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买
日知錄集釋全校本(全三冊) 豆瓣
所属 作品: 日知錄集釋全校本(全三冊)
作者: 顾炎武 译者: 黄汝成 集释 / 栾保群、吕宗力 点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抗清志士顾炎武所著的《日知录》,是其积三十余年心力编次而成的,旨在资治,“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凡经义、吏治、财赋、史地、后事、艺文等,皆探其原委,考正得失,论据精详,文理通达,确是一部名山绝业之作。道光年间,青年学者黄汝成,以遂初堂三十二卷本为底本,参以阎、沈、钱、杨四家校本,并收录道光前九十余家学者对《日知录》的研究成果,成《日知录集释》一书,是为西谿草庐重刊本。此次整理校点即以西谿草庐本为底本,校勘中汲取了黄侃用雍正年间《日知录》抄本对校西谿草庐本《日知录》而成的《日知录校刊》成果,以恢复《日知录》原貌。对《日知录》、《日知录集释》的引文,尽量一一核对原书,纠谬正误。对文意出入不大者,则不作校改,对清代的避讳字则迳改。对一些清代的违碍语,如“胡虏”、“我大明”等,则改从抄本而出校记。对《日知录》引文,尽量补足出版。阎若璩之后李遇孙所著之《日知录续补正》、丁晏所著之《日知录校正》、俞樾所著之《日知录小笺》俱为黄汝成所未见者,择其精要,编入《日知录》相应各条之后。附录有《谲觚十事》、《日知录之余》。
从《日知录》到《日知录集释》(代前言)
校点说明
黄汝成叙
潘耒原序
先生初刻《日知录》自序
《日知录集释》正文三十二卷
附录一
谲觚十事
附录二
日知录之余
石涛画谱校注·南田画跋 豆瓣
作者: 朱季海 撰 中华书局 2013 - 8
《画谱》原为石涛撰,原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朱季海先生校注。《南田画跋》为恽格画论,也由朱季海先生校订。二书均为朱季海先生旧著,今重新修订出版,成为《朱季海文集》中的一个品种。
屠猫狂欢 豆瓣
The Great Cat Massacre and Other Episodes in French Cultural History 所属 作品: 屠猫记
作者: [美] 罗伯特·达恩顿 译者: 吕健忠 商务印书馆 2018 - 9
1730年代的巴黎,一群印刷业学徒发起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屠猫仪式,他们折磨然后杀死所有他们能够找到的猫,包括他们师母的宠物猫。18世纪法国人的文化有珍奇的一面,也有寻常的一面,作者藉以邀请读者思索这一类的问题:为什么巴黎的一群工匠觉得对猫的大屠杀那么有趣?玩笑如何在旧制度的工人间发酵?同时,作者还选取了其他五个法国历史场景,分别基于几个单独的史料,从而揭露一个文化的万花筒视野,既熟悉又奇妙。
本书希望能够在历史学中引入人类学视角,但又警惕地不愿让人类学取而代之。在人类学的意义逐渐彰显的今天再来回望,达恩顿对方法论的尝试足以使他成为新文化史的开拓者之一。
古琴指法谱字集成 豆瓣
作者: 张子盛 / 葛亚东 中华书局 2016 - 11
本书整理了从北魏至近代的一百二十六种指法材料,共收录了1176个指法名称,1522个减字写法,是目前收录指法数量最多,收录范围最广的古琴指法类工具书。
本书保留了原琴谱中的指法原貌,并将原谱中释义按年代排序,设立笔划及拼音两种索引方式,做到查阅一个谱字就能看到从古至今的所有图形及释义。同时还把常见的谱字进行提要注释,可用图片表述的指法还附上了动作拆解照片,以方便学习者参考查阅。
迂回与进入 豆瓣
所属 作品: 迂回与进入
作者: [法] 弗朗索瓦·朱利安 译者: 杜小真 商务印书馆 2017 - 11
把中国文明作为重新思考西方古希腊传统的中介,作者要向西方人展示,与“正面”针锋相对的“迂回”——这另一种意义策略得以建立的逻辑及其特殊的有效性。一个西方学者通过对中国古代经典的解读,发现了一种并不意在本质普遍性的“记号”的话语,中国文化的暗含意义的丰富与智慧的价值由此而生,距离如何成为有效的源泉?或换言之,迂回凭什么得以提供进入?
法国汉学(第6辑) 豆瓣
作者: 《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 编 中华书局 2002 - 4
《法国汉学》第六辑为中国科技史专辑。
本辑的大多数文章与意大利百科全书学会(Istituto della Enciclopedia Italiana)组织编纂的多卷本《科学史》计划有关。关于这一计划的宗旨、意义和规模,以及有关中国科学史部分的目标、选题原则和本辑入选文章的大致内容,已由担任这一部分主编的林力娜(Karine Chemla)作了详尽的说明。我们这里从已经全部定稿的70余篇文章中,精选出20篇作为本辑的第一部分内容,其作者都是相应领域里最有资格或熟悉相关文献的专家。目次为:戴仁(Jean-Pierre Drége)《文字作品的创作、传播及管理》,蒲芳莎(Fran?oise Bottéro)《文字统一和辞书编撰》,林力娜《数学与解释:关于〈九章算术〉的注释》,孙小淳《中国古代星官体系的形成》,张嘉凤《汉唐时期的天文机构与互动、天文知识的传承与资格》,陈美东《中国古代历法》,李建民《中国早期数术通考》,白馥兰(Francesca Bray)《齐民要术》,戴思博(Catherine Despeux)《从秦代至唐代的中医经典理论》,蓝克利(Christian Lamouroux)、郭正忠《宋代国家社会与“实学”》,Annick Horiuchi《南宋数学》,冯锦荣《国家控制与民间天文学》,傅大为《宋代笔记里的知识世界:以 为例》,梅泰理(Georges Métailié)《论宋代本草与博物学著作中的理学“格物”观》,陈久金《中世纪阿拉伯科技对中国的影响》,郭世荣《明代数学与天文学知识的失传问题》,祝平一《西学东渐:晚明中西历法的初步接触与历法形式的冲突》,梁其姿(Angela Leung)《明代社会与医学》,黄一农《明清火炮》,马克(Marc Kalinowski)《预言、科学与魔术》。
在意大利百科全书《科学史》计划之外,本期还选刊了六篇涉及中国科学的文章:其中四篇是最近几年内用法文或英文发表的,考虑到多数中国读者获取资料和阅读上的困难,现在翻译出来介绍给大家;另外两篇则是首次发表。
漢語俗字叢考(修訂本) 豆瓣
所属 作品: 汉语俗字丛考
作者: 張涌泉 中華書局 2020 - 4
所谓俗字,是区别于正字而言的一种通俗字体,与正字相辅相成。传统文字学作为经学的附庸,重正字,轻俗字,导致俗字研究资料匮乏,给俗字研究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然而随着大批敦煌写卷文书的渐次公布,这种局面有了很大的改观。敦煌写卷和出土碑铭中的俗讹别字数量甚夥,为俗文字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资料。本书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以《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为纲,对历代字典辞书中的疑难俗字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考辨,包括字形楷定、注音、考释等方面,计3000余条。鉴于《中华字海》收载的疑难俗字较多,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多,故本书的部首设置和字形的排列顺序均以《中华字海》为准,《汉语大字典》字头归部及排列次序与《中华字海》不一致者,据后书作适当调整。每条下先引《汉语大字典》和《中华字海》的原文,并注明页码。如果同一条目《中华字海》的训释与《汉语大字典》基本相同,则不再引录《中华字海》的原文,而以参见“《字海》XX页”的形式提请读者参看,以省篇幅。凡是《汉语大字典》有问题而《中华字海》已经纠正的条目,本书一般不再收入;反之,如果《汉语大字典》不误或曾提出正确见解而《中华字海》仍沿用谬说者,本书则择要载入,酌加考辩。本书引用文献资料,随文标注页码;末附“引用书目”,标明所据版引用篇论文,则是随文注明。
天地之间 豆瓣
作者: 邱靖嘉 中华书局 2020
天文分野是由中国传统星占学衍生出来的一套将天界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的理论学说,它集中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宇宙观和世界观。长期以来,天文分野一直属于科技史的研究范畴,而未进入历史学者的研究视野。但事实上,中国古代的天文分野对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王朝政治、社会文化及思想观念都有重要的影响,如果从历史学的视角去加以考察,会发现围绕天文分野有很丰富的议题值得进一步发掘与开拓。本文即以《天地之间:天文分野的历史学研究》为题,对天文分野与社会历史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希望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我们透过天文分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中国人的思维世界,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由传统走向近代的转型历程。
神曲 豆瓣
La Divina Commedia 所属 作品: 神曲(全三册)
8.6 (16 个评分) 作者: (意)但丁 译者: 朱维基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但丁(1265-1321),意大利著名诗人,在西方文学史上,享有与荷马、莎士比亚齐名的美誉,他用了十多年时间完成的旷世之作《神曲》代表了中世纪文学的最高成就。
《神曲》采用了中世纪流行的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一个幻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故事。全诗三卷,分别为《地狱》、《炼狱》和《天堂》,每卷三十三篇,加上序共一百篇。诗人描述了他在一三○○年复活节前的凌晨,在一片黑暗的森林中迷了路,象征淫欲、强权和贪婪的豹、狮、狼拦住了去路。正在危急关头,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但丁青年时期所爱恋的女子俾德丽采之托前来援助。维吉尔引导但丁游历了惩罚罪孽灵魂的地狱,穿越了收容悔过灵魂的炼狱,最后由俾德丽采引导他经过了构成天堂的九重天之后,终于到达了上帝面前。这时但丁大彻大悟,他的思想已与上帝的意念融洽无间,整篇诗到此戛然而止。
但丁在游历地狱和炼狱时,遇到的不少灵魂生前都是历史上或当时的著名人物,诗篇的字里行间充满寓意,也具有很强的神学和宗教色彩。
周作人作品集(第一辑) 豆瓣
作者: 周作人 著作 / 锺叔河 编订 岳麓书社 2019 - 1
周作人一向被称作“小品散文之王”,他的文章是中国白话散文的J致,同时代的鲁迅、胡适、俞平伯等大家都有点评。他博学广识,著作包罗万象,平和冲淡是其公认的文学风格,但其文章中也不乏凌厉忧愤。他的文章始终渗透出人文的观照,既具有思想的深刻性和前瞻性,又包含有生活的平实和真诚,让读者在其冲淡、质朴的文字中既可品味到散文的经典美学意味,又可以领略丰富的人生,收获思想的智慧。止庵先生曾言:周作人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是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之大成的人物,读他的作品,可以从历史、现实、文化、知识、修养、趣味各方面获益。其识见之广博,生活体验之细微,对社会人生之清醒与洞彻,能令人耳目一新,击节赞叹。
《周作人作品集》(第一辑)包括下列作品:《欧洲文学史》《自己的园地》《陀螺》《雨天的书》《冥土旅行》《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过去的生命》《艺术与生活》《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看云集》《夜读抄》《苦茶随笔》《苦竹杂记》《风雨谈》《瓜豆集》《秉烛谈》,共二十种。包含了周作人作品中的散文、杂文、诗歌、译著、学术著作等各类经典,是在三十年前岳麓版的基础上一次全新修订。除了版式和装帧形式上与初版不同,做法一仍其旧,依旧遵循锺叔河先生当年出版此套书的初衷。
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全二册) 豆瓣
所属 作品: 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
作者: 巴托尔德 译者: 张锡彤 / 张广达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 - 7
《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套装上下册)》所述乃蒙古入侵前的突厥史,实际是“一部起于伊斯兰教开始武装进攻,断于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登场的中亚历史”。“把中亚史的研究提高到历史科学水平的,实以巴托尔德为第一人”。《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套装上下册)》由我国著名的中亚史专家张锡彤、张广达父子据最为信实的俄文1963年版译出。
中医人生 豆瓣
所属 作品: 中医人生
作者: 娄绍昆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 - 6
《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是当代经方研究者娄绍昆医师的一部重要著作。初学中医时的迷茫,百思不得其解时的困惑,遇到良师指点后的豁然开朗,交友切磋学术火花四进时的激动,都在这本《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中娓娓道来。娄先生对经方医学中六经、方证、体质等重要学术范畴的独特视角和观点,对《伤寒论》及其日本汉方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张丰等师友学术观点的阐释发挥,都是本书的亮点。
娄绍昆医师多年来致力于仲景学说的临床研究,注重《伤寒论》方证辨证及日本汉方在临床医学中的运用,擅长针灸等外治法与方证辨证内治法相结合治疗疑难病证。娄绍昆医师以自己青年时代自学经方的经历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古朴的仲景医学在现代基层社会的生存状况。作者用浅近平实的笔法来叙述经方医学的丰富内涵,使读者能够轻松地走进中医的大门。作者通过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故事,活龙活现地把一百多个典型病案的诊治经过,全方位地再现在读者的眼前,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了解到经方医学重经验、重实证的鲜明特色。
朱丹溪医学全书 豆瓣
作者: 田思胜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 - 1
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因世居丹溪,故人称朱丹溪,或尊称为丹溪翁,公元1281~1358年(元至元18年~至正18年),元代金华(今浙江省义乌县)人,金元四大医学家之一,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说,创阴虚相火病机学说,善用滋阴降火的方药,为“滋阴派”的创始人。
朱震亨自幼好学,初习举子业。奋发学医,并深入研究《素问》、《难经》等古典医籍。学了五年,便能临证,为了进一步提高医术,他外出浙江,走吴中、抵南徐、达建业,以访求名师,在他四十四岁时又跟随罗知悌学医。罗是当时名医,世称太无先生,其学得刘完素之再传,旁通张从正、李杲二家学说。丹溪尽得其学,并有机会吸收三家学说之长,融会自己的心得,提出独到的学术见解,自成一派。朱丹溪因而非常重视养阴。并创立了“滋阴派”学说。
朱丹溪一生,著述很多,主要有以下几部:《格致余论》一卷,成书于公元1347年;《丹溪心法》,成书于公元1347年,全书共五卷,分一百门,前有十二经见证等六篇,后附《丹溪翁传》;《金匮钩玄》,成书于公元1358年,全书共三卷。末附《火宁君相,五志具有论》等医论六篇,为戴原礼所加;《医学发明》一卷;《局方发挥》一卷。另外,还著有《本草衍义补遗》一卷。《素问纠略》一卷。
我们收集整理丹溪本人及其门人、私淑者,能够反映丹溪学术思想的医著八种,编纂成《朱丹溪医学全书》并对其学术思想进行深入研究,旨在系统全面地反映丹系的学术成就和临床经验。
吴天士医话医案集 豆瓣
作者: [清] 吴天士 原著 / 张存悌 赵效勤 白龙 编校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 7
《吴天士医话医案集》内含《兰丛十戒》、《破俗十六条》、《医医十病》3篇医话和吴氏医验病例203则,以伤寒、内伤、虚劳病症为多,间以杂病。吴氏医宗伤寒,精于脉诊,屡起疑难重症,特色鲜明。如擅用附子,彰显火神派风格。善治阴证,尤精于真寒假热即阴火的辨析,此为《吴天士医话医案集》之精华所在。善于思辨,独创许多新见解,予人诸多启迪。其3篇医话以破除时俗,针砭庸医流弊为主旨,观点鲜明,语言犀利,颇多警世之句,值得品味。
伤寒温疫条辨 豆瓣
所属 作品: 伤寒温疫条辨
作者: 杨璇 学苑出版社 2006 - 7
本书共六卷。卷一列论21则,分别从病因、病机、治法等方面阐述伤寒与瘟病的辨别。卷二和卷三共列71种伤寒与瘟病的临床症状鉴别。卷四和卷五共列方剂181首、附方34首。卷六列12类193种中药,每味中药均说明性味、功效和药解。
《围棋发阳论》新解 豆瓣
作者: 程晓流 成都时代出版社 2004 - 1
《围棋发阳论》,是举世公认的围棋死活方面的最高经典著作。它成书于公元1713年,原作者是日本著名棋家桑原道节(四世井上因硕,名人)。
《围棋发阳论》这本书,就是当时的棋界最高领袖、“井上家”的第四代家族首脑桑原道节,为了培养“井上家”的接班人而精心创作的高级教材。书成之后,为了防范其他门派“盗”走这部“武林秘籍”,“井上家”实行了严格的保密制度:不但原本被当作传世瑰宝而秘藏不露,就连书中的内容,本家族之中的一般弟子也无从窥其门径。只有极少数年轻有为而又忠诚可靠的候补接班人,才得以在家族首脑的亲自传授下,按步就班地修习书中的题目。这种一家垄断的状况,一直持续到了近代。
围棋棋经众妙 豆瓣
作者: 杜维新 成都时代(原蜀蓉棋艺)出版社 2004 - 4
该书按内容分为“生之部”、“死之部”、“劫之部”、“攻之部”、“追杀之部”、“盘渡之部”、“挖之部”、“点之部”、“刺之部”、“断之部”、“征之部”等,共52题.
2021年1月3日 已读
序言佳,内容编排也很合理~
要买
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 豆瓣 Goodreads
They Thought They were Free:the Germans 1933-45 所属 作品: 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
7.3 (25 个评分) 作者: [美] 米尔顿·迈耶 译者: 王岽兴 / 张蓉 商务印书馆 2013 - 11
米尔顿·迈耶,德裔美国犹太人,身份复杂的著名记者和专栏作家。二战时他曾是一名拒服兵役者。“正派的人”如何且为何成为纳粹,这个问题吸引他在战后旅居德国,并与当地的德国家庭共同生活长达十年之久。他由此了解纳粹统治下普通德国人的生活故事,也催生了这本极具影响的书:《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
十位曾在纳粹时期生活过的小人物是其主要受访者。在他们的讲述下,纳粹主义不仅是一种政治体制或意识形态,更是十分适合一战后德国人气质和心态的世界观。纳粹征服了伟大的和平庸的德国人的心灵,也压垮了他们。迈耶精辟地写道:德国对纳粹主义的积极性很明显就是“小人物变疯了”。
本书堪称一份研究第三帝国时期德国生活的微观社会人类学报告,它最有价值的贡献是向人们展示了一幅观念的图景:纳粹体制如何在普通德国人的层面以及德国社会内部发生作用。这些极具颠覆性的内容引人深思,关乎德国人,更关乎我们每个人自身。
作为一名兼具德国血统和犹太信仰的美国自由主义新闻记者,米尔顿·迈耶写作本书的目的在于秉承良心的公正与无情的诚实。正是这一点赋予本书强大的冲击力量。
——沃尔特·L.多恩,《星期六评论》
德国问题再次成为了我们政治的核心。对其根本性的探讨,不会比这部著作更出色、更人道和更清晰洗练了。
——奥古斯特·赫克舍,《纽约先驱论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