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香迷迭鸟 - 标记
古墓之谜 豆瓣
Murder in Mesopotamia
7.0 (30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者: 周力 新星出版社 2014 - 6
护士艾米•莱瑟兰接受考古学家莱德纳博士的聘用,来到哈沙尼的挖掘场,照顾莱德纳博士美丽而神经质的妻子。不知为什么,所有人都觉得考古队里的气氛越来越奇怪,这真的是因为莱德纳太太不断产生的被害妄想吗?至少有一个人知道那不是妄想,因为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莱德纳太太真的陈尸于窗户紧锁的房间中……
2022年10月21日 在读
我的赛克洛斯 豆瓣 Goodreads
私のサイクロプス
7.2 (10 个评分) 作者: [日] 山白朝子 译者: 徐嘉悦 新星出版社 2020 - 8
本书为山白朝子江户怪谈的续作,一共收录了9篇短篇小说。这一次,小说的主人公除了和泉蜡庵和他的仆从耳彦以外,还多了曾在第一本出场的少女——轮。他们三人依旧一次次地奔走在寻访温泉胜地的旅途中,一次次地迷路、走散,一次次地经历各种诡异之事。轮遇到了特别会打铁、不怕高温的独眼巨人“大太郎”;耳彦在海边捡了一个翡翠戒指戴在手上,结果摘不下来,差点被拖入大海;三人路过了一个奇怪的村庄,地面有很多奇形怪状的遗骸……每一次的奇遇,都直指人们心中深不可测的地方。
2022年10月21日 在读
寂寞的游戏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8.3 (369 个评分) 作者: 袁哲生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9
☆ 新京报·腾讯2017年度十大好书
☆ 豆瓣2017年度读书榜单 中国文学(小说类)TOP1
☆ 第一届做書奖 年度原创小说
用纯真的双眼捕捉孤独的角落
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的两位作家之一
台湾吴浊流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时报文学奖得主
………………
※编辑推荐※
☆ 袁哲生以冷静节制的短篇小说风格和骆以军并列为台湾1960年代最优秀的小说家,也是 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 ”的两位作家之一,还影响童伟格、甘耀明、高翊峰、王聪威等一批台湾年轻作者,如果,袁哲生继续写下去,或许他会是当今台湾最杰出的小说家……
☆ 美国小说家海明威曾提出著名的冰山理论,写作者在书写上只留下八分之一给读者,另外八分之七则隐匿其踪。向来崇拜海明威冰山理论的袁哲生,也在这本《寂寞的游戏》展现出一种专属于他自己的冰山书写。通过一贯冷静的文字、简约的结构,他留下十分之一的部分;字里行间的处处留白,则隐藏十分之九的深邃意涵让读者自行摸索。当读者感受到那十分之九时,袁哲生的文字意义才真正展现出来。
………………
※内容简介※
在这一本由七篇短篇小说组成的《寂寞的游戏》中,袁哲生通过各种不同的人际情感,例如父母与儿子之间的亲情,年少时同学之间的友情,或是两人结婚多年的夫妻之情,一再地去捕捉寂寞这种“生而为人必定面临的困境感”,字里行间处处散发孤独的感觉。寂寞、孤独一直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基调,也是许多作家竭力描述的情感,但是,当我们在《寂寞的游戏》中仔细品味袁哲生冷静节制的文字后,终将会发现一种袁哲生独有的寂寞书写。
………………
※名人推荐※
在袁哲生最好的作品里,他显然不满足于白描人生片段而已,而要借叙述的形式,表达更复杂的看法。这使他得以超越写实模拟的限制,曾获大奖的《送行》正是如此。故事中的父亲带著小儿子坐火车,为落网逃兵的大儿子送行;之后小儿子再到海港送别父亲。如是辗转,人物关系渐行渐远,叙事力量也越来越淡。一篇讲亲情的小说,竟反衬出天地不仁,何以为寄的孤绝感。亲如骨肉,又能如何?
——文学评论学者 王德威
《送行》的作者对文字有极其精到的控制力,使读者一直处于某种“距离”之外的冷静状态。刻意压低抹淡的腔调反而令港式小镇里浮来游去的小人物因面目模糊而益显卑微、落寞。作者大量使用的白描笔触非但不会由于“没有刻画出人物的心理变化”而流于空疏,反倒经由人物错身而逝的际遇、彼此不相连缀的动作、遭遇来交叠衬显出作者尤深的关切——人类存在的断片性和疏离性。
——当代华文作家 张大春
他用强烈的表达意愿,代替节制和省略。他想把个人的感受和社会的现状融合在一起,成为文学的一体。但是,他并未忘却隐藏的工夫。他想在表露和隐含之间,求取平衡。他用丰富而正确的现实描述,来建立他的作品的架构。他也了解,要进入社会的深处,才能追求到他的目标。
——台湾小说家 郑清文
2022年10月3日 在读
心兽 豆瓣
8.4 (18 个评分) 作者: [德] 赫塔·米勒 译者: 钟汇涓 后浪丨贵州人民出版社 2021 - 3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
罗马尼亚三部曲第二部
克莱斯特奖、都柏林文学奖获奖之作
一个女孩逃出权力阴影的冒险和悲剧
♝内容简介
来自贫困农村的大学生萝拉,为了去大城市上大学,不惜出卖肉体,却突然被发现在宿舍自杀。主人公和她的几位同学试图弄清萝拉死亡的真相,不料在齐奥塞斯库极权的阴影笼罩之下,寻找的道路扑朔迷离,暴力却如影随形。“心兽”充满寓意,即“内心的野兽”,是爱唱歌的祖母讲给主人公的,始终贯穿全书。
♝编辑推荐
◎ 赫塔·米勒,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生于罗马尼亚德语村庄,以诗的凝炼,散文的率直,描绘流离失所者的处境,通过写作这种沉默的行动,赋予弱小者以尊严。
◎ 《心兽》出版于1994年,获得当年的克莱斯特奖,德语文学的重要奖项。1998年,击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别名格蕾丝》,荣获国际都柏林文学奖。
◎ 年轻女孩萝拉从小村庄到城市上大学,但是灰暗的现实击溃了她。一个女性从满怀憧憬到逐渐失去希望的过程。
♝媒体推荐
米勒丰富、锐利、迷人的意象捕捉到了齐奥塞斯库时代罗马尼亚的超现实之美和困境。
——《波士顿书评》
赫塔·米勒胜在她的坦诚,《心兽》就是她的证词。……准确刻画了罗马尼亚生活的细节。
——《波士顿邮报》
作者的风格简朴又雄健,小说中的各个人物形象都很有力。这本不动声色叙述的书,既冷峻又美丽,既幽默又苦涩。
——都柏林文学奖颁奖词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
“她专注于诗歌的凝练与散文的直率,描绘了无依之地居民的生活景观。”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理由
但为了确保我们自身的存在,我们仍然需要这些物体,这些姿态,这些词语。毕竟,我们能去掌握越多的词语,我们就越自由。即使我们的口被封住,我们还能试着通过姿态甚至物体来坚持我们自己的权利。对审查者而言,它们更加难以解读,要花费不少时间才会引起他们的警觉。而通过引起警觉前的大量时间,它们把我们受到的羞辱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尊严。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
2022年10月3日 在读
豆瓣
作者: [法] 米兰·昆德拉 译者: 马振骋 2022 - 4
* 米兰·昆德拉最轻松的作品
* 一部关注现代人心灵生活的“慢”小说
* 当速度成为迷惑人心的魔鬼时,世界还能重新找到“慢”的艺术吗?
* 一部关注现代人心灵生活的“慢”小说,思考在一个追求速度的时代,人们该如何寻回慢的艺术;
* 时空交错的三则故事,啼笑皆非的人生舞台 ,“现代人追求即刻满足”,这种“快”让我们更加幸福了吗?
* 引人思考的心灵之书:技术到底为人类带来了什么?当全世界为疫情所困时,世界“慢”下来了吗?
随书附赠定制版米兰·昆德拉主题贴纸
打造属于你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个性昆德拉文集
《慢》是米兰·昆德拉移民法国后用法文创作的第一部小说,将虚与实、过去与现在完美融合。
小说中作者和妻子薇拉去一座已改为酒店的城堡度周末,驾车行驶在公路上时,一辆摩托车飞驰而过,引起了作者对速度的思索。由此他回忆起18世纪法国作家维旺·德农的小说《明日不再来》中贵妇人和年轻骑士的故事。与之交织的是一群现代人的荒诞之夜:20世纪的某一天,一群昆虫学家聚集在城堡酒店开研讨会,上演了一出又一出可笑的闹剧。
“慢是幸福的标志”,相较于《生命之中不能承受之轻》和《不朽》所探讨的沉重话题,《慢》的主题看上去令人惊奇,显然是昆德拉所有作品当中主题最为轻松的小说,通篇“没有一句正经话”。作者自己曾说:“作品没有任何一个严肃的词。”
他的作品使我坚信人类一定会生存下去,世界一定会生存下去,我全心全意在这个世界上所信仰、寻求和热望的一切都将恢复其人性的面貌。
感激他是因为在这个悲剧的今天,他使我比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地体会到,面对不朽的东西,即使死神也无能为力。”
——法国作家路易·阿拉贡
我只看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告别圆舞曲》,很喜欢。跟拉美、美国作家不太一样……小说中的讽刺有一点儿像黑色幽默,又不完全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味道。
——莫言
一个没有回忆的民族和国家,也不会有历史,如果没有回忆和历史,将来又代表着什么呢?照昆德拉的说法,就像书中开快车的年轻人一样,“他已经从时间的连续性中被抛开,他已在时间之外,他已进入狂喜之态,他已经忘了他的年纪、他的妻子、他的子女,所以他一无所惧,因为恐惧的来源是将来,所以一个从将来解脱出来的人无所畏惧”。对我而言,这个不会恐惧将来的人也没有将来。
——李欧梵
2022年10月3日 在读
人造美人 豆瓣
7.7 (27 个评分) 作者: (日) 星新一 译者: 赵建军 译林出版社 2021 - 7
《人造美人》结集了星新一39篇作品,包含《人造美人》《生活维持省》《被热恋的男人》《身份识别机》等。这些短篇题材新颖、知识新鲜、想象新奇,结尾出乎意料;同时立意深刻,读罢让人不禁反思。
酒吧老板制作了一台美女机器人来招揽生意,可有客人爱上了她……
未来和平安宁,人人都有开阔的生存空间,活得悠闲自在,这多亏了一个特别的机构——生活维持省。
博士发明了一种让对方自动爱上自己的药水,他能如愿尝到恋爱的滋味吗?
高精度的身份识别机被发明了出来,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机器的生产厂家垄断了市场,保密工作无懈可击。然而一场意外让一切都乱了套……
2022年10月3日 在读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豆瓣 Goodreads
上野先生、フェミニズムについてゼロから教えてください!
8.8 (614 个评分) 作者: [日] 上野千鹤子 / [日] 田房永子 译者: 吕灵芝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 - 9
◎日本女性主义理论第一人、《厌女》作者上野千鹤子 面向普通读者的女性主义普及课
◎女性为何如此艰难?女性如何奋斗至今?又该如何奋斗?
◎工作、婚恋、育儿,该如何以女性主义的角度思考?
——————
【编辑推荐】
※去年东京大学入学演讲《等待着你的是即使努力也无法获得回报的社会》引发热议,使上野千鹤子成为了明星学者与作家。本书是继《厌女》《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在中国出版之后,她备受期待的新作。
※本书也是上野千鹤子的第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女性主义普及读物。不像她比较艰深的学术著作,本书语言幽默平实、通俗易懂,在轻松的对谈形式中向大众普及女性主义的内涵、历史,以及如何以女性主义角度思考日常中的工作、婚恋、育儿问题。
※本书内容触及现代女性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揭示了在当今社会中女性仍然面对的诸多不公与困境。上野千鹤子从自身的经历着手,将女性主义放置在个人生活的背景中,告诉我们女性主义不仅仅关乎女性,更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辅以日本人气漫画家田房永子的漫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一次女性主义的洗礼。
——————
【内容简介】
女性主义是什么?为什么我们需要女性主义?如何用女性主义进行思考?
围绕上述种种问题,日本著名学者上野千鹤子与知名漫画家田房永子,开始了一场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课堂。她们用幽默的语言、传神的漫画,回溯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畅谈母女关系、性、工作、婚恋、育儿等日常生活中的议题,驳斥关于女性的刻板偏见。
这堂课不仅开启了一趟全新的旅程,更告诉我们:女性主义,不仅仅关乎女性,更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2022年9月22日 在读
西方文学十五讲 豆瓣
8.8 (32 个评分) 作者: 徐葆耕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 1
本书内容纵横上下三千年,横跨欧美两大洲,涵盖了从古希腊至今西方文学发展的主要思潮及各个时期最具经典性的作家和作品,从心灵深层揭示了西方文学生生不息的运动历程。行文生动活泼,富于哲理,读者能从愉快的阅读中获得意想不到的启发和对于当代人生存环境和意义的思考。本书系的内容设计充分照顾到社会上一般青年读者的阅读选择,适合自学;同时又能满足大学通识课教学的需要。每一种书都有一定的知识系统,有相对独立的学科范围和专业性,但又不同于专业教科书,不是专业课的压缩或简化。重要的是能适合本专业之外的一般大学生和读者,深入浅出地传授相关学科的知识,扩展学术的胸襟和眼光,进而增进学生的人格素养。本书系每一种选题都在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把学问真正做活了,并能加以普及,因此对这套书作者的要求很高。
2022年9月22日 在读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 豆瓣
7.9 (37 个评分) 作者: [美] 欧·亨利 译者: 崔爽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5 - 1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精选了欧·亨利二十九篇短篇小说代表作:被人们所熟知的《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叶子》、《带家具出租的房间》……充满神秘色彩的《绿色之门》、《托宾的手相》……拜金主义背景下发生的《财神与爱神》、《擦亮的灯》……
他的故事展现出令人啼笑皆非的悲悯、独特的幽默和不到最后一秒绝对猜不到的结局,带给您拍案叫绝的读书体验。它们描绘了欧·亨利那广阔的世界,从他挚爱的纽约街道,到国界以南充满异域风情的地方。
欧·亨利的作品将会一直成为好故事的典范。
作者简介
2022年8月24日 在读
小径分岔的花园 Goodreads 豆瓣
9.1 (441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豪·路·博尔赫斯 译者: 王永年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7
本书为1941年的短篇小说集,收小说七篇。其中,《小径分岔的花园》是侦探小说,讲述一桩罪行的准备工作和实施过程。小径分岔的花园是一个谜语,或者说寓言,而谜底正是时间。
2022年8月23日 在读
时震 豆瓣
Timequake
8.0 (28 个评分) 作者: [美] 库尔特·冯内古特 译者: 刘勇军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九天译文 2018 - 6
这个世界欠冯内古特一个诺贝尔?他才不在乎!
他宣布生存在这个星球上就是扯淡。所以,他死了……
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冯内古特一生压轴之作,经典文学的“至高想象力”。
看似在说预言,实际在说现实,他是这个时代最诚实的作家。
嬉笑怒骂×黑色幽默×荒诞不羁×神来之笔……揭开这个世界所有的伤疤。
世界文坛几代人的精神偶像:村上春树,多丽丝·莱辛,诺曼·梅勒,格雷厄姆·格林……
各国媒体最推崇的公知代表:时代周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卫报……
冯内古特运用科幻小说的形式,后现代主义的笔法,幽默讽刺的文字,精心构建了一个特殊的世界,即“时震”:宇宙中的时空统一体因出现了自信危机,突然收缩而产生了“时震”,并决定要寻寻乐子调剂一下,将世界重新弹回到10年以前。每个人都在一种“似曾经历过的错觉”之下,完全一样地重复以前所做的一切。
时震是冯内古特自创的词,它就是人类精神和灵魂的地震。在这个科技与物欲的世界里,已经逐渐丧失了人性,丧失了决策的正确,丧失了自由的意志。如果时间可以重来过,我们能否在千疮百孔的世界中重建?冯内古特一脸坏笑地认真拷问我们。
书中批判了政府为了自身利益的扩张,是谓完成纳粹“未竟的事业”;对新世纪的发明如原子弹、军事研发的嘲讽;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揭示,如贫富差距,造假,婚姻,饥荒等问题;对人类精神未来的忧虑,如自尊的丧失,文学艺术的堕落,低俗娱乐业等。
本书还是一部神奇预言书,至今很多人都认为冯内古特死于1997年,坊间流传,冯内古特经历过时间重置,他死过两次!1997年完成的半自传体小说《时震》,预言了自己84岁时结束一生。一语成谶,他自己在2007年84岁时谢世,不过死因是意外摔伤,而不是他最喜欢的死法:在乞力马扎罗山脉死于飞机失事。冯内古特死前自嘲:文学就是个笑话,加缪死于车祸,冯内古特死于摔跤。
难道你不觉得这个星球是宇宙的疯人院吗?
——[美]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1922—2007)
他是几代美国年轻人的偶像,是我们自己的马克•吐温。
——[美]诺曼•梅勒
因为知道了冯内古特,心想还有这样的小说啊,我觉得这极大地影响了比如《且听风吟》和《一九七三年的弹子球》,假如没有他们,我想或许就不会有那样的作品了。
——[日]村上春树
冯内古特是乔治•奥威尔、卡里加里博士和闪电侠的合体……一个滑稽而疯狂的科学家。
——《时代周刊》
2022年8月20日 在读
穿睡衣的作家 豆瓣
Journal d’un écrivain en pyjama
作者: [加拿大] 达尼·拉费里埃 译者: 要颖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 1
《穿睡衣的作家》是法兰西学院院士、加拿大移民作家达尼•拉费里埃的一部散文集。全书糅合了杂文式的思考与小说式的趣闻轶事,章节之间暗藏联系,向读者展现了一幅风趣幽默的无名作家肖像:“无名作家,正如人们说的‘无名战士’,穿着睡衣。”
全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引子,讲述了作者写作第一部小说时的经历。第二部分是一份内涵丰富的新手写作指南,涉及故事开篇、观点表达、景物描写、自我批评、童年叙事等一百多个话题。通过这份指南,作者与读者分享了他私人的阅读体验和文学喜好,影响他写作生涯的不仅有荷马、博尔赫斯、加西亚•马尔克斯这类文学巨匠,还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名字……
2022年8月20日 在读
没有钥匙的梦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日] 辻村深月 译者: 王华懋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1 - 11
短篇小说集,描写五位生活在地方小城的女性为追寻梦想而误入歧途的故事。
《仁志野町的小偷》:律子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有天我却发现她妈妈是邻居们口耳相传的小偷;
《石蕗南地区的纵火》:笙子重逢之前约会过但决定不再见面的消防队员大林,似乎“阿七”的传说将在当代重演;
《美弥谷社区的逃亡者》:美衣遇见令她感动的阳次,可短暂梦幻的幸福过后,暴力的严冬降临;
《芹叶大学的梦想与杀人》:大学生未玖结识了男友雄大。面对眼高手低的男友,站在人生路口的未玖被卷入黑暗漩涡的中心;
《君本家的绑架》:好不容易生下小宝宝的良枝不慎在商场丢失孩子,对于一路承受了巨大压力的她来说,这不啻一个巨大的打击。
2022年8月17日 在读
写作全指南 豆瓣
Readings for Writers
作者: [美] 乔·雷·麦奎恩-麦修利尔 / [美] 安东尼·C.温克勒 译者: 吉文凯 / 瞿慧 2022 - 8
◎ 编辑推荐
☆ 写作始于模仿,要想学会写作,你需要先学会阅读,只有好读者才会成为好作者!
再版15次,原版销量已超100万册,经过数十万大学生检验的写作课基础教材
☆ 本书向读者展示各种风格的优秀作品,既出自威廉·莎士比亚、亚伯拉罕·林肯、弗兰纳里·奥康纳、詹姆斯·乔伊斯、玛雅·安吉罗等知名作家,也出自不甚知名的编辑、教授、记者、诺贝尔奖得主、普利策奖获得者、律师、农民、史学家、教育家……
☆ 通过批判性阅读方法和八种行文模式,帮助你理性地分析、真诚地体验、深入地思考,从而理解写作的底层逻辑,真正掌握写作这项人生工具。
◎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非常全面而深入的写作指南,有精当的范文,也有练习和提高的技巧,并提示读者如何避免写作的陷阱,帮助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理顺写作的底层逻辑,从而流畅自如地写作。本书是美国广受欢迎、经久不衰的大学写作教材。
2022年8月13日 在读
如何写出“抓人”的故事 豆瓣
Plot Perfect
作者: [美] 保拉·穆尼埃 译者: 徐阳 后浪丨大象出版社 2020 - 8
利用冲突、悬念与节奏,写出让人欲罢不能的好故事
如果你想成为讲故事的高手,但只想看一本参考书,那你绝对应该看这本!
一幕接一幕推进情节,教你一步接一步织就捕获读者的故事之网。
◎ 编辑推荐
☆ 想写出吸引人的好故事,最重要的是什么?
风格?人物?视角?不对,最重要的是情节!只有打造出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和步步惊心的故事节奏,才能把读者牢牢抓住。
☆ 每个写作者、创意工作者、内容策划者都应该掌握的“情节构思体系”
无论创作小说、影视剧本、广告,还是新媒体,掌握《作家文摘》的高能情节构思法,你也可以写出“十万+”和成功打造超级IP的畅销品。
☆ 零基础轻松入门,案例丰富,方法详细
写作练习+专家建议+作家书单,揭秘好莱坞最青睐的“高概念故事”公式,分场景解读《傲慢与偏见》《权力的游戏》《饥饿游戏》等深受读者、观众喜爱的好故事。
◎ 内容简介
你一定有过通宵看书或“追剧”的经验吧?虽然明知道该让身体和大脑休息了,但就是停不下来,想一口气看完!无论小说、回忆录,还是影视作品,那些令人手不释卷、欲罢不能、无法抗拒的故事永远是读者们的最爱。而对于创作者来说,想要写出真正抓人的好故事,手握吸引人的故事主题、有趣的人物、生动的细节可远远不够!你还需要创造出环环相扣的情节和令人无法呼吸的节奏!
这是一本独一无二的情节构思完全指南,为你揭示出创作精彩故事的秘密——以场景为单位构建蓝图,一幕接一幕推进情节,一步接一步织就捕获读者的故事之网。本书包含大量故事专家的建议和可以随时使用的练习,无论是新人还是老手,只要你翻开这本书,就一定能有所收获,写出真正有生命力的、“抓人”的精彩故事。
2022年8月8日 在读
夜深沉 豆瓣
作者: 张恨水 2009 - 6
《夜深沉》,原是一个曲牌的名字。我因为这一部书的故事,它的发芽以及开花结果,都是发生在深夜,因此,就借用了这个名字。
这里所写,就是军阀财阀以及有钱人的子弟,好事不于,就凭着几个钱,来玩弄女性。而另一方面,写些赶马车的、皮鞋匠以及说戏的,为着挽救一个卖唱女子,受尽了那些军阀财阀的气。因为如此,所有北京过去三十年的情形,凡笔尖所及,略微描绘了一些。
当然,我这书里所写的北京,已是历史上的陈迹了,并且在暴露社会面上,也感到写的不够深,而且很幼稚的。深望一些老北京,告诉我一切。我打算这书再行重版时,根据读者们的意见,该补充的补充,该删掉的删掉。这就是我唯一的愿望。
不过这书不是一口气写成功的。先是我在南京,做了半部,送到上海《新闻报》发表。因为我从前著书,都是一边刊载,一边写作的。这也不但是我一个人如此,大凡当时做章回小说的人,都是如此。后来抗日战争开始,日寇越逼越近,我就随了逃难的人群,迁到了重庆。这部《夜深沉》,做到了一半,也就停顿了。
其后,《新闻报》同人写信到重庆,说他这个报因它受到租界的庇护,未被日本人攫取,希望我继续完成《夜深沉》的后半部。所以耽搁了半年我又重新写将起来。那个时候重庆向上海去信,由香港转是很麻烦的。这就是这部书的经过。现在此书,经我自己看过,略微删改,又经重印。这就是此书写作的经过。
2022年7月28日 在读
中国大历史 豆瓣 Goodreads
7.9 (11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黄仁宇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 2
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作者倡导“大历史”(macro-history),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纳领,然后在与欧美史比较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国过去150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而为一个现代国家,影响到10亿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与衣食住行,其情形不容许我们用寻常尺度衡量。
2022年7月23日 在读
动荡 豆瓣
作者: [德]汉斯·马格努斯·恩岑斯贝格尔 译者: 姚月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6
偶然在地下室发现的尘封半个世纪之久的日记,促使八十五岁高龄的恩岑斯贝格尔重新串联起他生平所经历的东西方重大历史事件。他在20世纪60年代两次深入探访苏联、古巴、柬埔寨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记录下与赫鲁晓夫、卡斯特罗、西哈努克、杜布切克、聂鲁达等众多政治领袖和文学名人接触过 程中鲜为人知的生活轶事。足球战争、布拉格之春、德意志之秋、越南战争、尼克松访华... 前所未有的政治、社会、文化、道德冲击,高涨的学生思潮、工人罢工、妇女运动,甚嚣尘上的反战呐喊、个性解放、反主流文化... 作为一个“舒适的左派”,恩岑斯贝格尔用自己十年来东西方游历的经历,为我们展现出了彻底震撼世界的动荡的20世纪60年代…
2022年7月23日 在读
夜色温柔 豆瓣
作者: [美国]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 译者: 汤新楣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4
《夜色温柔》作者F.S.菲茨杰拉德,是美国著名编剧,是“爵士时代”最重要的代表人。他的每一篇成功的作品都是诗人的敏感和戏剧家的想象力的结晶,都是他的艺术才能发挥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的产物。《夜色温柔》是菲茨杰拉德最呕心沥血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是现代文库评选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百部英语作品之一。《夜色温柔》还特别选收了他的女儿所珍藏的家庭照相簿,翔实记录了作者徜徉欧陆的足迹。
2022年7月16日 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