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rseer - 标记
迷宫 豆瓣
作者: [俄罗斯] 柳德米拉·彼得鲁舍夫斯卡娅 译者: 路雪莹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 - 3
柳德米拉•彼得鲁舍夫斯卡娅常以另类作家自居,她将戏剧、寓言等体裁融进小说,将非现实的东西隐藏在一大堆现实的碎片中,塑造了当代俄罗斯的众生相。她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语言简洁、冷酷,充满黑色幽默,对人性黑暗的揭示毫不留情,甚至近乎刻薄;故事充满怪诞和奇迹,带有强烈的神秘色彩。如果说托尔斯泰是上帝,陀思妥耶夫斯基是魔鬼,那么彼得鲁舍夫斯卡娅就是女巫。
这本小说集收录了彼得鲁舍夫斯卡娅几部短篇小说代表作和童话作品,包括《迷宫》、《东斯拉夫人之歌》、《幸存者》(童话)、《三个旅行或梅尼普体的表现力》,其中十七篇曾于2009年由美国企鹅书店结集出版,题为“从前有个企图谋害邻家小孩的女人”,引起极大轰动,登上《纽约时报书评》畅销书排行榜,获选当年纽约杂志十大好书之一、美国国家公共电台五本最好的外国小说之一,2010年获得“世界奇幻奖”。
《纽约客》评论此书:“真出人意料——感觉像在读托尔斯泰后期的那些寓言,它有着与托尔斯泰这位大师一样的率直和蛮横的权威感……一本非常精彩的书。”
2015年3月3日 想读 via 马达加斯加狐猴。“柳德米拉•彼得鲁舍夫斯卡娅常以另类作家自居,她将戏剧、寓言等体裁融进小说,将非现实的东西隐藏在一大堆现实的碎片中,塑造了当代俄罗斯的众生相。”
我们如何摔断腿 豆瓣
Kako smo lomili noge: romansirani obiteljski putopis kroz prošlost i sadašnjost od Slavonije do Zagreba i nazad
作者: [克罗地亚] 米罗·加夫兰 译者: 颜可维 2009 - 10
《我们如何摔断腿》内容简介:这部长篇小说笔调诙谐,堪称克罗地亚一个非同寻常的家庭的编年史,其时间跨度为1951年到1992年。数十年间,这个家庭一直为一则奇特的咒语所困扰,致使家中的所有男性成员在遇到一生的至爱时无不将自己的一条腿摔断。故事以轻松闲适的风格娓娓道出,书中描述的诸多短小情节,将这个家庭连接成一个紧密的整体。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十分可爱,生活的欢乐充溢在字里行间。这是一本适合普通读者和文学鉴赏家阅读的好书。
2015年3月2日 想读 via Fengs。克罗地亚小说,一条奇妙咒语,致使家中的所有男性成员在遇到一生的至爱时无不将自己的一条腿摔断。
Lean In 豆瓣
7.8 (33 个评分) 作者: Sheryl Sandberg Knopf 2013 - 3
Thirty years after women became 50 percent of the college gradu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men still hold the vast majority of leadership positions in government and industry. This means that women’s voices are still not heard equally in the decisions that most affect our lives. In Lean In, Sheryl Sandberg examines why women’s progress in achieving leadership roles has stalled, explains the root causes, and offers compelling, commonsense solutions that can empower women to achieve their full potential.
Sandberg is the chief operating officer of Facebook and is ranked on Fortune ’s list of the 50 Most Powerful Women in Business and as one of Time ’s 100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in the World. In 2010, she gave an electrifying TEDTalk in which she described how women unintentionally hold themselves back in their careers. Her talk, which became a phenomenon and has been viewed more than two million times, encouraged women to “sit at the table,” seek challenges, take risks, and pursue their goals with gusto.
In Lean In, Sandberg digs deeper into these issues, combining personal anecdotes, hard data, and compelling research to cut through the layers of ambiguity and bias surrounding the lives and choices of working women. She recounts her own decisions, mistakes, and daily struggles to make the right choices for herself, her career, and her family. She provides practical advice on negotiation techniques, mentorship, and building a satisfying career, urging women to set boundaries and to abandon the myth of “having it all.” She describes specific steps women can take to combine professional achievement with personal fulfillment and demonstrates how men can benefit by supporting women in the workplace and at home.
Written with both humor and wisdom , Sandberg’s book is an inspiring call to action and a blueprint for individual growth. Lean In is destined to change the conversation from what women can’t do to what they can.
2015年3月2日 想读 via Fengs以及shifan (好像)。
The Information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James Gleick Knopf Doubleday Publishing Group 2011 - 3
James Gleick, the author of the bestsellers Chaos and Genius , brings us his crowning work: a revelatory chronicle that shows how information has become the modern era’s defining quality—the blood, the fuel, the vital principle of our world.
The story of information begins in a time profoundly unlike our own, when every thought and utterance vanished as soon as it was born. From the invention of scripts and alphabets to the long misunderstood “talking drums” of Africa, James Gleick tells the stor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that changed the very nature of human consciousness. He provides portraits of the key figures contributing to the inexorable development of our modern understanding of information: Charles Babbage, the idiosyncratic inventor of the first great mechanical computer; Ada Byron, the poet’s brilliant and doomed daughter, who became the first true programmer; pivotal figures like Samuel Morse and Alan Turing; and Claude Shannon, the creator of information theory itself.
And then the information age comes upon us. Citizens of this world become experts willy-nilly: aficionados of bits and bytes. And they sometimes feel they are drowning, swept by a deluge of signs and signals, news and images, blogs and tweets. The Information is the story of how we got here and where we are heading. It will transform readers’ view of its subject.
2015年2月28日 想读 via Fengs,信息论
雄鹿之跃 豆瓣
Stag's Leap
作者: [美] 莎朗·欧茨 译者: 周琰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5 - 2
莎朗•奥兹在如何写作个人身体方面有不同常人的感知。在这些诗中,没有任何身体体验能够逃脱她的注意,不管是记起童年的夏天,还是描述看到某个不太结实的肉体从不可饶恕的旅店镜中映出来的成人经验中的痛苦的欣喜。也许因为诗作对身体格外关注,以至于它们看起来充满了情绪化的生活,将美丽由欢笑转向渴求,由盛怒转向悲伤。
——马克•多提,《哦,奥普拉》杂志
又一本令人惊叹的诗集……一部充满勇气的佳作,欧茨分享了古老的洞察力,这些洞察先于意识,并讲述了以另一种方式发生在寻常的中产阶级,20 世纪中叶美国家庭生活中, 堪于希腊神话并提的黑暗之事。她的作品令人信服,由于她以如此精妙、稳健的诗性结构对抗她巴洛克式血淋淋的揭示,它们有种震颤派教徒的气质,当然是禁欲的。
——《书目报》
在这智慧而切身的讲述中,它带我们经历她的婚姻结束的一个个季节,莎朗• 欧茨向读者敞开了她的心,分享当我们不再站在爱的视线中时出现的那不可见的情感;令人吃惊的分手时在一对夫妻之间仍然存在的身体的联系;失去每样东西,从她丈夫的微笑到他的屁股的样子。欧茨在我们面前是赤裸的,对那个曾经是她三十年的伴侣而如今爱上另外一个女人的男人,既好奇又勇敢而宽宏大量。就像她在“雄鹿之跃”这首杰作中写的,“每当有人逃脱,我的心/ 就跃起。哪怕正是我人家要逃脱,/ 我一半站在离去的人那边。”欧茨具有推进力的诗性的诗行和她的形象的魅力一如既往地鲜活,而且还有新的音乐的领域—有时急率,有时沉思而深沉。她无所畏惧地对待痛苦和爱,让这本诗集成为欧茨奉献给我们的诗歌中最优秀、最有力量的一本。
——www.sharonolds.net
2015年2月18日 想读 Sharon Olds诗集,Adieudusk译。装帧不错哦。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 豆瓣 Goodreads
Last Evenings on Earth
8.2 (226 个评分) 作者: [智利] 罗贝托·波拉尼奥 译者: 赵德明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 4
◎《2666》作者波拉尼奥首部短篇小说集
◎令人着迷、苦寻的答案。挫败,但并非失败的旅程。
◎《2666》屡获2012年各项读书大奖: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中华读书报》年度十大好书,是惟一入选的外国小说;《中国图书商报》年度影响力图书;入围新浪读书年度十大好书等。
◎波拉尼奥在短篇小说领域展现出来的纯熟技巧,堪与卡夫卡和博尔赫斯媲美。
——————————————————————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由十四个故事组成,大部分故事的主人公是“B”:一个智利流亡者,在南美和欧洲漫无目的地游荡,串起了他同时代的其他人的故事,几乎都是在流亡生活中理想破灭的一代人,如何挣扎于边缘,困于梦魇。这些人犹如在一场梦中,在不同的故事中不断改换着形象、名字或背景。评论家们普遍认为,波拉尼奥在短篇小说领域展现出来的纯熟技巧,堪与卡夫卡和博尔赫斯媲美。
2015年2月13日 想读 2666作者Roberto Bolaño 的短篇小说集。@ 定王台二楼新发现书店。
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 豆瓣
作者: 张承志 2014 - 7
本书是张承志短篇小说集。
在张承志先生的小说中,多半体现的是民族文化悠扬的历史,读起来缓慢而优美。这些短篇小说以草原为背景,叙述了关于爱情、师生情和亲情的动人故事。其中,《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为张承志震惊文坛之作,曾获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阿勒克足球》曾获第一届《十月》文学奖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2015年2月13日 想读 @ 定王台二楼新发现的书店,店主人很好,读过很多文学书,推荐了残雪和荆棘鸟给我。
The Most Human Human 豆瓣
作者: Brian Christian 2011 - 3
The Most Human Human is a provocative, exuberant, and profound exploration of the ways in which computers are reshaping our ideas of what it means to be human. Its starting point is the annual Turing Test, which pit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ograms against people to determine if computers can “think.”
Named for computer pioneer Alan Turing, the Turing Test convenes a panel of judges who pose questions—ranging anywhere from celebrity gossip to moral conundrums—to hidden contestants in an attempt to discern which is human and which is a computer. The machine that most often fools the panel wins the Most Human Computer Award. But there is also a prize, bizarre and intriguing, for the Most Human Human.
In 2008, the top AI program came short of passing the Turing Test by just one astonishing vote. In 2009, Brian Christian was chosen to participate, and he set out to make sure Homo sapiens would prevail.
The author’s quest to be deemed more human than a computer opens a window onto our own nature. Interweaving modern phenomena like customer service “chatbots” and men using programmed dialogue to pick up women in bars with insights from fields as diverse as chess, psychiatry, and the law, Brian Christian examines the philosophical, biological, and moral issues raised by the Turing Test.
One central definition of human has been “a being that could reason.” If computers can reason, what does that mean for the special place we reserve for humanity?
2015年2月9日 想读 via Deetz,跟电脑对战的那个,中文节选收录于《1024 人与机器共同进化》,The most human human。关于人工智能的出现让humanity更加突显。
卡利古拉 豆瓣 Goodreads
Caligula
9.1 (61 个评分) 作者: [法] 阿尔贝·加缪 译者: 李玉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 8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2015年2月2日 想读 加缪戏剧。via warewarewa。
玫瑰和雪 豆瓣
作者: [俄罗斯] 康·巴乌斯托夫斯基 译者: 非琴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7 - 9
2015年2月2日 想读 via warewarewa。康·巴乌斯托夫斯基另一本。
双曲线的杀人案 豆瓣
8.0 (21 个评分) 作者: [日] 西村京太郎 译者: 张国铮 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5
岁末年初的东京连续发生持枪抢劫案,嫌疑犯锁定在一对双胞胎兄弟的身上;然而兄弟二人巧妙地钻了法律的空子,不仅持续作案而不被定罪,甚至轻而易举地将负责侦查此案的警探玩弄于股掌之间。与此同时,宫城县的深山里一所叫“观雪庄”的旅馆,迎来了一批受邀滑雪度新年的东京客人;然而随着一位客人突然于“密室”中上吊身亡,纯洁的白雪世界也立刻显得诡异起来。罪恶的双曲线向着各自的终点延伸开去,这可怕的一切真的无法挽回了么?
2015年2月2日 想读 via warewarewa关于《某<小仓日记>传》的评论,“推理小说教”,正义的满足。
梦书 豆瓣 Goodreads
IL LIBRO DEI SOGNI
作者: 【意大利】费里尼 / Fedrico Fellini 译者: 何演 / 张晓玲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 - 1
《梦书》是意大利电影导演费里尼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1990年8月期间的梦境日记。伟大的导演毫无保留地将他的梦境,甚至夜间的梦魇和盘托出,用绘画或他自己说的“小标小记、匆忙潦草的手写记录和不合语法的句子”来诠释他的梦。内容荒诞离奇、百无禁忌,全面暴露造梦大师的梦境人生和隐秘思想。这也是费里尼亲自执笔的唯一图书作品。
这是一个天才在其广阔无垠的幻想世界中经历的色彩斑斓的旅程;这是一名电影工作者为其创意灵感之源打下的坚实木桩。这本独一无二的书,由已故导演最亲密的朋友和专业人士图利奥·凯兹奇(Tullio Kezich)撰写导语,文森佐·莫利卡(Vincenzo Mollica)做注释,并由里米尼市的费里尼基金会促成出版。
◆ 太吸引人了!《梦书》就像是导演遗留给世人的最佳电影底片。它是一部大师神秘环球旅行的指引书、一座浩瀚的宝库,蕴藏了各种超现实的假设、无法实现的幻想和先知预言。
——图利奥·凯兹奇
◆ 费里尼是这般做梦的,如此的情感泛滥、妙不可言、惹人遐思、纵情享乐,甚至是极度绝望。如今这些梦终于从深锁重重的银行地库中重见天日了……这本书非常棒,我认为它就是一部讥讽版的《神曲》。
——安东尼奥·多利科,《晚邮报》
◆ 20世纪最伟大的导演之一,不可思议的内心世界全记录。
——《艺术新闻》
◆ 梦占据了舞台的中央……梦足以让拥有最深沉睡眠的人也想记住发生在夜晚的一切。
——《高谈》
◆ 人们通常认为他人的梦是无聊的。费里尼的梦荒诞奇谲,混合了太多内容,打破了这种老生常谈。和他的电影一样,费里尼的梦是异想天开的,尖锐刺激的,怪诞滑稽的,也是富有启示意义的。
——《好莱坞生活》
◆ 这本有趣的书表明,潜意识决定了艺术家的创作意识。
——《哨兵日报》
2015年1月31日 想读 via Romeobleu。九十八块钱。“《梦书》是意大利电影导演费里尼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1990年8月期间的梦境日记。伟大的导演毫无保留地将他的梦境,甚至夜间的梦魇和盘托出,用绘画或他自己说的‘小标小记、匆忙潦草的手写记录和不合语法的句子’来诠释他的梦。”
罗杰疑案 豆瓣
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9.1 (154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者: 张江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 5
罗杰·艾克罗伊德是个知道得太多的人。
他知道他爱着的女人毒死了她的第一个丈夫。他知道有人在敲诈她——现在他知道她因服用过量药物而自杀身亡。
晚班邮件很快就会让他知道那个神秘的敲诈者是谁。但是罗杰没能把信读完就死了——他坐在书房里被人用刀抹脖子……
2015年1月31日 想读
古文献学讲义 豆瓣 Goodreads
9.8 (9 个评分) 作者: 黄永年 中西书局 2014 - 12
黄永年,江苏江阴人,1925年10月出生,1950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现为陕西师范大学退休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史研究编辑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唐史史料学》、《唐代史事考释》、《文史探微》、《古籍版本学》。
2015年1月29日 想读 via 友邻。好书!简介目录学、版本学、碑刻学、文史工具书等。
重要
大教堂与集市 豆瓣
The Cathedral & the Bazaar: Musings on Linux and Open Source by an Accidental Revolutionary
8.5 (2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Eric S·Raymond 译者: 卫剑钒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 - 5
当代软件技术领域最重要的著作,中文版首次出版!
《大教堂与集市》是开源运动的《圣经》,颠覆了传统的软件开发思路,影响了整个软件开发领域。作者Eric S. Raymond是开源运动的旗手、黑客文化第一理论家,他讲述了开源运动中惊心动魄的故事,提出了大量充满智慧的观念和经过检验的知识,给所有软件开发人员带来启迪。本书囊括了作者最著名的“五部曲”,并经过作者的全面更新,增加了大量注释,提高了可读性,是经典收藏。
开源运动对软件业和互联网带来了巨大影响,本书作为开源运动的独立宣言,其影响力远远超出编程领域,如果想在互联网时代做生意,这本书是必读经典。
详细内容:
本书是开源运动的独立宣言,它清晰、透彻和准确地描述了开源运动的理论与实际应用,对开源软件运动的成功和Linux操作系统的广泛采用,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Eric S. Raymond是开源运动和黑客文化的元老级人物,他是INTERCAL编程语言的主要创作者之一,是Fetchmail程序的作者,并为EMACS编辑器作出过贡献。1997年以后,他成为开放源代码运动的主要理论家,以及开放源代码促进会的主要创办人之一。
作者观察到,在互联网世界里,有一种与传统软件开发模式(大教堂模式)截然不同的全新的模式:集市模式。大教堂模式是封闭的、垂直的、集中式的开发模式,反映一种由权利关系所预先控制的层级制度;而集市模式则是并行的、点对点的、动态的多人协同开发模式,开发者之间通常仅仅靠互联网联系,在这种貌似混乱而无序的开发环境中,居然产生了质量极高和极具效率与生命力的软件,产生了诸如Linux这种世界级的操作系统,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作者通过亲自实践,研究了这种模式的成功原因和主要特点,给出了19条软件开发的真知灼见,解释了黑客愿意无偿贡献自己代码的动机,研究了开源软件的经济动力和盈利机制,并预测了软件业将必然面临的根本性变革。
作者在书中对“黑客”(hacker)这一通常被误用的称呼做了正名,指出黑客并不是计算机犯罪分子,而是醉心于软件和网络的编程高手,是乐于分享和喜欢突破极限的问题解决专家、天才发明家和艺术家。对于想要成为一名黑客的读者,作者指出了黑客应具备的基本态度、黑客和骇客的本质区别、黑客应有的格调和如何掌握黑客的基本技能,作者指出:黑客文化靠声誉运转,只有当其他黑客一致称你为黑客时,你才是黑客。
本书囊括了作者被业界称为“五部曲”的核心著作:“黑客圈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Hackerdom)、“大教堂和大集市”(The Cathedral and the Bazaar)、“如何成为一名黑客”(How To Become A Hacker)、“开拓心智层”(Homesteading the Noosphere)和“魔法锅”(The Magic Cauldron)。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大教堂和大集市”。本书在开源运动中的地位相当于基督教的《圣经》,用黑客们的话说,这是“黑客藏经阁”的第一收藏。
本书并不只是在讲开源和黑客,所有关心软件开发和IT发展的人,都应该花些时间通读全书,书中给出了大量充满智慧的观念和有趣的知识,如命令体系、礼物文化、以少成多、内部市场、竞次、反公地模型、委员会设计、同侪声誉、模因工程、SNAFU现象、进化不利条件、软件业是服务行业、组织结构决定产品结构、准入门槛越低稳定性越高、程序员是资产而非成本等,这些内容一定会给你带来新的启示和思考。
2015年1月29日 想读 via 白色的蓝。“‘玩’是创造性活动中最具经济效能的工作模式。”
弗罗斯特集(上下) 豆瓣
作者: [美] 理查德·普瓦里耶 / 马克·理查森 编 译者: 曹明伦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2 - 6
《弗罗斯特集:诗全集散文和戏剧作品(上下)(精装)》收入《弗罗斯特诗集(1949)》、《在林间空地》、《集外诗》、《戏剧作品》、《讲稿、随笔、小说和书信》。
2015年1月28日 想读 via 微信·利维坦·吴淼,常读常新的一本书。
意识探秘 豆瓣
The Quest for Consciousness: A Neurobiological Approach
作者: [美] 克里斯托夫·科赫 译者: 顾凡及 / 侯晓迪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 6
意识是科学上至今还未解决的超级秘密之一。什么是意识?意识是怎样产生的?意识有什么益处?只有人才有意识吗?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的动作并不需要意识参与其中?回答这些问题,将使我们对人之所以为人有全新的认识。
本书是作者与克里克对上述这些问题长期合作研究的结果。本书探讨了动物和人主观心智的生物学基础,探讨并提出了一种意识研究的框架——用实验方法找出表达意识的神经相关物。全书以视知觉研究为切入点,结合注意、记忆、自动行为、失认症和“裂脑人”等病理现象的研究,总结了意识研究的科学基础,概括指出了我们知识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研究的方向。本书反映了继克里克《惊人的假说》之后,他们合作研究的新进展。本书的语言风格亦以洗练生动见长。
2015年1月28日 想读 via 微信·利维坦·吴淼。
一个自杀者的传说 豆瓣
Legend of a Suicide
8.9 (11 个评分) 作者: (美)大卫·范恩 译者: 潘爱娟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4 - 8
《一个自杀者的传说》是美国当代作家大卫·范恩在国际上一举成名的代表作。小说由五个短篇小说和一个中篇小说构成,但这六个故事的编排有其自身清晰的逻辑脉络,绝非随意的集合。整部小说的主线是叙述者罗伊·费恩的父亲与别人有染,家庭破裂,两度离婚,后来他在阿拉斯加的一座无人小岛上买下一间木屋,请儿子罗伊去那里住一年,他们的生活条件日益恶劣,也导致父子关系渐趋紧张。
作者的故乡阿拉斯加大地,成为这六个故事构成的拼贴画最理想的背景,也映照出作者不安的内心。阿拉斯加的冰冷酷寒与荒野,以及侵噬人心的伤痛,在文字冰层下微微发光,美丽、残酷,却又散发出一种奇异的温暖。
2015年1月28日 想读 “大卫·范恩用六个迥异的故事来接近那个陌生的父亲和他的自杀。在荒凉的阿拉斯加小岛上,范恩借由当代美国文学最令人心跳骤停的一个转折完成了复仇。”via 微信 乌云装扮者。六个相联系的短篇小说。
山月记 豆瓣
8.9 (109 个评分) 作者: [日]中岛敦 译者: 韩冰 / 孙志勇 中华书局 2013 - 5
这是日本天才作家中岛敦的第一本中文简体版精选集,收录中岛敦《山月记》《弟子》《李陵》《光•风•梦》等九篇代表作。中岛敦的小说多取材于中国古典故事,独出心裁,文字优美,探究人性的幽暗与自我的存在,充满现代特质,深获读者喜爱。
【本书特色】
1,日本天才作家中岛敦作品中文简体版首次面世,重塑中国古典,让你认识自我,读懂人性的挣扎!
2,《山月记》是日本高中语文教材常选篇目,日文版《李陵•山月记》高踞日本“五大杰出小说”榜首,排名超越芥川龙之介《罗生门》和夏目漱石《哥儿》!
【评论推荐】
中岛敦作为对人性的知性的理解者,在他的身上有一种穿越性,这种穿越性可以和夏目漱石以及晚年的幸田露伴媲美。
——日本作家 伊藤整
中岛敦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显示了一种成熟和练达,表现了纯文学所具有的高雅与纯正的艺术品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向远
中岛敦学贯中西,不仅深谙中国古典,还精通西方文学和哲学。他的作品不仅有简洁、高迈的汉文格调,还充满了深刻的哲理,蕴含着他对人的存在及命运的深刻洞见。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郭勇
2015年1月28日 想读 via 沁云。 《山月记》、《李陵》和《光风梦》。中国历史题材小说,古典文韵。天才作家33岁的中岛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