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der - 标记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6.4 (527 个评分) 作者: 高铭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 2 其它标题: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深刻、视角独特的所思所想,让人们可以了解到疯子抑或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此书是国内第一本具有人文情怀的精神病患谈访录。内容涉及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众多领域。
2010年2月1日 想读
问题与主义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9.2 (10 个评分) 作者: 秦晖 长春出版社 1999 - 1
Ben shu shi zuo zhe de yi bu wen ji, bao kuo pi fu zhi yan, wen ti yu zhu yi, ta shan zhi shi, wen hua yu zhi du, si shi er huo wu ji, fan ying liao zuo zhe dui zhong guo yu shi jie fa zhan li cheng zhong yi xie biao ceng yu shen ceng wen ti de kan fa.
重新思考自由主义 豆瓣
作者: [英]理查德·贝拉米 2008 - 4
本书探讨了自由主义在过去和当前的各种变革,设想了新共和民主自由主义令人向往的未来。贝拉米与从密尔,经由T.H.格林、圭多德拉吉罗、卡尔施米特、熊彼特,再到哈耶克、罗尔斯、迈克尔沃尔泽的自由主义理论家们一一论战。他提出,现代社会的多元性及复杂性削弱了自由主义理论中社群主义的和道德的假设。英国人头税政策的失败以及欧盟宪政困境方面的有关研究证实了传统的自由主义民主概念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社会实际。
译者的话1
前言1
导论1
第一部分自由主义的转变9
第一章黑格尔与自由主义11
第二章J.S.密尔、T.H.格林和以赛亚伯林论自由的本质与自由主义35
第三章意大利“新自由”理论家——圭多德拉吉罗的《欧洲自由主义史》与理想主义者的自由主义危机68
第四章卡尔•施米特与自由民主论的矛盾94
第五章熊彼特与资本主义、自由主义及民主的转变124
第二部分权利、多元主义以及对政治的需要145
第六章自由主义的公正:政治的与形而上学的147
第七章道德化市场171
第八章自由主义的权利,社会主义的目标与公民身份的义务189
第九章三种权利模式与公民权214
第十章自由主义与多元化的挑战244第三部分重塑自由主义的政治265
第十一章反人头税运动与自由主义的政治义务概念267
第十二章建立联盟:欧洲政治结构中国家主权的实质290
译后记313
译名、术语对照表315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豆瓣
8.5 (8 个评分) 作者: [美] 乔恩·克拉考尔 译者: 张洪楣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 4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登山者的圣经》是美国著名记者和畅销书《走入荒芜》的作者乔恩·科莱考尔对珠穆朗玛峰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攀登季节所做的权威性记述。为完成《外界》杂志报道珠峰日益商业的任务,出色的登山者科莱考尔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高山向导罗布·霍尔的顾客前往喜马拉雅山脉。纤瘦的35岁的新西兰人霍尔在1990年至1995年间4次登临珠峰顶。与霍尔队伍同时攀登的还有由40负的美国人斯科特·费希尔率领的登山队。斯科特有着传奇般的力量和精神,并于1994年在不借助氧气瓶的状态下登上了峰顶。但是霍尔和费希尔都没能发生在1996年5月的那场捉弄人的暴风雪……
点击链接进入加强版: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登山者的圣经(珍藏版)
2009年11月26日 想读
登山圣经 豆瓣
作者: 考斯 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7 - 4
《登山圣经》(全新第7版)是一本范围极广、内容丰富的登山工具书,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实用的登山知识源泉,它累积了欧美登山前辈珍贵的经验,提供了全面且正确的登山指南,不仅告诉我们正确实用的登山技巧,更教导登山者自我锻炼体魄,甚至也指导我们如何与山林共处、保护大自然的每一寸土地。本书为根据英文版第七版翻译的新版,这意味着国内的登山爱好者几乎可以和欧美人士同时吸取最新的登山知识和技术。《登山圣经》(全新第7版)可说是全世界阅读人口最多的一本登山工具书,它的每一章节都是由一、两位专精该项技术和知识的专家所撰写,所以本版最后是由40多位经验丰富的登山家共同完成,这无疑是《登山圣经》出版以来动用人力最多的一次,也是内容最丰富、图表最多的一个版本,如果要学好登山这门技术,必须从头到脚好好熟读《登山圣经》,建立起一套正统的登山技术和观念,然后根据书中所教方法身体力行,最后才能享受到纵情山林的乐趣。《登山圣经》(全新第7版)并非只注重顶尖的技术,在基础内容上,它绝对可以提供一个初学者所需要的完整知识与概念,而在冰雪攀登技术上,《登山圣经》当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分量,毕竟它是一本教授级的参考书,包含了人类几代登山家的宝贵经验。
宇宙的最后三分钟 豆瓣
作者: 戴维斯 译者: 傅承启 上海科学技术 2007 - 9
《宇宙的最后三分钟》根据一些著名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描述。随着大爆炸理论逐渐被大众和科学界所充分接受,人们越来越注重宇宙未来的研究。我们现在已有了宇宙如何诞生的很好的概念,但宇宙将如何结束呢?它最终的命运又将如何呢?宇宙是否会以爆炸或抽搐的形式终其一生,或甚至永久消失?那时,人类又将如何人类或其后裔,无论是机器人还是人类自己,能否幸免于难而永复存在。
怪物王子 豆瓣
作者: 本仁戻 译者: 翁蛉玲 東立 1990 - 7
开幕
没有什么可以摧毁,没有什么能够背叛。
用苍白的手拉开通向圣殿的垂帘,
在恐惧和媚惑中轻泣哀叹……
想跟我来吗?
想见识那至极的华美与颤栗吗?
那么,
咬紧嘴唇,敞开心灵,
随着轻轻的翻动,
走入这精致的天堂吧,
这是我从给你的礼物,
是来自地底的美丽诗篇……
半饱 豆瓣
7.1 (7 个评分) 作者: 欧阳应霁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半饱--生活高潮之所在(欧阳应霁)》的作者一个擅长设计、见闻广博,对生活永远有热力永远有好奇的创作人,如果他恰巧又精于厨艺,你可以想像,他的美食世界必定也精彩万分。他对待厨房不会规规矩矩,每道料理每样食材都有乐趣。他又坚持半饱,让自己有余裕去容纳其他美好;享受恬适的同时,还有动力追求刺激。半饱,其实更贪心。
为什么半饱?
身边大吃大喝至死方休的多的是,半饱,是不是故作另类?
半饱,开始最初其实是被迫的——
因为平日工作实在太忙,吃到一半就要赶着翻江倒海地做别的事情,所以常常不知不觉半饱着肚。
也因为如此这般活着太累,吃到一半就想睡觉了,饭桌旁沙发上一躺下,马上沉沉睡去,剩下半桌饭菜明天收拾。
生活迫人累人之外,也因为头发都白了,不再像少年时代饥不择食,多了点选择,真的好吃的才动心动情。偶然有放肆乱吃的,都挤得饱得苦不堪言,而且一团腹肌马上跑出来,后悔也来不及。
所以不是念营养学出身不是专业厨师的我,也大胆走出来身体力行振臂一呼:半饱就好!
2009年11月14日 想读 食谱
快煮慢食 豆瓣
作者: 欧阳应霁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 7
十八分钟,习惯滥情的可以下跪向上问天,一生人究竟有多少个十八分钟?又或者你顶回一句,十八分钟,行行企企,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但如果只给我十八分钟,我当然可以走入厨房,快手快脚全无难度地只做一样东西,可以是汤可以是面是饭是前菜是甜品,反正都是最能够讨好五劳七伤的自己的comfort food。实验成功满足了自己,当然也可以进一步惠及心爱的一人或众人。
大条道理地奉献大家回归厨房也是多余的了。享受过程,好滋味说明一切,就让这十八分钟为食之旅,从当下这一秒钟开始!
半农谈影 豆瓣
作者: 刘半农 中国摄影出版社 2000 - 10
刘半农是“五四”运动时期文学革命运动的先驱者,除在文学创作、文艺评论、语言学研究等方面有一定造诣外,还对中国语法、民歌、考古、历史、乐律及占代音乐史等方面颇有研究。与同胞刘天华、刘北茂合称“刘氏三兄弟”。本书为其专门谈摄影的佳作,也是中国第一本摄影艺术专著。作者以其特有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娓娓而谈,读来亲切生动,饶有趣味,即便是对摄影一窍不通的人,也可能由此对摄影生一种兴致。
战争画师 豆瓣
作者: [西班牙] 阿图罗·佩雷斯-雷维特 译者: 张雯媛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 1
一幅企图描绘所有战争的壁画,埋藏着一名无法忘怀的女人;一张逆转命运的无名士兵照片,引发对人性、救赎、爱情、艺术的思考。
他,曾是获奖无数的战地摄影记者,在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他辗转尼加拉瓜、索马里、伊拉克、巴尔干半岛等地,用镜头捕猎尸体和废墟。她,曾是魅力无限的模特,却追随他穿越战争,当个游走于灾难的旅人,她的名字“奥薇朵”——西班牙文“遗忘”之意,却是他唯一无法遗忘的人。他放下相机,企图画出一幅超越时空的战争壁画。某天,从他摄影作品里走出来的士兵马克维奇找上门来,要他以死偿还命运的捉弄。故事在四天之中游走于爱情、死亡、罪责、暴力、艺术。在两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对话中,人性的良善与冷酷、邪恶与道德、战争与艺术,如剥洋葱般一层层揭露……
2009年2月5日 想读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摄影
长生殿 豆瓣
7.8 (9 个评分) 作者: 洪昇 译者: 徐朔方 注解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 5
《长生殿》是洪升戏曲创作的代表作,取白居易《长恨歌》中的“七月七日长生殿”诗句作为剧本题目。剧本写唐明皇宠爱贵妃杨玉环,终日与杨贵妃游宴玩乐,不理朝政,朝中大权由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把持。七月七日,杨贵妃与唐明皇在长生殿上情意绵绵,盟誓世世代代结为夫妻。不久,安禄山因与杨国忠争权,发兵叛乱。唐明皇带杨贵妃逃离长安,官军将杨国忠杀死,又逼唐明皇将杨贵妃缢死。安禄山叛乱平息后,唐明皇日夜思念杨贵妃。后来,道士杨通幽运用法术架起一座仙桥,让明皇飞升到月宫,与杨贵妃相会,实现了他们在长生殿上立下的“生生死死共为夫妻”的盟誓。
《长生殿》的思想内容相当复杂,它一方面颂扬了唐明皇、杨贵妃的生死不渝的爱情,一方面又联系了“安史之乱”前后广阔的社会背景,批判了统治阶级荒淫误国、祸害人民的罪恶,抒发出国破家亡的感慨。剧本艺术表现细腻而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作者善于用优美流畅、富于诗意的唱词,来描绘人物不同景况下情绪心理的变化。如《弹词》一出中,从金钗钿盒定情弹唱到銮舆西巡,低回深郁,曲曲动人。“破不刺马嵬驿舍,冷清清佛堂倒斜。一代红颜为君绝,千秋遗恨滴罗巾血”,这些唱词很好地把环境气氛与人物性格特征结合起来,充满诗意。
薔薇色ノ怪物 豆瓣
9.0 (6 个评分) 作者: 丸尾末广 青林堂 1982 - 7
ナイフ"二重性と日本の矛盾の性質を明らかにするために、日本と日本語の文字の非常に象徴的な二つのこと、日本社会のレベルの分析を開始し、習慣、教育などの生活や歴史的な出来事の日本人のやり方から、透析しようとしている日本、深遠な哲学的、移動芸術性に満ち。
女性小传 豆瓣
作者: 罗莎·蒙特罗 南海 2005 - 11
本书收录了蒙特罗以纪实风格创作的十六篇西方杰出女性的传奇:阿加落·克里斯蒂,英国女侦探小说家、剧作家;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英国女作家,以为妇女争取平等教育机会和社会地位而闻名;塞诺维亚·坎普鲁维,西班牙诗人胡安·拉蒙·希梅内斯(195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妻子;西蒙娜·德·波伏瓦,法国女作家及女权主义者;奥托兰·莫雷尔夫人,英国文艺事业赞助者和支持者;阿尔玛·马勒,奥地利指挥家兼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的妻子;玛丽亚·莱哈拉加,西班牙现代主义戏剧的奠基者兼作家;劳拉·赖丁,美国女诗人、评论家和散文家,对美国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的前卫派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乔治·桑,法国浪漫主义女小说家,以乡村小说和风流韵事而名闻遐迩;伊莎贝尔·埃伯哈特,瑞士女作家,皈依伊斯兰教,女扮男装游历北非;弗里达·卡洛,墨西哥超现实主义画家,著名壁画家里维拉的妻子;希尔德加德·罗德里格斯,西班牙天才少女,进步活动家兼作家;玛格丽特 ·米德,美国女人类学家,以研究大洋洲无文字民族而知名;卡密尔·克洛岱尔,法国雕刻家,罗丹的学生、合作者、模特和情妇;勃朗特三姐妹,英国十九世纪文坛三剑客。

她们大都是文学艺术领域的杰出人物,都因自己的超凡才能而付出巨大代价,都面临共同的生存困境:精神折磨、贫困、对抗常规、受教育权被剥夺、为世人指责或唾弃、早逝或被送入疯人院。

作者没有采用通常传记手法,而是将传主具有代表性的精神片断放入当时深远的时代背景中,以探索的笔触深入到这些女性的灵魂深处,反映出她们在几个世纪中为争取女性自身权利与地位所付出的努力、挣扎和牺牲。这是一部触摸人灵魂的女性精神传记。
鏡子的另一邊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咎井淳 東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1999 - 3
遊走在社會邊緣的盧和,不堪父親虐待不得已下海的桑妮,在紐約這繁榮又墮落的城市相遇,寂寞的心相互吸引,但屬於兩人的天堂在何方?
說不出是自殺 豆瓣
作者: 自殺遺孤編 译者: 陳寶蓮 先覺 2003 - 9
一群自殺遺孤在盡情吐露喪親之後的情況,以及自己的痛苦和煩惱,竟意外的鼓勵了其他更多生命需要激勵的人。
自杀论 豆瓣 Goodreads
Le suicide
8.4 (50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埃米尔·涂尔干 译者: 冯韵文 商务印书馆 1996
本书是作者的一部重要社会学著作,他通过系统的研究,探索自杀的原因和它的规律性。
《自杀论》是迪氏的一部重要社会学著作,它和《社会分工论》内容十分密切,也可以说,它是《社会分工论》的续篇。因为在《社会分工论》的最后一部分已对社会分工而引起的社会病态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所谓自杀,就是“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
我国青少年自杀问题研究 豆瓣
作者: 李建军 2007 - 8
《我国青少年自杀问题研究》简介:青少年自杀不仅在中国乃至在全球都呈上升趋势。青少年自杀的危害性人所共知,自杀已成为15~34岁青少年中第一位的死亡原因,青少年自杀成为自杀问题研究中亟须优先解决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对策,保护生命是本书的研究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