壊れない - 标记
魔灯 豆瓣
9.2 (36 个评分) 作者: [瑞典] 英格玛·伯格曼 译者: 张红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8
《魔灯》是世界电影巨匠英格玛•伯格曼唯一的生平自述,写于作者拍摄完《芬妮与亚历山大》,宣布结束自己的电影生涯的五年之后。与他的影片同样,本书充满了生动的细节,透露出强烈的内省。伍迪•艾伦称之为“天才之声”。
在这“仅有的一部投入了自己全部文学抱负”的作品中,伯格曼以彻底的严肃性,试图将自己的创作源头与历程和盘托出:童年,父母,宗教,剧场,婚姻与工作。这又是一部现代《忏悔录》,作者坦陈自己的缺点、恐惧、愤怒,青春期时对于纳粹的迷恋,对于性的痴迷,以及导演工作所带来的别样愉悦。二十世纪电影史上一些最重要的时刻,在作者回顾自己的生涯时一一重现,他与卓别林、葛丽泰·嘉宝、卡拉扬、英格利·褒曼等同时代人的交往,和对于塔可夫斯基、费里尼等同行工作的评论不时闪耀其间。
《魔灯》这部反传统自传,在记忆中前后闪回,仿佛一幅视角宏伟而手法细腻的镶嵌画,拼贴出一个来自斯堪的纳维亚乡间的年轻人成长为艺术大师的过程,使读者得以近距离一窥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心灵。
2018年7月10日 想读
Brave New World 豆瓣
8.3 (7 个评分) 作者: Aldous Huxley Harper Perennial Modern Classics 2006 - 10
Aldous Huxley's tour de force, "Brave New World" is a darkly satiric vision of a "utopian" future where humans are genetically bred and pharmaceutically anesthetized to passively serve a ruling order. A powerful work of speculative fiction that has enthralled and terrified readers for generations, it remains remarkably relevant to this day as both a warning to be heeded as we head into tomorrow and as thought-provoking, satisfying entertainment.
2018年6月11日 想读
活着 豆瓣
9.2 (362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南海出版公司 1998 - 5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的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
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读一页,都让我们止不住泪湿双眼,因为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2018年6月1日 想读
A Moveable Feast 豆瓣
作者: Ernest Hemingway Scribner 1996 - 5
Published posthumously in 1964, A Moveable Feast remains one of Ernest Hemingway's most beloved works. It is his classic memoir of Paris in the 1920s, filled with irreverent portraits of other expatriate luminaries such as F. Scott Fitzgerald and Gertrude Stein; tender memories of his first wife, Hadley; and insightful recollections of his own early experiments with his craft. It is a literary feast, brilliantly evoking the exuberant mood of Paris after World War I and the youthful spirit, unbridled creativity, and unquenchable enthusiasm that Hemingway himself epitomized.
2018年5月7日 想读
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和魔衣柜 豆瓣
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
8.0 (31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刘易斯 / 绘者 [英] 保利娜·贝恩斯 译者: 陈良廷 / 刘文澜 译林出版社 2005 - 11
在老教授的房子里有许多间屋子,屋子里有许多扇门,但是只有一扇通向另一个世界……纳尼亚。
那里流传着一个预言:两个亚当的儿子和两个夏娃的女儿将会现身,击败邪恶的白女巫,结束永恒的寒冬。
狮王阿斯兰说:纳尼亚的未来系于他们的勇气。
在这里,一种命运即将应验,一段传奇拉开序幕 。
小孩子看到的是奇怪又生动的故事;大人们看到的是从冒险经历中的传奇和神话的秘密……
一个来自世界之初,充满神奇魔法的国度,充满了时会起而舞蹈的惊奇生物、能言兽和能言树。就在这个时刻,有几个小孩已经打开了前往魔法国度的门……
佩文西家四个兄弟姐妹彼得、苏珊、爱德蒙和露茜在一位老教授家做客,无意中发现衣橱后隐藏着一个神奇的魔法王国。这里的居民有羊怪、海狸、矮人、树精……但在阿斯兰离开纳尼亚期间,这个国家被一个邪恶的白女巫占领。她压迫纳尼亚的居民,将其置于永恒的冬季之中。羊怪曾冒着生命危险救过露茜,海狸一家也帮助他们兄妹逃脱白女巫的追杀。爱德蒙曾受白女巫土耳其软糖的诱惑,一度背叛过自己的兄妹。 后来,阿斯兰伴随着圣诞老人来到纳尼亚,带领大家战胜了女巫。四个孩子成为纳尼亚的国王与女王。多年后,他们在打猎时无意中穿过衣橱,重新以孩子的身份回到自己的世界。
2018年4月7日 想读
夜晚的远足 豆瓣
夜のピクニック
7.3 (6 个评分) 作者: [日] 恩田陆 译者: 王战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 3
八十公里的步行节,是北高中的一大传统活动,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意味着毕业前的最后一次远足。大家要坚持走上两天一夜,每个人都希望能和好友或恋人一起走到终点。女孩间的体贴交心、男孩间的兄弟情深、暗恋的表白、诽闻的流传……互不理睬但性格相似的融和贵子,一直被认为是地下情侣,可他们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关系,贵子在心里暗自打了赌,要在步行节上做一件事……
2018年4月4日 想读
柔嫩的臉頰 豆瓣
柔らかな頬
作者: 桐野夏生 译者: 林玉佩 皇冠 2001
佳須美一直想逃,想逃離自己生長的故鄉,從北海道逃到東京,在漂流的過程中找尋自我的歸屬感,但是當初她背叛的一切,彷彿宿命一般的魔爪,又回頭來找她復仇,三代之間母與女的牽繫糾葛,像是北海道的融雪匯聚成暗潮,洶湧著……
故事始於北海道支笏湖畔謎樣的別墅幼兒失蹤事件,全書以女主角尋找失蹤女兒的故事為主軸,按照「本格派推理」的敘事架構,從事件的關係人當中,分別以不同的立場切入,抽絲剝繭地探尋人性內心的欲望與不安、孤獨與自由,作者對於凶手是誰似乎不感興趣,因此著墨不多。反倒是對於事件背後隱藏於人心的幽微情感,在作者的筆下娓娓道來,剖析地十分透澈。
各章節的篇名以「水」的意象貫穿,像是一種隱喻,情欲是流動的,故事中人物彼此之間的關係也隨著事件的發展有了令人訝異的轉變,什麼是可以永遠信賴的關係?什麼是永恒不變的信仰?當女主角佳須美,為了失蹤的女兒遍尋不著,而發出絕望的悲鳴時,神在哪裡?當死亡的氣味籠罩在支笏湖標高五百公尺的山麓上,天地變色,彷彿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臨死前的吶喊「我的神,為何離棄我?」這麼沈重、無奈和直接的表達, 就好像佳須美的被撕裂的胸口和難以言喻失去愛女的痛楚,她帶著親情的背離以及不倫的原罪,深怕被神遺棄、與神隔絕,不知將自己交給誰的那種絕望!
《柔嫩的臉頰》榮獲日本大眾文學獎的最高榮譽「直木賞」,是作者桐野夏生近年來備受矚目的力作,因為這部作品受到肯定,使得她躍上現代日本女性推理小說作家的舞台。她很開心地說:今後終於可以自由地寫自己想寫的題材了。本書雖然採取推理小說的語言書寫,卻是以開放性的結局收尾,突破了推理小說鑽研解謎的一貫原則,可說是一部探討罪的意識極為成功的犯罪小說,這裡所說的「犯罪」不僅止於誘拐兒童的行為,還包括道德上的罪,來自精神上的磨難與責罰,最令人不堪!
在幼女失蹤四年後,罹患癌症的退職刑警內海再度展開搜查,在他臨死前的想像中,神秘地揭露了案件的真相,生動細緻的描寫、迴腸盪氣的情節,讓人有種想一口氣讀完的衝動!(文 / 帕多瓦,文字工作者)
2018年4月4日 想读
伦理学 豆瓣
Ethica Ordine Geometrico Demonstrata
9.0 (13 个评分) 作者: 斯宾诺莎 译者: 贺麟 商务印书馆 1998 - 1
《伦理学》一书是斯宾诺莎的主要著作,他的哲学思想基本上都表述在这本书中。他写这部著作花费了十多年的功夫,从1662年写起,到1675年才完成。斯宾诺莎的世界观是在尼德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急剧发展的时期形成的,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他的哲学思想应该看作是对资产阶级自由的论证。
2018年3月29日 想读
黑贵妇 豆瓣
黒の貴婦人
7.1 (32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西泽保彦 译者: 林国立 新星出版社 2017 - 10
新生派对举行现场,一位不请自来的女生死在了门口,为她开门的派对主办者会是凶手吗……经营着两家店面的老板娘,每天会限量提供三份甚至不写在菜单上的特别料理——鲭鱼寿司,只有在开店时间迅速杀到才能品尝。原本对于匠仔他们来说,享受这份美餐不是什么难事,可不知从何时开始,他们每次到店时都能碰到一位“白贵妇”,吃完鲭鱼寿司就走的她,是专门来跟四人组“抢”吃的吗……受邀出席老师的婚宴本是美事一桩,可吹奏乐部的女生们却在婚庆现场偷走了礼金,她们为何如此明目张胆……匠千晓系列珠玉短篇集。
2018年3月21日 想读
反抗者 豆瓣
L’Homme révolté
8.1 (7 个评分) 作者: [法] 阿尔贝·加缪 译者: 吕永真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如果说加缪一生创作和思考的两大主题就是“荒诞”和“反抗”,如果说哲理随笔《西西弗神话》是加缪对于荒诞哲理最集中的阐释,那么《反抗者》就是全面阐释他反抗思想的理论力作。笛卡儿有一个举世闻名的命题:“我思故我在”,把思想提高到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存在的唯一标志、唯一条件。加缪在《反抗者》中,则提出这样一个命题:“我反抗故我在”,将反抗视为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存在的标志与条件。是的,既然世界本就是荒诞的,对人的理想、人的愿望、人的呼喊只有冷漠的沉默与恶意的敌对,那么,人如果没有反抗,又何以为人?又与蠕虫何异?既然人生而荒诞,为了不至于自杀,为了在荒诞和绝望中寻出人值得活下去的理由,就必然要进行反抗。也唯有通过反抗这一条出路,才能最终体现出人之为人的尊严和意义。《反抗者》体现出来的精神和勇气,足以与《西西弗神话》前后辉映,足以为加缪“在荒诞中奋起反抗”的一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2018年3月21日 想读
当生命陷落时 豆瓣
作者: [美国] 佩玛·丘卓 译者: 胡因梦 北京大方弘文(中国藏 2007 - 4
《当生命陷落时》的作者佩玛•丘卓是创巴仁波切最杰出的大第子之一,是西藏金刚乘比丘尼,同时也是甘波修道院院长,该修道院是北美第一座藏密修道院。《当生命陷落时》能打开你的慧眼,让生活更踏实、喜乐。它是西藏金刚乘比丘尼佩玛-丘卓对弟子的开示记录,全书共22篇,看起来是一篇篇独立的开示,实际上一盏盏精神生活的明灯,能照亮你心中的晦暗,打开无名的心结,是最具启发性的现代实修经典。
2018年3月16日 想读
自卑与超越 豆瓣
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
作者: [奥地利]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译者: 李心明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6 - 6
《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读物。但通俗中包含着极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学术价值。在《自卑与超越》中,作者提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职业、社会和性,在于正确理解生活。那些自幼就有器官缺陷或被娇纵、被忽视的儿童,以后在生活中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家长和教师应培养他们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
2018年3月9日 想读
论科学与艺术 豆瓣
Si le Rétablissement des Sciences et des Arts A Contribué Á Épurer les Mœurs
8.0 (13 个评分) 作者: [法]卢梭 译者: 何兆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 10
本书其实由卢梭回应第戎学院的一篇征文文章组成,在这篇短小的文章中,卢梭集中表达了自己对当时历史条件下科学和艺术的看法,从某种意义上讲,他认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对敦化风俗,保持淳朴的自然并不有利。文章的写作秉承了卢梭一贯的写作风格,饱含激情又不失理性,现在读来仍然非常有教益。译者译笔纯熟精到,是不可多得的优秀社会科学经典作品。
译者序言
前记
序言
论下列问题:“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
译名对照表
2018年3月9日 想读
一间自己的屋子 豆瓣 谷歌图书
8.9 (14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弗吉尼亚·伍尔夫 译者: 王还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1
《一间自己的屋子》这本书的内容是伍尔夫在女子学院的两篇讲稿,以“妇女和小说”为主题,通过对女性创作的历史及现状的分析,指出女人应该有勇气有理智地去争取独立的经济力量和社会地位。一间自己的屋子,以及每年五百镑的收入,是创作的基本条件。只有这样,女人才能平静而客观地思考,才能不怀胆怯和怨恨地进行创作,从而使被历史埋没了的诗情得以复活。伍尔夫是英国著名女性主义作家,其笔调独辟蹊径,以优美活泼的谈吐娓娓道来,使这本书成为女性文学的传世名作。
2018年3月9日 想读
想象的共同体 豆瓣 谷歌图书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8.6 (7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译者: 吴叡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 4
民族和民族主义是什么?其本质是什么?它们在历史上是怎样出现的,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为何它们能够在今天拥有如此深刻的情感上的正当性?这些都是研究民族和民族主义问题的学者们试图要解答的问题。本书的作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以“哥白尼精神“独辟蹊径,从民族情感与文化根源出发探讨了不同民族属性的、全球各地的“想象的共同体“,力图提出一个解释上述关于民族与民族主义问题的新的理论典范。安德森将民族、民族属性与民族主义视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的人造物“,将民族定义为“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 他认为这些“想象的共同体“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宗教信仰的领土化、古典王朝家族的衰微、时间观念的改变、资本主义与印刷术之间的交互作用、国家方言的发展等。通过比较史和历史社会学的方法,安德森对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进行了论证:他否定了多数学者所认同的民族主义起源于欧洲的观点,认为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南北美洲殖民地独立运动才是“第一波“的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经由美洲而散播至欧洲,再到亚洲和非洲。安德森百科全书式的欧洲史素养与当代东南亚研究权威的背景,以及他对东西方多种语言的掌握能力,使得他的论证更具说服力。《想象的共同体》独辟蹊径的研究视角令它已经成为当代研究民族与民族主义的经典著作,其影响所及几乎横跨所有人文与社会学科,是当代文史社会科学学生必读之书,同时也是理解人类社会诸多现象时,不可或缺的指引。
2018年3月9日 想读
精神分析引论 豆瓣 Goodreads
8.1 (42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译者: 高觉敷 商务印书馆 1984 - 11
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神经病的方法,也是一种研究心理功能的技术,以后形成一种心理学的理论,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学派,对心理学、医学、人类学乃至史学、文学艺术和哲学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书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最重要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概念的方法都在这部著作当中得到精深的表述。
2018年3月9日 想读
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 豆瓣
日本近代文学の起源
9.3 (22 个评分) 作者: [日] 柄谷行人 译者: 赵京华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 1
《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并非学院派式的文学史专著,而是理论批评随笔的结集。1980年出版之后,至今已再版25次,成为后现代批评经典著作。作者通过对文学现代性的批判来剖解现性,分别探讨“风景”、“内心”“自白”、“病态”、“儿童”及“叙述方法”等日本现代文学独有特性的形成过程,挖掘文学现代性的起源提示现代文学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共生关系。
现代文学一旦确立了自身,其起源便被忘却。忘却的结果就使得人们相信这一文学的基本观念具有历史普遍性,这一普遍性也就获得了不证自明的霸权地位,由此排斥任何“非现代性”的事物,对任何前现代的事物进行肆意的分割、颠倒和重组。
2018年3月9日 想读
替身 豆瓣
身代わり
7.2 (32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西泽保彦 译者: 金静和 新星出版社 2018 - 1
匠仔和高千失踪了,漂撇家的酒会也就变了一番景象。不料酒会之后,没有参与续摊的男生竟在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内被刺死了,好像还是袭击夜跑的女性未遂的结果。漂撇感觉事有蹊跷,却没想到这起事件竟与一桩少女、警察双尸案扯上了关系……
2018年3月2日 想读 我以为依存就完事儿了——
威廉·麦斯特 豆瓣
作者: [德国]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译者: 董问樵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 - 1
2018年2月3日 想读
莫班小姐 豆瓣
作者: [法国] 泰奥菲尔·戈蒂耶 译者: 艾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 1
主人公莫班小姐出身富贵人家,父母相继去世。到了该出嫁的年龄,她仍然对男人一无所知。她隐约感到男人在女人面前和在男人之间表现得不一样,她想在真正了解男人之后再把自己的心奉献。于是,她穿上男装开始游历,以男人的身份观察男人,以两种眼光、两个自我去看待世上的男人和女人,——为了找到理想中的男子。途中她遇到了罗赛特和诗人达尔贝特,一次独特的感情经历,莫班小姐收获了一份独特的感情体验,更收获了一份独特的发现,同时她本人也代表了女性中一种独特的对待自己、对待生活、对待情感的行为方式。
2018年1月29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