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书
历代名画记校笺 豆瓣
作者:
〔唐〕张彦远 撰
/
许逸民 校笺
2021
- 10
《历代名画记校笺》,唐人张彦远撰,许逸民校笺。全书共十卷,前三卷为画史画论,即《四库提要》所言“一叙画之源流,二叙画之兴废,三叙自古画人姓名,四论画六法,五论画山水树石,六论传授南北时代,七论顾陆张吴用笔,八论画体工用搨写,九论名价品第,十论鉴识收藏阅玩,十一序自古跋尾押署,十二叙自古公私印记,十三论装禙褾轴,十四记两京外州寺观画壁,十五论古之秘画珍图”。第四卷至第十卷为各时代画家小传,汇载历代画家三百七十二人之逸闻佚事,引据浩博,书末附录张彦远《法书要录序》,以及历代书目著录、版本序跋,以及有关传记资料。本次校笺取明毛晋刻《津逮秘书》本为底本,参校其他版本及类书引文进行校订,并对书中涉及的典故进行笺释,旨在为当今读者利用《历代名画记》一书提供更好的帮助。
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 豆瓣
7.8 (24 个评分)
作者:
小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4
◎ 编辑推荐
1.三十年精神病院护士生涯的真实记录。对大多数人来说,疯人院是一种象征、一个在骂人与嘲笑时才会想起的字眼,小安则切切实实地在那里工作了三十年,见证并记录下疯人院里的种种欢笑与泪水、荒诞与离奇,难得的是这些记录不猎奇、不哗众取宠,而是有种众生平等的温情。他人的疯癫是映照我们自己的一面镜子,如福柯所说,疯癫“揭示了真正的问题所在。”
2.非虚构•四川话•寓言•喜剧•魔幻现实。小安的另一个身份是诗人,照顾了疯子三十年的诗人,著名作家韩东说“她想写得差都不可能”,她的记录干净、幽默、充满想象力,她无疑正是疯人院这一前所未有的题材的最好执笔者。本书部分内容为《南方人物周刊》特别专栏,著名诗人韩东、何小竹作序倾情推荐。
本书是小安在精神病院工作三十年后写下的疯人言行录。小安的精神病院,有一条落满樱花的小河,一座小桥,一座花园,疯子和护士们过着幼稚园般的生活,唱歌,踢球,吵架,生病,看电影,谈恋爱……
小安这样的写作者在某种意义上是无路可逃的,也就是说她想写得差都不可能,因为她从不想写得更好。小安是典型的“跌到高处”的人,而非那种向往好因而可以更好的作家。小安就这么写着,你就这么读着,于是就有福了。
——韩东
无论世界怎么变化,小安永远是单纯的。因为她生活在另一个世界。这“另一个世界”从现实层面讲,就是她的工作单位,精神病院。从精神层面讲,就是她一刻也没离开过的,也是一生所寄托的的诗的世界。
——何小竹
1.三十年精神病院护士生涯的真实记录。对大多数人来说,疯人院是一种象征、一个在骂人与嘲笑时才会想起的字眼,小安则切切实实地在那里工作了三十年,见证并记录下疯人院里的种种欢笑与泪水、荒诞与离奇,难得的是这些记录不猎奇、不哗众取宠,而是有种众生平等的温情。他人的疯癫是映照我们自己的一面镜子,如福柯所说,疯癫“揭示了真正的问题所在。”
2.非虚构•四川话•寓言•喜剧•魔幻现实。小安的另一个身份是诗人,照顾了疯子三十年的诗人,著名作家韩东说“她想写得差都不可能”,她的记录干净、幽默、充满想象力,她无疑正是疯人院这一前所未有的题材的最好执笔者。本书部分内容为《南方人物周刊》特别专栏,著名诗人韩东、何小竹作序倾情推荐。
本书是小安在精神病院工作三十年后写下的疯人言行录。小安的精神病院,有一条落满樱花的小河,一座小桥,一座花园,疯子和护士们过着幼稚园般的生活,唱歌,踢球,吵架,生病,看电影,谈恋爱……
小安这样的写作者在某种意义上是无路可逃的,也就是说她想写得差都不可能,因为她从不想写得更好。小安是典型的“跌到高处”的人,而非那种向往好因而可以更好的作家。小安就这么写着,你就这么读着,于是就有福了。
——韩东
无论世界怎么变化,小安永远是单纯的。因为她生活在另一个世界。这“另一个世界”从现实层面讲,就是她的工作单位,精神病院。从精神层面讲,就是她一刻也没离开过的,也是一生所寄托的的诗的世界。
——何小竹
季风吹拂的土地 豆瓣
Blood and Silk: Power and Conflict in Modern Southeast Asia 所属 作品: 季风吹拂的土地
6.7 (23 个评分)
作者:
[英] 迈克尔·⽡提裘提斯
译者:
张馨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 5
说起东南亚,你会想到什么?
海岛、沙滩、购物中心、度假酒店,还是暴力、腐败、军事政变、宗教冲突?
一面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物质富足,一面是民主状态的反复和集权政府的冷酷。暴力与奢华并存,闲适与压抑同在。
《季风吹拂的土地》是一部关于东南亚现代化进程及其面临问题的反思和剖析。作者迈克尔·瓦提裘提斯先后担任BBC记者、《远东经济评论》编辑、调解冲突的中间人,在东南亚工作、生活近四十年。基于其研究者、观察者、参与者的三种身份,瓦提裘提斯从东南亚的社会症结与历史重负出发,辅以细腻动人的个人经验,追溯经济与文化、殖民背景与历史遗产,内部分歧与外部渗透,深度解析地区性冲突的背后原因,及其对于国际局势的影响。
海岛、沙滩、购物中心、度假酒店,还是暴力、腐败、军事政变、宗教冲突?
一面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物质富足,一面是民主状态的反复和集权政府的冷酷。暴力与奢华并存,闲适与压抑同在。
《季风吹拂的土地》是一部关于东南亚现代化进程及其面临问题的反思和剖析。作者迈克尔·瓦提裘提斯先后担任BBC记者、《远东经济评论》编辑、调解冲突的中间人,在东南亚工作、生活近四十年。基于其研究者、观察者、参与者的三种身份,瓦提裘提斯从东南亚的社会症结与历史重负出发,辅以细腻动人的个人经验,追溯经济与文化、殖民背景与历史遗产,内部分歧与外部渗透,深度解析地区性冲突的背后原因,及其对于国际局势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增订本) 豆瓣
所属 作品: 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
作者:
(日) 渡辺信一郎
译者:
徐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 4
本书从独特的角度对中国古代国家的核心问题进行了细密的分析,是一部胜义纷呈的著作,无论从分析的视角、方法到结论,对于推动中国古代国家的研究无疑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侯旭东(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此书涵盖领域甚广,巧妙整合天命、疆域、公私等重大课题,揭示天下观与天下政体结合的发展历程,提出一元化的天下型国家理念。诚为天下观研究者不可不参考的力作,天下型国家概念必会产生深远影响。——游逸飞(台湾中兴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
本书在清理学界关于中国先秦至隋唐时期对“天下”的不同认识的基础上,重新返回史料,检视唐代以及汉代“天下”观念的具体含义及其变化的轨迹。作者主要沿着两条线索展开:一是分析从先秦至唐代“天下”观念含义的变化,二是讨论这一观念落实为具体制度的过程,并选取两项重要的设置,即宫阙、华林园以及南郊祭天,来揭示古典国家观念如何形成国家制度,并具体发挥作用。从而揭示了天下观与天下政体结合的发展历程,提出一元化的天下型国家理念。同时又能考虑战国、汉代、六朝、唐代诸朝的时代特质,说明天下型国家如何受时代影响,但在时代变动之中仍有其不变的结构。本书涵盖领域广,内容充实而鲜明,视角独特,分析细密,新见迭出,富有启发性,不仅是研究中国传统天下观、中国古代国家形态不可不参考的力作,也对今天我们思考国家模式和实际秩序颇有启迪。
此书涵盖领域甚广,巧妙整合天命、疆域、公私等重大课题,揭示天下观与天下政体结合的发展历程,提出一元化的天下型国家理念。诚为天下观研究者不可不参考的力作,天下型国家概念必会产生深远影响。——游逸飞(台湾中兴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
本书在清理学界关于中国先秦至隋唐时期对“天下”的不同认识的基础上,重新返回史料,检视唐代以及汉代“天下”观念的具体含义及其变化的轨迹。作者主要沿着两条线索展开:一是分析从先秦至唐代“天下”观念含义的变化,二是讨论这一观念落实为具体制度的过程,并选取两项重要的设置,即宫阙、华林园以及南郊祭天,来揭示古典国家观念如何形成国家制度,并具体发挥作用。从而揭示了天下观与天下政体结合的发展历程,提出一元化的天下型国家理念。同时又能考虑战国、汉代、六朝、唐代诸朝的时代特质,说明天下型国家如何受时代影响,但在时代变动之中仍有其不变的结构。本书涵盖领域广,内容充实而鲜明,视角独特,分析细密,新见迭出,富有启发性,不仅是研究中国传统天下观、中国古代国家形态不可不参考的力作,也对今天我们思考国家模式和实际秩序颇有启迪。
唐代交通图考 豆瓣
所属 作品: 唐代交通图考
作者:
严耕望
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
- 7
钱穆的得意门生,胡适、杨联陞、黄永年、余英时、许倬云一致称许的史学名家严耕望,积四十年之功,重现唐代交通的宏壮图景!
-----------------------------------------------
★史学名家 严耕望论现代中国史学家,特别推崇陈垣、陈寅恪、吕思勉和钱穆为“四大家”。而有学者认为,严耕望于四大家的优点能兼收并揽——他的规模宏大承自钱穆,辨析入微取诸陈寅恪,平实稳健尤似陈垣,有计划而持之以恒则接武吕思勉。他在史学上终能达到通博与专精相反相成的境界决不是幸致的。
★学术经典 王子今教授在《中国交通史研究一百年》中回顾总结道,《唐代交通图考》是20世纪中国交通史研究的突出成果,也是这一领域值得称羡的学术成就,就对于以后中国交通史研究的影响而言,是学者公认的典范。
★精校精修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此次影印《唐代交通图考》,在台湾原版基础上,做了大量修版、重录及更正错讹的工作,改动达数百处,力图以清朗悦目的形态呈现给广大读者。
★精良印制 本书圆脊精装,外有护封,内文以100克纯质纸印刷,整体设计端庄、厚重,与其学术经典性相称。
-----------------------------------------------
俾后之读史治史,凡涉政令之推行,军事之进退,物资之流通,宗教文化之传播,民族社会之融和,若欲寻其径途与夫国疆之盈亏者,莫不可取证斯编。
——严耕望
海外学术界二十余年来,真能潜心学术,有著作问世者,几乎无从屈指。惟(耕望)能淡泊自甘,寂寞自守,庶不使人有秦无人之叹!
——钱穆
体大思精多创获,严公政考早流传,新编又见追双顾,管领方舆数百年。
——杨联陞
在唐代交通方面,严先生广搜当时史料,重建唐代交通路线。他的材料来源浩瀚而零散。例如,从唐诗诗序的地名及路程,严先生可以积累无数这种线索,排列成为有逐日日程的旅行路线。那些路线,在史书中往往依稀仿佛,经过严先生的努力,我们始能见到唐人的交通网络。这种研究功夫,既要有绣化针的考证,又要有开山斧的宏观史识,更需要有耐力,庶几能将这么零星的材料点点滴滴拼缀为有意义的历史现象。
——许倬云
先生之著作偏重归纳法之应用。搜集所有能见到之资料,以归纳法抽绎其共通性,往往有重大发现。
——廖伯源
作为交通史断代研究的成果,严耕望自谓“耗时四十年,文繁两百万”的巨制《唐代交通图考》,堪称具有经典意义的名著。其成就在于以所论证的若干史实,描绘出了唐代交通的完整图景,其中多有极其重要的发现,然而又绝不仅仅是罗列有关交通的史料而已,对于交通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关系亦有透彻的论述。
——王子今
桐城严耕望先生,近代学人之典范,平生建树最著者,一为汉魏行政制度史硏究,二为唐代人文地理研究,尤以《唐代交通图考》享誉学林,三为唐史文献研究,最著者为《唐仆尚丞郞表》。近百年唐史研究前以陈寅恪先生、岑仲勉先生得造其极,继起而获学界认可者,严先生为不二人选。
——陈尚君
-----------------------------------------------
◎ 内容简介
交通为空间发展的首要条件,是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民族等领域研究的基础。
本书考订唐代交通地理沿革,以区域分卷,以路线为篇,考论沿途所经之州府军镇、馆驿津梁、山川形势、道里远近,描绘出唐代交通的详细图景。作者穷尽历史文献,并旁征考古资料,精辨细析,既以结论为纲,又有考据为目,纲目分明,体例谨严。每篇考论成果,皆于地图上标识,直观易晓,颇便读者参阅。
在城乡设置、地形地貌与出行方式未发生重大改变的时代,交通路线也会具有延续性,故本书不仅是唐代交通史的重要研究著作,对于前后数百年间的历史地理研究,都极具参考价值。
-----------------------------------------------
★史学名家 严耕望论现代中国史学家,特别推崇陈垣、陈寅恪、吕思勉和钱穆为“四大家”。而有学者认为,严耕望于四大家的优点能兼收并揽——他的规模宏大承自钱穆,辨析入微取诸陈寅恪,平实稳健尤似陈垣,有计划而持之以恒则接武吕思勉。他在史学上终能达到通博与专精相反相成的境界决不是幸致的。
★学术经典 王子今教授在《中国交通史研究一百年》中回顾总结道,《唐代交通图考》是20世纪中国交通史研究的突出成果,也是这一领域值得称羡的学术成就,就对于以后中国交通史研究的影响而言,是学者公认的典范。
★精校精修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此次影印《唐代交通图考》,在台湾原版基础上,做了大量修版、重录及更正错讹的工作,改动达数百处,力图以清朗悦目的形态呈现给广大读者。
★精良印制 本书圆脊精装,外有护封,内文以100克纯质纸印刷,整体设计端庄、厚重,与其学术经典性相称。
-----------------------------------------------
俾后之读史治史,凡涉政令之推行,军事之进退,物资之流通,宗教文化之传播,民族社会之融和,若欲寻其径途与夫国疆之盈亏者,莫不可取证斯编。
——严耕望
海外学术界二十余年来,真能潜心学术,有著作问世者,几乎无从屈指。惟(耕望)能淡泊自甘,寂寞自守,庶不使人有秦无人之叹!
——钱穆
体大思精多创获,严公政考早流传,新编又见追双顾,管领方舆数百年。
——杨联陞
在唐代交通方面,严先生广搜当时史料,重建唐代交通路线。他的材料来源浩瀚而零散。例如,从唐诗诗序的地名及路程,严先生可以积累无数这种线索,排列成为有逐日日程的旅行路线。那些路线,在史书中往往依稀仿佛,经过严先生的努力,我们始能见到唐人的交通网络。这种研究功夫,既要有绣化针的考证,又要有开山斧的宏观史识,更需要有耐力,庶几能将这么零星的材料点点滴滴拼缀为有意义的历史现象。
——许倬云
先生之著作偏重归纳法之应用。搜集所有能见到之资料,以归纳法抽绎其共通性,往往有重大发现。
——廖伯源
作为交通史断代研究的成果,严耕望自谓“耗时四十年,文繁两百万”的巨制《唐代交通图考》,堪称具有经典意义的名著。其成就在于以所论证的若干史实,描绘出了唐代交通的完整图景,其中多有极其重要的发现,然而又绝不仅仅是罗列有关交通的史料而已,对于交通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关系亦有透彻的论述。
——王子今
桐城严耕望先生,近代学人之典范,平生建树最著者,一为汉魏行政制度史硏究,二为唐代人文地理研究,尤以《唐代交通图考》享誉学林,三为唐史文献研究,最著者为《唐仆尚丞郞表》。近百年唐史研究前以陈寅恪先生、岑仲勉先生得造其极,继起而获学界认可者,严先生为不二人选。
——陈尚君
-----------------------------------------------
◎ 内容简介
交通为空间发展的首要条件,是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民族等领域研究的基础。
本书考订唐代交通地理沿革,以区域分卷,以路线为篇,考论沿途所经之州府军镇、馆驿津梁、山川形势、道里远近,描绘出唐代交通的详细图景。作者穷尽历史文献,并旁征考古资料,精辨细析,既以结论为纲,又有考据为目,纲目分明,体例谨严。每篇考论成果,皆于地图上标识,直观易晓,颇便读者参阅。
在城乡设置、地形地貌与出行方式未发生重大改变的时代,交通路线也会具有延续性,故本书不仅是唐代交通史的重要研究著作,对于前后数百年间的历史地理研究,都极具参考价值。
山中的糖果 豆瓣
7.9 (27 个评分)
作者:
邓安庆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
- 6
《山中的糖果》通过“亲人记”“世间记”“回乡记”三个部分,集结了作者对故乡亲人、师友,对身边那些人那些事的记录与怀念。作者邓安庆生长在农村,曾游荡于多个城市之间,从事过广告策划、内刊编辑、企业培训、木材加工、图书编辑、互联网等不同职业,阅历丰富,天性敏感细腻,对乡村,对城市,对社会底层的人和事,都有独到而细致入微的体察。作者文笔细腻,语言纯净克制,用平铺直叙的白描手法,将人间烟火娓娓道来,对人物的举止投足和心理刻画生动,性格描述细致入微,使得读者如见其人,如入其境,读来亲切有加。他的文字接地气,带有温度,能够俘获人心。
插画家 “星星的插图”根据书中内容作插图20余幅,画风细腻、生动,乡趣十足,与邓安庆的文字十分契合,相映成辉。
插画家 “星星的插图”根据书中内容作插图20余幅,画风细腻、生动,乡趣十足,与邓安庆的文字十分契合,相映成辉。
董仲舒与汉代公羊学 豆瓣
作者:
曾亦
/
黄铭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
- 5
董仲舒为汉初一代儒宗,又是汉代公羊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其学术世代立为博士,尊于学官,不独对于两汉之经学,且于中国古代数千年之政治、法律、社会,影响皆极为深远。至汉末又有何休,为《公羊》墨守之学,而力辟盛极一时之《左氏》学,可谓汉代《公羊》学之殿军。其后治《公羊》之学者,两千余年间,皆莫出二子之外。本书立足于汉晋数百年经学史中的今古之争,详细梳理了董仲舒、何休的《公羊》学,及其与《左氏》学的关系。且本书亦凸显了董仲舒与何休的差异,并试图揭示这种差异对于清末《公羊》学的巨大影响。本书长于对《公羊》义理、条例的分析,以及相关经学史脉络的梳理,是一种不同于思想史论述的经学著述。
渗入皇帝政治的经典之学 豆瓣
作者:
朱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3
- 6
“独尊儒术”使得儒家思想在汉代得以兴盛并自此成为中国几千年帝王统治的利器。本书稿作者正是将“法”置于汉代这一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能过社会法学的新视野,对汉代“法”的内涵进行了全新诠释。道德、礼制、天道与法制一道,都是汉代真实存在的“活法”,渗透与贯彻其中的是儒家对“法”所持的泛规范主义的态度。“法”的概念不仅是对各种规范的抽象,也是一种恒定的秩序。
本书立论新颖,史料翔实,逻辑严密,语言表述精炼,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借鉴价值。
本书立论新颖,史料翔实,逻辑严密,语言表述精炼,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借鉴价值。
多极亚洲中的唐朝 豆瓣
Tang China in Multi-Polar Asia: A History of Diplomacy and War 所属 作品: 多极亚洲中的唐朝
7.1 (7 个评分)
作者:
[加]王贞平
译者:
贾永会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0
- 6
品大唐王朝三百年荣辱盛衰,看军事外交如何决定帝国兴亡成败
◎ 编辑推荐
☆国际知名唐史专家王贞平教授精彩解读大唐三百年军事外交,全面剖析决定国运盛衰、霸权更替的核心因素
☆唐代外交的实质是什么?强敌环伺之下,李渊、李世民如何通过韬光养晦之策使唐朝迅速崛起?灭突厥、征高句丽、平西域,强大的军事实力与明智的外交策略如何奠定大唐盛世?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唐史学者王贞平教授关于唐代军事外交的专著。这部著作旁征博引,将“多极”亚洲中唐与突厥、回鹘、朝鲜、南诏、吐蕃等周边政权的“互利”与“相互依存”的复杂多变的关系娓娓道来,并对唐朝对外关系的中央与地方双重管理体系,以及“德”“义”在对外政策思想中的作用做了精辟独到的分析。
◎ 名人推荐
这是一部我们将来很久也不会再看到的唐史研究领域的重要著作。它试图重新界定我们对古代中国对外关系的认识,既不颂扬朝贡制度,也不把它当成对韦斯特伐利亚原则的有意冒犯而不屑一顾。目前学术界正投入极大精力构建新的理论体系,以解读最近几个世纪中国对外政策的历史,王贞平教授的研究方法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本书以引人入胜的笔法,描述了人类历史上一个令人着迷的时代和地域。
——卜正民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哈佛中国史》主编
王贞平的著作表现出了令人称羡的学术洞察力。它从“多极”这个概念入手,帮助读者摆脱‘对外关系即朝贡’这个单调的理论模式。作者运用多极、相互依存、软实力、硬实力等世界历史的术语、概念,论述了唐与多个周边国家、政体的关系,加深了我们对“从世界看中国”和“从中国看世界”的认识。
——郭颖颐,夏威夷大学荣休教授,《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作者
王贞平的新专著是对唐与四邻关系的全面而有益的研究。这本翔实的著作将成为唐史学者的必备参考书,研究其他朝代的历史学家也可以通过本书方便地对了解唐代对外关系的方方面面。
——谭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作者
这部雄心勃勃的著作为建立一个深入理解唐朝对外关系的新框架做出了重要贡献。作者提出的“双重管理体系”和“合宜性”都值得专书讨论。
——史怀梅,伯明翰大学教授,《忠贞不贰?:辽代的越境之举》作者
◎ 编辑推荐
☆国际知名唐史专家王贞平教授精彩解读大唐三百年军事外交,全面剖析决定国运盛衰、霸权更替的核心因素
☆唐代外交的实质是什么?强敌环伺之下,李渊、李世民如何通过韬光养晦之策使唐朝迅速崛起?灭突厥、征高句丽、平西域,强大的军事实力与明智的外交策略如何奠定大唐盛世?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唐史学者王贞平教授关于唐代军事外交的专著。这部著作旁征博引,将“多极”亚洲中唐与突厥、回鹘、朝鲜、南诏、吐蕃等周边政权的“互利”与“相互依存”的复杂多变的关系娓娓道来,并对唐朝对外关系的中央与地方双重管理体系,以及“德”“义”在对外政策思想中的作用做了精辟独到的分析。
◎ 名人推荐
这是一部我们将来很久也不会再看到的唐史研究领域的重要著作。它试图重新界定我们对古代中国对外关系的认识,既不颂扬朝贡制度,也不把它当成对韦斯特伐利亚原则的有意冒犯而不屑一顾。目前学术界正投入极大精力构建新的理论体系,以解读最近几个世纪中国对外政策的历史,王贞平教授的研究方法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本书以引人入胜的笔法,描述了人类历史上一个令人着迷的时代和地域。
——卜正民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哈佛中国史》主编
王贞平的著作表现出了令人称羡的学术洞察力。它从“多极”这个概念入手,帮助读者摆脱‘对外关系即朝贡’这个单调的理论模式。作者运用多极、相互依存、软实力、硬实力等世界历史的术语、概念,论述了唐与多个周边国家、政体的关系,加深了我们对“从世界看中国”和“从中国看世界”的认识。
——郭颖颐,夏威夷大学荣休教授,《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作者
王贞平的新专著是对唐与四邻关系的全面而有益的研究。这本翔实的著作将成为唐史学者的必备参考书,研究其他朝代的历史学家也可以通过本书方便地对了解唐代对外关系的方方面面。
——谭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作者
这部雄心勃勃的著作为建立一个深入理解唐朝对外关系的新框架做出了重要贡献。作者提出的“双重管理体系”和“合宜性”都值得专书讨论。
——史怀梅,伯明翰大学教授,《忠贞不贰?:辽代的越境之举》作者
日暮乾清门 豆瓣
9.5 (6 个评分)
作者:
李文杰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6
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有一句名言:“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本书所涉及的,就是“其表在政”的部分,包括近代的制度、人物与史事,它们是世运盛衰的直接表征。书中收录的20篇文字,内容跨度百余年,从嘉道年间到1919年底,阐释晚清君主的早朝、召见活动时君臣的互动、中枢机构的运作、皇帝如何批示文书、官场的机密通信,尝试从制度的视角,重新解释影响历史走向的诸多政治事件,包括辛酉政变、皇族内阁、清帝退位、辛亥革命前后的政权继承,也勾勒了光绪帝的生父醇亲王奕譞、驻美公使陈兰彬、驻英公使汪大燮、风云人物康有为、外交总长陆徵祥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表现,揭示这些人所熟悉的史事、人物背后一些幽微的线索,希望给读者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双性人巴尔班 豆瓣
Herculine Barbin dite Alexina B. 所属 作品: 双性人巴尔班
7.9 (31 个评分)
作者:
[法]米歇尔·福柯 编
译者:
张引弘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
- 4
1868年,位于巴黎贫民区的医学院街,一间简陋、肮脏的阁楼,一名男性自杀身亡,旁边放着一本自传的手稿。1
897年,这本自传以《阿莱克西纳·B的故事》为名,被一名法医学家编辑出版,人们这才发现了一位生活在黑暗之中的双性人的故事。这部双性人的自传以感情充沛的笔调讲述了一位年轻女孩经受的折磨和动荡,以及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男性绝望的苦涩。
1978年,在研究性史的过程中,福柯发现了这名“声名狼藉者”的生活。福柯把这部自传连同那些讨论“真实性别”所依据的医学和法律文件一同编辑出版,并附上一篇重要导读,阐释了双性人的身体如何成为话语/权力管控的对象。福柯借助“无确定性别”的快感概念,回应了19世纪以来医学和司法要求确定“真实性别”的做法。
897年,这本自传以《阿莱克西纳·B的故事》为名,被一名法医学家编辑出版,人们这才发现了一位生活在黑暗之中的双性人的故事。这部双性人的自传以感情充沛的笔调讲述了一位年轻女孩经受的折磨和动荡,以及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男性绝望的苦涩。
1978年,在研究性史的过程中,福柯发现了这名“声名狼藉者”的生活。福柯把这部自传连同那些讨论“真实性别”所依据的医学和法律文件一同编辑出版,并附上一篇重要导读,阐释了双性人的身体如何成为话语/权力管控的对象。福柯借助“无确定性别”的快感概念,回应了19世纪以来医学和司法要求确定“真实性别”的做法。
杨宽书信集 豆瓣
作者:
杨宽 著
/
贾鹏涛 整理
译者:
贾鹏涛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1
本书辑录了杨宽从1940年-2003年间与数十位学者的一百余通往来书函,通信对象包括吕思勉、吕翼仁、童书业、蒋大沂、沈延国、胡就明、吴泽、御手洗胜、王孝廉、高木智见、马曜、胡道静、李绍崑、蒋维崧等人以及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图书馆等机构。这些书信是从现有出版物、档案馆、私人收藏、先生友朋及上海图书馆藏杨宽先生手稿中辑录出来,是迄今为止杨宽书信的全面整理,其中许多书信是初次公开发表,读者通过这些信件可了解杨宽先生的学术交往,具有一定史料价值。附录五篇和学人相关的文章。
华阳国志校注(修订版) 豆瓣
所属 作品: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作者:
常璩
/
校注 刘琳
译者:
刘琳 注解
成都时代出版社
2007
- 6
《华阳国志校注(修订版)》内容简介:晋常璩的《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的、比较完整的地方志。它记载了公元四世纪中叶以前今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以及甘肃、陕西、湖北部分地区的历史、地理。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一部重要的史籍。本校注本在文字校勘上以廖刻题襟馆本为工作本,参校诸本;注释上以史实的注释和考证为主,注意文字的训诂解释;同时书中附有示意地图。修订版对原来注释中解释得太简略的历史资料有所补充,未引用原文的增引原文;原来注为“不详”的现在补充注释,注释不确的予以改正;对一些古地名的今释重加解释;另外对词句的训释也作了一些修改和补充,对文字的校勘也有一些新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