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rseer - 标记
哈德良回憶錄 豆瓣
Mémoires d’Hadrien
8.7 (19 个评分) 作者: 瑪格麗特.尤瑟娜(Marguerite Yourcenar) 译者: 陳太乙 衛城 2014 - 2
她的筆,縮短十八個世紀的距離,直達哈德良時代。
一九二七年,二十四歲的尤瑟娜在福婁拜書信集中讀到:「從西塞羅到馬爾庫斯.奧里略這段時期,曾出現一個獨特的時刻:彼時,眾神已滅,基督未顯,唯人獨存。」從此尤瑟娜念念不忘,展開二十多年的追尋,一心想寫出西元二世紀,這個她認為是自由人的最後一個世紀,而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羅馬皇帝哈德良。
哈德良是羅馬帝國五賢帝之一,西元一一七至一三八年在位。除了秦始皇,史上另一位也築過長城的皇帝就是哈德良,他曾經到過不列顛行省,築起北方邊境。哈德良熱愛出巡,中東、北非等地都曾留下足跡,在位二十年有十二年居無定所。然而他最為後人不斷傳說的,是與希臘美少年安提諾烏斯的戀情,安提諾烏斯於尼羅河溺水而死後,哈德良在尼羅河畔蓋了一座名為安提諾的城市。總結哈德良一生,文化與感情上的歸宿都是希臘。
尤瑟娜書寫時,不僅在史料之間搔頭,更實際去過許多地方,她在後記寫道:「多少個早晨在哈德良莊園流連;無數夜晚在奧林帕斯主神宙斯神廟旁那一排小咖啡館裡度過。不斷往返希臘各海;小亞細亞條條大路。」二十四年當中,她幾度停擺,甚至焚毀書稿,但終至淬鍊出這本經典之作。
小說以書信體展開,透過老邁的哈德良對十七歲後繼者奧里略的書信,哈德良娓娓道來一個尊貴崇隆的帝王,在生命即將終結之時,如何思索權力、生命、愛情等命題,他也描述自己如何從軍人一步步成為王者,以及他對和平與戰爭的看法。書中對羅馬時代還原了大量細節,是一本寫人生的小說,也是一本寫歷史的小說。
2020年12月30日 想读 via queenie. 这个译本
古典音乐一下就听懂! 豆瓣
吉松隆の空耳 ! クラシック名曲ガイド
作者: [日] 吉松隆 译者: 吕雅昕 / 游蕾蕾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7
人手必备的古典音乐学习指南
...................
◆编辑推荐◆
音乐如何诞生的?古典音乐包含哪些流派和体裁?他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古典音乐史上有哪些作曲家和名曲?带着这些问题,与日本著名音乐家吉松隆一起漫步音乐史吧!妙趣横生的漫画让你轻松掌握音乐知识,古典乐必听名盘,带你聆听经典中的经典。
...................
◆内容简介◆
学完古典音乐的基础知识之后,吉松隆老师带你漫步音乐史,回顾了古典音乐各个流派的发展历程和风格特点,介绍了重要的作曲家及其代表曲目,同时讲解了交响曲、协奏曲、歌剧、室内乐、独奏等各类音乐体裁,带你轻松畅游古典音乐的海洋。此外,作曲家还推荐了必听的古典音乐名盘,聆听经典中的经典,给读者更多感性体验和“可听”空间。
2020年12月29日 想读
氣球人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7.5 (18 个评分) 作者: 陳浩基 奇幻基地 2020 - 4
「只要接觸皮膚,我就能輸入指令,
使目標身體部分充氣、膨脹或扭曲,最後死亡。」

在跟警方對峙的這一刻,他一幕幕回想,自己到底是如何落得這個下場。

他幹殺手這行好多年了,身懷異能的他,能殺人於無形,
他以「氣球人」的稱號為客戶解決無數「麻煩」,堪稱專家中的專家。
客戶愛他,仲介更樂得介紹諸多無理要求的大戶給他
──大概就是這一步走錯了,殺手應該保持低調才對。

先是為了滿足客戶的變態要求,把自己搞得灰頭土臉,
接著又遇上第一大黑幫前來委託,接也是死不接也是死,
沒想到在為自己的職涯忙得焦頭爛額之際,他竟一步步跌入陷阱……

是誰精心策畫了這場困局,又步步進逼?他百思不得其解,
但在此之前,他得想方設法逃出這裡,
還要再跟警方多耍帥個幾分鐘,才能抓住脫身時機……
2020年12月29日 想读 via Pombom
销声匿迹 豆瓣
Ghost Work: How to Stop Silicon Valley from Building a New Global Underclass
7.5 (8 个评分) 作者: (美) 玛丽· L.格雷 (Mary L. Gray) / (美) 西达尔特·苏里 (Siddharth Suri) 译者: 左安浦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10
好消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自动化永远存在最后一英里悖论。
坏消息!所有人都将被隐藏起来,成为信息机器上默默运转 的齿轮。
高度警觉视为“灵活”,孤立无援称为“自主”,克扣工资只是“技术错误”……
朝九晚五的全职就业逐步瓦解,在家工作得到的却不是自由。
——————————————————————————————————
5年跨界研究,200余次实地访谈,10000余份问卷调查,
揭开即将波及全球数亿人,却鲜少见诸报端的新世界。
荣获——
★《金融时报》2019年评论家精选图书奖
★福特汉姆大学麦格农中心图书奖
——————————————————————————————————
系统出现的一个小故障导致琼的MTurk账户突然被冻结——这是按需工人最可怕的噩梦。“没有一封电子邮件通知我软件出了问题;我只知道自己不能再登陆了,”她说,“我给客服打电话,他们告诉我必须等网站修复这个问题。账户冻结让我损失了近200美元。我失去了高薪工作,原因是平台自己出了问题,而不是我的工作质量有问题。”当事情出错的时候,琼这样的幽灵劳工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更别提追索补偿了。“我等了40个小时,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继续工作,能不能维持收入,也完全不知道原因。”
人类学家玛丽和计算机科学家西达尔特联手,揭露了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背后隐藏的人类劳动力。这支看不见的线上就业大军正不断扩张,它既不存在于现有的法律中,也未得到固有文化的承认,而算法无意识的残酷又带来了诸多未知。
——————————————————————————————————
《销声匿迹》是一部即时的经典之作。它与那些阐明了制造业车间的伟大民族志形成共鸣。然而过去的产业依赖于一个生机勃勃的社区,其中人们一起工作、玩乐、生活。新的数字流水线上的工人们彼此并不相识,对我们而言也是陌生的。他们的不可见性使他们成了幽灵。格雷和苏里让我们能够看到他们,与他们共情,并认识到我们对于其处境的共谋。通过强调人工智能如何依赖于人类劳动,以及对于提供这些劳动的生命的丰富描述,作者们提出一个有着牢靠基础的面向改善和行动的策略工具包,从而为我们带来了希望。
——玛格丽特·莱维(Margaret Levi, 斯坦福大学政治学教授)
2020年12月24日 想读 via 回响
少女之愛 豆瓣
作者: 楊若暉 獨立作家 2015 - 2
1.這是一本獻給ACG次文化領域所有迷群的百合研究專書,為台灣社會次文化研究立下一個里程碑
2.百合界達人同步推薦:廢死Faith(華文百合同人界知名作家)、董芃妤Paris Tung(《瑪莉亞的凝望》翻譯,網路暱稱「巴黎街頭藝人」)、淺色貓(ACG次文化研究者、華文百合同人界作家)
3.學術界教授也推薦:李衣雲(同人女、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洪凌(科幻小說作家、文化評論人、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助理教授)、陳國偉(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動畫、漫畫、遊戲簡稱ACG的次文化領域,描繪少女與少女之愛的百合文化異軍突起,自原生地日本席捲至華文世界。
這是一本獻給ACG次文化領域所有迷群的百合研究專書。
2020年12月21日 想读 有趣! via 倪湛舸
媒介与性别 豆瓣
作者: 卜卫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 - 10
媒介是有性别的吗?
媒介是以男性中心文化还是以两性平等的视角来表现男女形象的?
它与我生活的关系如何?
我们,包括男性与女性,如何认识自己的形象?本书试图回答这些问题。这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媒介与性别的著作,它汇集了作者六年来的研究成果,包括传播与性别的理论与政策探讨、有关媒介与性别的实证报告以及媒介评论等。
本书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理论与政策探讨”;第二单元“实证报告”;第三单元“媒介评论”在本书中,每一篇文章前,都附有一段文字,或说明研究的缘起及其意义,或提人工 了与研究主题有关的背景情况,以便于读者阅读。
2020年12月21日 想读 via 倪湛舸
那些年,我們愛的步步驚心 豆瓣
作者: 楊若慈 秀威資訊 2016 - 2
作者身兼言情小說讀者、作者、研究者三重身分,
犀照台灣本土言情小說中的性別政治。
這是瓊瑤所不知道的言情小說!
那些年,一海票女人穿越時空跟皇帝、王爺、霸主談戀愛。
那些年,惡男處女初邂逅,情慾浪尖上演妖精打架滾滾樂。
那些年,BL(Boy's Love)捲起千堆雪,整個世界都變成同性戀。
穿越時空、情色化浪潮、Boy's Love大行其道,展現台灣言情小說內在豐沛的性別政治議題。性別權力與女性情慾的辯證,宛如沙金遍及言情小說行行文字之間,閃閃發光卻無人知曉。本書作者,著力為讀者們披沙揀金。
言情小說哪有這麼複雜?
不,我們的言情小說真的有這麼複雜!
2020年12月21日 想读 via 倪湛舸
别再问我什么是嘻哈①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文化系のためのヒップホップ入門
9.4 (38 个评分) 作者: 长谷川町藏 / 大和田俊之 译者: 耳田 拜德雅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0 - 6
- 编辑推荐 -
★嘻哈不是音乐,是游戏。
★人气作家×大学教授带你入门,一部划时代的嘻哈书,不管乐坛怎么变天,也经得住时间考验。
★原书第11次重版出来!
★RHYMESTER・宇多丸 力荐!山下达郎 绝赞!
★小老虎×袁越×池子 联袂推荐!
★小老虎:“没想到关于嘻哈的所有秘密,被两个日本人用聊天的方式讲得明明白白。”
★袁越:“日本一直是西方音乐和文化进入中国的重要桥梁,那就看看日本人是怎么理解嘻哈的吧。”
- 内容简介 -
划时代人气嘻哈入门系列“别再问我什么是嘻哈”第一辑!
1970年代诞生至今的嘻哈史,100张唱片指南+8部影片指南+6个专栏。
一位从嘻哈黎明期开始一路听过来的人气作家,一位在摇滚音乐节上骨折后除了嘻哈之外其他什么音乐都听不了的大学教授,带你翻越嘻哈的高墙,让你彻底搞懂嘻哈这种文化,“现在开始也不晚!”
本书所涉音乐播放详情请见译后记。边读边听,乐趣何止加倍。
2020年12月21日 想读 想要了解这种文化
how to 豆瓣 Goodreads
how to
8.0 (23 个评分) 作者: [美]兰道尔·门罗 译者: Ent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 - 4
比尔·盖茨盛赞、全球畅销科普作家、What If?作者兰道尔·门罗新作。用超凡脑洞告诉你,再普通的任务都有一个荒诞却符合科学原理的解决方案。不切实际的答案,正是科学带来的非凡想象
如何自拍(用天文望远镜)?如何给手机充电(用机场的扶梯)?如何寄快递(从国际空间站)?如何判断你是不是90后(用碳-14年代测定法)?如何过河(把河水煮干)……
针对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遇到的普通问题,“科学怪咖”兰道尔·门罗用专业、严谨的多学科知识和大出天际的脑洞,一本正经地给出荒谬却有趣的回答,完全刷新你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2020年12月21日 想读 体裁很值得借鉴!(目录)
漆黑清晨 豆瓣
Coal Black Mornings
8.9 (29 个评分) 作者: [英]布雷特·安德森 译者: 冯倩珠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1
✨英伦传奇摇滚乐队“山羊皮”主唱 布雷特·安德森首部回忆录
✨堪比《只是孩子》的动人与深情
✨《观察家报》《卫报》《伦敦标准晚报》《星期日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年度最佳书籍
【看点推荐】
☆“山羊皮”乐队是英伦摇滚风潮中最具代表性的乐队之一,也是中国摇滚乐迷最早认识和热爱的摇滚乐队之一,其音乐作品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漆黑清晨》是布雷特·安德森的首部回忆录,在本书中安德森以细腻深情的笔触回忆了自己童年以及青年时期的成长时光,完美地将个人记忆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为70年代以降的英国社会作了动人的描述。
☆安德森饱读诗书,其文笔细腻动人,《漆黑清晨》在饱含真情实感的同时,又有着其他音乐回忆录中难见的文学特质。本书出版后荣获《观察家报》《卫报》《伦敦标准晚报》《星期日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等权威媒体年度最佳书籍,被誉为《只是孩子》之后最好的音乐回忆录。
【内容简介】
在20世纪90年代席卷全球的英伦摇滚风潮中,“山羊皮”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乐队之一,他们以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主唱布雷特·安德森标志性的外形和嗓音,为无数的乐迷熟知和喜爱。
《漆黑清晨》是“山羊皮”的灵魂人物安德森的首部回忆录,在书中他完整追溯了自己的成长轨迹与音乐历程。幼年时期,经历英国式贫穷带来的窘迫,挣扎在廉租房里、吃着色拉酱和廉价肉、面对被生活重压折磨的父母;成年后组建乐队与追求梦想的艰难和漫长,无人问津的窘境也一度让乐队前途未卜。而在历经一次次的挫败、尝试与磨合后,乐队终于迎来转机。
《漆黑清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个人成长的往昔岁月,更以其饱含深情的诗意给70年代以降的英国社会添加了一个动人的注脚。
【媒体推荐】
迷人、华丽,在不止一个时刻让人直觉兴奋……绝对不止是一本粉丝读物。——《卫报》
迷人、幽默、深刻。——《金融时报》
不可言喻的浪漫成长,边缘魔力的美丽提醒。——《唱片收集者》
丰富、悲伤,又诚实的故事。——GQ
完美的行文,在帕蒂·史密斯的《只是孩子》后,没有任何音乐回忆录比《漆黑清晨》更好地描绘了平凡中的美。——classic pop
2020年12月21日 想读
看得见 看不见 豆瓣
みえるとか みえないとか
8.8 (5 个评分) 作者: [日] 吉竹伸介 译者: 毛丹青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2020 - 11
《这是苹果吗也许是吧》《好无聊啊好无聊》作者吉竹伸介新作,获3000位日本一线店员评选的“MOE绘本书店大奖”第·2·名
“正常”的定义会因为时代或国家不同而有所差异,没有统一的标准。既然如此,我不如把故事设定在压根没有“正常”这个概念的地方,所以创作了这个地球人小男孩与外星人相遇的故事。
我是一个宇航员,我去过许多不同的星球,见过各种各样的外星人,有的外星人腿很长,有的会飞,有的长着三只眼睛……大家看上去非常不一样,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不管在哪个星球,我们总能找到和自己一样爱喝汽水的人,经常尿床的人,肚子不怕挠痒痒的人,喜欢被妈妈紧紧拥抱的人!不管地球人还有外星人,大家都是宇宙人嘛!
要想让孩子觉得“有趣”,需要用一些搞笑、无厘头的方式。但除此之外,面对和自己不一样的人,这本书想要表达的不是“同情对方”,而是单纯地觉得“啊,原来是这样的,他们的世界好有意思啊”,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并不是有趣就可以了,但不有趣一定不行!——吉竹伸介
孩子们需要在成长过程中从书中或其他媒介看到与自己相似的人,从而看到参照和榜样,获得力量;孩子们也需要看到与自己不同的人们,看到他们的经历,从而能够想象、接纳他们的存在,产生共情。《看得见看不见》用新奇、有趣的方式帮孩子打开了视野,带他们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匹兹堡大学创意与写作硕士文非
内容简介
我是一个宇航员,我的工作是探索不同的星球。这次,我来到了一个新的星球,这里的人有三只眼睛,能同时看见前面和后面。外星人发现我只有两只眼睛,非常惊讶:“你看不见自己的后背吗?你怎么走路呢?”在三眼人星球上,我成了“看不见”的那一个……
后来,我遇到了一个后眼天生就看不见的外星人,我们像朋友一样开心地聊了起来:看得见的人和看不见的人,眼中的世界有什么不同?看不见的人是怎样生活的?如果有个星球上全是眼睛看不见的人,会是什么样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太一样。有的东西只有高个子才能看到,有的东西只有矮个子才能发现;有的事情只有朋友多的人才能做到,有的事情只有喜欢独处的人才能体会;有的事情只有大人才明白,有的事情只有小孩才懂……遇到和自己不一样的人时,我们会有点紧张。不用担心,只要互相聊一聊各自的快乐和烦恼,就会发现对方的世界很有趣!
100天后会死的鳄鱼君 豆瓣
7.2 (84 个评分) 作者: [日]菊池祐纪 译者: 毛丹青 接力出版社 2020 - 11
2019年12月12日,日本漫画家菊池佑纪开始在推特上上传一组漫画,记录了一只鳄鱼平凡的100天生命倒计时。平淡的日常,没有任何预告的生命结束点,这只鳄鱼的100天真实存活在了每个人的生命里,这组漫画点击率累计已超1000万。截至现在,作者这组漫画点击率累计已超1000万,3月20日鳄鱼生命结束当天,推特上带话题讨论超过2亿次,高居热度排行榜全世界第一位。
2020年5月,《100天后会死的鳄鱼君》在日本出版后引起了巨大反响,销量突破40万册。2020年10月,接力出版社将正式出版简体中文版《100天后会死的鳄鱼君》,邀请北京大学客员教授、著名旅日作家毛丹青先生翻译这部漫画,毛丹青先生原汁原味的翻译,带读者体会日漫角色语言的生动含义。
2020年12月17日 想读
拉迪盖之死 豆瓣
ラディゲの死
7.1 (7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兰立亮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 10
“让我活得像升空的火箭,让我自己燃烧殆尽,使夜空获得瞬息光焰。”
-
三岛由纪夫十七岁至三十一岁间十三篇短篇上乘之作
贯穿三岛创作生涯始终
暴烈之死背后的优雅与激情
-
开篇《水中月》完稿时,三岛仅年满十七岁。全文由七篇书信组成,第一人称叙述铺陈开去的文体使双方对话紧密衔接、难以分割,细腻丰满的心理独白扣人心弦。《山羊头》通过描绘男人在战争前后与不同女人交往时能否看见山羊头的转变,来反映主人公内心细微而急剧的变化。现实场景与寓意画面相结合,在故事出现重大转机时使其戛然而止,三岛出奇的表现力与对节奏的鲜明控制让人叹服。标题之作《拉迪盖之死》中,自三岛少年时期起就敬仰的天才作家拉迪盖,如其预言所说“三天之内,我将被神兵射杀”,在科克托的守护下撒手人寰,结束了自己年仅二十岁的生命。从拉迪盖与科克托的相处入手,剖析他内心的动荡与不安,从侧面揭示了三岛自身的心理变迁。
全书篇目行文风格多样,故事类型各异。从中可以领略作者从少年期起挡不住的才情及成熟期时自我表达的老到,也可以体会其自始至终对于精神与肉体、现实与艺术的不懈探索。
2020年12月17日 想读 三岛由纪夫十七岁至三十一岁间十三篇短篇,几个简介让人欲罢不能啊
彩虹几度 豆瓣
虹いくたび
作者: [日] 川端康成 译者: 孔宪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 11
★异母三姐妹的爱恋与悲欢
★彩虹般美丽空幻的生之美
只有一朵美丽的花,
我也要活下去。
——川端康成
《彩虹几度》是川端康成创作于1956年的中篇小说,讲述了颇为独特的同父异母三姐妹百子、麻子和若子的故事,时代背景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京都,即战后不久,故事主线清晰,支线杂而不乱,父母辈的纠葛、三姐妹之间疏离又彼此挂念的关系都有着细腻的描写,是川端文学长河中的珠玉之作。小说一开头便以清丽的笔触,勾勒出稍纵即逝的彩虹形象。彩虹的艳丽华美、无根无着,正是书中女主人公们命运的象征,作品以京都及周边古雅的风俗情韵为背景,刻画了三姐妹爱恋与生命的悲欢。
2020年12月17日 想读
喷火器 豆瓣
Los Lanzallamas
8.8 (8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罗伯特·阿尔特 译者: 欧阳石晓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1 - 1
🔥 “地狱归来的结晶,疯狂世界的完美呈现和永恒预言”
🔥 一部堕落之书、阴郁之书、绝望之书
🔥 “阿根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博尔赫斯并称的天才作家 罗伯特·阿尔特 代表作
🔥 豆瓣热门图书《七个疯子》续集
🔥 本书建议18岁以上读者阅读
——————————
“一个谜在他的内脏画出炽热的括弧,这个谜是生活的理由。”
一场莫名所以的绑架案,一群绝望深渊的受难者。当秘密社会的图景越来越清晰,疯子们作何抉择?“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抑或用毒气消亡这破碎大地的一切?生存还是毁灭?
暗黑美学的奔流涌现,闪耀冷峻气息的天才之作。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刺激,在短暂的几天中被密密塞满:童年阴影、婚姻不忠、身体受刑、精神控制、堕胎、犯罪、臆想癫狂、战争之殇。屈辱不断繁衍,痛苦层层叠叠。绝望深渊,万物溶解,黑暗焰火在他灵魂中绽放。
——————————
名人推荐:
那年罗伯特·阿尔特逝世后,阿根廷现代文学就此终结,那之后的阿根廷文学就是一片荒漠。
——里卡多·皮格利亚《人工呼吸》
阿尔特总是习惯着眼于一般的事物,他看到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是这样的:一个人在那里走路,在那里生活,在那里相爱,在那里受苦;博尔赫斯看到的却是一个有着神秘命运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他的长处是具有巨大的创造力,在这个意义上说,博尔赫斯的创造力要小一些,但是通过智力的思考得到了补偿。
——胡里奥·科塔萨尔《科塔萨尔论科塔萨尔》
阿尔特无疑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是拉美第一位真正的都市小说家……这就是激发文学创作的力量。
——《卫报》
美洲西班牙语文学的另一重要特征即是它永恒的见证:暴力与不公平的见证,集体与个体的见证,现实与虚构的见证,往昔与现今的见证。在美洲,写作总是兼有诗意与政治的功能,写作从来不是一种无谓的游戏,即便在表面看来最形式化的表达中,它也从不逃遁于幻觉中。
——《理想藏书》
——————————
【前作《七个疯子》豆瓣评论】
如白痴般梦游在地狱般底层的主角,被内心的犯罪冲动牵引着,频繁地和各种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们接触,最终沦为无政府主义的地下组织的成员,要参加一场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的暴动,不愧阿根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本小说融合了陀氏多本小说的主题,而且主人公和陀氏人物一样都有着乔治桑情结,都妄图通过爱情拯救失足异性。
——豆瓣读者 东方亚菱角
用谵妄、发狂来反抗肉体、生活上受到的屈辱,发疯与奇迹竟然如此接近。作者把自身的痛苦、羞辱与疏离感融进了这名会计的生命中。“疯子”们的设定圣经的意象味很足。逃离自身,因为憎恶去靠近,用堕落带来的新变化刺激麻痹的自身。
——豆瓣读者 懋
阿尔特的小说充满了内心独白的絮语,却不像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冗长、绵密,他的叙事对位法,更为克制、凝炼且充满诗意。放在1920年代的世界文学范围内,“向内转”是现代小说诞生的标志之一,某种程度上,阿尔特应该归入20世纪的现代主义小说大师系列,和卡夫卡、普鲁斯特、乔伊斯、托马斯·曼并列。
——豆瓣读者 林培源
确如陀氏一样粗砺浑浊,但又保留了拉美文学的神秘飘逸。能感觉到那种隐藏在生命深处的痛苦力透纸背。热情的南美竟然也能产出如此黑暗阴郁的作家,没有跟恶魔的合作,就没有真正的艺术作品。
——豆瓣读者 Atlas Galt
“作家中的作家”写的书。无论是叙事、文笔、结构以及思想处处都能调动读者的大脑,哪怕这个脑子有多迟钝。所以这本书读起来着实吃力,也容易被畅想的思绪带到别处。可某些桥段又异常抓人,让人欲罢不能。
——豆瓣读者 六条
2020年12月17日 想读
Stephen Biestys Incredible Cross-Sections 豆瓣
作者: Richard Platt DK 2019 - 5
This children's book explores the innermost workings of some extraordinary buildings and machines. From helicopters to submarines, skyscrapers to coal mines, open up a fascinating world packed with unique and detailed cutaway drawings.
Whether it's a Spanish galleon or a medieval castle, each cross-section slice or exploded view reveals what's going on inside. See the people swarming inside 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 the workers busy backstage at the opera house, and where the crew sleeps on a jumbo jet. Included also are two impressive foldouts showing an ocean liner and a steam train.
There are lots of fun facts to be discovered, and curious details are highlighted and explained. Did you know one of the funnels of the Queen Mary liner was fake and used for storing deckchairs? And in almost every scene, there's the challenge to find a man on the toilet!
With more than a million copies sold, Stephen Biesty's award-winning illustrated book is as fascinating today as it was when first published in 1992. Incredible Cross-Sections is the ultimate way to see how things work.
2020年12月13日 想读 via 沁云
绘本
山本忠敬的交通工具图鉴 豆瓣
機関車·電車の歴史
作者: 山本忠敬 译者: 唐春明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8 - 4
被“绘本之父”松居直誉为“交通工具绘本界最卓越的画家”的山本忠敬10年巅峰力作
250种机车、动车组,300幅精密手绘
全面呈现世界火车200年的发展历程
献给火车迷的一份厚礼
...................
※编辑推荐※
◎交通工具绘本大师山本忠敬耗费十年心力 的巅峰之作
山本忠敬先生是交通工具主题绘本的开创者,他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开始创作交通工具主题绘本,多部作品畅销日本数十年,在几代少年儿童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影响甚广。“绘本之父”松居直称其为“交通工具绘本界最卓越的画家”。
山本忠敬先生自幼喜爱交通工具,在创作了诸多有口皆碑的交通工具绘本后,到了80年代,终于决定进行彻底的研究,决心要创作出不仅能让孩子喜爱,也能让大人欣赏的交通工具史图鉴。于是十余年后,两部重量级图鉴《山本忠敬的交通工具图鉴:飞机的历史》《山本忠敬的交通工具图鉴:火车的历史》问世。其画作之精良、容量之巨大、脉络之清晰,在绘画类交通工具史中至今难有能望其项背者。
2002年《山本忠敬的交通工具图鉴:火车的历史》出版后,次年1月14日,先生离世,享年87岁。此后,日本出版界为了纪念山本忠敬先生,将他创作的早已绝版的一些绘本作品陆续再版发行,并且每年都会举办山本忠敬作品原画展。
◎300幅精密手绘,全面呈现世界火车200年的发展历程
这部图鉴以300多幅手绘图准确、漂亮、全面地呈现了世界火车200年的发展历程:以16到18世纪的手推车、有轨马车为开端,从1804年诞生于英国的世界第一辆蒸汽机车到1999年日本新干线的700系“希望号”动车组。火车各部件的比例、车身的涂色,甚至螺丝钉的位置、乘客姿态都得到精准的呈现。
蒸汽机车如何诞生,怎样克服重重阻力得到政府认可,又如何进入世界各国,不断改进演变,驶向辉煌?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动车组何时出现,3类机车之间又有怎样的竞争和接替?……世界火车200年的历史在书中缓缓展开。
◎250种车型恢宏呈现,详细数据、重要结构、关键原理、先驱人物、重大史实完整收录
著名的、经典的、古怪的、精巧的、雄伟的、袖珍的,全世界250余种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有轨电车、动车组恢宏呈现。汽缸大小、动轮直径、速度、长度、重量、功率等详细数据均随文标出。蒸汽机车和电力机车的结构、内燃机的4个冲程、内燃机车的传动方式、火车发明者特里维西克坎坷的一生、雨山机车竞赛、“大拇指汤姆号”的失败与成功、轨距的演变……重要的结构、原理、人物、史实完整收录,踏上真正全面的火车历史之旅。
另外,本书日文原版经由日本知名月刊《铁道迷》的名誉主编宫田宽之、名誉顾问手塚一协力审校。
◎引进自日本著名少儿图书出版社福音馆书店
福音馆书店成立于1952年,深耕少儿图书出版,至今已有60多个年头。在绘本之父“松居直”的带领和推动下,福音馆书店为日本图画书的勃兴乃至在世界图画书中占据重要位置起到了巨大作用。他们真正从儿童心理来考虑,努力让孩子从书里得到真正的乐趣。
《山本忠敬的交通工具图鉴:火车的历史》即由福音馆书店出品,畅销日本十余年。
...................
※内容简介※
以图鉴形式集中展现了世界火车两百年的发展历程:从1804年在英国诞生的首辆蒸汽机车到如今活跃着的高速列车,共计250种机车、有轨电车和动车组通过300幅精密、漂亮的插画呈现出来。同时收录了大量的详细数据,介绍了火车的重要结构、关键原理以及火车领域的先驱人物、重大史实。
...................
※名人推荐※
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深受儿童喜爱的两本书《消防车吉普达》和《慢悠悠的压路车》,书中主人公就是各种车辆。而这本书,是山本忠敬先生在完成1999年出版的《山本忠敬的交通工具图鉴:飞机的历史》的同时,在10年岁月里画出的作品。世界火车两百年的历史在这本书中通过300幅彩色插画呈现出来。山本忠敬先生的火车题材绘画带有浓厚的怀旧气氛,不仅值得孩子欣赏,也适合成人当作艺术画册来收藏。
本书展示了250种机车和动车组:从1804年在英国诞生的蒸汽机车到1999年日本新干线的700系“希望号”动车组。火车靠着巨大的动力在世界各地运行:从美国、日本到英国、意大利、俄罗斯。几乎每种车都标明了汽缸尺寸、动轮直径和全长等详细数据。同时,还详细介绍了蒸汽机和柴油发动机原理、重大历史事件。在阅读过程中您会得到充分的享受。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的那些蒸汽机车的绚丽色彩和精美设计。如堪称杰作的英国蒸汽机车“特鲁罗城号”,像古怪的铁面具的巴黎—奥尔良铁路的蒸汽机车231—726号和日本的D51系蒸汽机车。山本忠敬先生在耄耋之年用精准、漂亮的绘画精彩地复活了作为现代化象征的火车。这本书可以说是山本忠敬先生技艺上的集大成之作。
——中岛正敏
2020年12月13日 想读 via 沁云
绘本
新大陆 豆瓣
作者: 童末 后浪丨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0 - 9
青年作家童末全新实验文本首次推出
越出教条化的现代小说美学原则
走向文学精神的交锋地带
以原创性的想象力、批判性和动人的叙述力量,关注新世纪的生命境况
编辑推荐
青年作者童末,首次正式出版实验小说集《新大陆》。
自觉的国际情境参与意识,高超的文本编织技艺,对景观社会的有力描述, 令文本呈现出精致的陌异感。
作者常以不同寻常的内倾角度重新审视现实世界和少数族群,关注“人称之为人”的其他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尽管未成现实,却打开了另一种关于语言、文明、他者、生死观等当代主题的思考维度。
以新颖独特的手法运用文字,在语言内部缔造不同的表现形式,致力于建构一个流动、开放的现代文本空间,因而带给读者的既有文本语言自身的愉悦享受,也有视点上的开拓与启发。
内容简介
《新大陆》收录小说十二篇。作者关注人物的内在经验在遭遇外界之后的可重构性和二者的动荡关系,从而进行“自我”的种种发现,并通过自觉的语言意识和实验性笔法加以呈现。
区别于从“新小说”、后现代主义文学等等归纳出的某些现代小说美学原则(这些美学原则先是对汉语文学环境具有批判性,但却逐渐成为教条化的崇尚),童末较早转向文学传统与个人才能的关系的一种新的可能性,这一可能性正被这个已过去五分之一的新世纪的生命境况所揭示。
在《洞穴》和《拉乌霍流》等作品中,作者从人类学经验向历史中的赤裸生命经验过渡,且绝不把人类学作为自我类型化的工具,而是径直表现出,从人类学材料向更为非理论性的文学主题转化的敏感。《拉乌霍流》是个区别于作者之前所有写作的短篇,也仿佛后来的作品的序曲。写于近年的《新大陆》和《全蚀》等,则是完全个人化的开启,专注于一个在广大的离散者和广大的利己主义者之间剧烈变异的后全球化社会。
童末在语体、文风方面不追求别致,有朵丽丝·莱辛的风范,与一些在行文造句方面致力于地域特征、并且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小说作者相比,更适合在一种整体性的“心脏的语气”和思想视域中,认识童末的风格。
* “心脏的语气”,语出泰德•休斯对阿米亥的评论。
2020年12月10日 想读 Via 黎幺评论。
Statelessness 豆瓣
作者: Mira L. Siegelberg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20 - 10
Today over 12 million people are stateless and millions more are refugees or displaced persons. Mira Siegelberg shows how the much-contested legal category of statelessness generated novel visions of political and legal authority beyond the territorial state, before ultimately empowering the sovereign territorial state as the fundamental source of protection and rights.
Two world wars left millions stranded in Europe. The collapse of empires and the rise of independent stat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produced an unprecedented number of people without national belonging and with nowhere to go. Mira Siegelberg’s innovative history weaves together ideas about law and politics, rights and citizenship, with the intimate plight of stateless persons, to explore how and why statelessness compelle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beyond.
In the years following the First World War, the legal category of statelessness generated novel visions of cosmopolitan political and legal organization and challenged efforts to limit the boundaries of national membership and international authority. By linking the emergence of mass statelessness to a revolution in legal consciousness, Siegelberg shows how the rights regime created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ultimately empowered the territorial state as the source of protection and rights, against alternative political configurations.
Today, more than twelve million people are stateless and millions more belong to categories of recent invention, including refugees and asylum seekers. As Statelessness makes clear, understanding 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the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that define approaches to citizenship and non-citizenship can better equip us to confront the dilemmas of political structure and authority at a global scale.
2020年12月9日 想读 Via skeeter
梦境收割者 豆瓣
作者: 鲁敏 中信出版社 2020 - 11
不收割麦子,不收割风景,我们只收割人性与命运
————
【内容简介】
《梦境收割者》收录了小说家鲁敏近年全新创作的十则故事,直面生活深处的无人知晓:监控镜头下的生活轨迹,游泳池边的非典型相亲,四十七楼上的一次喝酒,亦喜亦哀的避世灵修,朋友圈带货女孩的突然死亡……鲁敏与她笔下的人物一起,在喧嚣中孤独,在孤独里努力,日思夜想但触不可及。她体察隐秘于日常的潜流与欲求,以一贯的锐利冷静,从滚滚尘烟中寻找并辨认出“突如其来的自我”。时代巨人轰然奔走,微渺个体默默自持。鲁敏以笔为刀,收割故事里的复杂人性,抚慰荒谬内部的创口。在那些微茫的时刻,啜饮生活的味甘微苦。
————
【名人推荐】
鲁敏站在中国小说艺术的前沿。她将确切的戏剧性形式赋予涣散的、难以言喻的经验,探测和呈现精神生活的结构、深度和边界。
——李敬泽(中国作协副主席 批评家)
鲁敏永远值得期待。与大多数优秀的女作家相比,她有与众不同之处,那是因为她在叙事中擅用减法,这减法疑似用手术刀运算,所以精准锐利,她的小说特有的骨感,因此形成,有力,有形,又总有奇峭之处。
——苏童(茅盾文学奖得主 作家)
在如今强大的“写实潮流”与世俗趣味间,她顽强地葆有了形而上的追求。正如艾略特所说,谁能够在“传统”和“个人潜能”之间找到最恰当的关系,谁就能够成为好的作家。鲁敏恰如是。
——张清华(北师大教授、博导 批评家)
人性“暗疾”是鲁敏顽强探索的重要主题,并通过某种普遍性使之构成了生活的整体荒诞。这是先锋文学的遗风流韵。她的书写不是“原生态”的呈现或欣赏,而是被视为一种“精神疼痛的历史”。这同时也构成了鲁敏的一种历史表达,那幽暗的色调和宣泄般的冷眼,本身就蕴涵在历史之中。
——孟繁华(批评家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
【媒体评论】
鲁敏或许是近年来对小说艺术的可能性具有探索志向的年轻小说家。她沉迷于对人性的无限想象,她相信人有能力在各种复杂境遇中以各种意料不及的途径探求和确证自身。她坚信,人的感受、思想和行动的无限可能,并使小说获得了角度、形式、语调的无限可能,由此,她为自己的写作确立了复杂艰巨、令人满怀期待的难度指标。
——“庄重文文学奖”授奖辞
鲁敏关切复杂的都市生活,独辟蹊径,敏锐地探索人的精神疑难。她不避尘埃,与她的人物一起经受困惑和考验,在短篇小说有限的尺度内开拓出丰厚深长的心灵空间。
——“鲁迅文学奖” 授奖辞
2020年12月6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