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香迷迭鸟 - 标记
单向街(作家榜经典文库) 豆瓣
作者: [德] 瓦尔特·本雅明 译者: 王涌 中信出版集团 2021 - 4
【内容简介】
《单向街》是德国传奇哲学家本雅明的代表作。全书短小精悍,包含60篇随感、格言、哲思。从本雅明微观细碎、充满哲思诗意的作品中,您能感受到一个天才的孤独和探索。日常事物在他独特的叙述中闪闪发光,让你的耳目一新,内心从孤独走向丰盈。
【编辑推荐】
★本雅明逝世八十周年纪念版,未删节全彩插图珍藏!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单向街,成为你孤独迷茫时的避风港。
★全新作家榜经典《单向街》,值得您拥有的7大理由:
★德文直译,原汁原味:以德国苏尔坎普(Suhrkamp)出版社1997年版为翻译底本,本雅明研究专家王涌倾情翻译。
★经典插画,赏心悦目:精选近70幅现代艺术名家名作,随文彩插,图文并茂,赏心悦目,呈现艺术审美,增强阅读乐趣。
★全新封面,文艺颜值:英国艺术家Nick Cudworth授权名作用于封面,设计典雅,颜值爆棚。
★全新解读,讲透精髓:特别新增译后记,讲透原著精髓,带您深入感受一个本雅明的心路历程。
★全新年表,一目了然:特别新增本雅明完整年表,带您快速了解本雅明的传奇一生。
★全新惊喜:随书附赠精美书签1张,明信片1张,藏书票1张,爱书人收藏之选。
★全新版式:装帧设计师特别设计,版式疏朗悦目,老少咸宜,久读不费眼睛。
【媒体、名人推荐】
《单向街》是本雅明有胆识和实验性的书。——《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卡罗琳·杜特林格
《单向街》的散文为历史瞬间所振奋……比以往任何文学作品更重要的是,《单向街》将全新的文学美学引向何处,无论它多么普遍。——《洛杉矶书评》迈克尔·布鲁姆
本雅明,这个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面对末日审判,带着他所有的残篇断简,为精神生活作出辩护。——美国学者苏珊·桑塔格
谁要想深入本雅明的思想,谁就必须做好邂逅理解困难的准备。……寻找这种挑战的人,将为自己的努力得到奖赏,能够毫不夸张地把他的作品改写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弗雷德里克·黑特曼
他既是诗人神学家,又是历史唯物主义者,既是形而上学的语言学家,又是献身政治的游荡者,……在纳粹德国,他是一个犹太人;在莫斯科,他是一个神秘主义者;在欢乐的巴黎,他是一个冷静的德国人。他永远没有家园,没有祖国,甚至没有职业--作为一个文人,学术界不承认他是他们中的一员。他所写的一切最终成为一种独特的东西。——理查德·卡尼
2022年5月17日 在读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 豆瓣 Goodreads
8.5 (133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石川啄木 译者: 周作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 5
全书收录了石川啄木的四 部小集子。《一握砂》包含551首短歌,《可悲的玩具》包含194首短歌,这两部歌集诚恳地记录了诗人在贫病生活中的哀思和叹息。《叫子和口哨》为石川啄木创作的6首现代诗,着重在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可以吃的诗》则是诗人针对诗歌创作而写的一篇自白文章,简述了自己的创作之路,剖析自己的心灵。
2022年5月17日 在读
诗艺 豆瓣
This craft of verse
8.9 (52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豪·路·博尔赫斯 译者: 陈重仁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6
演讲集。一九六七年秋,博尔赫斯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邀,就诗的地位、隐喻模式、小说与诗、音韵与翻译等展开六讲。讲座录音带在图书馆尘封三十多年后,由时任西安大略大学现代语言文学系副教授的凯林–安德•米海列司库整理出版。全集广征博引,涉及从古至今诸多文学现象,又有着口语化文本的不拘形式感,娓娓道来,收放自如,“《诗艺》是一本介绍文学、介绍品位,也介绍博尔赫斯本人的书……博尔赫斯跟历代的作家与文本展开对话,而这些题材即使是一再反复引述讨论也总还是显得津津有味。”
2022年5月17日 在读
丛林之书 豆瓣
The Jungle Book
作者: [英]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 译者: 张炽恒 2018 - 5
英国头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英雄主义史诗】!
吉卜林
英国头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通过一个男孩在丛林中的冒险
展现人类原始的善良和勇敢
《丛林之书》影响了弗洛伊德的思想
让马克·吐温重新发现文学的乐趣
它是全人类的心灵乌托邦
————————————————————————
◆欢迎你从《丛林之书》进入“读客精神成长文库”!
浩瀚的经典文学史,就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成长史,大师们从各个角度探索、解析、塑造并丰富着人类的精神世界。读客从个人成长的角度出发,为你重新梳理浩若烟海的文学经典,汲取大师与巨匠淬炼的精神力量:
爱、天真、孤独、自由、尊严、恐惧、好奇、欲望、理性、幽默、乐观、勇气、幻想、善恶、信仰……
追随读客精神成长文库的100个书单,了解人类精神成长的脉络,完成你自己的精神成长。
2022年5月17日 在读
草枕 豆瓣
草枕
8.8 (13 个评分) 作者: 夏目漱石 译者: 陈德文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 - 3
【内容简介】《草枕》的主要舞台在山中温泉地,作者把它描绘成脱离尘俗的“非人情”的天地。这样的外部格局的设定,如同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世界,即夏目漱石的“非人情”天地。同时,作者还把“非人情”天地中所有登场人物都塑造成近似于“非人情”的人物形象。譬如,山崖茶馆的老太太、女主人公那美、观海寺的大辙法师、理发馆的师傅。作者意在把主人公画家的“非人情”之旅描绘成“脱离世俗烦恼的超然心境”的旅行。画家为了忘却世俗的烦恼来到山中温泉旅行,他的旅途就像陶渊明和王维的诗歌里所描绘出来的诗境一样,切实体现了作者“直接从大自然中吸收,即使是短暂的也要尽情地徘徊在非人情天地的真挚的愿望”。
书中曾多次引用到汉文典籍中的诗词语句,尤其以对陶渊明诗歌的引用最为直接和精彩。除了山水田园诗外,《草枕》中还包含着许多显而易见的中国元素。作为反对日本明治时代的工业文明以及自然主义文学理念的实践之作,作者在这部著作中宣扬的是一种回归自然、回归传统美的“东洋趣味”,将大量的笔墨用于感受性的渲染。
【编辑推荐】《草枕》是夏目漱石的前期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小说写“我”——一个青年画家为了躲避俗世的忧烦,寻求"非人情"的美的世界,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山村,以及在那里的所见所思所闻。作品着重描写了山村中的人和景物,其间穿插着大量"我"关于艺术论和美学观的独白,并比较了东西方艺术的差异。这些独白中最为核心的观点即"非人情"。所谓"非人情"是一种超越道德或人情的境界,是超脱世俗的出世境地,也是一种艺术审美观。比如作品中的"我"认为陶渊明的诗中所传达出来的意境便深得"非人情"三昧。因此,《草枕》与其说是一篇小说,更像是一部夏目漱石关于艺术的论著;而对山村风情的描写以及不时出现的俳句和诗词又让这部作品像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总之,《草枕》是一部别具特色的作品,非常值得一读。
2022年5月17日 在读
2025年1月19日 评论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读《草枕》 - 初读时只觉得美,自然、艺术、人与景、诗与画、季节与时间……都因夏目漱石的描写美到一种无与伦比的地步,仅是阅读便很享受。 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藉中国古典诗词和西洋辞句箴言弥散,借以画为由遁世的主角道出自己别具一格的艺术审美和创作观念。阅读时总在想,怎会有人读完《草枕》和《心》还不喜欢夏目漱石呢?他是多么厉害的作家啊。 但读至后段才渐渐体会到隐藏在文字后的自厌唏嘘和同情冷漠。以景掩饰住真实的心情,却有意无意漏出几笔牢骚。通晓个体的无能为力,也对尘世的肮脏邪恶感到烦厌,这才寄情于逍遥天外的山水艺术之美,歌颂“非人情”。终究是一本写成于战争年代的书。这却让我觉得他更像陶渊明了。 然,日本作家的精神世界和审美偏好,终归是与中国文人不同。他更乐意注目生机背后热烈枯冷并蓄的腐烂与毁灭。那种吊诡凄清的美艳,委实摄人心魄,这点在写茶花的桥段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书比起小说更似散文,却并不枯燥。夏目漱石将沉重和忧愁留给了自己,曝露给读者的永远是轻灵洁净的风雅趣味。书中共鸣颇多,但并非所有言语态度我都赞同(漱石就完全那样想吗?也未必)。 “只因为有趣,便不会产生别样的痛苦。” 或许未来还会反复重读此书。 (不想写长书评的但是短评字数超了,标题引自韦庄《金陵图》(结合本书背景是否有点过分的恶趣味?但是确实合适,只能说诗人真残忍!
张居正大传 豆瓣
作者: 朱东润 2018 - 2
张居正是明朝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之一。他从荆州的一个普通家庭起步,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万历首辅、神宗皇帝老师以及明朝中兴的奠基人。
张居正对明朝的弊政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都颇有建树。但是,为了推行改革措施,张居正也曾经使用过不光彩的手段,其个人生活也难说检点。生前,他位高权重,一言九鼎;死后,却被剥夺谥号,查抄家产,祸及子孙。而否定了张居正改革成果的大明帝国,也走向了灭亡之路。
阅读本书,读者会对张居正这位专制王朝的著名改革家有更深刻的理解与同情,对传主所置身的那个时代有更清醒的认识与反思。本书不仅有突出的学术成就与研究价值,也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与实用价值。
2022年5月17日 在读
我的焦虑是一束火花 豆瓣
7.4 (20 个评分) 作者: [叙利亚]阿多尼斯 译者: 薛庆国 译林出版社 2018 - 10
这是享誉世界诗坛的阿拉伯大诗人阿多尼斯的诗歌短章选集。
阿多尼斯擅写长诗,也珍视自己的短章:“短章是闪烁的星星,燃烧的蜡烛;长诗是尽情流溢的光明,是史诗的灯盏。两者只在形式上存在差异,本质上是密不可分的一体,共同构成了我的诗歌实践。”在创作短章时的诗人,总是带着能听见“蓓蕾绽放时的喘息声”的耳朵,能看见“天际的睫毛”、“光的舟楫”的眼睛,怀着“试图为手里摆弄的石头装上两只翅膀”的童心。
阿多尼斯的短章,与其长诗一样,也体现出了一位大诗人的功力和境界,因为他总是以人的自由、尊严和解放为起点和指归,像儿童那样感受世界,像青年那样爱恋世界,像老者那样审视世界。本书中的短章,有的清新隽永,令人读完唇齿留香;有的掷地有声,让人受到思想的震撼和精神的启迪。
2022年5月17日 在读
汴京之围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8.4 (32 个评分) 作者: 郭建龙 天地出版社 2019 - 7
本书追溯北宋末年靖康之难的完整历史细节,讲述宋、辽、金三方的和与战,聚焦北宋历史大变局的关键时刻,以及帝国由内而外全局性危局大爆发的前因后果。作者以兼顾宋、辽、金三方立场的史料记载为基础,用通俗流畅的叙事笔法,试图复盘靖康之难历史发生的过程,探寻北宋盛衰之变背后的深层成因,以及超越时代的镜鉴意义。
北宋宣和年间,帝国上下一片繁荣景象,然而盛世之下的隐患已成暗涌。财政困难、军事痼疾、恶性党争等内部危机,北方辽、金两国的军事威胁等外部危机,使得帝国渐成风雨飘摇之势。为“收复”作为战略屏障的燕云十六州,宋徽宗决定联金灭辽。宋金联盟虽然逐渐将辽国蚕食,但金国借此窥见北宋的虚弱,加之两国复杂的利益纠纷,金国转而南下攻宋。靖康元年(1126),金军第二次围攻汴京,十一月汴京城陷。北宋轰然崩溃,从盛世到灭亡仅隔三年……
2022年5月17日 在读
张枣的诗 豆瓣
8.5 (64 个评分) 作者: 张枣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 7
这本诗集首次结集了张枣迄今为止所见的全部诗歌作品130多首,展示了这位当代最“低产”的杰出诗人的全部诗歌面貌。其中首次收集了诗人《镜中》之前的许多作品,给读者展示了一个《镜中》之前张枣。也收入了张枣后期的全部重要诗作。如《大地之歌》、《父亲》、《告别孤独堡》以及诸多短诗,包括张枣在病中的诗作。张枣生前的好友及学生搜集了诗人迄今能见到的全部诗作,编成这本诗集。
2022年5月17日 在读
猎人笔记 豆瓣
9.4 (7 个评分) 作者: [俄] 屠格涅夫 译者: 丰子恺 2017 - 9
《猎人笔记》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俄罗斯文学三巨头”之一屠格涅夫的成名作,使其享誉文坛,不仅对俄罗斯文学,也对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中国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猎人笔记》记述19世纪40、50年代俄罗斯的农村生活,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串起25篇凝练生动的故事,展现了壮阔旖旎的自然画卷和淳朴的俄罗斯民风。《猎人笔记》是教育部新课标规定必读经典。本版采用丰子恺先生的经典全译本,译自俄文,深沉优雅,美文如画,其中《树林和草原》为语文课本选定译文。本版还收录鲁迅先生颇为推崇的俄罗斯著名画家索科洛夫的插图,23幅全彩精制,生动呈现《猎人笔记》的主要情节和场景。
2022年5月17日 在读
发现你的创造力类型 豆瓣
What’s Your Creative Type?
作者: [美] 梅塔·瓦格纳 译者: 曹源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8
定位你的创造风格坐标
深耕你更具方向感的创造之路
◎ 编辑推荐
☆ 援引超过 200 位艺术文化界名人的经典作品或创作轶事,让你在熟悉的事例中发现自己,唤醒尚未被注意到的风格和力量。
☆ 明星型、先锋型、工匠型、感知型、激进型 —— 你是哪种类型的创作者?进入关于创造力类型的万花筒, 向贴近自己气质的艺术大师偷师取经。
◎ 内容简介
某种程度上,文化作品就是创作者的镜子。无论是新手还是老匠,你也许已经知道如何创作,可是你知道自己为什么创作吗?了解自己的创作型人格,有助于你重新发现和运用自己的创作潜力。
本书提出了“创作型人格”这一概念及其 5 种类型,对每种类型都有详细的特征、类型细分、优势、短板及其改进方法描述,其中还大量援引了当今文化艺术界名人及其轶事,让人目不暇接,范围涵盖音乐、舞蹈、文学、绘画、影视等文艺领域,可谓是文化艺术符号的一次盛宴。全书致力于探究你的创作动因,使你的艺术个性得到确认和肯定,帮助你发现自己以及更自由地行走在艺术世界中,跳出创作瓶颈,做一个自信、有能量的艺术创作者。
◎ 媒体推荐
你的创意类型是什么?作者梅塔·瓦格纳着眼于人格对创意风格的影响,指导读者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在追求各种价值的过程中更具创新性。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通过此书,梅塔·瓦格纳邀请我们运用自己的心智参加一趟有趣、鼓舞人心和实用的旅行。她以此书让我们相信,增强创作表达能力的真正秘诀并不是一味埋头创作和打磨砍柴刀,而首先是了解内在创作动机。
—— 斯科特·巴里·考夫曼(Scott Barry Kaufman),《异想,天开》(Wired to Create)作者
作者在这个话题上处理得很出色!全书在学术探索、趣味和自测工具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 兰迪·苏珊·梅耶斯(Randy Susan Meyers),《华尔街寡妇》(The Widow of Wall Street)作者
每一位艺术家都必须弄清楚是什么驱使他们创作,然后才能发挥他们与生俱来的影响力。梅塔的书证明了自我发现是一种真正的乐趣:生动而极具洞见,实用而充满激情,是各个年龄段创意工作者的必读之作。
—— 卡米尔·迪恩格利斯(Camille DeAngelis),《不嫉妒的生活:创作者的自我管理》(Life Without Envy)作者
2022年5月17日 在读
单身男子 豆瓣
A Single Man
7.9 (11 个评分) 作者: [美] 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 译者: 禹磊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 10
汤姆•福特执导,科林•费尔斯主演,电影《单身男子》原著小说
一个单身男人失去挚爱后的二十四小时
《单身男子》是著名英裔美国小说家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的代表作,2009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获多项国际大奖。小说细致入微地描绘了1962年的洛杉矶,一位失去挚爱的单身男人在一天之中的生活。
男主角乔治是位大学教授,他一方面沉浸在失去恋人的痛苦中,另一方面又以冷酷如照相机的目光扫视周遭,假装一切如常,行尸走肉般上班、授课、赴宴、探病、搭讪,扮演着一个体面的“正常人”角色,内心却已掀起惊涛骇浪。伊舍伍德以克制而不乏戏谑的笔法,勾勒出整个六十年代初期美国社会保守、伪善、令人窒息的氛围,书写人们被固化的社会角色压抑的情感,内心与外在的断裂,尤其是不受社会接纳的边缘群体的内心世界。
2022年5月17日 在读
如何读,为什么读 豆瓣
How to Read and Why
8.4 (2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哈罗德·布鲁姆 译者: 黄灿然 译林出版社 2011 - 1
简介:
《如何读,为什么读》是布鲁姆在年近古稀时出版的一本个人化的导读著作,这位阅读大师、智慧老人、经典的经典读者为我们正本清源,梳理西方不朽作品,谈论他从童年到晚年喜爱的诗、小说、戏剧。本书可以说是《西方正典》的互补版,已读过《西方正典》的读者,可在这里再探索和再发现西方正典,以及再接受布鲁姆的批评能量;初次接触布鲁姆的读者,则可从这里开始,踏上寻访和分享西方正典的旅程。
导读:
他是批评界的巨人……他对文学的热忱是一种令人陶醉的麻醉剂。
——《纽约时报杂志》
读哈罗德·布鲁姆的评论……就好像在读石火电闪般的经典。
——M.H.艾布拉姆斯
哈罗德·布鲁姆是我们时代文学批评界的领军人物……他激活了他的文学批评,将自己的满腔热情倾注其中。
——《卫报》
2022年5月17日 在读
钟表馆事件 豆瓣
時計館の殺人
8.4 (113 个评分) 作者: [日] 绫辻行人 译者: 刘羽阳 新星出版社 2016 - 6
镰仓的寂静山林,隐藏着又一处中村青司设计的神秘建筑---钟表馆。馆内上百个不同的钟表,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惊人地指向相同的时刻并等速行进着;馆外竖立着一座没有指针的钟塔,其钟铃也从未响起过。十年前,馆主人古峨伦典心爱的女儿不幸去世,随之而来的是古峨家另外六个相关人物的死亡。此后,在那沉默的钟塔下,出现了一个美丽的少女的幽灵,徘徊在静谧的森林中……十年后,以关注超自然现象而闻名的《CHAOS》杂志社,为了采查亡灵的真相,连同W大学超常现象研究会的几名成员,和一位通灵师一起,步入了诡异的钟表馆。然而他们没有想到,为期三天与世隔绝的通灵会,却演变成了疯狂的杀戮时刻。随着时光飞逝,他们一个接一个的倒下,死神的指针最终划破了冷酷的表盘……??
2022年5月17日 在读
慢慢学 豆瓣
Slow Learner: Early Stories
8.0 (6 个评分) 作者: [美] 托马斯·品钦 译者: 但汉松 译林出版社 2018 - 1
《慢慢学》收录了托马斯·品钦青年时代于1959年至1964年发表的五部短篇小说:《小雨》《低地》《熵》《玫瑰之下》和《秘密融合》。每一篇都包含着品钦小说 创作标志性的主题与技法,更透露了许多有关他成长轨迹的线索:他的海军生涯、对勒卡雷的致敬、痴迷“熵”的起源…
品钦与塞林格,美国文坛两位以躲避公众而著名的小说大师。然而,品钦说自己与塞林格不同,他不是“隐士”。多年来,品钦公开的照片止步于大学时代的档案,获得美国全国图书奖时,出版方安排了演员替他领奖。他虽然不曾露面,也在动画《辛普森一家》和YOUTUBE网站上现身(声)多次。他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不拒绝与外界交流。
《慢慢学》中收录了他在1984年为首版所写的自序,作为中年成功作家,他分析了当时作品的缺点,袒露了年轻时写作的青涩。对于一向不愿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品钦,这篇坦率的自序意外地成为了解他思想世界的重要线索。短篇集中的5篇作品写于1959年至1964年,是他22岁到27岁的青年时代。在自序中,他认为保留这些有瑕疵的练手作品是有必要的,告诉写作者会犯的那些典型错误。此外,对于那些迷失在《万有引力之虹》之中的读者来说,这5篇风格气质各异的作品,向读者提供了了解品钦小说的独特通道。
2022年5月17日 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