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rseer - 标记
论历史与故事 豆瓣
On Histories and Stories
作者:
[英国] A·S·拜厄特
译者:
黄少婷
译林出版社
2016
- 3
业已消逝的过往能否通过虚构的文字重获真实感?老去的故事如何在后世的写作中激发新的火花?A.S.拜厄特围绕“历史与故事”这一主题,辑录七篇与此相关的论文及演讲记录,既有对历史小说中的过往历史和远古自然的评析,又有对近来欧洲文学中复兴的神话、传说和童话元素的探讨,还有拜厄特通过亲身创作体验展现出的写实与虚构之间的微妙界限。《论历史与故事》以丰富的小说文本为立足点,凭借深厚的智识打通历史时空的层层阻隔,为读者勾勒出了历史与小说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启发他们重新思考过去对于当下的意义。
阿勒泰的角落 豆瓣
8.8 (102 个评分)
作者:
李娟
新星出版社
2013
- 9
若无意指认那在伤感中徘徊、欲望中沉浮的生命就是我们本来的生命,那么,总还有别样干净明亮的生命,等着人去认领。
这个时代,如果还有一个地方有传说,就是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是阿勒泰的一次绝唱。
风里来雨里去的边疆牧人、随家庭不断迁徙的动荡生涯、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 风沙肆掠的荒漠里喂养的金鱼……本应厚重、贫瘠、苍凉的生活,在李娟独树 一帜、灵光闪闪的笔触下,却焕发出别样的温暖、丰盈与喜悦。
全新推出典藏版《阿勒泰的角落》: 手绘双封,全景展开,全书纯质纸精致印刷,收录李娟创作的新版自序,新增16幅全面展示阿勒泰之美的摄影作品,并随书附赠四季主题手绘精装书签一套。
每次重读《阿勒泰的角落》,总能真切地看到独自站在荒野中,努力而耐心地体会着种种美感的过去的自己……漫长过程中,一点一滴贯穿其间的那种逐渐成长、逐渐宁静、逐渐睁开眼睛的平衡感,也许正是此时全部希望生活的根基与凭持吧。——李娟
这个时代,如果还有一个地方有传说,就是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是阿勒泰的一次绝唱。
风里来雨里去的边疆牧人、随家庭不断迁徙的动荡生涯、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 风沙肆掠的荒漠里喂养的金鱼……本应厚重、贫瘠、苍凉的生活,在李娟独树 一帜、灵光闪闪的笔触下,却焕发出别样的温暖、丰盈与喜悦。
全新推出典藏版《阿勒泰的角落》: 手绘双封,全景展开,全书纯质纸精致印刷,收录李娟创作的新版自序,新增16幅全面展示阿勒泰之美的摄影作品,并随书附赠四季主题手绘精装书签一套。
每次重读《阿勒泰的角落》,总能真切地看到独自站在荒野中,努力而耐心地体会着种种美感的过去的自己……漫长过程中,一点一滴贯穿其间的那种逐渐成长、逐渐宁静、逐渐睁开眼睛的平衡感,也许正是此时全部希望生活的根基与凭持吧。——李娟
Just Babies: The Origins of Good and Evil Goodreads 豆瓣
作者:
Paul Bloom
Crown
2013
- 11
其它标题:
Just Babies
From John Locke to Sigmund Freud, philosophers and psychologists have long believed that we begin life as blank moral slates. Many of us take for granted that babies are born selfish and that it is the role of society—and especially parents—to transform them from little sociopaths into civilized beings. In Just Babies , Paul Bloom argues that humans are in fact hardwired with a sense of morality. Drawing on groundbreaking research at Yale, Bloom demonstrates that, even before they can speak or walk, babies judge the goodness and badness of others’ actions; feel empathy and compassion; act to soothe those in distress; and have a rudimentary sense of justice.
Still, this innate morality is limited, sometimes tragically. We are naturally hostile to strangers, prone to parochialism and bigotry. Bringing together insights from psychology, behavioral economics, evolutionary biology, and philosophy, Bloom explores how we have come to surpass these limitations. Along the way, he examines the morality of chimpanzees, violent psychopaths, religious extremists, and Ivy League professors, and explores our often puzzling moral feelings about sex, politics, religion, and race.
Still, this innate morality is limited, sometimes tragically. We are naturally hostile to strangers, prone to parochialism and bigotry. Bringing together insights from psychology, behavioral economics, evolutionary biology, and philosophy, Bloom explores how we have come to surpass these limitations. Along the way, he examines the morality of chimpanzees, violent psychopaths, religious extremists, and Ivy League professors, and explores our often puzzling moral feelings about sex, politics, religion, and race.
爱药 豆瓣
作者:
[美国] 路易丝·厄德里克
译者:
张廷佺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9
《爱药》是路易丝•厄德里克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美国高校文学专业的必读书目之一。初版由十四个故事构成,一九九三年重版时另加入了四个故事。有评论家认为,《爱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长篇小说,仅仅算得上一部短篇小说集,因为它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开端、高潮和结局,故事之间虽有些许关联,但每个故事相对独立;也有评论家认为,这是一部由短篇小说构成的长篇小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长篇小说,是对印第安口头叙事最好的继承,彰显了印第安文化的顽强生命力。
张廷佺先生是美国印第安文学专家和资深译者,他借鉴国内外有关厄德里克的最新研究,对其二零零八年版的《爱药》中译本进行了全面修订,以期最大程度地呈现原文风姿。
张廷佺先生是美国印第安文学专家和资深译者,他借鉴国内外有关厄德里克的最新研究,对其二零零八年版的《爱药》中译本进行了全面修订,以期最大程度地呈现原文风姿。
奥吉·马奇历险记 豆瓣
作者:
[美国] 索尔·贝娄
译者:
宋兆霖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
- 1
诺奖得主索尔·贝娄经典代表作
1954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兰登书屋百部最佳英文小说之一
《奥吉·马奇历险记》是贝娄的成名作,也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马奇是来自贫民窟的犹太少年,自小起周围的各色人等都想支配他的命运。因为贫困,他从事过许多职业,但只要发现有被控制的危险,他便立即抽身走开。他虽然没有失去“自由”,但也找不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他曾想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办一所孤儿院,把爱播向人间,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小说结束时,他成了倒卖战争剩余物资的掮客。
《奥吉·马奇历险记》在索尔·贝娄的创作道路上占有独特的地位,自此伊始,贝娄开创了描写自我意识和异化社会、反映自我和现实矛盾的主题,并在叙事艺术上创立了一种独特的“贝娄风格”,即一种将戏剧性自嘲和严肃思考相结合的风格,为此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艺术基础。
1954年《奥吉·马奇历险记》获美国国家图书奖,进入兰登书屋“现代文库”和《时代》周刊各自评出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名单。
——————————
把一九五三年出版的《奥吉·马奇历险记》和一九四四年出版的《晃来晃去的人》以及一九四七年出版的《受害者》作对比,可以看出作者经历了革命性的转变。
——菲利普·罗斯
《奥吉·马奇历险记》就是伟大的美国小说。不用找了,它就是。
—— 马丁·艾米斯
1954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兰登书屋百部最佳英文小说之一
《奥吉·马奇历险记》是贝娄的成名作,也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马奇是来自贫民窟的犹太少年,自小起周围的各色人等都想支配他的命运。因为贫困,他从事过许多职业,但只要发现有被控制的危险,他便立即抽身走开。他虽然没有失去“自由”,但也找不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他曾想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办一所孤儿院,把爱播向人间,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小说结束时,他成了倒卖战争剩余物资的掮客。
《奥吉·马奇历险记》在索尔·贝娄的创作道路上占有独特的地位,自此伊始,贝娄开创了描写自我意识和异化社会、反映自我和现实矛盾的主题,并在叙事艺术上创立了一种独特的“贝娄风格”,即一种将戏剧性自嘲和严肃思考相结合的风格,为此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艺术基础。
1954年《奥吉·马奇历险记》获美国国家图书奖,进入兰登书屋“现代文库”和《时代》周刊各自评出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名单。
——————————
把一九五三年出版的《奥吉·马奇历险记》和一九四四年出版的《晃来晃去的人》以及一九四七年出版的《受害者》作对比,可以看出作者经历了革命性的转变。
——菲利普·罗斯
《奥吉·马奇历险记》就是伟大的美国小说。不用找了,它就是。
—— 马丁·艾米斯
企鹅75 豆瓣
Penguin 75: Designers, Authors, Commentary
8.4 (21 个评分)
作者:
[美] 保罗·巴克利 编著
译者:
刘芸倩
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 10
◆企鹅图书75款封面及其背后的设计历程
◆作者、设计师与编辑直言不讳评点封面设计得失
作为全球最著名的出版品牌,企鹅图书以其高标准的封面设计引领风潮,不断颠覆我们的想象。
长久以来,“企鹅”几乎是“书籍设计”代名词……
2010年,企鹅图书成立75周年之际,艺术总监保罗•巴克利从过去十年的作品中精选出75款极富代表性的封面案例,邀请作者、经纪人以及编辑对每一个封面进行评价,当然还包括设计师对作品的自评,妙趣横生又不失辛辣。这些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揭开了封面设计从诞生到成形的艰辛。
◆作者、设计师与编辑直言不讳评点封面设计得失
作为全球最著名的出版品牌,企鹅图书以其高标准的封面设计引领风潮,不断颠覆我们的想象。
长久以来,“企鹅”几乎是“书籍设计”代名词……
2010年,企鹅图书成立75周年之际,艺术总监保罗•巴克利从过去十年的作品中精选出75款极富代表性的封面案例,邀请作者、经纪人以及编辑对每一个封面进行评价,当然还包括设计师对作品的自评,妙趣横生又不失辛辣。这些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揭开了封面设计从诞生到成形的艰辛。
阅读经典 豆瓣
8.6 (7 个评分)
作者:
徐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10
这是一本介绍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的书,以作者对人文教育理念的认识、日常授课的教学经历与体会、个人学术兴趣和问题意识为出发点,可谓经验之谈。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些教学实例,通过基于教师和学生自由精神与独立思考的经典阅读—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亚里士多德、修昔底德、欧几里得、蒙田、洛克等大师的著作—培养学生思考、提问、讨论、表述的能力;第二部分是作者对人文教育重要的提倡者和实践者列奥·施特劳斯的一些思考,集中在他对人文教育的理解。可谓方法论的指导;第三部分是西方古典的当代启示,经典阅读是学术和理论性的,但思考的背景和问题意识却是现实的。在大力推行通识教育的今天,这本关于人文教育的著作很有启发意义。
一个人消失在世上 豆瓣
Mr Gwyn
作者:
[意大利] 亚历山德罗·巴里科
译者:
陈英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5
- 4
这本书适合所有醒着做梦的人。——《晚邮报》
《一个人消失在世上》是《海上钢琴师》作者亚历山德罗•巴里科的最新作品,也是他眼中自己的最佳作品。长期雄踞意大利各大文学榜单,风靡欧洲。
贾斯珀•格温,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有讲故事的迷人天赋。很多人都认为他的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在四十三岁的某一天,在散步的途中,他突然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感到了厌倦。不久,他便开始一步步地从原来的生活中退隐了。
在西班牙小旅馆度过了一段漫无目的时光后,他回到伦敦成了一个生活中的隐形人。他从经纪人老友汤姆那儿找来一个名叫吕蓓卡的女孩,帮他一同置办工作室,为一些人“写”画像,进入了一种孤寂而缓慢生活。有一天,老友汤姆得了重病,并在格温为其“写”完最后一幅画像后猝然长逝。此后,格温先生彻底消失了踪迹。
他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从格温先生决意自我消隐的那一刻开始,一段跨越漫长时光的寻找自我之旅开始了。
他相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找到它,才能让心不再漂泊。
《一个人消失在世上》是《海上钢琴师》作者亚历山德罗•巴里科的最新作品,也是他眼中自己的最佳作品。长期雄踞意大利各大文学榜单,风靡欧洲。
贾斯珀•格温,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有讲故事的迷人天赋。很多人都认为他的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在四十三岁的某一天,在散步的途中,他突然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感到了厌倦。不久,他便开始一步步地从原来的生活中退隐了。
在西班牙小旅馆度过了一段漫无目的时光后,他回到伦敦成了一个生活中的隐形人。他从经纪人老友汤姆那儿找来一个名叫吕蓓卡的女孩,帮他一同置办工作室,为一些人“写”画像,进入了一种孤寂而缓慢生活。有一天,老友汤姆得了重病,并在格温为其“写”完最后一幅画像后猝然长逝。此后,格温先生彻底消失了踪迹。
他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从格温先生决意自我消隐的那一刻开始,一段跨越漫长时光的寻找自我之旅开始了。
他相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找到它,才能让心不再漂泊。
了不起的盖茨比 豆瓣
The Great Gatsby
8.3 (100 个评分)
作者:
[美]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
译者:
巫宁坤
/
汤永宽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空气里弥漫着欢歌与纵饮的气息。一个偶然的机会,穷职员尼克闯人了挥金如土的大富翁盖茨比隐秘的世界,惊讶地发现,他内心惟一的牵绊竟是河对岸那盏小小的绿灯——-灯影婆娑中,住着他心爱的黛西。然而,冰冷的现实容不下飘渺的梦,到头来,盖茨比心中的女神只不过是凡尘俗世的物质女郎。当一切真相大白,盖茨比的悲剧人生亦如烟花般,璀璨只是一瞬,幻灭才是永恒。一阕华丽的“爵士时代”的挽歌,在菲茨杰拉德笔下,如诗如梦,在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墨色浓重的印痕。
20世纪末,美国学术界权威在百年英语文学长河中选出一百部最优秀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高居第二位,傲然跻身当代经典行列。
20世纪末,美国学术界权威在百年英语文学长河中选出一百部最优秀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高居第二位,傲然跻身当代经典行列。
石榴树上结樱桃 豆瓣
作者:
李洱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4
- 8
在“晚生代”作家的写作理念与实践中,很难看到宏大叙事。他们干的是与前辈作家完全不同的活计――日常生活、个人体验、形而下的感受,成为他们发现和表达的对象。在历经生活和写作的磨炼之后,“晚生代”作家缓缓变老,他们中的一批人行文也日渐老到,呈现各自独特的气质和价值,包括李洱。他最新的小说《石榴树上结樱桃》,让我们重新看到了一个厚重而又完整、颠覆而又有序的李洱。
这部16万字的小说,描写了一个简单的当下生活的图景:村级选举。故事梗概是:现任村委会主任繁花巾帼不让须眉,一心为村民谋福利,论功劳论苦劳,都是连任的最佳人选。但就在选举前夕,横生枝节――关乎上台下台的计划生育工作出了岔子,一个妇女计划外怀孕,继而失踪。事出突然,繁花的部署被全部打乱,她决定将这起事件查个水落石出。就在进展中,秘密接二连三浮出水面:不但村委会班子里的几个人背着她四处拉选票,而且她最信任的、接班人竟然也“在背后捅她一刀”,这是致命的一刀。
在一个表面平常的争权夺利的故事背后,李洱笔触的深刻之处在于,他抽丝剥笋、不慌不忙、冷静客观,剥离出表象背后在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评判和抉择方式――血缘关系和短期利益,它仍然在左右着农民的大脑。
李洱以写知识分子的命运闻名圈内,但是他写农民,依然自觉地坚持人文精神和广阔的文化视野。他描写的是正在发生的“村民选举”,实际上却在反思千年积淀下来的民族性格,尤其是中国农民的性格。他的态度是冷峻的,他的观察却是深刻的――新的经济形态和民主制度已经很大程度地改变了农民的生活,但是传统的触须依然无处不在:家庭观严重、目光短浅、见利忘义……这些阴暗面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困兽犹斗。
更为残酷的是,这些违背现代精神的行动,在某些时刻却以顺乎中国传统文化最看重的人伦的面目出现。几乎中国古代任何一个自由知识分子都深受这一最有“道理”的教条之囿,农民在缺少思考的情况下,更是不知不觉又心甘情愿地认为这是完全应该接受的规范。小说中在《龙凤呈祥》一场中最后繁花的颓然失败,却不能得到哪怕一声叹息、半分同情,这恰恰表现了人伦的自相矛盾――一方面,作品中一个人物不停地说“人心都是肉长的”,这“肉长的”感情和血缘可以战胜法治和民主;另一方面,当一个弱女人饱受风吹雨打,人们却对她置之不理。这不是人们的麻木,也不是对外来压力的屈从,而是血液中流趟的对于是非的迷糊。李洱的叙述严谨、冷静、从容,在严谨、冷静、从容中,他成功地叙说了一个正在发生的悲剧。
这部16万字的小说,描写了一个简单的当下生活的图景:村级选举。故事梗概是:现任村委会主任繁花巾帼不让须眉,一心为村民谋福利,论功劳论苦劳,都是连任的最佳人选。但就在选举前夕,横生枝节――关乎上台下台的计划生育工作出了岔子,一个妇女计划外怀孕,继而失踪。事出突然,繁花的部署被全部打乱,她决定将这起事件查个水落石出。就在进展中,秘密接二连三浮出水面:不但村委会班子里的几个人背着她四处拉选票,而且她最信任的、接班人竟然也“在背后捅她一刀”,这是致命的一刀。
在一个表面平常的争权夺利的故事背后,李洱笔触的深刻之处在于,他抽丝剥笋、不慌不忙、冷静客观,剥离出表象背后在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评判和抉择方式――血缘关系和短期利益,它仍然在左右着农民的大脑。
李洱以写知识分子的命运闻名圈内,但是他写农民,依然自觉地坚持人文精神和广阔的文化视野。他描写的是正在发生的“村民选举”,实际上却在反思千年积淀下来的民族性格,尤其是中国农民的性格。他的态度是冷峻的,他的观察却是深刻的――新的经济形态和民主制度已经很大程度地改变了农民的生活,但是传统的触须依然无处不在:家庭观严重、目光短浅、见利忘义……这些阴暗面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困兽犹斗。
更为残酷的是,这些违背现代精神的行动,在某些时刻却以顺乎中国传统文化最看重的人伦的面目出现。几乎中国古代任何一个自由知识分子都深受这一最有“道理”的教条之囿,农民在缺少思考的情况下,更是不知不觉又心甘情愿地认为这是完全应该接受的规范。小说中在《龙凤呈祥》一场中最后繁花的颓然失败,却不能得到哪怕一声叹息、半分同情,这恰恰表现了人伦的自相矛盾――一方面,作品中一个人物不停地说“人心都是肉长的”,这“肉长的”感情和血缘可以战胜法治和民主;另一方面,当一个弱女人饱受风吹雨打,人们却对她置之不理。这不是人们的麻木,也不是对外来压力的屈从,而是血液中流趟的对于是非的迷糊。李洱的叙述严谨、冷静、从容,在严谨、冷静、从容中,他成功地叙说了一个正在发生的悲剧。
引导 豆瓣
Facilitating with Ease!: Core Skills for Facilitators, Team Leaders and Members, Managers, Consultants, and Trainers
作者:
英格里德·本斯
译者:
任伟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
- 6
引导,是一项能够有效调动一群人的积极性、促进高质量合作的能力,它已经成为当今经理人、团队领导、部门经理、教育培训工作者的一项核心能力。也是建设学习型组织、提高团队决策力的重要方法。本书提供了团队引导的核心技能和过程工具,包括问题清单、评估要素、决策方法等,它们均来自于近二十年间各种场合被验证过的有效的实践经验,适用于组织内外部的引导者在工作场所、团队会议、甚至任何需要调动大家群策群力的场合。
点击链接进入英文版:
Facilitating with Ease!: Core Skills for Facilitators, Team Leaders and Members, Managers, Consultants, and Trainers
点击链接进入英文版:
Facilitating with Ease!: Core Skills for Facilitators, Team Leaders and Members, Managers, Consultants, and Trai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