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der - 标记
女人.房子.一本小說 豆瓣
作者: 威廉.格納齊諾 / Genazino, Wilhelm 译者: 劉興華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8 - 6
「被中學開除後,我必須加快腳步成長。也許在這粗暴的過程中,我失去了大部分的青春……」
故事裡的「我」,其實是作家格納齊諾的化身。在這本自傳色彩小說中,他敘述十七歲少年維岡被學校開除後,因緣巧合下過著奇妙的雙重生活。白天,他是工廠學徒,夜晚,幫當地小報社採訪新聞。這個一無所有的夢想家,原本只盼望人生能擁有三樣東西:一個女人,一間房子和一本自己寫的小說。但隨著最要好的朋友自殺,他發現自己雖然活著,卻像混泥土攪拌機一樣空轉……
國際書評家一致讚譽,這是德國最幽默文學大師格納齊諾代表作之一。他將傳統題材的成長小說,融入獨特的觀看世界的角度:輕盈、奇特、充滿巧思,語言獨具一格,又深情感人。
观看,书写 豆瓣
作者: (法)鲍赞巴克 / (法)索莱尔斯 译者: 姜丹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1
本书凝结了法国著名作家索莱尔斯与建筑家鲍赞巴克的思想对话,交织融会了这两位当代名家在建筑、文学、音乐、哲学等领域的独特见解,是一场思想的交锋与对撞,也犹如一场别具一格的交响音乐会。这本书构思源自在法国高等建筑学院组织的数位作家与建筑家的见面会,但两位作者的友谊历时已久,早在鲍赞巴克设计巴黎音乐城之前,以音乐为名,他们之间就经常来往,早在第一次见面时,索莱尔斯如是说:“需要为声音设计一座建筑。”在此书中,我们听到了一种独特的音乐,带着节奏、诗意、空间的深度、光线、梦想,正是在两人渐渐上升的视野中铺展开的“观看”与“书写”。
十四岁 豆瓣
4TEEN
8.0 (18 个评分) 作者: [日] 石田衣良 译者: 袁斌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10
【直人】患有“早衰症”。头发花白。最多只能活到30多岁。家境优渥。不炫富。腼腆害羞。善解人意。渴望未来。
【阿润】班上才子。头脑聪明。少年老成。能言善辩。内心孤独。身材矮小。替遭遇家暴的少妇出头。四个人中的主心骨。
【阿大】大胃王。体型壮实。大脑简单。情感直接。本性纯良。喜欢看成人写真。导致酗酒的老爸意外死亡。
【哲郎】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害怕改变。不时会看着天空感慨。爱看清纯少女写真。就算喜欢的女生再胖,但喜欢就是喜欢。
这四个十四岁少年,最喜欢一起骑着自行车,
像风一样疾驰在“月岛”这个东京附近的填海小镇的各个角落,
感受并体味着少年已知的各种愁滋味……
最喜欢跟第二天肯定还会再见面的朋友说“再见”,
不管在什么时候,这都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美国浮世绘 豆瓣
作者: 王瑞芸 上海三联书店 2002
本书通过作者笔下的人、事向国内读者反映出美国、美国人、美国生活,反映出一个人对生活诚恳的体会以及对陈年往事的反思,并且这些文字或者也能让读者产生感觉:在另一个国度里,在一个物质上富裕的环境里生活的人是否就会有更多的幸福,从而也能警觉,在拼命追求物质充裕的同时,应该始终对某些方面保持清醒和警惕;然后——最主要的——我们应该认识人生,认识一种剥离了种族、国家和文化的基本人生。
低地 豆瓣
Niederungen
7.4 (10 个评分) 作者: [德] 赫塔·米勒 译者: 续文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 - 9
短篇小说集《低地》是赫塔·米勒的处女作,带有自传成分。小说集讲述了巴纳特施瓦本地区(主要居住着德裔罗马尼亚人)艰苦的农村生活。从孩子的视角反映了人们精神的狭隘和日常生活的残酷。小说经审查删节后,1982年在布加勒斯特出版。从《低地》开始,作者就运用一种独白的声音,诉说她在这片灰暗乡间成长的经历。
夏日 豆瓣
Summertime
作者: [南非] J.M.库切 译者: 文敏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0 - 7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的又一部自传体小说,同《男孩》、《青春》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自传三部曲。在《夏日》中,库切将那种虚实相间、微妙迷离的回忆录风格更推进一步:著名作家库切已死;一位年轻的英国作家为了给这位已故作家撰写传记,像个侦探一样寻找着库切幽灵般的中年。这是一部奇特的作品,一部从他人视角出发的“自传”。
一首朋克救地球 豆瓣
フィッシュストーリー
7.3 (45 个评分) 作者: [日] 伊坂幸太郎 译者: 阿夜 译林出版社 2010 - 11
《一首朋克救地球》内容简介:跨越时空的四则故事,爱与坚持是共通的语言。《动物园的引擎》市长被暗杀、凶者在逃之际,三个大学时代的好友晚上约在动物园见面,遇到了个躺在动物园睡觉的奇怪男人——被称为动物园的引擎的永泽,他怪异的行为引起了三人的怀疑,可是真相却出人意料……《献祭》接到寻人委托的侦探黑泽无意中被卷入了活人献祭的原始风俗之中!曾经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却反目成仇三十年,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黑泽要寻找的人是否已经沦为了牺牲品?《一首朋克救地球》一个红不起来的乐队解散前录制的最后一首歌,中间留下一段空白,竟跨越时空改变了三个人的命运,更拯救了濒临灭亡的地球!这段巧妙的空白中到底有什么魔力?这首歌里隐藏了什么奥秘?《薯片》职业小偷闯进棒球选手的家中,接到一个意外来电,得知屋主正陷入一场阴谋之中·于是,展开了一连串拯救屋主大行动!在这个过程中,他却发现了更令人惊讶的真相……
春天责备 豆瓣
8.4 (56 个评分) 作者: 周云蓬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0
我的文字,我的歌,就是我的盲人影院,是我的手和脚,她们甚至比我的身体和房屋更具体,更实在。感谢她们承载着我在人群中漫游,给我带来面包、牛奶、爱情和酒。
我把我黑暗的日子拧啊拧,拧出窗台上的一张专辑和一本书,为那些虚度的光阴命名,还有一些流逝的、不可命名的日子和人,为她们曾默默地微笑过存在过做见证。
欧陆传奇食材 豆瓣
作者: 林裕森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 1
欧洲大陆的传奇食材,是在极独特的自然环境下,历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演变,淬炼得来。除了独特的口感、珍奇的味道,还带着当地的文化精神与历史深度,因丽显得弥足珍贵。这本书一共介绍了九种脍炙人口的传奇食材:摩德纳传统巴萨米克醋、贝隆生蚝、布雷斯鸡、盖朗德盐之花、伊比利亚生火腿、帕梅森干酪、罗克福尔蓝霉乳酪、阿尔巴白松露、佩里戈尔黑松露。它们来自西班牙、意大利、法国这三个西欧最闪亮的美食国度,代表了不同领域的美味典范。林裕森先生从历史渊源、自然条件、传统生产方法、分类与辨识、味觉特色、品尝方法、烹调方式等方面,带我们经历了一次欧陆美食文明的发现之旅。在他笔下,一把盐、一片火腿、一块奶酪,甚至一滴醋,都可以成为一篇用味蕾阅读的动人故事。
分布在欧陆各地的传统地方食材,常常是在极独特的自然环境下历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演变与淬炼得来,除了美味,还因为同时带着原产土地的精神与历史的深度而显得弥足珍贵。这些食材传递着独一无二、特属于原产土地与传统的迷人风味。 本书介绍了欧洲最著名、也最脍炙人口的九种传奇食材,它们分别来自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这三个西欧最闪亮的美食国度,各自代表了不同领域里的美味典范。对于这些食材独特的历史渊源、自然条件、传统生产方法、分类与辨识法,其味觉上的特色、食用或烹调方法以及类似的特产都加以详述。
短篇小说集 豆瓣
8.5 (13 个评分)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马小漠 译林出版社 2010 - 10
《伊塔洛·卡尔维诺·短篇小说集(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第一版《短篇小说集》于一九五八年十一月由都灵的埃伊纳乌迪出版社出版。通过对构成《伊塔洛·卡尔维诺·短篇小说集(套装上下册)》的这四卷“书”的整理,卡尔维诺在这里收集了前一部小说集《乌鸦最后来》(1949)里的几乎所有的小说、《进入战争》(1954)的三个自传性故事、马科瓦尔多的前十个故事、“艰难的爱”系列中的九次奇遇、杂志上发表过的三部短小的长篇小说以及其他直至此前还未收录成册的零散短篇小说,并把它们归入这本书的四“卷”里。
女人森林 豆瓣
作者: 颜桥 / 绘者 Darcy 2010 - 8
用占领一棵树木的姿态占领一片森林,用占有一个女人的方法占有全部女人,这句来自法国老电影匪徒对白被作者当作一种观察女人的角度乃至生活哲学。
《女人森林》是第一本可以玩的女性体验卡片小说。信奉《女人森林》,信奉LADY CARDS,它是一副拥有性别感官的扑克牌,也是一套男闺蜜赠送你的心情底片,在故事和社交游戏里随意冲洗自己的人生感悟。
从一文钱到万万贯,各色价格不等的女子组合成一个黑色幽默的纸牌社会,《女人森林》每一张牌代表一种消费欲望、恋物特质、职业模式等等,可以按顺序阅读,也可以随意抽取。每张纸牌的后面都有一个独特的女人故事,各故事微妙通联,由女人森林牌阵勾勒出一个物质女人数十种牌相,捕捉女性转瞬即逝的微妙情感,在烦恼人生里企求一种人生洞彻。
《女人森林》作者将古代游戏改进为更适合现代人社交体验与自我认知型的游戏。社交体验游戏通过朋友之间互相辩驳和真假爆料来模拟交际圈的复杂纷扰,说服别人相信自己成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由此反思一种塑造全新自我形象的交际策略。
人的行為 豆瓣
Human Action
作者: 米塞斯 译者: 夏道平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1
市场经济理论的经典。
社会学主要思潮 豆瓣
Les étapes de la pensée sociologique
作者: [法]雷蒙·阿隆 译者: 葛智强 / 王沪宁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 7
《社会学主要思潮》作者雷蒙·阿隆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在西方享有盛名。它是法兰西学院伦理学和政治学院院士,哈佛、牛津等大学名誉博士,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院士。《社会学主要思潮》是他花了十年时间潜心研究写成的,作者按时间先后分章讨论了孟德斯鸠、孔德、马克思、托克维尔、涂尔干、帕累托和韦伯七位社会学家的思想及其主要著作,进行了极富创新的比较研究。
作文本 豆瓣
8.0 (7 个评分) 作者: 张永和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 6
《作文本》是建筑师张永和的文坛处女作。作者试图在文学与建筑之间寻找一种平衡,让脱离了建筑的线索也能提供阅读愉悦。全书作品收录了作者20多年的随笔,文章内容涉及了建筑理念以及其他影视等方面内容,书中文章按时间排序,读者也可从中读一个建筑师思想变化的大概。
Instant Light 塔可夫斯基拍立得攝影集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Andrei Tarkovsky 译者: 虹風 繆思出版 2008 - 8
《Instant Light塔可夫斯基拍立得摄影集》是Instant Light: Tarkovsky Polaroids的中译本。这本书收集了塔可夫斯基在1979至1984年之间,在前苏联和意大利所拍的69张照片,即塔可夫斯基完成《潜行者》(Stalker,1979)之后,在《乡愁》(Nostalgia,1983)摄制期间所拍的。
这本拍立得摄影集,背后有段曲折复杂的故事。1981年,塔可夫斯基已名声远播,受邀和妻子至意大利工作,继而计划定居异国。此举触怒苏联当局,于是将其儿子扣押,一家分隔两地,塔氏不得返回俄国。这本摄影集的前半部,包括大量塔可夫斯基在俄国时期的家庭、妻儿、及生活快照,后半部,则是他至意大利后的影像素写。除了他一贯的诗意与神秘气质外,里面诸多故土与爱子照片,之后变成流亡异国的导演魂牵梦系的执念,这些影像后来变成电影,就叫做《乡愁》(Nostalghia)。直到塔氏病痛缠身,即将离世前夕,其子才获准前往意大利,一家拥抱。
晚学盲言(上下) 豆瓣
作者: 钱穆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 1
钱穆先生86岁时患眼疾,“不能见字,不能读书”,只好口述,夫人记录,而后口诵耳听,一字一句修改订定,终稿时已92岁高龄,故曰《晚学盲言》。全书分三大部分,九十个专题,一为“宇宙天地自然之部”,二为“政治社会人文之部”,三为“德性行为修养之部”。九十个专题,虽篇各一意,却相贯相承,每篇均是两个命题的对举,如整体与部分、抽象与具体、常与变、道与器、权与能、礼与法、雅与俗等等,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核心要义的综括,或是对中西文化异同的归纳,均博而反约,致广大而尽精微,可谓是作者晚年对中西文化异同的一次总结性的综论。
此时此地 豆瓣 Goodreads
Time and place
7.9 (42 个评分) 作者: Weiwei Ai / 艾未未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9
此书所收文章全部选自艾未未曾经的博客,选取内容是博客文字与艺术、建筑、摄影相关的文章和一部分艾未未对艺术家所做的访谈及为艺术家策划的展览的序言,以及一部分艾未未的被访谈的整理。时间是在2005年底至2008年中。
互联网的虚拟存在成为现实的一部分,极大拓展了我们的生存空间,使不擅长文字的艾未未产生表达欲望和传达之可能,这也成为这本书出现的自我矛盾的理由。
夜半撞车 豆瓣
Accident nocturne
7.2 (10 个评分) 作者: [法]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译者: 谭立德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 1
《夜半撞车》是“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03”评选中法国文学入选作品。深夜,一名孤独的青年在巴黎街头漫步,被一辆湖绿色的“菲亚特”轿车撞倒了。他与肇事车辆的车主,一位名叫雅克琳娜-博塞尔让的女子一起坐上警车,被送往医院。等他清醒时,却只身躺在一家诊所,那名女子已不见踪影,而他得到了一笔钱。为了弄清事实,离开诊所后,他按照一个不确切的地址,开始寻找、调查那位女子,而那辆肇事的湖绿色“菲亚特”则成了他追寻中的最重要的线索。这位女子使他想起了另一名女子,湖绿色的“菲亚特”使他想起了一辆小型货车。整个寻找的过程又是一个回忆的过程。小说描述了这位年轻人在寻觅的过程中,记忆起一幕幕早年生活的片断,重新思索了自己过去的生活,最终,他找到了雅克琳娜-博塞尔让,一切又复归平静。
天工开物·栩栩如真 豆瓣
8.6 (16 个评分) 作者: 董启章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 3
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X栩栩如真:香港近百年市井生活的纪传体通史
张爱玲的倾城,西西的我城,黄碧云的失城,董启章的V城
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好书/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中国时报十大好书
自然史三部曲两夺“红楼梦奖”(世界华人长篇小说奖)决审团奖
本书是香港最优秀最活跃的小说家董启章“自然史三部曲”之第一部。采用二声部的写法,一写“我”受挫于苦恋如真的失败,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藉着一封封书信创造出少女“栩栩”,期望“栩栩=如真”;一以发报机、收音机等过去年代的寻常物事为线索,写香港平凡人家的三代生活,是糅合了个人成长史、家族变迁史和香港百年发展史的一部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