往以男性生理為「基準」或「預設值」,女性病況則被歸類於「非典型」或「不正常」,導致女人更易錯過治療黃金期。
關於照護體系內的性別不正義▶▶▶早在社會化過程有可能讓男孩考慮到男性氣概、不願充分表達自身疼痛之前,人們就已經比較認真地看待男性喊痛,遠勝過女性疼痛。人們也預設男人過少使用照護資源、暗示女人使用過多,在假設男人更能忍耐疼痛之餘,他們又比女人容易獲得止痛藥物。
關於家務勞動內的性別不正義▶▶▶據統計,在二○○○年,全職母親承擔家中三分之二的育兒責任,男性伴侶則負責餘下三分之一,而過去二十年間,這些數字毫無改變。此外多項研究發現,工時長的父親擁有負責更多育兒照護工作的妻子,但工時長的母親則擁有睡眠時間較長且花很多時間看電視的丈夫。
關於政治場域內的性別不正義▶▶▶人們往往假設,女性政治人物勢必缺少合群性格,亦即體貼、滋養關懷,與支持社會的品質。但是這類條件只會拿來要求女性政治人物,男性則可豁免。
關於知識資格感的性別不正義▶▶▶即使在女人自身精通的領域,她也無法免於被男人說教;即使她身為該領域權威,仍無法完全掌握該主題的正當話語權,而且時常可能遭到外行人再三確認、質疑,甚至反駁。
關於身體自主權的性別不正義▶▶▶反墮胎和反跨性別運動的真實邏輯,都是對女人身體的管制。性,與生殖勞動,皆是女人應該付出的商品;與此相反,跨性別女人因為無法提供真正的商品或服務,所以並無資格將自己的身體呈現成女人樣貌。另外,透過「同理他心」這類想像投射,強暴犯罪往往被視為意外,或因女方酒精攝取過多所導致,有時甚至扭轉成男方才是受害者的情境。
在前作中,凱特‧曼恩把厭女情結看作父權社會裡的執法部門,用來規範、監督女性行為,並懲罰不符合規範的女性。曼恩指出,這個執法機制建立在一個父權社會的基本原則上:男性作為取用者,女性則是付出者。父權社會裡的男性被認定為有「取用」的權利,理所當然可獲得來自女性的情感、注意力、性,以及打從內心發出的愛。
在《厭女的資格》中,凱特‧曼恩則延伸其論點,把這種理所當然的心態稱為一種「資格」,並進一步討論這份資格/理所當然的權利會具體表現在哪些層面上:
■ 相對於女性,男性有哪些優先資格?
■ 這些資格導致他們向女性索取什麼?
上述的資格,也解釋了以下現象:
■ 反墮胎和反跨性別運動有何共通之處?
■ 為何在家庭裡很大程度上仍舊是女人負責「第二輪班」(second shift)?
■ 為何某些特定男人總能在性侵女人之後逍遙法外,彷彿例行公事?
■ 為什麼男人說教(mansplaining) 如此屢見不爽 ?
繼《不只是厭女》一書後,凱特‧曼恩輔以更多的例子,更細緻地說明了男性特權和厭女情結如何在當代社會運作,尤其在看似男女平權的西方社會裡,為什麼這些不平等的性別規範和懲罰機制反而更積極穩定地運行。和《不只是厭女》相較,本書更專注於具體而豐富的實例之上,對前作做了更詳細的補充。曼恩援引事例來自於當代社會文化、新聞與政治事件,是女性主義者對於這個時代最立即也最強而有力的回應。
╱╱╱
「當我寫下這些話語時,我無法想像自己可以成功地教導女兒這每一件事。
我們的文化中有這麼多的反向訊息,我有這麼多的事情要教導她,但我自己卻從未學習過它們──沒有適當、充分地學習過。
我還是很難想像一個世界,在那其中,女孩和女人可以確實主張自己有資格獲得什麼,更別提去想像她們確實能夠在這個世界裡獲得這些事物。
這是一場漫長而可能永無止盡的戰役,但是為了她,我能夠說:
我加入。」──凱特‧曼恩
|名家推薦|
《厭女的資格》精采地分析了男人如何僅僅因為身為男人就享受到系統性的優勢和特權。本書中對現實案例的深刻討論、優雅文字,與具有說服力的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修正鏡頭,使我們得以藉此檢視世界,並讓我們可以擺脫自己未能察覺的模糊與扭曲。這是我們所居住的世界,而儘管清晰可能使人痛苦,曼恩也為我們帶來保持希望的理由。
──麻省理工學院,哲學與女性和性別研究教授,莎莉.哈斯藍爾(Sally Haslanger)
我希望本書沒有必要存在。我希望我們不需要目光如此清晰、如刀片般銳利地解構男性資格感的概念,還有這種被賦予的資格感是如何殺害我們。但這本書是必要的,凱特.曼恩正是那位我希望可以來書寫這個主題的知識庫。
──《她的身體與其它派對》(Her Body and Other Parties)作者,卡門・瑪麗亞・馬查多(Carmen Maria Machado)
富挑戰性、充滿爭議、主題廣泛,且論證有力,凱特.曼恩這位出色的年輕哲學家以一連串當代議題來說明,她針對父權體制與厭女情結所提出的知名理論強而有力地證明了父權體制和厭女情結無所不在,從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對話、醫療體制,再到選舉過程,皆遍地可見。
──How Fascism Works作者,傑森.史丹利(Jason Stanley)
凱特.曼恩是二十一世紀的西蒙.波娃。她在《厭女的資格》一書裡,極具說服力地展示了如今仍帶有性主義的文化規範背後,有哪些僵化的社會假設。曼恩的文字銳利而堅定,但與此同時又輕鬆好讀,本書將為每一個對抗父權體制的人提供繼續奮鬥時所需要的彈藥。
──Troll Nation作者,亞曼達.馬寇特(Amanda Marcotte)
若我們想要理解這個世界,曼恩對男性資格感的精采分析不可或缺。針對這個關鍵又複雜的主題,她的思考一如往常鋒利、敏銳、深刻。此刻更甚以往,《厭女的資格》絕對是必讀之作。
──Rage Becomes Her作者,索拉雅.切梅利(Soraya Chemaly)
在《厭女的資格》一書中,曼恩直擊性別、權力和不平等的中心:男人認為他們應該獲得什麼,女人又學習到自己應該給予什麼。最後的成果是,她對當代生活中幾乎每一塊面向裡的男性資格感提出堅定的控訴。《厭女的資格》正是我們在理解當代並想像更好的未來時所需要的作品。
──The H-Spot作者,吉兒.菲力波維奇(Jill Filipovic)
儘管本書主題令人沮喪,曼恩卻帶著振奮程度毫不遜色的洞見,著手分析男性資格感千變萬化的表現形式。她的思路如此優雅,她指出,在某種道德經濟裡,女人永遠都虧欠了男人,而男性被賦予的資格感正是症狀之一。這套理論具有突破性,本書勢必能夠鼓勵並啟發其他女性主義作者。《厭女的資格》是這個世代難得一見的智慧之作,且一如以往,曼恩成功地為女性主義留下更豐富並堅實的果實。
──《衛報》(The Guardian)專欄作家,莫拉.多尼根(Moira Donegan)
《厭女的資格》是一本令人痛苦,卻讓事情回歸正軌的書籍。曼恩引領我們穿過某些我們的文化所帶給女人的、最暴力的創傷;從#MeToo運動揭發的小人,到行兇的「非自願性守貞者」,曼恩由此出發,帶我們走過女性地獄的每一層。然而,曼恩在面對這些不可思議的問題時驚人地清晰和冷靜,她習慣用幾句簡單卻讓你經年難忘的句子,清楚呈現一些難以言說的問題,這讓她成為探索這間鬼屋時最值得信賴的嚮導。她是我們這個時代最不可或缺的聲音之一。
──Dead Blondes and Bad Mothers作者,莎蒂.多爾(Sady Doyle)
曼恩以清晰易懂的文章說明了男性資格感──包括獲得性、權力、知識,以及女人的關懷、醫師的注意力和被假定無辜的資格──如何強化了厭女情結。曼恩檢視了敵意行為如何促使所有女人和非二元性別者「安分守己」,以及厭黑女情結和厭跨女情結造成的特殊效應,並完整(甚至詳盡)說明,我們如何以世界上另一半的人口為代價,優先對待順性別男人的需求和欲望。
──Asking for It作者,凱特.哈汀(Kate Harding)
凱特.曼恩利用優雅的文字和令人無法反駁的證據,表達出二十一世紀的憤怒。《厭女的資格》以曼恩過往的著作為基礎,討論父權體制的力量,以及世世代代的女人年復一年為了最基礎層面上的平權奮鬥之後所感受到的永恆挫折感。曼恩是當代最像預言家、最有才華的女性主義之聲,她的作品就如同陽光一般不可或缺。你的憤怒可能不會因為本書的結尾而減輕,但至少你不會覺得如此孤單。
──No Visible Bruises作者,瑞秋.路易絲.史奈德(Rachel Louise Snyder)
2022年6月20日 已读
案例为主,从事件入手更好切入话题,但也比较泛泛。致谢的最后一句让人内心复杂……据说简体版无删减,不知真假。
女性主义 美国
天才不能承受之重 (2022) 豆瓣 TMDB
The Unbearable Weight of Massive Talent
6.2 (154 个评分) 导演: 汤姆·戈米肯 演员: 尼古拉斯·凯奇 / 佩德罗·帕斯卡
其它标题: The Unbearable Weight of Massive Talent / 英雄本色(豆友译名)
尼古拉斯·凯奇(Nicolas Cage)有新片了,这次他要在电影里演自己。
该片主角就是尼古拉斯·凯奇本人,他疯狂的渴望在昆汀·塔伦蒂诺的下部电影里得到一个角色,他经常会和自己脑海中一个90年代的自己对话,后者不断吐槽他“老是接烂片”、“再也不是当年那个电影明星”了。
讲述破产边缘的凯奇为了100万美元的酬劳去参加一个亿万富翁粉丝(佩德罗·帕斯卡 饰)的生日派对,但这位富豪是一个危险的毒枭。当凯奇被一名CIA特工招募后,事情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变,为了拯救自己和亲人,他被迫出演一个终生难忘的角色——尼古拉斯·凯奇,用他最具标志性和最受喜爱的银幕角色来履行自己的传奇人生。
《才华不能承受之重》会有多个桥段向凯奇的代表作致敬,包括《离开拉斯维加斯》(Leaving Las Vegas)、《变脸》(Face-Off)、《极速60秒》(Gone in 60 Seconds)等。影片风格酷似凯奇主演过的2002年电影《改编剧本》(Adaptation),后者是导演斯派克·琼斯与编剧查理·考夫曼联手的杰作。
2022年6月8日 看过
只能说因为凯奇本身的经历加了点戏剧性,不然还是超无聊。最后一幕,谁没有假装没看过一部电影而和对方再看一遍呢。
美国
爱,死亡和机器人 第三季 (2022) Eggplant.place 豆瓣 TMDB Fantastika
Love, Death & Robots Season 3 所属 : 爱,死亡和机器人
7.8 (1091 个评分) 导演: 帕特里克·奥斯本 / 大卫·芬奇 演员: 乔什·布雷纳 / 加里·安东尼·威廉斯
艾美奖获奖动画选集《爱、死亡 & 机器人》第三部回归,由蒂姆·米勒(《死侍》《终结者:黑暗命运》)和大卫·芬奇(《心灵猎人》《曼克》)担任监制。恐怖、想象力和美在新剧集中完美融合,从揭示古老的邪恶力量到喜剧般的末日,剧集以标志性的巧思和创造性的视觉效果,为观众带来令人震惊的奇幻、恐怖和科幻短篇故事。
瞬息全宇宙 (2022) IMDb TMDB Min reol 豆瓣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7.9 (2135 个评分) 导演: 丹·关 / 丹尼尔·施纳特 演员: 杨紫琼 / 斯蒂芬妮·许
其它标题: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 妈的多重宇宙
55岁的美国华裔移民秀莲(杨紫琼 饰)家庭事业两崩溃。在老爸爸生日大寿这天,除了要阻止女儿(斯蒂芬妮·许 饰)暴走出柜、替无用丈夫(关继威 饰)擦屁股,还得去税务局向古板大婶(杰米·李·柯蒂斯 饰)解释不太妙的税务问题。才踏进大楼电梯,软烂丈夫竟摇身一变演起黑客任务,声 称自己是另一个宇宙的版本,而秀莲也是千万宇宙里的其中一个。还来不及理解,邪恶势力已在多元宇宙中蔓延,世界即将毁灭,只有在这个宇宙里,“一无是处”的秀莲才能拯救世界……
2022年5月18日 看过
厌倦了市面上各种究极无聊的爆米花后总算有了创意十足的快乐电影,各种恶趣味十分满足,也建议光头强来学学伐木累的模范拍法。
just be a rock!
美国
无羽无毛 豆瓣
Without feathers
7.0 (7 个评分) 作者: [美] 伍迪·艾伦 译者: 李伯宏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10
本书美国著名电影导演伍迪•艾伦的文集,包含他于1972年至1975年间创作的16篇小品文和两篇剧本。
书名取自艾米莉•迪金森的诗句“希望是有羽有毛的东西”。作者改为“无羽无毛”,戏谑地表达他无望的悲观想法。文章大多为对名家名作的戏仿,如《早期随笔》一文模仿培根的《随笔》讨论死亡,《印象派画家若是做了牙医》一篇仿写凡•高和哥哥提奥的通信。
作者以一贯的尖刻幽默笔吻,探讨着爱、性、死亡、信仰等话题,让人捧腹而又警醒。
2022年5月5日 已读
这本感觉一般诶,随笔简直像是AI写的(指一本正经的毫无逻辑),《上帝》太妙了。
伍迪·艾伦 美国
套装 (2022) TMDB IMDb Eggplant.place 豆瓣
The Outfit
7.5 (247 个评分) 导演: 格拉汉姆·摩尔 演员: 马克·里朗斯 / 迪伦·奥布莱恩
其它标题: The Outfit / 誓不低头
来自英国的裁剪师伦纳德(马克·里朗斯 饰)在芝加哥开着一家小小的手工定制西服店。一天晚上,黑帮老大的儿子里奇和杀手弗朗西斯忽然闯进门来,里奇挨了一枪,而弗朗西斯则更关注那个装着内鬼录音带的箱子……
2022年4月30日 看过
不要小看任何一部电影里的老裁缝
美国
红色手推车 豆瓣
The Red Wheel-barrow
7.8 (16 个评分) 作者: [美]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译者: 李晖 明室Lucida/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 - 1
★20世纪诗坛巨匠 一生杰作精编集结
★入选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 影响几代诗人与艺术家的不朽经典
★深受艾伦·金斯堡、罗伯特·洛威尔、加里·斯奈德、奥克塔维奥·帕斯等名家推崇
★著名导演吉姆·贾木许为向其致敬,以其生平和诗歌为素材,创作了电影《帕特森》。
【编辑推荐】
1.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是20世纪诗坛的宗师级人物,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观念影响深远,被认为是对美国现代诗歌影响最大的诗人。
2.威廉斯的诗歌结构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素,不仅备受专业诗歌读者推崇,更是深受普通读者喜爱,他的许多作品都在读者中广为流传。
3.威廉斯的诗歌围绕着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所展开,不受时代背景与地域所限制,当今的读者也能从他的诗中看见自己的生活,被其中的日常诗意所打动。
4.威廉斯的诗歌中译本十分稀少,本书以《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诗全集》为底本,精选精译120余首经典作品,是了解这位伟大诗人的绝佳选择。
【内容简介】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是 美国20 世纪最负盛名的大诗人之一,被誉为“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的鼻祖”。他坚持以口语创作诗歌,认为万物无论美丑皆可入诗,开一代诗风之先。其诗歌风格影响了包括艾伦·金斯堡、加里·斯奈德、罗伯特·洛威尔在内的诸多后世著名诗人。
本书从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一生的创作中,精选120 余首传世之作集结成册。其中既包括最广为传颂的《红色手推车》《便条》《且当一首歌》等名作,也包括诗人不同创作时期的其他代表作,以全面展示这位伟大诗人的创作面貌。
【名家推荐】
他对我们这个时代的诗歌产生了如此显著的影响。
——罗伯特·克里利(美国著名诗人)
一个诗人的伟大不是以他作品的规模来衡量,而是作品的强度和完美程度,以及他的生机与活力。威廉斯创作出了最生机勃勃的美国现代诗歌。
——奥克塔维奥·帕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风骚女子 (2022) TMDB
Minx
7.9 (225 个评分) 导演: 蕾琪儿·戈登堡 演员: 奥菲利亚·拉维邦德 / 杰克·约翰逊
其它标题: Minx / 轻佻
故事发生在1970年代的洛杉矶,Joyce 是一名非常认真的年轻女性主义者,梦想打造一本女性创编、面向女性、关于女性的杂志,她与一家廉价出版商合作推出了第一本以女性为目标的情色杂志。
2022年4月24日 看过
剧和杂志一样,想要在情色的基础上讨论女性意识的觉醒,但话题性都被情色本身吸走,女性意识方面本身也挖掘得很浅。
美剧 美国
扯平 豆瓣
Getting even
7.7 (12 个评分) 作者: [美] 伍迪·艾伦 译者: 李伯宏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10
《扯平》是美国著名电影导演伍迪•艾伦的第一部幽默文集,包含十七篇曾在《纽约客》等刊物上发表的短篇文章,集结了他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的写作成就,是其早期幽默才华的最佳体现。
伍迪•艾伦以充满智慧的戏谑笔调,将其笔下的每个严肃形象一一解构,描绘出落魄的死神、倒霉的德古拉伯爵、在乎发型的希特勒、喜欢恶作剧的拿破仑、歪打正着获取胜利的革命者……同时又煞有介事地将一些不入眼的人和事物拔高,例如为三明治发明者立传、让胖人为肥肉正言、大赞仿冒水墨画的功用等等。此处收录的文章没有一篇名为《扯平》,却篇篇点名文集的主题。
2022年4月24日 已读
完全偏离正轨、胡思乱想的脑洞,非常有伍迪艾伦站在你面前给你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画面感。
伍迪·艾伦 美国
Severance 第一季 (2022) 豆瓣 Eggplant.place Bangumi TMDB
Severance Season 1 所属 : Severance
8.9 (762 个评分) 导演: 本·斯蒂勒 / 伊费·麦卡德尔 演员: 亚当·斯科特 / 扎克·切利
在卢蒙工业公司,员工们接受了一种名为“分离”的手术,该手术将他们的工作记忆与个人记忆分割开来。马克是一位沉浸在悲痛中的团队领导,他开始揭露公司内部的黑暗秘密,这迫使他及其同事们不得不面对身份认同、自由意志以及企业控制等深刻问题。
2022年4月20日 看过
色调节奏和叙事都完全在一个调子上,相比于本体对“克隆体”的知情权和主导权,此剧的设定把双方都推到了不可知地,谁才是真的“人”,或者说谁都不是真的“人”?
美剧 美国
找寻 (2021) 豆瓣 TMDB
Found
8.2 (77 个评分) 导演: Amanda Lipitz
其它标题: Found /
基因测试显示这三个由不同的美国家庭所领养的女孩是表亲,于是她们决定前往中国,希望能见到各自的亲生父母。
2022年4月15日 看过
超过15w儿童被领养到海外,几乎都是女生,计划生育当然是首罪,但重男轻女也是大头跑不了。
纪录片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