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凡尔赛宫的女王 (2012)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The Queen of Versailles
导演: 劳伦·格林菲尔德 演员: Jacqueline Siegel / David Siegel
其它标题: The Queen of Versailles / 凡尔赛皇后(港)
美国梦是个美丽的大气泡,这部纪录片就讲述了一个“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的富翁家族兴衰故事。亿万富翁大卫·席格与小他30岁的妻子杰基·席格盖起了一座面积达90000平方英尺的豪宅,比白宫还要雄伟,甚至被人称为“国王与王后”,而金融危机却让他们的帝国顷刻间坍塌,而他们也不得不出售他们精心打造的奢华豪宅。就连女主人公杰基·席格面对镜头也百思不得其解:“我到现在还没想明白,我特别想看看这部纪录片,瞧瞧我们到底是怎么沦落到这步的。”
喀布尔,风中之城 (2018) 豆瓣
Kabul, City in the Wind
7.1 (7 个评分) 导演: 阿巴扎尔·阿米尼
其它标题: Kabul, City in the Wind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是全世界最危险的城市之一。旷日持久的战争笼罩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人肉炸弹的袭击时常发生。刚刚12岁的阿夫欣与弟弟本杰明生于战火,长于纷争,二人相依为命徘徊于死亡的边沿。司机阿巴斯口若悬河,负债累累,终日在这座城市里奔波。影片以舒缓的笔触,记述了喀布尔的一名小巴司机和一对兄弟蒙尘的日常。
午夜行者 (2019) 豆瓣
Midnight Traveler
8.5 (13 个评分) 导演: 哈桑·法利 演员: Nargis Fazili / Zahra Fazili
其它标题: Midnight Traveler / 从阿富汗到德国
阿富汗导演 Hassan Fazili拍摄的作品,全片由三台手机拍摄完成,记录下镜头中一家人在3年多的时间里跨越3500英里却仍未完成的神奇旅程。
陷害布兰妮 (2021) 豆瓣
Framing Britney Spears
7.6 (74 个评分) 导演: Samantha Stark 演员: 布兰妮·斯皮尔斯 / Liz Day
其它标题: Framing Britney Spears / 禁锢下的布兰妮·斯皮尔斯
该片主要聚焦布兰妮与父亲的关系,她希望自由的努力:2008年开始,布兰妮的父亲杰米·斯皮尔斯取得了对她的监管权,即她从财务到各个方面都在父亲的控制之下。去年11月,布兰妮要求取消父亲对自己监管的官司失败,她的律师对法官表示:“我的客户告知我:她害怕她的父亲,如果他保有监管权,她不会再次登上舞台表演。”
2021年8月14日 看过
片中那个赚了大钱,直接导致布兰妮崩溃,还不认为自己错的狗仔简直太可恶了。人怎么可以恶心到这地步。
纪录片 美国电影
和凤鸣 (2007)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TMDB
和凤鸣
8.4 (42 个评分) 导演: 王兵 演员: 和凤鸣
其它标题: He Fengming / Chronicle of a Chinese Woman
这是导演王兵的第二个纪录长片。影片主要通过主人公和凤鸣的叙述,记录了中国从20世纪四十年代末到90年代一个个体经历的漫长而悲惨的经历。
1949年新中国成立,17岁的和凤鸣积极地投入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她与丈夫一起在某省的日报社做新闻记者工作。1957年中国共产党发起反右倾斗争运动,她的丈夫在某省日报发表了三篇文章后被打成右派。她受到丈夫的牵连也被打成右派。
在长达几个月的批斗中,她忍受不了其他人对她的折磨几次自杀未成。晚上她回到家里,丈夫抱着她,眼泪第一次掉在她的肩上。这天晚上爱情的花朵开放在备受迫害、活着比死了更难的她们两个人的心里。
1958年4月,和凤鸣和丈夫分别被强制送往中国西部的两个劳教农场劳动改造思想。她在农场的两年半时间里,经历了超负荷的体力劳动、饥饿、死亡以及人格上的摧残。1960年,她接到了父亲的一封信,得知自己丈夫的生命危在旦夕,她想尽一切办法找到一些吃的,冒着大雪赶到她丈夫劳动的农场,然而她的丈夫已经被饿死了。
在之后的20年里,和凤鸣头戴右派帽子,带着年幼的两个孩子苟且偷生地活着,直至1979年被平反。1991年她重返自己丈夫死去的劳教农场,希望能找到丈夫的坟堆,然而最终她没有找到。
晚年的和凤鸣不畏惧周围的压力,用笔和泪水将自己痛苦的生活记录下来。
本片2007年在日本山形市举行的“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荣获国际竞赛单元大奖。
犴达罕 (2013) TMDB 豆瓣
犴达罕
8.9 (76 个评分) 导演: Gu Tao
其它标题: 猎人维加 / Han Da Han
犴达罕是大兴安岭森林里体态最大的动物,威武,敏感,拥有尊严。近年生态的破坏,偷猎者的增多,犴达罕也更稀少。
而这不是一部关于犴的片子。
具有犴一样孤独气质的鄂温克猎人维加在禁猎后失落悲伤,经常酒后用诗和画怀念逝去的狩猎时代。春天来了,维加和伙伴进入原始森林,寻找犴达罕的足迹。
城市里教书的夏老师爱慕维加的才华,维加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库哈斯式居家生活 (2008) 豆瓣
Koolhaas Houselife
8.0 (5 个评分) 导演: Ila Beka / Louise Lemoine
其它标题: Koolhaas Houselife
一个关于库哈斯1998年在法国波尔多设计的一个建筑(因为主人行动不便,有一些自动化的升降空间)。从做清洁工作的阿姨的视点看待建筑,让建筑师,尤其是那些整天沉迷于建筑逻辑和空间艺术的建筑大师们,好好看看建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作的。
2021年6月22日 看过
对好房子的定义应该是什么呢?听清洁大妈说女主人住进来之后笑声都少了真让人心碎。库哈斯和盖瑞设计的房子都是外面看着很 fancy 里面就跟水泥毛胚房似的,整天面对四面灰色水泥墙会很抑郁的吧。
法国电影 纪录片
至爱梵高:不可能之梦 (2019) 豆瓣
Loving Vincent: The Impossible Dream
9.1 (7 个评分) 导演: Miki Wecel 演员: 休·韦尔什曼 / 多洛塔·科别拉
其它标题: Loving Vincent: The Impossible Dream
长达60分钟的纪录片,详细介绍了两个充满激情的电影制作人实现其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的过程,创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故事片。
幼童 (2004) 豆瓣
9.3 (51 个评分) 导演: 胡劲草
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因此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美幼童。
130年以前,这批幼童远涉重洋,被送到了太平洋彼岸一个建立尚不足百年的年轻共和国,开始了他们计划长达15年的留学生活。他们被分配到了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四十多户美国人家中,快速适应着在美国的生活。他们以惊人的速度越过了语言障碍,成为各学校成绩优异的学生。同时他们也迅速适应了异国的文化,脱去了长袍马褂,活跃在各项体育运动的赛场上。
他们是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他们和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比邻而居,曾受到美国总统格兰特的亲切接见。十九世纪末,当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刻,他们恰好被送到了那场工业革命的最前沿。
然而当半数孩子开始了他们的大学学业时,大清国却突然提前终止留学计划,全部留美幼童被招回国。
这批饱受欧风美雨熏陶的学子是中国矿业、铁路业、电报业的先驱。他们中出现了今天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最早的校长,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出现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回国后的这批西学所造之子历经中国晚清政坛的跌宕起伏,目睹了近代中国的荣辱兴衰。
留美幼童的命运,离奇曲折;他们的故事,美丽而忧伤。
他们有一个永远的名字:留美幼童。
《幼童》五集简介
第一集
留美幼童的故事和一个人密切相关,他就是中国最早的毕业于美国著名大学的学生--容闳。1854年,容闳毕业于耶鲁大学,到1872年中国开始派遣第一批留美学生,期间历经了18年的风云变幻和漫长的等待。有人说,如果没有容闳,虽说中国迟早也会派遣学生出洋,但既不可能这样早,更不可想像会有幼童出洋这样的奇想。容闳个人的传奇经历,造成了大清国历史上出现的留美幼童这样一个破天荒的事件。一个从来自诩为天朝上国的古老帝国为何要做出这一千古奇事?这120名幼童是谁?当年谁家的父母甘愿送年幼的孩子出洋?中国历史上首次官派留学生选拔条件如何?
第二集
公元1872年8月11日,大清国第一批留美幼童从上海出发,开始了他们计划长达十五年的留学生活。他们从上海出发,跨越太平洋,在美国旧金山登陆,来到了一个建立尚不足百年的年轻共和国。他们乘坐刚刚贯通北美的大陆的蒸汽
火车
,到达美国东部的新英格兰,被分散居住在了40多户美国人家中。中国留美幼童以惊人的速度越过了语言障碍,成为他们就读的各个学校成绩优异的学生。在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刻,他们来到了引领这场工业革命变化的最前沿。1876年,中国幼童在美国参观费城世界博览会时,在西式服装外面仍然加罩长衫,而若干年后 当他们脱去长衫,和美国孩子一起在运动场上追逐,甚至剪去辫子的时候,命运将把他们推向何方?
第三集
在美国新英格兰工业重镇的机器声中,在马克·吐温的小说的陪伴下,中国幼童在一天天地长大。中国学生分散在康州和麻省不同的中学学习,他们群体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让美国人惊叹不已。根据不完全统计,到1880年,共有超过五十名中国幼童进入美国大学学习,其中二十二名进入耶鲁大学,八名进入波士顿的麻省理工学院,一人进入哈佛大学,三名进入了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学生迅速适应在美国的生活学习。当他们平时性灵上受到的沉重压力一旦排空飞去,言论思想便都和旧教育的规范不合,当孩他们脱去长袍厚靴,穿上运动装,当他们学会划船、溜冰、跳舞、唱歌、野营,日甚一日地爱上异国的文化习俗,他们已经身不由己踩到了危险的禁区边界……
第四集
1881年,原定15年的幼童留美计划中途夭折,全部学生被招回国。中国首次官派学生回国之后遭到社会的谴责,《申报》写到,“国家不惜经费之浩繁,谴诸学徒出洋,孰料出洋之后不知自好,中国第一次出洋并无故家世族,巨商大贾之子弟,其应募而来者类多椎鲁之子,流品殊杂,此等人何足以与言西学,何足以与言水师兵法等事。”回国后的留美学生参与了中国最早的电报、矿山、铁路的建设。他们历经中法海战,中日甲午海战……当年,李鸿章和曾国藩策划选送幼童出洋这一“千古未有之奇事”时,满怀期望这些出洋学生在掌握西人擅长之技后,可以帮助中国渐图自强。可是,当留美幼童回国之后,在变革的道路上举步维艰的国家却接二连三遭受致命的重创,濒临亡国的边缘。二十世纪初年,在灾难深重的中国,留美幼童--这些西学所造之子的命运又将如何?他们是否已经成为李鸿章的陪葬,将永远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消失……
第五集
晚清政坛的变化,使得这批西学所造之子的命运也随之发生变化。曾经被认为西化过重失信于朝廷的这一批留美学生,在20世纪初年,纷纷成为朝廷重臣,他们活跃在铁路、电报、矿冶这些新兴产业。在外交领域,他们更是当仁不让地代表大清国,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1919年,这些当年的留美幼童平均年龄已是六十岁的时候,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这群在号称在民主、科学国度长大的留学生显然已经被高举“德先生、赛先生”两面大旗的新青年们遗忘。他们满口地道的英文,保留着西方人的生活习惯,但在一个革命了的社会,他们不但会被人看成前清遗老,还有洋奴之嫌,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是他们谢幕的时间了。
这是一个百年的传奇,一群孩子的悲欢离合,一个古老国家的命运跌宕,他们是荒原中第一个探路人,是惊涛里最早的远航者,他们欢乐、哭泣、成功、失败,他们亲历激荡的百年,被遗忘,又被重新发现。
维度:数学漫步 (2008) 豆瓣
Dimensions: A Walk Through Mathematics
9.4 (40 个评分) 导演: Jos Leys / Étienne Ghys
《维度:数学漫步(Dimensions: a walk through mathematics)》是两小时长的CG科普电影,讲述了许多深奥的数学知识,如4维空间中的正多胞体、复数、分形(fractals)、纤维化理论(fibrations)等等。
寻找隐秘的维度 (2008) 豆瓣
Hunting the Hidden Dimension
8.9 (16 个评分) 导演: Michael Schwarz / Bill Jersey 演员: Ralph Abraham / Loren Carpenter
其它标题: Hunting the Hidden Dimension
什么是电影特效,股票市场,和心脏病的共同点?它们连接了一个革命性的新的数学分支,改变了我们看世界,开辟了广阔的新领域,以科学的分析和理解。数学家们开发不规则碎片形是从单纯的好奇心到接触几乎每一个分科的理解,包括我们宇宙的命运。
地平线系列:一根绳子有多长? (2010) 豆瓣
Horizon: How Long Is a Piece of String?
7.7 (6 个评分) 导演: Rob Liddell 演员: 艾伦·戴维斯
其它标题: Horizon: How Long Is a Piece of String? / BBC 地平线系列:弦有多长?
一根绳子到底有多长?这个简单到众所周知的提问,正是此次BBC地平线系列纪录片所要探讨的问题。艾伦·戴维斯将试图回答,这个很快就变成一个令人费解的古怪难题。艾伦拜访了数学界领军人物马科斯·杜·索托伊,他惊人地发现自己手中这根有限长度的绳子,在原子标度下,居然是无限长。甚至艾伦还发现,至少在理论层面上,这根短小的绳子将很可能创建一个将世界陷入末日的黑洞。一厘米将有一个新的含义,你是否会开始质疑现实生活中的构造?你测量的越精细,绳子就越长。
地平线系列纪录片是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一档流行并且播放已久的科学纪录片,于1964年5月2日首播,到2013年为止已有49个系列超过1100集。本系列纪录片从历史、人文、宗教、地理、设计、艺术、生物、哲学、环保、伦理等多个方面,提供世界上最伟大科学家和哲学家一个可以交流他们看法和观点的平台,并将他们对世界的新看法引入到我们的日常知识中来的科教节目。
逻辑的乐趣 (2013)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The Joy of Logic
7.5 (22 个评分) 导演: Catherine Gale 演员: Dave Cliff
其它标题: The Joy of Logic
与计算机科学家戴夫·克利夫(Dave Cliff)教授进行的一次敏锐,机智,思维开阔和旺盛的探索逻辑世界。 继屡获殊荣的“ Stats of Joys”及其续集“ Tails You Win-The Science of Chance”的足迹之后,这部电影将观众带入了哲学,数学,科学和技术的全新过山车之旅-所有这些 在引擎盖下,其逻辑运行。
新星:数学大谜思 (2015) 豆瓣
Nova:The Great Math Mystery
导演: Daniel McCabe
其它标题: Nova:The Great Math Mystery
一场神秘数学之旅——这将会是关于数学在数个世纪以来令人惊叹的力量的一次探索。从第一次无线电传输到成功将登陆车送上火星,数学在这一切事物中都至关重要。然而数学究竟为何有这些力量?数学到底是一项发明、还是发现?它到底是人类大脑的产物、还是宇宙自身的语言?“数学大谜思”这期节目将解释数学运算如何在大脑中运作,并且思索为何数学在解码宇宙的科学探索中是如此管用。
约翰·纳什:伟大的疯狂 (2002) 豆瓣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A Brilliant Madness
8.9 (9 个评分) 导演: Mark Samels 演员: John Nash
其它标题: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A Brilliant Madness / The story of Nobel Prize winning mathematician John Nash
According to Aristotle, the best tragedies are conflicts between a hero and his destiny. They contain reversals of fortune, moments of recognition, and, ultimately, a catharsis. Dr. John Nash's life -- his early brilliance, his struggle with mental illness, and his slow, willful recovery -- is definitely the stuff of Greek tragedy. He describes his experiences, in these excerpts from an in-depth interview.
Randy MacLowry, producer and co-writer of A Brilliant Madness, talks about his experiences making a documentary on John Nash. He shares some of the misconceptions he had about schizophrenia, the challenges of conveying the emotional aspects of Nash's story and the ideas behind a few of the shots in the film.
代码 (2001) 豆瓣
The Code
7.4 (7 个评分) 导演: Hannu Puttonen 演员: Linus Torvalds / Eric Raymond
其它标题: The Code
1991年,年仅20岁的Linus Torvalds,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学生在网络新闻组里发布了一帖,要求大家给他既将要编写的操作系统一些建议,使他编写出更好的操作系统。他把这个项目作为一个爱好,他说,它不会成为“专业的”。但是10过去了,他与遍布世界的骇客们完成了一个叫做Linux的操作系统,其可与Windows2000竞争服务器市场,现在正在进军桌面市场。Linux为什么与众不同,是如何向传统软件企业发起挑战。每个用户都可以自由修改软件,使其适合自己使用。
这部纪录片由芬兰电视台制作,后经giFT(Linux上的p2p网络)流入网络。
此片较另一部Linux为主题的纪录片-《操作系统的革命》,更全面客观,《操作系统的革命》没能对开源运动中的许多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也没能很好的介绍开源项目的发展和开发过程。
此片的看点有:Linus家庭的采访,拍摄到了Linus曾经开发Linux的地方,通过讲述Linux开发的历史,讲解开源社区的开发过程,对“开源软件”与“自由软件”进行对比和讨论。Linux商业化的方法。有趣的是Linus片中承认自己是社会主义者。开源软件在第三世界的发展。还有商业化后对开源社区的影响。
解码数学 (2011) 豆瓣
The Code
8.3 (6 个评分) 导演: 斯蒂芬·库特 演员: 马库斯·杜·桑托伊 / Jennifer Basil
我们一直在探寻人类最古老的一个疑问:为什么世界是这个样子的?从宏伟的大教堂到北美的周期蝉,从多佛比目鱼到蜿蜒的海岸线,从海洋深处的鹦鹉螺,到美妙的音乐,从繁忙的机场,到浩瀚的星空,正是他们,一起构成了密码世界—— 一个充满了数字的抽象的世界,一个可以把我们的世界最细致地描述出来的领域。这些数字密码给与我们对于宇宙的无以伦比的理解力,它和自然世界的交织,不仅仅是密码存在的有力证据,而且表明了数字间有着令人迷惑的奇妙的联系。只有通过这些密码我们才能了解掌控着整个宇宙的法则,从而揭开这个世界的真相。
数学规律、几何定律,影响了生物的繁衍,影响了星体的运行,支撑着教堂的穹顶 这是一个神奇而迷人的世界,它与我们真实生活的世界大不相同,然而它给予我们无穷无尽的理解力,拂去表面的浮云,剩下的只有终极密码……
生命的历程是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数学为什么吸引我们?因为她就是真善美的化身,是生命真谛的呈现。2011年BBC播出的数学科普纪录片《THE CODE》用震撼的视觉语言,从点滴的生命现象阐释了数学的真善美。
数学科普纪录片《终极密码 The Code》共3集,分别从“数字、形状、预测”三个方向来探寻隐藏在宗教、建筑、艺术、生物等大自然和人类生活中的终极密码——数学。
在2011年发行的关于密码的纪录片,这次的解说是无眉毛白发叫兽马库斯,没错,这位就是UP主之前投稿的《数学的故事》 里的解说,本次的密码系列依旧是跟数学有关
统计的乐趣 (2010) 豆瓣
The Joy of Stats
8.5 (16 个评分) 导演: 丹·希尔曼 演员: Hans Rosling
其它标题: The Joy of Stats / 乐在统计学
看到“统计学”,你首先想到什么?是让人眼花缭乱的表格,还是各种晦涩难懂的术语?其实,统计学并不遥远,从日常生活到科学研究,到处都有它的踪影;统计学也并不枯燥,在本片中,明星教授Hans Rosling将用新奇的方式、先进的技术和幽默的语言,带我们走进妙趣横生的统计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