壊れない - 标记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豆瓣 Goodreads
Why We Sleep: Unlocking the Power of Sleep and Dreams
8.3 (58 个评分) 作者: [英] 马修·沃克 译者: 田盈春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 - 3
比尔·盖茨精选推荐!
2020年卡尔·萨根科普奖得主马修·沃克成名作品
《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NO.1
全景呈现熟悉又陌生的睡梦领域,让你轻松获得一夜好眠!
◎ 编辑推荐
“要使大脑和身体健康恢复到最佳状态,我们唯一能做的也是最有效的事,就是睡觉,它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最佳对抗死亡方法。”
★ 比尔·盖茨盛赞推荐,称此书让他告别熬夜,开始好好睡觉!
全球销量已突破100万册,被译为34种语言畅销世界!为什么要睡觉,睡不好有什么坏处,怎么睡个好觉,一切答案尽在其中。
☆ 2020年卡尔·萨根科普奖得主马修·沃克成名之作。
《纽约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排行榜NO.1,《观察家报》《金融时报》《卫报》《每日邮报》《标准晚报》年度选书,一部不可不看的权威力作。
★ 我们生命中有1/3的时间都在睡觉,但你是否真的了解这件平常之事?
酒精、空调、LED屏幕,现代人为自己设置了多少安睡障碍?癌症、抑郁症、阿尔兹海默病,睡不好到底会带来多少身心伤害?儿童期、中年期、老年期,怎样睡才能符合各个年龄段的实际需求?理解力、学习力、创新力,梦境如何奇迹般疗愈痛苦创伤,带来认知飞跃?褪黑激素、处方药物、非药物疗法,失眠者的科学选择是什么?
☆ 一本全面、专业、尖端、实用的“睡眠百科全书”,带你寻回一夜好眠。
◎ 内容简介
你认为自己最近睡眠充足吗?你还记得上一次自然醒后神清气爽的感觉吗?不用怀疑,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失眠已经成为流行病的时代。
作为一名杰出的神经科学家,沃克对生物的睡眠行为充满好奇,这促使他成了睡眠研究方面的专家。本书中,他总结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睡眠研究成果,以及前沿的科学突破,告诉我们睡眠的运行机制、睡眠不足的坏处、睡眠与做梦的有益功能,以及睡眠对专业人士个人能力提升的惊人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情商智商、记忆力、运动力、学习力、生产力、创造力、吸引力,甚至食欲,这些让日间生活丰富多彩的能力,原来都与夜间那场睡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现在,你知道我们为什么需要充足的睡眠了吧。打开这本书,看平凡的睡眠如何带来非凡的生命能量,顶尖科学对于睡眠的所有了解及如何睡好觉的诀窍都将在这部关于睡眠的“百科全书”中逐一揭晓。
◎ 名人推荐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是一本重要而迷人的书……关于这项地球人都需要的基本活动,我从沃克那里学到了很多。我想他的这本书也将教会你很多。
—— 比尔·盖茨(Bill Gates),微软公司创始人
令人震惊……一本很棒的书……包含了我们需要知道的所有东西。
—— 克里斯·埃文斯(Chris Evans),好莱坞影星
这是一本必读的书。名闻世界的睡眠专家马修·沃克带我们踏上了一段有趣旅程,让我们得以了解最新的睡眠知识。这本书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还探讨了睡眠质量下降对认知、健康、安全、工作方面产生的影响;这些见解可能会改变你的生活方式。在现在这个让人焦虑的时代,很难找到比这本书更值得一读的书。
—— 亚当·格萨雷(Adam Gazzaley),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学、生理学和精神病学教授
在《我们为什么要睡觉?》一书中,马修·沃克博士精辟地阐释了夜晚,解释了睡眠如何让我们更健康、更安全、更聪明、更有效率。他明确地提供了知识和策略,以帮助我们避免这个缺乏睡眠的社会所带来的威胁生命的风险。我们对睡眠的普遍需求确保了每个读者都能从沃克博士的见解中找到有价值的建议。
—— 马克·罗斯金德(Mark R. Rosekind),NASA科学家,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成员,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前局长
大部分人都不清楚我们三分之一的人生在做什么。沃克在这本清晰且引人入胜的书里,解释了最新的科学,让这个由来已久的神秘问题迎刃而解。在睡前翻阅《我们为什么要睡觉?》,会让你有一段愉悦的时光。
—— 丹尼尔·吉尔伯特(Daniel Gilbert),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
◎ 媒体推荐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是一本肩负使命的书……沃克提出了极具说服力的观点,主张我们正处于一场“沉默的睡眠缺失流行病”之中,这构成了“21世纪最大的公共卫生挑战”……这本书为解决社会性睡眠不足及正视睡眠益处等问题,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理由。从最实用的角度给出的建议是,在床头阅读它。
——《纽约时报》书评(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一位神经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革命性的方法,能让人更聪明、更有魅力、更快乐、更健康,那就是睡个好觉……现在就告诉你这本书能拯救生命,可能还为时过早,但我可以告诉你,它让我大开眼界。
——《卫报》(The Guardian)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睡眠科学中心”主任探索了睡眠的目的。事实证明,了解“为什么”会对“如何做”大有裨益。
——《人物》(People)
一位顶级睡眠科学家认为,对我们的健康来说,睡眠比饮食、锻炼更重要。
——《泰晤士报》(The Times)
热情,急切……这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观察家报》(Observer)
马修·沃克可能是这个星球上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
——《标准晚报》(Evening Standard)
一本富有启发性的重要著作,作者就像自己说的那样,“热爱睡眠和它所做的一切”。但请不要在就寝前翻开这本书。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沃克描述了我们的休息习惯如何随着历史演变,睡眠、慢性病和寿命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什么用来帮助我们睡得更久更深的药丸,实际上却让我们的夜晚变得更糟糕。最重要的是,他提供了简单可行的方法,让我们得到更好的休息──就在今晚。
──《男士杂志》(Men's Journal)
沃克是一位科学家,但他为一般人而写,用容易掌握的类比来说明复杂的概念。这对企业家、教育工作者、家长、政府工作者,以及曾经睡不好觉的人来说尤其重要。
──《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
2021年6月4日 想读
逆行 豆瓣
作者: 太宰治 译者: 邹评 2019 - 8
日本文豪太宰治中短篇精选集,内含太宰治一生写照的十个中短篇,收录太宰治入围第一届芥川文学奖的成名作《逆行》。收录太宰治写作生涯中难得一见的温馨之作——《浪漫灯笼》。此文一改太宰治往日的丧气风格,将入江家兄弟姐妹连作新版《莴苣姑娘》这一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2021年5月28日 想读
共时性 Goodreads 豆瓣 谷歌图书
Synchronicity: An Acausal Connecting Principle
作者: [瑞士] 卡尔·荣格 译者: 邓小松 华龄出版社 2020 - 5
本书中荣格介绍了共时性的理念,摈弃掉围绕在令人吃惊,但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些互相关联的事件周围的幻想和迷信,它们只是“有意义的巧合”。 荣格还介绍了使人困惑的实验:他引用了J.B.Rhine的研究以支持自己的论点。Rhine对意念力实验的统计分析使荣格找到了实验者对卡片上号码的猜测与卡片上实际号码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建立在统计基础上的深层心理与外部事件的关系,拓展了心理学研究的视野。
2021年5月10日 想读
盲剑楼奇谭 谷歌图书 豆瓣
盲剣楼奇譚
6.6 (11 个评分) 作者: [日]岛田庄司 译者: 吕灵芝 新星出版社 2021 - 4
◎日本推理“新本格教父” 岛田庄司
◎《北方夕鹤2/3杀人事件》《奇想,天动》《泪流不止》等杰作云集
“热血刑警吉敷竹史”系列 时隔二十年全新长篇巨著
------------------------------------------------
★内容介绍
一九四五年九月,金泽著名的艺伎馆“盲剑楼”发生了一起密室袭击案,在出入口皆被封住的屋子里,五个无赖被一瞬间斩杀,目击者声称他们是被一位“美剑客”处决的。莫非这位“美剑客”就是盲剑楼庭院的祭祠内供奉的“盲剑大人”?
七十多年后,吉敷竹史与前妻通子卷入一起绑架案,受害人正是当年盲剑楼的幸存者。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奇案,真相究竟是……
2021年5月9日 想读 啥时候KU出我就来看岛田的武侠!
关于那个人的备忘录 豆瓣
殺人鬼にまつわる備忘録
7.7 (92 个评分) 作者: [日]小林泰三 译者: 赵滢 新星出版社 2021 - 3
◎脑子里的记忆可信,还是写下来的文字可信?
◎电波系推理小说 超能力与反超能力
看完整本书后再翻回开头,或许会感到脊背发凉。
------------------------------------------------
★内容介绍
青年二吉在家中醒来,一时茫然,直到打开一个笔记本,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自己患有记忆方面的疾病,为了融入正常生活,会把重要事项都记在笔记本上。
二吉接受了这个现实,打算努力依靠笔记本活下去,却没想到偶遇了一位“怪人”,并被扯入一桩故意伤人事件之中。
二吉能凭借这本笔记本让真凶归案吗?完全相信笔记本上的内容又真的明智吗?
2021年4月11日 想读
塔の断章 豆瓣
7.7 (12 个评分) 作者: 乾くるみ 講談社 2003 - 2
堕ちていく女 驚愕の結末!
作家・辰巳まるみが書いた小説『機械の森』。そのゲーム化をはかるスタッフ8人が湖畔の別荘に集まった。その夜に悲劇が起こる。社長令嬢の香織が別荘の尖塔から墜落死したのだ。しかも彼女は妊娠していた。自殺なのか、それとも?
誰もが驚くジグソー・ミステリ、著者自身による解説を加えた「完全版」で登場!
2021年3月18日 想读
星之继承者 豆瓣 Goodreads
Inherit the Stars
8.8 (101 个评分) 作者: [英] 詹姆斯·P.霍根 译者: [加] 仇春卉 新星出版社 2021 - 4
2027年,月球上发现一具五万年前的人类尸体。如果地球存在高科技史前文明,不可能没有任何遗迹;但若说他来自外星,则又违背进化论。同时,科研发现月球正面与背面的土壤年份相差几十亿年,而从猿猴到智人的进化链上缺失的一环一直没有找到……这一切谜团,都指向五万年前太阳系的那场浩劫,人类创世的史诗大幕,已徐徐拉开。
本书能重新唤起我们生而为人的雄心与尊严:整个地球生物史上,从未出现过人类这样的狠角色!亿万年前驱使鱼爬上岸的那股动力,亿万年后推动我们奋斗一生。
…………………………………………………………………………………………………
纯正的科幻小说,阿瑟·克拉克得让点儿位置出来了!
——世界科幻巨头 艾萨克·阿西莫夫
虽然有些不愿承认,但阿西莫夫说得没错。詹姆斯,欢迎加入硬科幻俱乐部。
——世界科幻巨头、《2001:太空漫游》作者 阿瑟·克拉克
我偶然在书店看到了《星之继承者》。在我仔仔细细阅读之后,终于又找回了那种熟悉感。我和“我们的科幻”重逢了。
——《合金装备》《死亡搁浅》游戏监督 小岛秀夫
这本书虽然是科幻小说,但绝对也是独一无二且精彩绝伦的推理小说。真不知道作者是怎么想出这么多谜题的。这是此生必看的一本书。
——著名日本推理作家、《尸人庄谜案》作者 今村昌弘
…………………………………………………………………………………………………
荣获1981年第12届日本星云赏海外最佳长篇奖,提名1978年轨迹奖
入选Twitter网友票选“世界本格推理100强”
被漫画大师星野之宣在2011-2012年改编为同名漫画
人类进化史上的终极谜团!硬科幻与本格推理的完美融合,影响一代科幻迷与推理迷的不二神作!
2021年3月17日 想读
奔跑吧!梅洛斯:新解 豆瓣
新釈 走れメロス 他四篇
8.1 (35 个评分) 作者: [日]森见登美彦 译者: 代珂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0 - 11
日本鬼才作家森见登美彦珠玉短篇集
是等待的人更痛苦,还是被等待的人更痛苦?
《四叠半神话大系》《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系列第三作
收录太宰治、芥川龙之介、中岛敦、坂口安吾、森鸥外的名作新解
随书赠:文豪别册1本+中村佑介插画大海报1幅(首印限定)+微观摄影主题明信片5张(首印限定)
————————————————
★日本鬼才作家森见登美彦“四叠半”系列作品第三部,中文版首次引进
继《四叠半神话大系》《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之后,森见登美彦又一次拓宽“四叠半”的舞台,描绘了一群青春迷途的大学生颓废又精彩的日常生活。
★收录太宰治、芥川龙之介、中岛敦、坂口安吾、森鸥外的名作新解:是等待的人更痛苦,还是被等待的人更痛苦?
森见登美彦将五篇传世名作重新演绎,保留了原作的框架结构和表现手法,将故事发生的舞台换成了现代的京都,主人公也变成了现代大学生,让文学经典脱胎换骨,焕发出全新的光彩。
★日本著名插画家中村佑介绘制的原版封面
中村佑介为森见登美彦绘制过多本书的封面插画,他的插画融合现实与幻想,与森见的文字相得益彰,深受喜爱。
★收录森见登美彦的两篇后记和《攻壳机动队》导演神山健治的解说
如果是我,将会如何重写这些名作?这些小说的哪些地方难以舍弃?这个登场人物可以改写成怎样的人?这篇小说有哪些直指当下的点?将太宰治的《奔跑吧!梅洛斯》作为起点,让一百个人重写,恐怕会有一百个梅洛斯朝着一百个不同的方向奔跑。——森见登美彦
总之就是有趣。这是踩在老虎尾巴上的青春小说,我读得都停不下来。如果以后有机会与森见先生见面,我恐怕会向这位小自己十多岁的年轻人毫不吝啬地赠以如暴雨般的赞美之词。——神山健治
★随书赠文豪别册,收录五篇文豪经典原作
开本:125*185mm。
本次特别重译了太宰治、芥川龙之介、中岛敦、坂口安吾、森鸥外的五篇原作,与森见的新编故事对照阅读,乐趣翻倍。
★赠中村佑介的插画大海报(首印限定)
尺寸:370*520mm。
日本国民级插画家中村佑介,画风辨识度极高,他笔下的少女形象俘获了万千读者的心。
★赠一套五张微观摄影主题明信片(首印限定)
尺寸:150*100mm。
基于书中五篇故事布景拍摄的微缩景观明信片,以新奇有趣的形式展现森见天马行空的幻想世界。
————————————————
本书是森见登美彦致敬经典的短篇小说集。
一手遮天的图书馆警察长官抢了诡辩社的活动室,诡辩社面临解散危机。自诩为“诡辩社代言人”的社员芽野去找图书馆警察长官理论,长官说若想保住活动室,必须证明“真正的友情”给他看。为此,芽野留下唯一的挚友芹名做人质,自己则展开了穿越整个京都的大逃亡。
芹名的等待会不会被辜负,芽野能否逃出长官在京都布下的天罗地网?被命运的黑线绑在一起的这对挚友,最终将何去何从?
森见登美彦将五篇传世名作搬上京都舞台,用亦庄亦谐的梦幻之笔为其重新上色,实现了文学经典的脱胎换骨,完美地描绘了一群青春迷途的大学生颓废又精彩的日常生活。
2021年3月15日 想读
邓小平时代 豆瓣
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9.8 (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傅高义 译者: 冯克利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 1
邓小平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走向,也改变了每一当代中国人的命运。解读邓小平的政治生涯及其行为逻辑,就是解读当代中国,解读个人命运背后的历史变局。《邓小平时代》是对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国惊险崎岖的改革开放之路的全景式描述。作者对邓小平个人性格及执政风格进行了深层分析,并对中国改革开放史进行了完整而独到的阐释。书中涵盖丰富的中外档案资料和研究成果,以及为数众多的作者独家访谈。对中美建交、华国锋历史评估、改革开放的幕后曲折、邓小平和诸多当时关键人物之关系、香港问题、邓小平南巡等重大议题均有详述及剖析。
2021年3月8日 想读
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桶川ストーカー殺人事件
8.9 (300 个评分) 作者: [日] 清水洁 译者: 王华懋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1 - 2
推动反跟踪骚扰法案出台的凶杀案件!
是谁杀害了一个女孩三次?
调查记者全程追踪,直击日本官僚体制的结构性罪恶
日本纪实文学金字塔尖之作,日本记者会议大奖作品
◎编辑推荐
“我的女儿被杀害了三次。”
第一次是罪犯,
第二次是怠于调查的警方,
第三次是伤害她名誉的媒体。
前男友跟踪骚扰、买凶杀害 + 警方坐视不理 + 媒体污名化报道,无辜的受害人被一次次推向深渊。
遭遇骚扰和暴力、受到死亡威胁的女性,保留证据,奋力求救,为何无人听见?
饱受白眼的“三流”记者,为何挺身而出,站在公权力的对立面,揭露警方的一个又一个谎言?
■ 调查记者清水洁全程追踪,秉持“人”的良心而报道,传递受害人的真实声音。先于警方找到实行犯,揭露警察与官方媒体的罔顾事实、操纵舆论的“共犯”结构。
■ 十幅照片还原侦破过程,直击逮捕现场。
■ 本作“日本记者会议(JCJ)大奖”“编辑选择杂志报道奖”,被誉为 “记者的教科书”“日本纪实文学的金字塔”。
■ 此案推动了日本《跟踪骚扰行为规范法》出台。
◎内容简介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六日,年轻女子猪野诗织在日本埼玉县JR桶川站前遭人持刀刺死。
受害者生前因长期受到跟踪骚扰而多次向警方报案,警方却未予重视,最终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记者清水洁在调查这一事件的过程中,依从受害者生前留下的“遗言”的引导,多方走访查证,在警方轻视线索、调查不力的情况下,以记者的身份找到了实行犯,进而揭露了警方对受害者生前报案的漠视、敷衍,以及案发后试图抹黑受害者、掩盖渎职事实的行为。
此案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推动了日本《跟踪骚扰行为规范法》的出台。
本书是该事件的全记录。
◎媒体评论
此书除了让我们重新审视公权力的体制内在、媒体载舟覆舟的能力,也揭示了这样的意义:每个人都可能是促成社会之恶的原因,但每个人也都可以有所选择、选择自己不去构成社会之恶,甚至可以交付一己之力成就善的一部分。
——2019台湾OPENBOOK年度好书推荐语
清水先生是一位著名的记者,曾采访报道过“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足利事件”等大案,放出过许多推翻警方与检方调查结论的独家特写。
——伊藤诗织在《黑箱》中评价清水洁
用这种方式,清水洁在调查上面把警方绝对不愿意别人知道的内幕给揭露出来,当然他绝对来不及救回被害者,但他尽到了作为一个调查记者最重要的责任,他不放弃把警方不愿意被大众知道的事实给揭露出来。这本书值得大家看一下,想一下。
——《杨照读书》
为了回应被害者的「遗言」而开始活动的清水记者,带着甚至是「愚直」的执念,最终将犯人和警察双方逼迫得走投无路,真的很精彩。我认为这才是记者的精神,这就是正义。我不常使用“感动”、“正义”等词语(而我这次使用了),所以我关于这部著作的感想,应该可以得到大家的信任。
——明治大学法科大学院教授 瀬木比吕志
2021年3月2日 想读
下落小猫与基础物理学 豆瓣
Falling Felines and Fundamental Physics
作者: (美) 格雷戈里·J.格布尔 译者: 戴一 中信出版社 2020 - 10
人人都爱猫,它的灵活性更是让人印象深刻。我们都见过它跳来跳去,爬高爬低。那么,一只向下跳落的猫,它在落地之前究竟是如何调整自己的?它是怎么站稳脚跟的?
这个问题难倒了不少聪明的头脑,他们也着实探索了很长一段时间。而对这个问题的探寻和回答,甚至帮助科学家们解决了一些其他问题——一些看似不可能解决的难题。这是一本从往下跳落的猫探讨物理学的科普小书。作为人类的亲密动物伙伴,猫的行为当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至少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一只往下跳落的猫究竟是如何稳当地站在地面上的,这个问题就一直困扰着人类。
在这段有趣和令人大开眼界的历史中,物理学家格雷格里·格布尔试图理解猫的翻正反射现象,而理解这一现象的科学探究,为解决数学、地球物理学、神经科学和人类太空探索中的谜题提供了重要见解。结果,科学家们通过物理、生理学、摄影和机器人技术,通过科学辩论,揭开猫如同杂技一般的“表演”的秘密,猫是如何在空中扭转的。
作者向我们介绍了科学家的发现,精妙有趣的细节其实仍未有定论,甚至还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激烈辩论。与其他猫的行为一样,我们研究得越深入、越多,我们发现的惊喜就越多。
2021年2月27日 想读
精神现象学 豆瓣 豆瓣
Phänomenologie des Geistes
作者: [德] 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译者: 先刚 人民出版社 2013 - 10
《精神现象学》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经典哲学著作之一,是黑格尔公开发表的第一部哲学巨著,被誉为“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马克思语),亦是当代最受关注、最有影响力的黑格尔著作。
《精神现象学》新译本首次完全基于黑格尔德语原文,积八年之功而完成。译者毕业于北京大学( 哲学 学士、硕士)和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德国古典哲学 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不仅精通德语,对于黑格尔哲学更有深厚的理解把握。相比之前流行的产生于50多年前的旧译本,新译本准确可靠,文字平实通达而不失深邃,忠实地还原了黑格尔思想的原貌。
2021年2月19日 想读
纯粹理性批判 豆瓣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9.6 (15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伊曼努尔·康德 / 校注 杨祖陶 译者: 邓晓芒 人民出版社 2004 - 10
本书是康德三大批判著作、也是其全部哲学著述中意义最为特殊和重大的巨著,它改变了整个西方哲学前进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康德花了11年的时间完成,1781年初版,1787年再版。贯彻始终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它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来源、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从而确定它能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在这基础上对形而上学的命运和前途作出最终的判决和规定,其使命是为真正的、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全书约有40余万字,除了序言和一个总的导言外,分为“先验要素论”和“先验方法论” 。中译本是直接从德文原本由邓晓芒翻译、杨祖陶校订,其译文精良,堪称佳作。书后还附有德汉术语索引、汉德术语对照以及人名索引,方便使用。
2021年2月19日 想读
青之炎 豆瓣
青の炎
7.8 (31 个评分) 作者: [日] 贵志祐介 译者: 丁丁虫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1 - 5
十七岁的完美犯罪
少年深藏的愤怒,宛如青色的火焰。
与那冷静的色彩相反,
青之炎的燃烧温度,比红色的火焰更高……
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山本周五郎奖提名作品
蜷川幸雄导演、二宫和也主演同名电影原著
十七岁的高中生栉森秀一,与母亲友子和妹妹遥香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母亲再婚又离婚的对象曾根隆司再度 出现,打破了原有的平静。担忧母亲和妹妹安全的秀一,在诉诸正当手段无果后,决定“强制结束”这个闯入者的生命。本以为完美的计划却出现了意外……
2021年2月17日 想读
作者不詳(下) 豆瓣
8.9 (29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三津田信三 講談社 2010
押し寄せる『迷宮草子』の怪異!
異形の同人誌は読む者を何処へ誘う!? ホラーとミステリが融け合う三津田信三の世界が忍び寄る。
謎と怪異は、同人誌『迷宮草子』から溢れでるように――。尚も読み進める三津田と飛鳥信一郎の周囲の異変は激しさを増していく。解き明かさなければ破滅が待つ。2人は“本”の恐怖から逃れることができるのか。最終話「首の館」の扉が開く。著者の綴る異界の源がここにある。驚愕のホラー&ミステリ完結編。
2021年2月4日 想读
都市传说百科全书(增补版) 豆瓣
Encyclopedia of Urban Legend, Updated and Expanded Edition
8.1 (10 个评分) 作者: [美] 扬·哈罗德·布鲁范德 译者: 李扬、张建军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2020
本书是一本集研究专业性、阅读趣味性、创作启发性于一身的学术“巨”著。
它以百科全书的形式呈现,所有词条以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以仿词典的形式编排,搜罗汇集了近乎全球的都市传说故事。作者系统地整理了具体的都市传说故事(及它们的演变)、都市传说的相关术语,简明地叙述了都市传说在一些国家的研究情况、与都市传说相关的流行文化和其他文类,等等。
都市传说(Urban Legend),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听起来稀奇古怪、异想天开、99%不足为凭,人们却愿意相信它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关,内容涉及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通常来自“朋友的朋友”的讲述,并被口口相传。没有人能拒绝一个据说是真实的,且令人抓心挠肝的好故事,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
《都市传说百科全书》完备地溯源了都市传说的历史与发展状况,行文生动幽默,既是全球都市传说的分类整理,普通读者可以津津有味地阅读,也是编剧、小说家等创作者的灵感素材库。正如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中说:“口口相传的经验是所有讲故事者都从中汲取灵感的源泉。”
2021年1月28日 想读
平凡的世界(全三部) Goodreads 豆瓣
8.4 (343 个评分) 作者: 路遥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 1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一部小说形式的家族史。作者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在小说中全景式地表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的社会生活。在近十年的广阔背景下,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2021年1月26日 想读
永恒的终结 豆瓣 Eggplant.place Goodreads
The End of Eternity
9.0 (370 个评分) 作者: [美] 艾萨克·阿西莫夫 译者: 崔正男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4 - 9
24世纪,人类发明了时间力场。27世纪,人类在掌握时间旅行技术后,成立了一个叫做永恒时空(Eternity)的组织,在每个时代的背后,默默地守护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永恒时空以一个世纪为单位,并视每个世纪的发展需要而加以微调,以避免社会全体受到更大伤害。通过纠正过去的错误,将所有灾难扼杀在萌芽中,人类终于获得安宁的未来。然而,这种“绝对安全”的未来却在某一天迎来了终结。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因果链,仿佛从四面八方涌来的黑暗,即将吞噬全人类。
安德鲁•哈伦,生于95世纪,他是永恒时空的时空技师、人类未来社会的精英。他的天职是靠操纵时空壶,进行时间旅行来守护500亿人类,而在一次时空任务中,他邂逅了令他一见倾心的姑娘,而突然来到的爱情却让他开始质疑整个世界。
同时,人类最后的希望,也落在了时间旅行者安德鲁•哈伦最后的时空任务上……
◆《永恒的终结》是最伟大的科幻作家阿西莫夫被公认的最高杰作。
◆《永恒的终结》厘清了关于时间旅行的一切构想!
◆1955年原作出版,科幻迷们翘首以盼60年来,唯一中文版全译本首次登陆中国。
2021年1月26日 想读
密室 豆瓣
Rummet
9.3 (6 个评分) 作者: [瑞典] 约纳斯·卡尔松 译者: 徐昕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6 - 1
《密室》是瑞典新锐作家约纳斯·卡尔松创作于2009年的中篇杰作,以细腻的心理描写、精致的小说结构、玄妙的故事情节,受到广泛好评,一经出版就引起强烈反响,已被翻译到多个国家。
书中的“我”刚来到新单位不久,偶然发现了藏在厕所和电梯之间的小房间,里面布置井然,安静无扰,令“我”觉得找到了休憩的好去处。更重要的是,领导所欣赏的细致、高效、上进心等诸多品质,只在这个房间里才能得到充分激发。然而,同事们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房间;而“我”也终于意识到,从建筑学的角度上来说,这样一个房间是不可能存在的……
如果您也曾在办公室里苦熬,偶尔觉得整个世界都在与自己作对,那么这本精悍而犀利的书正适合您。
————————————————
-
-
卡夫卡式的当代寓言 北欧黑色幽默的集中体现
瑞典新锐作家约纳斯·卡尔松为办公室小人物所作的“反英雄”之歌
-
-
新潮的北欧黑色幽默遇上老派的办公室政治,产生的效果令人赞叹。
——《纽约邮报》
-
-
《密室》是一则当代寓言,它足以媲美弗兰茨·卡夫卡的作品和赫尔曼·梅尔维尔的《代笔者巴特比》。这部技法高超并带给人极大阅读快感的小说应该成为办公室职员的必读之书。
——《图书馆期刊》
-
-
《密室》既是一幕心理剧,记录了一个似乎陷入疯狂的不安之人;又是一篇讽刺檄文,将矛头对准了当代文化及在其背景下被异化的劳动者。卡尔松将幽默的文笔、超自然元素和发人深省的内涵完美地糅合在了一起。
——《书单》
2021年1月16日 想读
沙之书 豆瓣 Goodreads
El libro de arena
9.0 (166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豪·路·博尔赫斯 译者: 王永年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7
小说集,一九七五年出版,收短篇小说十三篇,博尔赫斯写作后期的顶尖之作。面对一本页码无穷尽的“沙之书”,先开始是据为己有的幸福感,最终领悟是可怕的怪物,是一切烦恼的根源。这本书,是博尔赫斯书籍崇拜情结的体现,象征具有无限性的宇宙、世界。人竭力突破未知,最终却体验到无限而确证自我的渺小无力。“如果空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空间的任何一点。如果时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时间的任何一点。”无限性、可能性、死亡、记忆与时间等概念哲学、玄学层面的思考蕴含在各篇当中。
2020年12月20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