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性描写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茅盾
/
傅憎享 等著
…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3
- 3
张国星主编。写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综合的科学的审视,探讨了中国封建生产关系制约下的性编收论文16篇,从多种角度对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性描观念、性意识等。
目录
序
前言
中国文学内的性欲描写..............茅盾
艳情小说和小说中的性描写...........林辰
古代性爱小说的性心理意识..........鲁德才
论青楼小说中的性意识..............陶慕宁
性心理的两极对立与性文化的二元互补
-----试论中国古代小说的性心理描写
论中国古代性小说中的性观念
别一种审美价值的奉献
-----<<肉蒲团>>审美价值探究
<<红楼梦>>诲淫辩诬
------红楼梦与金瓶梅情欲描写之比较
论金瓶梅的性描写
金瓶梅的性描写思辩
纵欲与死亡
------金瓶梅情节进程的剖析
性.人物.审美
------金瓶梅谈片
如意君传.金瓶梅.肉蒲团
------兼论古代小说性描写的评价
金瓶梅的突破与失落
------金瓶梅性描写的文化批判
"仙踪"中的俗韵
------谈绿野仙踪中的性描写及其他
性爱的异化和文人心态
附录 涉及性描写的古代通俗小说书目
编后记
目录
序
前言
中国文学内的性欲描写..............茅盾
艳情小说和小说中的性描写...........林辰
古代性爱小说的性心理意识..........鲁德才
论青楼小说中的性意识..............陶慕宁
性心理的两极对立与性文化的二元互补
-----试论中国古代小说的性心理描写
论中国古代性小说中的性观念
别一种审美价值的奉献
-----<<肉蒲团>>审美价值探究
<<红楼梦>>诲淫辩诬
------红楼梦与金瓶梅情欲描写之比较
论金瓶梅的性描写
金瓶梅的性描写思辩
纵欲与死亡
------金瓶梅情节进程的剖析
性.人物.审美
------金瓶梅谈片
如意君传.金瓶梅.肉蒲团
------兼论古代小说性描写的评价
金瓶梅的突破与失落
------金瓶梅性描写的文化批判
"仙踪"中的俗韵
------谈绿野仙踪中的性描写及其他
性爱的异化和文人心态
附录 涉及性描写的古代通俗小说书目
编后记
没有神的所在 豆瓣
所属 作品: 没有神的所在
9.1 (21 个评分)
作者:
侯文咏
华文出版社
2010
- 4
《没有神的所在:私房阅读《金瓶梅》》内容简介:“与其说《金瓶梅》谈的是性,还不如说是人性;读通《金瓶梅》,让我们在炎凉世态中多一份明澈从容,在险恶人情中少一份戒慎恐惧。”
“虽然这是一本四百年前的书,但是实在太贴近当代了。有时候看国外的当代作品都还会有些隔阂,但是这本书完全就是可以对号入座──官商勾结、妻妾战争,简直就和某些富豪家一模一样。”
“进一步要赋予年纪和性别的想象的话,我认为《水浒传》是父亲,《金瓶梅》是母亲,父亲和母亲因为“潘金莲和西门庆”的关系(性的关系)结合在一起,而《红楼梦》就应该是他们的女儿──而且还是一个长得还像妈妈的大美女。”
“虽然这是一本四百年前的书,但是实在太贴近当代了。有时候看国外的当代作品都还会有些隔阂,但是这本书完全就是可以对号入座──官商勾结、妻妾战争,简直就和某些富豪家一模一样。”
“进一步要赋予年纪和性别的想象的话,我认为《水浒传》是父亲,《金瓶梅》是母亲,父亲和母亲因为“潘金莲和西门庆”的关系(性的关系)结合在一起,而《红楼梦》就应该是他们的女儿──而且还是一个长得还像妈妈的大美女。”
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 豆瓣
所属 作品: 金瓶梅詞話
9.8 (11 个评分)
作者:
兰陵笑笑生
三聯書店(香港)
1990
齐烟、王汝梅会校。
----------------------
《金瓶梅》,也稱《金瓶梅詞話》,是中國小說史上第一部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白話世情小說。作者署名為明代蘭陵笑笑生。
小說從《水滸傳》中引出,根據《水滸傳》中西門慶勾引潘金蓮,殺武大郎,最後被武松所殺的情節展開,略加改動,描寫了西門慶從發跡到淫亂而死的故事。《金瓶梅》的書名從小說中西門慶的三個妾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的名字中各取一字而成。也有人認為,實際上有更深一層涵義,即「金」代表錢財,「瓶」代表酒,「梅」代表女色。
本書由山東齊魯書社約請專家學者,據崇禎本存世的幾種主要版本(以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本為底本)全面校勘而成,共二十卷,一百回,附插圖二百幀。正文用四號宋體字排版,字大清晰;另照原書行款排出眉批和夾註;每回有校記。作版本研究或文學欣賞均相宜。
----------------------
《金瓶梅》,也稱《金瓶梅詞話》,是中國小說史上第一部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白話世情小說。作者署名為明代蘭陵笑笑生。
小說從《水滸傳》中引出,根據《水滸傳》中西門慶勾引潘金蓮,殺武大郎,最後被武松所殺的情節展開,略加改動,描寫了西門慶從發跡到淫亂而死的故事。《金瓶梅》的書名從小說中西門慶的三個妾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的名字中各取一字而成。也有人認為,實際上有更深一層涵義,即「金」代表錢財,「瓶」代表酒,「梅」代表女色。
本書由山東齊魯書社約請專家學者,據崇禎本存世的幾種主要版本(以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本為底本)全面校勘而成,共二十卷,一百回,附插圖二百幀。正文用四號宋體字排版,字大清晰;另照原書行款排出眉批和夾註;每回有校記。作版本研究或文學欣賞均相宜。
小姨多鹤 Eggplant.place 豆瓣
所属 作品: 小姨多鹤
8.4 (8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严歌苓
作家出版社
2008
- 4
二战进入尾声,日本战败投降,大批当年被移民来中国东北企图对中国实施长期殖民统治的普通日本国民被抛弃。十六岁的少女多鹤即为其一,在死难多艰的逃亡中,她依靠机智和对生的本能的渴望逃过了死亡,被装进麻袋论斤卖给了东北某小火车站站长的二儿子张俭作为传宗接代的“工具”。张俭的哥哥据传因为抗日而被日本人杀害,张俭的老婆朱小环因日本鬼子的惊吓导致流产,从此不能生育。国仇家恨的大背景下,日本少女多鹤的介入,使得整个家庭的关系变得暧昧和怪异。
新中国成立后,日本女人多鹤的身份不仅在张家成为重大的情感和伦理问题,在整个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民间生活中也成了巨大的政治问题。因为多鹤是张俭欲拒还休、欲罢不能的另一个女人,是生活在朱小环身边的情敌,也是张家三个孩子的生身之母,她的身份和地位成了纠缠张家几十年的头疼事。同时,如何掩盖多鹤的日本人身份也成了张家挥之不去的梦魇。张俭的解决之道是,让多鹤成为朱小环的“妹妹”,孩子们的“小姨”;然后再通过不断的搬迁来遮掩多鹤的日本身份以及畸形的家庭关系。这个奇特的家庭组合在动荡的政治环境和困窘的经济生活中飘摇度日。
几十年下来,日本人多鹤默默而固执地以“整洁、较真”等品质影响着这个家庭,而朱小环等张家人则以 “随遇而安”、“凑合活着”等生活理念改变着多鹤。残酷无奈而又充满吸引力的生活因着他们善良的本性使他们活成了不能分开的一家人。
新中国成立后,日本女人多鹤的身份不仅在张家成为重大的情感和伦理问题,在整个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民间生活中也成了巨大的政治问题。因为多鹤是张俭欲拒还休、欲罢不能的另一个女人,是生活在朱小环身边的情敌,也是张家三个孩子的生身之母,她的身份和地位成了纠缠张家几十年的头疼事。同时,如何掩盖多鹤的日本人身份也成了张家挥之不去的梦魇。张俭的解决之道是,让多鹤成为朱小环的“妹妹”,孩子们的“小姨”;然后再通过不断的搬迁来遮掩多鹤的日本身份以及畸形的家庭关系。这个奇特的家庭组合在动荡的政治环境和困窘的经济生活中飘摇度日。
几十年下来,日本人多鹤默默而固执地以“整洁、较真”等品质影响着这个家庭,而朱小环等张家人则以 “随遇而安”、“凑合活着”等生活理念改变着多鹤。残酷无奈而又充满吸引力的生活因着他们善良的本性使他们活成了不能分开的一家人。
爱的流放地 豆瓣
所属 作品: 爱的流放地
7.2 (12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渡边淳一
译者:
李迎跃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7
- 8
本书描写了陷入困顿的作家村尾菊治与有3个孩子的少妇冬香之间的恋情。作为作家,村尾菊治曾经大红大紫,但现在却有些"过气",他一直为自己该如何走出困境而苦恼。而冬香则面临夫妻感情的困境,她也是菊治的崇拜者。冬香抛下了丈夫和孩子,得到的是从未体验过的快感。在冬香的哀求下,她以死得以解脱,两人的恋情也大白于天下,小说的场景移至法庭,现实社会终究无法理解这种男女间的私情,菊治只得发出绝望的呼喊。
继《失乐园》震撼日本文坛9年之后,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渡边淳一2006年的新作《爱的流放地》又因其对于男女"终极之爱"的描绘而成为轰动一时的话题。在纯爱之风吹遍日本大地的背景下,这部小说犹如一股强劲的逆流,作家本人也对时下的纯爱之风进行了辛辣的反讽。尽管婚外恋几乎成了渡边淳一作品的“永恒主题”,但他却称自己在《失乐园》中描写的是使身心都得以愈合的成年人的纯爱,不过这次他想写的并非仅是纯爱,而是想探究男人和女人在所谓的“终极之爱”面前,究竟会有何种截然不同的表现。
继《失乐园》震撼日本文坛9年之后,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渡边淳一2006年的新作《爱的流放地》又因其对于男女"终极之爱"的描绘而成为轰动一时的话题。在纯爱之风吹遍日本大地的背景下,这部小说犹如一股强劲的逆流,作家本人也对时下的纯爱之风进行了辛辣的反讽。尽管婚外恋几乎成了渡边淳一作品的“永恒主题”,但他却称自己在《失乐园》中描写的是使身心都得以愈合的成年人的纯爱,不过这次他想写的并非仅是纯爱,而是想探究男人和女人在所谓的“终极之爱”面前,究竟会有何种截然不同的表现。
金锁记 豆瓣
所属 作品: 金锁记
8.8 (169 个评分)
作者:
张爱玲
哈尔滨出版社
2005
- 6
《金锁记》写于1943年,小说描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七巧做过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几乎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30年。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致使儿媳被折磨而死,还拆散女儿的爱情。"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张爱玲在本书中在空前深刻的程度上表现了现代社会两性心理的基本意蕴。她在她那创作的年代并无任何前卫的思想,然而却令人震惊地拉开了两性世界温情脉脉的面纱。主人公曾被作者称为她小说世界中惟一的"英雄",她拥有着"一个疯子的审慎和机智",为了报复曾经伤害过她的社会,她用最为病态的方式,"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咙四面割着人像剃刀片",随心所欲地施展着淫威。
作者将现代中国心理分析小说推向了极致,细微地镂刻着人物变态的心理,那利刃一般毒辣的话语产生了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金锁记》在叙述体貌上还借鉴了民族旧小说的经验,明显反映了类似《红楼梦》之类的小说手法已被作者用来表现她所要表现的华洋杂处的现代都市生活。
张爱玲在本书中在空前深刻的程度上表现了现代社会两性心理的基本意蕴。她在她那创作的年代并无任何前卫的思想,然而却令人震惊地拉开了两性世界温情脉脉的面纱。主人公曾被作者称为她小说世界中惟一的"英雄",她拥有着"一个疯子的审慎和机智",为了报复曾经伤害过她的社会,她用最为病态的方式,"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咙四面割着人像剃刀片",随心所欲地施展着淫威。
作者将现代中国心理分析小说推向了极致,细微地镂刻着人物变态的心理,那利刃一般毒辣的话语产生了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金锁记》在叙述体貌上还借鉴了民族旧小说的经验,明显反映了类似《红楼梦》之类的小说手法已被作者用来表现她所要表现的华洋杂处的现代都市生活。
受活 豆瓣
所属 作品: 受活
8.0 (16 个评分)
作者:
阎连科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4
- 1
中国目前最具爆发力的作家阎连科继《日光流年》、《坚硬如水》之后精心打造的一部长篇力作,他以超凡奇诡的想象、无与伦比的冷峻与深刻,刻画了一个“政治人”痴情而迷乱的人生追求,剖示了纷繁复杂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本源,堪称中国当代文学“狂想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小说虚构了一个叫受活庄的地方,这是一个遗世独立、鲜为人知的村落,所有村民都天生残疾,视健全者为另类。主人公柳县长异想天开,想用重金购买列宁的遗体以发展旅游经济,在这一过程中,受活庄被柳县长惊喜地发现了,于是,这个由残疾人组成的村庄开始了走向外部世界的不归路:村民们组建了绝术团,人人身怀绝技,尽情挥洒才艺,绝术团在柳县长的带领下红遍方圆百里。作者除了在描写绝术团的惊人表演时泼墨如涛之外,还着力塑造了柳县长这样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心思机敏,敢想敢干,他在考虑到生前荣誉之余,还把更大的梦想寄托在自己的身后。他要把自己埋在列宁纪念堂中,并在棺材上写上“永垂不朽”。
既见君子 豆瓣 Goodreads
8.0 (54 个评分)
作者:
张定浩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1
读过去的诗,也是在说当下的事。诗中虽处处有鸟兽草木,但它们从来都是人世的投影。鸢飞鱼跃,是人的境界;黍稷方华,是人的情感。兴观群怨,事父事君,都是和人息息相关的事情,处处都基于对过去的理解和认识。因而,这本书正是通过努力触碰和谈论一些最优秀的古典诗人,来丰富和安定自己当下的生命。
-----------------------------
先是挑着看,然后又通读一遍,真是很喜欢。且时或想起十几年前草写《诗经别裁》时的情景,觉得心态竟是十分相似,然而却是很久没有这样去读诗了,羡慕,更是钦慕“既见君子”的与古人相会,除了体贴也还有贴心的想象。虽然是个人化的,但是我却忍不住悄悄相随成为约会的窥视者,收获了一腔欢喜。
——扬之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作者写过去时代的诗与人,也是叙说当下。诗歌不仅让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更印证着我们生命中的缺失。将自己读诗体验付诸这样一种本真的叙事,是令人称羡的创作,这其中有一点天真,一股灵气,还有深沉而细腻的襟怀与情感。
——李庆西(《书城》杂志执行编委)
在这些文字尚未被收束起来印成一册书时,我曾一篇篇搜集它们,打印了带在上班路上看。你看到你心里最深的困苦无告,作者都帮你说了出来;你看到一代代伟大深邃的心灵,是怎样在人世跌宕;你知道了这些都是必须要走的路,你会通过这些桥,去往更开阔的地方。对于这样一本书,除了读、摘抄和体会,很难再说更多。我不吝啬用“最好”来形容它——这是我读过最好的写古典诗歌与诗人的书,里头每一篇都是最好的怀人文章。
——肖海鸥(读者)
我一直想谈谈那些过去时代的诗与人,不是做文学批评,也不是做考据翻案,约翰逊《诗人传》那种,我更是没有资格,也觉得于己无益。倘若硬要为自己的谈法寻个究竟,或者可以用“安得促席,说彼平生”这句陶诗来比附。T·S·艾略特在《安德鲁·马韦尔》的开头说道:“这里没有任何翻案文章要做,谈论他只是为了有益于我们自身。”张文江老师在讲丹霞天然禅师的时候说:“好玩的是我们自己。”他们的这些话给我开辟出一条道路,至于能通向哪里,自己也不能确定。
——张定浩(本书作者)
-----------------------------
先是挑着看,然后又通读一遍,真是很喜欢。且时或想起十几年前草写《诗经别裁》时的情景,觉得心态竟是十分相似,然而却是很久没有这样去读诗了,羡慕,更是钦慕“既见君子”的与古人相会,除了体贴也还有贴心的想象。虽然是个人化的,但是我却忍不住悄悄相随成为约会的窥视者,收获了一腔欢喜。
——扬之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作者写过去时代的诗与人,也是叙说当下。诗歌不仅让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更印证着我们生命中的缺失。将自己读诗体验付诸这样一种本真的叙事,是令人称羡的创作,这其中有一点天真,一股灵气,还有深沉而细腻的襟怀与情感。
——李庆西(《书城》杂志执行编委)
在这些文字尚未被收束起来印成一册书时,我曾一篇篇搜集它们,打印了带在上班路上看。你看到你心里最深的困苦无告,作者都帮你说了出来;你看到一代代伟大深邃的心灵,是怎样在人世跌宕;你知道了这些都是必须要走的路,你会通过这些桥,去往更开阔的地方。对于这样一本书,除了读、摘抄和体会,很难再说更多。我不吝啬用“最好”来形容它——这是我读过最好的写古典诗歌与诗人的书,里头每一篇都是最好的怀人文章。
——肖海鸥(读者)
我一直想谈谈那些过去时代的诗与人,不是做文学批评,也不是做考据翻案,约翰逊《诗人传》那种,我更是没有资格,也觉得于己无益。倘若硬要为自己的谈法寻个究竟,或者可以用“安得促席,说彼平生”这句陶诗来比附。T·S·艾略特在《安德鲁·马韦尔》的开头说道:“这里没有任何翻案文章要做,谈论他只是为了有益于我们自身。”张文江老师在讲丹霞天然禅师的时候说:“好玩的是我们自己。”他们的这些话给我开辟出一条道路,至于能通向哪里,自己也不能确定。
——张定浩(本书作者)
源氏物语(上、中、下) 豆瓣
所属 作品: 源氏物语
8.7 (23 个评分)
作者:
[日] 紫式部
译者:
丰子恺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 5
《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作品的成书年代至今未有确切的说法,一般认为是一00一年至一00八年间,因此可以说,《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成为作家 豆瓣
Becoming a Writer 所属 作品: 成为作家
7.0 (21 个评分)
作者:
[美] 多萝西娅·布兰德
译者:
刁克利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 1
什么人能成为作家?写作需要天才吗?作家是可以教会的吗?文学创作需要什么天赋、才能和技艺?作家的“黑匣子”里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本书可以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作者首先指出作家天才论的误区,认为一个人能否进行文学创作,首先不是技巧上的问题,而是认识上的问题。作者认为,写作确实存在一种神奇的魔力,而且这种魔力可以传授。教诲谆谆,直面问题本质,带领读者踏上一条成为作家之路。
本书出版于1934年,风行美国文学界近80年,是长盛不衰的经典之作。
本书可以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作者首先指出作家天才论的误区,认为一个人能否进行文学创作,首先不是技巧上的问题,而是认识上的问题。作者认为,写作确实存在一种神奇的魔力,而且这种魔力可以传授。教诲谆谆,直面问题本质,带领读者踏上一条成为作家之路。
本书出版于1934年,风行美国文学界近80年,是长盛不衰的经典之作。
城门开 豆瓣
所属 作品: 城门开
8.3 (117 个评分)
作者:
北岛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 9
生于北京,长于北京的作者,阔别家乡十三年后重回北京,发现他在自己的故乡成了异乡人,仿佛到了一座陌生的城市。于是他便要“重建我的北京”——用他文字召回北京消失的气味儿、声音和光影,恢复被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和庙宇的原貌,让瓦顶排浪般涌向低低天际线的景象重现,让鸽哨响彻蓝天的清脆回到人们耳边……同时,作者也把我们带回到他儿时的游戏中,带回到他的读书生活中,带回到他的母校,带回的“大串联”的旅途……他重建了这座“孩子们熟知四季变化,居民们胸有方向感”的城池,打开城门,欢迎四海漂泊的游子,欢迎无家可归的孤魂,欢迎所有好奇的客人们。
村上朝日堂的卷土重来 豆瓣
村上朝日堂の逆襲 所属 作品: 村上朝日堂的卷土重来
8.3 (6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1
本书是村上春树随笔系列之一,共48篇。内容大致可分两类,一是关于作者本人的,如他的家庭情况、个人爱好习性、早年的生活和创作、成名后的趣闻逸事,一是作者对社会问题的种种看法和议论,如关于选举、大众阅读、人到中年、健康及电影、音乐等。有许多篇是两者兼而有之,作者把自己亲身的经历体验与世相百态结合起来,夹叙夹议,既见解独到,幽默生动,又亲切随意,真实可信,体现出村上春树特有的无拘无束、异想天开的风格。
亲爱的安德烈 豆瓣 Goodreads
親愛的安德烈 所属 作品: 亲爱的安德烈
8.3 (337 个评分)
作者:
龙应台
/
[德] 安德烈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 12
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
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
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
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