壊れない - 标记
群魔 豆瓣
Бесы
9.5 (27 个评分) 作者: [俄]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臧仲伦 译林出版社 2002 - 5
《群魔》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他在这部作品中塑造了19世纪40年代的自由主义者及70年代初民主青年的群像。作者着重探索了恐怖分子的内心活动。《群魔》的主人公之一是自称为革命者的彼得·韦尔霍文斯基。他通过其领导的秘密组织进行恐吓、讹诈、纵火、暗杀等恐怖活动,企图动摇社会基础,以便发起暴动,夺取政权。作者以令人惊叹的洞察力和独特的心理描写拆穿了他的骗局;他是个阴谋家和恶棍。
2024年12月30日 想读
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 豆瓣
7.9 (43 个评分) 作者: Sally Rooney Faber & Faber 2017 - 6
From one of the Observer's Rising Stars of 2017, a high-risk, highbrow and intimate novel – and one of the most anticipated works of fiction this year. Features Frances, Bobbi, Nick and Melissa, four characters who ask each other endless questions. As their relationships unfold, in person and online, they discuss sex and friendship, art and literature, politics and gender, and, of course, one another.
From one of the Observer's Rising Stars of 2017, a high-risk, highbrow and intimate novel – and one of the most anticipated works of fiction this year.
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 is about Frances, Bobbi, Nick and Melissa, four characters who ask each other endless questions. As their relationships unfold, in person and online, they discuss sex and friendship, art and literature, politics and gender, and, of course, one another. Twenty-one-year-old Frances is at the heart of it all, bringing us this tale of a complex menage-a-quatre and her affair with Nick, an older married man.
You can read 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 as a romantic comedy, or you can read it as a feminist text. You can read it as a book about infidelity, about the pleasures and difficulties of intimacy, or about how our minds think about our bodies. However you choose to read it, it is an unforgettable novel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love.
'Fascinating, ferocious and shrewd. Sally Rooney has the sharpest eye for all of the most delicate cruelties of human interaction.' (Lisa McInerney, author of The Glorious Heresies)
'Sally Rooney is a writer going all the way to the top. 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 features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rish descendents of Salinger's guileless wiseasses brought to life in prose as taut and coolly poised as early Bret Easton Ellis.' (Colin Barrett, author of Young Skins)
'Written with such precision and perceptiveness, full of arid humour and reckless despair, a novel of spine-tingling salience.' (Sara Baume, author of Spill Simmer Falter Wither)
'Forensically smart and pin-sharp witty, this is a book to cherish and a writer to fall in love with.' (Thomas Morris, author of We Don't Know What We're Doing)
2024年9月19日 想读
一百个人的十年 豆瓣
9.4 (126 个评分) 作者: 冯骥才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4 - 6
文革”已经过去,它对众多人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革”是什么?“文革”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文革”到底对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一百个人的十年》为我们似乎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答案。作者冯骥才试图以一百个各不相同的经历,尽可能反映这一经历十年、全社会大劫难异常复杂的全貌。通过记录普通人的经历,反映生活本质的真实。这本《一百个人的十年》将使“文革”的受难者们感受到某种东西以使内心获得宁静,使那些“文革”的制造者们从中受到人类良知的提醒而引起终生不安。
2024年9月12日 想读
红星照耀中国 豆瓣 谷歌图书
Red Star Over China
8.3 (39 个评分) 作者: [美] 埃德加·斯诺 译者: 董乐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 - 6 其它标题: 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曾译《西行漫记》)自1937年初版以来,畅销至今,而董乐山译本已经是今天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经典读本。本书真实记录了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也是本书出版80周年,此次新版得到董乐山家属独家授权,并配有五十余幅珍贵历史照片,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最经典译本。
2024年9月12日 想读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 豆瓣
8.9 (8 个评分) 作者: [苏] 弗·克·阿尔谢尼耶夫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 2
弗·克 阿尔谢尼耶夫考察西伯利亚原始森林时,遇到了一位赫哲族猎人德尔苏·乌扎拉,请他做向导。流浪猎人乌扎拉譬觉灵敏 对山林无比熟悉能嗅到动物的气息。辨别人和动物的足迹等等。他凭借高超的生存本领,数度帮助阿尔谢尼耶夫和他的队伍渡过难关,多次救了阿尔谢尼耶夫等人性命。两个男人在森林探险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5年以后,阿尔谢尼耶夫把德尔苏带到生活无虞的城市居住。可老猎人处处与现代化的社会发生冲突。最后,属于大自然的德尔苏·乌扎拉返回莽林中,不幸死于盗贼之手。

本书是对一个善良朴实平凡的人的终极关怀,是一曲普通人的生命的挽歌。

本书是苏联地理学家阿尔谢尼耶夫于二十世纪初在乌苏里地区考察后写出的地理考察报告,也是一部堪与《瓦尔登湖》相媲美的绿色文学经典,全书分为《乌苏里山区历险记》(原名《乌苏里地区之行》)和《德尔苏·乌扎拉》两部分。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根据该书改编的电影 《德尔苏·乌扎拉》引起国际影坛轰动,获得197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2024年7月26日 想读
追风筝的人 Goodreads 豆瓣
The Kite Runner
8.4 (1071 个评分) 作者: [美] 卡勒德·胡赛尼 译者: 李继宏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 5
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
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阿米尔该如何抉择?
故事如此残忍而又美丽,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2024年7月26日 想读
灿烂千阳 Goodreads 豆瓣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8.6 (265 个评分) 作者: [美] 卡勒德·胡赛尼 译者: 李继宏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 9
私生女玛丽雅姆在父亲的宅院门口苦苦守候,回到家却看到因绝望而上吊自杀的母亲。那天是她十五岁的生日,而童年嘎然而止。玛丽雅姆随后由父亲安排远嫁喀布尔四十多岁的鞋匠拉希德,几经流产,终因无法生子而长期生活在家暴阴影之下。
十八年后,少女莱拉的父母死于战火,青梅竹马的恋人也在战乱中失踪,举目无亲的莱拉别无选择,被迫嫁给拉希德。两名阿富汗女性各自带着属于不同时代的悲惨回忆,共同经受着战乱、贫困与家庭暴力的重压,心底潜藏着的悲苦与忍耐相互交织,让她们曾经水火不容,又让她们缔结情谊,如母女般相濡以沫。然而,多年的骗局终有被揭穿的一天……
她们将做出如何的选择?她们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关于不可宽恕的时代,不可能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灿烂千阳》再次以阿富汗战乱为背景,时空跨越三十年,用细腻感人的笔触描绘了阿富汗旧家族制度下苦苦挣扎的妇女,她们所怀抱的希望、爱情、梦想与所有的失落。
2024年7月26日 想读
愤怒的葡萄 豆瓣
The Grapes of Wrath
7.9 (23 个评分) 作者: 约翰·斯坦贝克 译者: 胡仲持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3
斯坦贝克(1902-1968),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愤怒的葡萄》是他的代表作。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经济恐慌期间,大批农民破产逃荒,作家曾跟随俄克拉何马州的农民一路流浪到加利福尼亚,沿途所见使他震惊不已,“五千户人家即将饿死,情势尖锐紧迫。“他以写实的笔触,在书中详尽透彻地展现了美国历史上那一段令人无法忘怀的特殊时期。作品一问世便引起当时各州权贵阶层的恐慌,许多州禁止小说发行,甚至有一本名为《快乐的葡萄》的小说出版以示针锋相对。这一切都无法改变《愤怒的葡萄》的巨大影响,时至今日,它仍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
2024年7月24日 想读
置身事内 豆瓣 谷歌图书
8.6 (289 个评分) 作者: 兰小欢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 8 其它标题: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在成功的经济体中,经济政策一定是务实的,不是意识形态化的。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直面真问题、深究真逻辑的复旦大学经济学“毕业课”
☆ 连接抽象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发展实际
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可行的动员与资源调配,推动经济增长?
在确保增长的过程中,如 何获得更多资源和时间去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
☆ 结合学界前沿研究与一线调研经历
扼要论述+延伸阅读指引,满足弹性认知需求
生动解说光伏、面板等行业案例,清晰复盘宽窄巷子、华夏幸福等建设经验
☆ 微观机制+宏观现象 双重维度串联中国经济生活中中知识与现象的碎片
理解地方政府经济治理的决策与行动逻辑
解读城市化、房价、贫富差距、债务、国内外贸易生态等现象背后各种要素的联动
☆ 从热闹的政经新闻中看出门道,从枯燥的政府文件中觉察到机会。
“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比了解‘我’认为应该怎么办,重要得多。”
------------------------------------------------------------------------------------------------------
本书是是兰小欢多年教学、调研与研究内容的凝练,将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有机融合,以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笔触简练客观,并广泛采纳了各领域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解释微观机制,包括地方政府的基本事务、收支、土地融资和开发、投资和债务等;下篇解释这些微观行为与宏观现象的联系,包括城市化和工业化、房价、地区差异、债务风险、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国际贸易冲突等。最后一章提炼和总结全书内容。
通过对中国政治经济体系的论述,作者简明地刻画了地方政府进行经济治理的基本方式,并指出,中国政府通过深度介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步推动了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一种有别于所谓发达国家经验的方式实现了经济奇迹。基于对改革历程与社会矛盾的回顾与分析,作者也在书中对当前推进的市场化改革与政府转型进行了解读,帮助读者增进对中国发展现实的把握。
2024年7月12日 想读
金钱不能买什么 豆瓣 谷歌图书
What Money Can't Buy: The Moral Limits of Markets
7.1 (1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迈克尔·桑德尔 译者: 邓正来 中信出版社 2012
市场的角色和范围是现代政治所缺失的一场重大辩论。我们想要一个市场经济,还是市场社会?市场在公共生活和个人伦理扮演什么角色?我们怎样决定什么东西可以买卖,什么东西由非市场的价值掌握?哪里是金钱的法则行不通的地方?
在《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中,迈克尔•桑德尔论述了当下最为突出的道德问题之一:在我们这个世界,任何事物都可以出售,这个世界难道没有问题?如果是这样,我们又该如何防止市场价值观侵蚀本不该由它们主导的领域?市场的道德界限又何在?
近几十年来,在我们生活的几乎每一个层面,医疗、教育、政府、法律、艺术、体育,甚至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等,非市场的准则都已被市场价值排挤出局。桑德尔认为,我们已经从一个拥有市场经济的社会变成了市场化的社会。
在全球畅销书《公正》中,桑德尔用简洁而敏锐的阐述,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道德困境娓娓道来,展现了大师级的拿捏能力。在《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一书中,他发起了一场我们这个“市场驱动时代”所缺失的争论:在民主社会中,市场应扮演什么角色;道德和公共的善为市场所不敬,金钱所不及,我们怎样才能够保护它们?
2024年1月5日 想读
音乐即自由 豆瓣
音楽は自由にする
8.5 (57 个评分) 作者: [日] 坂本龙一 译者: 何启宏 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 2017 - 5
本书是日本著名音乐大师坂本龙一唯一口述自传。幼时的坂本龙一,因为饲养小白兔而作的一曲《小兔之歌》,使他第一次强烈地体会到音乐带来的喜悦。青年时,他是一名彻头彻尾的“愤青”,罢课抗议、游行示威,但也迷恋于德彪西、贝多芬、披头士,并潜心阅读黑格尔、胡塞尔、德里达等。期间,他 曾一度拒绝学习钢琴,正因为这次“拒绝”带来的空虚,使他察觉到“自己原来是如此喜爱音乐啊”,音乐使他自由。此后,他真正开启了自己的音乐人生,凭借《末代皇帝》的配乐,他登顶国际舞台赢得盛誉…在口述中,坂本龙一不断俯瞰自己迄今为止的生命,以期看清现在的自我。书中还穿插着他不同时期的照片50余幅,展现了这位音乐大师充满魅力的人生历程。
2023年12月16日 想读
鵼の碑 谷歌图书
作者: 京極夏彦 講談社 2023 - 09
【ノベルス版】
百鬼夜行シリーズ17年ぶりの新作長編がついに!

殺人の記憶を持つ娘に惑わされる作家。
消えた三つの他殺体を追う刑事。
妖光に翻弄される学僧。
失踪者を追い求める探偵。
死者の声を聞くために訪れた女。
そして見え隠れする公安の影。

発掘された古文書の鑑定に駆り出された古書肆は、
縺れ合いキメラの如き様相を示す「化け物の幽霊」を祓えるか。

シリーズ最新作。
2023年9月14日 想读 希望两年内能买到正版中译!
热锅上的家庭 豆瓣 Goodreads
THE FAMILY CRUCIBLE :The Intense Experience of Family Therapy
8.1 (14 个评分) 作者: [美] 奥古斯都·纳皮尔 / 卡尔·惠特克 译者: 李瑞玲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5
知名心理学家李松蔚倾情作序推荐
樊登读书会收听收看量破1300万
40年长销不衰的原生家庭经典著作
一个人或许无法突破“原生家庭”,但一家人可以
重新定义心理治疗,颠覆对家庭的认识
家人不必孤军奋战,家庭可以有难同当
◎ 编辑推荐
☆ 李松蔚重磅推荐,40周年经典再临
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知乎大V李松蔚老师重磅推荐,樊登读书会收听收看量破1300万,40年长销不衰,原生家庭经典著作蕞新纪念版。
☆ 汇聚绝大部分家庭问题,完整案例铺排让读者“亲历”变化
封锁内心、不擅表达情感、一心扑在事业上的丈夫,经历丧偶式育儿、怀疑人生价值的家庭主妇妻子,夹在父母中间左右为难、时不时上演离家出走戏码的替罪羊女儿,因父亲缺位而迷惑自大的儿子,一心想让家人别再吵架的小女儿……这一连串看似无解又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竟在两位治疗师的调停运作下逐渐脱解,而经由对来龙去脉的细致记叙,读者当然能够亲眼见证其间的种种曲折和转机,不错过值得玩味的细节。
☆ 小说式行文,情节跌宕起伏、紧凑吸睛、反转连连
从离家出走闹自杀的女儿,到貌合神离的夫妻,再到父母双方的原生家庭……你以为问题基本解决了,却发现那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喘息;你以为这个家难逃分崩离析的命运,黎明前的曙光却不期而至。
☆ 重新定义心理治疗,颠覆对家庭的认识
传统个体心理治疗从“有问题”的人入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也是很多原生家庭问题无法很好解决的原因,而本书从家庭系统出发,不放过每一个家庭成员,站在整体的高度解决问题。
☆ 通俗之外的严肃——家庭治疗入门书
卡尔·惠特克是家庭治疗领域大名鼎鼎的先驱,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探索家庭治疗。本书既能引发普通读者对家庭的思考,也提供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对家庭治疗技巧的探讨,相信也会让对家庭治疗感兴趣的专业读者收获不小。
◎ 内容简介
以往,我们把心理问题归咎于个人、创伤和原生家庭,试图站在个人的角度突破创伤性经历和童年问题。
可这本书告诉我们,家庭就像一个小宇宙,自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当心理问题、家庭问题出现时,人不必也不应孤军奋战,要和每一位家人一起解决问题。
作者用生动细腻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布莱斯一家是如何在治疗师的引导下找对方向,化解家庭危机的。借由书中家庭所面临的危机,作者带我们揭开了家庭治疗的面纱,也向我们解释了家庭中存在已久的制衡力量、三角关系以及原生家庭的影响等诸多问题。
本书自1978年成书以来,在全美掀起了广泛讨论的热潮,是家庭心理治疗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作品。
◎ 媒体推荐
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家庭互动、婚姻对家庭影响以及家庭治疗对人际关系有何助益的新视角。
—— 美国权威心理学杂志《今日心理学》
如果你备受婚姻、孩子和自身问题的困扰,如果你在接受心理治疗或觉得孤立无援、烦恼无处诉说,那这本书将为你提供一个全新的、很有价值的参考。
——《纽约时报》
这本书展示了整个心理成长的过程,开拓了一条改变日常生活方式的新道路。
——《洛杉矶时报》
引人入胜,极具可读性。
——《美国精神病学杂志》
◎ 名人推荐
惠特克是一个梦幻般的大师。而你拿在手里的这本《热锅上的家庭》,是他最负盛名的精神遗产。
—— 知乎大V、知名心理学家李松蔚
2023年8月29日 想读
さよなら神様 豆瓣
作者: 麻耶雄嵩 文藝春秋 2014 - 8
「犯人は〇〇だよ」。鈴木の情報は絶対に正しい。やつは神様なのだから。衝撃的な展開でミステリー界を震撼させた神様探偵が大復活。
『神様ゲーム』の神様こと鈴木太郎が復活
2023年7月29日 想读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豆瓣
作者: Ernest Hemingway Scribner 2019 - 7
Presented by Hemingway's grandson Seán Hemingway, with a personal foreword by the author’s son Patrick Hemingway, this new enhanced Library Edition of Ernest Hemingway's masterpiece about an American in the Spanish Civil War features early drafts and supplementary material, including three previously uncollected short stories on war by one of the greatest writers on the subject in history.
In 1937 Ernest Hemingway traveled to Spain to cover the civil war there for the North American Newspaper Alliance. Three years later he completed the greatest novel to emerge from “the good fight,” and one of the foremost classics of war literature in history.
Published in 1940,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tells the story of Robert Jordan, a young American in the International Brigades attached to an antifascist guerilla unit in the mountains of Spain. In his portrayal of Jordan’s love for the beautiful Maria and his superb account of El Sordo’s last stand, in his brilliant travesty of La Pasionaria and his unwillingness to believe in blind faith, Hemingway surpasses his achievement in The Sun Also Rises and A Farewell to Arms to create a work at once rare and beautiful, strong and brutal, compassionate, moving, and wise.
“If the function of a writer is to reveal reality,” Maxwell Perkins wrote Hemingway after reading the manuscript, “no one ever so completely performed it.” Greater in power, broader in scope, and more intensely emotional than any of the author’s previous works,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tells of loyalty and courage, love and defeat, and the tragic death of an ideal. When it was first published, The New York Times called it “a tremendous piece of work,” and it still stands today as one of the best war novels of all time.
2023年5月20日 想读
平凡的邪惡 豆瓣 谷歌图书
Eichmann in Jerusalem
9.0 (6 个评分) 作者: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译者: 施奕如 玉山社 2013 - 8
一本精彩至極,卻絕對令讀者坐立難安的第一手觀察報告!
邪惡…可以平凡無奇地展現在任何人身上!
理解尤太歷史、納粹德國,甚至正義與邪惡問題的經典作品。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十六年後的1961年4月11日,在以色列耶路撒冷法庭中,展開一場令全球矚目的納粹戰犯審判。審判的主角阿道夫.艾希曼(Otto Adolf Eichmann)是納粹德國在東部佔領區內「尤太問題」的執行者之一,雖然並非納粹政權的高層決策者,但在尤太人滅絕上仍扮演重要角色。
國際著名政治學者漢娜.鄂蘭全程參與此次的審判活動,透過現場的實際觀察,以及對歷史的大量分析,提出了「邪惡的平庸性」的概念。邪惡本身並非得如希特勒般狂暴,而是可以平凡無奇地展現在任何人身上,並且其發揮的作用絕對不亞於血腥屠夫。本書在1963年出版後,受到廣大注意,也引起許多反彈。但即使經過數十年後,這本書依然是理解尤太歷史、納粹德國,甚至正義與邪惡問題的經典作品。
本書特色
◎ 本書由東吳大學端木愷講座教授黃默老師審訂、東吳大學人權學程雷敦龢(Edmund Ryden SJ)老師專文導讀。
◎ 透過政治學者漢娜.鄂蘭的深入分析,顛覆一般對尤太人的既定概念,讓讀者重新思考近代尤太歷史、社會的最佳入門書。
◎ 對台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也更讓我們可以去思考,當一個國家機器假以「公」的名義進行非正義行為時,決策者、執行者、社會群體在公義、在道德、在責任上,該如何去面對。
2022年11月14日 想读 和2020年读《鼠疫》的心情怕是完全不一样
南极 豆瓣
Antarctica
8.2 (8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克莱尔·吉根 译者: 姚媛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0 - 6
《南极》是爱尔兰当代最受瞩目的新锐女作家克莱尔·吉根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也是她的成名作《南极》,获得了爱尔兰隆尼文学奖和洛杉矶时报图书大奖。这不是一本寻常的短篇小说集子。15个故事,从爱尔兰到美国南部,从体面的中产妇女到一无所有的伐木工;或冷酷或温情,或细致或粗砺;却无一例外直接触动读者神经。一个婚姻幸福的女人幻想一场美妙的出轨,而当艳遇来到,却发现一切无法控制;一个失去女儿的父亲,饱受自责的煎熬,同时也承受着来自妻子的心理折磨;一个留恋老屋不愿离去的孩子,多一刻的停留却失去了母亲;还有一对相依为命的姐妹,一对计划外遇的男女,一个重新组合的家庭……关于等待、复仇、伤害、愈合,等等。每个故事都充满着希区柯克式的悬念和欧·亨利式的意外结局,是“当代最精致写作的短篇集之一”。
2022年10月3日 想读
天使の囀り 豆瓣
作者: 貴志 祐介 角川書店 1998 - 7
2022年9月26日 想读 原来那个著名的ttrpg是有贵志祐介的原作打底的(之前知道是很好的本子,没想到大的架构设定来自于实力派作家的撰写)然后才改编成克苏鲁的...难怪有非常浓郁的悬疑味道让人觉得节奏流畅...
命運的八分休止符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連城三紀彥 译者: 吳怡娟 希代書版有限公司 1987 - 9
命運的八分休止符
邪惡之羊
觀衆僅一人
紙青鳥
溼衣裳
2022年9月9日 想读 北村薰推理best100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