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rseer - 标记
Dear Life 豆瓣
9.1 (7 个评分) 作者: Alice Munro Knopf 2012 - 11
A brilliant new collection of stories from one of the most acclaimed and beloved writers of our time.
Alice Munro’s peerless ability to give us the essence of a life in often brief but always spacious and timeless stories is once again everywhere apparent in this brilliant new collection. In story after story, she illumines the moment a life is forever altered by a chance encounter or an action not taken, or by a simple twist of fate that turns a person out of his or her accustomed path and into a new way of being or thinking. A poet, finding herself in alien territory at her first literary party, is rescued by a seasoned newspaper columnist, and is soon hurtling across the continent, young child in tow, toward a hoped-for but completely unplanned meeting. A young soldier, returning to his fiancée from the Second World War, steps off the train before his stop and onto the farm of another woman, beginning a life on the move. A wealthy young woman having an affair with the married lawyer hired by her father to handle his estate comes up with a surprising way to deal with the blackmailer who finds them out.
While most of these stories take place in Munro’s home territory—the small Canadian towns around Lake Huron—the characters sometimes venture to the cities, and the book ends with four pieces set in the area where she grew up, and in the time of her own childhood: stories “autobiographical in feeling, though not, sometimes, entirely so in fact.” A girl who can’t sleep imagines night after wakeful night that she kills her beloved younger sister. A mother snatches up her child and runs for dear life when a crazy woman comes into her yard.
Suffused with Munro’s clarity of vision and her unparalleled gift for storytelling, these tales about departures and beginnings, accidents and dangers, and outgoings and homecomings both imagined and real, paint a radiant, indelible portrait of how strange, perilous, and extraordinary ordinary life can be.
2015年1月26日 想读 Alice Munro自己最满意的短篇小说集,亲爱的生活。
月亮熊 豆瓣
作者: [德]罗尔夫·范尔 文 / [德]乌尔丽克·莫尔特根 图 译者: 宁宵宵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4
陪伴德国小朋友十余年的经典睡前故事《月亮熊》
教会孩子知错认错、乐于分享,陪伴孩子进入甜美的梦乡!
◎编辑推荐
《月亮熊》在德国是一部家喻户晓、经久不衰的动画片,已经陪伴小朋友们十余年了。这次作者罗尔夫·范尔又将可爱的小熊形象搬到纸上,创作出精彩的绘本。
本书配有可爱的、鼓鼓的小月亮玩偶,故事温馨感人,一定会让小朋友爱不释手。
毛茸茸的小熊,消息灵通的长耳兔,聪明的乌鸦,竭尽全力发光给大家照路的萤火虫……一个“营救月亮”的温馨故事,不仅小朋友会喜欢,也让很多大人找回了童年的感觉。这本书不仅送给孩子们,也送给童心未泯的你。
◎内容简介
小熊每天晚上都在洞口看月亮,已经坚持了七年。
月亮是他最好的朋友。
小熊有个愿望,他希望自己离月亮近一点儿。为此他试过很多办法。
他尝试着爬上最高的山峰去摸月亮,还尝试着在水中捞起月亮,结果都失败了。
直到一天晚上,小熊想到了一个新点子……
◎媒体评论
月亮与人和动物的传说数不胜数,但没有一个故事像《月亮熊》那样意味深长!
——著名翻译家李士勋
月亮熊的故事轻而易举地触动了孩子的内心。读完故事,孩子郑重地对我说:“妈妈,我也要和月亮做朋友,也要和小熊做朋友。”感谢“月亮熊”,陪伴孩子度过一个美妙的夜晚。
——喆妈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对月亮总有一种跟小熊类似的感情。谢谢作者又让我跟着孩子回到了童年。
——德国亚马逊读者
真是一本美妙的睡前故事书。孩子们很容易记住这个犯了错又勇于承认的小熊,也能在这个故事里找到自己。
——德国亚马逊读者
好精致的月亮玩偶。宝宝每天睡觉前都要抓着这个小月亮听我讲故事,晚上出门时还会抬头找找月亮在哪里……
——德国亚马逊读者
2015年1月25日 想读 via 后浪微信号转播的“很忙很低调”的日志。孤独的小熊给月亮盖被子,好可爱。
定义集 豆瓣
作者: [日] 大江健三郎 译者: 许金龙 新星出版社 2015 - 1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 大江健三郎 青春至年迈的思绪沉淀
娓娓道尽大江健三郎眼中的父与子、危机与未来、人与世界、爱与和平
《定义集》是大江健三郎先生于2012年7月出版的随笔集,原是《朝日新闻》于2004年6月至2012年3月间为大江先生开设的一个专栏,由每月发表的一篇随笔连缀而成的这七十二篇文章,记录了大江先生在这六年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忧所虑乃至越陷越深的绝望,当然,也记录了老作家在这绝望中不断寻找希望的挣扎。较之于鲁迅先生的“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位老作家似乎更在意“始自于绝望的希望”。
2015年1月24日 想读 “大江健三郎先生于2012年7月出版的随笔集,原是《朝日新闻》于2004年6月至2012年3月间为大江先生开设的一个专栏,由每月发表的一篇随笔连缀而成的这七十二篇文章。” @爱琴海` 单向空间
女儿 豆瓣
7.9 (9 个评分) 作者: 骆以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11
魔术时刻戏剧性滚落的泪珠,精密练习过上千次的侧脸低头微笑——给下一轮太平盛世的,女儿。
什么事情都在那么早的时候,就被预知了,剩下的只是绣补拼缀那朽烂斑斓的花片,这真是最深的悲哀。
亦真亦幻的岛屿纪事,影影绰绰的剪影侧写。量子力学里充满诗意,经验匮乏者掷下骰子,展现的却是现代人贫乏却多余、悲欢难以言喻的自我孤独宇宙。在《女儿》里,那些“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原本可以……”,一个更好的世界、更好的自己,最后总是为大大小小测不准的伤害掠夺去了人生。
女儿,作为爱、文明、救赎的原型,在漫长疲惫的未来里,她们将如何弥散、传播、叠加、干涉,自行演化;直到被观察到的那一瞬间,方塌缩成真?
我们当然是在一个分崩离析,全面启动的伪经验世界。我想《女儿》已不是《雷峰塔》里的女儿了。——骆以军
2015年1月24日 想读 好厚,600多页,可以读读看。
血色子午线 豆瓣
Blood Meridian
作者: [美] 科马克·麦卡锡 译者: 冯伟 译 郑贤清 校 重庆出版社 2013 - 2
他们骑马出城,走上北方的道路,那是蛮荒之地的方向,但当他们还未完全消失在城市的视线之外,他们便悲剧性地调转坐骑的头,前往西边,痴迷地、沉醉地骑向那西天的晚红,骑向傍晚的土地和远方日落中的喧嚣……
霍尔顿法官是一个与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伊阿古有相似文学价值的凶徒和恶魔,在麦卡锡笔下暴力描绘已变成了令人惊叹的艺术技能,一种可与梅尔维尔和福克纳一较高低的艺术技能。在我看来,《血色子午线》应该是美国真正的末世预言小说。——哈罗德?布卢姆
麦卡锡先生明示我们去见证邪恶不是为了去理解邪恶,而是为了去证实其不可解释的现实存在,他精巧的语言将现实与超现实链接在一起,震动得我们无法再安然于现状。——凯林?詹姆斯(《纽约时报》书评人)
大体说来,小说的情节是一个人的历程,盗用书中原话表达,就是没完没了的“他继续骑行”。主人公无名无姓,大字不识,全书在其不同年龄段分别称其为“孩子(the child)”、“少年(the kid)”和“男人(the man)”。故事重心是主人公少年时的经历。他生来丧母,十四岁时离家游荡,常与人打架斗殴。后来被拉去加入美国的军事阻挠队伍,前往墨西哥,出师不久,便遭到了印第安人的致命打击。而后因为偶然,他又加入受雇于奇瓦瓦州州长的头皮猎人队伍。该队伍由罪犯、老兵和印第安人组成,头目是美墨战争老兵格兰顿,而实际的灵魂人物是霍尔顿法官。在此二人的带领下,队伍与奇瓦瓦州州长达成协议,专门不加区分地屠杀各种印第安人(包括好战的阿帕契人和热爱和平的踢格人等)和墨西哥人,以遇害者的头皮为收据换取黄金。队伍在墨西哥境内四处游荡、大肆屠杀,老幼妇孺均不放过。最后协议终止,队伍在占领尤马渡口期间,遭到曾加害过的尤马人的报复,几乎全军覆没,成员或死或逃,少年逃脱后也离开队伍。小说的主要情节便是他们在荒漠、村庄、山间、城镇的各种暴行。小说最后跨越到二十八年后,已成为男人的主人公在格里芬的蜂巢酒馆遭遇法官,被其杀害,队伍成员至此全部牺牲,而小说也在法官的舞蹈中结束。
2015年1月23日 想读 一个人的游历,和法官领导的队伍的屠杀史。via 村上先生的回答,“值得一看的翻译作品。”
妈妈,买绿豆! 豆瓣
9.1 (8 个评分) 作者: 曾阳晴 文 / 万华国 图 明天出版社 2010 - 11
阿宝和妈妈上街买绿豆,一连串奇妙的情节就此展开……阿宝专注于绿豆,从买绿豆、煮绿豆汤、吃绿豆到种绿豆,作者把整个过程处理得十分生活化和趣味化,与母子浓郁的亲情相互映照,插画唯妙唯肖,细腻写实,牵动每个人的童心。
2015年1月23日 想读 台湾童书,via 友邻。
审美资本主义 豆瓣
作者: 奥利维耶•阿苏利 译者: 黄琰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8
在工业国家,个人品味与消费行为密不可分。享乐的工业化使奢侈品高于必需品,感性高于理性,诱惑高于判断。然而,品味并非资本主义开发的新领域。
早在欧洲的封建时代,宫廷贵族们就已发展出一种以闲逸和品味为特征的生活方式,以好的品味作为彰显与提升其高贵身份的标准。宫廷朝臣之间的这种竞争关系是否就是自由主义最早的先声?如果说品味的基本价值是所谓经济意义上的非生产力,那么,工业生产如何能够将品味转化成消费增长的动力?
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景,在于使美观、愉悦等非必需的产物转变成可以衡量、可以交换并能够覆盖社会生活大部分领域的价值。本书证明,审美资本主义的博弈超出了纯粹感官享受的范畴,审美之战已经成为工业文明社会里经济战争的核心。
2015年1月23日 想读 资本主义与品味的量化、出售与再生产
藤花与草莓 豆瓣
7.7 (11 个评分) 作者: (日)川端康成 译者: 叶渭渠 南海出版公司 2014
“藤花与草莓”出自《枕草子》 “雪花飘在水晶念珠、紫藤花、梅花上,漂亮的婴儿在吃草莓”。一个春末夏初的傍晚,妻子和丈夫在窗边谈论一件奇妙的事情,故友的妹妹因为姐姐与这位太太的友谊,莫名地对她生出了依恋。这让妻子想起了遗失在奈良藤花树下的少女时光……
川端康成掌小说集《藤花与草莓》收录《日本人安娜》《月下美人》等共55则掌小说。封面为静谧的湖边藤花摇曳之姿,恍如朦胧幻梦。
2015年1月22日 想读 川端康成小小说集。@爱琴海单向街
杨牧诗选 1956-2013 豆瓣
8.1 (34 个评分) 作者: 杨牧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1
朝向一首诗的完成,Towards the Completion of a Poem
1956—1966,1966—1976,1976—1986,1986—1996,1996—2006,2006—2013……
杨牧的诗创作,主要累积于原刊诗集十四种。各集收特定阶段长短作品数十首,又以辑分,鱼贯胪列,略识其时代先后,突出外在语境之表情与命意,则主题风格也可能随时浮现,外加完稿年份各别注记,背景形迹更见显著,则所谓诗集之为阶段性创作之反省,或对未来的展望,其理自明。惟十四集出版年岁渐远,早期原刊屡为绝版停印,因新铸版型改以长编三部之方式陆续面世,即台湾洪范版《杨牧诗集》三种(第一集出版于1978年,第二集1995年,第三集2010年)之由來。按此《杨牧诗选》(1956—2013)即根据以上三集总汇五百余首外加新作若干选编辑成,五取其一,改订次第,概以时代先后排列,十年一期,隐去辑目与完稿年份,减低具体或主观色彩,重现诗的归属于思维感受取舍之间。
2015年1月22日 想读 杨牧的诗。对文笔的期待。
奇来前书 豆瓣
8.7 (11 个评分) 作者: 杨牧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9
杨牧始作《山风海雨》(1987)在八十年代中,继之以《方向归零》(1991)与《昔我往矣》(1997),遂完成一早期文学自传之结构,探索山林乡野和海洋的声籁、色彩,以及形上的神秘主义,体会人情冲突于变动的城乡社会里,感受到艺术的启迪,追寻诗、美和爱的踪迹,自我性格无限的犹疑和执著,并于回想中作荒辽幻化的前瞻,思维集中,风格刻意一一在多变屡迁的散文笔路下展开。三书自成系列,脉络延伸,止于一秘密作别的时刻,合帙为《奇来前书》。
封面绘图(杨牧胞弟作)奇莱山,台湾中央山脉中段的山峦,在杨牧故乡花莲境内,台湾十峻之一。台湾版《奇莱前书》来到大陆,杨牧易名《奇来前书》。
2015年1月22日 想读 杨牧文学传记《奇来前书》,文笔很优美。原来杨牧就是叶珊啊!via 理想国春季书目。
天体悬浮 豆瓣
作者: 田耳 2014 - 8
辅警处在执法的中间地带地位尴尬,而丁一腾和符启明这一对辅警搭档却对每天和三教九流打交道乐此不疲。在这个小江湖里符启明八面玲珑,很快混得风生水起得到派出所里人的看重。他们在一起抓嫖、抓赌、抓粉客搞罚款又一起和大学生妹子恋爱、观星,日子过得平淡充实。业余歌手安志勇的出现打破了这种看似平淡的生活,大学生妹子离去,他们又一同失恋。这时所里有一个正式编制的名额,一番竞争之后致使兄弟反目,他们先后离开了派出所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路。符启明利用当辅警时聚积的人气开赌场、开歌厅、放高利贷,很快成为佴城最大的黑社会大哥,而丁一腾却考上了律师。一个妓女被杀的离奇案件使歌手安志勇作为犯罪嫌疑人又出现在他们面前,而这一切似乎都源于当时和大学生妹子的恋爱,观星…
2015年1月21日 想读 “一个小城镇版的‘新警察故事’”。田耳,via 年度好书。
20世纪中国史学重大问题论争 豆瓣
作者: 肖黎 编 2007 - 7
20世纪的中国历史,是中华民族从苦难、抗争走向胜利、振兴的历史。在这一百年中,中国史学经历了伟大的变革、严峻的考验和深刻的反省。这些大多与中国历史进程相关联,也与中国史学同外国史学的交往相关联。这是我们认识20世纪中国史学的基本出发点。
20世纪的中国史学,引进了进化论和唯物史观,从而引起了历史观上的两次大变革。进化论的引入,产生了中国“新史学”;唯物史观的引入,产生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新史学”是中国古代史学走向近代的里程碑,马克思主义史学是中国近代史学走向科学发展道路的历史性转折。这两次变革,是20世纪中国最显著的进步,这是因为,历史观的变化,必然导致人们对历史的重新认识和重新评价。
20世纪中国史学还继承和发展了18世纪乾嘉时期历史考证学的传统,同时又引进和借鉴了西方19世纪兰克史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新的历史考证学。新历史考证学以其“二重证据法”、“三重证据法”为特点,对中国历史上许多具体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填补了许多空白,大大拓展了中国历史研究领域,丰富了中国历史研究内容,同时也促进了历史学研究同考古学研究相结合、中国学者的历史研究同外国学者的历史研究相结合。这是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的重要贡献。
2015年1月20日 想读 via skeeter.
群山之巅 豆瓣
7.1 (29 个评分) 作者: 迟子建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 - 1
《群山之巅》是著名作家迟子建暌违五年之后,最新长篇小说。写作历时两年,是呕心沥血、大气磅礴之作。
《群山之巅》比《额尔古纳河右岸》更苍茫雄浑,比《白雪乌鸦》更跌宕精彩。
小说分“斩马刀”、“制碑人”、“龙山之翼”、“两双手”、“白马月光”、“生长的声音”、“追捕”、“格罗江英雄曲”、“从黑夜到白天”、“旧货节”、“肾源”、“暴风雪”、“毛边纸船坞”、“花老爷洞”、“黑珍珠”、“土地祠”等十七章,笔触如史诗般波澜壮阔,却又诗意而抒情。
中国北方苍茫的龙山之翼,一个叫龙盏的小镇,屠夫辛七杂、能预知生死的精灵“小仙”安雪儿、击毙犯人的法警安平、殡仪馆理容师李素贞、绣娘、金素袖等,一个个身世性情迥异的小人物,在群山之巅各自的滚滚红尘中浮沉,爱与被爱,逃亡与复仇,他们在诡异与未知的命运中努力寻找出路;怀揣着各自不同的伤残的心,努力活出人的尊严,觅寻爱的幽暗之火……
2015年1月18日 想读 迟子建新小说。
The Issa Valley 豆瓣
作者: Czeslaw Milosz Farrar, Straus, Giroux 1981
2015年1月18日 想读 波兰诗人散文家米沃什的小说,via adieudusk的选段。
虚构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马原 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3
本书所选取的文章,在时间上有非常大的跨度,这些小说也就是作者自己本身成长演变的历史写照。这些小说大部分与现实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2015年1月15日 想读 马原小说选集。via masterwho。
十四行集 豆瓣
8.7 (12 个评分) 作者: 冯至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0 - 7
编辑推荐:本书作者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二十年代就读于北京大学德文系。1923年参加浅草社,1925年参与组织沉钟社。1930年去德国攻读文学和哲学。五年后回国,任教于上海同济大学附中。抗日战争中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系主任。1964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本书具时代特征和风格,值得一阅。
2015年1月15日 想读
快乐王子 豆瓣
9.4 (83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奥斯卡·王尔德 译者: 巴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这本书收入王尔德两部著名的童话集《快乐王子集》和《石榴之家》,是唯美主义童话的代表作。作家除遵循一般童话中应有的惩恶扬善、锄强扶弱、劫富济贫以及褒美贬丑等主题外,还以他的唯美主义观点,探讨“幸福”、“心之美”、“灵魂、肉体与心灵”等重大命题,而且在童话写作形式和内容表达两方面都取得突破,取得实绩,堪称“世上最美的童话”。
王尔德的《快乐王子》,曾是许多成年人儿时的枕边书,人们对它的喜爱经久不衰。九篇童话里有乐善好施的快乐王子、用鲜血培育红玫瑰的小夜莺、把花园送给孩子的巨人……读着这些美丽的故事,就像在梦幻的夜空采摘一颗颗闪亮的星星。
2015年1月15日 想读 要再读和再读。竟然是巴金译的?
联绵词大词典 豆瓣
作者: 徐振邦 2013
本词典编入了古代、现代及当代方言口语中的联绵词14000条。释义简明,注音详细,例句既采自古代典籍也采自现代书刊,充分显现词义的稳定性。本词典资料性强,可供汉语研究者、大学或高中语文教师、语言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古籍注释校勘人员使用。
2015年1月15日 想读 via masterwho,看上去很有趣的工具书。
编辑力 豆瓣
作者: [日] 鹫尾贤也 译者: 陈宝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 1
讲谈社“现代新书”总编辑35年编辑实战经验集萃,出版老将必备,编辑新人必学,爱书人必读。三十年编辑实战经验粹炼精华,彻底改变你对书的看法!
●编辑工作是怎样的?
●如何打造成功的畅销书和长销书?
●好编辑要具备那些才能?
●选题创意从何而来?
●出版策划的关键点?
●向作者催稿不发憷?
●新书话题如何炒作?
●如何发展人际网络?
本书开宗明义以幽默的手法,点出电视剧里编剧不食人间烟火的谬误,进而以自身经验畅谈编辑工作种种。编辑的定义、不同出版业的相异工作内容、出版环境变化造成工作范围扩大、全面计算机化产生的流程变革、从企画邀稿到校稿印刷须注意的各类事项等,均有详尽的说明。
另外还特别列出编辑必备的人格特质,有志从事出版业者可作为参考。这是一本亲炙现场的编辑教科书,从书籍创意发想、与作者的沟通方式、催稿的手段、目录的编法、书腰的优劣、怎么下小标、如何炒作新书话题、熟悉通路与营销、发展人际网络等,彻底解说编辑工作的内涵,是出版老手、编辑新人都必须参考的实用手册。
2015年1月14日 想读 via 十五言的三童。讲谈社“现在新书”总编辑鹫尾贤也所著。
大师的盛宴 豆瓣
Masterpieces: The Best Science Fiction of the Century
8.9 (50 个评分) 作者: [美] 奥森·斯科特·卡德 译者: 姚向辉 等 新星出版社 2012 - 9
本书共收录27篇上世纪最为优秀的28位科幻大师的短篇小说。从科幻的黄金时代,到锐意革新的新浪潮时代,再到天才辈出的多媒体时代,每个阶段的顶尖人物的作品均囊括其中,阵容可谓豪华无匹!科幻小说史上那些最为璀璨的巨星,诸如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海因莱因、雷•布拉德伯里、乔治•马丁、威廉•吉布森、勒古恩、希尔弗伯格、弗雷德里克•波尔等均赫然在列。
2015年1月14日 想读 20世纪最佳科幻短篇小说选,via Dunebi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