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der - 标记
荒木经惟的天才写真术 豆瓣
天才アラーキー 写真ノ方法
6.6 (34 个评分)
作者:
[日] 荒木经惟
译者:
柯宛汶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1
- 3
相机是工具,以此拍摄出来的照片是作品。然而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其实摄影已渗入生命。在日本,同森山大道、杉本博司一起被称为战后最重要的摄影家,荒木经惟有其独特的艺术追求,打造镜头,打造视界。他的争议,撼动了摄影传统,也奠定了一条新摄影之路。
谜一样的荒木经惟,头顶各种叛 逆的名号, 这是他首次认真分享他的摄影哲学:
“活着,生,与死。对于生与死的爱,那就是摄影。 ”
摄影:对于生与死的爱,那就是摄影。
镜头:我不主张换镜头,而是要自己后退或前进来接近被摄体。摄影,要运用自己的身体来拍。
快门:一直按下快门的话,那快门声就会停止喔。我认为,那就是最接近「死亡」的瞬间。在生与死之间来回不停游走的,就是摄影了吧。
焦距:焦距,要对在当时的感觉或心情,当时的事物上。
构图:我花了大半时间研究照片的构图,结果就是,那些并不重要。
照片完成度:完成度太高的照片,会让人想要马上销毁喔。在照片完成的那一刻,就会产生这种心情。甚至还在拍摄时,就想毁掉了吧。
相机:如果要改变人生,就要换男朋友,换女朋友,或是换个地点。如果想改变自己的摄影风格,那就换台相机吧。
谜一样的荒木经惟,头顶各种叛 逆的名号, 这是他首次认真分享他的摄影哲学:
“活着,生,与死。对于生与死的爱,那就是摄影。 ”
摄影:对于生与死的爱,那就是摄影。
镜头:我不主张换镜头,而是要自己后退或前进来接近被摄体。摄影,要运用自己的身体来拍。
快门:一直按下快门的话,那快门声就会停止喔。我认为,那就是最接近「死亡」的瞬间。在生与死之间来回不停游走的,就是摄影了吧。
焦距:焦距,要对在当时的感觉或心情,当时的事物上。
构图:我花了大半时间研究照片的构图,结果就是,那些并不重要。
照片完成度:完成度太高的照片,会让人想要马上销毁喔。在照片完成的那一刻,就会产生这种心情。甚至还在拍摄时,就想毁掉了吧。
相机:如果要改变人生,就要换男朋友,换女朋友,或是换个地点。如果想改变自己的摄影风格,那就换台相机吧。
盂兰变 豆瓣
6.8 (5 个评分)
作者:
孟晖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 7
孟晖的《盂兰变》以武则天即位后的数年为背景,写出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宫闱故事。武则天不是小说的主角,但女皇无所不在的权威阴影,成为启动叙事的契机。作者的兴趣是想象那样一个时代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伦理的、政治的,以及情欲的关系。外戚世族。王子公主、蕃将妖僧、佞幸男宠,还有无数的彩女侍从,勾心斗角,交织成极复杂的网络。这网络又以圣神女帝为辐辏点。天威难测,谁能预卜自己明日的命运?皇恩浩荡的排场下掩不住一波波的死亡斗争;骄奢淫逸之后,是无边荒凉的生命叹息。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37351/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37351/
人件 豆瓣
Peopleware
7.2 (8 个评分)
作者:
Tom DeMarco
/
Timothy Lister
译者:
UML China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 6
《人件(第2版)》专门讨论了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团队管理问题,并向人们的传统认识提出了挑战。作者汤姆·迪马可,蒂姆·李斯特在书中推崇人本管理思想,指出知识型企业的核心是人,而不是技术。《人件(第2版)》于1987年首次出版后,曾在西方引起了轰动,被誉为“对美国软件业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人件(第2版)》还对大中型组织中的软件开发团队如何运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人件》已成为软件图书中的经典之作。它和《人月神话》共同被誉为软件图书中“两朵最鲜艳的奇葩”。人们认为,《人月神话》关注“软件开发”本身,《人件》则关注软件开发中的“人”。因此,在成千上万的书架上,《人件》永远和《人月神话》并列在一起。《人件(第2版)》读者包括软件开发组织中的所有人员。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将从书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人月神话 豆瓣
8.3 (7 个评分)
作者:
[美] 弗雷德里克·布鲁克斯
译者:
UMLChina翻译组
/
汪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 9
在软件领域,很少能有像《人月神话》一样具有深远影响力和畅销不衰的著作。Brooks博士为人们管理复杂项目提供了最具洞察力的见解,既有很多发人深省的观点,又有大量软件工程的实践。本书内容来自Brooks博士在IBM公司SYSTEM/360家族和OS/360中的项目管理经验,该项目堪称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典范。该书英文原版一经面世,即引起业内人士的强烈反响,后又译为德、法、日、俄、中、韩等多种文字,全球销售数百万册。确立了其在行业内的经典地位。
在本书第一次出版32年后的今天,清华大学出版社重新整理了Brooks博士的经典内容,并将国内软件开发领域先行者们对《人月神话》中的实践及系统理论的使用经验和心得集结成册免费赠与大家共享,更使本书成为国内从业者的必读经典之一。
本书读者包括:软件开发人员、软件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师等IT从业者。
在本书第一次出版32年后的今天,清华大学出版社重新整理了Brooks博士的经典内容,并将国内软件开发领域先行者们对《人月神话》中的实践及系统理论的使用经验和心得集结成册免费赠与大家共享,更使本书成为国内从业者的必读经典之一。
本书读者包括:软件开发人员、软件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师等IT从业者。
路西法效应 豆瓣
The Lucifer Effect: Understanding How Good People Turn Evil
8.4 (5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菲利普·津巴多
译者:
孙佩妏
/
陈雅馨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 3
一批彼此并不相识的年轻人——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走进了“斯坦福监狱”。他们并没有犯罪,只是受募到“监狱”——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精心布置的地下室,接受一项试验。大学生们被随机地分为“狱卒”和“犯人”,然后开始了为期两周的试验。然而,试验仅仅进行了一周,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已变成了残暴的狱卒和崩溃的犯人,试验不得不终止了。受试者强烈感受到角色规范的影响,使作者得以深度剖析复杂的人性,透析“情境力量”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并分析造成监狱虐囚和种族屠杀的情境影响。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社会角色剧本的规范与约束,会不会使我们像上帝最钟爱的天使路西法那样不知不觉中对他人做出难以置信的事,从而堕落成为魔鬼?我们如何抗拒情境影响力?作为心理学教授的作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做出了极有说服力的分析。
镜头里的社会(上下) 豆瓣
作者:
赵铁林
2004
- 1
这本书以特殊的体例编进1500余张照片,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首次发表。在叙事方式上赵铁林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从表象上看图文结合似乎并不难,其实要真正做到“水乳交融,浑然天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在摄影及书面语言上具有相当的功力。
本书中作者不但展示了已发表的所谓好照片尤其展示了支撑这些有限照片的几乎所有照片。在文字上也进行了修炼,做到了精确老到,不“顾此失彼”。
赵铁林,1948年出生。小学和中学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北京度过的。1968年至1970年在河南新乡当知青。1977年曾为首钢的工人。1978年考入北京航空学院工业自动化系,毕业后留校。1986年到北京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工作,1989年开始经商,5年后公司倒闭。近年来他用镜头和笔完成了不少作品,主要反映社会焦点问题,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重视。2002年受聘于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任影像室主任。
主要作品有:
《镜头里的社会》 (2004年出版)
《黑白宋庄》——断代青年的艺术追求与人生自白(2003年出版)
《即将逝去的记忆》 (2003年出版)
《聚焦生存》——赵铁林另类人生拍摄手记(2002年出版)
《另类人生》——一个摄影师眼中的真实世界(2000年出版)
《聚焦生存》——漂泊在都市边缘的女孩(1999年出版)
本书中作者不但展示了已发表的所谓好照片尤其展示了支撑这些有限照片的几乎所有照片。在文字上也进行了修炼,做到了精确老到,不“顾此失彼”。
赵铁林,1948年出生。小学和中学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北京度过的。1968年至1970年在河南新乡当知青。1977年曾为首钢的工人。1978年考入北京航空学院工业自动化系,毕业后留校。1986年到北京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工作,1989年开始经商,5年后公司倒闭。近年来他用镜头和笔完成了不少作品,主要反映社会焦点问题,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重视。2002年受聘于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任影像室主任。
主要作品有:
《镜头里的社会》 (2004年出版)
《黑白宋庄》——断代青年的艺术追求与人生自白(2003年出版)
《即将逝去的记忆》 (2003年出版)
《聚焦生存》——赵铁林另类人生拍摄手记(2002年出版)
《另类人生》——一个摄影师眼中的真实世界(2000年出版)
《聚焦生存》——漂泊在都市边缘的女孩(1999年出版)
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豆瓣
作者:
Spiro Kostof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1995
- 8
No mere survey of famous buildings, Kostof's History examines an inclusive spectrum of manmade structures: prehistoric huts and the TVA, the pyramids at Giza and the Rome railway station, the ziggurat and the department store. Indeed, Kostof considered every building worthy of attention, every structure or shelter a potential source of insight, whether it be the prehistoric hunting camps at Terra Amata, or the caves at Lascaux with their magnificent paintings, or a twenty-story hotel on the Las Vegas strip. The Second Edition features a new concluding chapter, "Designing the Fin-de-Siecle, " based on Kostof's last lecture notes and prepared by Castillo, as well as an all-new sixteen-page color section. Many of the original line drawings by Richard Tobias, as well as some fifty photographs, have also been updated or replaced, for improved clarity.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豆瓣
9.2 (20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李德明 蒋宗曹 等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 1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描写的是发生在1951年的真人真事。出身显赫的巴亚多·圣·罗曼来到加勒比海沿岸的一个小镇,爱上了出身平庸的安赫拉·维卡略。这个在“金钱上游泳”的富翁为新娘买下了镇上最豪华的房子,举行了奢华无度的隆重的婚礼,以为用金钱和无限的权势买到了幸福。然而新婚之夜他却发现新娘不是处女,万分沮丧之下,几个小时之后就把她休回了娘家。姑娘的母亲大为恼火,当即将女儿毒打一顿,而后又叫来姑娘的两个哥哥,逼问是谁破坏了她的贞节。姑娘无奈之下将其归罪于一个叫圣地亚哥·纳赛尔的人,两个哥哥不分青红皂白,拿上杀猪刀凶残地杀害了圣地亚哥·纳赛尔这个无辜者。一桩悲剧发生了。 小说通过一个小题材,辛辣地嘲讽了权贵,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愚昧无知的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封建观念、封建迷信和仇杀行为,从一个侧面较为深刻地揭示了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 《纯真的埃伦蒂拉和残忍的祖母》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被贪财的黑心祖母逼良为娼的故事。作品情节生动感人,催人泪下,读来令人爱不释手。
序言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纯真的埃伦蒂拉与残忍的祖母
这部被加西亚·马尔克斯本人称之为自己最好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无辜的年轻人,在镇上大部分人知情而自己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被残酷杀害的真实故事。作家把一系列几乎无法用数字计算的大大小小的巧合事件和众多人物有机地连在一起,以惊人的想像力和创作才华将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升华为一幕触目惊心的悲剧
序言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纯真的埃伦蒂拉与残忍的祖母
这部被加西亚·马尔克斯本人称之为自己最好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无辜的年轻人,在镇上大部分人知情而自己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被残酷杀害的真实故事。作家把一系列几乎无法用数字计算的大大小小的巧合事件和众多人物有机地连在一起,以惊人的想像力和创作才华将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升华为一幕触目惊心的悲剧
大日坛城 豆瓣
6.8 (25 个评分)
作者:
徐皓峰
作家出版社
2010
- 11
“大日坛城”是一幅描绘佛教经典《大日经》诸佛境界的唐代绢画,佛教“唐密”修行者的法物。“唐密”即唐朝时由北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密法,当时日本僧人空海从大唐学得带回日本,流传千年至今。而在中国,“唐密”在禅宗兴盛之后渐渐失传,今人多已不识,说到密宗,只知有“藏密”了。
主人公俞上泉是一位围棋天才,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日战争期间,以其神奇不可思议的棋艺,打败日本诸多围棋高手,赢得“第一人”称号,并在一次次的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与当时中国国内节节败退的抗战形势形成鲜明对照。反过来说,当日本侵略军在中国战场节节胜利之时,他们视为“国技”的围棋之战却接连不断地败在一个中国人手下。围绕俞上泉,有意保他和灭他的各种力量在拼争、厮杀:身怀绝技的中国武术高手、日本武士名流、中统特务、日本特务、抗日战士、汉奸……
各种力量的拼杀往往如平地惊雷,诡谲迅疾,慑人心魄。身处风暴中心的俞上泉,对各种力量视若无睹,对一切危险置若罔闻,无论是棋盘上的杀气和暗处来路不明的杀气,他均以向死之心面对,而一次次绝处逢生。但他最终却抗拒不了历史车轮的残酷碾压……
主人公俞上泉是一位围棋天才,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日战争期间,以其神奇不可思议的棋艺,打败日本诸多围棋高手,赢得“第一人”称号,并在一次次的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与当时中国国内节节败退的抗战形势形成鲜明对照。反过来说,当日本侵略军在中国战场节节胜利之时,他们视为“国技”的围棋之战却接连不断地败在一个中国人手下。围绕俞上泉,有意保他和灭他的各种力量在拼争、厮杀:身怀绝技的中国武术高手、日本武士名流、中统特务、日本特务、抗日战士、汉奸……
各种力量的拼杀往往如平地惊雷,诡谲迅疾,慑人心魄。身处风暴中心的俞上泉,对各种力量视若无睹,对一切危险置若罔闻,无论是棋盘上的杀气和暗处来路不明的杀气,他均以向死之心面对,而一次次绝处逢生。但他最终却抗拒不了历史车轮的残酷碾压……
巨流河 豆瓣 Goodreads
8.2 (169 个评分)
作者:
齐邦媛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 10
巨流河,在清代被称为巨流河;哑口海位于台湾南端,是鹅銮鼻灯塔下的一泓湾流。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到哑口海的故事。那立志将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的父亲,在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学子,初识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那暮色山风里、隘口边回头探望的少年张大飞……六十年来,作者读书、教书,写评论文章,却一直念念不忘当年事——郭松龄在东北家乡为厚植国力反抗军阀的兵谏;抗战初起,二十九军浴血守卫华北,牺牲之壮烈;南京大屠杀,国都化为鬼蜮的悲痛;保卫大武汉,民心觉醒,誓做决不投降的中国人之慷慨激昂;夺回台儿庄的激励;一步步攀登跋涉湘桂路、川黔路奔往重庆,绝处逢生的盼望;在四川、在滇缅公路上誓死守土的英勇战士的容颜,坚毅如在眼前;那一张张呼喊同胞、凝聚人心的战报、文告、号外,在作者心中仍墨迹未干……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埋藏着巨大悲伤的时代,同时也是所有中国人引以为荣的,真正存在过的,最有骨气的中国!
收获之神 豆瓣
作者:
丹尼尔·查尔斯
译者:
袁丽琴
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6
- 4
生物技术公司正在创造拥有奇特力量、经过精心设计的作物——从降低胆固醇的大豆到利用太阳能制药的烟草。它们有着巨大的利益前景:增进消费者的健康,以及提高农业产量。但这场景也有其凶险的一面,它正唤起人们对在利润驱动下篡改和损害生命的恐惧。
在本书中,丹尼尔;查尔斯讲述了“弗兰肯斯坦食品”背后真实的故事 ——一个你不可能从生物技术企业或者他们的狂热对手那里获悉的故事。他首次揭露了导向第一批基因工程食品的残酷的科学竞争以及幕后的商业交易。他披露了大西洋两岸展开的旨在打败生物技术企业的运动的秘密。本书以惊人的翔实史料记述了科学、商业和政治。
本书追循着三个年轻科学家的脚步,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被诱离学术界为孟山都(Monsanto)效力,后者是一家企图涉足生物技术领域的化工企业。这三位科学家都希望提高植物产量,终结全球饥荒。希望成为一次绿色革命先锋的他们,对于即将发生的一切毫无准备……
在本书中,丹尼尔;查尔斯讲述了“弗兰肯斯坦食品”背后真实的故事 ——一个你不可能从生物技术企业或者他们的狂热对手那里获悉的故事。他首次揭露了导向第一批基因工程食品的残酷的科学竞争以及幕后的商业交易。他披露了大西洋两岸展开的旨在打败生物技术企业的运动的秘密。本书以惊人的翔实史料记述了科学、商业和政治。
本书追循着三个年轻科学家的脚步,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被诱离学术界为孟山都(Monsanto)效力,后者是一家企图涉足生物技术领域的化工企业。这三位科学家都希望提高植物产量,终结全球饥荒。希望成为一次绿色革命先锋的他们,对于即将发生的一切毫无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