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rseer - 标记
狱中书简 豆瓣
Letters and papers from prison
9.7 (7 个评分) 作者: (德)迪特里希·朋霍费尔 译者: 高师宁 译 / 何光沪 校 新星出版社 2011 - 7
《狱中书简》由朋霍费尔的好友埃伯哈特•贝特格在他遇难后整理出版,收录朋霍费尔在狱中写给亲友的书信、诗歌和杂感断简。其中既有他对一生所学与所思的深沉回忆,也有他与父母朋友之间感情真挚的通信。如果说他以前的创作多是他神学思想的记录,那么《狱中书简》更像是他脱去神学家外衣之后更真实的自我表达。他明知生命将歇,却依然正气凛然,在纳粹绞刑架下,发出一个圣徒最后的声音,他说,“这,就是终点。对我来说,是生命的开端。”
关于来洛尼亚王国的十三个童话故事 豆瓣
7.8 (20 个评分) 作者: [波兰] 莱·柯拉柯夫斯基 译者: 杨德友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 1
《关于来洛尼亚王国的十三个童话故事》在庄重而幽默的语气下,嘲笑了那些缺乏自知、却又自鸣得意的人,他们无视浅显明了的道理,硬是没完没了地在荒唐、愚蠢的怪圈里自我陶醉。十三个故事短巧有趣,却是发人深思、意味深长。
《天堂的钥匙》虽是故事新编,却是站在无神论的立场上对《圣经· 旧约》作出解释,并且为每一篇故事得出结论,或者说“教训”,保持着超然的、争辩的、欲言又止的态度和不动声色的面孔。
2012年6月26日 已读
有创意,但略轻。
社会学教程 豆瓣
作者: 王思斌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 9
本书是社会学概论性质的教科书,也是社会学的入门书。本书从人与社会、社会结构、社会过程与社会变迁几个角度介绍了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理论。该书涉及的主要论题有:社会及其构成、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组织与管理、社区及城乡发展、社会分层、社会制度、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等。在内容上,该书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着重介绍社会学的经典和成熟的理论,并照顾到当代西方社会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我国社会学研究的比较成熟的成果给予充分的关注;特别关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突出的现实问题。该书力图从社会学理论和我国社会发展的两个角度出发介绍相关的社会学理论和知识,并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实践进行理性的思考。
为了使读者对社会学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本书还介绍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这也为进行社会调查研究者提供了一定的方便。
2012年6月23日 已读 跟马原似的。
社会学
地下室手记 豆瓣 Goodreads
9.3 (114 个评分) 作者: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臧仲伦 漓江出版社 2012 - 5
《地下室手记》体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的全部艺术特色,内容深刻,形式诡异,既像小说,又像忏悔录,又像哲学论文。作品主人公既像坏人,又像好人;既像小人,又像一个饱经沧桑、逆来顺受的人;既像英雄,又像“非英雄”,又什么都不像。……“地下室人”被认为是“自我中心主义者的典型”,但是又有人认为, “地下室人”是俄国的哈姆雷特,是“多余人”的当代变形。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他那个时代的“真理的探求者”。《地下室手记》成为一本越来越受到世人追捧的书,被认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五部长篇小说的总序,是其创作中的里程碑。
我是个年轻人 我心情不太好 豆瓣
Naive. Super
7.4 (96 个评分) 作者: (挪威)阿澜·卢 译者: 宁蒙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3 - 1
◆北欧头号畅销小说,挪威版《麦田守望者》
◆被无数读者津津乐道20年,风靡全球35国
◆出版后被天天向上,十点读书,新世相等媒体争相推荐,“丧”文学风靡全国。
◆恰到好处的天真,毫不做作的幽默,诗意迷漫的人生哲学
◆《一个人的朝圣》《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制作团队倾力奉献。二十周年修订全新译文,超人气插画师卤猫绘制新封面。特种纸双封精装,精美异常。
内容简介:
我25岁,读着一个硕士,我被时间、空间、意义这些事情烦扰着。
我知道的东西多得难以置信,
我知道名字,年份。数以百计。
我知道谁第一个上的珠穆朗玛峰,
我知道谁导演了那些美国最蹩脚的肥皂剧,
我知道当空气遇到机翼时,会在机翼上表面形成低气压,就是这玩意儿让飞机飞了起来。
我知道亚里士多德讲的话是啥意思。
我知道时间在太阳上会走得慢一点,
我知道的实在太多了。
我拿他们干吗呢?
我当然可以去参加“杰帕迪只是竞赛”,奖品是希腊游。
双人的。但是我没有女朋友。我只能一个人去。
但是我去希腊干什么呢?没有理由相信我在那儿会更开心。
要是我能有一种非常靠谱的感觉,觉得一切都会好起来,那该多好。
2012年6月6日 已读 略幼稚,怎么能和the catcher in the rye比呢。但还挺真诚的。
挪威长篇
中国诗歌年选 豆瓣
作者: 李敬泽 / 张清华 2012 - 2
本书精选了211年度在报刊公开发表的最优秀的诗歌作品,尽显年度诗歌写作之盛景与实绩,入选作者广泛,作品题材丰富,风格与手法多样,既有名人名篇亦有新人佳作。
2012年5月30日 已读 中国的所谓诗坛啊……还是看豆瓣红人们写的诗吧。
恋人絮语 豆瓣
9.0 (21 个评分) 作者: [法] 罗兰·巴特 译者: 汪耀进 / 武佩荣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 1
这是一部无法用传统体裁定性的奇书。作者在此尝试了一种高度神经质的“发散性”行文,糅思辨与直接演示为一体。这是一种“散点透视”的“零度写作”。恍如一万花筒:作者撷取出恋爱体验的五彩碎片,在他哲人思辨的反光镜折射下结构出扑朔迷离的排列组合。作者以对应的文体形式揭示了恋人絮语只不过是诸般感受,几段思绪,剪不断,理还乱。相形之下,以往的关于爱情、恋语的条分缕析、洋洋洒洒的“发思”八股显得迂腐、浅陋……而这正是解构主义要证实的。
2012年5月29日 已读
“我一靠近,你就不再完美。”可以用一句总结嘛。
哲学 随笔
里尔克诗选 豆瓣
9.0 (25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译者: 黄灿然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 7
《里尔克诗选》收入的《杜依诺哀歌》和《献给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是里尔克晚年呕心沥血的杰作,也是20世纪诗歌的重要里程碑。
2012年5月27日 已读 别读这本了,二次翻译。达意但不传神,都不像诗了。
单车万里走丝路 豆瓣
作者: 徐林正 2011 - 9
本书以细致入微的描写、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和描绘了丝绸之路这条古老又神奇的路。容纳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和现实生活的真实样态。
◆本书卖点
张颐武教授作序,王文澜、六小龄童推荐
作者被认为是和徐霞客走得最近的人,《单车万里走丝路》也在地域方面填补了《徐霞客游记》的空白。
◆编辑推荐
骑行是徐林正的信仰,他曾经单车走运河、西藏,作者准备骑行走世界。
这是一次丝路原生态文化探秘之旅;一次丝路本土美食体验之旅;一次丝路原住民生存状态的人文之旅;一次马可波罗脚印的追寻之旅。
作者用文人的笔触和诗人的情怀关注风土民情,民俗文化和现实生活。
作者的自行车与他的笔、相机同样成为记录、认识历史与现实结合点的得力工具
◆读者定位
普通读者、骑行爱好者、丝绸之路迷,
可以作为青少年的励志图书,驴友指南。
2012年5月24日 已读
师父的书。旅途精彩饱满。好想去新疆吃烤包纸还有陕西正宗的羊肉泡馍~~
敖德萨故事 豆瓣
Одесские рассказы
9.0 (5 个评分) 作者: 伊萨克・巴别尔 译者: 戴骢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 1
此书系人民文学出版社继《骑兵军》、《巴别尔马背日记》之后推出的 “俄罗斯沉默派大师”伊萨克巴别尔的又一部享有世界声誉的传世力作。这是一部描写作者故乡、19世纪中叶俄罗斯黑海海滨著名的港口城市敖德萨的种种奇人异事、风土人情、市井百态的短篇故事集,在作者汪洋恣肆、纵横驰骋的笔下,一个个多姿多彩、个性鲜明的底层小人物呼之欲出,其中,既洋溢着世俗的苦乐悲喜,又流淌着苦难的黑色诗意,将一部俄罗斯文学经典带入国人视野。
2012年5月21日 已读
历史,情节,情感。三十年的人生史浓缩到了几篇风趣的小故事中。推荐《初恋》、《醒悟》、《在地下室里》和《卡尔·杨克利》。
Isaac_Babel 俄罗斯短篇
本真性的伦理 豆瓣
The Malaise of Modernity
8.7 (6 个评分) 作者: [加]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 译者: 程炼 三辉图书/上海三联书店 2012 - 2
查尔斯·泰勒在本书中探讨了当代文化和社会的三个重要特点:个人主义、工具理性的统治,以及人们在当代政治生活中的无助感。他指出在这些问题背后有一个真正值得挽救的道德理想——本真性(authenticity)。泰勒认为,在面临当代社会的窘境时,全盘否定这个道德理想和完全沉湎于这个理想的低级实现形式都是错误的,人们并非无能为力。
像帕斯卡(Pascal)关于人类所说的那样,现代性可以用高贵、也可以用可悲来刻画。只有一种怀抱两者的观点才能给予我们未加歪曲的洞察力,去透视我们需要奋起应付其最伟大的挑战的时代。
——查尔斯·泰勒
———————————————————————————————————————
面对现代个人主义的困境,西方思想界的争论由来已久,也从未停息。但泰勒试图在这场“口齿不清”的混战中另辟蹊径。他通过分析批判两种流行的误解——貌似深刻的文化悲观论与肤浅乐观的放任主义,探讨如何才能恰当地理解和维护个人自主性的理想,致力于从幻觉与误会中拯救这一现代性的伟大成就。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2012年5月19日 已读
论据有很多相似,结论几乎完全相反。论述清楚简明,有很多我想不到的地方。
哲学
U.S. constitutional history: 25 of the U.S. justice major 豆瓣 Goodreads Goodreads 谷歌图书
9.3 (60 个评分) 作者: 任东来 / 陈伟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4 - 1 其它标题: 美国宪政历程
本书的主体部分由三篇精彩的宪法论文与25个司法大案组成,一共28节。这三篇论文是《美国宪法的英国普通法渊源》、《保守的美国革命产生了长寿的联邦宪法》和《美国宪政法治捍卫者:最高法院的九尊护法神》。按照历史发展的轨迹,三篇文章分别扼要论述了美国宪政中的英国因素、美国特征及平稳发展的原因。25个司法大案则主要包括:确立最高法院司法审查权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1803)”、引发内战的“斯科特案(1857)”、结束种族隔离的“布朗案(1954)”、导致总统下台的“美国诉尼克松案(1974)”,以及裁决总统选票的“布什诉戈尔案(2000)”。每个案例自成一节,既有生动的史实叙述,也有引人深思的法理分析。25个案例异彩纷呈,令人回味无穷。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王缉思为本书作序。他在序中说:“本书并没有就法律谈法律,而是用生动的笔触,翔实的资料,描述了法治在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从生根到开花的历程。联邦最高法院的25个故事所揭示的,是一以贯之而又不断发展的一种观念,一种精神。美国宪政的酸甜苦辣尽在其中,让读者去细细品味。”“要研究美国的任何一个侧面,都需要了解美国法律”。作者以对美国问题的敏锐眼光,积20年观察、研究之功力,将学术著作的准确性与通俗读物的可读性融为一体;相信本书的出版不但能使历史学者了解美国历史的宪政之维,也能使法律学者明白任何一个重大案例都是历史的沉淀。
本书的附录部分除了收录《独立宣言》、《合众国宪法》、大法官任期表等一般内容外,还逐条罗列、并简介了写作过程中所用到的网络资源和参考书。另外,书中的前言(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略论)和后记(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也同样精彩。
2012年5月11日 已读
大一读的,非常简单清楚。
法学
国学概述 豆瓣
作者: 章炳麟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 10
《国学概述》是系统精炼、深入浅出地讲述国学基础知识的经典之作。它以典丽古雅的语言对经、史、子、集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门类。它对中国古籍有深刻的理解和精辟的见解,也可以说它是经、史、子、集的一部简史。它流传多年,影响甚广,受到大众读者的喜爱,是国学入门的最佳读物。
2012年5月7日 已读
十分浅显的入门级读物。用各种学问“六经注我”,不停地与章氏自己理解的佛学世界比较融会。因为责编的极端不负责任扣一星,标点错误和白字一大堆,还遗失所有的脚注。
国学
董桥散文 豆瓣
作者: 董桥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4 - 6
本书是董桥的散文作品,书中主要包括了秋园杂卉小识、说品味、听那立体的乡愁、读园林、凯恩斯的手、镜子里的展望、暮鸦?归燕?古树、回去,是为了过去!、给女儿的信、寻根、王韬的心情、“只有敬亭,依然此柳”、杨振宁的灵感、这一代的事、给后花园点灯、喜欢弄点文化的人、撒在沙发上的文化史、我们吃下午茶去!、“一室皆春气矣!”、布朗宁先生的牛油面包、藏书家的心事、“我并没有答应送你一座玫瑰园”、春日即事、得友人信戏作、书窗即事、静观的固执、新的灯影、文章似酒、促春琐记、萝卜白菜的意识、英伦日本半页、处署感事兼寄故友、如观火观水也、非关雅俗、柳树皮与水杨酸……......
2012年5月1日 已读
有几篇文章太好了,实在是subtle至极。藏书那几篇就没什么兴趣了。
散文
现实一种 豆瓣 谷歌图书
8.2 (30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 - 1
《现实一种》里的三篇作品记录了我曾经有过的疯狂,暴力和血腥在字里行间如涛般涌动着,这是从恶梦出发抵达梦魇的叙述。为此,当时有人认为我血管里流淌的不是血,而是冰碴子。 ——余华
2012年4月20日 已读
《一九八六年》是余华早期暴力血腥流作品中的集大成者,所有意象和叙述技巧都被用尽了。但我一直对他写文革的角度和目的不甚明朗。
余华 当代短篇
自传性反思 豆瓣
作者: 沃格林 / 桑多兹 译者: 徐志跃 华夏出版社 2009 - 8
《自传性反思》可谓沃格林(1901-1985)的一幅思想地图。在这部由口述整理而成的著作里,沃格林回顾了自己的求学经历,描绘了自己各个时期的研究。从群星荟萃的维也纳大学,到美、英、法诸大学,沃格林在游学中不断拓展知识视野,期间的种种细节扣人心弦。
沃格林人生旅程的一个突出部分是他可察知的求索和逐步推进的发现——和他的涉及面之广——去何处寻找帮助和解救,尤其是身处制度性毁灭、知识分子的道德败坏和人格的堕落之时。在这种情况下,他是如何做的?这就是这本小书的实质。
——桑多兹
2012年4月18日 已读 一本voegelin著作都没有读过的孩子还是不要先看这本了,雾水较多……不过“观念”和“实在”关系的梳理倒是可以提供一个他思想的概观,给出一个读其著作的顺序;另外关于“政治的谎言”与观念的扭曲的论述让我想起Arendt了
哲学
关于电视 豆瓣
Sur la télévision
作者: [法国] 皮埃尔·布迪厄 译者: 许钧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1
《关于电视(精)》系布尔迪厄在法兰西公学院讲授的两堂电视公开教学课的内容,该课脉络清晰,对学界所取得的有关电视的研究成果做了综合评介。课一剖析了影响电视的隐形媒介审查行为的内部机制,揭露了电视形象与电视话语这些假象背后的某些运作秘密。课二揭示了统治新闻场域的电视如何通过引入收视率逻辑,即对商业需求的蛊惑性服从逻辑,深刻地改变了不同场域的运作,这些场域不仅包括艺术、文学、哲学和政治场域,甚至包括法律和科学场域。
2012年4月18日 已读 让我想起Tocqueville关于平等导向自由的缺失和社会人的同质化、原子化的论述了。不过把文化生产者用象牙塔保护起来的想法是有点精英主义诶,文化本就是产生、作用和反思于社会的嘛。
哲学
英语文选菁华 豆瓣
作者: 白杨 2004 - 4
绿色英语阅读系列——《英语文选菁华》、《英美散文菁华》、《Love诵读菁华》遵循人性化的编排设计理念,让您的眼睛和心灵四季春色满园绿意盎然。
学习英语时,您是否养成了这样一种好的习惯:摘抄下行文流畅、字辞优美的篇章或片段,经常拿来翻看?今天,有这样一本书就摆您的面前——它为您采集了名家大师的妙词绝句,用心的诵读能使您在很多很多方面都受益匪浅!
本书特地优选了英美名家的佳作,作品横跨了16世纪到20世纪,共82篇,篇篇行文优美,主题各异,充满哲理,能够增加个人的修养,丰富人们的精神与心灵。对英美文学有浓厚兴趣的人,不妨先翻翻本书的附录“作者索引”,找找自己喜爱的作家,或是先大略看看各种有趣的主题。
2012年4月15日 已读
啊才发现丢在天津了……不过记下了有意思的几本小说以后读。
英语
人间食粮 豆瓣
7.6 (11 个评分) 作者: [法] 安德烈·纪德 译者: 罗国林 新星出版社 2011
《人间食粮》是纪德的散文代表作。作者以他在非洲地区的漫游为线索,以虚拟的女神为他的倾诉对象,描摹异国风情,抒发人生感怀。在书中,作者用炽热之情呼唤用脚去丈量大地,用文字表达真实的感受。
在这本书中,纪德蔑视传统道德,提倡个人行为自由,尤其强调人对自然对人生的强烈感受,并以这种感受作为精神食粮,自我培养。正是这种精神滋养了几代年轻人,让他们感到振奋和鼓舞。
2012年4月9日 已读
三个译本中最贴近原意的吧。比照其它两个译本读的,觉得读译作真是有如隔了一堵墙,怎么着都不对劲儿。
André_Gide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