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买
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 豆瓣
所属 作品: 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
作者: 郭霭春 贵州教育 2010 - 10
《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套装上下册)》主要包括:《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上册)》和《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下册)》。
《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套装上下册)》是《黄帝内经》的一部分,是祖国医学最早的古典著作。它对人与自然,生命的起源,形神的关系,疾病的发生和防治等各个方面都作了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论述。这不仅为古代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它的理论精华,一直煦育着历代医家,它的科学价值,永为历代劳动人民所推崇,它是祖国医学中最宝贵、光辉的遗产。关于它的成书年代,近人任应秋先生说是“战国至东汉一段时间”。我基本上同意他的说法。
秦祭祀研究 豆瓣
作者: 史党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20
秦代是我国古代祭祀系统变化和形成的重要时期,本书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秦之官方祭祀。书中主要研究对象有秦祭祀系统的构成、源流、特征和历史地位,以及秦祭祀所牵涉的政治思想和学术背景、巫等方面,对重要而被忽视的史料——《山海经》、凤翔血池秦汉祭祀遗存也作了研究。
初并天下 豆瓣
作者: 孙闻博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21 - 2
本书探讨秦统一历史进程中君主权力的巩固与发展,聚焦“周秦变革”背景下与秦君关系密切的统治政策、政治口号、政治名号、政治信物,进而从这四个层面展开分析。其中,政策探讨商鞅“农战”政策推行及与“君――官――民”政治结构的互动;口号探讨秦君臣“并天下”政治表述的产生过程及其意义;名号探讨秦自战国献公、孝公以降君主称谓的使用变化与“皇帝”名号的出现;信物主要围绕兵符、帝玺与玺书,梳理制度源流,揭示政治文化意涵,进而思考君主在军事、政治活动中的角色及地位。本书立足基本史料,坚持实证原则,主要从政治文化角度研究秦君主集权,进而对“初并天下”的实现,提出新的历史解释。
故宫退食录(上下) 豆瓣
所属 作品: 故宫退食录(上下)
8.6 (7 个评分) 作者: 朱家溍 紫禁城出版社 2009 - 10
本书书按性质归类分为十二组,大致是:一、在故宫工作与碑版书画等的鉴定,二、珐琅、牙角、雕漆、书籍等器物的研究,三、先世遗泽,四、书序,五、清宫礼俗,六、有关宫廷生活的作品(包括影片)正误,七、宫庭和贵胃演戏情况,八、四时府邸园林,九、记先贤,十、有关故宫博物院诸事,十一、京剧及一些名演员,十二、方言及饮食。内容多,是名副其实的知识宝库。记琐闻于备掌故之外,还多有风趣,是这本书的一大特点。书中涉及的门类很多:书法、名画、碑帖、法琅、瓷器、掐丝法琅、漆器、木器、图书、古砚、古建筑、明清室内装修陈设、园治、明清历史、戏曲史、饮食等等,篇篇开卷有益,非常耐读。
空间、知识与权力 豆瓣
Space, Knowledge and Power: Foucault and Geography 所属 作品: 空间、知识和权力
作者: [英]杰里米·克莱普顿 / [英]斯图亚特·埃尔顿 译者: 莫伟民 / 周轩宇 商务印书馆 2021 - 1
本书是一部研究福柯与地理学关系的论文集, 包括十几位作者的作品。 福柯曾对地方、空间、城乡规划发表了大量论述,并对地理学可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但是并没有形成一本这方面的专著。本书则将福柯在这些方面的研究结集并加以评论, 是目前为止我们总览福柯地理学思想的*好的参考材料。
米歇尔• 福柯曾经说过,地理学位于他关切的核心之处。如果你想了解福柯地理学思想的深处,了解福柯研究者们对他的批评性探索,那么这本论文集就是一个无法绕过的、令人振奋的指南。
——德雷克• 格利高里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本书以富有吸引力的形式详尽阐述了福柯关于地理学和空间的思想,福柯的研究者们将会为看到福柯的另一面而感到兴奋甚至惊讶!对于所有的地理学者来说,并且对于所有对福柯的空间思想及其在社会科学和文化理论方面产生的广泛影响感兴趣的学者来说,本书将很快成为一个重要文本。
——约翰• 皮克斯 美国北卡罗林纳州立大学国际研究中心杰出教授—约翰• 皮克
说文文本演变考 豆瓣
作者: (日) 白石将人 中华书局 2021 - 9
宋代是古代典籍从抄本时代向刊本时代过渡的时期,文本从个体传抄的不稳定,向经过校订、广泛流传的刊本过渡。而刊本是宋人倾注了学养和感情,校勘众多抄本而编定的,可以谓之“制造定本”。在校定过程中,自然不可避免因客观条件、所依据的材料、校订者的思路、当时的需求等因素,影响到文本的确定,从而又产生定本文本的差异。
本书在此思路下,选取《说文解字》为例,重点讨论了李阳冰、徐锴、徐铉、陆佃对《说文》的校定,以及《五音韵谱》的刊刻。一以历史学的方法阐明校订者的生平与校订工作的历史背景。一以文献学的方法研究文本本身,通过文本的比较,分析异文的性质,探索所以形成差异的原因,掌握每一种文本在校定上的倾向性。通过细致的考订,得出了校订者对《说文》都有用会意字解释形声字的一贯倾向,从而导致宋代“右文说”兴起的结论。
本书是研究《说文解字》文本演变的新成果,使我们对历代学者所关注的大小徐本的异同,会有全新的认识,也可以从中窥见古代典籍流传演变中的一些通例,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意义。
本书为乔秀岩先生作序推荐。
本因坊秀哉全集 豆瓣
成都时代出版社 2002 - 6
秀哉(1874-1940)日本二十一世纪本因坊。原名田村保寿,生于东京。8岁学棋,10岁入方圆社拜十八世本因坊秀甫为师。13岁入段。1982年改入十改世本因坊秀荣门下,同年晋及四段。1897年五段,1900年六段,1905年七段,1908年继位二十一世末因坊并手八段,改名为秀哉。1914年被推举为名人。1919年曾访问中国。1924年创建日本棋院。1939年将本因坊名位无偿转让给日本棋院。1939年将本因坊名无偿转让给 日本棋院。
秀哉棋风雄肆奔放,机略纵横。激战中常能以风险之着出奇制胜,独霸日本棋坛数十年,被誉为“不败的名人”。是日本最后一位终身制的本 因坊和名人。著有《死活妙机》、《围棋神髓》、《名人围棋全集》等书。
李金发诗全编 豆瓣
作者: 李金发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0
● 李金发诗作首次集结,中国象征派诗歌研究的“参考书”
● 纪念中国象征派诗歌开创者李金发诞辰120周年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丰碑,备受蔡元培、朱自清、谢冕等名家推崇
● 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宜宾学院等知名教授历时近30年汇编,搜集齐全、校勘精细、注释确当、史料翔实
——————————
《李金发诗全编》汇集了李金发自20世纪20年代从事创作以来的全部诗歌作品,其中包括《微雨》《食客与凶年》《为幸福而歌》《异国情调·诗》《集外诗汇编》等等,附录收录李金发搜集整理的578节民歌《岭东恋歌》及陈厚诚教授整理撰写的《李金发年谱简编》。同时,编者为本书添加大量注释,既有外文词汇的鉴别、勘误和翻译,也有流传与发展过程中李诗字词变化的考证与校正。
除诗歌作品外,本书还收录了李金发各个时期的生活照,具有搜集齐全、校勘精细、注释确当、史料翔实等特点,堪称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艺术史、中国现代翻译史、中西文学交流史等领域的第一手资料。
——————————
文学纵横乃如此,金石刻画臣能为。
——蔡元培
留法的李金发氏又是一支异军……他要表现的不是意思而是感觉或情感;仿佛大大小小红红绿绿一串珠子,他却藏起那串儿,你得自己穿著瞧。这就是法国象征诗人的手法,李氏是第一个人介绍它到中国诗里。
——朱自清
他是促进东西方诗风交流的积极参与者,他的工作与“五四”前后那些向着西方的盗火者的业绩一起,被记载在中国新诗史上,不会也不该被遗忘。
——谢冕
晏子春秋 豆瓣
作者: (清) 顾广圻 校勘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20 - 6
《晏子春秋》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晏婴之言行,记述生动,流传广泛。内篇分谏上、谏下、问上、问下、杂上、杂下六篇,外篇分上下二篇,凡二百一十五章。此嘉庆间全椒吴氏刻本,经顾广圻校勘并主持刊刻,校勘审慎,写刻整饬,是清人刻书中的精品。
战国策 豆瓣
作者: (清) 顾广圻 校勘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20 - 6
《战国策》是反映战国历史的重要史籍,凡三十三篇,分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一、中山一。此黄氏《士礼居丛书》所收剡川姚氏本,经顾广圻精心校勘,写刻精美,历来为人所重视。
古文苑 豆瓣
作者: (清) 顾广圻 校勘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20 - 6
《古文苑》九卷,编者不详。相传为唐人旧藏本,北宋孙洙(1032~1080)得于佛寺经龛中。所录诗文,均为史传与《文选》所不载,唐以前散佚之文,或赖此书得以流传。此清嘉庆十四年(1809)孙氏仿刻本,为顾千里主持校刻,校勘审慎,写刻精美。
礼记 豆瓣
所属 作品: 礼记注
作者: (清) 顾广圻 校勘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9 - 1
《礼记》系十三经之一种,此阳城张氏刻本,经顾广圻校勘、主持刊刻,极为精审。正文用上海图书馆藏嘉庆十一年初刻本,所附“释文”用天津图书馆藏嘉庆二十五年重刻本。书虽清刻,但较为稀见,尤其二十五年重刻“释文”,国内仅见两家收藏。
桥本宇太郎围棋世界 豆瓣
作者: 志智嘉九郎 蜀蓉棋艺出版社 1999 - 7
《桥本宇太郎围棋世界》内容简介:桥本宇太郎先生在日本棋坛风风雨雨地奋斗近70年之久,他的一生最富传奇色彩,曾经作为日本棋界的『最长老』而家喻户晓。他的晚年仍以『变幻自在流』跻身于硝烟弥漫的棋战第一线,使棋艺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2021年2月2日 已读
真是特别令人感动啊!
要买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全五卷) 豆瓣
所属 作品: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全四册)
作者: 刘英男 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 - 5
相声艺术自清末流传到今,历传十余代弟子,人才辈出,传统相声以积累丰富著称,其中颇多相声名家的精彩之作。该书是多年来对传统相声搜集、采录、辑佚而成的专汇。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华说唱艺术研究中心编委会编辑,主编为刘英男,副主编为贾德臣。《中国传统相声大全》二万多万字,分为五卷,每卷均按传统相声中的单口、八大棍儿、对口、群口各编排一部分,更容纳了相声家族中太平歌词、滑稽双簧和开场小唱的部分传本。
谢宣城集校注 豆瓣
所属 作品: 谢宣城集校注
作者: 谢脁 / 校注 曹融南 译者: 曹融南 注解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 11
《谢宣城集校注》作者谢脁,字玄晖,南朝齐诗人。诗风清新自然,婉丽多姿,尤以山水诗为最擅长。他是当时继谢灵运,鲍照之后最优秀的作家,人称“小谢“,在中国文学史上不着重要的地位。这次整理出版的《谢宣城集校注》,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本子,内容包括校、注、集说、附录四部分。诗赋以吴骞拜经楼本、文以严可均《全齐文》为底本,并用十多种本子作样勘。注释为《谢宣城集校注》的主要部分,重在疏通文义,证引典实。集说则辑录前人对谢氏诗文所作具有参考价值的评论。附录收辑了谢?作品的佚文、序跋、诸家的综合性评论。传达室记以及校注者新撰的《谢脁事迹诗文系年》。
玉臺新詠箋注(全二冊) 豆瓣
所属 作品: 玉臺新詠箋注(全二冊)
9.2 (5 个评分) 作者: 徐陵 / 校注 吴兆宜 译者: [清] 吴兆宜 注 / [清] 程琰 删补 中华书局 1985 - 6
徐陵《玉台新詠序》
考订姓氏
目录
卷第一
卷第二
卷第三
卷第四
卷第五
卷第六
卷第七
卷第八
卷第九
卷第十
原书序跋
附录
补序跋二十八篇
碑帖鉴别常识 豆瓣
所属 作品: 碑帖鉴别常识
作者: 王壮弘 上海书店 2008 - 10
《碑帖鉴别常识(修订本)》:崇善楼书系。碑帖二字含义极广,本篇所谓的碑帖仅指历代石刻文字,以及专为传学书法而摹刻的法帖。故凡甲骨、金文、砖瓦、玺印上的文字以及简、牍、帛、绢、纸缣上的手迹皆非《碑帖鉴别常识》范围。本篇既名《碑帖鉴别常识》,当以介绍碑帖版本知识为主,文字考释一概从略。本篇为一知识性的书籍,读者欲广泛深究,拙著另有《增补校碑随笔》、《六朝墓志检要》、《崇善楼笔记》、《帖学举要》等可供参考,本篇因篇幅所限未能列入。
高邮二王著作疑案考实 豆瓣
作者: 虞万里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20 - 1
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所着《高邮王氏四种》是乾嘉时期考据学名著。上世纪初,王国维从罗振玉所购得之王氏遗稿中发现“念孙案”涂改为“家大人曰”,遂致疑《经义述闻》引之说为念孙归美,由此引起《述闻》乃至《王氏四种》著作权纷争。本书从存世二王残稿入手,揭示其创稿时原始形式;统计、分析《王氏四种》著作中父子“案”、“曰”用语之形成与比例,以见父子分工与合作细节;抉发《王氏四种》著作中互相关联条目,以证明父子之说厘然不紊。更从王念孙疏证《广雅》,发明就古音以求古义之规律,并欲推而广之实施其周秦经典正伪计划,与引之共着《读书杂志》和《经义述闻》。著述过程始终以王念孙为主,父子分头由校勘而考证,撰成初稿、定稿,而后各司一书,汇总两人之说。凡己说用“案”(“念孙案”和“引之谨案”),他说用“曰”(“引之曰”和“家大人曰”)。二王著作之精义在以古音求古义,就此意义立论,王念孙既有发明权又有著作权,王引之则仅有著作权,父子之间并不存在归美与攘窃。通过对六七千条考订文字之梳理,使一百年来王氏著作之疑案得以彻底澄清。
2021年1月26日 已读
有大义存焉~
要买
琴学备要(上下) 豆瓣
作者: 顾梅羹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 3
《琴学备要》(上下)(手稿本)分为总规、指法、手势、曲谱、音律、论说六篇。主要内容包括:琴面的部件、琴底的部件、琴前后的部位、上弦的程序、琴位的安置、坐位的姿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