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rseer - 标记
忽至森林深处 豆瓣
Suddenly in the Depth of the Forest
作者: [以色列] 阿摩司·奥兹 译者: 钟志清 译林出版社 2012
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阿摩司•奥兹首部讽喻童话,源自童年记忆,承载集体创伤。
“我们每个人,不论是我自己,是你,还是他,都是伴着小时候听的故事长大的,这些故事构成了我们的一部分。”——Amos Oz
山村里隐藏着巨大的秘密。动物与飞鸟缘何绝迹?夜晚从窗前闪过的黑影究竟是何物?男孩尼米从森林里回来后,就一直狂叫,又是怎么回事?大人们的讳莫如深,让黑暗的森林恐怖而充满魅惑。
玛雅和马提终于鼓起勇气走向森林。在那里他们不仅碰见了尼米,还遇到了传说中的山鬼尼希,看到了动物与飞禽,更在这个王国领悟出许多道理,揭开了多年来一直困扰人们的谜团。
可是,当他们开始踏上归途,一切会有所改变吗?
2014年7月3日 想读 讲述山村里隐藏着巨大的秘密。动物与飞鸟缘何绝迹?夜晚从窗前闪过的黑影究竟是何物?山林里的秘密的故事。Amos Oz.
华夏上古神系 豆瓣
作者: 朱大可 东方出版社 2014 - 6
《华夏上古神系》独辟蹊径地探研中国上古文化和神话的起源,发现并证明,全球各地的上古宗教/神话均起源于非洲,这是继美国学者发现全球智人源于非洲、新西兰学者发现全球语言源于非洲之后,第三个具有原创性的学术贡献,有助于修正人类文化起源的传统观点,向西方主流人文阐述体系注入“中国元素”。书中论证女娲、盘古、西王母等上古大神的“外来身份”,提出秦帝国的制度原型来自波斯等,揭示中国先秦神话是“亚洲精神共同体”的结晶。作者认为,高度开放,博采众长,继而实现超越,完成原创,是华夏文化精神的伟大特性,也是其卓立于世界文明之巅的主因。这些观点颠覆晚清以来的学界定见,为认识华夏文化的开放性特征、传承本土历史传统、推动中国文化的未来复兴,提供了富有卓见的启示,可视为1949年以来中国学术的重大收获。
《华夏上古神系》为朱大可耗费20多年时光的研究成果。全书以跨文化的全球视野,运用人类学、史学、符号学、神话学、语音学等工具,对中国上古文化的起源、尤其是神话的起源和流变,通过独辟蹊径的探索,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这些观点颠覆晚清以来的学界定见,为认识华夏文化的开放性特征、传承本土历史传统、推动中国文化的未来复兴,提供了富有卓见的启示。
2014年7月1日 想读 新书。朱大可。via 思郁。
创作大师 豆瓣
作者: [英国] 保罗·约翰逊 译者: 蔡承志 中信出版社 2014 - 5
《创作大师》是最畅销、最多产的历史学家保罗?约翰逊的代表作之一。《创作大师》着眼于文学艺术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男女创作大师:慧眼独具的天才画师丢勒与透纳、不可逾越的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与雨果、时尚美学先锋迪奥与巴伦夏卡……一一讲述他们的创作故事和人生故事,其中不乏不为常人所知所理解的人性弱点及生活、创作习惯等。
保罗?约翰逊在《创作大师》中,为你精心挑选了十数个历史人物:乔叟、丢勒、莎士比亚和巴赫,透纳与葛饰北斋,简?奥斯汀、雨果与马克?吐温,普金和维欧勒?勒?杜克,蒂芙尼、巴伦夏卡与迪奥,T?S?艾略特,毕加索与迪士尼……他们的人生经历各不相同,身处的社会环境千差万别,然而这些创作大师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火炬手,为后世留下的不只是身后的成就,更包含着灵魂深处人文精神的一份感动。
《创作大师》让读者可以近距离了解创作大师和他们所创造出的伟大文学艺术成果,理解和感受创作大师身上所具有的敢于突破的勇气和大无畏的艺术精神。
2014年7月1日 想读 Paul Johnson 英国历史学家,讲述人文大师的创作故事和人生故事,其中不乏不为常人所知所理解的人性弱点及生活、创作习惯等。via 思郁。
死屋手记 豆瓣
Записки из Мёртвого дома
9.4 (31 个评分) 作者: [俄]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曾宪溥 / 王健夫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 5
《死屋手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期发表的一部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作品,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在《死屋手记》中以冷静、客观的笔调记述了他在苦役期间的见闻。全书由回忆、随笔、特写、故事等独立成篇的章节组成,由于结构巧妙,交织成一幅沙俄牢狱生活的鲜明图画,勾画出各种人物的独特个性。
2014年7月1日 想读 “全书由回忆、随笔、特写、故事等独立成篇的章节组成,由于结构巧妙,交织成一幅沙俄牢狱生活的鲜明图画。”via 超超
日本当代插图集 豆瓣
作者: 吕敬人 1994 - 7
本集汇萃300位当代日本插图画家近千幅力作精品,展示日本插图传统的质朴之美优雅之美和西方现代插图流派的完美结合。
2014年6月30日 想读
必需品专卖店 豆瓣
Needful Things
作者: (美)斯蒂芬·金 译者: 吴茵茵 / 胡云惠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 3
为得到想要的东西,你愿意付出什么代价?
欲望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
这个商店出售的除了明星照、止疼药、枪支、匕首、童年、野心、艳遇、信仰……还有什么?
遇见斯蒂芬‧金,开始在最日常的世界里窥见无限惊险!
拜访斯蒂芬‧金,领略超乎想象的爱‧恨‧情‧仇!
这是斯蒂芬•金写于一九九一年的一部长篇小说。平静的小镇城堡岩突然开了一家“必需品专卖店”,号称任何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价格也都在人们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只不过要额外付出一点金钱以外的代价,为老板冈特弄点小恶作剧捉弄某个人。很快,看似无伤大雅的恶作剧变成了人命案,人们才开始怀疑这家店里究竟卖出了什么可怕的东西。
2014年6月29日 想读 “平静的小镇城堡岩突然开了一家“必需品专卖店”,号称任何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只不过要额外付出一点金钱以外的代价。”Stephen King
IT创业疯魔史 豆瓣
作者: 杰瑞·卡普兰 译者: 刘骏杰 2012 - 3
《IT创业疯魔史》内容简介:杰瑞•卡普兰创建GO公司的经历是20多年前硅谷创业史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1987年,创立公司研发手写便携电脑,1994年,被AT&T收购并销声匿迹,GO公司几乎经历了IT创业公司可能经历的每一种磨难,他的创业之路给我们提供了一本最好的教科书。
在有资金困难,无法融到钱的时候,卡普兰这个创业者和所有遇到困难的普通人一样,会情绪低落,甚至歇斯底里;在技术问题无法很好解决的时候,卡普兰会在迷茫中苦苦探寻;在羽翼未丰的创业公司被微软、苹果、IBM等大公司围追堵截的时候,创业者是不是敢于和微软这样的公司打一场官司?所有这些真实的故事共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感人的创业图景。
2014年6月25日 想读 Via 冬吴相对论。
我是猫 豆瓣
7.5 (76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夏目漱石 译者: 刘振瀛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3
夏目漱石(1867-1916),日本近代文学作家的代表,竖起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丰碑,被誉为“国民作家”。《我是猫》是他的成名作,同时也是其代表作之一。
主人公以一只猫的身份,俯视着日本当时的社会,俯视着二十世纪所谓现代文明的大潮,同时发出种种嘲弄和讽刺。作品通过主人公苦沙弥的生活,以诙谐的语言、细腻的笔调和犀利的笔锋,描绘了一批惯于谈天说地、道古论今的文人学士和势利小人,淋漓尽致地揭露和嘲讽了资本家、统治者,批判了金钱万能的社会和盲目崇拜西方生活方式的社会习气,塑造出一群自命清高、愤世嫉俗的知识分子形象。
2014年6月25日 想读 via yunzhi.
Appetites and Identities 豆瓣
作者: Sara Delamont Routledge 1994 - 11
Appetites and Identities is a clear, inviting and fascinating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al anthropology of western Europe. It covers food, migration, politics, urban and country life, magic, religion, sex and language in an accessible and straightforward fashion, introducing the student to aspects of the anthropology of contemporary European culture from mussel farmers in the Netherlands to Basque chambermaids in Lourdes, and from unhappy bachelors in western Ireland to unwitchers in Portugal. Avoiding the technical language of many anthropological textbooks, Appetites and Identities sets out the anthropological literature on the rich diversity of dialects, cultures and everyday lives of western European people, offering fascinating insights on how each region and community differs from its counterparts despite the notion of an integrated Europe. The book will stimulate curiosity about social anthrop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about life in Europe today.
2014年6月24日 想读 不知道天婴说的是不是这本,关于欲望的表现形态的问题。
Petrichor 豆瓣
作者: Hughes, Adam
Poetry. In his debut collection, Adam Hughes announces himself as a bold new voice in contemporary poetry. Whether discussing family, God, or simply the search for something just over the horizon, the poems in this collection are sure to stir the mind as well as the heart. From the scent of departed rain to the first moments of fatherhood, Hughes gives new words to the mundane and miraculous.
2014年6月23日 想读 via 豆瓣搜索。“From the scent of departed rain to the first moments of fatherhood, Hughes gives new words to the mundane and miraculous.”
欢喜 豆瓣
8.3 (7 个评分) 作者: 吴伯凡 / 梁冬 中信出版社 2012 - 11
《冬吴相对论•心时代文集之一:欢喜》内容简介:欢喜是一种状态,它是幸福自在的标志,也是充盈人生的基础。人们之所以会痛苦、郁闷、焦虑、沮丧、恐惧,之所以有怨、恨、恼、怒、烦,是因为受困于自己的心;心灵被禁锢,心智模式错误,自然无法发射和接收幸福的信号。
《冬吴相对论•心时代文集之一:欢喜》的两位作者,吴伯凡博学多识,梁冬机智豁达,他们融合东西方智慧,在故事和幽默中明说事理,在轻松写意之中播种心性改变的种子。用梁冬老师的话说,就是“让我们能快乐地把常识变成哲理,又把哲理变成笑话”。为什么说寻求公正是一种心理疾病?“抱怨”病毒的危害何在?人生为什么要养喜神去杀机?搞好了定位,就能成功吗?非典型性雄辩症患者是如何赢得辩论输掉世界?是什么决定一个人的财商?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扇门,它是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是人生的另一幅图景,它通往快乐、幸福、充实、成就,但只有用欢喜才能打开它。
海报:
2014年6月17日 想读 冬吴相对论。
汉语词汇核心义研究 豆瓣
作者: 王云路等 2014 - 5
《汉语词汇核心义研究》以汉语词汇核心义为研究对象,充分借鉴传统的语言学成果,通过语言事实说话,旨在探讨汉语词义发展演变的制约机制和词语内部意义之间的深层联系,初步建构核心义研究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为词义研究开拓了研究思路和方法。
2014年6月15日 想读 via 務虛眞人。
The Language Hoax 豆瓣
作者: John H. McWhort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2014 - 4
Japanese has a term that covers both green and blue. Russian has separate terms for dark and light blue. Does this mean that Russians perceive these colors differently from Japanese people? Does language control and limit the way we think? This short, opinionated book addresses 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 which argues that the language we speak shapes the way we perceive the world. Linguist John McWhorter argues that while this idea is mesmerizing, it is plainly wrong. It is language that reflects culture and worldview, not the other way around. The fact that a language has only one word for eat, drink, and smoke doesn't mean its speakers don't proces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ood and beverage, and those who use the same word for blue and green perceive those two colors just as vividly as others do. McWhorter shows not only how the idea of language as a lens fails but also why we want so badly to believe it: we're eager to celebrate diversity by acknowledging the intelligence of peoples who may not think like we do. Though well-intentioned, our belief in this idea poses an obstacle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uman nature and even trivializes the people we seek to celebrate. The reality - that all humans think alike - provides another, better way for us to acknowledge the intelligence of all peoples.
2014年6月9日 想读 John McWhorter 新书。
Unequal Childhoods 豆瓣
作者: Annette Lareau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 9
2014年6月9日 想读 Annette Lareau, "在这本书里,作者论述不同阶层的不同育儿模式,如何强化与再生成着更大范围内的不平等。" via 周韵。
柏拉图式政治哲学研究 豆瓣
Studies in Platonic Political Philosophy
作者: 【美】列奥·施特劳斯 译者: 张缨 等 华夏出版社 2012 - 3
《柏拉图式政治哲学研究》内容简介:施特劳斯以这部临终文集向我们展示出他的真实身份:他是历代思想大家的学生,而非老师。这位学生有资格成为我们的老师,不仅因为他以自己一生的思索告诉我们,要在历代思想大家中辨识出真正的老师极为艰难,而且因为他告诉我们,正确的政治哲学为什么是柏拉图式的三和弦,而非现代式的三和弦(柯亨-尼采-海德格尔)——如果现代智识人不首先自我审查和认清自己的德性问题,任何急切地想要解决当下现实问题的政治关切都是自由、太过自由了。
2014年6月9日 想读
The Book of Disquiet Goodreads 豆瓣
Livro do Desassossego por Bernardo Soares
作者: Fernando Pessoa / Bernardo Soares 译者: Barbara Juršič Terseglav / Ángel Crespo Penguin Classics 2002 - 12
Fernando Pessoa was many writers in one. He attributed his prolific writings to a wide range of alternate selves, each of which had a distinct biography, ideology, and horoscope. When he died in 1935, Pessoa left behind a trunk filled with unfinished and unpublished writings, among which were the remarkable pages that make up his posthumous masterpiece,
, an astonishing work that, in George Steiner's words, "gives to Lisbon the haunting spell of Joyce's Dublin or Kafka's Prague." Published for the first time some fifty years after his death, this unique collection of short, aphoristic paragraphs comprises the "autobiography" of Bernardo Soares, one of Pessoa's alternate selves. Part intimate diary, part prose poetry, part descriptive narrative, captivatingly translated by Richard Zenith,
is one of the greatest work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2014年6月2日 想读 Pessoa 惶然录。via 超超。
唐宋名家词选 豆瓣
作者: 龙榆生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 11
本书选录自唐迄宋94个著名作者的707首词,入选的作家和作品,思想倾向,风格特点和艺术造诣,都具有其代表性,特别是对于词的声律,编选者特别作了标注,可以帮助读者初步了解词这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也可供古典文学研究者参考。
编輯凡例
李白二首
張志和一首
韋應物三首
王建二首
劉禹锡十二首
自居易六首
温庭筠十八首
皇甫松六首
韋莊二十首
薛昭蕴二首
牛峤一首
毛文锡二首
牛希濟一首
歐陽炯五首
……
蔣捷六首
周密五首
王沂孫八首
文天祥二首
張炎十四首
后記
2014年6月2日 想读 via 燕仰。(本书选录自唐迄宋94个著名作者的707首词)
时蔬小话 豆瓣
8.0 (8 个评分) 作者: [法] 阿蒙 商务印书馆 2014 - 5
本书是一本关于生活里的蔬菜知识的小集子。在日常生活,每天三餐都离不开的蔬菜,是人们生活中最熟悉的食物之一。正因为我们对蔬菜们太熟悉了,却早已忽略了那些关于蔬菜的身世和趣闻。《时蔬小话》正是采用浅显易懂的文字,风趣和温暖的故事,让大家对这些“最熟悉的陌生人”有新的了解。它不是深奥的教科书,而是一部淡雅清爽的开胃蔬菜,为大家献上来自植物的问候。书中除了介绍蔬菜的基本起源以及分化过程外,还就蔬菜对应的人文典故、烹饪方法和博物记忆等方面做了介绍,使得蔬菜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形象鲜明而清新。
2014年5月26日 想读 Via 好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