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Blindness 豆瓣
Ensaio sobre a Cegueira
作者: José Saramago 译者: Giovanni Pontiero Havill Pr 1997 - 9
Winner of the 1998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A city is hit by an epidemic of 'white blindness.' The blindness spreads, sparing no one. Authorities confine the blind to a vacant mental hospital secured by armed guards. Inside, the criminal element among the blind hold the rest captive: food rations are stolen, women are raped. There is one eyewitness to this nightmare who guides seven strangers through the barren streets. The developments within this oddly anonymous group -- the first blind man, the old man with the black eye patch, the girl with dark glasses, the boy with no mother, and the dog of tears -- are as uncanny as the surrounding chaos is harrowing. PA parable of loss and disorientation, of man's worst appetites and hopeless weaknesses, Blindness is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thought-provoking, and ultimately exhilarating novels published in any language in recent years.
南方有嘉木 豆瓣
8.5 (13 个评分) 作者: 王旭烽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0
此书为第5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是茶人三部曲之第一。
这是中国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长篇小说。
故事发生在绿茶之都的杭州,忘忧茶庄的传人杭九斋是清末江南的一位茶商,风流儒雅,却不好理财治业,最终死在烟花女子的烟榻上。下一代茶人叫杭州市天醉,生长在封建王朝彻底崩溃与民国诞生的时代,他身上始终交错着颓唐与奋发的矛盾。有学问,有才气,有激情,也有抱负,但却优柔寡断;爱男友,爱妻子,爱小妾,爱子女……最终“爱”得茫然若失,不得已向佛门逃遁。杭天醉所生的三子二女,经历的是一个更加广阔的时代,他们以各种身份和不同方式参与了华茶的兴衷起落的全过程。其间,民族,家庭及其个人命运,错综复杂,跌宕起伏,茶庄兴衷又和百年来华茶的兴衷紧密相联,小说因此勾画出一部近、现代史上的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
The Curious Incident of the Dog in the Night-time 豆瓣
作者: Mark Haddon Vintage 2004 - 4
The Curious Incident of the Dog in the Night-Time is a murder mystery novel like no other. The detective, and narrator, is Christopher Boone. Christopher is fifteen and has Asperger's, a form of autism. He knows a very great deal about maths and very little about human beings. He loves lists, patterns and the truth. He hates the colours yellow and brown and being touched. He has never gone further than the end of the road on his own, but when he finds a neighbour's dog murdered he sets out on a terrifying journey which will turn his whole world upside down.
吉陵春秋 豆瓣
作者: 李永平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 1
“吉陵”是个象征,“春秋”是一则寓言。
无数的吉陵接壤,就是中国
当代华语名家 李永平 一鸣惊人代表作
入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的当代经典
王德威、龙应台、齐邦媛、刘绍铭、余光中、颜元叔 推荐
------------------------------------------------------------------------------------------
吉陵镇是一个罪恶之城。中国底层文化的道德传统置淫于万恶之首,万福巷的妓院正 是万恶之渊。刘老实的棺材店偏偏开在妓院的 中间,像是死亡对生命之大欲的嘲弄。刘老实跨在棺材板上刨木的姿势,与嫖客的姿势互为蒙太奇。他的年轻妻子长笙,白嫩的身躯裹着白衣,在这万恶之巷里成为污泥中的白莲,却逃不过被染的命运。
——余光中
总算盼到了一本真正好的小说。《吉陵春秋》像一颗坚实灿烂的宝石,在一大堆玻璃珠、塑胶珠中沉静的闪着幽光。
——龙应台
-----------------------------------------------------------------------------------
小说写的是不知神州何处的一个小镇——吉陵,镇上有一条烟花巷唤作万福巷。娼寮聚集中却有一家棺材铺子,女主人长笙素颜白衣,如污泥中的白莲,却不知那样清纯的美会变成一种诅咒。六月十九迎神夜,全镇人在巷口看迎神,泼皮孙四房起歹意乘机作恶,长笙被辱自尽,丈夫刘老实发狂杀了孙四房的相好和老婆,锒铛入狱。
后报载刘老实越狱,吉陵镇上便谣传他要回来复仇。长笙被辱当日谁人没有罪?风声鹤唳,人人疑神疑鬼,说是长笙的冤魂白昼作祟,复仇者坐在苦楝树下等人……
全书以“十二瓣观音莲”的方式,用十二个互相联系的篇章将这个中心场景补全和升华,将读者的心一直提着到最后都不得解。
带灯 豆瓣
7.6 (7 个评分) 作者: 贾平凹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 - 1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带灯”的女乡镇干部,她原名叫“萤”,即萤火虫,像带着一盏灯在黑夜中巡行。这个名字也显示了带灯的命运,拼命地燃烧和照亮,却命里注定地微弱无力,终归尘土。带灯是镇综合治理办公室的主任,她容貌美丽、孤芳自赏却又有那么一点不合时宜,主要负责处理乡村所有的纠纷和上访事件,每天面对的都是农民的鸡毛蒜皮和纠缠麻烦。农村的琐事让人心烦又让人同情,带灯在矛盾中完成着自己乡镇干部的职责,她既不愿意伤害百姓,又要维持基层社会的稳定。带灯从一出场,就浮现着与众不同的超然脱俗,她有丰富的内心和丰沛的情感,她更愿意在乡间的山风树谷中寻找安宁。她每天面对最让人无法摆脱的杂乱,内心却不短向上飞升,带灯在现实中无处可逃的时候,她把精神理想寄托放在了远方的情感想象之中,远方的乡人元天亮成了她在浊世中的精神寄托,她在不断地给他写信,向他诉说。所以,带灯的痛苦是无法救赎的,她既无法摆脱现实,又没有能力得到解脱。带灯是这个时代的悲剧,她注定要燃烧了自己来祭奠理想。
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 豆瓣 Goodreads
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
8.8 (14 个评分) 作者: Philip K. Dick Del Rey 1996 - 5
By 2021, the World War had killed millions, driving entire species into extinction and sending mankind off-planet. Those who remained coveted any living creature, and for people who couldn't afford one, companies built incredibly realistic simulacrae: horses, birds, cats, sheep. . .
They even built humans.
Emigrees to Mars received androids so sophisticated it was impossible to tell them from true men or women. Fearful of the havoc these artificial humans could wreak, the government banned them from Earth. But when androids didn't want to be identified, they just blended in.
Rick Deckard was an officially sanctioned bounty hunter whose job was to find rogue androids, and to retire them. But cornered, androids tended to fight back, with deadly results. (From the Inside Flap)
起飞:柏林的指令 豆瓣
ベルリン飛行指令
作者: (日)佐佐木让 译者: 张文颖 新星出版社 2013 - 1
一九四〇年,德国在与英国的空战中遭遇到了严重损失,同时,德国空军也收集到了一条机密情报——日本研究开发出了名为“零式”的新型战机。“零式”战机拥有惊人的超长续航能力,这让德国看到了再次入侵英国这座“空中阁楼”的希望。德意日轴心国集团结成后,日本政府决定将“零式”战机赠与德国。随后,日本海军的精英飞行员安藤、乾接到绝密指令,驾驶“零式”战机突破重重围堵,向柏林起飞!
揭开希特勒二战失败之谜
文春周刊推理best10第六名!
这本推理小说真厉害第四名!
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入围作品!
直木奖得主佐佐木让代表作品
先锋话剧开创人牟森倾力推荐
惘然记 豆瓣
作者: 张爱玲 花城出版社 1997 - 3
本书1983年6月初版,包括5篇小说,和一个剧本作为附录。作者在前言里说:
这小说集里三篇近作其实都是一九五〇年间写的,不过此后屡经彻底改写,《相见欢》与《色,戒》发表后又还添改多处。《浮花浪蕊》最后一次大改,才参用社会小说做法,题材比近代短篇小说散漫,是一个实验。
这三个小故事都曾经使我震动,因而甘心一遍遍改写这么些年,甚至于想起来只想到最初获得材料的惊喜,与改写的历程,一点都不觉得这其间三十年的时间过去了。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得。这也就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了。因此结集时题名《惘然记》。
花鼓歌 豆瓣
作者: [美国] 黎锦扬 译者: 甘平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3 - 3
一部迟到60年的文学经典
美国华裔文学泰斗、“黎氏八骏”之一传奇殿堂级作家黎锦扬
讲述中国文化和美国世俗的冲突与传奇,新旧两代人美国梦的生命悲歌
从国籍来说,王戚扬是一个美国人,但是他从内之外都散发着中国味道。虽然年轻的时候从战乱的中国移民到了美国,但是就算是在异国的土地上,他也不愿意入乡随俗。他不愿意穿西服、不愿意儿子跟外国女人交往、不愿意看西医,不愿意跟银行打交道。他从内至外都在刻意排斥着美国。甚至活动范围也仅限于唐人街的那短短几百米,久而久之,他跟两个儿子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父子之间因理念只差变得形同陌路。
他大儿子王大正值而立之年,风华正茂,学识渊博,是政治学博士,但是感情方面因为美籍华人妇女严重稀缺,父亲又不同意跟外国女人交往而长期单身;工作方面也因父亲反对他做体力劳动而无所事事,只能永无止尽的待在学校里。看到周围的同伴都找到了外国女友,找到了能养活自己的工作,他自卑之余对父亲的痛恨也逐渐加深。
小儿子王山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从小就在美国长大,已经完全适应了美国化的环境和生活,他痛恨中餐,喜欢汉堡;痛恨《四书》,酷爱足球。而这些却恰恰是父亲完全接受不了的因素,父子俩的关系剑拔弩张……
首次出版:出身书香传奇世家,名作巨制首次登陆中国。
黎锦扬,出身传奇书香门第,家族与齐白石为世家之交。家中八个兄弟,史称“黎氏八骏”,个个人中豪杰。大哥黎锦熙(田汉、毛泽东曾经是他门下抄写员)是国学大师(汉语拼音,他参与倡导),二哥黎锦晖是中国流行音乐之父,聂耳是他的高徒,周璇是他的门生 ;三哥黎锦曜是采矿专家,四哥黎锦纾是教育专家,五哥黎锦炯是著名铁路桥梁专家。六哥黎锦明是作家,与郁达夫、茅盾为挚友,为鲁迅激赏。七哥黎锦光,民国歌王,为著名音乐家,写出过脍炙人口的《采槟榔》、《送你一枝玫瑰花》;他排行最小,却是一代美国华裔文学泰斗。但是在大陆书市上从未出现过他的著作,此书作为第一本引进的小说。具有极大的市场价值。
地位鼎然:文坛殿堂级作家,美国华裔文学泰斗。
媲美林语堂,比余华、哈金、莫言更早扬名世界。在整个20世纪,就作品的国际影响力和经典地位而言,在我们整个华人世界,也许有人比黎锦扬更伟大和更有天赋(如中国近代歌舞大王、他兄弟黎锦晖和新一代作家、托尼奖得主黄哲伦),却绝对没有人比他更重要。
题材特别:讲述中美文化交汇与冲撞,人物细腻传神。
以一家美籍华人在美国的家庭生活为主线,将两种截然不同文化的碰撞和摩擦具体体现出来,表现了美国华人在两种文化交汇中的艰辛和迷茫。小说深刻描绘了中西文化的碰撞、新旧两代的冲突,人物个性鲜活,不仅被拍摄成好莱坞电影,还曾改成话剧,在纽约百老汇、伦敦宫殿剧场等连演六百场,至今经久不衰。因此享誉世界文坛。
精彩引人:数百场音乐剧、舞台剧以及奥斯卡大奖原著小说。
1957年,《花鼓歌》被改编为舞台剧在百老汇上演,至今仍在公演。在伦敦演出时,更得到英国王室玛格丽特公主格外垂青。美国旧金山市因该书甚至专门设立“花鼓歌日”。 更是音乐剧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经典之杰作。
1977年,《花鼓歌》被环球电影公司搬上银幕,在全球受到热烈的欢迎,入围1962年奥斯卡五项最佳提名影片,成为当年全美十大最卖座电影之一。这些骄人的成绩充分说明,本书不仅是叫好的小说,更是一本叫座的小说。
畅销榜王:傲立畅销榜数十年的经典畅销书,影响巨大。
作者耶鲁大学攻读戏剧创作出版第一部小说《花鼓歌》(《Flower Drum Song》),随即一炮而红,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成为继30年代林语堂先生之后登上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的第二位华人作家,但却是以小说作品列名的第一位,此后持续稳居畅销榜榜首。1989年,波士顿大学在莫迦纪念图书馆为其成立了《黎锦扬文库》。
[评论推荐]
《花鼓歌》以一家美籍华人在美国的家庭生活为主线,将两种截然不同文化的碰撞和摩擦具体体现出来,表现了美国华人在两种文化交汇中的艰辛和迷茫。小说深刻描绘了中西文化的碰撞、新旧两代的冲突,人物个性鲜活,不仅被拍摄成好莱坞电影,还曾改成舞台剧,在纽约百老汇、伦敦宫殿剧场等连演六百场,至今经久不衰。黎锦扬先生也因此一跃成为二次世界战后最早一位以英语撰写中国人题材,并成功打入欧美社会,享誉西方文坛的华人作家先驱。此外,《花鼓歌》也成功地扭转了中国人在海外的形象,让西方人开始抛弃偏见,重新审视唐人街和中国人。因此,论及在海外华人中的历史地位,《花鼓歌》当属第一。
可以说,在整个20世纪,就作品的国际影响力和经典地位而言,在我们整个华人世界,也许有人比黎锦扬更伟大和更有天赋(如中国近代歌舞大王、他兄弟黎锦晖和新一代作家、托尼奖得主黄哲伦),却绝对没有人比他更重要。这种《花鼓歌》之后的受宠、这种歌舞精神的丰富多产、这种无以复加的荣誉、这种一般人很难遇到的幸运、这种美金滚滚而来的经济效益,足以使他成为华人世界中的最高楷模。我们不断地看到,黎锦扬的影响不绝如缕,灿烂之极趋于平淡,不知不觉中显示出痕迹的深远。所以,把黎锦扬的历史贡献局限于华人地区,必然低估黎锦扬及其作品所具有的生命力、影响力和品牌力。会当凌绝顶,一览天下小。黎锦扬不仅属于华人世界,更属于全人类。
——文硕《中国音乐剧史》
(《花鼓歌》)将华裔美国人遭受的种族歧视、华埠社区存在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状况、移民两代人的代沟冲突等问题用喜剧的气氛予以消解。唐人街被渲染成谐谑怪异、充斥异国情调的场所,华人似乎是怯懦软弱、没有理性的异类,中国的风俗习惯、食品与药物被故意描写成与美国文化大相径庭的“东方奇观”。为了能够融入美国,作家向美国定型化的大众趣味全面缴械,这样的小说“影响了但并未表达出我们(美籍华人)的感觉”,而是对美籍华人移民生活的伪叙述。
———宋伟杰
作为中西文化的边缘人,黎锦扬先生以个人的经历和体会,浓厚的中国风格笔锋,深刻的文化内涵,征服了英语世界的读者。为他创造了名扬西方文坛的诸多机会,也给其后以英语写作的华裔作家带来意义深远的影响。它对中美文化交流中“中学西渐”所起的作用不言自明。
《花鼓歌》通过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向西方读者形象地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方面,包括花鼓歌、龙舞等堪称民粹的民间艺术,湖南菜等闻名中国的饮食文化,特别是主宰中国2000多年的儒家哲学。“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2500年前的孔子学说中寻找智慧”,这是西方许多学者的共识。早在半个世纪之前,黎锦扬就通过王戚扬和充满智慧的民间艺人李老头这两个人物形象,较为客观地向西方读者再现了儒家哲学的方方面面。
——薛玉凤
乱世春秋 豆瓣
作者: [美国] 黎锦扬 译者: 李佩兰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7 - 10
《乱世春秋》主要内容包括:美籍华人作家倾心创作长篇历史画卷。故事发生在清末,国运衰弱、外强侵入之际,北京方氏家族的独子方太白留美为期不长即返回北京,为李鸿章之部下是其得力幕僚。在义和团起事时,方太白死于非命。其妻女流落海外,后来方太白独女只身返国,历尽人世沧桑,经历了抗战、新中国建立等大时代背景,最终走向新生活。
霸王别姬 豆瓣
8.9 (113 个评分) 作者: 李碧华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 1
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婊子合该在床上有情,戏子只能在台上有义。 台上,一生一旦,英雄美人,一出《霸王别姬》唱红四十年代的北平。 台下,师兄师弟,性情各异。一具风流倜傥,与红妓两情相悦;一个人戏不分,泥足深陷。由此,三人在爱与恨的漩涡中角逐纠缠......风雨人生沾有缕缕血 腥,前尘往事留下几许绮丽和幽怨? 本书已由大陆及港、台三方联合拍成电影,获第四十六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岁月的泡沫 豆瓣
L'Écume des jours
7.8 (9 个评分) 作者: [法] 鲍里斯·维昂 译者: 周国强 译林出版社 2013 - 3
本书是法国天才作家鲍里斯·维昂的长篇小说,讲述了战后年代里两对青年情侣都死于贫困的悲剧,前一对情侣高兰和克洛埃相爱,不料克洛埃新婚后不久得了不治之症——胸部长了一朵“睡莲”。后一对希克和阿丽丝本来就过着清贫的生活,后又因希克盲目购置、收藏书籍而沦于破产。希克因逃税被捕,阿丽丝愤而纵火烧毁书店,自己也葬身火海,有情人终难成眷属。这是一部纯粹至极的爱情小说,是对青春与纯真的一次缅怀与肯定。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豆瓣
9.1 (10 个评分) 作者: Lewis Carroll Penguin Classics 1994 - 6
在线阅读本书
I had sent my heroine straight down a rabbit-hole ...without the least idea what was to happen afterwards,' wrote Charles Dodgson, describing how Alice was conjured up one 'golden afternoon' in 1862 to entertain his child-friend Alice Liddell. His dream worlds of nonsensical Wonderland and the back-to-front Looking-Glass kingdom depict order turned upside-down: a baby turns into a pig; time is abandoned at a disordered tea-party; and a chaotic game of chess makes a seven-year-old girl a Queen. But amongst the anarchic humour and sparkling word play, puzzles, paradoxes and riddles, are poignant moments of elegiac nostalgia for lost childhood. Startlingly original and experimental, the Alice books provide readers with a double window on both child and adult worl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