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o - 标记
暗黑地下鐵Dark Metro 1 豆瓣
作者: よしけん / 東京かれん(原作) 译者: 黃輝閔 尖端 2010 - 8
“在東京的地底下,存在著連結死者的世界(黃泉)與這個世界的夾縫──”
以地下鐵為舞台,活人與死者的命運今天也將糾纏在一起。你所利用的車站,其實也…!?
連接前往黃泉的地下鐵,現在開始行駛……
2019年10月3日 想读
道德原则研究 豆瓣
An Enquiry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8.6 (7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大卫·休谟 译者: 曾晓平 商务印书馆 2001 - 2
《道德哲学研究》明确地讨论了伦理学的主要问题,以清晰、严谨的形式进行了道德分析。休谟认为,道德研究的目的是发现道德赞美和道德遣责赖以存在的一般原则;善或恶之所以得到赞许或遣责,部分是由于人的同情,部分是由于其社会效用;效用说明了仁爱、正直、友谊、诚实之类美德的价值。作者主张一切人类行为源于自私的理论是错误的;凡有价值的东西,或是由于有效用,或是因为它适意。
2019年10月2日 想读
群己论识 豆瓣
作者: 李强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8 - 1
这些文章与演讲大部分涉及西方政治理论。由于笔者曾负笈英伦,多年沉浸于经验主义的熏陶之中,深感对政治理论的探索不应仅仅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辨,而应是以历史与现实经验为基础的思考。唯其如此,笔者在教学与研究中对西方政治与思想的历史给予超乎寻常的关注。在笔者看来,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将政治哲学的视野局限在公共政策领域,而对诸如认同、制度等政治的核心问题关注不够。这样一种视野狭窄的政治哲学对于思考中国的政治问题显然是不够的。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是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它是几个重大转型的综合:从内部言,我国的改革一方面表现为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全能主义社会政治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政治结构的转型。这种集多重转型于一身的情形使中国的改革具有前所未有的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更由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面临的巨大国际机遇与挑战而加剧。
面对如此艰巨的改革任务,中国学者在研究政治理论时需要新的思维。一方面,我们需要以新的方法与视角解释中国的政治传统,挖掘传统中国的秩序结构以及维系该结构的核心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传统政治理念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以新的方法解读西方秩序结构背后的原则。我们不应满足于抽象地理解目前西方流行的政治理论,以一种进化论、目的论的方式以为“新”政治理论必然包含了对“旧”理论的合理继承与发展。在面对一个成型的理论体系时,不仅要看到这些理论公开昭示的原则,而且要分析这些理论产生的背景,揭示这些理论隐蔽的主题。
2019年10月2日 想读
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 豆瓣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and Legislation
作者: (英)边沁 译者: 时殷弘 商务印书馆 2005 - 7
杰里米·边沁(1748—1832),英国法学家、哲学家,功利主义、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奠基人。本书发表于1789年,系统阐述了边沁的功利主义法学思想,即一项法律的制定和形成,都要有人的因素在内,法学家应该为社会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着想,从而使法律能够得到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最终符合人们的最大福利。本书为法理学经典著作。
2019年10月2日 想读
自然法权基础 豆瓣
作者: 费希特 译者: 谢地坤 / 程志民 商务印书馆 2004 - 7
这本书曾经收入《费希特著作选集》第2卷(商务印书馆1994年)发表过。鉴于它是在德国古典哲学中把民主原则体现得最深刻和最全面的论著,现在把它作为单行本发表,以提供给更多的读者。
这本德国古典著作作为世界学术名著,曾经以各种文字出版了好多次。就我个人所知,德文版共有六个:原版,上册,耶拿与莱比锡1796年;下册,耶拿与莱比锡1797年。第二版,入伊·赫·费希特编《费希特全集》第Ⅲ卷,柏林1845年。第三版,莱比锡1908年。第四版,莱比锡1922年,入迈纳“哲学丛书”,第128卷。第五版,汉堡1960年,入迈纳“哲学丛书”,第256卷。第六版,入巴伐利亚科学院版《费希特全集》第Ⅰ辑,上册入第3卷,斯图加特1966年;下册入第4卷,斯图加特1970年。迻译为其他文字的版本有:1.英文版,A.E.Kroeger译,第一版,费拉德尔菲亚1869年;第二版,伦敦1889年;第三版,纽约1970年。M.Bauer译,坎布里奇与纽约2000年。2.法文版,A.Renaut译,巴黎1984年。3.意大利文版,L.Fonnesu译,罗马1994年。4.日文版,入《费希特全集》日文版第6卷,入间1997年。
这本书是十年前由谢地坤和程志民两位同志依据巴伐利亚科学院版《费希特全集》第Ⅰ辑第3卷和第4卷分工译出的,我校改了谢地坤译的“导论”与第一、二、三编和程志民译的“家庭法概论”与“国际法和世界公民法概论”。趁着现在出单行本的机会,译者和我又对译文作了修改和校订,尽我们的所能,解决了其中出现的纰漏问题。在译名方面需要作两点说明。第一,Rechtsgesetz一律译“法权规律”,因为这是相对于Naturgesetz(自然规律)而言的,正像Sittengesetz(道德规律)是相对于Naturgesetz而言的一样;具体地说,Naturgesetz是支配整个自然界的、必然的规律,而Rechtsgesetz与Sittengesetz是分别支配两个社会领域的、自由的规律。第二,Vernunftwesen原译为“理性存在物”,现在改译为“理性存在者”;原因在于,费希特把人视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endliches Vernunftwesen),把上帝视为“无限的理性存在者”(unendliches Vernunftwesen),所以我们不能说上帝是“无限的理性存在物”,因而把Wesen改译为“者”也许更加准确。当然在谈到自然事物时,我们是把unvernünftiges Wesen译为“无理性存在物”的。
这本书的全名是《以知识学为原则的自然法权基础》;意思是说,这是一项应用知识学原理对人类社会的法治领域所作的研究,而费希特的知识学既是一种新的形而上学,也是一种新的逻辑学,因此,要从形而上学的基础出发读懂这本书,肯定会有一定的困难。我经常听到一些友人说,这本书的后半部分好懂,前半部分难懂,原因恐怕就在这里。但是,正像我们研读老子《道德经》时不能只看相对易懂的“德经”,而略去难懂的“道经”一样,我们在研读一本法权哲学古典著作时也不能只看讲法权的部分,而忽略讲哲学的部分。为了克服这个难题,我们不妨在读此书以前,先读费希特耶拿时期的通俗知识学著作,例如《论知识学概念》和《知识学新说》,使自己能够在形而上学领域里获得必要的预备知识,这或许会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部古典哲学论著。
2019年10月2日 想读
全部知识学的基础 豆瓣
Grundlage der gesammten Wissenschaftslehre
作者: [德国] 约翰·歌特利布·费希特 译者: 王玖兴 商务印书馆 1986 - 7
《全部知识学的基础》是德国古典哲学重要代表之一,费希特的主要哲学著作。在费希特的哲学体系里,《全部知识学的基础》的地位和作用,约略相当于《逻辑学》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里的地位和作用。它的构思成熟于1793年,当时费希特正在苏黎世撰写为法国革命辩护和争取思想自由的政治论文。费希特自称《全部知识学的基础》是上述政论文章的额外收获。所以说,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全部知识学的基础》表明德国古典哲学乃是法国革命在德国的反映。但是,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费希特只是作为德国的民族英雄为我国各界人士所熟知,他的哲学思想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更不用说对费希特哲学思想的深入研究了。
2019年10月2日 想读
小逻辑 豆瓣
9.4 (10 个评分) 作者: (德)黑格尔 译者: 贺麟 商务印书馆 1997 - 2
黑格尔的《小逻辑》是构成他的《哲学全书》的一个主要环节,本来是印发给学生的讲义性质。是黑格尔于最后十余年内的心血。它的好处在于把握住全系统的轮廓和重点,材料分配均匀,文字简奥紧凑,而义蕴深厚。初看似颇难解,及细加咀嚼,愈觉意味无穷,启发人深思。他的学生在他逝世后编订全集时,再附加以学生笔记作为附释,于是使得这书又有了明白晓畅、亲切感人的特点。尤其是关于思想对客观性的三种态度及概念的推论等,都是《大逻辑》所没有或极少见的,特别值得重视。
2019年10月2日 想读
精神现象学 豆瓣 豆瓣
Phänomenologie des Geistes
作者: [德] 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译者: 先刚 人民出版社 2013 - 10
《精神现象学》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经典哲学著作之一,是黑格尔公开发表的第一部哲学巨著,被誉为“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马克思语),亦是当代最受关注、最有影响力的黑格尔著作。
《精神现象学》新译本首次完全基于黑格尔德语原文,积八年之功而完成。译者毕业于北京大学( 哲学 学士、硕士)和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德国古典哲学 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不仅精通德语,对于黑格尔哲学更有深厚的理解把握。相比之前流行的产生于50多年前的旧译本,新译本准确可靠,文字平实通达而不失深邃,忠实地还原了黑格尔思想的原貌。
2019年10月2日 想读
永久和平论 豆瓣
6.7 (6 个评分) 作者: [德] 伊曼努尔·康德 译者: 何兆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 5
《永久和平论:袖珍经典》表达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有关战争与和平的最重要的见解,及其关于议制政府与世界联邦的构想。康德对实现永久和平提出了必要的原则,并克服在实现和平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困境与解决方法。并最终超越没有法律的野蛮状态,建立一个各民族的联盟。在这个联盟中,每一个国家,甚至最小的国家,都可以不依靠自己的力量或者自己的法律裁决,而只是依靠这个各民族的大联盟,依靠一个联合起来的力量,依靠以联合起来的意志的法律为根据所做出的决定,来获得自己的安全和权利。
2019年10月2日 想读
实践理性批判 豆瓣
Kritik der praktischen Vernunft
作者: [德国] 伊曼努尔·康德 / 校注 杨祖陶 译者: 邓晓芒 人民出版社 2004 - 5
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出版于1788年。全书除序言和导言外,分为纯粹实践理性的“要不论”和“方法论”两部分,外加一个“结论”。“要素论”里面又分为纯粹实践理性的“分析论”和“辨证论”。这一套结构与《纯粹理性批判》的大体结构完全相同,但在划分的细节上却有很大的差辊,甚至完全相反。这是由于两个批判的任务、对象和要达到的目标不同所决定的。
2019年10月2日 想读
纯粹理性批判 豆瓣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9.6 (15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伊曼努尔·康德 / 校注 杨祖陶 译者: 邓晓芒 人民出版社 2004 - 10
本书是康德三大批判著作、也是其全部哲学著述中意义最为特殊和重大的巨著,它改变了整个西方哲学前进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康德花了11年的时间完成,1781年初版,1787年再版。贯彻始终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它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来源、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从而确定它能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在这基础上对形而上学的命运和前途作出最终的判决和规定,其使命是为真正的、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全书约有40余万字,除了序言和一个总的导言外,分为“先验要素论”和“先验方法论” 。中译本是直接从德文原本由邓晓芒翻译、杨祖陶校订,其译文精良,堪称佳作。书后还附有德汉术语索引、汉德术语对照以及人名索引,方便使用。
2019年10月2日 想读
会饮篇 豆瓣
Συμπόσιον
9.5 (140 个评分) 作者: 柏拉图 译者: 王太庆 商务印书馆 2013 - 1
本书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著的一篇对话式的作品,是以对话或者演讲的形式写成的,其背景是古希腊的一群男子在一场酒宴之中的谈话,所讨论的主题是爱的本质。
本书表达了柏拉图的内心信念,即不可见的事物是永久的。本书也讲述了从低级到高级的爱,在本书中,这群男子认为最高贵的爱是男人之间的爱,他们认为男子应该去爱另一个男子,但是他们反对古希腊风俗中男子对少年的爱,这是他们讨论的前提。
2019年10月2日 想读
镜与灯 豆瓣
The Mirror and the Lamp: Romantic Theory and the Critical Tradition
7.6 (9 个评分) 作者: [美] M.H.艾布拉姆斯 译者: 郦稚牛 / 张照进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8
《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是现代文学理论的扛鼎之作。问世半个世纪以来,依然以其理论的前沿性和逻辑的精密性对当代学者产生着巨大影响。本书着重讨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但同时它也对西方文艺理论做了一个全面的总结和回顾,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和“客观说”。另外,艾布拉姆斯还在该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学四要素理论,即“作品、宇宙、作家、读者”。
2019年10月2日 想读
双相情感障碍 豆瓣 Goodreads
The Bipolar Disorder Survival Guide
作者: 戴维·J.米克罗兹 (David J.Miklowitz) 译者: 陈幼堂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3 - 9 其它标题: 双相情感障碍——你和你家人需要知道的
由于现在有了更为准确的诊断和更好的药物,双相障碍患者的未来比过去更加光明。但是,如果你或你所挚爱的人正在与这种疾病所带来的躁狂心境和极度低落的心境抗争,那么你们尚需跨越家庭、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障碍。
●你如何能够区分双相障碍的心境波动的预警征兆与心境正常的变化?
●现在能够采用什么药物来进行治疗?它们有什么样的副作用?
●当你发现自己的心境攀升至躁狂阶段或滑落至抑郁阶段时,你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你如何能够向家人和朋友寻求你所需要的帮助和支持?
●你如何能够将自己的病情告知同事而不会危及你的职业生涯?
2019年10月2日 想读
好人难寻 豆瓣
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
8.4 (30 个评分) 作者: [美] 弗兰纳里·奥康纳 译者: 於梅 新星出版社 2010 - 3
弗兰纳里•奥康纳最重要的一部小说集,含《好人难寻》《救人就是救自己》《人造黑人》《善良的乡下人》等篇章。
2019年10月1日 想读
如何成为质性研究专家 豆瓣
作者: 格莱斯 2008 - 9
《如何成为质性研究专家(英文版)(第3版)》对质性研究进行了简要而全面的论述。它不仅能够帮助读者理解质性研究方法,还能帮助他们打开思路,了解调查法中的多种可能性。《如何成为质性研究专家(英文版)(第3版)》还为初学者提供了大量练习,用以帮助他们提高质性研究技能。《如何成为质性研究专家(英文版)(第3版)》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了质性研究方法:(1)质性研究方法的基本问题,包括什么是质性数据,质性方法与量化方法的联系与区别,质性方法对研究现实问题和理论建构的作用与意义;(2)语库构建的各种途径,包括深度访谈法,焦点小组讨论法,参与性观察法,档案与媒体分析法和个案法等;(3)质性数据的分析方法,包括数据转录和编码,利用计算机软件分析质性数据,从数据分析到理论建构;(4)如何撰写和发表质性研究报告。
点击链接进入:
心理测验与评估学习指南(第6版)
心理统计导论(第9版)
心理统计学习指南(双语版)
如何成为质性研究专家(英文版)(第3版)
心理测验:历史、原理及应用(第5版)(英文版)
高等学校教材•社会研究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第6版)(英文版)
心理学实验的设计与报告(第2版)(中文版)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6版)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7版)
APA出版手册(简明版)(第5版)
SAS应用统计分析(第5版)
行为研究纲要:方法与数据分析(英文注释版)(第3版)
2019年10月1日 想读
差异与重复 豆瓣
Différence et répétition
9.6 (9 个评分) 作者: [法] 吉尔·德勒兹 译者: 安靖 / 张子岳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6
《差异与重复》既是德勒兹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当代哲学的一部经典之作。在这部对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进行了彻底批判的奠基之作中,德勒兹创造了大量概念,尝试将自己的观点体系化。他试图提出一种有别于同一性哲学、主体性哲学的自然哲学,其核心是纯粹差异和深邃重复这两个概念。同时,德勒兹在本作中倚重的思想资源也非常庞杂,既对柏拉图、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尼采、柏格森、克尔凯郭尔等哲学家的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也讨论了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精神分析、语言学、人类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理论上的巨大野心和思想上的驳杂,使得这部作品即使是在本就以晦涩著称的德勒兹著作谱系中也显得尤为困难和特异。
2019年10月1日 想读
世界十大宗教 豆瓣
作者: 黄心川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 4
《世界十大宗教》是一本概述自古迄今世界上出现的十大宗教的学术著作.特别对现代有影响的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犹太教等作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阐述.对这些宗教的起源、历史和发展、基本教理、宗派等,在世界所起的变化与影响等,特别是在当前世界全球化过程中对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也有所阐明。另外,此书对我国有影响的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作了比较全面的历史评价,发掘了我国唯一保存的摩尼教、琐罗亚斯德教、佛教等的重要历史资料。
2019年9月30日 想读
形而上学 豆瓣
Τὰ μετὰ τὰ φυσικά
8.3 (6 个评分) 作者: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译者: 吴寿彭 商务印书馆 1997
作者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形而上学》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亚里士多德通过对以往哲学的批判性考察,探究了以最高、最普遍的原则为对象而能到达的最高知识,因此也称之为“第一哲学”。《形而上学》从根本上奠定了西方哲学思想的基本概念和问题,因此也成为西方哲学传统中的经典文本。
2019年9月30日 想读
新编现代西方哲学 豆瓣
作者: 刘放桐 人民出版社 2000 - 4
《新编现代西方哲学》是在《现代西方哲学》1981年初版、特别是1990年修订本的基础上再次修订而成的,可以看做是该书的第三版。这次修订的重点是力图进一步摆脱“左”的思想影响,更好地以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从整体上重新评价现代西方哲学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由于这个新的版本在指导思想上与初版和修订本都有所不同,为了与之区分开来,我们将其改名为《新编现代西方哲学》。
《新编》与初版及修订本当然有连续性,但又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和目标。初版的主旨是从无到有,初步搭出本学科的理论框架。修订本力图对在“左”的影响下形成的对现代西方哲学的评价方式多少有些突破,使本学科的研究具有更多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新编》除了进一步探讨如何使对现代西方哲学的整体评价更加符合实际外,更着力于探讨如何促使我国的现代西方哲学研究进入一个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结合在一起的新阶段。《现代西方哲学》的三个版本大概可以代表我对现代西方哲学研究的三个阶段。如果说我个人尚能力图使自己的研究紧跟我国本学科研究的步伐,那么《新编现代西方哲学》的这三个版本在一定程度上也许能多少体现近20年来我国本学科研究的轨迹。
2019年9月30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