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
少年维特的烦恼 豆瓣
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s
8.5 (53 个评分) 作者: [德]歌德 /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译者: 侯浚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歌德(1749一1832),德国文豪。《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他早年最重要的作品。 这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作者创作它时年仅二十五岁。小说描写进步青年对当时鄙陋的德国社会的体验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封建道德等级观念的反应以及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少年维特爱上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姑娘,而姑娘已同别人订婚。爱情上的挫折使维特悲痛欲绝。之后,维特又因同封建社会格格不入,感到前途无望而自杀。 《少年维特的烦恼》于一七七五年问世,它的出版被认为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曾震撼了德国乃至欧洲整整一代青年的心。
文学空间 豆瓣
8.0 (7 个评分) 作者: [法] 莫里斯·布朗肖 译者: 顾嘉琛 商务印书馆 2003 - 11
莫里斯·布朗肖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理论家及小说家。1955年,他出版了文学批评专著《文学空间》。在该专著中,作者通过分析马拉美、卡夫卡的作品,探讨了写作是什么,文学是什么,构成文学的“力量”或者说“文学空间”是什么等理论课题,认为写作就是寻求作为“作品”的某种东西成为可能的那个时刻或那个点,文学空间就是死亡的空间。在寻求小说和评论的新途径中,作者表达了一种极限体验,即把死亡设想为“终极的绝对考验”的体验,对后来法国的意指学派、日内瓦学派和社会学批评学派等的文学批评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规训与惩罚 豆瓣
Surveiller et punir
9.5 (97 个评分) 作者: [法] 米歇尔·福柯 译者: 刘北成 / 杨远婴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 1
本书旨在论述关于现代灵魂与一种新的审判权力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论述现行的科学—法律综合体的系谱。在这种综合体中,惩罚权力获得了自身的基础、证明和规则,扩大了自己的效应,并且用这种综合体掩饰自己超常的独特性。……如果这意味着写一部关于现在的历史,那才是我的兴趣所在。在我这一代对我们的时代进行诊断的哲学家圈子里,福柯是对时代精神影响最持久的。
知识考古学 豆瓣
L'Archéologie du savoir
8.7 (9 个评分) 作者: (法)米歇尔·福柯 译者: 谢强 / 马月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 1
以考古学的方法梳理人类知识的历史,似乎是在追寻落在时间之外,今天又归于沉寂的印迹。这实际上就是对话语进行描述,但不是描述书籍,也不是描述理论,而是研究通过时间表现为医学、政治经济学、生物学的日常而神秘的总体。本书旨在展示历史知识领域中某个正在本领域中完成的转换原则和结果。书中描述的系统、确定的界限、建立起来的对比和对应关系不以古老的历史哲学为依据,它们的目的是重新提出目的论和整体化的问题。
性经验史 豆瓣
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9.2 (30 个评分) 作者: (法)米歇尔.福柯 译者: 佘碧平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 9
本书为法国著名思想家米歇尔·福柯的代表作、作者生前完成了三卷,我社已于2000年3 月翻译出版,共印了两次,这次出版增补版的原因是我社获得法国伽里马赫出版社的授权,同意我社将《性经验史》第四卷已发表的内容《为负法而战斗》作为第四卷收入本书,趁此机会、译者又对以前的译文作 了修改和提高、因此,《性经验史》中文版将成为全球最完整的版本而面世,而且被收入《世纪文库》第二辑。
忧郁的热带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Tristes Tropiques
9.2 (58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译者: 王志明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 6 其它标题: 忧郁的热带
作者在青壮年时期,曾亲访亚马逊河流域与巴西高地森林。在丛林深处找到还原于最基本形态的人类社会。
《忧郁的热带》即记载了他在卡都卫欧、波洛洛、南比克瓦拉等几个最原始部落里情趣盎然,寓意深远的思考历程与生活体验。本书最早出版于1955年,是一部对促进人类自我了解具有罕见贡献 的人类学、文学、人类思想杰作。
莎士比亞書店 豆瓣
作者: 雪維兒·畢奇 (Beach, Sylvia) 译者: 陳榮彬 英屬蓋曼群島商網路與書股份有限公司 2008 - 4
■本書目錄
推薦語
譯序 巴黎舞台上的英美現代主義
雪維兒‧畢奇年表
1 誰是雪維兒?
2 灰暗的小書店
3 莎士比亞書店開張
4 美國來的朝聖者
5 遇見喬伊斯
6 對《尤利西斯》伸出援手
7 劇院街十二號
8 二十歲之前就讀完所有東西的人
9 最佳顧客海明威
10 如何偷渡一本禁書
11 布萊赫
12 店裡的雜務
13 《機械芭蕾》
14 惠特曼在巴黎
15 朱爾.侯曼與他的「夥伴們」
16 我們親愛的紀德
17《流亡》與兩張唱片
18 海盜版
19 《芬尼根守靈記》
20 遠離塵囂
21 《尤利西斯》的版權與我
22 德軍佔領法國之後
23 海明威解放劇院街
妳在哪裡,德意志? 豆瓣
A Concise History of Germany
作者: Mary Fulbrook 译者: 糜佳 左岸文化 2002 - 3
德國歷史因其獨特而又自相矛盾的特質而著名。它是路德、巴哈、歌德等人出生之地,同時也是希特勒和大屠殺之地。它在歐洲的權力平衡上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然而卻從來也找不到一個令人滿意的身分,甚至是穩定的疆界。
本書清楚而廣博的簡介了德國自中世紀初期到今日的歷史,作者瑪麗.富布盧克(Mary Fulbrook)對龐大的歷史資料整理出一個乾脆俐落的綜合,並探究社會、政治和文化因素,在學術爭論的光環下,彼此間的相互關係。
從俾斯麥到希特勒 豆瓣
Von Bismarck zu Hitler
作者: 賽巴斯提安·哈夫納 译者: 周全 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9 - 10
是哪一個國家能夠在崛起之初,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連續打敗歐洲兩個古老強權?又是哪一個國家能夠在短短的二十多年內,就發動兩次世界大戰?以《一個德國人的故事》《解構希特勒》等暢銷書,成為二十世紀史最重要見證者之一的哈夫納,這次要帶我們回顧「德意志國」短短七十四年的興衰起落史,細數從普魯士王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如何創建德意志帝國,一直到希特勒的第三帝國將日耳曼民族的國家帶往毀滅之路。
如果你爱我比较深 豆瓣
作者: [爱尔兰] 奥斯卡·王尔德 译者: 李慧娜 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5 - 1
王尔德的每一首诗都像是一场美丽的文字冒险,清新与华丽婆娑共舞、忧伤与喜悦并翼翱翔,在抑扬顿挫的韵筆中诉说一种心情、铺陈一个想法、呈现一个风景,让人沉醉其中。
在随时、随地皆可随兴阅读的随身一册系列当中,我们为您拣选王尔德最动人的诗作,以爱、生命&自由、印象三大轴心,交织出王尔德独一无二的诗篇世界;以唯美主义的王尔德诗作,搭配新艺术时期缪夏(Alphonse Mucha,1860~1939)的绝美图画,画中柔美优雅的女郎,大自然曼妙多采的风情,仿佛自他的诗中婀娜诞生。
全书充满热情、美感、智性与艺术气息——就让它在你心中停留,宛如一个美丽而深刻的惊叹号。
王尔德狱中记 豆瓣
9.1 (7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奥斯卡·王尔德 译者: 孙宜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 5
奥斯卡・王尔德(OscarWilde.1854―1900)是英国19世纪末颓废的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一生,有过因杰出的才华丽众星烘月般的荣耀,也有过因放浪不羁、声名狼藉而坠人万劫不复的精神地狱的悲惨。快乐时他是一只在天地间自由地吃取快乐之果的无忧鸟,放浪时他是向地狱最深处潜去以攫取恶名的撤旦,悲哀时则是终日以泪洗面、痛心疾首的圣徒……王尔德就是这样一个矛盾同一体,解剖这个复杂的矛盾同一体,对我们了解一个天才的人格,了解这个天才所处时代的“人格”,都是意味深长而又艰难的工作。而他一生所写的书信,无疑是我们实现这个目的的一件锐器,是我们可以探视到王尔德灵魂最深处秘密的
伟大的传统 豆瓣
作者: (英)F·R·利维斯 译者: 袁伟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 1
本书从英国小说史上“几位直正大家”着手,梳理和阐明了英国小说传之伟大所在,以“唤醒一种正确得当的差别意识”。所谓小说大家,“乃是指那些堪与在诗人相比相埒的重要小说家——他们不仅为同行和读者改变了艺术的潜能,而且就其所促发的人性意识——对于生活潜能的意识而言, 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亦即他们不仅是形式、手法和技巧上的创造性天才,更对道德关系和人性意识有着严肃抄件味关怀。有幸忝列利维斯名单的小说大家有:简·奥斯丁、乔治·艾略特、享利·詹姆斯、约瑟夫·康拉德和D.H.劳伦斯;梅瑞狄斯、哈代等著名人物则被认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而对狄更斯,作者一方面承认其伟大,另一方面又说:“成熟头在狄更斯那里,找不到要求人经久保持一种非同寻常之严肃性的东西”,因此只在末章分析了他的《艰难时世》。
艾斯塔的绿洲 豆瓣
作者: (德)麦 译者: 宁宵宵 2010 - 6
勇敢、智慧、坚强、毅力,《艾斯塔的绿洲》爱因斯坦最爱读的探险小说。仙人掌是印第安人的辟邪圣物,科曼部落一直想消灭血狐狸,赶走阿帕奇人,以夺得艾斯塔荒漠中的绿洲。老铁手和酋长温内率人用智谋把掠夺者引入了荒漠中的仙人掌地……
安全、领土与人口 豆瓣
Sécurité, territoire, population
作者: [法] 米歇尔·福柯 译者: 钱翰 / 陈晓径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 9
主要讨论了当代西方国家管理体制的形成史,并分析了它与中世纪基督教管理的根本不同。福柯的涉入点是从一些新的概念的诞生和它的意义的源起的追踪开始,如治理术,人口,安全,国家理性,统计学,外交,平衡等等。由此,福柯描画出了当代国家机器是如何一步步的演化而来。福柯对当代人的社会本质的形成史分析,极为发人深省。
国富论 豆瓣 Goodreads
The Wealth of Nations
9.1 (18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亚当·斯密 译者: 唐日松 等 华夏出版社 2005 - 1
亚当·斯密并不是经济学说的最早开拓者,他最著名的思想中有许多也并非新颖独特,但是他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为该领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完全可以说《国富论》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
《国富论》远远不是一部通常所认为的学术论文。虽然斯密也劝说放任自由,但他的论证却更多地是反对政府干预和反对垄断;虽然他赞扬贪欲的结果,却又几乎总是鄙视商人的行为和策略。他也不认为商业制度本身是完全值得赞美的。
大设计 豆瓣
The Grand Design
7.6 (2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列纳德·蒙洛迪诺 / [英] 史蒂芬·霍金 译者: 吴忠超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 1
宇宙何时并如何起始?我们为何在此?为何是有非无?何为实在本性?为何自然定律被这么精细地调谐至让我们这样的生命存在?以及最后,我们宇宙的表观“大设计”能否证实使事物运行的仁慈的造物主?科学能否提供另一种解释?
有关宇宙起源以及生命本身的最基本的问题,曾经为哲学的范围,现在占据着科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相遇但却自说自话的领地。在霍金和蒙洛迪诺的新书中,他们以精彩简朴的非专业语言表述有关宇宙奥秘的最新的科学思考。
他们在《大设计》中解释,根据量子论,宇宙不仅具有单独的存在或历史,而且同时存在每种可能的历史。把这种思想应用于宇宙整体,就对因果概念本身提出疑问。然而,霍金和蒙洛迪诺描述的“从顶到底”的宇宙学方法会说,过去没有采取确定的形式这一事实意味着,我们因观察历史而创造历史,而非历史创造我们。作者进一步解释,我们自身是宇宙极早期的量子涨落的产物,并且展现量子论如何预言“多宇宙”——该思想是说,我们的宇宙只不过是自发地从无中出现的许多宇宙中的一个,每个宇宙具有不同的自然定律。
霍金和蒙洛迪诺在这过程中诘问实在的传统概念,提出“依赖模型”的实在论,这是我们能够希望找到的最佳答案。他们以对M理论的精彩评价来结束全书,M理论解释了制约我们和我们宇宙的定律,它还是完备的“万物理论”的目前可行的仅有候选者。他们写道,如果被证实的话,它将是爱因斯坦寻求的统一理论,也是人类理性的终极胜利。
这是一部简洁的惊人的附有大量插图的指南,导向正在改变我们的宇宙观并危及我们最神圣的信仰系统的一些发现。没有任何一本书像《大设计》这样信息丰富,这样刺激。
Der lange Weg nach Westen. Sonderausgabe. Zwei Bände im Schuber. 豆瓣
作者: Heinrich August Winkler Beck C. H. 2002 - 8
德国走向“西方”的漫漫长路:德国直到19世纪才成为一个民族国家,比英国和法国都要晚。直到1806年,才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它其实并非一个民族国家,而是一个复杂的实体,一个旧式的、古老的政治体。将德国人联系在一起的是他们的语言,语言在19世纪对德国认同感的作用是非常独特的。直到1871年俾斯麦武装了德意志帝国以后,德国人才获得了认同感的政治框架。俾斯麦帝国还发展起某种政治上的认同。但在俾斯麦界定的政治上的德国和文化上的德国之间仍有区别,后者还包括奥地利,以及哈布斯堡帝国和瑞士讲德语的地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将他们的政治哲学视为反西方的。1918年,托马斯·曼初版了《一个不问政治者的看法》,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他在书中将西方文明和德国文化对立起来。当1918年、1919年西方民主制度终于被引入魏玛共和国的时候,被视为一种外来的体系,是胜利者强加给德国人的。“胜利者的制度”这一称谓,被希特勒和国家社会主义利用来激发反西方的情绪。对西方的反感终于在二战后被克服了,对西方价值政治上的采纳开始于前联邦德国。1986年,德国最著名的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做了一个概括,我经常引用它,因为非常精彩。哈贝马斯写道:“对西方政治文化的无条件开放,是战后时代智识上的成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可以引以为豪的。”1990年,德国问题终于经由统一而得到解决,整个德国进入了西方民主制度。德国问题自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解体一直存在,它是自由和统一的问题,也是个疆界的问题。疆界问题在1990年德国和波兰确认边界后解决了,自由和统一问题在1990年10月因东德接受德国宪法而获解决。