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七真传 豆瓣
作者: 黄永亮 1999 - 11
重刻七真祖师列仙传叙
昔汉武帝谓“天下本无神仙,尽妖妄耳!”不知堪舆之大,何所蔑有?麒麟于走兽,凤凰于飞鸟。犹能出于其类。况人秉天地精英之气,负山川灵秀之材,诚能清净寂灭,不难煮金炼石。即未腾云驾雾,亦可换骨脱胎。彼黄石之升云,赤松之随雨,虽属飞驰。而《论语》之言“窃比老彭者”,不有明证欤?余游方外数十年,空受慈云法雨,身如蝇痴,非无诚意正心。性实鸠拙。火枣交梨让,十二碧城之客。郁葱赤薤逊,三千珠阙之人。加以烽烟遍乎三秦,疠气染于两教,萍踪靡足,絮语难宣。虽马蹄鹿苑之书,无所不读。而于身心性命之源,终未有以采其旨趣。近来十方缘化,道履羊肠。七祖经睹,喜同雀跃。字挟风霜,非芸编瓠史之可比。声成金石,岂宋艳班香之能同。万缘俱净,八垢皆空。读百回之不厌兮,舌本生莲。览一字之莫减兮,头点顽石。于是廉泉让水之地,偏求善男;圣域贤关之旁,多延信女。窃幸履忧顿释,断简残编之改观;燕贺告成,琳篆琅玕之并美。愿世人照此奉行,不必嚼金玉之津液,不必服日月之精华。无劳尔形,无摇尔精。窈窈冥冥,安知不羽化登仙。同赴玉楼之宴也。是为序。
新刊七真因果传目录
卷上
第一回 怜贫困偶施小惠 入梦寐深指迷途
第二回 万缘桥真传妙道 大魏村假装中风
第三回 受天诏山东度世 入地道终南藏身
第四回 谈真空孙氏诲夫主 求大道马钰访名师
第五回 马员外勤奉养师礼,王重阳经营护道财
第六回 孙渊贞劝夫舍家财 马文魁受赂通权变
第七回 贿族长马钰立舍约 谈玄工重阳传全真
第八回 谈先天真一妙理 除魔根不二法门
第九回 王重阳分身化度 孙不二忿怒首师
第十回 讲三乘演说全真道 损面容甘做丑陋人
第十一回 降冰雹天公护法 施妙算真人指迷
第十二回 指坐功申明妙理,学真道喜逢明师
第十三回 散坛场学人归家去 换道装师徒往南来
卷下
第十四回 试凡心屡施叱责 顺师意常秉皈依
第十五回 示羽化先生归隐 送灵柩门人服劳
第十六回 大魏村三老谈往事 晋安桥一言指迷途
第十七回 戏喜红妙计脱身 难浑然当真盘道
第十八回 王玉阳以真复假 谭长真说古证今
第十九回 论玄机四言契妙 开山洞一人勤劳
第二十回 炼色相烟花混迹 说妙语道念纯真
第二十一回 孙不二洛阳显道术 马丹阳关西遇友人
第二十二回 分蒲团大道不恋情 问相法当面把人量
第二十三回 化强梁改邪归正 谈至理因死得生
第二十四回 苦根尽相随心变 阴魔起幻由人生
第二十五回 真阳足群阴退散 恶贯盈合家沉沦
第二十六回 祈甘霖回天转日 施妙术换凤偷龙
第二十七回 谕吾人谆谆告诫 论修行层层做来
第二十八回 赐鸩酒皇后试道,戴金冠真人吟诗
第二十九回 受丹诏七真成正果 赴瑶池群仙庆蟠桃
七真因果传目录终
2024年7月25日 已读
故事梗概:钟汉离吕洞宾化乞丐点化王重阳。重阳装作中风不出门不见客,闭门修行一十二年。得道功成,土遁离家。遵师命,创全真教法,度七为真人。其中渡化马丹阳,孙不二和丘处机三人故事最细。丘处机原是王重阳不愿收的弟子,因思维活络行动聪明,而处处被聪明误。有相面高人断定他必被饿死,于是他主动求死而不得一节最为有趣。后受仙人点化,才明白仙乃人修来,修行必改命,才定了心,破了心魔。丘处机修成之后与白云禅师斗法的故事更藏深意。佛道本一家,争论为了啥。

七真传 是一本有意思的书,有修真故事、法术神通,更是把道教的道法义理和打坐吐纳的修炼之途都融入进去。借着真人的口,阐述比较了儒释道三教的共通之理。有心人可以在其中淘到不少宝贝。

有“科学脑”的人可能不喜欢里面的神仙法术,认为是无稽之谈。书中吕祖其实已经言明,神通确实已经成了修道的阻碍。要先修玄理,再去了解神通。修道之法,积功累行是下乘,虔诚礼拜是中乘。至于上乘,直面虚无。
修行 宗教 小说 道家
死者代言人 Goodreads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6 - 6
继《安德的游戏》后,其续集《死者代言人》再次斩获雨果和星云两大科幻奖项,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的奇迹。《死者代言人》是科幻迷不该错过的经典之作。<br /><br /><br /><br />这一次,虫族已经无从开口,但它们灭亡前的话语如梦魇般纠缠着安德,迫使他成为一名“死者代言人”。隐藏身份的安德在星际间流浪了3068年,凭借天才的头脑在二十四颗殖民星球上为死者道出真相。<br /><br />安德遭遇了一起残忍而离奇的虐杀事件。安德隐匿身份,再次踏入一个异生物星球。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一步步走向异种生物的圈套,而真相,居然与他童年的那段回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2024年6月2日 已读
开始我并不知道此书《安德的游戏》的续集,但越读越熟悉。

安德在灭了虫族成为解除人类危机的英雄后,发现虫族并非异类,而是与人类有不同文化且完全没有恶意的异族。虫族被灭完全来自于互相无法交流和人类的恶意揣测。他匿名写书说明这一切,而这一说法被人类接受,直接导致他在人们的心目中,从英雄变恶魔。

人类在星际殖民时期发现一新种群“猪仔”却不确定其与人类的关系,于是派出人类学家去观察,原则是观察而不干涉,且禁止泄露人类知识。然而,观察即干涉,接触即学习。最终一连串人类学家和的“主宰”死亡事件发生,导致有人召唤“死者代言人”来揭开死者死亡迷团。

在时空穿梭的安德此时化身死者代言人于星际游走。他接到信息来为死去的人代言,从此开始和“猪仔”接触,缔结条约,互相学习,再次掀开人类新纪元。

故事听上去简单,但作者在其中探讨了复杂的人性,家庭的关系,爱与责任,与异族文化的碰撞。有意思的是,代表人类与异族接触的,多少都有些本就处于人类的边缘状态。善恶的标准模糊起来,不同的目的交织起来。宗教,哲学,科学,伦理,人际,人工智能,作者一一都用故事的形式进行探讨。

有时候你就想看本小说轻松一下,可科幻小说的作者,一般都不满足于讲故事。
小说 科幻
小王子 豆瓣
6.5 (79 个评分) 作者: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 译者: 李继宏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3 - 1
《小王子》是一本足以让人永葆童心的不朽经典,被全球亿万读者誉为非常值得收藏的书。
遥远星球上的小王子,与美丽而骄傲的玫瑰吵架负气出走,在各星球漫游中,小王子遇到了傲慢的国王、酒鬼、惟利是图的商人,死守教条的地理学家,最后来到地球上,试图找到治愈孤独和痛苦的良方。
这时,他遇到一只奇怪的狐狸,于是奇妙而令人惊叹的事情发生了……
《小王子》犹如透亮的镜子,照出了荒唐的成人世界。她在提醒我们,只有爱,才是最高的哲学,才是我们活下去的唯一理由。”
2024年3月17日 已读
你肯定会你喜欢《小王子》?因为其中写了你。

把ID改成了小王子的玫瑰的,一定做过向某人撒娇耍性子的事儿。也有人希望自己是那小狐狸吧,不想要猎人,想要肥鸡,可懂得事情哪里有完美。

读过一本观鸟的书。书中说,每次你将一只鸟儿从环境中认出来,你们之间就连上了一根细丝。你换一个时间再来,再次认出,就多一根细丝。渐渐的,你注意到它越来越多的细节,它与你越来月接近,那些细丝就编成线,线就编成带子,带子变成细绳变成粗绳。你再去它的领地,即便它不现身,你也能感受到它。

每个人从出生到长大,就不停的编织这样的的绳子。玫瑰给小王子编织的就是这样的绳子。有那么多人在你生命中出现,让你做这样那样的事,也是编这样的绳子。

你是不是和小王子一样,认为这是束缚,于是就跑了?跑了之后,渐渐活成了一个做正经事儿的正经人,孤独的王,固守书斋的地理学家,麻痹自己的酒鬼(哦,手机是你的酒瓶),墨守陈规的掌灯人,把星星变成数字的守财奴……?,于是你,忘了自己降临之初,其实是小王子……你烦,你离开了。才发现,那些关系早就牢不可破了。可,有个花朵会对你说,“你跑来跑去没有根,很可怜”吗?又会有个小狐狸,告诉你,那不是束缚,而是亲情、友情、爱情……是驯服。

小王子是你,玫瑰是你,狐狸是你,王、地理学家、酒鬼、掌灯人……都是你呀!
小说 文学
她对此感到厌烦 Eggplant.place 豆瓣 豆瓣
8.2 (52 个评分) 作者: 妚鹤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3 - 4 其它标题: 她对此感到厌烦2
在好友的推荐下,玩家6237486购入了一款名为《女神录》的女性向游戏。
但她没想到,自己会穿进这个游戏中,成为女主莉莉丝。
成功攻略男主后,莉莉丝并没有回到现实。
为了离开游戏,莉莉丝不得不攻略全部的路线,为此她一轮一轮地重复游戏,攻略所有男主,达成所有的好结局和无数的坏结局。
终于到了最后一轮,她可以选择最终的命运。
可是她开始厌烦了。
厌烦了攻略男主,厌烦了被人保护,厌烦了迎合他们。
于是,她打碎了选项。
游戏中的神质问她——
【我给了你获得荣华富贵与爱情的机会,你可以在这一世获得最美好的结局,可你却打碎了选项?】
【你为什么愤怒?】
这个世界是一个沼泽,你可以闭上眼,幸福沉沦,也可以睁开眼,痛苦挣扎。
莉莉丝选择了后者。
2024年2月2日 已读
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的一本小说。通过把所有男性的不堪注入男性角色,把所有女性的苦难注入女性角色,又创造集智慧、力量、美貌、地位于一身的女主角,去突破男权社会为女性设立的行为藩篱,来展现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对男性的异化。如果接受本书的底层逻辑,大概会达成这样的效果:让男的不想当男的,让女的想当男的。

玩笑放在一边。本书被称为女性觉醒之作,如果你合上书页果真有“觉醒”之感,那么,恭喜你从“男权”游戏中醒来,进入“女权”游戏。莉莉丝教你权力,武器和财富的重要性。然而,莉莉丝并没有觉醒,没有找到游戏的登出键,仍在权利游戏中。当然,本书还没完结,也许作者最终会安排真正的觉醒也未可知。

若你想要真的觉醒,留几本书,供你去试试。莫子《登出键》,艾克哈特《当下的力量》,威廉· 欧文《像哲学家一样生活》,克里希那穆提《点亮自性之光》,沙法丽·萨巴瑞《家庭的觉醒》,《女性的觉醒》。是的,这些人里只有萨巴瑞是女性。

但,我不玩儿性别游戏。
小说
小蘑菇 豆瓣
7.9 (33 个评分) 作者: 一十四洲 读创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7
2020年,地球磁极消失,人类因宇宙辐射大量死亡,百年间生物开始变异并且互相吞噬,而人类只剩人造基地中几万人口苦苦挣扎。
异种深渊里生长着一只拥有自我意识的小蘑菇,它因人类安泽死后的血肉滋养,变成了人类并取名安折。安折决心去人类基地寻找自己被人类采走的孢子。
陆沨是人类基地的审判者上校,他肩负着异种查杀责任,一旦发现异种会立即枪决。而安折的变异却瞒过了陆沨的眼睛,人类和异种的故事就此展开……
=====================
不要温和地走入那个良夜,不要温顺地接受灭亡……
2024年1月3日 已读
尼采预言,人类将过渡到“超人”。可如果超人的出现意味着“一将功成万骨枯”,人类会接受吗?

小说里,地球磁极消失,没有磁场保护的物种发生变异,各种植物和动物开始感染和杀戮人类。大批人类死亡或变异。人类为应对其他物种感染其DNA,杀异种。而判断是否变异的科技成熟之前,一些人被训练成审判官靠直觉判断,其中的领袖是审判者。审判者被赋予上帝般的生杀大权,可以凭直觉杀死任何他觉得已经是异种的人。

然而,审判者误判了由蘑菇变成人,一心寻找它所丢失物品的小蘑菇。小蘑菇没有恐惧,只想着与自己的孢子合一。在超然世外的作为观者的小蘑菇面前,末世恐怖下,人们的情感,行为,思想如同画卷,徐徐展开。

融合还是毁灭? 这是个问题……
小说 科幻
The Red Tent 豆瓣
作者: Anita Diamant St. Martin's Press 1997 - 9
Her name is Dinah. In the Bible, her life is only hinted at in a brief and violent detour within the more familiar chapters of the Book of Genesis that are about her father, Jacob, and his dozen sons. Told in Dinah's voice, this novel reveals the traditions and turmoils of ancient womanhood-the world of the red tent. It begins with the story of her mothers-Leah, Rachel, Zilpah, and Bilhah-the four wives of Jacob. They love Dinah and give her gifts that are to sustain her through a damaged youth, a calling to midwifery, and a new home in a foreign land. Dinah's story reaches out from a remarkable period of early history and creates an intimate, immediate connection. Deeply affecting, "The Red Tent "combines rich storytelling with a valuable achievement in modern fiction: a new view of Biblical women's society.
2023年12月22日 已读
有时,得读完一本书,才会明白你为啥要读完。

书是历史向小说,基于圣经故事,虚构雅各布的女儿底拿的一生。对宗教和圣经一无所知,阅读中便不知道哪些地方对圣经做了改编和重新解读,而是沉浸到她的命运中去。

前半部慢条斯理的,甚至没有主角的故事,而是把雅各布和红帐篷里妻子们故事做交代。我一度想要弃书。妻子问,读了她结婚的那段儿了吗?还没呢,于是继续。
中间部分从主角Dina的视角,讲述雅各布重返迦南地的过程。而在示剑城,作者笔锋一转,给了个震惊的转折。Wow。从此,这个故事丰满起来。
红帐篷象征女性,血,生命。所有的生命,必经血的流淌。

河流的意向在书中反复出现,每次都各有象征。其中一个,Dina向丈夫说自己不会游泳时,他的丈夫说,Good,那我就可以教你了。而她的丈夫教他在生命之河游泳的方式,让人震惊,唏嘘。

底拿的讲述,并没有在她咽气时停下。她接着描述了自己的死亡后。这段描写,就是我读它的意义。关于死,你得完整经历人生,才能体会它的意义。
小说
情书 豆瓣 Goodreads
ラヴレター
8.5 (46 个评分) 作者: [日] 岩井俊二 译者: 穆晓芳 南海出版公司 2018 - 6
《情书》是作家岩井俊二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也是经典电影《情书》原著。两个同名同姓的藤井树,两张穿越时空却惊人相似的少女面孔,牵出一段珍藏在岁月深处的初恋。即使经历岁月的洗礼,真挚的感情也不会磨灭,生命是短暂的,而爱是永恒的。
2023年11月29日 已读
博子:我有一份爱情,他说是一见钟情。我相信他的一见钟情。他那个人,经常眺望远方。眼神清澈。他不在了。但,有一个可以想念的人,就是幸福。我给他的旧地写信。“藤井树,你好吗?”
他:我有一份爱情,我不知怎么表达。我想尽办法和她在一起,却不敢和她共处。我不可以让她受委屈,可她似乎看不见我。我记住关于她的一切,一遍遍写她的名字。“藤井树“。你好吗?
她:我收到一封信,“藤井树,你好吗?”以为是恶作剧,却一封封的来回来去,不免勾起了旧时的回忆。那个爱写自己名字的,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的,与自己同名男生的回忆。原来我记得那么多关于他……原来,我曾有一份爱情。

我们大学时代,宿舍流行日本文化,游戏,影视,歌曲。记得《情书》是那时后宿舍舍友们看过的电影。我似乎没看过。今天拿小说出来读,一做消遣,二做怀旧。读的是爱情,回忆的,却是友情。
小说
没有个性的人 Goodreads 豆瓣
Der Mann Ohne Eigenschaften
9.0 (5 个评分) 作者: [奥] 罗伯特·穆齐尔 译者: 张荣昌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1 - 8
二十世纪长篇小说巅峰之作
与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齐名的现代文学拓荒者
……
◆ 书中写了什么?今日的整个世界。
……
内容介绍:
《没有个性的人》是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未完成的遗作,一部“精神长篇小说”和一部富于随笔式思考的文学作品,作家通过小说里的微型世界,勾画了从启蒙理性塑造的上层市民社会到现代大众社会的过渡,展示了其时代人物的蜡像馆,在二十世纪现代派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小说的背景是一九一四年前的奥匈帝国。在维也纳,人们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筹备一九一八年庆祝奥皇弗兰茨•约瑟夫在位七十周年的活动,而在这同一年,德国将庆祝德皇威廉二世在位三十周年;所以,人们称奥地利的这个行动为“平行行动”(然而,一九一八年正好将是这两个王国覆灭的年份,这将一个滑稽荒唐的炸弹放进小说的基底)。
小说的主人公——平行行动委员会秘书乌尔里希——认识到,对自己来说,可能性比中庸死板的现实性更重要;他觉得自己是个没有个性的人,因为他不再把人,而是把物质看作现代现实的中心:“今天……已经产生了一个无人的个性的世界,一个无经历者的经历的世界。”他看到自己被迫面对时代的种种问题,面对理性和心灵、科学信仰和文化悲观主义之间的种种矛盾。另外,小说还塑造了主人公在平行行动的活动圈里接触到的一系列形形色色的人物,如行动负责人狄奥蒂玛、金融巨头和“大作家”阿恩海姆、年轻时代的朋友瓦尔特和克拉丽瑟、神经错乱的杀人犯莫斯布鲁格尔,等等。
……
编辑推荐:
穆齐尔是一位主要创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奥地利大家,也是西方日耳曼学中的一大热门。他经历过被遗忘和被追捧,但始终没有经历过超越小圈子的阅读和接受。长篇巨著《没有个性的人》是穆齐尔最重要的作品,蕴含厚重的基本主题、人物形象和反讽手法,成为二十世纪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之一。
穆齐尔于一九二一年开始创作这部鸿篇巨制,计划出三卷本,直到一九四二年去世也未能最终完成,而是留下一万两千页、十万个注释和出处指南的遗稿,日后的出版者据此想象出小说的后续情况。整个创作过程经历了其最为艰难困厄的生存时期,主人公乌尔里希试图以旨在了解社会一切领域的实践活动来构建自己的一生。小说围绕“平行行动”塑造了“没有个性的人”和他活动圈里的一系列人物,绘制了一幅奥地利贵族、上层资产者和知识阶层的风俗画,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奥地利社会精神状态的典型特质。
一九九九年,应德国贝塔斯曼文学家出版社和慕尼黑文学之家的要求,由作家、评论家和德语语言文学专家各三十三名组成的评委会评出了一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德语长篇小说名单,位居榜首的就是《没有个性的人》。
……
名人评论:
在当代德语作品中,我从未如此有把握确信后世的判断。《没有个性的人》毫无疑义是最伟大的……这本书的生命将会超过这几十年,并会在未来获得更崇高的荣誉。
——托马斯•曼
这部奇特、细腻而深合时代的作品,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奥地利国界,正如赫胥黎的小说超出了英国一样。在精神层面上,不仅仅精微细致地体现了奥地利,而且大大超出了奥地利本身。这部作品的创作是越过奥地利、通达欧洲的一个伟大尝试。
——赫尔曼•黑塞
如同尼采将哲学靠近了小说那样,穆齐尔将小说靠近了哲学……从此以后,任何可以被思考的东西都不能从小说艺术中被驱逐出去了。
——米兰•昆德拉
2023年10月17日 已读
作者穆齐尔用小说的形式写20世纪初欧洲的思想,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某种思想的载体,以人物个性反应期思想内核。作者在每个人物出场,都会做大量的交代,写出人物所代表的思想,之后用人物之间的互动,来表明思想之间的关系与状态。而小说的主人公被称为“没有个性的人”,也可说谁没有内涵,没有思想的人。他作为一个观察者、体验者、思辨者而存在,帮助读者咀嚼消化评判与其接触的各种思想。

本书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可以说是为19世纪的诸多思想做一总览,为旧思想盖棺,再为20世纪开门,引风气之先。虽然本书并未完结,但也已经做到了开思想小说之先河,且气势与篇幅皆为宏大,当得起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的称呼。

不过,我也得承认,这本书的阅读感受相当不好,不知道是不是该怪翻译还是原文就这么难读,可惜我不懂德语,无法评判原文语言。但就翻译的文字来说,满篇大长句,完全翻译腔,非常难啃。个人觉得这书应该配个词典。

14天,34个小时读完了这部煌煌巨著。虽然知道穆齐尔干了件什么事儿,也能体会他想要将诸多欧洲思想做成一道大餐的设想和匠心,但同时觉得自己没有懂得多少。作为小说,情节未免寡淡。作为思想史,读起来不觉得晓畅。作为译著,觉得难读,许多词语不知所云。
小说 文学 欧洲思想
床,沙发,我的人生 豆瓣
7.1 (15 个评分) 作者: [法] 罗曼·莫内里 译者: 吕俊君 中信出版集团 2023 - 3
※如果无所事事让你感到快乐,那就不算是虚度人生。
※近18万人关注,直呼“世另我”。豆瓣8.3高分电影《轻松自由》原著小说!
“我喜欢无聊,喜欢虚度光阴,喜欢停顿,喜欢时间停滞的瞬间,我也喜欢等待,以及长途旅行。我喜欢事情的准备阶段。对于我,梦想着做某事比实际做某事更好 。”
————————
主人公“那谁”(是的,他没有自己的名字)是个心情不好的年轻人——他不明白为什么世界要运转得那么快。人们仿佛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想要什么,要去何方。而所有这些确定性都令他生厌,使他嫉妒。
他总被人说:
“你这是在虚度生命,你会后悔的。”
“那谁”从不反驳,只是在想:
我没有虚度生命,只是在看着生命流逝,就像任何一个无所事事的人一样,不同之处在于——我是一个心满意足的观众。
2023年10月5日 已读
主人公,为了不工作,可以说是尽了全力。先是硕士毕业回家啃老。老爸老妈不让啃。于是跑到另一个城市跟朋友合租。为了付房租,去找个实习生的工作。一边工作一边做梦。最终得罪人,又不想搞同性恋,与放弃工作。一边跟室友瞎混,一边去领救济。第一第二部,就这么点儿事儿。如果就这样下去,我还挺欣赏这个主人公:不跟生活妥协,硬气。
但是,他妥协了,去找了个车展的工作。虽然一开始也浪荡,但他祖母的葬礼直接把他吓尿了。他自己却以为自己醒了。开始拼命工作,成为最佳销售。虽然内心空虚,但口袋总是有了支票。
我为什么不喜欢他了呢,因为很简单,他是被恐惧支配的人。不去工作不是因为自己硬气,而是因为害怕面对生活。而他终于要去面对生活了,动机却是害怕死亡。
从头到尾,主人公并没有一丝的成长。他一直都是个被恐惧驱动的小孩子,吓得连真爱降临都没能拯救得了她。想都没想他就选择了生存而不是生活。

作者写的好呢,还是不好呢?我给他打分很纠结。取决于他是写实还是要激励人。前者的话,他可以拿五分:大多数人都是在恐惧下生活。如果是激励人,他显然没有捅破“恐惧”这层窗户纸,告诉读者,一切都没问题,只要不是被恐惧推着走,那条路都可以走。如果是被恐惧推着,哪条路都是死路。

给4星吧。
小说
Eleven Minutes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Paulo Coelho Harper Perennial 2005 - 4
Book Description
This gripping and daring novel by the author of the bestselling "The Alchemist" sensitively explores the sacred nature of sex and love.
"Sensual . . . for-adults-only fairytale."
--"Washington Post."
Book Dimension
length: (cm)20.4                 width:(cm)13.5
2023年9月12日 已读
主人公Maria,与圣母同名,却选择了做妓女,出卖肉体。既然是自己选的,就要做到最好。她向前辈请教,去图书馆借书读书,并且随时总结反思。

哦,Maria虽然出卖肉体,但她有个完整且清醒的灵魂。她还写日记。书中重要情节后,均摘录她的日记。她的日记,睿智、冷静、充满内省与思考。其中的哲理,常常让我想起古罗马帝王奥勒留的《沉思录》。她总结到,男人们的一场性爱,从开始到结束,大概11分钟。男人们,无论是带着怎样需求来,床上的表现如何,他们都在害怕着什么。他们没有爱。Maria卖出的,他们无法返还。

Maria没有恐惧。她犯过错,许多,但那又有什么。他以为只要不投入感情,就不会被伤害。

但,一个年轻画家,发现了她。她也发现了他。只是因为他对待她有些不同,就被他吸引着,陷入了爱中。他们彼此并不需要对方,不渴望拥有,所以才有纯粹的爱。爱的真相,是彼此独立的个体间的吸引。

然后,如同疼痛与快乐合一那样,灵与肉合一,性与爱合一,施与受合一,男与女合一,惩罚与臣服合一,运动与静止合一。

合一为无条件的爱。
小说 爱情 觉醒
一個人的聖經 谷歌图书
8.8 (5 个评分) 作者: 高行健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019 - 11
華文世界的驕傲 當代經典之作
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全球暢銷百萬本經典之作,出版20週年紀念版本,中文版首次收入作者序言

「你不是龍,不是蟲,非此非彼,那不是便是你,那不是也不是否定,不如說是一種實現,一條痕跡,一番消耗,一個結果,在耗盡也即死亡之前,你不過是生命的一個消息,對於不是的一番表現與言說。

你為自己寫了這本書,這本逃亡書,你一個人的聖經,你是你自己的上帝與使徒,你不捨己為人也就別求人捨身為你,這再公平不過。幸福是人人都要,又怎麼可能都歸你所有?要知道這世界幸福本來就不多。」
《一個人的聖經》是高行健繼《靈山》的法譯本轟動法國文壇之後又一部代表性力作。
書中的主人公「他」與「你」為同一個人物,前者在中國大陸惡夢般的回憶與後者在西方的游思隨想互為對照,也是這世紀末一個沒有祖國沒有主義的世界遊民之內心自白與宣言,行文冷峻,令人撼動。

這部小說從中國到西方,從現實的地獄到人世間,涉及現時代東西方世界人生存的種種困境,題為《一個人的聖經》,講述了脆弱的個人怎樣從困境中得以解救。書名的含意甚多,這部書,這部聖經,並非是一本旨在教育全人類的樣本,它僅僅訴諸一個人,或者,悉聽尊便,它只反應孤單單的一個人的情感。
2023年8月19日 已读
在人称的使用上,高行健的两本小说都很讲究,不同的人称承担不同的功能。《灵山》中,主人公化身“我”,“你”,“他”,前两者负担起在现实和心灵世界的探索,后者整合现实与心灵,九九归一。《一个人的圣经》中,只有“你”和“他”。前者负责讲述当下的遭遇和心理,后者带读者去经历主人公经历各种政治运动,文革,下放。书中没有使用“我”,不知是否是为了与佛法的“诸法无我”相合。

书中写了不少性爱(没有露骨描写),甚至可以说是用性爱做线索串联起来的小说。关于此,可以用奥斯卡•王尔德说过的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is about sex except sex. - Sex is about power.” 来做注解。主人公经历,听说的种种性爱,强奸,诱惑,无不可与在现实生活中被高压政治活动的权力力量对人造成的异化,引发的苦难和在压抑后获得的自由对应起来。

一边生活,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边记录,是作家的日常。这本小说是一个作家对自己在的一个不允许思考的国家和时代中的生活进行的观察和记录。时代的苦难,苦难的时代。
小说 文学
靈山(30週年紀念版,收入作者序言、專訪文稿與錄音) 谷歌图书
7.7 (6 个评分) 作者: 高行健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020 - 11
★ 電子書獨家收入謝旺霖專訪高行健完整錄音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經典之作一部浪遊群山邊地的朝聖小說,一場靈魂玄思之旅出版三十週年紀念新版
★ 首度收入作者序言及專訪 ★自剖生涯最遼遠的巨著所歷,重返靈山叩問的自由。
逃亡,第一是求生,第二是求自由。作為一個藝術家和作家,就是為了創作的自由。──高行健
《靈山》出版三十週年,這部高行健回顧創作生涯「最大的作品」,不僅寫作歷時最長,自中國寫到法國,小說也記述下作者八○年代浪跡長江流域,前去青藏高原、四川貴州,於蠻山惡水間逾萬公里的所歷所聞。
小說主人翁遭遇誤診肺癌的事變後,離開了北京,沿江水漫遊上溯,途中無意聽聞「靈山」之名,繫念而來到尋山入口的烏伊小鎮。生命的顛躓跋涉因此帶著朝聖旅程的意涵。表面上藉作家身分走訪鄉里、收集歌謠,拜會歌師、祭司,深入少數民族藏、羌、苗人猶流傳著巫術與奇談的大地,邂逅另個女子;實則在人稱代名詞「我」、「你」與「她」的觀點交錯間,展開一場內在哲思之旅。
敘事者如此自陳:「這漫長的獨白中,你是我講述的對象,一個傾聽我的我自己,你不過是我的影子。」這部小說以其獨特的多聲部敘述,既混融了戲劇口語等嶄新的美學表現,也揭開思維層層的蹊徑,一如高行健所說「打開通往人的意識和潛意識的通道」、「人稱就是通道」,藉語言藝術的實踐,各角度切近敘事者心靈自由的風景。
瑞典皇家學院的頌辭表示:「《靈山》不但是一部敘述主人公旅程的朝聖小說,也代表一個反思的過程,這條反思之路的兩邊,分別是虛構與真實人生、幻想與記憶。而探討知識問題的形式是漸行漸深,以擺脫目的和意義。」
各界推薦恰如書名《靈山》,真是一部令人暈眩的小說,勇敢無畏的高行健剛寫出了一部最令人困惑的小說:一位元元天行者的指南,一頁一頁如同風箏, 隨風飄逸,真讓人著迷!──《快報》,安德勒‧克拉維爾(André Clavel)
這當然是一部小說,一部從自然到人生全面的大作。九十年代幾乎壞死的中國文學從此得指望高行健的創造力和勇氣。──《世界報》,阿蘭‧貝羅博(Alain Peyrobe)
人們將會明白:高行健建構的並非一部懷舊之作,而是一座靈魂之山的藝術!要知道他如何攀登的?要緊的就是不停步!──《世界報》國際版,雅克‧德可諾瓦(Jacques Decornoy)
這部迷人的書乃是一位畫家、詩人和哲學家之作:恰如一個奇妙的萬花筒,將一個永恆的中國,殘酷有時絕妙又破碎,在毀滅與新生的中國呈現出來。他花了七年時間致力於這部美妙的攀高旅程,從往事與童年,將塵世與人事,以及少數民族先前的歌謠和暴力冷酷的新風氣,不斷網織,形成奇特的對比。總而言之,構成一部人類的縮影。──《費加羅報》,迪亞娜‧德‧瑪爾格利(Diane de Margerie)
歷史或政治層面只不過是這部多種形態的書的表層,它時而以一種流浪漢小說的姿態,時而如夢,時而如同抒情詩。誠如作者所言,此乃一部所謂東方小說,把寓言、遊記、神話一概包含在內。──《解放報》,Gérard Meudal(惹哈爾‧莫達爾)
這部絕妙的書,詩意的年譜,將歷史軼事、民間故事、文學研究、哲學思考和愛情糾葛輪流穿插在一起,誠如作者所說,了結了鄉愁。──《影視週刊》,讓-魯克‧杜安(Jean-Luc Douin)
這可不是一部簡單的小說,《靈山》乃是精神之旅。──《馬賽日報》,若斯伐‧馬爾提內(Jose fa Martinez)
2023年8月17日 已读
主人公听说有灵山,便中途下车,一路探寻。历尽辛苦找到个小镇,说河对岸便是灵山。又历尽辛苦过了河,见了一个老人。老人说,灵山是有的,在河对岸。故事表面上就是这个故事,关键还是游历的过程。

而在主人公“我”的流浪式的旅行之外,每隔一章,叙述对象就变成了“你”与“她”。“我”的视角看旅行和内心。旅行是人在现实世界的逃避和寻求,探索灵山的所在。而“你”与“她”都是“我”的心灵造物,掌管的是向内的心灵探索。现实的旅行与内心的探索,既各自平行进行,又彼此交织在一起。

现实的故事,常常彼此并不相连,共同的部分就是都我有的见证,以听闻或参与的形式,又有着共通的严酷背景。《灵山》的故事绵密而细致,大多是在记叙作者的经历的同时,通过主角或者主角接触到的他人而缓慢的讲述出来。大山,土匪,熊猫,护林人,屈死投江的女人们,各种运动中遭遇不公的教授。内心的探索则更不需要连续,可以于情感,想法,反应间跳跃,反思。

最终,心灵也好,现实也罢,一切九九归一于透过青蛙眼睛的,来自上帝的眨眼和注视。

就是这样。
小说 文学
美国众神 豆瓣 Goodreads
American Gods
7.6 (147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尼尔·盖曼 译者: 戚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4
你崇拜什么,你就是什么。
-----------------
奥丁、洛奇、安纳西……古老的神明们其实一直居住在美国,以人的姿态生活在我们身边,但他们失去了人类的信仰,变得衰弱。
高科技、汽车、媒体……新一代的神从这些事物中诞生,凭借人类的依赖和信仰而越发强大。
美国这片 土地上,新神与旧神的纷争不断升级。为了夺回人们的信仰,北欧主神奥丁穿越整个美国去联合旧神,与新神决一死战。一场众神之战即将爆发。
-----------------
◆十周年作者修订版!
◆6项世界幻想文学大奖大满贯!囊括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斯托克奖、SFX奖、格芬奖!
◆修订15075处,增加12000字全新内容!
◆同名美剧正在席卷全球,作者亲自担纲编剧!
◆《纽约时报》畅销榜冠军作品,全球发行近200个版本,粉丝遍布全世界!
◆斯蒂芬•金:尼尔•盖曼是故事的宝库,拥有他是我们的幸运。
◆你崇拜什么,你就是什么。
-----------------
媒体推荐:
尼尔•盖曼是故事的宝库,拥有他是我们的幸运……他的创作力之丰沃与作品整体的水准之高,既神奇又吓人。——惊悚大师 斯蒂芬•金
-
尼尔•盖曼是英国之宝,现在他也同样成为了美国之宝。——科幻大师 威廉•吉布森
-
《美国众神》近乎奇迹……尼尔•盖曼用令人无比信服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奇幻作家 乔纳森•卡罗尔
-
这是一个神吃神的世界。——奇幻作家 特里•普拉切特
-
尼尔•盖曼把死去的神灵、死去的金钱和死去的感情暴露在我们眼前。这部小说为我们展开了一幅从人类创生至今的地图。——奇幻作家 斯蒂芬•埃里克森
-
《美国众神》向世界重新宣告了幻想文学的重要性。它黑暗而有趣,并且滋养着我们的灵魂。——迈克尔•查邦
-
只要你思考过世界何以成为今天这样,就一定会被《美国众神》的魅力俘获。——《今日美国》
-
尼尔•盖曼总是用灵巧的手,为我们编织神话。——《纽约时报》
-
悬疑、讽刺、恐怖、浪漫,还有诗意,《美国众神》拥有这一切,让读者无法释卷。——《华盛顿邮报》
-
令你沉吟、欢乐、不安、振奋、惊恐、愉悦的迷人故事,有时还会以古怪的方式让这些情绪一齐迸发。喜爱盖曼作品的人,会满意地发现,这是一部由熟悉的故事大师所创造的传奇。第一次接触他的读者,则会惊讶于他的优异。——《圣路易斯邮报快讯》
-
说尼尔•盖曼是个作家,犹如说达芬奇懂一点儿艺术。——《明尼阿波里斯明星论坛报》
-
盖曼创造了一部独特、充满文学性又非常易读的小说。千万别错过。——《洛基山新闻》
-
文学界的摇滚巨星……尼尔•盖曼总能在那些该死的地方发现魔法。——《迈阿密新时报》
-
让读者一口气读下去、无法放弃的作品。——《华盛顿邮报》
-
机锋叠出,幽默风趣,间以惊悚,而且移步换景,不断发展,始终紧紧抓住读者的心……这是一部强有力的小说,一方面使读者不忍释卷,另一方面又迫使他们不断停下来,惊叹一声:“哇!”——《今日美国》
2023年7月31日 已读
是一本现神话为皮,自我探索为核,悬疑公路小说为经纬的现代成人小说。可做多种解读。但评悬疑小说最忌剧透,所以不讲剧情,只说几句人物。

主人公影子,单亲家庭长大,不知父亲为谁,母亲去世。世间唯一深爱的妻子,在他出狱前边出轨边遭车祸死去。影子心碎,外界牵挂已无,至此却一边遭遇奇遇,一边开启内在探索。外在的奇遇是与众神推进小说故事情节的主要因素。而他的自我探索之旅才是故事的内核。

众神,世界五大洲的各个旧神祇,随着各自的信众漂洋过海来到原本自有其神灵的美国,来共建这个移民国家。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旧神逐渐失去信众,而大众的信仰逐渐转向科学、技术、资本,造出了新神。新神旧神全是伪神(伪字并无褒贬,意指“人为”),为人所造,从人的信仰中汲取力量。新旧利益冲突,必有一战,战场在人心。诸神之中,并未提及世界三大宗教的耶稣,佛陀,穆罕默德。也许是因为祂们并未失势吧。

作为个人,我学到的是,不要盲目追随任何伪神,追随的话,至少知道你需要献祭什么。
宗教 小说 幻想
雪花写作法 豆瓣
7.8 (13 个评分) 作者: [美]兰迪·英格曼森
&nbsp; 本书是小说写作指导书,立足于作者自创的“雪花写作法”,以寓言的形式架构,传授将心中故事顺利落到笔尖的10个步骤。 &nbsp; “雪花写作法”的10个步骤是利用“雪花分形”的原理,不断将小说创作的环节细化,令写作者自身对小说内容的构思更加清晰。本书将告诉你: &nbsp; 如何正确界定你的目标人群; &nbsp; 如何用一句话说出你的故事; &nbsp; 如何进入你的角色,包括反派角色; &nbsp; 如何把握节奏,抓住揭示主题的最佳时机点; &nbsp; 如何预演每一个场景,确保故事具有超强冲击力…… &nbsp; 作者鼓励每一位小说创作者不要放弃探索适合自己的写作模式,如果你所已知的小说写作方法都无法捋顺你的思路,“雪花写作法”一定能为你带来惊喜。
2023年7月24日 已读
这是一本非常聪明的书。看题目你会觉得它是一本写作指导书,它确实也是,作者在本书中讲了雪花写作法:一个通过十个步骤,一步步的完成小说初稿的方法论。与此同时,本书还是非常好读的一本小说,通过描写一个想要写作但却没有自信的女性通过上写作课学习雪花写作法的过程中,在课堂上下遭遇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人和事,最终找到了自我,朋友和作家身份的过程。

用寓言的方式讲述科学原理或操作步骤的书中,这一本无出其右者。它的厉害之处,在于其本身便是它所教的方法的产物,自成一体到几乎无懈可击,它既是方法论,又是例证。神作!

适合任何想要了解写小说的人或想要读一本好小说的人。
写作 小说
青铜时代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王小波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5 - 8
经史子集可能看了头疼,肥皂剧可能只看头一遍,小波的小说却可以历久弥新,常读不厌。《青铜时代》是王小波“时代”系列之一,由以中国古代唐朝为背景的三部小说《万寿寺》《红拂夜奔》《寻找无双》构成。这组作品的主人公——节度使薛嵩与苗家女红线、唐开国元勋李靖与红拂女、富少王仙客与表妹刘无双,都是古代的知识分子和传奇人物。在王小波的笔下,他们作为一群追求个性、热爱自由、想按自己的价值观念精神信条生活的人,充满了强烈的创造欲望和人道需求,但被当时的权力斗争所控制,扭曲了心态与行状,竟将智慧和爱情演变成滑稽闹剧。《青铜时代》将现实的桎梏搬运到古代,满含着对现实社会的隐喻和批判。
2023年5月21日 已读
三个长篇,相似之处很多,都是同时写唐朝和“当下”的传奇。书中的当下,大概是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

《万寿寺》写的是一位写小说的历史学家被车撞失忆后,逐渐恢复记忆的过程。穿插写自己的小说手稿《红线盗盒》的重读与改写和在当下与万寿寺的遭遇。小说现实穿插推进,互相辉映,显出彼此的荒诞与离奇。然而,最终一”切也不可避免的逐渐走向平庸“。

《红拂夜奔》写大唐的李靖,红拂,虬髯客。当下的我,小孙,伯克利。上面,领导,系主任。有所对应,严丝合缝。做实事,难免被人利用,贻祸千年。去造假,就能飞黄腾达。古今一贯。懂得装傻,得个善终;去走程序,未得好死。你能怎样,你想怎样?还不得上看领导的意思下受小鬼儿的折腾。

《寻找无双》,无双是什么?真相、谜底、事实。被埋的死死的,选择性的忘掉。王仙客最终获得了无双的下落,被最高权力机关收了。但,他还会去找无双吗?
小说 文学
白银时代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王小波 中信出版集团 2015 - 8
《白银时代》是现当代小说中的佼佼之作,描写了生于20世纪的人们,在跨世纪的生存过程中回忆、描述他们的上辈和自身人生的故事。作品通过主人公们的爱恋表现初涉性的压抑;和差异巨大的对象婚恋揭示人们生活的苦闷;有才却无处施展表现社会对人的束缚。在如此“不正常”的现实之中,作者以幽默、讽刺、夸张等手法,凸显出对社会争议性问题如自由性爱、追逐个体性格、人类生存价值等的鲜明看法,描绘出一个时代的悲哀。
2023年5月18日 已读
四个故事的共同基调,就是通过书写知识分子的命运,尤其是是职业和爱情生活,来表现所谓的“白银时代”的特征。白银时代也许是对作者青少年期经历的中国社会的某种非现实的平行宇宙式的延伸,一种计划性的壁垒森严的高压的社会。

《白银时代》突出写作家的归宿,写“白银时代”的死寂与无聊。有趣与真实不被允许,无聊与表演大行其道。没有痛苦促使人们追求痛苦,没有死亡的编辑写手们通过毙掉稿子体验杀戮和死亡。

《未来世纪》仍关注作家,但又有了历史学家,哲学家的命运。知识分子在体制下通过性贿赂转变身份,却最终因为犯错误而重新安置,而体制的目的,就是让人最终成为体制的一部分,臣服于打屁股。

《2015》转向画家,而画家的错误就是无执照画画,但更不被容忍的是画出的话没人懂,类似于评论小说“没有生活”。而犯错误就会被安排在漂亮女孩的监管去砸碱,实际则会成为夫妻。

《2010》中讲所有知识分子的归宿,搞各种艺术的最终都得去搞科学和工程。不小心犯错误,就会被女管教押去砸碱,然后和女管教结婚。砸碱回来通常会离婚,然后女管教去做官员秘书或夫人,而被离婚的艺术家们称为傍肩继续保持和前妻们的联系。而官员们呢,则全来自于以前学理工却突然不识数的理工科的人们,他们是数盲。

白银时代的图景就被勾画出来了:数盲证领导下的由艺术家组成的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秘书们官员夫人们从中调解两者关系。白银时代,乃是失智,失序,失趣的死寂之地。
小说 文学 王小波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 豆瓣
作者: 谢冕 / 洪子诚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 7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1949-1999)选取了自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末80多位中国当代作家的125篇有代表性的佳作。《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1949-1999)在取舍标准上,力求减少非文学因素的侵入。通过个选本,读者不仅领略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脉络,且可以从中看到当代作家为保全和丰富文学审美传统所做的艰苦努力。《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1949-1999)是中国当代文学史重要的配套教材,也是文学爱好者必备的文学读物。
告别圆舞曲 豆瓣 Goodreads
8.4 (43 个评分) 作者: [捷克] 米兰·昆德拉 译者: 余中先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 4
《告别圆舞曲》曾荣获意大利最佳外国文学奖,是米兰·昆德拉重要的小说代表作,于1969-1970年间在波希米亚完成。该作品构思巧妙,极富黑色幽默风格,是公认的当代文学杰作,在全世界34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小说以苏联入侵布拉格为政治背景,通过小号手、美国商人、疗养院护士和获释囚徒等8个人物反复曲折的爱情故事,在哲学层面深刻探讨了诸多人生繁杂矛盾的困境和难题。
红字 豆瓣
作者: 霍桑 (Hawthorne Nathaniel) 译者: 何朝阳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4 - 1
《红字》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51年。小说描写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跟丈夫从英国移居当时尚属英殖 民地的美国波士顿。中途丈夫被印第安人俘虏。海丝特只身到美后,迫于生活,被一青年牧师诱骗怀孕。此事,被当地虚伪的清 教徒社会视为大逆不道。当局把海丝特抓起来投入监狱,游街示众,还要终生佩带象征耻辱的红色的A字(Adultery:通奸女 犯)和站在示众台上受审。州长亲自主持了对海丝特的审讯,她所属教区的牧师丁梅斯代尔——一个被公众视为最高道德典范的 诱骗海丝特的奸夫,也假惺惺地劝说她招出奸夫的姓名。但海丝特宁愿一人受辱,誓死也不招供。在远离社会,远离人群,受尽 屈辱的处境中,海丝特孤苦顽强地生活着,全仗刺绣为生。她生活中的惟一支柱是抚养掌上明珠般的女儿珠儿。海丝特这种忍辱 负重、代人受过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使丁梅斯代尔大为感动,也大受刺激,不久他便心力交瘁地病倒了。而获释归来,一直在暗 中侦察底细的海丝特的丈夫罗杰·奇林渥斯医生,在给丁梅斯代尔治病中,已基本了解到了真情,并欲置丁梅斯代尔于死地。为 了逃脱,海丝特跟丁梅斯代尔议定在新市长就职那天,带上孩于一同乘船到“看不到白人足迹”的地方去。但此事也被奇林渥斯 识破,逃脱不成。于是,丁梅斯代尔在新市长就职那天,携海丝特和珠儿走上示众台,当丛宣布了自己诱骗海丝特的事实,并死 在海丝特怀抱中。海丝特也从此得到了解放,带着珠儿远走他方。若干年后,珠儿长大成人,安了家立了业,而海丝特却一人 再回到波士顿,仍带着那个红色的A字,用自己的“崇高的道德和助人精神”,把耻辱的红字变成了道德与光荣的象征,直到老死。
小说以两百多年前的殖民地时代的美洲为题材,但揭露的却是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时代美国社会法典的残酷、宗教的欺骗和 道德的虚伪。主人公海丝特被写成了崇高道德的化身。她不但感化了表里不一的丁梅斯代尔,同时也在感化着充满罪恶的社会。 至于她的丈夫奇林渥斯,小说则把他写成了一个一心只想窥秘复仇的影子式的人物。他在小说中只起情节铺垫的作用。
小说惯用象征手法,人物、情节和语言都颇具主观想象色彩,在描写中又常把人的心理活动和直觉放在首位。因此,它不仅 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同时也被称作是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篇。
神雕侠侣 豆瓣 Goodreads
神鵰俠侶
8.6 (303 个评分) 作者: 金庸 译者: 有1996年11月北平第4次印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4 - 5
《神雕侠侣》是金庸作品集之一。其主人公杨过自然而然地走上了非正统的人生道路,入了“道流”。其特点是“至情至性,实现自我”,即把个人的利益、情感、个性及人格尊严置于人生首位,作为首要目标,亦作为待人处事,评价是非的首要原则。书中将杨过对郭靖的杀父之仇与疼惜之恩难以取舍的复杂心理刻画得维妙维肖;他与“姑姑”小龙女的情感纠葛和他对江湖世事的渴望又令他挣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