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
我的奋斗 Goodreads Goodreads
Mein Kampf 所属 作品: Mein Kampf
作者: 阿道夫·希特勒 译者: 王诚 新加坡南洋出版社 2016 - 11
Alternate cover edition of this book.

Madman, tyrant, animal - history has given Adolf Hitler many names. In Mein Kampf (My Struggle), often called the Nazi bible, Hitler describes his life, frustrations, ideals, and dreams. Born to an impoverished couple in a small town in Austria, the young Adolf grew up with the fervent desire to become a painter. The death of his parents and outright rejection from art schools in Vienna forced him into underpaid work as a laborer.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Hitler served in the infantry and was decorated for bravery. After the war, he became actively involved with socialist political groups and quickly rose to power, establishing himself as Chairman of the National Socialist German Worker's party. In 1924, Hitler led a coalition of nationalist groups in a bid to overthrow the Bavarian government in Munich. The infamous Munich "Beer-hall putsch" was unsuccessful, and Hitler was arrested. During the nine months he was in prison, an embittered and frustrated Hitler dictated a personal manifesto to his loyal follower Rudolph Hess. He vented his sentiments against communism and the Jewish people in this document, which was to become Mein Kampf, the controversial book that is seen as the blue-print for Hitler's political and military campaign. In Mein Kampf, Hitler describes his strategy for rebuilding Germany and conquering Europe. It is a glimpse into the mind of a man who destabilized world peace and pursued the genocide now known as the Holocaust. "... I believe today that my conduct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will of the Almighty Creator. In standing guard against the Jew I am defending the handiwork of the Lord".

Jacket by Lawrence Ratzkin© 1973
2023年12月28日 已读
豆瓣上已经没这书的条目了,以前我用朗读软件然后选了一个傲娇妹子的声线听了一遍,其实内容现在来看也没什么,不过就是想煽动仇外仇犹的情绪、然后吹嘘一下自己的高明思想,这扯淡能力顶多也就跟粉红、明粉、深绿、绿教一个水平而已,现在B站和微博上的那些傻逼粉红的言论,可要让希特勒也自叹不如了。
二战 德国 豆瓣无条目
生死花园 (2003)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Effroyables jardins
8.4 (10 个评分) 导演: 让·贝克 演员: 雅克·维列雷 / 安德烈·杜索里埃
其它标题: Effroyables jardins / 恐怖花园
普泽(雅克·维列雷 Jacques Villeret 饰)是当地一名受人尊敬的小学老师,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小丑。一到星期天,他就带上家当,在戏团里表演令人捧腹的小丑独角戏。儿子鲁西恩十分不理解他这种行为,觉得父亲的表演令他难堪。普泽的好朋友安德(安德烈·杜索里埃 André Dussollier 饰)看出了鲁西恩的心思,于是向他讲起了一段往事。
二战期间,在法国的一个小镇上,普泽和安德为了讨好他们心仪的一个姑娘,决定当一回抗战英雄。夜里,他们把德军占领的铁路设施炸毁了,同时也炸伤了一名法国老工人。不久,德军为了揪出凶手,就随机抽取四个本地男人作为人质,如果真凶不来投案,就枪决人质。不幸的是,普泽和安德也被抽中。人质被囚禁在一个深坑里,就在他们又冷又饿之时,坑口上出现了一个德国士兵。他对着四人做出各种滑稽动作,还把食物扔给他们,他说自己以前是马戏团里的小丑……
法西斯谎言简史 豆瓣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法西斯谎言简史
作者: [阿根廷]费德里科·芬切尔斯坦 译者: 张见微 一頁folio|辽宁人民出版社 2021 - 11
★只有理解了法西斯与谎言的关系,才真正知道法西斯是怎么回事
撒谎和政治一样古老。以更大的善为名掩盖真相,是大多数政治史的标志。君主、自由党和保守党也说谎,但谎言在他们那里是附带的,不像法西斯主义者,“我撒谎故我存在”,并且不知道自己在有组织地撒谎。法西斯得势的历史也即谎言掌权的历史。
★阿伦特的“平庸之恶”只说了一点,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阿伦特让我们了解了谎言在极权体制中的作用,但是她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为何法西斯主义者会将简单的、往往可憎的谎言视为真理,有的甚至不惜为之而死。本书表明,艾希曼不仅是平庸的,更是狂热的。这种狂热绝非只是病态的激情,背后有它自身的一套逻辑。
★不只是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打破在谈论法西斯主义时的欧洲中心主义
一般讲法西斯主义,几乎等同于纳粹,偶尔延伸到意大利,过于欧洲中心主义,忽视了法西斯主义是一个跨国现象,尤其拉美是重灾区。而本书填补了这一块,并且主要以博尔赫斯为批评资源,让我们明白这位失明的大师绝非中国作家想象的,活在书本中。
★不仅是法西斯主义的历史,更是民粹主义的照妖镜
民粹主义是根据民主时代的要求改头换面的法西斯主义,因此本书不仅分析了历史上的法西斯主义谎言,还剖析了特朗普、博索纳罗等当权的右翼民粹领袖言行背后的实质,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媒体推荐】
关于法西斯主义与真理之间复杂而棘手的关系,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书了。
——贾森·斯坦利,耶鲁大学哲学系教授
费德里科·芬切尔斯坦提供的这份重要的纲要,关乎一条贯穿着现代政治的隐秘的接缝。这不仅是一部灵巧的法西斯主义思想史,而且迫切地提醒我们,在我们这个充斥着“另类事实”和“假新闻”的时代之下,隐藏着深深的仇恨之井。
——《华盛顿邮报》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可能导致法西斯意识形态的假新闻、谎言、反转和心理学,请拿起这本薄薄的书。它让人大开眼界。
——亚马逊网读者
【内容简介】
法西斯主义历史带来的一个重要教训是,种族主义的谎言会导致极端的政治暴力。如今,世界各地涌现出了一波新的右翼民粹领袖。就像过去的法西斯领袖,这些民粹领袖的政治权力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对现实的质疑,对神话、愤怒和偏执的支持,以及对谎言的宣扬。
如果想了解我们棘手的当下,就需要关注法西斯意识形态家的历史,关注他们的修辞是如何,以及为何导致了大屠杀、战争和毁灭。
本书旨在提出一个历史学框架,考察法西斯分子如何不仅接受谎言,而且将其整合为独特的、非理性的“真理”,以服务于其政治目的。法西斯主义所理解的真理不需要经验证据的证实,而是来自对超历史神话,尤其是种族主义神话的直觉确认。法西斯领袖被视为真理的化身,进而作为人民和民族的化身,依靠独裁式民主进行统治,操纵或发明事实。当有组织地撒谎成为生产神话的手段,法西斯主义必然是反对民主的,并且要求对历史发动战争。
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 豆瓣
太平洋戦争と新聞 所属 作品: 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
7.2 (9 个评分) 作者: 前坂俊之 译者: 晏英 新星出版社 2015 - 1
本书以1931年—1945年日本国内及中日关系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详细有据地叙述了日本主流报纸对这些事件的报道及其所造成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珍珠港事件,对于这些扭转中国、日本甚至全世界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当时的日本主流报 纸进行了怎样的报道,这些报道又对时局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日本从野心膨胀到走向灭亡的历史进程中,主流报纸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本应独立客观的“第四权”,为何一步一步沦为政客愚弄民心、推动战争的罪恶凶器?
从战争与新闻关系的角度,探讨了舆论管制对于社会生活以及国家走向的影响,运用大量原始资料,为读者展示了那段特殊时期日本的政治、文化景况,对御用报纸、犬儒媒体对日本侵略战争的推波助澜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并揭示了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对于国家乃至全人类的重要意义。
日本的辛德勒杉原千亩物语 救命的六千人签证 (2005) 豆瓣
日本のシンドラー杉原千畝物語・六千人の命のビザ
导演: 渡边孝好 演员: 反町隆史 / 饭岛直子
其它标题: 日本のシンドラー杉原千畝物語・六千人の命のビザ / 杉原千亩物语 救命的六千人签证
反町隆史在《杉原千亩物语——救命的六千人签证》(直译)中,扮演在二战时期,违抗政府命令,发下日本签证给6000名犹太人的日本驻立陶宛大使杉原千亩。
沃伦 (2016)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Wołyń
8.1 (57 个评分) 导演: 沃伊切赫·斯玛若夫斯基 演员: 米卡丽娜·拉巴克斯 / 阿尔卡迪乌什·雅库比克
其它标题: Wołyń / Hatred
生活在Volhynia的波兰女孩索菲亚爱上了一个乌克兰男孩,但父母还是决定让她嫁给了一个波兰鳏夫。不久,二战爆发,局势紧张,各方势力轮流登场,制造了一次又一次无分老幼的种族屠杀。身处战乱中的索菲亚带着自己的孩子,拼尽一切都要活下去……
1941:德国走向失败的那一年 豆瓣
1941:The Year Germany Lost the War 所属 作品: 1941
作者: [美]安德鲁·纳戈尔斯基 译者: 袁鑫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 - 8
1941年初, 希特勒的军队统治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丘吉尔的英国孤立无援地抵抗着纳粹的侵袭,承受着德军炸弹的轰炸和U型潜艇的攻击;斯大林仍在遵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罗斯福发誓要让美国远离战争。希特勒自信地以为,全面的胜利近在咫尺。
到1941年末,局势完全变了。希特勒开启了一连串赌博:他入侵苏联,犯下毁灭性的军事错误;他实施大规模屠杀并制造恐惧;他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便急切地同美国宣战。英国获得两个新盟友,德国已注定失败。
纳戈尔斯基细致地描绘了1941这一 关键年份中的关键人物的行为,呈现了失去控制的自大狂与意志坚定的领袖间的博弈。他还揭示,1941年预示了后来的犹太人大屠杀、战后欧洲的分裂和冷战的打响。1941年定义了我们今天的世界。
泥泞中的老虎 豆瓣
所属 作品: Tigers In The Mud
作者: 奥托·卡里乌斯 译者: 李洛 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 2012 - 9
全书共分为三十六个章节,完整地记录了卡里乌斯从参军到战争结束时的完整从军经历,其中包括他在参军初始作为步兵一员时的经历,以及是如何成为一名装甲兵投入苏德战场,再加上作为“虎”式坦克车长时的奋战故事,更有在战争末期指挥号称“最强战车”的“猎虎”坦克歼击车部队时的遭遇。
·逾500张珍贵历史照片、文件及地图;总208页,25万字;全铜版纸精美印刷,超厚光膜封面;
日本最长的一天 (1967) TMDB IMDb 豆瓣 维基数据
日本のいちばん長い日
8.2 (34 个评分) 导演: 冈本喜八 演员: 宫口精二 / 户浦六宏
其它标题: 日本のいちばん長い日 / Japan's Longest Day
讲述二战史上日本本土的最后一天发生的情景。以2小时38分钟的篇幅全面描绘日本1945年8月15日向盟军投降的前前后后,是一部格局宏大的史诗巨片。
日本1967年冈本喜八经典名作之一,《电影旬报》评选的日本百大佳片之一。影片结尾三船敏郎剖腹自杀一段情节的刻划堪称经典中的经典。由于影片是黑白的画面,当三船敏郎左至右横切腹部时,鲜血从喷涌而出的场面令人毛骨悚然,这个情节大约持续了10分钟左右,充分显示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盲目性。
第三帝国内幕 (1982) 豆瓣
Inside the Third Reich
导演: 马文·J·乔姆斯基 演员: 鲁特格尔·哈尔 / 约翰·吉尔古德
其它标题: Inside the Third Reich
A dramatization of the life of Albert Speer, Hitler's young architect and onetime confidant, and his meteoric rise into the Nazi hierarchy. Based upon Speer's own monograph of the same title.
谁偷了我的粉兔子 (2019)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Als Hitler das rosa Kaninchen stahl
7.5 (74 个评分) 导演: 卡罗莉内·林克 演员: 丽娃·克里马洛夫斯基 / 马里纳斯·霍曼
其它标题: Als Hitler das rosa Kaninchen stahl / 元首偷走了粉兔子
九岁的安娜和家人居住在柏林,1933年到来,一切都开始发生了变化,在她四周,一个陌生人的画像开始挂满在大街小巷,懵懂的安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久之后,她和她的家人踏上了一场逃亡之路,安娜在旅途中充满了好奇和困惑,而她也无法忘记陪伴自己童年的那只粉色玩具兔,可惜兔子早已被落在了柏林的家中,逐渐被黑暗所包围。
最后的早庆战 (2008) 豆瓣
ラストゲーム 最後の早慶戦
导演: 神山征二郎 演员: 渡辺大 / 藤田まこと
其它标题: ラストゲーム 最後の早慶戦
太平洋戦争真っ只中の1943年。戦局の悪化に伴って6大学野球は廃止され、学生に対する徴兵猶予も停止となった。そんな中、出陣直前まで野球を続けることを誓った早稲田大学野球部顧問の飛田の元に、慶応義塾塾長の小泉から"早慶戦"の申し出が舞い込み……。現代にまで語り継がれる感動の実話を、「大河の一滴」の神山征二郎監督のメガホンで映画化。渡辺大、柄本佑ら注目の若手俳優が、野球に希望を見出す学生たちを瑞々しく演じる。
纳粹战犯的孩子们 豆瓣
作者: [俄] 塔季扬娜·弗列依杰逊 译者: 李喜长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20 - 3
穿越大半个地球的采访,
15年的苦苦寻找,
一个俄罗斯女记者的执着,
只为真实呈现纳粹战犯的孩子们的世界。
荣登俄罗斯畅销书榜,同名纪录片引发俄罗斯百万人思考。
【编辑推荐】
* 一手史料
本书所有图片和文字内容皆来自作者亲身采访和拍摄,力求向读者呈现一手的真实资料和真实的人生故事。
*可读性极强。
极力挖掘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他们的生命记忆,每一个采访人物都有其独特的家族命运和生命历程。
*资料翔实。
长达600页的篇幅,引述了大量纽伦堡审判词、私人日记、通信、秘密文件。
【内容简介】
这本书讲述了俄罗斯著名作家、导演、记者、编剧兼制片人塔季扬娜·弗列依杰逊,穿越大半个地球,历时15年追踪希特勒最亲密的家庭、德国元帅、波兰总督、党卫军头目、奥斯威辛集中营指挥官的孩子们的命运。本书所有图片和内容皆来自作者亲身采访和拍摄,力求向读者呈现一手的真实资料和那些真实的人生故事。本书作者以此为基础制作的同名纪录片引发俄罗斯百万人思考,本书也荣登俄罗斯畅销书榜。
投敌者 (2020) 豆瓣
Der Überläufer
7.6 (9 个评分) 导演: 佛罗瑞·加仑伯格 演员: 杰尼斯·纽沃纳 / 马尔戈萨塔·米科拉杰克
根据畅销书“ DerÜberläufer”改编,讲述了一个二战德国国防军士兵的故事,他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疯狂,并逃往红军
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 豆瓣 Goodreads
戦時期日本の精神史 所属 作品: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Wartime Japan 1931-1945
7.3 (28 个评分) 作者: [日] 鹤见俊辅 译者: 邱振瑞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19 - 9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以“国体”之名,让包含殖民地在内的全日本帝国笼罩在强烈的国家意识形态支配下,对战争、天皇、国家极端狂热,进而深化其大亚细亚主义与玉碎思想。通过考察日本人的锁国性格与自卑感、知识分子的思想历程、国家的强制力,以及国家与人民的关系,鹤见俊辅精辟地剖析日本如何从一个在明治时期走向富强,精神思想自由、开放的国家,转变为保守、狭隘,法西斯主义横行的侵略国。他进而解释日本知识分子对国家主义的挣扎、反省、抵抗为何会失败,又如何在受到压迫后屈服“转向”,成为军国主义的“共犯”,最终在国家发动战争时,宣传并正当化军国主义和超国家主义,致使日本走向玉碎之路。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豆瓣
それでも、日本人は「戦争」を選んだ 所属 作品: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8.0 (46 个评分) 作者: [日]加藤阳子 译者: 章霖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9 - 9
第九届小林秀雄奖获奖作品、日本近现代史研究前沿之作、畅销日本十年的近代史经典。
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直到二战战败,日本人缘何一次次走向战争?上至世界顶尖的优秀人才,下至普通的日本百姓,为何认定“唯有战争才是出路”?东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加藤阳子通过层层推进的多维分析,深入浅出地探究了当时日本为政者和国民如何看待世界局势、为何每一次都最终选择了战争。在这本被称为 “日本近代史研究最前沿”的著作中,她回答了历史是如何推进的、战争是如何发生的等一系列问题,帮助读者从更多元的视角理解日本近代史上几次改变国运的战争。
日本陆军的轨迹(1931—1945) 豆瓣
昭和陸軍の軌跡 所属 作品: 日本陆军的轨迹(1931—1945)
作者: 川田稔 译者: 韦和平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 9
昭和陆军以九一八事变为契机,打倒了一直推行国际和平协调外交、在国内也比较稳定的政党政治。它是怎样逐步走向侵华战争,然后对美开战,走向太平洋战争的?领导这个时期日本陆军的永田铁山、石原莞尔、武藤章、田中新一等人,持有什么样的政治军事构想?本书的焦点就在于此。
铁棺材 豆瓣
作者: [德]赫伯特·A.维尔纳 译者: 王翰民 / 张敬 2016 - 7
《铁棺材》从一个二战德军潜艇艇长的角度,采用回忆录的方式,为读者介绍了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西洋上的潜艇作战细节,见证了U型潜艇在早期的疯狂,制海权的控制,到晚期的衰败、覆灭,全过程。 《铁棺材》全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荣耀的年代。在这个部分作者主要记述了1939—1942年,德国U型潜艇由于数量及科技上的优势,在大西洋上取得的极大成功,大量击沉、击伤盟军舰船,重点猎杀盟军的补给船队,切断美国对欧洲战场的军备、物资补给线;第二部分,头顶的地狱。然,好景不长,1943年始,美军情报部门对德军情报的破译,导致U型潜艇陷入危机,美军轰炸机总能准确找到德军U艇位置,并进行空中打击,而德军的老式U艇缺乏足够的防空火力,损失极大,大部分潜艇被击沉,战争态势开始转移;第三部分,灾难与溃败。1944年,盟军更新了雷达探测装备,可先期探测德军U型潜艇方位,在盟军飞机轰炸、驱逐舰深水炸弹围攻下,U型潜艇彻底溃败并覆灭。 作者作为德军海军军官,执行了德国政府反人道的法西斯战争的命令。但在战争中,他们仅攻击盟军船队,当击沉对方舰船后,甚至还主动发出求救信息,通知附近盟军船只前来搜救落水船员。在战争中后期,甚至开始质疑德国政府的战争指令,他们也向往和平、渴望生存、厌恶杀戮。1945年,作者本人甚至制定了逃亡计划,盼望从充满杀戮的战争中解脱,拒绝执行纳粹当局的命令。可以看出,德国士兵慢慢认识到纳粹的丑恶、战争的非正义性,期盼着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铁棺材》于1969年在美国出版,深得读者好评。1999年、2005年,两次再版,前英国皇家海军潜艇艇长(1941—1945年),二战后升任英国皇家海军潜艇舰队司令(1959—1961年)的阿瑟?赫兹利特中将给予该书高度评价,并作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