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
最后一案 (1985) 豆瓣
"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The Final Problem
9.6 (21 个评分) 导演: Alan Grint 演员: Jeremy Brett / David Burke
其它标题: "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The Final Problem
After a four month absence, Sherlock Holmes returns to Baker Street following several attempts on his life. Holmes had been away on an important assignment for the French government - recovering the Mona Lisa that had bee stolen from the Louvre. He was successful in his task and appropriately rewarded by the French but he raised the ire of the crime's perpetrator - Professor Moriarty. On the morning of his return, the Professor visited Holmes in his flat and warned him to cease or he would have no choice but to take extreme measures. With several attempts on his life having already taken place, Holmes and Watson head for Switzerland. Moriarty is a relentless pursuer however and he and Holmes have a fateful encounter at the Reichenbach Falls. Written by garykmcd
红发会 (1985) 豆瓣
"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The Red Headed League
9.4 (22 个评分) 导演: John Bruce 演员: Jeremy Brett / David Burke
其它标题: "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The Red Headed League
Sherlock Holmes in investigates the strange case of Jabez Wilson. The man was recently offered employment by an organization known as the Red Headed League. For the grand sum of 4 pounds per week, he was to sit in an office and copy out entries fro an encyclopedia, starting with the letter A. He had responded to an advertisement and while there were many applicants, he has no idea why he was selected as the League's beneficiary. When after several weeks his employment is suddenly terminated, Mr. Wilson doesn't know what think. Holmes quickly deduces however that it was the location of his office as much as his red hair that resulted in him getting the employment in the first place. Written by garykmcd
诺伍德的建筑师 豆瓣
"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The Norwood Builder
9.4 (22 个评分)
其它标题: "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The Norwood Builder
凌晨,诺伍德发生大火,富有的户主一位当地有名的建筑商尸骨无存。
火灾现场的大致情况如下:卧室的床无人睡过。保险柜门敞开,有激烈格斗的迹象,有少量血迹及沾血的橡木手杖一根。之前曾上门拜访建筑商的年轻律师成为最大嫌疑人并被警察逮捕。当然,福尔摩斯有他独到的见解,他坚定地认为:凶手另有其人,而且他已经找到!
希腊译员 (1985) 豆瓣
"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The Greek Interpreter
9.2 (23 个评分) 导演: Alan Grint 演员: 杰瑞米·布雷特 / 大卫·布克
其它标题: "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The Greek Interpreter
Dr. Watson is shocked to learn that his good friend Sherlock Holmes has a brother, Mycroft, and that they are on their way to meet him on an urgent matter. There they learn of the strange case of Mr. Melas, a Greek interpreter, who was roused from his sleep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and required to interpret for a man who was clearly being held against his will. That man was beaten, bound and not allowed to speak but only to write out his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he was posed. Clearly his captors are trying to force him to sign a document and are also keeping his sister captive. When Melas is taken a second time to interpret, Holmes, Mycroft and Watson must move quickly if they are to prevent a murder. Written by garykmcd
2011年3月12日 看过
电视版最后的结局改编得太牛了!!
9分 福尔摩斯
铜山毛榉案 (1985) 豆瓣
"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The Copper Beeches
9.3 (23 个评分) 导演: Paul Annett 演员: 杰瑞米·布雷特 / 大卫·布克
其它标题: "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The Copper Beeches
你是个女孩,你穷困潦倒、欠债累累,这时,突然天降横财——有人迫不及待地以天价请你去他家做家庭教师!他没有别的要求,只要求你剪短美丽的秀发,每天穿上他妻子为你准备的铁蓝色衣服,而且向你保证:“至于照管孩子的事,那是很轻松的.”
你会怎么想?
也许你会想:这是阴谋!你想对了。
可是,那是一个什么样的阴谋?
让我们跟着福尔摩斯来看看。
蓝宝石案 (1984) 豆瓣
"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The Blue Carbuncle
9.5 (26 个评分) 导演: 大卫·卡森 演员: 杰瑞米·布雷特 / 大卫·布克
其它标题: "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The Blue Carbuncle / 福尔摩斯:蓝宝石案
圣诞节,看门人在街上拣到一只上等大肥鹅和一顶破帽子。就在福尔摩斯忙着帮他找寻找失主的时候,看门人的妻子却在大肥鹅的嗉子中愕然发现一颗举世罕有的蓝宝石!
无论它是怎么发生的,至少有一点可以确认无疑,天上也许会掉馅饼,肥鹅的肚子却绝对长不出警方巨额悬赏的名贵宝石。
其间七曲八拐的秘密,就让福尔摩斯去发掘吧。
福尔摩斯:斑点带子案 (1984) 豆瓣
"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The Speckled Band
9.4 (25 个评分)
其它标题: "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The Speckled Band / 斑点带子案
落魄孤立的古老邸宅,暴戾潦倒的继父,庄园里晃荡的印度猎豹和狒狒......阴谋伴随黑夜降临,笼罩了孤立无援的孪生姐妹。
暴风雨之夜,寓意死亡的口哨声在阴森的邸宅飘荡,惊恐的狂叫声突然响起,婚礼在即的姐姐脸白如纸地倒在房门口,手指着继父的房间,在抽搐中死去。她弥留之际的遗言“那条带斑点的带子!”成为福尔摩斯断案的唯一线索。
福尔摩斯:孤身骑车人 (1984) 豆瓣
"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The Solitary Cyclist
9.2 (26 个评分) 导演: Paul Annett 演员: 杰瑞米·布雷特
其它标题: "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The Solitary Cyclist
A strange man on a bicycle follows a young music teacher as she bicycles on a lonely road to and from the city.
福尔摩斯:海军协定 (1984) 豆瓣
"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The Naval Treaty
9.3 (22 个评分) 导演: Alan Grint 演员: John Hawkesworth / David Burke
其它标题: "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The Naval Treaty / 海军协定
An unknown thief steals an important naval treaty from the office of Mr. Percy Phelps, a Foreign Office clerk. Phelps's distress gives him a brain fever that lasts for nine weeks. As he begins to recover, he writes to his old schoolmate, Dr. Watson, begging him to invite Sherlock Holmes to investigate the matter and find the treaty. Otherwise, his honor and happiness are gone forever. Holmes takes up the case with zest, but gives Phelps no false hopes. The mystery is as dark and tangled as any he has known.
福尔摩斯:跳舞的人 (1984) 豆瓣
"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The Dancing Men
9.6 (26 个评分) 导演: John Bruce 演员: Jeremy Brett / David Burke
其它标题: "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The Dancing Men / 跳舞的人
A gentleman is baffled when the childish drawings of little dancing men terrify his American wife. Sherlock Holmes soon discovers why.
波希米亚丑闻 (1984) 豆瓣
"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A Scandal in Bohemia
9.4 (34 个评分) 导演: Paul Annett 演员: Jeremy Brett / David Burke
其它标题: "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A Scandal in Bohemia
Sherlock Holmes is hired by the King of Bohemia to retrieve a compromising photograph from a certain lady. The King has tried to purchase the photo and even hired burglars to retrieve it, but without success. The woman in question is the very beautiful Irene Adler, an opera singer. She has made no demands of the King so it does not seem that blackmail is her intent. Using various disguises, Holmes learns as much about the woman as he can and is surprised when, after following her to a church, finds that she has married a barrister. Holmes stages a bit of theatre to get her to divulge the location of the photo but he finds he has met his match in both daring and intellect.
暴力云与送子鹳 (2009)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Min reol TMDB
Partly Cloudy
8.9 (484 个评分) 导演: 彼得·孙 演员: Tony Fucile / Lori Richardson
其它标题: Partly Cloudy / 局部多云
皮克斯2009《飞屋环游记》加映短片。
在西方传说中有一种鸟名字叫“鹳”,这种鸟是运送孩子的。但是“鹳”运送的孩子又是从哪来的呢?原来,在天空的云层中,有生命的云朵们创造了这些“孩子”,而在这么多创造生命的云朵中,有一朵忧伤的“阴云”,它的名字叫“Gus”。它的特长是创造那些“攻击性很强”的孩子,比如鳄鱼宝宝,凶猛的豪猪宝宝和山羊宝宝。而它的伙伴Peck,一只鹳负责运送Gus的“作品”到人间。可是随着Gus的创造越来越疯狂,Peck运送这些“危险品”的任务变得越难越难,每次回来都是伤痕累累。直到一次,当Gus捧着一个鲨鱼宝宝交给他,已经筋疲力尽的Peck吓得远远的飞走了,而Gus伤心地哭了起来……
2011年3月8日 看过
在欧洲,相传送子鸟落到谁家屋顶造巢,谁家就会喜得贵子,幸福美满。可幸福有时也得承受着误解……
9分 动画 治愈系
小妇人 (1987) 豆瓣
愛の若草物語
9.0 (6 个评分) 导演: 黒川文男 演员: 潘惠子 / 山田荣子
其它标题: 愛の若草物語 / 新小婦人
南北戦争によって国が揺れ動く時代、アメリカのゲティスバーグに住むマーチ一家の母と4人の娘のメグ、ジョオ、ベス、エイミーは、北軍に従軍する父の留守を守って暮らしていた。しかし戦火で家を失い、一家はニューコードに住むマーサおばさまを頼って引っ越すことになる。新しい家での慎ましくも楽しい暮らしとともに、隣に住むローレンス家と家族ぐるみで付き合いが始まる。やがて南北戦争が終わり、父フレデリックが家族の元に帰って来る。そして時が経ち、メグは結婚、ジョオは小説家を目指してニューヨークへと旅立ち、姉妹はそれぞれの新しい人生に歩みだすのだった。
2011年3月7日 看过
“世界名著剧场”系列,改编自奥尔柯特的小说《小妇人》(第一部)。中国大陆漫迷熟悉的26集动画《若草四姐妹》也是改编自这部小说。假小子乔可是我最喜欢的一个马尾娘,目前“没有之一”,当然,乔后来的短发造型也很可爱。动画版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巴尔先生的戏份。
2011年3月7日 评论 会爬树的女生才是王道啊!! -     《小妇人》作为一部名气很响的世界名著,经典之处不必费口舌。     原著小说分为上下两册出版(分别于1868年和1869年发行),但不少国家的出版社只翻译了上册(剧情发展到枚格和布鲁克老师结婚为止),因为下册招来无数人的厌恶,尤其贝丝领便当让读者无法接受(对此作者的解释是“那孩子是天使,所以应该去天堂”……)。     《小妇人》曾多次被搬上银幕,日本在80年代就曾出品过两部精品动画。一部是中国大陆观众很熟悉的26集动画《起舞吧,枚格!》,也叫《若草四姐妹》,1980年上映。另一部则是“世界名著剧场”系列的48集动画《爱的若草物语》,国内引进时就译作《小妇人》,1987年上映。这两部作品的制作水准都堪称上乘,前者剧情紧凑、一气呵成,后者篇幅更长但也毫不拖沓,处理得很有艺术感,而且人设和场景也更为美观,曾获得优秀动画奖。 87版对乔的刻画无疑是精彩的,也是我目前看过的影视作品中,最满意的一个乔。这部动画里的乔可是我最喜欢的一个马尾娘,目前“没有之一”,当然,乔后来的短发造型也很可爱(不知道有没有人觉得乔被火烧屁股其实也满有萌点的……)。     原著小说还有三部续作,其中最受好评的《小绅士》也曾被改编成动画片《新小妇人》(同样是“世界名著剧场”的作品),DVD封面和台湾网站都将本片的英文片名拼作最终作“Jo's Boys”(《乔的男孩们》),本片的正确英文名应该是“Little Men”。 事实上,我个人第一次接触乔的故事,正是《小绅士》,而不是《小妇人》。小时候买了一部电影,DVD封面的介绍大概是说一个叫丹(迪恩)的孩子在学校受尽了各种严厉的对待,终于有一天丹实在忍受不了这些苛刻的校规,于是决心逃走…… 看了介绍后,我还以为这是一个多么惊险的冒险故事,等到看完整部电影——哦不,还没看完我就忍不住……我勒了去!乔和巴尔教授简直是好得无法再好的圣人呐,面对屡屡闯祸的纳特和丹,他们一直保持着最大的耐心对其进行教育,有够感人的,简介还把他们两人说的这么坏,当时就快把我给雷死了,真不知写简介的人脑袋里装着什么。     最近重温了这两部动画片,依然看得饶有兴致,尤其《新小妇人》,重看后才知道这部作品比我记忆中的还要出色,作为一部续集她绝不是《小妇人》的跟风之作,相反,在某些方面,她甚至比前作还要出色。这部作品在随后获得93年优秀动画奖可谓当之无愧。     先说说87版《小妇人》。     这部动画主要改编自原著的上册,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乔的未来丈夫巴尔的戏份。     应该说动画版对巴尔的塑造还是很到位的,巴尔明显比原著更容易让人喜欢(原作中的巴尔不是招人厌,而是成为了观众的出气筒……),就连我这个纠结于乔与劳里这一对的人士,也对动画版的巴尔产生了好感。     不过正因为巴尔的大活跃,劳里和乔之间的情感戏反而被削弱了。尽管巴尔的戏份没有劳里来得多,但就与乔的互动而言,巴尔几乎每一次登场都显得至关重要,远比劳里更能打动人心。     在动画版中,巴尔不但提前登场,抢在劳里之前先入为主,而且还是乔遇到困难时的最大理解者和支持者,替乔一家介绍房屋之类就不必多说了,平时他表面上对乔的小说大加讽刺,却也让后来的乔理解到巴尔的善意,而乔卖掉了头发后,周围的人尽是同情、埋怨、嘲笑之类,就连劳里也感到遗憾,唯独巴尔很自然地接受了乔。 巴尔对乔做到这个地步上,已经让人无法再用原作的感觉来衡量他了。     动画版最后乔眼含泪水送走巴尔的情景,可以看出她是喜欢巴尔的,但却没有强力的证据证明她以同样程度喜欢过劳里……     乔是我见过的塑造得最出彩的一个假小子,性格有点像男孩,但却一点也不“男人婆”,相反乔很可爱,在拥有大量女性粉丝的同时也很受男性读者的欢迎。 这类女孩可以说是最难刻画的,尺度把握过头会变得很粗鲁缺乏女人味,尺度太浅又会很外强中干。 但乔不是这样,在拥有活泼开朗好动这类普遍被认为很男性化的优点的同时,也保留着一个普通女孩的纯真,各方面的特点都把握得刚刚好、非常的自然,可以说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典范。 事实上,乔的原型不是别人,正是作者奥尔柯特女士本人,而《小妇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为带有自传性质的文学作品。 奥尔柯特年少时也很像男孩子,喜欢赛跑、爬树、吹口哨、把裤管卷得老高、坐在树上看书、好奇心很强(曾钻进轮船机房里弄得满身煤屑),这些行为往往被认为只属于男生。乔几乎就是作者奥尔柯特的化身。我想只有曾经是假小子的女性,才能最准确地把握这类女孩的心理吧,其他人笔下的假小子要么被搞成了“男人婆”,要么成了“女强人”,或者空有一个中性的外表,严重缺乏想像力。     《小妇人》中的四姐妹都拥有相当数量的粉丝,不过要比个高下的话,其结果几乎成了乔和艾米大决战。     贝丝虽然很讨人喜欢,但更多的人对她是保持着一种怜爱的态度,这其中就跟贝丝不幸的命运有很大的关系,不少感人的故事也出自贝丝身上。枚格是很传统的淑女形象,放在别的作品中会很受欢迎,但在《小妇人》中她的几个妹妹太独特,枚格的光芒完全被盖过。     乔和艾米很明显更为抢风头一些。在粉丝论坛上,投选“最喜欢的角色”时,乔的支持率高于艾米,而投选最漂亮和最有气质的女生时,乔的优势更是遥遥领先(尽管乔实际上可能是形象最糟糕的一个……),不过在评选最“欣赏”的女性时,反倒是艾米更占上风了,这其实并不难理解,你也许会喜欢枚格的温柔、乔的活泼、贝丝的善良,但你不得不承认,论率真,艾米才是第一,她想得到什么就会很自然地表现出来,尽管这种率真有时会伴随着任性和胡闹,但也说明了艾米有任何让自己得到快乐的机会时,就会赶紧把握住,绝不作任何迟疑或犹豫,所以她能够成为四姐妹中最大的人生赢家,能够得到一切其他三人永远也无法拥有的东西,她可以说是四姐妹中最懂得“活着”、也活得最为幸福的一个。 相较之下乔虽然很坚强,很聪明,也很能干,你可以在她身上找出很多艾米不具备的优点,但对到手幸福的掌握能力,乔和艾米比起来却不是差了一截两截。 乔的魅力不仅来自她的八面玲珑,也来自她孩子气的一面。乔坚强时能够像枚格那样努力克服困难,可一旦任性起来就会连艾米都甘拜下风。所谓“生气也会很可爱”,用在乔身上再适合不过了。 乔不是被人欣赏或崇拜的,她更像一个亲切的朋友,四姐妹中,在乔的身上最容易找到一个普通人的优点和缺点,你也许无法像贝丝那样善于弹钢琴、或像枚格那样跳着华丽的舞姿、或像艾米那样成长为一个优雅的人,但像乔那样曾经喜欢在脑海里幻想和创作属于自己的故事、曾经因为争强好胜而跟别人也跟自己赌气,这总会有吧?     其实艾米和乔之间的人气大战,也可以视作淑女和TOMBOY的比拼。前者要求女性优雅、端庄,典型的男性心目中的理想女性、梦中情人;后者则推崇女性独立、自由、感性,追求具有被视为只属于男性的个性和特点。     最受欢迎的组合方面,“艾米+劳里”这一对的支持率,以绝对的优势高于其他组合。不过乔毕竟是人气NO.1,她与劳里之间秒速五厘米所引起的怨念,那真叫一个世纪纠结呐,当年作者在世时就收到了不少抗议信,而倒霉的艾米则至今都是被首先迁怒的对象。     不过我个人虽然最喜欢乔,但也不会拿艾米出气,况且,我不认为“失恋”是一种结局,这只是一次挫折,但不是“最后的结果”,正如我并不把《超时空要塞》里林明美最后没能和一条辉走在一起当一回事,我喜欢的是明美这个角色本身,也为她在爱情上没能如愿以偿感到可惜,但这不代表着我就得仰视明美喜欢的一条辉,他个人怎样了我并不感兴趣。 失恋也许对个人来说是一次不幸,但绝不是“最后结局”。(所以那些被梦中情人甩了就想跑去上吊和跳楼、丝毫不顾家人朋友的家伙,请早死早好,为地球人尤其没饭可吃的穷人省些粮食~~) 况且,谁说乔失去劳里就是一种“不幸”?乔只不过走了另一条人生道路罢,她后来和巴尔教授一起建立学校培养孩子,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幸福、一种理想吗?     只是持我这种心态的人士,好像并不太多……?经常看到三角恋剧中某男某女被秒速时,粉丝们的批斗对象往往不是甩人的后宫男吸星女,而是这场恋爱马拉松中的所谓“得益者”。不管怎么说,厌恶看到劳里和乔秒速的人还是超多的,这大概也是动画版为何要安排巴尔提前登场并给予浓厚戏份的原因吧?     再来说说续作《新小妇人》。     相比原著小说,动画版作了一些改动,其中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重点突出了乔和南,片名也改成《南与乔老师》。这两人都在剧情中发挥了各自的作用,给了观众一个全新的独特视角。 严格来说,乔才是本片的第一主角,南虽然很活跃也很讨人喜欢,但对剧情的影响力明显不如乔,甚至不如原著的主角丹和纳特。 不过,虽然动画版对南的定位还不够成功,但在人物塑造上无疑是出彩的,南的性格很野性也很好强,和乔有几分相似,但却不至于沦为乔的复制品,相反,南在众多角色中显得很抢风头。 作为本片最大的笑料来源,南对剧情的点缀“功不可没”,尤其是《长大后的梦想》那集,她和乔之间上演了一场极其爆笑的闹剧,而南的首次亮相,更是堪称惊天地、泣鬼神呐…………     也许是因为没有了战争的背景,本片的剧情更富有喜剧元素,不但是一部出色的文学动画,也是一部优秀的治愈系作品。尽管片中有少量伤感的情节,但总体上还是很欢乐的。我个人非常非常的喜欢《新小妇人》,可与《七海的堤可》、《小公子》、《小飞侠》、《佛兰德斯之犬(剧场版)》等我特别偏爱的佳作相比。     乔在这部后续作品中,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妇人,除了有点好胜心和少年时一样外,其他特点几乎不见踪影,这点一直让铁杆粉丝感到纠结甚至难以接受。说实话,我也是更喜欢少年时期的乔,但如果你认真看过本片的话,也许你会被另一个乔所感动。     《新小妇人》堪称名著系列最具有治愈系特点、也最为感人的佳作之一,比《Clannad》更好地诠释了“大家族”这个概念,主角超过15人,但没有一个是摆设性的,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不同的故事又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动,而乔则是将这些线索串连起来的关键。     这部作品给了我太多太多的感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回忆着自己的儿时岁月……     需要提醒一下的是,《新小妇人》里枚格的丈夫约翰·布鲁克、以及乔的丈夫弗里茨·巴尔,正是前作《小妇人》中登场的家庭教师卡尔·布鲁克、和新闻记者安东尼·巴尔。(不过有些版本在翻译时延用了前作的人名)     在网上这两部片子基本上只能找到国语版,两者都是台湾配音,但质量有高下区别。     《小妇人》的国语版只能说马马虎虎过得去,虽然配音水准不差但很嗲声嗲气,个人虽然不讨厌国语版但也无爱。     《新小妇人》的国语配音就要出色多了。向来台湾配音总是败在小女孩这一环节上,不过本片女主角南的配音不但不差而且很出色,其他角色则多为男性,是台配的强项,各方面的因素都在促使本片成为台湾史上译制得最优秀的动画作品之一。如果你实在找不到日语版,听听国语版也不错。     总而言之,无论你是否前作的粉丝,《新小妇人》都是不可错过的一部佳作。 ============================== 后记:关于南北战争     作为一部全龄的动画片,《小妇人》并不想(也没义务)从宏观的角度去探讨南北战争的起因,片中对这场战争的描述可以说是较为客观的,立场站在美利坚合众国军(即北军)一方的同时,也没有将南军丑化得很不堪。     《小妇人》选择了从个人的情感去体会战争。四姐妹的父亲是北军的将士,怀着解放黑奴的伟大理想而踏上了战场;作为妻子,马奇夫人给了丈夫最大的理解;作为女儿,无论战争被冠以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乔都不希望父亲经常奔波于沙场;作为黑人,琼斯的立场不必多说;作为新闻主编,报社希望能够从战争中寻找亮点;片中某集还花了一点篇幅,讲述南军的一个将领请求贝丝弹奏一首《甜蜜的家园》,将领在音乐的伴奏下回想起了自己故乡的家人,场面亦颇为动人。     事实上,尽管黑人的地位在南北战争后得到了有限的提升,但“解放黑奴”并不是这场战争的爆发原因,也不是作战目的,更不是最终结果,它很大程度上只是北军事后自我擦粉的说辞。     北方绝不是黑人的“自由圣地”,当时北军中弥漫着“白人为什么要为下贱的黑鬼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类心态,种族歧视亦非一日能解,直到战争结束后,南北的学校都对黑人实行苛刻的种族政策,很多黑人长期无法上学。甚至到了二战时,盟军中的白人军队还出现不允许黑人与他们共餐的恶劣现象。     正所谓“师出有名”,有了一个正义的借口,人们才能够找到打仗的理由,否则有谁愿意去不明不白地送死呢。     南北战争真正的起因,在于“联邦”与“邦联”的冲突。     美国是一个先有州、后有国的特殊国度。     北军认为,国大于州,主张“联邦”,凡是加入合众国联盟的,就不允许退出,州只是合众国的一部分不具有自主权,北军必须维护华盛顿所创立的国家的完整性,这是北军的“正义”。     南军则认为,州大于国,主张“邦联”,人加入“俱乐部”后,就有权利退出,北军无权剥夺个体的独立和自由,南军必须继承华盛顿不畏侵略者淫威的精神,这是南军的“正义”。     因此,美国的开国领袖华盛顿,在南北两军中,都被视为精神偶像。     南军将南北战争,称为“第二次独立战争”。他们认为抗击北方侵略者,就如同当年美国抗击英国殖民者是完全一样的道理,他们认为北军就像当年的英国殖民者一样,是在横蛮地践踏一个政权的尊严。     按今天的观点来看,北军(合众国)的制度无疑更为先进,但在当时,双方的态度,明显让人心偏向了南军一方,这也是为什么《冷山》和《众神与将军》等影片中,战争爆发时,南方的普通百姓都很欣喜若狂并全力支持战争的原因了,不管这场战争的实际性质是什么,他们都痛恨北军对南方的侵略。     因此战争的头一年,占据优势的北军却兵败如山倒,被穿着旧衣和破鞋、小米加步枪的南军打得很凄惨,以致于当时还流传着这样一则笑话:     北方士兵:“南方佬,你们有没有跛脚的马送给我们啊?” 南方士兵:“北方佬,你要用什么来换?” 北方士兵:“用我们的将军可以吗?” 南方士兵:“那……我还是要马算了……”     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林肯政府及时抛出了改良政策,将先前的无能将领撤掉,起用大奴隶主格兰特作指挥官,并推出了“解放黑奴”的法令,再加上随后南军在盖茨堡战役中的失利,战争形势开始转向了有利于北军一方,尽管此后还让双方持续了痛苦的几年。     战争是非理性的,会施行军事暴行的其实并不止南军,也包括标榜自由和人权的北军,他们在南方的所作所为、烧杀抢掠,让无数南方百姓为之痛恨。     在美国电影中,无论是以北军为主角的《光荣战役》、还是以南军为主角的《与魔鬼共骑》、亦或同时以两边为主角的《众神与将军》,都毫不避讳北军的暴行。     南北战争结束后,有三位将军后来受到了美国人民的敬仰,他们分别是劳伦斯、杰克逊、和罗伯特·李,前一位是北军的,后两位是南军的。     向来人们认为北军中最伟大的英雄不是战功赫赫的格兰特,而是在盖茨堡战役中表现出色的劳伦斯,这无疑是有道理的。格兰特虽然是北方名将,但作为一个大奴隶主去执行“解放黑奴”未免太过于黑色幽默(当然,北方中的奴隶主绝不止格兰特一个),而劳伦斯将军是真正的自由战士,并非只是一个把解放黑奴挂在嘴上当作政治筹码的政客。     劳伦斯将军曾说过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话:     “南部同盟军声称他们是为自由而战,我并不质疑这一点,但我质疑为了自己的自由、却剥夺别人自由的体制。所谓的奴隶制就是一群人有制度地剥削别一群人,这种现象很常见,古书上早有记载,但不代表我们就得容忍它!请别把‘黑人’称作‘黑鬼’,我们要摆脱这种自大的心态。是的,战争最初的目的并不为了解放黑奴,但随着战争的进行,这已经成了一种战略手段,我并不觉得总统做错了。如果不废除奴隶制,用武力凝聚一个国家又有何用?我必须承认战争是一场灾难,但是奴隶制度也是。军队是一种让人屈服的力量,所以不能让它落入自私险恶的人手里。战争是残酷的,所以它的结局必须要值得我们去为之牺牲,如果上帝让我为黑人而死,那么我也会接受这一安排。”     我无法不为这样的一段话所感动,尤其是第一句,劳伦斯将军认为,古代有奴隶制,外国也有奴隶制,但不代表美国就必须有奴隶制,古人外人有没有奴隶制与美国没有任何关系,它不能成为阻挡美国废除奴隶制的理由。     南军中的杰克逊将军,是一位相当骁勇的名将,在南北战争爆发后,他的“石墙之旅”只打过一次败仗,其威名让当时的北军闻风丧胆,然而杰克逊却很讽刺地被南军的子弹误杀,这场悲剧成了美国史上最声名狼藉的误伤事件。     尽管杰克逊是南军将领,但他誓死保卫家园的决心,也赢得了世代美国人的尊重,这有点像我国的战国时代,王剪想要统一六合固然正确,但李牧保卫赵国也没做错。杰克逊被自家人的子弹误伤时所穿的雨衣,至今被保留在了纪念馆内。     罗伯特·李则是弗吉尼亚州的领袖、也是南军中的头号名将,他还有一个特殊身份,就是美国第一任总统的亲家,其父享利·李倍受华盛顿的赏识。     在内战时期李将军无疑是令北军相当头痛的敌人,即便盖茨堡战役后他再也无法领导脆弱的南军赢得胜利,却也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让北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战争结束后,李将军受到美国人民的崇敬,并成为华盛顿大学的校长。他在军校期间所取得的成绩也是后世诸多美国军人想要超越的目标(如麦克阿瑟)。     盖茨堡之战是一场极其惨烈的战役,虽然战事“只”持续了三天,双方的死亡人数却都达到了两万人以上,算上重伤的,总人数高达十万,而在整个南北战争中,北军伤亡超过60万,南军亦达40多万,其间造成了至少两百万个父母失去自己的孩子、以及多少个孤儿和寡妇、还有多少的隐痛就无法用言语说明了。     就生命消逝的数量来说,南北双方很接近,但因为战略目的是否达到的问题,人们已经可以得出北军胜利南军失败的结论,人命只是被史学家、文学家、和政客玩弄的数字,在战争中的不值钱的程度,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战争结束后,南北双方的士兵遗体被埋葬在了一块,因为他们都是美国人,居住在同一片土地上,信仰着同一个上帝……
9分 假小子 动画 治愈系
舒克和贝塔 (1989) 豆瓣
8.5 (304 个评分) 导演: 严定宪 / 林文肖 演员: 范捷 / 翟巍
贝塔是一只宠物鼠,他经常会驾着小主人的小坦克对付老是欺负他的大花猫,好不神气;而舒克则是一只生活在丛林里的小老鼠,一次偶然,他得到了一架小小的直升飞机,有了直升机后,舒克经常开着它在丛林中飞来飞去,帮助朋友们。终于,贝塔厌倦了整天呆在家里的生活,决定开着他的坦克出外闯荡世界。
某天早上,贝塔出发了。当他的坦克来到了丛林后,发现舒克的直升机。两人由此交上了手。一番大战后,两人终于握手言和,而且成了好朋友。这对海空作战的好拍档开始了他们的冒险之旅!
2011年3月6日 看过
(9/10)小时候被这片所打动,并把舒克和贝塔视为“型男”标准,并期望故事中的老鼠能和人类和平相处,然后……继续在现实中拍死那些偷东西的老鼠……
2013年11月4日 评论 支持国产动画佳作,也远离今日的国产烂片 - 舒克和贝塔曾是我小时候的“型男”标准,他们也是我最喜欢的动画老鼠形象,而不是米老鼠、大力鼠、及那只巨欠抽的杰瑞…… 小时候看完动画后,深深地被故事所打动,并期望故事中的老鼠能和人类和平相处,然后……继续在三次元中拍死那些偷东西的老鼠…… 按照广电局的新标准,《舒克与贝塔》是不配放在今天的电视上播放的,甚至不应该出炉:人物地点名称高度西化、引进了大量国外的概念、还有诸多坑害祖国小花朵的残酷情节。 可是,大部分看过这部动画的80后们也许只会对它感到亲切、认为那是童年的一部分。 我觉得好动画也许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看完一集后,还能对下一集的剧情产生兴趣。 也许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时隔很多年后再来看这片时,你能无视它的时代缺陷,乐在其中。 《舒克与贝塔》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 豆瓣上经常可以看到为当今国产三流动画辩护的“台词”:我们中国比日本美国起步晚,能做成这样就行了,不打五星就是汉奸。 回顾一下几十年前的《舒克与贝塔》,它的画面只是那个年代的极限,没有华丽的电脑特效。可即便放在今天它依然可以让人看得津津有味、不断地被剧情吸引下去。 因为它的故事好看,因为它充满了想像力,还因为人物丰富多彩。 片中登场的角色众多,但都个性鲜明、立体,很少有脸谱化的人物。舒克聪明睿智,却也犯过开飞机外出游玩导致自家机场被强盗袭击的傻事;贝塔性格粗鲁,但也很耿直,算是粗中有细;女主角菲菲善良却也爱慕虚荣;臭球更不用多说了,爱惹事、说话臭屁,这种角色放在今天就是坑害祖国小花朵的…… 这部作品的世界观也不是单一的、不是那种绝对的黑白两个种族势不两立,在剧中无论老鼠、猫、人类都有善与恶的存在,只不过善良的人物都愿意聚焦到了舒克和贝塔身边。在剧中更多的是强调不同种族之间的和平共处,这与同期的《太空堡垒》(《超时空要塞》)所见略同。 也许有人会评价《舒克与贝塔》“这才是中国动画”、“这才是中国风”、“这才是中国特色”之类,可事实上,《舒克与贝塔》之所以这么好看,恰恰是因为它的视野是世界化的、不分年龄的。 儿时的我在这部片子里看到了帅气的飞机和坦克,然而数十年后的今天再来回顾这部作品,却还看到了社会、战争、和平……这些严肃的话题。 有句话是说:童话永远不是写给小孩子看的,只有中年和老年才能看懂童话。 这话说的很搞笑,但事实上,童话最初发明时没有规定它“只能给小孩子看”,这种意识的形成不过是近百年的事,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格林童话》原版有那么多残忍血腥的镜头了,而安徒生从来都不避讳制造让观众痛苦的结局。 郑渊洁的作品也一样,别说贝塔去德国时和某妹纸发生“One night in 德国,我留下一夜情”这种高G点的情节了,就算是动画片本身,中后期也出现了各种让大人也挺难承受的剧情。 国产老动画常有各种鬼畜情节,这是今天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却也是那个时代的特点,正因为当时没有对编剧作过多的限制和扼杀,才能创作出那么多好看的故事。 中国动画从来就没有“起步晚”过,相反它还是日本动画的启蒙老师,直到上世纪末,中国动画一直并不比日本动画逊色多少,它的衰落是从本世纪开始的,而就算是在本世纪,很多优秀的中国动画人才都在为日本动画加工,常看日本动画的人就能在ED中看到各种中国公司的名称。对想像力的疯狂限制和扼杀,是导致中国动画衰落的重要因素。 如果侄子几年后还喜欢看动画片的话,介绍国产动画时,我会给他介绍《舒克与贝塔》这类故事、也会介绍诸多民间的不成熟但很出彩的个人动画,告诉他这就是国产动画的经典,而不是《魁跋》、《达瓦里希》之流,比这好看的国产动画太多了,哪怕是在今天。 ———————————————————— Ps:本文写于2013年,部分观点已改变。这几年国产动画的进步还是挺明显的。
9分 动画 国产动画
加菲猫和他的朋友们 第一季 (1988) 豆瓣
Garfield and Friends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加菲猫
9.0 (61 个评分) 导演: Steve Clark / Jeff Hall 演员: Lorenzo Music / Gregg Berger
全身长着橙色皮毛的加菲猫是一只生长在大都会内一个平凡街区的猫儿,他天生具有哲人般的怪想法和似乎有无止境的旺盛食欲。比萨、猪肉卷、意大利面、蛋糕乃至各种无上美味且具含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都是加菲的最爱,而对于青菜、老鼠等等则嗤之以鼻。对他来说,美美的吃上一顿后再打个盹,这便是最完美的猫生。而那个身为漫画家的主人乔恩,毋宁说是老天专门派来服侍他的仆人;小狗欧弟则当仁不让是加菲解闷找乐的首选对象。加菲猫自私、小气、贪婪、懒惰、虚荣、自恋,可是却得到了全世界的宠爱……
本片根据吉姆·戴维斯(Jim Davis)的同名漫画作品改编。
龙珠 (1986) 豆瓣 Bangumi TMDB
ドラゴンボール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龙珠
9.1 (307 个评分) 导演: 西尾大介 演员: 野泽雅子 / 八奈见乘儿
生活在山上的孤儿悟空遇见布玛的时候正在钓鱼。布玛是一个寻找七颗龙珠的年轻女孩,传说当七颗龙珠聚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许愿。 悟空的爷爷在他去世前给了悟空一颗四星球。 为了收藏所有的龙珠,已经找到两颗龙珠的布玛决定让悟空加入她的队伍。 他们驾驶摩托车出发。但布玛突然被一只巨大的恐龙抓住。 悟空用他的金箍棒打倒了怪物,拯救了布玛。
2011年3月5日 看过
还是第一部最出色
9分 动画
大都会 (1927) 维基数据 豆瓣 TMDB Min reol Eggplant.place IMDb
Metropolis
9.1 (459 个评分) 导演: 弗里茨·朗 演员: 阿弗莱德·阿贝尔 / 古斯塔夫·佛力施
其它标题: Metropolis / 科学世界
In a futuristic city sharply divided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the son of the city's mastermind meets a prophet who predicts the coming of a savior to mediate their differences.
2011年3月2日 看过
(9/10)网上三个流行版本中,2010版最完整(147分钟),1984版最精简(80分钟),2002版(123分钟)比较鸡肋,不必观看。初次观看推荐2010版的。
(PS: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未来世界,可是,在1927年的德国,人们最大的困境并不是被资本家剥削得很惨,而是想找一个被剥削的机会都没有……几年后,有个小胡子解决了人们的就业难题,因此得到了民心,然而他叫”希特勒“……)
9分 德国
深海中的朋友 (1994) 豆瓣
七つの海のティコ
导演: 高木淳 / 宫下新平 演员: 林原惠美 / 池田秀一
《七海的堤可》,又译《七海小英雄》、《深海中的朋友》,为日本动画公司制作的《世界名作剧场》系列第20部的动画作品。是世界名作剧场中独创的作品,动画原案人是广尾明,没有可参考的原作。自1994年1月16日播至同年1994年12月18日,全39集。(这部有1集电视未播映,播映当时只有播38集而已)。
母亲很早就过世的主角少女,奈奈美,与海洋生物学者的父亲,史考特与伙伴阿尔(阿尔冯索),还带着朋友堤可这个杀人鲸沿着海洋调查船“佩佩伦奇诺号”一起生活,并在全世界各地旅行者。目的是寻找传说的生物“光明鲸”,不过那却是很难看的到的生物。喜好冒险的女大学生小姐,雪莉儿,史考特大学时学长的儿子,汤玛斯与朋友的加入,为了寻找光明鲸,便向全世界的海洋展开冒险的旅程。
但是,要求寻找发光能源(トロンチウム)的组织“CMC”发现光明鲸有所谓电子能源反应的事情,而CMC他们捕获了光明鲸,并且开始生态调查。但是不赞成人类为了追求技术进步,而要牺牲其他的生物的史考特,因而进入了CMC里面。
2011年2月26日 看过
【温情】“世界名著剧场”系列,改编自广尾明的反捕鲸小说《七海的堤可》。实际上,动画版比小说版更早出品,所以小说版在当时并非“名著”,不过就动画片本身而言,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精品之作,除了精彩绝伦的剧情,片中的环保意识也很强烈,穿着对人类破坏大自然的反思。一定要看日语版的,配音很出色
2011年2月26日 评论 不是名作胜似名作 -     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片子,在1994年被日本动画协会列为年度推荐片。     “世界名著剧场”的很多作品,我在豆瓣上都给了五星,但有些其实是四星半,有些则是我认为值四星以上,再加上个人的偏爱额外加分,不过这部《七海的堤可》就不同了,我真的打从内心就觉得它的确是五星精品,当之无愧。     与名著系列的其他优秀作品相比,本片的优势相当明显。《罗密欧的天空》的结尾稍显仓促,《小公子》有着一个繁琐的开头,《小公主》的过程则比较阴郁。而《七海》的剧情没有任何拖沓之处,只用了几集就迅速进入了高潮,并一口气延续到了最后,场面火爆的同时,亦不失唯美,看得让人过瘾。对于一些生死离别的场景,本片也处理得相当到位,没有为了煽情刻意搞得拖拖拉拉。     事实上,《七海的堤可》并非一部“名著”,动画版的出品时间比小说版更早,所以本片在当时可以说是原创,故事的作者广明尾在当年就因这点广受批评,不过,动画片本身的制作质量让人无可挑剔,绝不亚于宫崎骏的任何一部作品。而且《七海》正是本系列中风格最像吉卜力作品的。片中的场面气势恢宏、极其壮观,可惜是94年的作品,如果以今天常用的宽屏(16:9)的标准来制作的话,效果一定更让人震撼。     除了故事上的出彩,本片的声优阵容也相当豪华,给女主角配音的正是女王林原惠,加盟的知名声优还有水谷优子、池田秀一、绪方贤一、纳谷六朗、矢岛晶子、乡里大辅、二又一成、相泽正辉、石塚运升、高岛雅罗、冬马由美、岛田敏、西村知道、德丸完、阪脩、石丸博也、家中宏……     拥有这么暴强的配音阵容,你还不看日语版的话,那就亏大了!(况且中文版的配音也不是很出色)     《七海的堤可》有多个中文译名,常见的还有《七海小英雄》、《蒂蒂与海》、《深海中的朋友》,而按英文名《TICA AND NANAMI》直译过来,就是“堤可与奈奈美”了。     奈奈美在日语中是“七海”的意思,也就是七大海洋,故事的主线正是主人公一行驾驶船只环游世界,所以英文片名可谓一语双关。     “堤可”是片中鲸鱼的名字,中文字幕翻译堤可的种类时称其为“杀人鲸”,虽然这样译是没错,杀人鲸实际上也不杀人,但听着就觉得别扭……还是译成“虎鲸”更好些吧。     相信看过大量90年代的日本动画的朋友,一定会发现那时有很多动漫作品都涉及到了反捕鲸的内容,日本人痴迷动漫的程度不必多说,动漫种类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民意的体现。在这一时代氛围下,“世界名著剧场”的剧组决定顺应潮流,推出一部以鲸鱼为主角的动画,而此前广尾明已经在构思《七海的堤可》的创作,于是这部动画,就这么在小说版都未曾出版的情况下捷足先登了。     人们对日本捕鲸现象存在几种误解——     其一,日本人对鲸鱼肉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热衷,鲸鱼肉的销量并不高于其他日本美食。 其二,捕鲸并非日本经济的主要来源,相反,它还有风险大、成本高的缺点。 其三,日本文化中并无捕鲸传统,所以勿将西班牙与牛的关系套入其中。     所以这就奇怪了,既然捕鲸吃力不讨好、也非顺从民意、甚至让很多日本人厌恶,为什么日本政府还要大力地推广捕鲸活动,其中又有什么政治阴谋,至今都是个谜,不过这不是本文想要讨论的,不多说。     除了反捕鲸,本片的环保意识也很强烈。和其他名著系列不同的是,本片的剧情发生在现代,导演通过主人公一行的遭遇,向观众展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这其中就包括了东京,虽然是个华丽的城市,但周围的海洋却漂浮着一大堆垃圾。     还有在反派的设置上,这部作品在本系列中也显得很另类,大BOSS不再是贪小便宜的流氓,也不是气量狭小的老板,更不是会使用魔法的女巫,而是企图利用稀有资源开发生化武器的政府人员……     相比其他名著系列,本片的现代社会意义可见一斑。     另外,片中那首插曲《回归大海》实在太好听了,最后一集还播放了好几分钟。     无论从哪个方面,我都无法掩饰自己对这部作品的喜爱。要说本片有什么地方我觉得“不满意”的话,那就是作为一部讲述环游世界的作品,居然没有中国的份……不过片中好歹也有中国功夫片的场景,算是弥补了我这点小小的遗憾。顺便提一下,本片有中国人参与制作。     我相信,我还会有重看这部佳作的一天。     总之,个人强烈推荐《七海的堤可》,尤其喜欢海洋题材的朋友,这部作品绝对、绝对、绝对不能错过!!
9分 假小子 动画 旅行 治愈系
罗密欧的蓝天 (1995) 豆瓣
ロミオの青い空
9.5 (6 个评分) 导演: 楠叶宏三 / 宫下新平 演员: 折笠爱 / 藤田淑子
在一个小村庄里,住着罗密欧一家。他们虽然贫穷,但其乐融融。一天,村庄里出现了一个叫死神的男人,他是专门收买贫困人家小孩的人口贩子。他想买下罗密欧,于是暗中放火烧掉他们家的玉米地。父亲在大火中受伤,为了病重的父亲和贫苦的家庭,罗密欧答应死神,到米兰打扫烟囱。途中,罗密欧结 识了同样要去米兰的阿鲁弗雷特。一路上,经历了逃走失败等一系列事件后,罗密欧与阿鲁弗雷特建立了深刻的友情。
终于,罗密欧他们来到了米兰,不同的雇主买下了他们,两个好朋友分开了。来到主人家中后,罗密欧迎来了全新的生活,虽然吃尽了苦头,但是善良的罗密欧总是乐观面对,他还遇到了天使般的安洁露塔。之后,罗密欧重逢了阿鲁弗雷特,他们组成了“黑色兄弟”联盟,大家约定要好好面对生活,努力生存下去!
本动画改编自丽莎·泰兹纳的《黑色兄弟》,是日本动画公司制作的《世界名作剧场》系列第21部动画作品。
2011年2月17日 看过
“世界名著剧场”系列,改编自德国作家库特·海德的小说《黑色兄弟》(因作者的政治难民身份,作品以他妻子丽莎·泰兹纳的名义发表),故事取材自真实事件。本片不但在“世界名著剧场”中是数一数二的佳作,而且在日本动漫界也有很大的影响力,曾入选十大感人动画、及200佳日本动画。
2011年2月17日 评论 此罗密欧更胜彼罗密欧 - 这部动画的原著小说叫《黑色兄弟》,其真实作者是德国作家库特·海德(Kurt Held),由于他是逃亡瑞士的政治难民,被剥夺了写作权,所以出书时以他妻子丽莎·泰兹纳(Lisa Tetzner)的名义发表,这导致至今书本封面和图书资料的“作者”一栏一般署上他妻子的名字。 《黑色兄弟》是海德夫妇于二战期间创作的文学小说,作品改编自真实事件,故事的历史原型发生在19世纪中叶,贫民家的孩子们被不断地拐卖到米兰清扫烟囱,过着奴隶般的生活,不少孩子因长期吸入大量烟灰中毒身亡。 清扫烟囱是一种累活,辛苦自不必多说,每天下来整个人都会变得一身漆黑,这些漆黑少年聚在一起,组成了相互帮助的联盟,“黑色兄弟”由此诞生。故事主人公罗密欧的原型乔治欧(Giorgio),就是这个神秘团体的成员(动画版最后一集出现过“Giorgio”字样)。 罗密欧虽然干着累死人不偿命的粗活,但在那个交通不发达、贵族老爷又不会自己爬上屋顶的年代,扫烟囱的孩子是少数能够站在屋顶上眺望广阔天空的群体,这也就是“罗密欧的天空”一名的由来。 影片中罗密欧把他所看到的天空,带给了一个长年卧病在床的女孩安杰莉塔,尽管她的戏份只到第23集为止,但她毫无疑问是故事的一号女主角,很多剧情就是由她来主导的,相比之下24集之后新登场的名义女主角碧安卡,很大程度上倒像是哥哥(男二号阿鲁弗雷特)的“附带品”,戏份若被删掉会很可惜但对剧情的影响不是很大,碧安卡直到最后三集才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立剧情,无论人物塑造还是心理描绘,明显都远不如安杰莉塔来得细腻。 虽然安杰莉塔天生长着一张“我是女主角”的脸孔,有着一切女主角所具备的条件,更有着讨人喜欢的个性(我也很喜欢这个女孩子),而且可以看出她与罗密欧之间互有好感,但最后还是秒速了……人家跑到巴黎去疗养,然后……没了。 也许喜欢安杰莉塔的朋友会感到很怨念,但其实动画版导演对安杰莉塔是“手下留情”了,原著中安杰莉塔是罗西师傅的亲生女儿,你明白这话的含义吗……? 动画版的改动我觉得也很不错,感人的东西不一定非要用死亡的形式来体现。 安杰莉塔固然比窦文涛还要冤,不过还有比她更倒霉的,这就是动画版前三集的“女主角”、罗密欧那位主动上门求打Be的青梅竹马安妮塔,你要知道,日本动漫中,青梅竹马就是一悲剧属性,最后一集罗密欧虽然回到了家乡,但这位登场时超级活跃的乡下妹子却连一个镜头也没有…… 不妨让我这样比喻,罗密欧有过好几段艳遇,第一段生米准备煮成熟饭,柴火就被熄灭了,第二段生米即将煮成熟饭,但锅里的饭被揣走了,第三段真的生米煮成熟饭了,但煮饭的过程中却烧掉了一根红木……(丫的,原来罗密欧也是后宫男……!) 故事的男二号阿鲁弗雷特,虽然戏份不如罗密欧来得多,但却更为抢眼,一举手一投足,都显得与众不同,导演往往只需要给他几个镜头,就足以让他盖过别人的光芒,小时候看本片时就对这个角色印象更为深刻。 虽然阿鲁弗雷特气质不同凡响,亦几乎可以说是本片的第一完人,但其人生悲催的程度却和《佛兰德斯之犬》的主人公尼洛有得一拼,具体的就不多透剧了。 除了几位主要角色,本作的配角亦塑造得很出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妮基塔。这类女孩表面上很逞强、好胜、有时候还会耍横,但却隐藏着一颗温柔善良的心。她们总用一种要强的方式来掩饰自己内心的孤寂,把自己打扮成桀骜的独行侠,不过她们却也比任何人更渴望被人关心、被人喜欢。 当妮基塔看到罗密欧登上装满炸药包的马车后愤怒地跑出来时,我们就已知道她并不像表面上呈现的那样蛮横霸道(不过让人想吐槽的是,妮基塔好歹也在炸药事件中和但丁一起援救过罗密欧,并协助抓捕了犯人,但之后狼帮和黑色兄弟打起架时,彼此之间却跟初次见面一样,好像那场大灾难从来没有发生过,这些死小孩真是……)。 妮基塔最后头戴鲜花守护着阿鲁弗雷特的场景十分感人。 关于本片,就说到这里吧,总之我想表达的意思只有一句话:推荐,大力推荐,强烈推荐,千万别错过!! ============================== 最近我写的几篇寂寞蛋疼文都跟“世界名著剧场”有关,有网友希望我能对这个系列作一下介绍。说实话,虽然我是这个系列的FANS,也看过当中的不少作品,但见识也没高到哪里去,所以我就直接把自己的一些认识叙述一下吧。 正如系列的名称,每部作品都是改编自名著小说(有一部例外,下边会说到)、都坚守着健康全龄温情励志的原则、绝无任何恶趣味和擦边镜头(这一特点维持至今依然不变,感动啊……)。 本系列的发展可分为五个时期,我个人将其命名为:萌芽期、崛起期、黄金期、衰落期、重振期。 一:萌芽期(1974年之前) 这一时期“世界名著剧场”的概念还未正式形成,相关作品大概有《安徒生童话》、《小山鼠》、和短片动画《聪明一族》,它们可算是本系列的雏形(《聪明一族》在90年代曾被改编成TV动画,但没有被收录进名著系列)。    1974年,有一部作品注定要名垂青史,它的诞生可谓一鸣惊人,这就是由高畑勋和宫崎骏执导的《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海蒂》,又叫作《飘零燕》。 在那个年代,《海蒂》明显有着高于同期其他动画的制作水准,再加上当时动画界纯朴的作风及本片自身出色的故事题材,已经没有任何外力能够阻挡它为成一部经典。 虽然《海蒂》并未被正式收录进名著系列,但对无数漫迷来说,这部作品就是本系列的开山之作。 二:崛起期(1975-1980) 《海蒂》的成功,让“世界名作剧场”顺理成章地正式诞生,接下来的几年,日本动漫界几乎成了本系列的天下。 这一时期也可以称作“吉卜力萌芽期”,吉卜力中的很多人才就是在这段时间内被培养起来的。由高畑勋和宫崎骏执导的片子有《三千里寻母记》和《红发安妮》(后来凭借《侧耳倾听》一举成名的近藤喜文,参与了后者的制作)。 需要一提的是,豆瓣上《红发安妮》的分数不高,恐怕还是因网上流行的剧场版蒙受了不白之冤,但实际上,剧场版只是未完成的实验之作(宫崎骏还在制作过程中放了高畑勋的鸽子……)。TV版的制作水准远非剧场版所能相比,而且一直是日本ANIMATION引以为傲的得意之作,主人公安妮和小浣熊还分别成为了该系列的形象代言人和吉祥物。 由于“世界名作剧场”本着每年一作的基准,很多改编自名著的动画并没有被收入该系列中,这就包括了宫崎骏首度执导的《未来少年柯南》。 此期间的其他作品还有《小浣熊》、《小英的故事》、《汤姆历险记》、以及《佛兰德斯之犬》(这部作品后来还推出了相当出色的剧场版)。   三:黄金期(1981-1990) 进入80年代,日本动漫开始变得多元化,不同种类的作品纷纷浮出水面,而高畑勋和宫崎骏等人则脱离名著系列另起炉灶,成立了“吉卜力”并取得了成功,动漫市场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一个激烈的竞争时代,不过在当时,名著系列依然具备着相当的竞争力。 这一时期诞生的作品可谓豪华之极,每一部都是精品之作,包括:《鲁宾逊一家飘流记》、《露斯小姑娘》、《阿尔卑斯物语:我的安列特》、《牧场少女》、《小安娜》、《小妇人》、《小公主》、《小公子》、《小飞侠》、《长腿叔叔》。(当中的《小公子》和《小飞侠》是我小时候非常喜欢的动画片) 无数80后的儿时经典《格林童话剧场》亦是诞生于这一时期的作品。 四:衰落期(1991-1997) 到了90年代,动漫界开始流行起了热血剧和青春剧,漫迷们的兴趣逐渐疏离了那些虽然纯朴但缺乏惊险刺激场面的全龄动画,尽管此期间的《真善美(音乐之声)》、《草原小天使》、《新小妇人》(荣获93年优秀映画奖)都是很出色的作品,但由于愿意播放的电视台减少,其影响力已经无法与早前相比。 这时期有几部作品是得特别说明一下的。 首先是《七海小英雄》,也叫作《深海中的朋友》。尽管这部作品大受好评,并且请来了当时大红大紫的林原惠给本片配音,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而当今日本也有同名小说的流通,但事实上这部作品在当时并非“世界名著”,编剧广尾明就是故事的创作者,因此,小说版是通过这部动画取得成功后才变成“名著”的,这一点在当年就被广为吐槽。当然,就作品本身而言,这是一部极为出色的精品。 《七海小英雄》之后,名著系列迎来了两部尴尬的颠峰之作,这就是本文提到的《罗密欧的天空》、以及97年在日本让面巾纸销量上升的《佛兰德斯之犬(剧场版)》,这两部作品在后来一齐入选200佳日本动画。 在当年,《罗密欧的天空》很不幸地遭遇了N次收视危机,频频因各种赛事和政治新闻被强行中断播映,甚至有时一中断就是一个月,这对一部正在热映中的动画来说无疑是场灾难。尽管如此,《罗》在之后还是受到了肯定,各种荣誉相继而来,可以说是动漫界的《大话西游》、《肖申克的救赎》。1995年几乎可以说是《攻壳》和《EVA》在二分天下,不过我认为《罗》才是这一年的作品中最值得一看的。 《罗》在艺术上的成功,只是一次回光返照,它在收视上的痛苦历程延续到了次年的《名犬莱西》,彻底地跌到了谷底。此时漫迷们要么在继续热血,要么沉浸在《EVA》的余辉中,全龄片的失败已经势在必然,最终《名犬》因收视率过低而草草结束,被扣上了一顶名著系列最差之作的帽子,尽管这部作品实际上绝不算差。 《名犬》的虎头蛇尾,让名著系列打破了一年一部的规则,就这样,悲情的最后一部TV动画《无家可归的孩子》在年底提前登场了。 《无家可归的孩子》和中国漫迷熟悉的《咪咪流浪记》改编自同一部小说(其实这两部片子的日文名是相同的,小说原著市面上一般译为《苦儿流浪记》),与原著小说不同的是,动画版将主人公蕾米设定为一个十岁的女孩子,当然改动的地方并不止蕾米的性别,还有片中的诸多角色,比如蕾米的恋人从原著的哑女莉日换成了小提琴手马蒂亚,而片中马蒂亚外冷内热的个性也与原著大不相同。 作为衰落期的最后一作,《无》虽然是一部佳作,但却难成经典。首先制作精良的《咪咪流浪记》早已深入人心、难以取代,而《无》本身后半部的水准明显不如前半部,当然我个人是很喜欢这部动画的,尤其“十本魔法书”那集很感人。 《无》一片出现最多的台词,是“前进”、“向前走”、“向着美好的明天”,可惜的是,这些美好的祝愿并没有呈现在名著系列身上,她更像片名那样找不到归属。 1997年,剧场版《佛兰德斯之犬》上映了,这部电影CCTV引进时译作《尼洛和他的狗》,港台则译为《龙龙与忠狗》或《义犬报恩》。 这是一部感动过一代人的优秀作品,其经典不容质疑,可也就在那一年,《幽灵公主》和《EVA剧场版》上映了…… 但无论如何,没人能够否定掉《佛兰德斯之犬》在艺术上的成就,片中尼洛和忠犬于雪夜徘徊在教堂外的场景,已经成为日本动漫的一个经典镜头(不久后这个场景就被《宠物小精灵》恶搞了……),至今在日本动漫界,这部作品依然被反复提及(如《幸运星》)。 名著系列就像《佛兰德斯之犬》那段伤感的故事一样,这个有着二十多年历史、创造了无数辉煌、培养了无数优秀动漫人才的系列,就这样退出了动漫舞台。似乎也就是从那之后,日本动漫开始盛行KUSO、卖腐、卖萌、恶趣味、情色、灰暗、后宫…… 五:重振期(2007年之后) “世界名著剧场”这一中断,就是十年。 2007年,名著系列悄声地东山再起,推出了雨果的作品《悲惨世界》,同一年,曾在本系列中很活跃的编剧岛田满参与了NHK的名著动画《风之少女》,但这两部作品都不是很成功。 名著系列虽然复出,但在这个充斥着重口味的动漫时代,俨然是一个火坑,不过,有人就是偏偏敢往里跳,此人就是来自吉卜力的望月智充,2008年由他执导的《西米特拉的孤儿》,名气虽然不大,但颇受好评,可谓冷门佳作。 2009年,《红发安妮》的前传《你好安妮》出场了,同样是一部口碑还很不错的作品。 再之后,就期待着本系列能够重新振作起来吧…… 六:NHK名著动画 除了日本ANIMATION推出的“世界名著剧场”系列,NHK也很热衷于名著动画的制作,当中有不少作品因风格与前者太相似而被人搞混(如《灰姑娘物语》)。这两个团队也曾合作过名著动画的制作,比如《风之少女艾米莉》就是其一。 《神秘花园》和《小公子》、《小公主》并称为白涅德夫人的小贵族三部曲,NHK推出这部作品,可谓功德无量。 中国大陆观众熟悉的作品,还有《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罗宾汉大冒险》、《怪杰佐罗》、《三个火枪手》、《绿野仙踪(OZ国历险记)》等等。 关于名著动画,就说到这里了。高畑勋和宫崎骏虽然不再服务于“世界名著剧场”,但他们的作品明显继承着这一系列的风格,这也算是对本系列的精神的一种发扬吧。 ============================== 最后,有关《罗密欧的天空》的网上资源,要特别说明一下。 网上流传的版本,大多为台湾国语版或粤语版,但其实还是可以找到日语高清版的(MKV格式)。 提供日语视频的网友沧炎沁梦不同意转载资源,所以就靠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去挖了。 首先,点击沧炎沁梦的豆瓣评论: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318664/ 进去后,博主会提醒自己的网址搬家了,点击文中提供的新地址cang09.com,之后就自己动手找下载资源吧。 每个资源都有两个下载地址,一个是有时间期限的,另一个是无限期,但需要使用“Mega Manager”下载(自己动手去找这个软件)。 如果你点击的是Mega Manager下载的话,那么打开地址后,某个角落会出现等待几十秒的字样,等数字消失后,点击那个位置就会弹出下载提示(如果你用的是火狐浏览器,那里会出现下载字样,但若是其他浏览器,那里就会空白,但点击后依然有效)。 不过麻烦事还没完,暴风影音是不兼容最后十几集的,打开视频会出现花屏,所以建议用“KMPlayer”播放。 使用“KMPlayer”的话,默认设置还是会导致MKV花屏,这时你必须调整一下设置: 打开参数设置(按F2)——滤镜控制——分离器——找到右边的“matroska”,将其设为“Gabest MKV分离器”。 完成以上设定后,关闭“KMPlayer”,重启即可。 好了,剩下还有什么问题的话,阿拉就把责任推卸给沧炎沁梦了,阿拉才识浅薄,啥都不知道,啥都不知道……
9分 动画 德国 治愈系
秀逗魔导士RETURN (1996)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スレイヤーズ RETURN
9.2 (9 个评分) 导演: 渡边浩 演员: 林原惠美 / 川村万梨阿
其它标题: スレイヤーズ RETURN / 秀逗魔導士
莉娜与娜卡的面前突然出现一位泪汪汪的美少女。她的名字叫莎琳娜,十天前她所居住的比亚兹村落,被一个名为塔因的秘密组织所驱使的下级恶魔占领,她是来请求她们帮忙,并且述说恶党们还胁迫村人去做一些挖掘的工作。平常要是没有酬劳,莉娜是不会接受委托的。不过她却突然想起在比亚兹村落有著"妖精之传说",便接下了此次的任务。
2011年2月14日 看过
(9/10)《秀逗魔导士》的第二部剧场版,也是该系列我最早接触的一作,小时候看过好几遍,剧情很搞笑,尤其那个“总部”、“许愿”、“惺惺相惜,情不自禁”笑得我肚子好疼……
9分 动画 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