壊れない - 标记
茶花女 豆瓣
La Dame aux camélias
8.0 (200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小仲马 译者: 王振孙 外国文学出版社 1997 - 3
《茶花女》为我们塑造了一些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而其中最突出、最令人难忘的自然是女主人公茶花女玛格丽特。读者们切莫把玛格丽特和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小姐混为一谈,阿尔丰西娜的身世固然值得同情,但她的的确确是个堕落的女人,用小仲马的话来说,她“既是一个纯洁无瑕的贞女,又是_个彻头彻尾的娼妇”。但玛格丽特却不同,她美丽、聪明而又善良j 虽然沦落风尘,但依旧保持着一颗纯洁、高尚的心灵。她充满热情和希望地去追求真正的爱情生活,而当这种希望破灭之后,又甘愿自我牺牲去成全他人。
这一切都使这位为人们所不齿的烟花女子的形象闪烁着一种圣洁的光辉,以至于人们一提起“茶花女”这三个字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什么下贱的妓女,而是一位美丽、可爱而又值得同情的女眭。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为人们留下了许许多多不朽的艺术形象,而玛格丽特则完全可以跻身其间而毫无愧色。
2019年4月16日 想读
黑天鹅 豆瓣
Black swan : the impact of the highly improbable
7.3 (4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译者: 万丹 中信出版社 2008 - 5
在发现澳大利亚的黑天鹅之前,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黑天鹅”曾经是欧洲人言谈与写作中的惯用语,用来指不可能存在的事物,但这个不可动摇的信念随着第一只黑天鹅的出现而崩溃。
黑天鹅的存在寓意着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一切。人类总是过度相信经验,而不知道一只黑天鹅的出现就足以颠覆一切。然而,无论是在对股市的预期,还是政府的决策中,黑天鹅都是无法预测的。“9•11”事件、美国的次级贷危机、中国的雪灾,都是如此。
生活中,随机性随处可见,在资本市场也是一样。人们总是以自己有限的生活经验和不堪一击的信念来解释不可预测的事件;即便是精于算计的专业人士,也难保不被随机性愚弄,其实我们应该做的是顺应这种不可知的未来。这本书会教你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把握黑天鹅带来的机会,采取应对策略,从中受益。
2019年1月13日 想读
罪与罚 豆瓣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и наказание
9.0 (63 个评分) 作者: [俄]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朱海观 / 王汶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 8
本书是一部浸透着血和泪的社会悲剧,一部酣畅淋漓地剖析一个罪犯内心世界的心理小说,一部举世公认的、震撼灵魂的世界文学名著。  小说是以刑事犯罪为题材的,写的是罪与罚。  主人公——大学生拉斯柯尼科夫为贫困所迫,不得不中途辍学。他住在一间租来的、像个衣柜似的陋室里,整日像只猫似的躲着催租的女房东,靠母亲省下来的一点抚恤金和借债过日子。在走投无路的困境中,经过苦思冥想,他头脑中产生了一种“理论”。根据这一理论,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平凡的人,低等人,他们只是繁衍同类的材料,必须俯首帖耳地做奴隶;另一类是“非凡的人”,他们是统治者,不受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可以为所欲为,甚至可以随意杀人。为了从困厄中挣扎出来,为了不再连累母亲和妹妹,同时也是为了实践一下自己的“理论”,来检验自己到底是个和大家一样的“虱子”,还是一个“非凡的人”,他挺而走险,举起发抖的双手,用斧子砍死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抢走她的钱和首饰,继而为灭口又狠心杀死了她的妹妹。事情虽然干得不那么顺利,但由于种种巧合,他竟安全地逃离了现场。警方也始终没能找到确凿的证据,而且后来还出现了一个“替身”:嫌疑犯米柯尔卡向警方自首,“供认”是他杀死了老太婆。此时真正的凶手拉斯柯尼科夫几乎可以完全逃脱法律的惩罚了;然而,他却没能摆脱掉另一种更可怕的惩罚—道德与良心的惩罚,而且,这惩罚先于犯罪:自他萌生杀人念头的时刻起,他的内心便成了一个永不安宁的战场。人性与反人性、良知与他的“理论”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他为那“荒唐的”念头感到厌恶,不相信自己真会去做“那件事情”,直到行凶前的最后一刻他还在犹豫:“不如回去吧?”杀人后,他便陷人了痛苦的精神折磨之中。他得了热病,昏迷三天三夜,发高烧,做噩梦,动辄歇斯底里大发作;他开始厌烦世上的一切,甚至对自己的母多和妹妹也产生一种生理上的憎恶;他对什么都怀疑,却又神经质地一次次暴露自己,甚至下意识地再次去凶杀现场拉门铃,重温“当时那种又痛苦又可怕的丑恶感觉”。他的精神防线彻底崩溃了,他痛心地说:“难道我杀死了老太婆吗?我杀死了我自己,而不是老太婆!我一下子把自己毁了,永远地毁了!”在妓女索尼娅“爱”的感召下,他终于去自首了。
2018年12月24日 想读
雪国 豆瓣
ゆきぐに
7.7 (82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川端康成 译者: 叶渭渠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 1
本书是大学生必读丛书中的一册,书中以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书目为依据,收录了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先生的中篇小说《雪国》。 本书具有很强的经典性及学术性,该书不仅是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从事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书籍,同时也是其他专业大学生加强人文素养、丰富文化底蕴、促进专业学习的重要读物。可供不同专业的大学生阅读收藏。
2018年12月24日 想读
活下去的理由 豆瓣
Reasons to Stay Alive
7.7 (92 个评分) 作者: [英] 马特·海格 译者: 赵燕飞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8 - 1
新锐小说家马特·海格以文学手法剖白自身心理困境
再现一段克服绝望、走出抑郁的生命之旅
...................
※编辑推荐※
☆畅销全球33个国家,英国报业巨头《星期日泰晤士报》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No.1,连续46周稳居英国图书畅销榜前10名,英国最大连 锁书店水石书店年度选书,入选《娱乐周刊》2016年必读书目。
☆ BBC、《纽约时报》《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电讯报》《观察家报》《赫芬顿邮报》等五十余家知名媒体争相报道,珍妮特•温特森、尼尔•盖曼、S·J·沃森、乔安妮·哈里斯等知名作家击节赞赏。
☆作者马特·海格曾站在悬崖边企图自杀,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在这本书中,他以惊人的准确度再现了与抑郁相伴的种种亲身感受。但这本书非关死亡,而是关于如何在失去一切之后绝地逆转,度过人生的艰难时期;如何在走出困境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更用力地去爱,去生活,去感知生命。
...................
※内容简介※
24岁时,作者马特·海格不幸被命运选中,成为抑郁症患者。本书讲述了这个并不比任何人坚强的年轻人,一点一滴克服精神上的极度痛苦,从绝望中活下来的故事。
在《活下去的理由》中,马特一面以文学手法精确再现那些不被理解、无法言说又撕心裂肺的精神痛苦,代抑郁症患者发出那些不曾被世界听到的呼喊;一面又用举重若轻的笔调,讲述他在爱的陪伴下一次次击退黑暗的经历,向读者分享了一场绝望与希望并存、黑暗和温暖交织的生命之旅。
著名演员乔安娜·林莉称这本书“甚至能救活几条人命”,亚马逊读者称“想把这本书拿给所有人看,因为它说出了自己无法表达的心声”。
...................
※ 媒体推荐※
《活下去的理由》不是那种普遍意义上的自助书,它反映了个体生命对危机的应对方式,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创造性。这本书能够带给人们希望,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卫报》(The Guardian)
看着这个年轻的生命被抑郁症消耗,本该是个令人心碎的故事,但这本书却带来了出人意料的温柔抚慰。
——《星期日邮报》(Sunday Mail)
一个关于作者是怎样从抑郁和自杀阴影中回归的温暖故事,在绝望的时候,它能给你带来安慰。
——《新政治家周刊》(New Statesman)
这本书不仅对抑郁者有用,还能帮助抑郁者的父母、伴侣、朋友了解所爱之人正在经历什么。它是希望的灯塔。
——stylist杂志
这里没有心理呓语,只有海格非常真实、接地气,充满智慧的叙述。书中很多句子都能引发联想,让你想把他们摘抄下来。
——《女性健康》(Women’s Health)
...................
※ 名人推荐※
这是一本绝妙的书,那些为抑郁症所苦的人,身边有人受抑郁症折磨的人(差不多每个人都有),都应该读一读。
——S·J·沃森(S·J·Watson),畅销小说《别相信任何人》作者
把难以启齿的敏感话题从黑暗中解放出来,并照以光亮。
——麦克·帕林(Michael Palin),英国喜剧演员
我无法用言语表达这本书中蕴藏着多么大的救赎力量。阅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像作者给了我一个温暖的拥抱,他仿佛在对我说:“我保证,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亚马逊读者
终于有一本关于抑郁症的书真的有用了!有过类似经历的读者一定会不停地点头,同意作者所说的一切。这里没有心理学家们隔岸观火般的治疗方案,只是在讲述马特·海格与恐怖的黑狗相伴同行的真实经历。它让我流泪,也让我欢笑,我为马特走出抑郁的那些瞬间而欢欣雀跃。
——goodreads读者
2018年12月16日 想读
经典企鹅:从封面到封面 豆瓣
Classic Penguin:Cover to Cover
9.5 (13 个评分) 作者: [美]保罗·巴克利 编著 译者: 邹欢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 10
我们的设计师总能直面挑战,拒绝平淡无奇、只求新颖巧妙,可能会有些颠覆,但始终很企鹅。
——艾尔达·鲁特,企鹅经典副总裁
成立于1935年的企鹅图书是一家被全世界读者和出版业同行敬重的出版机构,其装帧设计更是引领出版业多年。
作为其几十年设计风格的沉淀,企鹅的创意总监保罗·巴克利曾于2010年企鹅图书成立75周年之际出版了《企鹅75》,书中精心挑选了在过去数十年间最能代表企鹅风格的75款图书封面。作者更是在书中讲述了未被外界知晓的封面设计幕后故事,让读者得以一窥图书封面从最初的创意到最终确定的复杂历程。
大受欢迎的《企鹅75》如今迎来了续作,《经典企鹅:从封面到封面》。结合艺术家和作家娓娓道来的评论,保罗·巴克利精心策划并展示了十多年来那些令人惊艳的封面设计及其背后的故事。如果你喜欢文学经典、书籍设计和一切企鹅的东西,《经典企鹅》不容错过。
2018年11月23日 想读
叙述トリック短編集 豆瓣
作者: 似鳥 鶏 講談社 2018 - 9
*注意! この短編集はすべての短編に叙述トリックが含まれています。騙されないよう、気をつけてお読みください。
本格ミステリ界の旗手が仕掛ける前代未聞の読者への挑戦状!
よく「叙述トリックはアンフェアだ」と言われてしまいます。これが叙述トリックというものの泣きどころです。
では、アンフェアにならずに叙述トリックを書く方法はないのでしょうか?
答えはノーです。最初に「この短編集はすべての話に叙述トリックが入っています」と断る。そうすれば皆、注意して読みますし、後出しではなくなります。
問題は「それで本当に読者を騙せるのか?」という点です。最初に「叙述トリックが入っています」と断ってしまったら、それ自体がすでに大胆なネタバレであり、読者は簡単に真相を見抜いてしまうの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か?
そこに挑戦したのが本書です。果たして、この挑戦は無謀なのでしょうか? そうでもないのでしょうか?その答えは、皆様が本書の事件を解き明かせるかどうか、で決まります。(「読者への挑戦状」より一部抜粋)
2018年11月21日 想读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8.3 (289 个评分) 作者: [马来西亚] 黄锦树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 - 3
大雨无边无际,召唤南洋胶林深处的情感与记忆
台湾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得主黄锦树获奖作品
...................
※编辑推荐※
☆《雨》是2017年台北国际书展大奖及金鼎奖文学图书奖得奖作品,同时也是 2018年首届北京大学王默人-周安仪世界华文文学奖获奖作品,收录了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短篇小说得奖作品《归来》。作者黄锦树是马来西亚华文重量级作家,曾获台湾重要文学奖 — —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雨》是黄锦树作品首次以原貌引进大陆。
☆ 不管在创作领域还是研究领域,黄锦树在当代马华文学(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代表性都毋庸置疑。梁文道曾说:“马来西亚的作家的一种特质,这个特质就在语言文字的经营上格外用心。坦白讲甚至在今天的中国大陆,我们所谓的中州正韵的原生地,同代的许多的小说家都不一定有他们那么地圆熟,那么地精巧。”
☆ 黄锦树以创作、立论对抗历史的遗忘,寻觅马华文学的出路。他的创作参照在故乡的生活经验,承接以往几近于失传的“异史”,经营一个幻魅的历史叙事学,以文学的方式使人重新省视过去,扣问未来该何去何从。
☆ 本书笔调魔幻,刻划细致,读着让人迷失在潮湿溽热的南洋雨林深处中,同那个小家庭一起畏怖惊惧,一起轮回转生。
...................
※内容简介※
离开故土下南洋的一个小家庭,栖身并扎根于马来半岛胶林间,四周环伺着凶猛的野兽、怀有异心的外人及徘徊不散的亡灵。伴随着家庭成员突如其来的失踪、离奇的死亡,缓慢而抑郁的步调积累到了某一天,迸发出爆裂性的奇诡突变,暴雨带来的洪水有时通向彼岸,从死神的指掌间他们脱离了现世,旋即变为异物投向下个轮回,不断循环往复。
...................
※名人推荐※
胶林小镇总是他构思的始原场景。潮湿凝腻的氛围,简陋质朴的市井人物,阴鸷凄迷,而且时泛凶机。黄锦树是忧郁的,但他“非写不可”。就像沈从文诉说他的湘西故事……但黄锦树不是沈从文。沈从文面对天地不仁,却能经营一种抒情视野……黄锦树的作品有杀气。不论讽刺白描或乡愁小品,你都感觉字里行间溅着血光。……这倒令我们想起了鲁迅的风格。“我以我血荐轩辕”,写作是拼命的事业,闲人最好莫近。我们的文坛假情假意惯了,突然来了个拼命三郎,当然求之不得。
——文学评论者 王德威
自卡夫卡以来的现代小说,从精神到样貌,总是跋涉。现在读了锦树的小说,竟是迅速之诗。可说来辛酸,能够迅速,正是因为马华文学的文化资产欠缺,甚或没有。……他本属学界,那几本核量级的文论(我读了不止一次《文与魂与体/论现代中国性》),即使没读过,方圆内也感受得到辐射能。才华有余,他写着小说,故而比他的任何一位马华同行都洞察着这个没有,并戮力善用之,那成为他的“变形记”体。
——台湾作家 朱天文
非常厉害,非常美的一组短篇小说。……这本小说集里对读者熟悉的雨林,文字上更精致,画面的显影解析更历历如绘,故事里的人物因为不是为一个之后要发动的魔术或叙事的妖怪吞噬而存在,故而更在故事里五官清晰,置身的场景愈栩栩如生。
——台湾作家 骆以军
2018年10月17日 想读
未完成的肖像 豆瓣
Unfinished Portrait
7.2 (5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者: 黄芳田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4 - 7
作品阐述的是某些破坏力最强、最激烈的爱的形式──露莎琳/克莉丝蒂的独生女。人心险峻不限于谋杀,光是家庭里、情人间的心里波澜就足以让任何一个故事惊心动魄,让你像读谋杀故事一样屏息以待。克莉丝蒂留给世人仅有的,也是她自称"非写不可"的六个爱的故事之一,是公认的克莉丝蒂前半生自传/私小说。
2018年10月12日 想读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真实人生 豆瓣
Agatha la vraie vie d'Agatha Christie
8.6 (27 个评分) 作者: [法] 安娜·马丁内蒂 / [法]纪尧姆·勒博 译者: 程卓 / 张园园 新星出版社 2018 - 4
一本讲述阿加莎•克里斯蒂一生的绘本书。
从消失的一星期切入,以图片配有趣文字的方式展现出生活中的阿加莎和创作中的阿加莎。儿时的教育、初恋的羞涩、离婚时的迷茫、旅途中的见闻、再婚的甜蜜,本书将这些不为人知的生活细节融入阿加莎的小说创作故事中,立体丰满地呈现出侦探小说女王的一生。
其中还将波洛真人化,让这位虚构人物与他的创造者聊天,二人有分歧、也有体谅,十分动人。
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阿加莎图文传记。
2018年10月4日 想读
Broken April 豆瓣
作者: Ismail Kadare Vintage 2003 - 11
From the moment that Gjorg's brother is killed by a neighbour, his own life is forfeit: for the code of Kanun requires Gjorg to kill his brother's murderer and then in turn be hunted down. After shooting his brother's killer, young Gjorg is entitled to thirty days' grace - not enough to see out the month of April. Then a visiting honeymoon couple cross the path of the fugitive. The bride's heart goes out to Gjorg, and even these 'civilised' strangers from the city risk becoming embroiled in the fatal mechanism of vendetta. (20030303)
2018年10月1日 想读
メーラーデーモンの戦慄 豆瓣 Goodreads
7.7 (19 个评分) 作者: 早坂 吝 講談社 2018 - 9
メーラーデーモンを名乗る者から「一週間後、お前は死ぬ」というメールが届いた後、殺害される連続殺人が発生! 「お客様」を殺された上木らいちは捜査を開始。被害者は全員、X-phone(サイフォン)社のガラケーを所有していたことが判明する。一方、休職中の元刑事・藍川は「青の館」で過ごすが、小松凪巡査部長のピンチを知り、訳ありの宿泊者たちと推理を展開。らいち&藍川、二人は辿り着いた真相に震撼する!!
2018年9月15日 想读 虽然我现在甚至都不确定接下来若干个月有没有精力读推理了【。。。
异类婚姻谭 豆瓣
異類婚姻段譚
6.6 (9 个评分) 作者: [日]本谷有希子 译者: 唐辛子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8
《异类婚姻谭》由四篇短篇小说组成,其中首篇《异类婚姻谭》为2016年第154届芥川奖获奖作。此书以“某天,忽然留意到自己的脸和丈夫的脸变得一模一样”开篇,这并不是一个夫妻在一起久了便有夫妻相的轻松故事,而是主人公在婚后逐渐丧失个体独立性、险些被所谓的丈夫拖进“非人”泥沼中的故事。 “我”起初并未太在意,直到有一日发现丈夫的脸部器官竟然移位,对此,“我”并未太多干涉,直到有一天发现自己的脸部器官也开始有了变化……续篇《狗们》中,沉默寡言的“我”接到去朋友的山中小屋独立完成一项工作。山中无人,只有“我”和一群雪白的狗们。有次下山,“我”接到山下小镇的传单,说有人失踪,请务必注意狗的出没。我并未在意,回到山上后,一切如常。可当“我”再次下山,发现山脚小镇已无人烟,满心惊异的“我”只好回到山上与狗们相依为命。终于,有一天,睡在狗们身边的“我”身上也长出了白色的绒毛……小说将日本传统的文学形式“怪谈”与现代生活嫁接,在现代生活之上结出了妖娆的果实。
《异类婚姻谭》是日本第154届芥川龙之介文学奖获奖作品,将日本古典怪谈融入现代生活,情节吊诡,气氛悬疑,立意深刻,令读者不由自主陷入天才小说家本谷有希子魅惑与恍惚的文学世界。
小说探讨婚姻关系、社会关系带来的人的异化,将人的异化以怪谈的形式来表现。妻子和丈夫的脸变得越来越像,丈夫按照自己的意愿变成一株芍药,和狗群生活的人渐渐也变成一只狗……小说汲取了日本古代说话文学的源头活水,从婚姻这一微观视角出发,描写了一幕幕小家庭中碎片式的生活图景。小说回归日本文学的暧昧传统,以戏仿的手段赋予文本细腻的感受性和冷彻的哲学向度,表达出古典和现代元素交融的审美意趣。
《异类婚姻谭》令不少已婚者背心发冷,难以言说的滑稽、恐怖和静静的哀伤成就了这部小说的魅力。——日本作家山田詠美
将神话结构活用于现代小说中,巧妙地描写出夫妻间的不明关系,这是一部有高超写作技巧完成度很高的作品。——芥川奖评委奥泉光
2018年9月6日 想读
阿加莎·克里斯蒂阅读攻略 豆瓣
アガサ・クリスティー完全攻略
作者: (日)霜月苍 译者: 张舟 新星出版社 2018 - 8
创作出《无人生还》《东方快车谋杀案》等名作、让名侦探波洛和马普尔小姐留名历史,并以《控方证人》《捕鼠器》等作品征服了电影及戏剧领域的阿加莎·克里斯蒂,是当之无愧的侦探小说女王。她高产又风格明显,很多自创的设定为后世纷纷效仿,这也让她成为评论家及侦探小说爱好者的研究对象。
本书站在当代读者的立场,分类评析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全部作品,结合写作顺序、背景及阿加莎的个人生活,全面展现出侦探小说女王恢弘的创作历程。为熟知并喜爱阿加莎的粉丝提供了更广阔的阅读视野,对初读侦探小说的读者来说则是真诚的推荐及避雷手册。
2018年9月3日 想读
Catch-22 豆瓣 Sukkertoppen Goodreads
Catch-22
8.9 (14 个评分) 作者: Joseph Heller Prentice Hall & IBD 1996 - 9
Fifty years after its original publication, Catch-22 remains a cornerstone of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one of the funniest—and most celebrated—books of all time.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named to “best novels” lists by Time, Newsweek, the Modern Library, and the London Observer.

Set in Italy during World War II, this is the story of the incomparable, malingering bombardier, Yossarian, a hero who is furious because thousands of people he has never met are trying to kill him. But his real problem is not the enemy—it is his own army, which keeps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missions the men must fly to complete their service. Yet if Yossarian makes any attempt to excuse himself from the perilous missions he’s assigned, he’ll be in violation of Catch-22, a hilariously sinister bureaucratic rule: a man is considered insane if he willingly continues to fly dangerous combat missions, but if he makes a formal request to be removed from duty, he is proven sane and therefore ineligible to be relieved.

This fiftieth-anniversary edition commemorates Joseph Heller’s masterpiece with a new introduction by Christopher Buckley; a wealth of critical essays and reviews by Norman Mailer, Alfred Kazin, Anthony Burgess, and others; rare papers and photos from Joseph Heller’s personal archive; and much more. Here, at last, is the definitive edition of a classic of world literature.
2018年8月23日 想读
犯罪者的七不规范 豆瓣
作者: 张舟 新星出版社 2018 - 7
杀手妖狐陆续犯下四桩大案,国际刑警组织由此设下猎狐圈套。然而,突如其来的爆炸引起大量伤亡,警方功败垂成。案发现场监控镜头全部损毁,而看到了罪犯真身的,只有失忆少女夏目晴。
在刑侦科技精英团队的努力下,夏目晴逐渐恢复了记忆。她忆起事发的那一瞬间,身旁有一个洞察先机的少年,奋不顾身救下了她的性命。于是,夏目晴毅然转学到枫林五中,寻找救命恩人叶真生。
叶真生是全校师生公认的AI,性情孤僻。大家都说,他那张洁净俊逸的人皮下只有机械的齿轮。
异于常人的发达大脑,使叶真生成长为一个纯正的无神论者、理性主义者和科学至上主义者。只可惜他已在妖狐的局中越陷越深,注定要与层出不穷的血腥事件狭路相逢。
本书收录了七篇真探的日常谜案。
愈演愈烈的诡异,往往从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开始!
2018年8月19日 想读
古今和歌集 豆瓣
古今和歌集
5.7 (6 个评分) 作者: [日]纪贯之等/编著 译者: 王向远 / 郭尔雅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7
《古今和歌集》是继《万叶集》之后的第二部和歌集,成书于公元905年,是日本第一部“敕撰(天皇敕命编选)”的和歌集,与我国的《诗经》一样,反映了当时的人文风貌。显示了和歌在艺术上的高度成熟,形成了与浑朴的“万叶风”所迥然不同的纤细、婉约、浪漫、唯美的“古今风”,奠定了后来陆续编纂付梓的多种“敕撰和歌集”的基础,《古今和歌集》序,则标志着所谓“歌道”(和歌之道)即和歌理论的形成,《古今集》与《万叶集》、《新古今集》一道,是日本文学史上公认的最重要的三部古典和歌集,对此后的日本民族诗歌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日本古典文学中的第一流作品,《古今和歌集》是一部巨大的文学宝库,其文之流畅与优美奠定了其在日本古典文学史上的地位。
2018年8月19日 想读
简单的谋杀艺术 豆瓣
The Simple Art of Murder
7.7 (6 个评分) 作者: [美] 雷蒙德·钱德勒 译者: 董乐山 / 石蓝 新星出版社 2008 - 4
该书是美国硬汉派侦探小说家钱德勒的短篇小说集。书中所收录的八个短篇作品曾发表于美国通俗小说杂志Pulps上,充分展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在小说形式、结构方面非凡的驾驭能力。另外,书中另有一篇作者的论述文章,对侦探小说和文学作品的联系和区别、侦探小说的特征、侦探小说史上知名作者作品均有精妙见解。
2018年8月13日 想读
荒原狼 豆瓣
9.1 (28 个评分) 作者: [德] 赫尔曼·黑塞 译者: 赵登荣 / 倪诚恩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荒原狼》是黑塞中期创作的代表作,亦是他创作生涯中的里程碑。
小说的主人公哈勒尔是个正直的作家,他鄙视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常常闭门不出,令人窒息的空气使他陷于精神分裂的境地。一天他偶尔读到一本《评荒原狼》的小书,顿觉大梦初醒,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人性”和“狼性”并存的荒原狼。之后他应邀参加聚会,发现与会者都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而他的反战言论遭到斥责,更觉自己孤独;回家时他遇到酒巴女郎赫米纳,获得肉欲欢乐;经赫米纳介绍他又结识了音乐人帕布洛和一姑娘玛丽亚,他在音乐和感官享受中忘却了一切烦恼和忧虑。但当他看到赫米纳和帕布洛亲近时,便“狼性”大发,出于嫉妒将赫米纳杀死。
小说幻想色彩浓郁,象征意味深远,被认为有“超现实主义”风格;托马斯·曼称它为“德国的尤利西斯”。
2018年7月27日 想读
重赴 豆瓣
リピート
6.1 (9 个评分) 作者: [日] 乾胡桃 译者: 丁楠 现代出版社 2017
毛利圭介,东京某大学一名“大四生”。九月一日下午,一通电话打到他的单身公寓。电话中传来一个陌生男人的声音:
“从现在算起约一个小时后,下午五点四十五分,将发生地震,三宅岛震度4,东京震度1,届时请您留心确认。”
一个小时后,地震确实发生了。正在他百思不得其解时,铃声再次响起,自称风间的男人向毛利提出了“体验重赴”的邀请。
“带着未来的记忆回到过去某个时刻的自己的身体里,让人生重新来过,我们将这一过程称为‘重赴’。”
包括毛利在内的九名男女在半信半疑之中接受邀请成为“访客”,穿越时空来到了十个月前,结果却发现一起穿越的伙伴们陆续死于非命……
2018年7月19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